“微课视频课”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微课视频要求及评价标准

微课视频要求及评价标准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等信息。
视频格式:统一为MP4格式,高清像素为1080×720,标清像素为720×576,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请参照相应学习任务单模板!
趣味性强
(10分)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目标达成
(20分)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网络评价
(15分)
网上评审
(15分)
参赛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技术规范
(5分)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微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
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微反思应在微课拍摄制作完毕后进行观摩和分析、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富有启发性。
语言规范
(5分)
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 。
教学效果
(40分)
形式新颖
(10分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微课评价标准

微课评价标准

微课评价标准微课是一种以短视频形式呈现的在线教学资源,其便捷性和灵活性使得它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然而,由于微课的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为了保证微课的教学效果,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微课评价标准。

本文将探讨与建议适用于微课评价的标准,以确保微课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内容与设计1. 教学目标明确:微课应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在观看微课时能够明确知道自己将要学到什么。

2. 内容充实准确:微课的内容应当具备充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知识和信息。

3. 教学结构合理:微课应当遵循良好的教学结构,包括引入、主体和总结三个部分,确保教学逻辑的清晰性。

二、影像与音效1. 视频清晰流畅:微课的视频应当清晰、流畅,确保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学内容。

2. 音频清晰自然:微课的音频应当清晰、自然,确保学生可以清晰地听到教学声音。

三、教学风格与演讲1. 教态自然生动:教师在微课中的教态应当自然且生动,以吸引学生的关注。

2. 演讲清晰流利:教师的演讲应当清晰、流利,确保学生可以轻松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四、互动与参与1. 学习活动设置:微课应当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 学习资源分享:微课应当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课后练习题、参考资料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五、学习评价与反馈1. 学习评价方式:微课应当明确学习评价方式,例如测验、作业等,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2. 反馈及时有效:微课应当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纠正错误。

结语通过以上的标准,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价微课的质量和有效性。

微课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微课的质量,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本文提供的微课评价标准对于推动微课教学的发展和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微课评价标准的文章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微课视频要求及评价标准

微课视频要求及评价标准
趣味性强
(10分)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目标达成
(20分)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网络评价
(15分)
网上评审
(15分)
参赛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语言规范
(5分)
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效果
(40分)
形式新颖
(10分)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等信息。
视频格式:统一为MP4格式,高清像素为1080×720,标清像素为720×576,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请参照相应学习任务单模板!
“微课”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选题设计
(10分)
选题简明
(5分)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设计合理
(5分)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微课程的评价标准

微课程的评价标准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教学反馈及时。
18
15
12
课堂教学效果
(30分)
学科教学特色鲜明,能达成学科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教学过程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明显。
27
23
18
教师基本素养
(15分)
教师形象大方、得体、自然;
教师表达能力强;
教师课堂驾驶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魅力。
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
9
教学视频质量
(10分)
图像稳定,色彩正常;声音清晰,声话同步;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自然;
视频要有片头,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主要教学内容和环节有字幕提示或说明;
视频时间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微课程的评价标准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定义微课程的四个评价标准:叙事性、创新性、艺术性、技术性。
1、微课程功能理解透彻;
2、时间不超过10分钟;(5分钟左右)
3、知识点够细;
4、受众定位明确;
5、情景定位明确;
6、知识准确无误;
7、知识点讲解不照本宣科;
8、语言通俗易懂;
9、PPT有视觉美感;
10、视频画质清晰;
11、版式设计好;
12、音乐配合好,节奏感强。
指标项目
评价期望标准
A
B
C
打分
教学目标及内容
(15分)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测;
内容选取符合教学实际,内容相对完整,最好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素质教育。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及申报表模板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及申报表模板
形式新颖(10分)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二、数字故事评审标准
故事性
(40分)
故事主题(10分)
文字与背景音乐(5分)
对文字与音乐的运用独具匠心。
创新性
(20分)
故事的组织形式(10分)
故事组织形式新颖,作品构思新颖,引人注目。
画面的表现形式(10分)
画面的展现形式独特,作品能“讲”出自己的特色。
三、创新课堂评审标准
教学环境
(15分)
技术运用(10分)
积极、合理、恰当地使用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能够突破学习重难点,提升教学效益,创新教学过程。
重点突出(5分)
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选题大小合适,宜于用微课呈现。
作品规范
(20分)
结构完整(5分)
微课结构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体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片头和片尾,教学环节完整,提供微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等相关材料。
教师风采(5分)
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如教师出镜,则需仪表得当,教态自然,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
参赛项目评审标准
一、微课评审标准
创意创新
(20分)
凸显创意(10分)
在微课设计和构思方面具有巧思妙想,充分体现教师创意,引人入胜。
设计有趣(10分)
微课作品具有趣味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视频课评分标准

