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指一种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用来描述物品的流行度从开始到结束的变化过程。
它可以帮助公司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和经济形势变化,以便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
通常情况下,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发展、成熟、下降和消亡。
1.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也称为创新阶段或早期沃尔玛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品的销量增长较慢,因为消费者不太了解新产品的特性,仍在尝试阶段。
然而,公司也有机会把新产品宣传得更好,吸引更多消费者。
此外,利润率通常较高,因为公司把精力放在积极推广和拓展市场上。
2.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产品受欢迎程度最高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该产品的市场份额最大,而且占据了最大的利润率。
公司使用积极的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该产品。
营销活动价格促销也非常常见,以提高销量。
3.下降阶段
在下降阶段,产品的销量开始下降,消费者对其的兴趣减弱,公司也开始减少营销活动。
此外,利润率也开始下降,因为公司需要利用降价策略来保持市场份额。
4.消亡阶段
消亡阶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公司确定是否继续投入资金的重要决定点。
如果公司认为产品不再能够带来足够增量,
则会停止制造该产品以及相关的营销活动,将资源转移至其他更具潜力的产品上。
总的来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依据消费者的行为来分析产品的流行度和盈利情况的重要模型,它可以帮助公司对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和经济形势变化作出合理的判断,以便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
掌握这种模型,可以帮助公司有效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出更为灵活而有效的营销策略。
第十二章 消费理论.
第二节 跨期选择理论
跨期选择的含义
消费者对不同时期消费采取的不同态度。
费雪模型——简单两时期模型
考虑现在和将来两期 为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奠定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模型假定 生命由两期构成:青年期和年老期 收入由两部分构成:财富收入和劳动收入。但假
定期初不拥有财富,期末不保留财富。
最优化目标(中心论点): 跨期预算约束
生命周期假说
永久性收入假说
第一节 凯恩斯消费理论
消费函数的提出应主要归功于凯恩斯。在30年代之 前,经济学家主要强调消费依赖于利率。凯恩斯通 过推理和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消费主要依赖 于收入的假设。 凯恩斯消费理论中,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也 就是说,消费决策只考虑当期的收入水平而不考虑 其他因素。 这一理论也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四、 凯恩斯平均消费假设之谜:
凯恩斯的平均消费理论在短期内与现实相符, 平均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小的;但在长 时间序列中却不成立。有经济学家验证了,长期中 平均消费倾向其实是相当稳定的,不随收入变化而 变化的。为什么呢?
五、凯恩斯理论的局限性
只考虑当期收入影响 没有考虑家庭拥有的财富对当前消费的影响
所谓“消费理论”,就是把家庭作为消费者进行 研究,分析人们如何选择多少比例的收入用于当前 消费,多少比例的收入用于将来消费而储蓄的理论, 实际上就是关于储蓄率选择的理论。 它讨论的是经济中的个体决策行为,因此本身是一 个微观经济的问题。 但家庭对储蓄率的选择对宏观经济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主要介绍以下消费理论: 凯恩斯消费理论 跨期选择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8章-消费理论)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四篇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扩展第八章消费理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及消费之谜1.有关边际消费倾向的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即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数量。
可用公式表示为:=∆∆/MPC C Y凯恩斯基于对人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量一定小于收入增量。
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1。
凯恩斯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是认识消费与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2.有关平均消费倾向的理论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它反映了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大小。
可用公式表示为:=APC C Y/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认为储蓄是一种“奢侈品”,富人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会高于穷人,即与穷人相比,富人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
3.有关消费决定因素的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利率并没有重要作用,古典经济学认为,消费与利率负相关。
凯恩斯承认,在理论上利率会影响消费,但他认为从经验出发所得出的结论是,真正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收入。
所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概括为以下形式:=+C a bYa>,为自主性消费,是不依存于收入的消费,而取决于生存的基本需要;bY为引致消费,是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化的消费,01<<,为边际消费倾向。
如图8-1所示。
b图8-1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在图8-1中,45°线表示所有的收入都被用于消费支出,因此,其斜率等于1。
消 费 理 论
