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5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doc

合集下载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

2. 使学生掌握鲁尔区在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地位。

3. 培养学生对德国鲁尔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2. 鲁尔区的历史发展3. 鲁尔区的经济发展4. 鲁尔区的文化特色5. 鲁尔区的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2. 难点:鲁尔区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德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鲁尔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鲁尔区的具体情况。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鲁尔区的看法和感受。

4. 进行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鲁尔区的了解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德国和鲁尔区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展示地图,讲解鲁尔区在德国的位置及其周边地区。

(2)鲁尔区的历史发展:介绍鲁尔区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3)鲁尔区的经济发展:分析鲁尔区作为德国经济支柱的原因,讲解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4)鲁尔区的文化特色:介绍鲁尔区的文化背景、著名人物和传统文化。

(5)鲁尔区的环境保护:讲解鲁尔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成效。

3. 课堂互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鲁尔区的看法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2)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鲁尔区的问题,检验他们对鲁尔区的了解程度。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鲁尔区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德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2. 评价内容:学生对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德国鲁尔区的自然风光、城市建筑、工业设施等。

2. 视频:关于德国鲁尔区的纪录片、新闻报道等。

3. 案例资料:鲁尔区的经济发展报告、环境保护项目等。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学习任务单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学习任务单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发展历程,包括兴起、繁荣、衰落的阶段及原因。

2、分析鲁尔区实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3、探讨鲁尔区的探索经验对其他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学习内容1、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德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煤炭产区。

2、鲁尔区的兴起与繁荣19 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鲁尔区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便利的水陆交通,迅速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为核心的重工业区。

建立了庞大的采煤、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体系,成为德国的经济支柱。

3、鲁尔区的衰落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由于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原因,鲁尔区传统工业开始衰落。

表现为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4、鲁尔区的转型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如电子信息、环保、旅游等。

加强科技研发,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5、鲁尔区转型的成效经济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恢复良好。

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6、鲁尔区的探索对其他传统工业区的启示传统工业区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学习资料1、相关教材:《经济地理》《世界工业史》等。

2、学术论文:关于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研究论文。

3、网络资源:鲁尔区官方网站、相关纪录片等。

四、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学术论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历程和转型措施。

观看网络资源,直观感受鲁尔区的变化。

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鲁尔区转型的看法和体会。

共同探讨鲁尔区经验对本地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导学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导学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2、分析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3、探讨德国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二、知识梳理(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

2、离铁矿区较近距离法国洛林铁矿较近,便于铁矿石的输入。

3、充沛的水源鲁尔区内有多条河流,水源充足。

4、便捷的水陆交通内河航运发达,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密集。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鲁尔区衰落的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市场竞争激烈,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兴产业不愿落户传统工业区。

5、环境污染严重长期的工业生产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调整产业结构(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减少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扩大单个企业的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3、发展科技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新建了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改善区内交通条件。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1)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2)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三、重点难点1、重点(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难点(1)理解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工业区的冲击。

(2)如何实现传统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四、学习方法1、图表分析法通过分析鲁尔区的区位图、工业发展历程图等,直观地理解鲁尔区的发展过程和特点。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2)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2)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是中图版地理教科书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以世界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的发展为例,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学期学校举行一人一课活动,我在高二(15)班以这节课的内容为基础上了一节公开课。

现将我的一点心得表现如下:二、教学过程(一)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节课我们来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我们将选择一个很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请大家回顾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仪表现“鲁尔区优越的区位”。

教师指导:区域图的读图步骤。

提问:从这幅图中可得出鲁尔区形成具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依据是什么?3、学生读图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分布广离铁矿区近←离法国洛林近水资源丰富←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河流众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运、公路、铁路线纵横交错市场广阔←城市密集、经济发达三、反思(一)美国《国家地理标准》提出了五项核心地理技能,其中三项为地理信息加工水平。

它们分别为获取信息的技能,整理地理信息的水平和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

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文字材料、各种图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能从各种有效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成果。

地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关键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指导学生读图、析图,告诉他们图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水平。