视频课评分标准
精选文档可编辑视频课评分标准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指标说明作品规范10材料完整4材料包含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方案微课录制中使用的辅助扩展资料课件习题等技术规范6视频长度20分钟以内
视频课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指标说明
作品规范(10)
材料完整(4)
材料包含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方案、微课录制中使用的辅助扩展资料、15)
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较大推广价值。
技术规范(6)
视频长度20分钟以内:视频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构图合理;主要教学环节配有字幕;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方便学习者选择停止和继续播放等。
教学设计(25)
选题(4)
所选主体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以及相对独立性;适合以微课程的形式展现;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或扩展所学课程内容。
技术实现(30)
操作与传播展示(15)
便于教学演示操作,能够通过网络便捷传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易于被学习者在各种技术环境下观看(兼容PC、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教学视频制作(15)
选用的制作软件适当,编辑制作准确,符合通常教学和学习环境的使用;格式的播放器兼容性好,主要应用高清、标清标准;文件量适度。
教学目标(4)
教学目标正确,明确,具体,教学思路清晰;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7)
教学内容适当,准确,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习者(5)
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合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习者个体差异有相应处理。
教学策略(5)
教学顺序、教学活动安排、媒体的选择等适合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

微课视频要求及评价标准

微课视频要求及评价标准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等信息。

视频格式:统一为MP4格式,高清像素为1080 X 720,标清
像素为720X 576,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请参照相应学习任务单模板!
“微课”评价标准
v1.0可编辑可修改
结构完整(5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技术规范(5分)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
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
步;
微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
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
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
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
教学辅助效果好;
微反思应在微课拍摄制作完毕后进行观摩和分析、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富有启发性。

语言规范
(5分)
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

形式新颖(10 分)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
作品规

(15 分)
教学效
果(40 分)
v1.0可编辑可修改。

视频课程标准及评分标准

视频课程标准及评分标准

视频课程标准及评分标准一、视频课程标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视频课程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学习方式。

因此,为了确保视频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视频课程的标准。

1. 内容完整性,视频课程应该包括完整的学习内容,覆盖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课程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

2. 知识深度,视频课程应该深入浅出,对于重点知识点和难点问题,应该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表达清晰,视频课程的表达应该清晰明了,语言简洁、准确,结构合理,逻辑严谨,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吸收知识。

4. 视听效果,视频课程的视听效果应该良好,画面清晰,声音清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5. 互动性,视频课程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加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评分标准。

为了对视频课程进行评价,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分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1. 内容完整性,评分标准应该包括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对于是否覆盖了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评价。

2. 知识深度,评分标准应该包括课程的知识深度,对于是否对重点知识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进行评价。

3. 表达清晰,评分标准应该包括课程表达的清晰度,对于语言是否简洁、准确,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谨进行评价。

4. 视听效果,评分标准应该包括课程的视听效果,对于画面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清晰进行评价。

5. 互动性,评分标准应该包括课程的互动性,对于是否增加了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评价。

三、结语。

建立视频课程的标准和评分标准对于提高视频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标准和评价体系,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评价视频课程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希望各位视频课程创作者能够按照标准和评分标准制作高质量的视频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科普微视频要求及评价标准

科普微视频要求及评价标准

科普微视频要求及评价标准
一、科普微视频要求
1.视频作品实拍类的时长为1-5分钟
2.分辨率为1920*1080,视频格式为mp4、mov、avi。

二、评审标准
1.内容方面科普特征突出(40分)
(1)科学知识准确、重点突出。

(2)鼓励科普知识点涉及科学前言与热点方向。

(3)科普知识点要叙述清晰明确,立意鲜明。

2.表现形式创意性(30分)
(1)形式赋予创意、新颖活泼,易于观众接受。

(2)视觉、听觉冲击力强,包装精致富有美感。

(3)语言生动有趣,具有一定吸引力。

3.技术标准性(30分)
(1)画面分辨率达到1920*1080;
(2)视频格式为.avi。

(3)质量清晰,焦距准确。

(4)色温准确,色彩和谐具有美感。

(5)配音、音乐、音效清晰。

微课及其质量评价标准

微课及其质量评价标准

微课及其质量评价标准微课及其质量评价标准邓北平一、什么是微课?微课是微型视频类课程的简称。

微课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某门学科(学问、技术、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等通过实施普查、筛点、设计、讲授(演示)、录制、后期处理、发布等一系列环节而制作的时长短、容量小、直切主题、讲授精炼的视频类课程。