3 11000 10850 0.85 0.99 4 12000 11600 0.75 0.97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 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 态, APC也有递减趋势。
5 13000 12240 0.64 0.94 6 14000 12830 0.59 0.92 7 15000 13360 0.53 0.89
10
边际储蓄倾向MPS
当Δs与Δy趋于无穷小时,MPS = ds/dy
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S =S/Y= 26-20/120-100= 0.3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b)。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 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
c = c(y)
450
y
满足dc / dy线性消费函数:c = a + by (1 > b > 0)
a-常数,自发性消费: 基本最低消费支出。 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
b-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向
c
c=y
by-诱致性消费:
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 的部分。
储蓄与收入之比=储蓄/收入 APS = s / y
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其余20元用于储蓄,平 均储蓄倾向 APS =s / y = 0.2
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公式: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S=Δs/Δy
线性中,若a = 0,c = ky APC=MPC, 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7
4. 储 蓄
•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 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假说
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假说——现代经济学学习笔记之六十消费与投资是宏观经济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范畴。
消费指的是居民户在最终的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研究消费理论,就是要找出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变化情况,公认的消费决定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其次是财富等其他因素。
对消费需求的基本经济学理论,自凯恩斯以来,有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假说,最著名的有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ni) 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M.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说和杜森贝(J.Duesenberry) 的相对收入假说。
这些不同的假设性消费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性, 否则不会并存, 但这些假说又都有自身的特点, 需要接受长期的实证检验。
这些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论证,得出了近似的结论。
自1936年凯恩斯(Keynes)在《通论》一书中提出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AIH)后,有关消费函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创新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以莫迪里安尼(Modigliani,1954)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LCH)和弗里德曼(Friedman,1957)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PIH) 为标志,消费函数研究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框架之内进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受理性预期革命的影响,霍尔(Hall,1978)将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 RE)因素引入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Random Walking Hypothesis,RWH),标志着消费函数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弗莱文(Flavin,1981)发现的过度敏感性(Excess Sensitivity)、坎贝尔和迪顿(Campbell and Deaton ,1989)发现的过度平滑性(Excess Smothness)、共同对霍尔假说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并因此引发了大量新假说,如流动性约束(Liquidity Constraints,LC)假说,预防性储蓄(Precautionary Savings ,PS)假说,损失厌恶(Loss Averse ,LA)假说,近似理性(Near Rationality ,NR)假说等,这是消费函数研究的第三阶段。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一种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参考的理论,它有利于企业更好
地生产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指在生命周期内,消费者所购买的不同商品和服务会发生
变化,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结合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发现,以及消费者的行为行为,我们可以划清消费者需求的起点和终点,无论是生活中必需的物品,还是家庭的各类物品,或者是改变生活节奏的物品,消费者在生命周期内都有不同的需求。
通过分析消费者在生活中的不同需求,商家可以更加深入洞察消费者当下需求,结合企业设计时得出的消费品,从而定位消费者所处的不同阶段,调整产品设计,并不断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进行市场推广,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获取最大利润。
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分析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了解不同阶段自己的需求,更
好地安排自己的购物行为,例如,在低需求阶段,节约消费,在高需求阶段,更多的购买更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服务。
