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 卫生学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解质紊乱。 ❖ 除重症病人(考虑为感染性食物中毒或侵袭性腹泻
者)外普通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26
第26页
【问题与讨论 3】
对该厂食堂应采取哪些办法来预防食物中毒 再次发生?
❖ 预防污染 ❖ 控制繁殖 ❖ 杀灭病原菌 ❖ 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 ❖食品从业人员就业前和录用后体检, 经常接收食
是哪一餐引发食物中毒? 造成中毒食物可能是 什么?
❖ 早餐
❖ 黄瓜和黄鱼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21
第21页
【问题】
引发此次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有哪些?
question 5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22
第22页
【问题与讨论 3】
引发此次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有哪些?
❖ 黄瓜未冲洗
❖ 切过黄瓜刀板
❖ 黄瓜置于室温27-28℃厨房过夜
若你是一位厂卫生所医生,此时应
question 1 做什么?
question 2
此时你能判断是食物中毒还 是职业性中毒吗? 若要准 确判断,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12
第12页
【问题与讨论 1】
●若你是一位厂卫生所医生,此时应做什么?
1
对病人采取 抢救治疗
2
及时汇报当地 卫生行政部门 和食品卫生监 督检验部门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10
第10页
患者中大部分最先出现腹部绞痛, 随即发生恶心、 呕吐、多为1~3次, 个别患者在5次以上, 继而发生 频繁腹泻, 多在1~8次, 个别患者一昼夜达32次。 大便为水样, 伴有粘液和血液;半数病人发烧。 体温37~39℃之间。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实习六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24页PPT

实习六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24页PPT
7. 对此类食物中毒的病人处理,关键应注 意哪些方面?
8. 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问题讨论3】
5. 此事件是何种性质的食物中毒? 据 上述资料,能否确定是何种化学物或细菌引 起的食物中毒?
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不能确诊。
6. 造成此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1)马肉宰杀、储藏、销售过程易受细菌 污染;(2)马肉高温下存放可使治病菌大量 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3)生熟马肉交叉污 染
中毒吗? 若要准确判断,还需要做哪些工 作?
【问题讨论1】
1. 若你是一位厂卫生所的医师,此时应做什么?
2.
(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当
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包
括中毒时间、地点、人数、发病经过和主要表 现;波及范围,发展趋势,引起中毒的食品;
已经采取的措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做好食具、容器和工具的消毒,避免生熟交叉污染;食品食 用前充分加热以杀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在低温或通风阴凉 处存放食品以控制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形成。
(3)食品加工人员、医院、托幼机构人员和炊事员应认 真执行就业前体检和录用后定期体检制度,应经常接受食品 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案例二】
某年夏季某日下午3时左右,某厂陆续发 生以腹痛、呕吐、腹泻及发烧为主要症状的患 者,至夜间11时左右达到高峰,直至次日清晨 7时才没有新的病例出现,发病人数共达120人。
7. 对此类食物中毒的病人处理,关键应注意哪些方面? (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2)采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
(3 )对病人的急救治疗
8. 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预防原则) (1)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查和监督管理,严格遵守牲畜屠
宰前、屠宰中和屠宰后的卫生要求,防止污染。 (2)食品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要严格遵守卫生制度,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引起的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食物中毒案例。

食物中毒不仅会给个人的健康带来危害,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预防食物中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一些具体的食物中毒案例为例,探讨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案例一:餐厅食物中毒在一家餐厅用餐后,多名顾客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等。

经调查发现,是因为餐厅的食材保存和加工不当导致的食物中毒。

为了预防此类情况发生,餐厅应该加强食材的采购和储存管理,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

另外,餐厅在加工食物时,应该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确保食物的熟透和卫生。

案例二:家庭食物中毒在一户家庭中,几名家庭成员因为食用了变质的食物而引发了食物中毒。

这是因为家庭主妇没有及时清理冰箱中的过期食物,导致食物变质。

为了预防此类情况发生,家庭主妇应该定期清理冰箱,及时清理过期食物,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另外,家庭成员在食用食物时,也应该留意食物的保存时间,避免食用过期食物。

案例三: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在一所学校的食堂,多名学生因为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而引发了食物中毒。

经调查发现,是因为食堂的卫生条件较差导致的食物中毒。

为了预防此类情况发生,学校食堂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清洁消毒,确保食堂的卫生条件达标。