一般意义上的微课主要是以视频形式呈现。

微课可以是在线的、可以是离线的,也可以下载到本地使用。

就一门学科而言,一系列以知识点、能力点为核心的微课形态可以拼接、组装成为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

不过,技术更为先进、制作更为精良、形态更为多样、互动更为有效的新型电子微课则可以理解为一课电子书。

它包括视频部分、音频部分、互动部分、解答部分、评价部分等。

这种新型的多媒体、多互动、多层级的电子微课课程体系远非一般意义上单纯微型视频课程可以相提并论的了。

新型微型电子课程结构包括课程标题、课程目标、知识点或知识板块(知识点群)等的讲解视频、答题互动、活动互动、评价互动等多个板块。

微课之基本原则: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实用性、便捷性。

微课之特点:灵活性、互动性、组块化、拼接化。

微课之过程:提出问题或导入、解释问题、解构问题、解答问题、解决问题等。

本文主要讨论微型视频课程的质量标准。

二、微课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点化”一般而论,任何一门学科知识谱系皆具三大特征,即系统性、完整性、自足性,而构建一门学科知识结构的基本单位却是无数的点,这些点与点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共同构成学科知识的网状结构,成为一个自足的、能自圆其说的知识回路。

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知识点都是重点,也未必都是难点,更不必都是焦点。

因此,对一门学科的精通往往是在重点、难点和焦点中去把握整个学科的基本脉络,而不是“点”无巨细、不分轻重地笼而统之。

只有抓住一门学科的重点、难点与焦点才能更好地吃透一门学科的精髓。

因此,知识谱系中的重点、难点、焦点的筛选就显得格外重要。

微课评价标准

微课评价标准
教学内容
(20分)
科学正确(10)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逻辑清晰(10)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作品规范
(15分)
结构完整(5)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微课”设计评审指标
一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选题设计
(10分)
选题简明(5)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设计合理(5)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趣味性强(10)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目标达成(20)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网络评价
(15分)
网上评审(15)
参赛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语言规范(5)
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效果
(40分)
形式新颖(10)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

微课大赛评分标准
故事情感(10分)
激发人灵魂深处的感情;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哲理蕴含在故事叙事中。
故事的教育性
(12分)
故事能够启发孩子们思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益。
艺术性
20分
故事主题(3分)
能够与故事主题吻合,故事讲述方式扣人心弦。
图片可视化效果
(6分)
文字简洁、生动、有趣,富有哲理。
画面效果(6分)
色彩构图和谐,画面富有美感.
本人同意将作品在全区推广应用。
作者:(签字)
年月日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意见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盖章:
年月日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厅属单位、有关研发单位评审意见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盖章:
年月日
省级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小组评审
意见
小组长签字:
年月日
网络投票
情况
评审组全体
会议终审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
20分
内容科学
(10分)
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逻辑清晰(10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教学效果
35分
目标达成(15分)
微课必须服务教学,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选题价值
10分
选题简明
(5分)
针对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例题/习题、专题、实验活动等作为选题,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尽量做到“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重点突出
(5分)
能突出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微课比赛评价参考标准

微课比赛评价参考标准
9.教学、操作或讲解过程规范、准确
教学表现
10.语言规范、清晰,表达自然亲切
5
11.教师、学生出镜时长比例适当(不作要求)
技术规范
12.教学设计稿在1000字左右;视频时长为3-8分钟,超时酌情扣分
10
13.视频成片符合制作要求,画面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光线良好,视角与镜头选择恰当,声音规范清晰,声画同步,重难点画面有适当提示文字或标识
微课比赛评价参考标准
(微教学设计稿与微课视频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分值
知识点与教学内容
1.知识点(技能点或课题)选择恰当,教学内容属于课程或专业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适合微教学并用微课进行表现,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清晰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目标达成度高,具有可检验性
教学效果
14.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整体效果良好,可作为独立教学资源供师生学习
5
总分
100
10
教学策略
3.能够根据教学需求选用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策略
15
4.教学媒体选择恰当、教学材料运用合理,教学辅助效果好
教学过程
5.教学设计理念先进,适合学情,与教学目标之间有较强的契合度
45
6.能够创造性使用或整合教材,运用教学资源具有典型性、启发性
7.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8.教学环节完整、紧凑、流畅,教学情境符合教学设计