总之,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既是消费者购物参考理论,也是商家获取更多利润的
理论,若能恰当使用,都能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指导个人理财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从个人(或家庭)生命周期整体出发考虑理财,掌握各个周期的特点,让人们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理财方案,选择适当产品,以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合理分配财富,实现人生效用的最大化。
该理论建立跨期最优化理论基础上,核心内容是在个人或家庭一生当中有限的经济资源约束下,求解基于终生消费(包括闲暇和遗赠)效用最大化的消费/投资策略问题。
(一)生命周期理论主要内容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布伦博格与安多共同创建的。
该理论从个人的生命周期消费计划出发,最终建立了消费和储蓄的宏观经济理论。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不仅考虑当前收入,也考虑未来收入,即消费是取决于现期工作收入和总资产的函数,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同它的财产水平之间保持稳定的比率,当各种社会经济等因素使得家庭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其生活水平和消费支出就会受到影响,故生命周期理论也被称为持久财产理论。
(二)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是用来描绘多数家庭从结婚、子女出生到子女独立与终老凋谢的全过程。
家庭人数的变化是划分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最重要的标志。
一般来说,家庭生命周期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老期。
不同世代的家庭,其生命周期会出现交集,比如自己的家庭处于成长期时,父母的家庭可能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家庭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资产、负债状况会有很大不同,理财需求和理财重点也将随之出现差异。
因此,了解一个家庭正处于怎样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于理财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财务特点:(一)家庭形成期(筑巢期):定义:从结婚到最小的子女出生特征:筑巢期,家庭成员数量随子女出生增加夫妻年龄:25-35岁居多收入:双薪为主,追求高收入增长率支出:随家庭成员增加而上升储蓄:随家庭成员增加而下降,家庭支出压力大居住:与父母同住(三代同堂)或自住资产:资产有限,但由于年轻,可承受较高的投资风险负债:由于购房、购车等需求,一般负债较高净资产(资产-负债):增加幅度不大(二)家庭成长期(满巢期):定义:从最小的子女出生到其完成学业特征:满巢期,家庭成员固定夫妻年龄:35-55岁居多收入:双薪为主,可能因为一方薪资用于养育儿女而成为单薪家庭支出:随家庭成员固定而稳定,教育支出压力大储蓄:随家庭收入增加、支出稳定而逐渐增加居住:与父母同住(三代同堂)或自住资产:资产逐年增加,应开始控制投资风险负债:缴纳房贷,逐步降低负债净资产:投资净资产逐年积累(三)家庭成熟期(离巢期):定义:从最大的子女完成学业到夫妻均退休特征:离巢期,家庭成员数量随子女独立逐步减少夫妻年龄:55-65岁居多收入:双薪为主,事业发展与收入均达到高峰支出:随家庭成员减少而降低储蓄:随收入增加和支出降低,储蓄大幅增加,应着手准备退休金居住:供养双亲或夫妻自住或与子女同住资产:资产达到最高峰,应降低投资风险准备退休金负债:应已还清负债净资产:资产=净资产,因此净资产达到最大值(四)家庭衰老期(空巢期):定义:从夫妻均退休到二人中一人过世特征:空巢期,夫妻二人或只剩一人夫妻年龄:65-85岁居多收入:理财收入或转移性收入为主支出:不再工作,休闲、医疗费用增加,其他支出减少储蓄:大部分情况支出大于收入,消耗退休准备金居住:夫妻二人居住、一人独居或与子女同住资产:逐年变现资产,以固定受益工具为主负债:一般无新的负债净资产:资产=净资产,净资产随资产逐渐降低而逐年降低。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消费理论)【圣才出品】
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十二章消费理论一、名词解释1.消费的持久收入理论(permanent income theory of consumption)答:消费的持久收入理论又称“消费的持久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暂时性收入,即那些偶然性的、未预期到的临时性收入;另一部分是持久性收入,指消费者在较长时期可以维持的稳定收入水平。
人们在计划自己的消费水平时,不是依据短期的实际收入,而是把消费和长期的持久收入联系起来。
短期的可支配收入由于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经常变动的量,人们的消费不会随它的波动而经常变动。
消费者为了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实际上是根据他们在长期中能够保持的收入水平来进行消费的。
暂时性的短期收入变动只有在能够影响持久收入水平预期时,才能影响消费水平。
因此,消费是持久收入的函数。
持久收入是消费者一生中的稳定收入,这种稳定收入可以理解为消费者一生收入总和的某种平均数。
消费者在其生命终结之前无法准确知道其持久收入,持久收入也无法直接观测到。
因此,消费者只能根据某种方法,利用可得到的信息,对其持久收入进行估计。
弗里德曼假设消费者的预期是适应性预期。
因此,持久收入假说实际上是说,消费需求是消费者对持久收入的预期的函数。
2.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theory of consumption)答: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阿尼(F·Modigliani)、R·布伦伯格(R·Brumberg)和A·安东(A·Ando)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个人消费占其一生收入现值的比例是固定的。
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
生命周期理论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 W Yαβ=+其中:C 代表消费,Y 代表收入,W 代表财富,参数α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参数β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宏观经济 第二章 消费理论
第一节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2011-7-22
3
引言: 引言:研究消费与储蓄问题的重要性
1. 消费与储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方面 2. 消费是一个国家总需求的主要部分,约占 消费是一个国家总需求的主要部分, GDP的65%左右 的 左右 3. 了解家庭在消费决定的行为过程,有助于我 了解家庭在消费决定的行为过程, 们探索一些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的问题 4. 在这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结果