四、教学过程(二)1、学生分组、各组选定一人为小组长。

2、假定每位同学都是鲁尔区的决策者,针对鲁尔区衰落的现状。

召开会议,讨论鲁尔未来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3、教师强调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4、各组实行热烈讨论,8分钟后,各组长分别宣读各组的措施。

教师点评,总结如下:改造结论工业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动产业转型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大力展开环境保护五、反思(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展开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考纲要求】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1. 读德国鲁尔区地图,说出鲁尔区的位置。

2. 分析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越区位条件。

(重点)3. 从内因、外因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

(难点)4. 列举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并归纳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学、展学、点学一、德国与鲁尔区的概况1、在图中说明德国在欧洲大陆中的位置特点,找出德国邻国(自西向东;自北向南)?2、在图中找出德国经纬度位置,说明德国所处的气候类型及莱茵河与鲁尔河、利珀河、多瑙河3、指出鲁尔区的位置,找出主要城市(杜伊斯堡、多特蒙德、埃森;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二、鲁尔区辉煌的区位优势(读鲁尔区图)回顾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 1.2 2.3. 3.4. 。

4.5. 。

5.问题中心以学为本先学后教合作展评1自学、互学、展学、点学探究一:请你尝试找出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条件(1)德国鲁尔区最丰富的资源是什么?(2)鲁尔区铁矿并没有丰富,为发展钢铁工业,其铁矿主要来自哪里?(3)莱茵河等河流除了有航运价值之外,它们还能给该地区提供什么?探究二:鲁尔区传统的五大工业部门是什么部门?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获取最大经济效益,鲁尔区产业链如何联系发展?探究三:山西煤矿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丰富,素有“煤海”、“煤都”之称。

目前,山西省煤炭资源探明储量2900亿吨。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267万吨,到2010年的7.41亿吨,共生产煤炭119.21亿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4以上。

其中,省际外调量占全国的3/4。

2012年,山西焦煤集团霍州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在“学习、创新、科技”上求实效,不断积累,“十二五”时期转型跨越发展。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特点;(2)掌握鲁尔区的主要产业、资源分布和交通状况;(3)了解鲁尔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查阅、资料搜集,分析鲁尔区的地理、经济特点;(2)运用比较法,分析鲁尔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鲁尔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经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特点;(2)鲁尔区的主要产业、资源分布和交通状况;(3)鲁尔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2. 教学难点:(1)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影响;(2)鲁尔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及效果;(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基本情况;(2)制作PPT课件,展示鲁尔区的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特点;(3)准备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点,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基本概念;(2)搜集鲁尔区的相关图片、资料,以便课堂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德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鲁尔区所在地;(2)简要介绍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鲁尔区的经济发展特点;(2)学生分享搜集到的鲁尔区相关资料,介绍鲁尔区的产业、资源、交通等情况。

3. 课堂讨论:(1)对比分析鲁尔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2)探讨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影响;(3)分析鲁尔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鲁尔区的环境保护案例,如治理污染、生态恢复等;(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5. 总结拓展:(1)总结鲁尔区的地理、经济、环境等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学案(公开课使用)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学案(公开课使用)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分析理解鲁尔区曾经成为欧洲最主要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②理解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③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重点与难点】重点: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难在用区位分析的方法理解这个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为何曾经“辉煌”,又为何步入“衰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它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电力、机械、化工等,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流经鲁尔区的重要河流①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与_____国、比利时、荷兰接壤,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_________河流经于此,并连通______海和_______洋。

②鲁尔区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______(矿产资源)丰富。

另有______(A国)东北部的铁矿资源,通过铁路、内河运输将铁矿石运入。

③鲁尔区建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公路网,再加上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等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为鲁尔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④众多河流为这里发展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⑤德国及西欧的发达经济,也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基于以上的区位优势条件,鲁尔区建立了以下主导工业部门:根据该图说出鲁尔区的工业部门有何显著特点?①是传统工业还是新兴工业?②主导产业部门是什么?③生产结构是单一还是多元化的?④各部门之间联系不密切还是非常密切?课堂练习:1、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依靠着_______。

①鲁尔煤田丰富的煤炭资源②本国丰富的铁矿石③便利的水运交通④西欧的广阔市场⑤丰富的水资源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2、下列各组工业部门都属于传统工业的是_______。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