微课评分标准

微课评分标准
教学内容
(10分)
教学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
教学组织与编排(15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教学方法与手段(15分)
教学方法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微课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作品规范
(25分)
材料完整
(5分)
应包含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方案及其他配套教学资源。微课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以便于其他教师借鉴与使用。
技术规范
(15分)
微课视频、配套的教学资源应符合《微课录制技术说明》要求,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微课教学设计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体现完整设计思路,微课教学设计文档不超过2M。
语言规范
(5分)
语言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内容设计(5源自分)选题简明(5分)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探究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教学设计
(5分)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学效果
(25分)
目标达成
(15分)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教学特色
(10分)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优秀示范微课程(视频)评选标准

优秀示范微课程(视频)评选标准
置2-4个配套习题,形式为选择题。 要求针对性强,习题难度等级要合理,有层次性。
20分
优秀示范微课程(视频)评选标准
评分指标
指标说明
分值
选题
选题为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过程 中的疑点、易错点,可以是知识点的解读,也可 以是具体问题(或题目)的思路分析。要求选题 明确,紧扣教学大纲,面向学生自主学习。选题 切口小、问题具体,每个视频只解决一个问题或 一个问题的某个方面,不要追求系统、全面。
20分
内容
对学科知识的解读,要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直观 的语言、实例进行阐述,要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 透彻、清晰的解释,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对 具体的题目的讲解重在思路分析和规律的总结, 要求思路自然、清晰,通俗易懂,尽可能多角度 思考,并重视通性通法,解题过程的规范。
40分
技术规范
符合《微视频制作基本要求(试行)》,画面布 局合理,美观大方,音频无噪音,语音标准清晰。 教学内容呈现技术应用恰当。

微课评价标准

微课评价标准
对各类信息化资源和技术设备功能的使用能反映教学设计意图,突显重点、难点,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辅助作用显著。
使用创新
能深入挖掘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的教学功能,构思巧妙,富有创意。
教师素质
语言表达
教学语言规范准确,语言清楚、生动简洁,语速适中有节奏感。
5
体态仪表
教态自然亲切、仪表举止得体。
教师风采
教师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
总分
100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课例评价标准
项目
内容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目标设置明确,要求具体,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30
教学
内容
重点内容讲解明白,教学难点处理恰当,无学术性错误,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教学
方法
按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处理教学内容,处理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学模式科学,教学策略得当,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多元化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地师生互动。
10
教案说明
语言规范,清楚明白地表述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
10
总分
100
江西省教育厅办公室2015年5月26日印发
5
教学视频
技术规范
音频、画面清晰,构图合理,无技术问题,能全面表现出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貌。
20
作品规范
材料完整
包含课例视频,以及在课例所使用到的相关教学资源:教学方案设计、课件、习题、总结等。
10
总分
100
微课程评价标准
项目
内容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作品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平实验学校学校“微课视频听评课”评价标准
2020.9.2
评价
主体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点
指标
分数








学生学习状态
1.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融洽。
2.参与状态: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参与时空得到充分保证。
3.学习氛围:师生互动,情感交融;气氛宽松,兴趣浓厚。
4.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形式安排合理,有效指导,实效性强。
5分
教学效果
1.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活动面广,质量高。
3.能体现远教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
5分
教学特色
个性鲜明,风格独特。
4分
8分
教学
基本功
1.课堂教学组织、调控能力强。
2.教态自然、大方,教学技能娴熟,运用规范、准确。
3.教学媒体运用熟练、合理、有效;概括性、条理性强。
4分
粉笔字:笔画有法度;笔顺正确,书写流畅;字形间架合理,大小匀称;整体有章法,布局合理美观;文字规范,内容无错漏。
5分
普通话准确、清晰、流畅,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5分
教学方式
1.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探究,强化实践,且时间充分。
2.恰当、合理地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
3.设计问题、练习有价值,鼓励学生质疑、创新。
4.教学形式富于变化,并较好地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5.评价及时、准确,富于个性化,体现教师的宽容和激励。
3.情感得到积极的引导和体验,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得到增强。
15分







40分
教学
目标
1.目标具体、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符合课改精神,“三维”目标落实。
3.远教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与学的效率。
5分
教材处理
1.教材处理得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注意知识的拓展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远教资源的应用。
20分
学生思维状态
5.会倾听、观察和思考,注意力集中。
6.能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7.思维流畅,有深度,交流活跃,分享见解。
8.对问题的回答能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评价。
9.远教媒体的应用能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和激发学生思维。
25分
学生达成状态
1.掌握新知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2.技能得到训练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