2.有关平均消费倾向的理论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它 反映了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大小。可 用公式表示为: APC=C/Y (2.2) 2.2) 其中APC为平均消费倾向,C为消费,Y 其中APC为平均消费倾向,C为消费,Y为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也是递减的,即平均消费倾 向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也就是说,随着收入的 增加,消费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2011-7-22
10
三、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1.家庭的消费-储蓄曲线 家庭的消费C F Y=S+C 储蓄 E a 自发消费 450 O Y C=a+bY
消费支出
2011-7-22
11
三、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S
S= -a+(1-b)Y
正储蓄 O E 负储蓄 -a Y
2011-7-22
12
第二节
消费理论的发展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C = c· YP c· (2.5) 2.5)
其中c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其中c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等于长期平均消 费倾向),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费倾向),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这一函数关系表明消费与持久性收入正相关且与 持久性收入成比例变化。 持久性收入成比例变化。
消费理论
第六节名词解释:1.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把消费支出的大小与收入水平的高低联系起来,认为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消费,这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2.平均消费倾向:APC,指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MPC,指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
4.平均储蓄函数:APS,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5.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问答题:1.阐述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五个要点① 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凯恩斯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函数中的消费部分,确以总所得(以工资单位计算)为其主要变数。
② 凯恩斯所说的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
所说"现期"是指本期收入,不考虑过去的和未来的收入;所说"绝对"是指收入的绝对水平,不考虑收入的相对水平;所说"实际"是指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不考虑按货币计算的名义收入。
这种对收入的限定,是凯恩斯的收入理论与其他收入理论的重要区别。
③ 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消费支出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长幅度,0<MPC<1。
④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一种规律,随着收入的提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这一规律之所以起作用,是基于人类的基本心理法则。
⑤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是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推导出来的。
2.简述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缺点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最大缺点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是一种很大程度的主观推测,从而缺乏坚实的基础,后来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不存在的,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上是相等的,以致产生了使许多经济学家不断探索的消费函数之谜。
3.简述短期消费函数的特点① 存在自发性消费。
② 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是递减的,即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
消费观论文-消费理论研究
消费观论文-消费理论研究摘要:消费对于当今社会,是一个不可不谈的话题,然而在消费理论发展的几个世纪以来,消费理论不断的被人们重视起来,消费理论的模型也在不断的完善。
各个时代不论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都或多或少的对消费有着不同的见解。
在整理疏通消费理论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于不同流派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分析了其异同点,最后指出了消费理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消费理论;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比较综合现代社会中,消费已然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消费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方向日渐被人所重视,不但为经济学界及经济理论家所关注,也引起了国家实际部门及决策者的重视。
1 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从消费理论的发展史看,古典经济学并未将消费问题纳入统一的“经济人”范畴,而对消费问题的论证有更多的人文色彩。
由于消费者没有被视为理性的经济人,古典经济学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消费理论,在这一时期,关于消费的问题的讨论是散乱的分布在部分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
古典经济学中涉及到消费理论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主要有1.1 威廉·配第威廉·配第的消费思想的核心是:少消费、多积累。