另外,学生在用餐时也应该注意食品的卫生情况,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

总结起来,预防食物中毒需要从源头抓起,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另外,公众也应该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共同努力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A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A
有毒有害的食物引起的非传染性生物性化学性急性把有毒有害物质作为食物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是最典型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为高发季节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不同毒素中毒预后差异较大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数量较微生物中毒少但病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毒调查报告方法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有关法规条例和地方性规定一提高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即一切结论结果都是详实的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
某建筑工人中午集体就餐后10多分钟, 所有就餐者(85人)均出现了口唇、指甲 及全身皮肤青紫症状,并相继出现头晕、 头痛、无力、心率加快、嗜睡或烦躁不安、 呼吸急促,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并有3名患 者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1.这是不是一起食物中毒,为什么? 2.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细菌性的还 是化学性的?应采取什么样的抢救措施? 3.如需进一步明确病因,还应进行哪些工作?
1. 掌握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类型、 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处理原则 2. 熟悉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的方法 3. 掌握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概念: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 属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
引起的非传染性 + 生物性 化学性 急性 + 把有毒有害物质作为食物 亚急性疾病
告方法》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 理原则 》
+ 有关法规、条例和地方性规定
一、提高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即一切结论、 结果都是详实的,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 二、工作合法性,即一切调查处理工作都是 有法律依据的,即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条例规定之内,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三、工作的有效性,即切实解决必须回答的 问题。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实习四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一、实习目标1.说出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处理原则2.叙述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的方法3.说出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二、学时数2学时三、实习内容【案例一】1998年8月13日上午11时,家住某市城南区的李某出现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急诊入院。

体检发现:体温39.50C,腹部有压痛,大便为水样便,带有粘液。

此后,居住其周围的一些居民因同样的症状体征入院就诊。

到16日夜间12时,同辖区内共有59户,117人因相似的症状体征到医院或门诊观察治疗。

[问题讨论1]1.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可能会作何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应如何考虑?作何处理?2.如果怀疑是食物中毒,应做何处理?据医师对每位病人的询问,发现所有病人在8月13 日都有食过居住在该区的个体商贩陈某出售的自制酱马肉,故医师立即向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怀疑食物中毒,要求疾病控制中心派人深入调查。

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医师从8月13日到16日深入到医院和病人家庭,了解发病情况,并采集了大量的有关食物,餐具及病人分泌物样品,进行相关项目的分析。

[问题讨论2]3.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4.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据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报告,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与发病人员食入陈某自制的酱马肉有关。

