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表格式备课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初步接触方程的概念,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程,以及解方程的方法。
教材从实际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方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方程这一概念时,学生可能对抽象的符号表示表示方程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方程描述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学会解方程。
2.难点: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本质,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找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方程,感受方程的魅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解方程的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方程的实例和解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方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方程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方程的特点。
同时,教师解释方程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本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方程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师可设置一些简单的方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典型的方程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方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2. 方程的解法:通过运算,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使等式成立。
3. 方程的应用: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年龄问题、速度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及运用。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方程的解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程的解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及运用。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方程的解法。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程的解法。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及互动情况。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作业反馈:收集学生课后作业的反馈,了解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访谈: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方程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4. 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 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认识方程-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认识方程-方程北师大版案例名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三节《方程》科目数学年级四年级时间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为了使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教科书上设计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口头语言描述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第二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的引入字母表示未知数,并用式子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第四个问题是观察上述表示等量关系所用的式子,抽象概括他们的共同特征,认识方程。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位于这本书的第五章,通过上节课等量关系的讲解,为本课的方程教学打下了基础,方程这一课在本书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发现学习,心理发生明显的转变。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对未知数x理解不够,了解方程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的大量的等量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再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数学是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再创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教学难点:积累将等量关系的符号化的活动经验,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五、教学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设境想象法六、媒体资源PPT课件,网络七、教学过程(用红颜色作为教学亮点的画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方程(板书)。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一)》认识方程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第 21 页
预习导学
根据图写出方程。
方程: x+20=50+20
第五单元
第5课
第 22 页
方程:
2x+7=11
第五单元
第5课
第 23 页
探究新知
第 32 页
第五单元
第5课
3.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的最重的物体的质量是在地球上能举起的最重的 物体的质量的6倍。小明在月球上最多能举起重120千克的物体,他在 地球上最多能举起重多少千克的物体?
解:设他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重x千克的物体。 6x=120 x=20 答:他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重20千克的物体。
x=27
7y=28 解: 7y÷7=28÷7
x=27 y=4
第五单元
第5课
第 28 页
6.下面的解法正确吗?
第五单元
第5课
第一道题错在方程两边没有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 第二道题错在解方程时书写格式不正确,没有写“解”字,等号 左边也没有写“x”。
第 29 页
第五单元
第5课
➡归纳总结 解方程时,要以等式的性质为依据,“同加减、同乘除”进行变形求出x的 值,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x=332
第 18 页
END
第五单元
第4课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认识方程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 学会正确书写方程,并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方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 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通常由字母、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
- 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用“=”连接,表示两边的值相等。
2. 方程的书写- 方程的书写要规范,字母、数字、运算符号要写清楚,等号要写直。
- 方程中的未知数通常用字母表示,如x、y等。
3. 方程的应用- 方程可以用来表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如买卖问题、速度问题等。
-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未知数的值,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关系。
2. 探索方程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一些数学式子,找出其中的方程,并解释方程的意义。
- 引导学生总结方程的特点,明确方程的定义。
3. 学习方程的书写- 通过示例,教学生如何正确书写方程。
- 让学生练习书写方程,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探索方程的应用-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 让学生尝试解方程,找到未知数的值。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方程的概念和书写方法。
- 强调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方程的兴趣。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书写的方程是否规范,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
3. 问题解决能力-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是否能正确运用方程。
教学资源1. 教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教具- 黑板、粉笔、挂图等3. 学具- 练习本、铅笔等教学建议1. 注重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避免机械记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复习课教案
教案标题: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对方程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2. 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方程的应用问题。
2. 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什么是方程?方程有什么特点?二、复习方程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方程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引导学生总结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3. 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15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解方程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引导学生总结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3. 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练习题(15分钟)1. 发给学生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道应用题。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解题方法。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2. 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要耐心细致,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方法。
3. 在小组讨论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补充和说明:解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方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单元——《方程》。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方程,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方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第一次接触方程,这也是他们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的新起点。
用字母表示数和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很抽象的。
同时,这个单元的内容又是后面学习代数相关知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的教学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在进入这个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对含有字母的式子有一定的理解。
然而,对于方程这一概念,他们还是相对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方程的作用,理解方程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与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3. 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 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1.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2. 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解简单的方程。
3. 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如青蛙儿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的作用。
2. 新课导入:介绍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含义。
3. 案例分析:通过摆小棒等情境,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体会方程的抽象概括能力。
4. 等式性质的学习:利用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5. 解方程:引导学生学习解方程的方法,会用等式解简单的方程。