其对消费思想的突出贡献在于第一次真正正确的认识到消费的作用和地位,首次提出了生产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消费,是对重商主义财富观的否定;其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保证财富的增值。
他对各种消费支出意义的认识体现了“一切为了积累”的想法。
1.2 让·巴蒂斯特·萨伊萨伊是经济学说史上将消费理论正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人。
他认为消费的唯一研究对象是消费行为本身所产生的满足程度,唯一目的是在于对比消费者的消费对他所引起的损失和给他提供的满足。
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生产能创造自身的需求,不会出现需求的不足。
而其之后的经济学家,大多遵从萨伊定律,在生产消费的关系上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
1.3 西斯蒙第古典经济学中最具有人本精神的消费论来自西蒙斯第。
消费理论的发展课件
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
消费理论在企业营销中具有指导意义 。企业可以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和需 求来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 提高销售业绩。
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 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者满 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 份额和竞争优势。
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
消费理论在社会管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
02
提高消费者意识
03
处理消费者投诉
政府通过宣传和教育来提高消费 者的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维 护自己的权益。
政府设立消费者投诉渠道,及时 处理消费者的投诉,维护市场秩 序。
市场营销策略对消费的影响
价格策略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调整价 格来吸引消费者。
01
产品差异化
企业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来 区分自己与竞争对手,吸引消费者。
展趋势和商机。
消费者行为分析
02 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
偏好、购买力、购买意愿等。
市场细分
0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对市场的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群体,制
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市场消费结构分析
消费层次分析
分析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群体,如高端消费者、中 端消费者和低端消费者。
消费品类分析
分析不同品类的消费需求和市场份额,以便了解市场 的竞争格局。
该模型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文 化、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因素,内部因素则包括消费者的知识、经验、技 能、态度、信仰、价值观等个人特征。
消费者行为特点
生命周期理论的名词解释
生命周期理论的名词解释生命周期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模型,用于描述产品、服务或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过程。
它通过划分产品或企业的发展阶段,并根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需求变化,提供了一种分析和预测产品或企业生命周期的方法。
1. 引言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斯在1950年代提出的。
他认为,任何一个产品或企业都经历着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需求,对于经营者来说,了解和应对不同阶段的变化尤为重要。
2. 引入期引入期是产品或企业生命周期的起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产品或企业刚刚进入市场,市场份额较小,消费者对其了解有限。
由于市场潜力巨大,竞争对手开始意识到这一新产品或企业的存在,并试图进入市场。
同时,经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3. 成长期成长期是产品或企业生命周期的增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产品或企业开始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销售额逐渐增加。
消费者对产品或企业的认可度增加,口碑传播起作用。
竞争对手开始增多,市场变得更加竞争激烈。
经营者需要加大广告宣传、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入,以继续保持市场竞争力。
4. 成熟期成熟期是产品或企业生命周期的稳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市场份额达到顶峰,并趋于稳定。
消费者对产品或企业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竞争对手增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成熟期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推出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经营者需要关注成本控制,提升效率,确保稳定的盈利能力。
5. 衰退期衰退期是产品或企业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
在这个阶段,市场份额开始下降,销售额逐渐减少。
消费者对产品或企业的兴趣逐渐减弱,竞争对手的优势开始凸显。
经营者面临着降低成本、削减损失和退出市场的困境。
不少企业在衰退期转型、合并或倒闭。
6. 结论生命周期理论为经营者提供了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产品或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过程。
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是一种涉及到人们收入和消费行
为的经济学理论,它认为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受到其经济收入状况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们的经济需求和人口状况的影响。
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John Maynard Keynes于1936年提出,即消费函数表达式,即:C=f(Y),其中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f(Y)代表消费函数。