8 月11日晚,陈某将濒于死亡的老马拉回家中,在自家院内屠宰剥皮,然后在一破漏的棚子里加工制作酱马肉,周围卫生条件很差,生熟马肉均使用同一工具和容器。

从8月12日下午到13日凌晨共加工3锅100多斤酱马肉,并置于盛过生肉和菜筐内,放在气温370C 左右的院子内,13日晨在路边出售。

此次食物中毒调查报告中还有下列一些资料:(1)发病率:进食酱马肉198人,发病186人,发病率93.9%,住院及门诊观察人117人,占发病人数的59.1%。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问题讨论4
4. 如果食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应从哪些方面 分析中毒原因? (1)食品来源及可能污染因素; (2)食品的加工方法、过程,加热温度和时间, 存放场所的温度及时间等; (3)炊具的卫生要求,如刀、砧板等是否生熟分 开; (4)熟食间和进食场所的卫生状况; (5)临床及实验室的反馈情况; (6)食品从业人员近期健康状况及传染病史;
问题讨论1
1.这个案例可能属于什么性质? 从进食早餐1小时陆续发病及症状体征相同,可以 推断这个案例属于食物中毒.
问题讨论2
2.如何排查可疑食物? 早餐包括火腿汉堡包、绿豆粥、鸡蛋。而发病 的44名学生全部进食了火腿汉堡包,未食者未发 病。火腿汉堡包为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食物。
问题讨论3
3.如何做出病原诊断及取样时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应对中毒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剩余火腿汉 堡包、火腿肉以及刀具进行微生物检验,做出病 原诊断。 取样时注意事项:(1)现场未有样品时应追 踪采样。(2)及时采样如洗胃水、患者排泄物 和剩余食品。(3)采样数量要满足各项检验及 重复实验的需要。(4)样品要密封,做好记录, 注明时间、地点、名称、数量、日期、采样者、 送检项目等。
问题讨论5
5.应对患者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1)迅速排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 (2)对症治疗:治疗腹痛、腹泻,纠正酸中毒及 补液,抢救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 (3)一般不用抗生素,持续发热或合并感染者可 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问题讨论6
6.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加强食品监督和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 针对本案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①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 合格证)。 ② 责令对加工场所和公用用具进行清洁消毒。 ③ 对管理不善者实施经济处罚。 ④ 追踪为火腿肉生产的销售来源。 (2)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据卫生防疫站的调查报告,此次食物中 毒的原因与发病人员食入陈某自制的酱 马肉有关。
8月11日晚,陈某将濒于死亡的老马 拉回家中,在自家院内屠宰剥皮,然后 在一破漏的棚子里加工制做酱马肉,周 围卫生条件很差,生熟马肉均使用同一 工具和容器。从8月12日下午到13日凌晨 共加工 3 锅 100 多斤酱马肉,并置于盛过 生肉的菜筐内,放在气温 37℃左右的院 子内,13日晨在路边出售。
【问题讨论1】 1. 若你是一位厂卫生所的医师,此时应做什 么? 2. 此时你能判断是食物中毒还是职业性中毒 吗? 若要准确判断,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由于厂卫生所的医师怀疑与食物中毒有关, 故当时把情况向辖区内的卫生防疫站报告,并要 求防疫站医师到厂内协助处理病人和进行现场调 查。 初步调查结果如下: 全部患者当日早、中、晚餐均在厂内用餐, 但在厂内仅进中餐或晚餐者则无一人发病,因此 调查者对当日早餐食物与发病关系进行较详细了 解。全部患者当日早餐均吃了咸黄瓜和(或)炖黄 鱼,吃其中之一者也发病,但仅吃稀饭与馒头未 发病。
(1) 在可疑食物咸黄瓜、缸内腌黄瓜、炖黄鱼汤 中及在病人粪便中均未分离出沙门菌属、葡 萄球菌及条件致病菌,但在含盐培养基中分 离出大量副溶血性弧菌。
(2) 将分离的菌株与 6名中毒病人病后第 2日的血 清做定量凝集反应,其滴定度最低为40倍, 最高为 160 倍,而健康人血清滴定度仅为 10 倍~20倍,盐水对照完全不凝集。 (3) 将此培养菌株制成1×108个菌/mL的生理盐 水溶液,取0.5mL进行小白鼠腹腔内注射,
对烹调过程调查发现:该食堂在一 个月前购买鲜黄瓜200余斤,自来水冲洗 后用 15 斤盐于缸内腌制,厨师于前一日 晚取黄瓜未冲洗,就用当天切过黄鱼的 刀板,将黄瓜切成小块,放于盆内,盖 上纱罩,置于室温27℃~28℃的厨房内过 夜,次日早餐出售。进一步追问厨师得 知,当时买来的黄瓜放在曾放过海蟹的 筐内用水冲洗。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受害者情况
受害者均出现类似食物中 毒症状,经及时治疗均已 康复。
案例反思
食品安全意识
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餐厅管理
餐厅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卫生管理制 度,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 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监管责任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 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严 厉处罚,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毒。
化学物质污染
农药、重金属、霉菌毒素等化 学物质污染食物,也可能引发
食物中毒。
食物变质
食物储存不当或过期变质,可 能产生有害物质,引发食物中
毒。
食品添加剂问题
过量或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剂也 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引发食
物中毒。
食物中毒案例原因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
某餐馆发生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原 因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控制卫生条 件,导致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
合理储存食品
食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 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和高温。对于易腐食品,应严 格按照储存要求进行冷藏或冷 冻。
04
案例总结与反思
案例总结
01
02
03
案例概述
在某餐厅发生的食物中毒 事件,涉及数十名顾客, 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 泻等。
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食物中毒的 原因是餐厅食品处理不当, 导致食品受到细菌污染。
03
食物中毒处理与预防
食物中毒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食用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采取催吐、导 泻等措施减少毒素的吸收。
及时就医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中毒症状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如洗胃、输液、使用特效药等。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一、引言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含有病原菌、毒素等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一系列疾病,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为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预防医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食物中毒。