(2)使学生了解鲁尔区在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地位。

(3)使学生了解鲁尔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地图阅读和地理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德国鲁尔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2. 鲁尔区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3. 鲁尔区在欧洲的重要地位4. 鲁尔区的工业遗产保护5. 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鲁尔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工业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难点:鲁尔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鲁尔区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鲁尔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 利用地图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德国鲁尔区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鲁尔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

3. 课堂讨论:根据自主学习成果,分组讨论鲁尔区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及其原因。

4. 案例分析:选取鲁尔区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分析其保护措施及意义。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研究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分享研究成果。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鲁尔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工业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鲁尔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欧洲地位、工业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一、合作探究鲁尔区的兴起材料1: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

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温夏凉,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7℃,全年有235~260天气温在5℃以上,生长期较长。

常年盛行偏西风,年降水量750~900毫米,雨日多,湿度大。

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

并且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它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自古就为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

莱茵河纵贯全区南北,从莱茵河口上溯的7000吨级海轮和8000吨的顶推船队,可直抵杜伊斯堡港。

从杜伊斯堡到荷兰边界的莱茵河段,年均运输量达1亿吨,并可通过河口的鹿特丹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区内还有沟通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的4条运河网,总长达425公里(包括通往埃姆斯河下游段),有大小河港74个,河道与港口均已标准化,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标准货轮。

同时,鲁尔区东部可利用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经埃姆登港与海外联系。

所以,虽然鲁尔区地处内陆,但由于它有着方便的水运条件,特别是莱茵河通海航运,使得它与沿海地区同样具有廉价运费条件。

铁路运输与河运同样发达。

区内铁路密度非常大,营运里程达9850公里,占全国近1/5,多东西走向,从巴黎通往北欧和东欧的铁路,由本区穿过,哈根是德国最大的货运编组站。

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区内及其它工业区联系的纽带,从德国西部通往柏林和荷兰的高速公路均从区内通过。

鲁尔区公路汽车行驶的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一倍,达每公里55辆。

材料2:鲁尔区由城市波特洛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 哈根, 海尔纳, 慕尔海姆(鲁尔河旁)组成,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的地域界限,其面积459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

中图版地理必修3《德国鲁尔区的探索》word学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3《德国鲁尔区的探索》word学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3《德国鲁尔区的探索》word学案【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连续进展的关系【学习目标】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明白得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缘故2.探究鲁尔区可连续进展的途径,摸索传统工业都市的可连续进展计策3.明白得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连续进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进展与环境关系相和谐的信心和责任感。

【重点】鲁尔区进展的区位条件及可连续进展的策略【难点】传统工业区可连续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I、知识预备:1、工业的区位因素。

2、世界要紧的传统工业区(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大型工业企业集聚而成进展起来的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II、教材助读:助读所列出的内容均为本节课重要的内容。

1.请认真阅读课本P59图2-4-4,找出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2. 阅读教材第59页,总结出鲁尔区传统工业进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读下图,讲明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要紧特点是什么?依照教材分析鲁尔区的衰退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其他的缘故吗?①生产结构单一②③④4、依照导致鲁尔区衰退的缘故,结合教材内容,写出鲁尔区可连续进展有益探究的要紧措施。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针对生产结构单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包括:①(企业合并:形成规模效益。

)②(20世纪50年代工业部门要紧为煤炭,钢铁工业,90年代增加了那些工业部门?)。

③(注意无烟经济、工业旅行)2、3、4、Ⅲ疑难导析:(见学案)第二部分探究案:I、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C②A(1)图中A表示丰富的煤炭资源,B表示运入铁矿石,C表示丰富的水源,图中数字分不代表煤炭、化学、电力、钢铁、机械工业。

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鲁尔区工业部门的名称①工业;②工业;③工业;④工业;⑤工业。

(2)除图中讲明的工业区位条件外,鲁尔区的进展还具有的优越条件有:(3)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要紧缘故要紧有:①,②,③,④。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1课时 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1课时 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第1课时)授课人:廉江市第一中学林云云【教材分析】第1课时,主要是运用德国鲁尔区的案例,来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