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消费的增加,而收入的减少会导致消费的减少。
如果收入发生变化,按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是线性的,也有可能是非线性的。
比如,当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可能会采取线性的增加消费的方式;当收入减少时,消费者可能会采取线性的减少消费的方式。
此外,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还认为,消费者会根据自身所处的人口状况和经济需求来决定消费行为。
比如,如果一个人身处40岁到50岁之间,那么他可能会更注重家庭的支出,而育儿期间消费可能更为宽裕,但随着孩子长大,支出也会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当时正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经济状况,他可能会更严格地控制自己的消费,以便尽可能的节省费用。
有了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学家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该理论也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比如,政府可以根据消费函数理论来决定如何鼓励消费,以及如何改变税收政策,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经济效应中消费者行为的不确定性。
因此,由于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也是经济学家多年来讨论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部分
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部分第十二章1、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2、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4、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5、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
净投资: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的部分。
6、国民收入: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7、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均衡产出(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3、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
边际消费(储蓄、进口)倾向:增加的消费(储蓄、进口)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即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储蓄、进口)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储蓄)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4、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假定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与收入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即当期消费决定取决于当期收入及过去的消费支出水平。
棘轮效应: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
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
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在较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人们第一阶段参加工作,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用第一阶段的储蓄来弥补第二阶
段的消费。
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便取决于该消费者的年龄。
它表明当收入相对
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它同时指出总储蓄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及
人口的年龄分布变量。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一.生命周期的基本内容生命周期是指人的生命在一生中经历的整个过程,从出生开始到年老死亡为止。
按年龄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一生要经历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从经济收入,消费变化和储蓄的一般规律来看,在幼年期和老年期一般收入较低,此时消费大于收入,处于负储蓄阶段,成年期,特别进入壮年期,其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外,尚有节余用于储蓄养老或偿还负储蓄期的债务。
因此,人们必然在生命周期的高收入阶段储蓄,低收入阶段处于负储蓄,而人的消费又取决于过去财富的积累,现期收入和未来的预期收入三个因素。
假定不存在遗产,消费者就会根据他的现期收入和未来的预期收入制定其整个过程生命周期的,消费计划。
将其收入或用于消费或用于储蓄,再分配到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而保证在一生中合理地消费掉他们的全部所得。
这就是说个人在生命周期内消费和收入是平衡的。
这里我们将从收入和储蓄讨论在一个生命周期内消费变化。
从我国目前的形式观察经济收入和消费变化,根据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来分析消费变化规律,幼年期只进行消费,收入为0,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负储蓄,成年期收入多,储蓄能力强,相应的消费也随之而增加。
老年期收入较少,主要通过退休保险金制度以及利用年轻时候的储蓄,收支也基本达到平衡。
基本概念、假定与符号工作年龄NW:假定一个人的工作年龄是从20岁开始(6岁上学+6年小学+6年中学+2年职前教育),60岁退休,NW=80年。
在四十岁的年龄中,小时工资为W。
假定每天工作L小时,每年工作300天,每年按365天计。
二.生命周期的收支平衡40年工作年龄TW中的时间分配:TW=必须休息时间TC2+可支配时间TF1,可支配时间又分为用于工作和消费,即TF1=工作时间TW1+消费时间TC1。
只有在工作时间内有工资收入,单位时间平均收入W为固定常数,在此,工作时间固定为纯粹的收入时间,即期间没有任何个人支出发生。
假定必要的休息时间为每天8小时,即每天的三分之一,即TC2=40/3年。
第五章 消费函数与投资函数
5-1.消费函数 5-2.投资支出
5-1.消费函数
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短期消费函数 C=C0+cY C=βY
长期消费函数