二、案例描述在某个公司的年会上,由于食品存储条件不当,导致部分食品受到污染,造成多人出现腹泻、呕吐等明显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该公司并未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员工饮食安全。

三、探讨1. 食品存储条件为了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冷藏温度要低于4℃;冷冻温度要低于-18℃;(2)湿度:干燥环境能够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3)通风:通风能够使得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2. 食品加工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人员应该保持个人卫生;(2)使用清洁工具、容器和设备;(3)食品应该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加工。

3. 食品烹饪为了避免食物中毒,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烤肉、炒菜等油烟较大的食物,最好在通风较好的地方进行;(2)熟食与生食分开加工,避免交叉污染;(3)将肉类、海鲜等煮至全熟状态。

4. 食品储存时间为了避免食物变质而导致中毒,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选择新鲜的、未过期的食物;(2)尽量不要将剩余的菜肴放置过久;(3)冷藏或冷冻剩余的菜肴。

5. 食品采购渠道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商家购买;(2)查看产品标签上的信息;(3)避免购买过期食品。

四、结论预防医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应该注意食品存储条件、食品加工卫生、食品烹饪、食品储存时间以及食品采购渠道等方面。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自己的饮食健康与安全。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预防医学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有毒或有害物质的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严重时
甚至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的发生往往源自于食品的不洁净或不合格,因此预防食物中毒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来讨论预防医学在食物中毒中的重要性。

案例一,餐厅食物中毒事件。

某餐厅在一次食物中毒事件中,有多名食客因食用了不新鲜的海鲜而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

经过调查发现,该餐厅在食材采购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导致食品变质。

案例分析,这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餐厅在食品卫生管理上的不到
位导致的。

因此,对于餐厅来说,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食材采购和储存程序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案例二,家庭食物中毒事件。

某家庭在聚餐后出现了食物中毒的情况,经过调查发现是因为食物在烹饪过程
中没有彻底加热导致的。

家庭成员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腹泻、发热等。

案例分析,这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食物没有经过充分的加热处理,导致细菌没有被杀灭。

因此,对于家庭来说,加强食品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意识和加热处理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结论,预防医学在食物中毒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餐厅还是家庭,都需要加强对食品卫生管理的重视,规范食材采购、储存和加热处理程序,以确保食物的安全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食品添加剂问题
总结词
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详细描述
部分食品添加剂可能具有毒性,如果超量使用或误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一些非法添加物也可能 被用于食品中,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Part
03
案例中的应对措施分析
及时就医
及时就医
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应尽快 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以减 少中毒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标准,加大对违 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强化法律责任
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提高 法律的威慑力。
建立社会共治机制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形成全 社会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优化食品存储方式
总结词
食品存储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应采取科学的存储方式,确保食品的卫生和质量。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存储方式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同时,加强食品 存储环境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存储环境的卫生和质量。此外,应定期检查食品的存储情况,及时处理 过期和变质的食品。
媒体沟通
建立信息通报机制
建立完善的信息通报机制,确保相关 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以便及时 采取应对措施。
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回应媒 体关切,避免不实报道和谣言的传播。
Part
04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建议
加强食品源管理
总结词
食品源管理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应从源头抓起,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 可靠。

重庆医科大学 卫生学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重庆医科大学 卫生学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处理原则;
2、熟悉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处理方法。

二、案例
2001年6月30日,某卫生部门接到一起食物中毒报告,某公司食堂许多就餐者吃完午饭后,相继出现呕吐、头晕、呼吸困难、口唇和四肢发绀等症状,患者被立即送去医院抢救治疗。

针对本起中毒事件,卫生部们立即组织专门调查小组,赴食物中毒发生现场进行调查。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本起中毒事件中中毒患者42名,年龄最大62岁,最小30岁,男性24
人,女性18人。

⏹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10min,最长4hour。

⏹42名中毒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主要有头晕、头痛、乏力、心
跳加快、心率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舌尖和指甲青紫等。

三.讨论
•问题1:食物中毒的特征有哪些?该起事件是否符合食物中毒的特征?如果是食物中毒,最可能是哪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为什么?
•问题2: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问题3:应进一步收集哪些资料以确定致病因子?
•问题4: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判定原则是什么?
•问题5:食入亚硝酸盐的来源是什么?本次事件中的可疑食品是什么?
•问题6: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急救治疗及预防措施是什么?。