6.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方程》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方程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面对更加复杂的生活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正确建立方程模型。
举例解释:
-对于未知数的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已知数和未知数,使用实物或图形辅助教学,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未知数。
-在方程解法上,例如解方程“3x + 5 = 14”,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每一步运算要保持等式两边相等,如减去5后,等式变为“3x = 9”,再除以3得到“x = 3”。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方程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明白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一种数学表达式,掌握方程的基本组成,即未知数和等式。
-方程解法的掌握:学生需要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通过逆向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能力,并能够正确解方程得到答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方程的识别和解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步骤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保持等式的平衡性。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以及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方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方程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理解方程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如纸张、笔等。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意义。
同时,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基本要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方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方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因此,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这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94页至第96页的“方程”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联系,学会解简单的方程,以及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识别和表达简单的方程。
2. 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地解简单的方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课件、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表达出这个问题。
2. 讲解:在黑板上展示一个简单的方程,如2x + 3 = 7,解释等式与方程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3. 解方程:引导学生学习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如逆向操作、代入法等,并让学生在练习题中运用这些方法。
4.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
如:“一个水果店卖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小明买了3个苹果,他需要支付多少钱?”5. 巩固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对方程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地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方程的定义、解方程的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一些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1.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8个苹果。
2. 一个水果店卖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小明买了3个苹果,他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小明需要支付6元。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方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方程的基本概念,包括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和代数知识,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章的内容不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打下基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操作,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能够识别等式和不等式,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其中,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通过总结和复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文字和图形,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板书内容将包括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方程的方法和实际应用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是学生在掌握了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方程的知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知识,对代数式、变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然而,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方程解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解方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情境图片和实际问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实际问题。
例如,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现价为80元,求打几折?让学生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方程》。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方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方程。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等能力,以及初步的符号意识。
一、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方程这一概念的学习。
比如,我会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方程吗?”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回答问题。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我会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发现方程的特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定义方程。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新课学习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学习方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方程是一种用符号和文字表示的数学式子。
然后,我会教学生如何正确地读出方程的每一个部分,以及如何写出方程的等号和不等号。
同时,我还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发现方程与算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接着,我将带领学生学习解方程的方法。
我会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解方程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同时,我还会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发现解方程与算式的不同之处,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最后,我将带领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会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练习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我还会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发现用方程解决问题与用算式解决问题的不同之处,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三、巩固练习在巩固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便检查他们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我会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让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四、归纳小结在归纳小结环节,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尝试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66~67页【课前思考】在小学高段,总会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方程。
究其原因,有算术思维的定势,有因为书写格式的繁琐,有因为题目简单方程显得多余的,也有因为在有两个未知数时不能准确表达相等关系,种种原因或多或少导致学生不喜欢方程,但最核心的原因是教学中关于方程的意义建构不清,无法彰显方程在思维上的优势。
方程的意义建构,学生只拘泥于方程的外在形式,未叩击本质,甚至也经常引发类似于“x=1 是不是方程”的争论。
基于方程意义对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性,我思考了三个问题:第一,能辨认方程就是理解方程了吗?第二,为什么所有版本的教材都用“天平”作为“方程”教学素材?第三,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方程”这个数学模型?我认为,方程不能停留于“含有字母的等式”这样一种表现形式,而应该体现一种方程思想---让未知量享有和已知量平等的权利参与等量关系运算。
【教材分析】为了使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产生学习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四个问题情境:利用天平平衡来找出“樱桃的质量+2克=10克”的等量关系;利用4盒种子质量是2000克,找出“每盒种子质量x4=2000克”的等量关系;利用一壶水刚好倒满2个热水瓶和1个水杯,找出“每个热水瓶水量x2+200毫升=2000毫升”的等量关系,从而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这些等量关系。
抽象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认识方程。
【学习目标】1、借助天平的平衡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生活情境中简单的数量关系。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探讨交流,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等量关系数学化、符号化的活动经验,培养分类思想、集合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方程知识的乐趣和激发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五单元《方程》教学设计 教案(1)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3课时方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方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第66、67页)中的第三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
方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本课是在“用字母表示数”和“等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方程的含义,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学好本课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学生在之前就接触了等式,但对于从各种具体情境中寻找发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则有一定的难度,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同伴互助,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相结合。
设计思路在教学中安排了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创设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主动交流的机会,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立足方程的本质意义,通过“天平操作演示”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方程概念产生、形成、巩固、应用的过程,深刻体会到方程是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等量关系符号化的活动经验。
3.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个谜语,想猜吗?请听题!(点击课件)猜谜语:古怪老汉,肩上挑担,为人正直,偏心不干。
(打一日常生活)---(天平)师:我们一起来见证谜底。