教学中应紧紧抓住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的图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工业区位条件与工业发展特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二“工业区位”内容的学习,对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分类等知识已经有所了解。

因此,可培养学生运用工业区位因素对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兴起和衰落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鲁尔区相关区位图,分析并掌握鲁尔工业区兴起的区位优势条件。

(2)、分析并归纳鲁尔工业区衰退的原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2、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图表以及探究活动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鲁尔区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那么,鲁尔区有哪些“过人之处”,能起到这么强大的作用?二、【自学检测】,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三、【课堂检测】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课堂检测】。

然后,教师显示答案,再让学生小组针对答案进行讨论,实行“兵教兵”;最后,统计学习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就问题进行师生研讨。

四、【合作探究】师生研讨【课堂检测】暴露的难点。

五、【当堂训练】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当堂训练】。

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并统一答案,再选两名小组代表到黑板书写答案。

六、【课堂小结】七、【课后拓展】根据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小组合作学习,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八、【板书设计】德国鲁尔区的探索1、鲁尔区的概况2、鲁尔区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3、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中图版必修三教案一、背景德国鲁尔区是欧洲著名的重工业区,包括多个城市,例如埃森、多特蒙德等。

这里集聚了大量的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以及重工业企业。

德国鲁尔区的发展历史和变迁,使其成为了欧洲工业重心的代表。

二、历史鲁尔区最初以其丰富的煤矿、铁矿资源而得名。

19世纪末,德国铁路在鲁尔区修建了连通不同城市的铁路,这成为了鲁尔区发展的基础。

随着铁路的发展,大批工业企业纷纷落户鲁尔区,德国鲁尔区逐渐成为了德国最具有活力和影响力的工业区之一。

二战后,鲁尔区得到了全面重建,随后成为了欧洲最大的钢铁和化工工业基地之一。

三、现状到了21世纪初,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欧洲尤其是德国开始逐步转向绿色能源。

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鲁尔区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许多传统的钢铁和化工企业开始寻求可替代的新能源发展道路。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监管力度,降低了环境污染的水平。

现在,鲁尔区各城市的发展差异显著。

例如,埃森市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城市转型和重整,目前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新城。

而多特蒙德则正在重新定义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将城市发展为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代表之一。

四、启示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发展,对于其他地区也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方面,鲁尔区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资源禀赋可以成为区域优势,也可以成为发展障碍;而长期的工业发展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得到控制和解决环境问题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鲁尔区的转型发展也体现了政府政策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监管,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和城市发现新机遇,也是化解问题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最后,鲁尔区的转型发展还表明,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关键地位。

城市规划和管理,不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更是城市生态、文化和人才吸引力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五、总结德国鲁尔区作为欧洲著名的重工业区,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较大的变迁。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docx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docx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导学案撰写人:冀曙东王曦修改人:王丽荣肖寅妹学校古城中学班级 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或资料,学习能够分析说出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并以首钢为例,分析说明首钢发展的区位条件。

2、据图文资料,能过归纳说出德国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并能分析说出应采取的措施。

3、通过学习德国鲁尔区,为促进首钢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二、重点知识清单1、产业结构________ ,以___________ 为主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炭危机:能源______ 变化和炼钢,使世界对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___________ ,使得鲁尔区煤价缺乏_________________3、钢铁危机:钢材出现了世界性的 _______________ 状况。

4、________ 革命的冲击,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 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经济结构的 ____________ 和产业_______ ;改造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 ,重视发展 ___________ 。

2、依托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_ =4、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_ o三、课堂学习1.请你看图2-4-4总结鲁尔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鲁尔工业区衰退的原因是什么?3.对比图册74页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鲁尔区工业分布图,和课木第58页和61页鲁尔4.首钢搬迁后,我们的家乡石景山区面临的情况或困难与鲁尔工业区有何异同?是否可以选择相同的措施来解决?查找资料对比分析。

5.据你所知,首钢搬迁后,石景山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鲁尔工业区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7.归纳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法。