3.17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3.17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分析

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分析
(8)简易动物试验:用男、女、儿童患者吐泻物 中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株制备含菌量相当于 8×106 个/ml的菌液给小白鼠注射(雌雄各2组)。 注射后1小时均发病,5~6小时陆续死亡。雌性 组动物重于雄性组。而另用生理盐水注射作对照 则安然无恙。
上述样品中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均属同一抗原型。
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分析
[问题]
6.该饭店发生的食物中毒是属于哪种类型?
为什么?
(1)病人粪便、吐泻物细菌学检验
样本内容
样本数
细菌检验结果
患者粪便(包括肛拭)78
呕吐物
10
副溶血性弧菌阳性 70份(占 89.7%) 变形杆菌阳性 1份(占1.2%)
副溶血性弧菌阳性 1份(占 10%)
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分析
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分析
[问题]
15.这次食物中毒的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16.如何从本事故中吸取教训?
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分析
熟食间内用具、容器均未严格消毒,并随意
乱放。经环节采样24件,检出大肠菌类22件,检
出副溶血性弧菌3件。
某年10月31日那天外界环境中温度和湿度较
高,而供应晚餐的100只什锦冷盆菜却已于下午1
时全部配好,在熟食专间内放置长达5小时。
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分析

[问题]
13.你认为该饭店主要存在哪些卫生问题?
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分析
[问题]
3.根据临床医师提供的情况,食品监 督中心应该请他人进一步做什么?
4.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本身应进一步 做些什么工作?
5.市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接到电话应做 些什么工作?
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分析

卫生学实验——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卫生学实验——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卫生学实验——食物中毒案例讨论1.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可能会作何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应如何考虑?如何处理?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根据临床症状可能会诊断为急性或病毒性胃肠炎待查收住入院。

但当同一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则应考虑食物中毒的可能。

因此,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对病人的急救治疗主要包括:(1)急救:催吐、洗胃、清肠。

(2)对症治疗:治疗腹痛、腹泻;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抢救呼吸衰竭。

(3)特殊治疗:一般不须应用抗菌药物。

症状较重考虑为感染性食物中毒或侵袭性腹泻者,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中毒一般不用抗生素,以补液、调节饮食为主。

对肉毒毒素中毒应及早使用多价抗毒素血清。

2.如果怀疑是食物中毒,应如何处理?(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包括:停止食用中毒食品;采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对病人的急救治疗。

(2)对中毒食品控制;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3)对中毒场所采取的消毒处理3.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必须开展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对病人、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和对可疑食品加工现场的卫生学调查。

了解中毒发生的时间、经过、中毒人数及严重程度,初步确定中毒的可疑餐次和食品。

了解食品加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工环节可能出现的原配料问题、加工场所卫生问题及违规操作问题。

4.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要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学术上的原因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医师进行评定。

食物中毒案列谈论

食物中毒案列谈论

重庆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实验报告
2010级预防医学2组姓名:石倩倩学号:2010223686带教老师:张勇
食品中毒案列讨论
(1)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1.查明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发病原因;
2.查清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蔓延;
3.为病人的急救治疗提供依据,并对已采取的急救措施给予补充或纠正;4.积累食物中毒资料,分析中毒发生的特点、规律,制定有效措施以减少和控制类似食物中毒发生;
5.收集对违法者实施处罚的证据。

(2)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食物贮藏不当致病菌繁殖,产生毒素
(3)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1.防止污染, 避免人群对食品的污染,低温贮藏, 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卫生管理
2.控制细菌生长和繁殖,肉制品不宜堆集,以防厌氧环境, 定期对食品进行监测
3.彻底杀灭病原菌,消灭毒素80 ℃30分钟
100 ℃10~20分钟
4.加强宣传教育。