“棘轮效应”——上去容易下来难 “示范效应”——从众 收入越高消费也会相应提高,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减少
C C=C0+cY
C=βY
Y
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二、投资支出
厂商从现有资本存量向合意资本存量的调整 I = λ(K’- K-1)= λ(aY/rc - K-1)
投资支出Biblioteka 三、投资支出实际影响因素1、当前产出水平 2、对持久产量的预期 3、利率 4、信贷规模等
三、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持久收入 Yp = θ Y+(1-θ )Y-1
预期以后的收入是当前收入与过去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C = cYp
消费函数
政策含义——短期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很有限。
5-2.投资支出
一、资本投入量的均衡条件
资本收入=总租用成本 设社会总产量水平为Y 合意的资本存量为K’ 则 其中 K’·rc = a ·Y a——资本收入系数 租用成本rc
把收入均匀地用于整个生命过程的消费,预期的终身收入 越多,则平均每年消费也将越多。 终身收入 消费函数 = 工作年数WL ·年收入YL C= (WL·YL)/NL
NL——寿命(生活年数)
如考虑财产收入WR
消费函数
C = a·WR+ c·YL
a——财产的边际消费倾向 一辈子的消费=一辈子的财富(财产+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一.生命周期的基本内容
生命周期是指人的生命在一生中经历的整个过程,从出生开始到年老死亡为止。
按年龄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一生要经历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从经济收入,消费变化和储蓄的一般规律来看,在幼年期和老年期一般收入较低,此时消费大于收入,处于负储蓄阶段,成年期,特别进入壮年期,其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外,尚有节余用于储蓄养老或偿还负储蓄期的债务。
因此,人们必然在生命周期的高收入阶段储蓄,低收入阶段处于负储蓄,而人的消费又取决于过去财富的积累,现期收入和未来的预期收入三个因素。
假定不存在遗产,消费者就会根据他的现期收入和未来的预期收入制定其整个过程生命周期的,消费计划。
将其收入或用于消费或用于储蓄,再分配到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而保证在一生中合理地消费掉他们的全部所得。
这就是说个人在生命周期内消费和收入是平衡的。
这里我们将从收入和储蓄讨论在一个生命周期内消费变化。
从我国目前的形式观察经济收入和消费变化,根据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来分析消费变化规律,幼年期只进行消费,收入为0,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负储蓄,成年期收入多,储蓄能力强,相应的消费也随之而增加。
老年期收入较少,主要通过退休保险金制度以及利用年轻时候的储蓄,收支也基本达到平衡。
基本概念、假定与符号
工作年龄NW:假定一个人的工作年龄是从20岁开始(6岁上学+6年小学+6年中学+2年职前教育),60岁退休,NW=80年。
在四十岁的年龄中,小时工资为W。
假定每天工作L小时,每年工作300天,每年按365天计。
二.生命周期的收支平衡
40年工作年龄TW中的时间分配:TW=必须休息时间TC2+可支配时间TF1,
可支配时间又分为用于工作和消费,即TF1=工作时间TW1+消费时间TC1。
只有在工作时间内有工资收入,单位时间平均收入W为固定常数,在此,工作时间固定为纯粹的收入时间,即期间没有任何个人支出发生。
假定必要的休息时间为每天8小时,即每天的三分之一,即TC2=40/3年。
则可支配时间TF1=40*2/3=80/3年。
现在问题是这80/3年的可分配时间如何分配。
根据上面规定的工作日制度,纯工作时间TW1=40*300*L=12000L小时=100L/73年。
则消费时间为TC1=TF1-TW1=80/3-100L/73年。
工作年龄之外的消费时间,包括20年被抚养和退休之后生活时间共计40年,休息时间也是一种消费时间,比如对住房的消费,对家具家具的消费等等则总消费时间为(80/3-100L/73+40)*PC 。
这之中包含养育后代至20岁的费用和赡养父母终老的费用在内。
不考虑赡养、抚养关系的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根据一个人工作年龄内的全部收入必须以满足自己一生消费的“量入为出、手中平衡”原则,我们得到:
12000WL=PC*(80/3-100L/73+40),即PC=12000WL/ (80/3-100L/73+40),,由此可以看出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影响,并且收入水平增加,消费水平也增加,成正相关。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也说明了这一点。
三、模型建立
1、生命周期收入曲线
0<T<=20 20<T<=60 60<T ⎪⎩
⎪⎨⎧=w T
k y 0
20岁之前时,没有可支配收入,20岁到60岁之间,,考虑到是一生的总收入,因此随年龄增长,收入逐渐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慢慢降低,最终趋于稳定。
当年龄大于60时,收入主要来源是退休金、养老保险,认为其收入是固定的。
生命周期内,收入曲线如下图所示:(横轴代表年龄,纵轴代表收入)
2、生命周期消费曲线
由凯恩斯消费理论可知,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概括为以下形式:
bY a C +=
T
其中是以大于0的常数,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化,是引致消费,是随着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因此我们把收入随时间的关系带入到凯恩斯消费函数中,可以得到消费与时间的关系如下:(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消费)
20岁之前由父母抚养,自己没有收入,消费主要是生活和教育,是随年龄增长而成线性关系,我们假定这20年的消费总数为一个固定的常数。
20到60岁之间,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60岁以后,收入降低,但是消费者的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周围其他消费支出与收入及收入与消费相互关系的影响。
另外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己目前收入的影响,同时也受自己过去消费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即使在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他仍会保持过去的消费水平。
因此,我们认为在其收入水平下降的条件下,消费水平可能会相对于以前稍有下降,并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T
3.收入曲线和消费曲线的关系
年轻的时候收入较少,但具有消费的冲动、消费的精力等消费条件,此时的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以后,其实力既可以年轻时偿还债务,又可以为年老积累财富,收入主要一部分用以消费,剩下的储蓄,因此储蓄为正。
退休之后步入年老,收入减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