(点击出示天平)师:这节课咱们的学习从“天平” 开始,请同学们认真看,用心想。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引入,提出问题,既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借助天平创造素材。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第一篇: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针对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个层次: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旨在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
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
会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第二个层次:请学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知识进行回顾。
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网络 1.学习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第 1 页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一目了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已学的有关方程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方程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如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方程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确这一板块所呈现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复习,分项整理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6、7题。
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小结:① 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如4×a可以写作4·a或4a。
北师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说课稿7篇
北师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说课稿7篇北师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说课稿7篇说课稿需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清晰明了地表述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使听众理解易于领会。
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北师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北师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说课稿(精选篇1)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来阐述本次说课。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式。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解法,所以,为本节课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
另外,本节课是后续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它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故而,既锻炼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还能够完善学生在方程这一部分的知识,让学生在方程这一部分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本阶段的学生类比推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在生活中已经遇到过很多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的事例,所以在生活上面有了很多的经验基础。
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式,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形成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以及提高类比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方程》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完成书上习题后,我将给定一个方程,学生根据方程创设数学情境, 同桌互说之后再向全班同学说自己创设的数学情境,丰富课堂练习形 式,有助于学生开阔数学视野,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块四、总结归纳,揭示方程。 本环节分为两步: 1、观察分析,合作分类,揭示方程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 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构建不可能 由他人代替。在学生分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合作分类,自 主建立关于方程的数学模型,揭示方程的意义,主动获取新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学生分组探究等形式进行教 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更方面能力的培 养。为了充分分会学生的主体性,我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 间,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认识。并让学 生能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发现能力等。
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发现方程与等式的 异同点,提升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 力。之后,让学生自己写出两条方程来,并由教师选取学生所作 方程用幻灯片展示,由学生判断正误。
活动1: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天平的平衡状态。 借助天平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的含 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首先让学生体会等 式的含义,是从等式到方程的有效链接。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方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初步接触和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方程方面,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2.难点:方程的解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方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方程的实例和操作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简单的方程题目,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个问题。
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简单的方程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方程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方程的解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方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方程(教材66~6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2.技能目标: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情感目标: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难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图片,纸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出示66页的天平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天平的左边有一个10克砝码,右边有一个2克砝码和一个樱桃,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页—第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通过天平游戏,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的等量关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的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课时:
10课时
字母表示数—————————————————————2课时
方程————————————————————————1课时
天平游戏(一)———————————————————1课时
天平游戏(二)———————————————————1课时
猜数游戏——————————————————————1课时
邮票的张数—————————————————————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
教材第85—87页“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有关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
2、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感受数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P88-90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与等式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天平游戏(一)
教学内容:
探索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及解简单的方程.教材第9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让学生能利用发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具准备:
几张天平图画、实物道具、自制天平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等式 20=20 20+35=20+35
等式方程 x=20 x+30=20+30
解方程: x-8=16 x-8=16 x-8=16
解:x-8+8=16+8 解: x=16+8 解:x=24
x=24 x=24
天平游戏(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都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天平游戏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验证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都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推想猜测——实验验证——总结规律——识记应用
准备教具:
托盘天平多谋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天平游戏(二)
等式两边都乘上(或除以不为0的)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X=380
解:4X÷4=380÷4
X=95
猜数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法和学法:
教法:教师通过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的指导性教学。
学法:学无定法,让学生看书、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评价。
教学流程:
2X+20=80
2X=60
猜数游戏
猜一猜:要猜的数×2+20=80
列方程:
解:设这个数为x 2x+20=80 2x+20=80
x=30
2x=60 检验: 2×30+20=80
X=30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上的情境图,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数学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学会解模型为ax±x=b的方程。
2、能综合运用方程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体验探究活动是获取新知与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和解决含有两个未知的数学问题。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结合课本情景图,找出数量关系式,画出情境图.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列方程并解答。
教学内容:
线段图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 + 3x = 180
4x = 180
x = 45
3x = 45 ╳ 3 =135
答:弟弟有邮票45张,姐姐有邮票135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目标:
1、通过摆图形,找出图形中的规律。
2、经历直观的操作、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摆图形的规律的方法。
3、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养成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动手操作摆图形的过程,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难点:观察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实际的社会问题。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让学生通过小组动手摆图形,小组共同议一议,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图形中的规律)由此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图形中的规律
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两个需要5(3+2=5)根,摆3个要7(3+2+2=7)根依次类推摆10个要21(
+2)根摆n个三角形要(
2n+1(n为三角形的个数) 正方形:摆正方形时,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33n+1(n为正方形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