[推选]食物中毒案例讨论PPT文档

[推选]食物中毒案例讨论PPT文档
群。 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医治疗(多用于轻症)
(1)加工场所的卫生状况:食品、容器的生熟隔离情况、原料、成品、半成品储存、冷藏条件,材料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分布与传播编辑本菌广泛分布自然界,存在于家禽、家 特点:(1)发生原因一致,都是由于食用了不符合卫生条件的“熟牛肉”导致食物中毒爆发。
当门诊医生怀疑为食物中毒时,应询问什么,做些什么,如何确诊? 分布与传播编辑本菌广泛分布自然界,存在于家禽、家畜、鼠类等多种动物的肠道。
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
一般每日7~8次,个别达10多次,轻症者仅有稀粘便、 该菌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常温下可迅速繁殖、耐低温、干燥、不耐热,55℃、1小时,60℃、25分钟即可灭活;
同时将残留食物、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尿液留取标本封存。
腹痛等症状。
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
指因摄入被致病性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 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者3岁,男性39人,女性33人,一般经3~5日治疗出 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凝集试验效价≥1:160亦有诊断价值。
大便可为不消化稀便、黄绿色粘液便、水样便、脓血便,有腥臭味。
院,无死亡病例。80%的病人潜伏期为24小时(12~28 当门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怀疑为食物中毒时,应询问什么,做些什么,如何确诊?
临床表现相似,且多见胃肠道症状。 食品加工过程中必须无菌操作,生熟案板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畜、鼠类等多种动物的肠道。该菌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 四、食物中毒后现场调查主要内容有哪些?现场处理是否得当?还需要补充什么?
四、食物中毒后现场调查主要内容有哪些?现场处理是否得当?还需要补充什么?
较强,常温下可迅速繁殖、耐低温、干燥、不耐热, 该菌能引起各种家禽和哺乳动物的传染病,也可引起人类感染,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1)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1)
食品保藏不当,致使马铃薯发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粮食霉变 等都可造成食物中毒;
加工烹调不当,如肉块太大,内部温度不够,细菌未被杀死; 食品从业人员本身带菌,个人卫生不好,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中并达到中毒剂量。
第七页,共52页。
5食物中毒的特点:
1)发病潜伏期短,呈暴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
性肠毒素在加热60℃下1分钟即可破坏,耐热性肠毒素 加热至100℃30分钟不能破坏。
第二十七页,共52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流行特点
(1)季节性:全年皆可发生,但多见于3月~9月。 (2)引起中毒的食品: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肉类、水
产品、豆制品和蔬菜,尤其是各类熟肉食品和凉拌菜。
(3)污染来源与中毒原因:该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 细菌,随粪便排出而污染水体和土壤。其污染主要来 源于受污染的水体、土壤和带菌者的手对食品的直接 污染或通过食品容器及生熟交叉再污染食品。由于吃 时不加热、加热不充分或食用生熟交叉污染该菌的食 品而引起食物中毒。
第二十五页,共52页。
3.中毒机制
肠毒素作用于迷走神经内脏分支而引起反射性呕吐, 作用于肠粘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改变及水电 解质代谢紊乱而致腹泻。 4.临床表现
发病急,病程短。各型毒素引起的中毒症状基本 相似。潜伏期1小时~6小时,多为2小时~4小时。主
要症状为恶心、剧烈频繁呕吐、上腹部剧痛、腹泻, 呈水样便,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重者可脱水、虚 脱,虚脱后痉挛,病程1天~2天可恢复。
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 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是最典型、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第三页,共52页。
2. 特征: (1)潜伏期短,多为集体暴发 ,病势急剧,很快形成高峰。 (2)中毒表现类似:大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即恶心、呕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处理原则;
2、熟悉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处理方法。

二、案例
2001年6月30日,某卫生部门接到一起食物中毒报告,某公司食堂许多就餐者吃完午饭后,相继出现呕吐、头晕、呼吸困难、口唇和四肢发绀等症状,患者被立即送去医院抢救治疗。

针对本起中毒事件,卫生部们立即组织专门调查小组,赴食物中毒发生现场进行调查。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本起中毒事件中中毒患者42名,年龄最大62岁,最小30岁,男性24
人,女性18人。

⏹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10min,最长4hour。

⏹42名中毒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主要有头晕、头痛、乏力、心
跳加快、心率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舌尖和指甲青紫等。

三.讨论
•问题1:食物中毒的特征有哪些?该起事件是否符合食物中毒的特征?如果是食物中毒,最可能是哪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为什么?
•问题2: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问题3:应进一步收集哪些资料以确定致病因子?
•问题4: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判定原则是什么?
•问题5:食入亚硝酸盐的来源是什么?本次事件中的可疑食品是什么?
•问题6: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急救治疗及预防措施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