学案-德国鲁尔区的探索-高二地理必修3

学案-德国鲁尔区的探索-高二地理必修3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习目标】1.了解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2.理解鲁尔区走向衰退的原因。

知识点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58—59,完成下列内容。

⑴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⑵鲁尔区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________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部的________较近。

⑶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____________,有四通八达的________和________网;莱茵河等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________网,并能通达海洋。

⑷众多的河流为工业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

德国及西欧发达的经济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________。

【互动探究】读图并填表:从资源、交通两方面对比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生产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资源交通相同点不同点鲁尔区辽中南知识点2:鲁尔区的衰退【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59—60,完成下列内容⑴鲁尔区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遭遇危机主要是因为其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⑵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工业是鲁尔区经济的基础。

但是,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________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________市场竞争激烈;世界________消耗量急剧减少,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现象。

⑶______________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________和________方式。

鲁尔区的传统企业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⑷鲁尔区因________日趋紧张,__________严重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互动探究】讨论:列举造成鲁尔区走向衰落的原因。

知识点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60—62,完成下列内容。

德国鲁尔区的 探索

德国鲁尔区的 探索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 侯玉环【教学目标】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通过对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归纳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并尝试分析山西省的能源开发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

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鲁尔区开发条件及衰退的原因。

难点:搭建“基于资源区域发展” 的思维线索。

【教学过程】1、通过读图和文字资料,分析鲁尔区的资源优势,概括鲁尔区的发展条件, 列举鲁尔区发展中的问题。

2、通过对比,分析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能源开发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媒体】多媒体、黑板【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

【课时 】2课时【教学流程】学以致用表述观点搭建思路自主学习导入新课鲁尔区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煤炭危机、钢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新技术的冲击图片说明鲁尔区衰落还表现在环境的“衰落”上展示图片、视频介绍鲁尔区整治后的转变教师针对鲁尔区衰退的原因,进一步进行分析,找出我们可以改变的因素,引导学生据因求果,对症下药,提出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从课标要求可以看出,本节课是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帮助学生树立分析区域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生对德国鲁尔区的了解并不多,针对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情景引入,帮助同学们尽快熟悉德国,熟悉鲁尔这个地区。

对于学生不太了解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在处理本节课重点、难点问题上,我采用了“索果执因”的探究活动方式来突破重点。

首先从图中观察“新”、“旧”鲁尔区的变化,在读图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效线索的能力。

从而导出原因,即鲁尔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请同学们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和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5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学习指导语]
借鉴鲁尔I龙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过稈】
一、鲁尔区位置
「①位于徳国__________ 部,_________ 河支流________ 河和_______ Z间;
位置彳
I②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工业区位因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衰退原因
「①___________ 危机,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导致y
②___________ 危机,原因: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鲁尔区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四、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整治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J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思维拓展——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1)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资源(木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经济结构单
(2)随着资源枯竭。

主导产业衰退,企业效益迅速下滑,下岗失业人员大增。

(4)资源型企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 交通拥挤等问题,造成很多企业效益下降,(3)开发资源过程屮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新兴产业不愿进驻。

其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彖。

【巩固提高】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強省。

据此冋答1一3题。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明显廣乏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饮矿石
C.交通 D •煤炭资源
2.和鲁尔区相比,山西不利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 •广阔的市场
B •政府的支持
C •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
3.为尽快使山西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下列措施错谋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最,提高经济效益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4.(山东省04年高考文科综合题)下列关于徳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B.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盲通海洋
C.丰目的石油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D.鲁尔区被称为“徳国工业的心脏”
5.(05年广州一模试题〉煤炭作为能源,其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②世界炼钢技术提高,耗煤最减少
%1炼钢的耗煤議逐渐增加④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广东省05年高考试题)鲁尔区为吸引新兴企业來此落户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屮的比重②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1减少毎个钢铁企业的规模⑤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⑥打击压跨传统工业
A.①②③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⑥
7.(2004年,上海髙考)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的资料,冋答下列问题。

鲁尔区位于徳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屮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诙、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徳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丿G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最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丁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的重化丁•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

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上,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昨被用來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己经取得了令世人IS目的成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徳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代__________ o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
_____________ 工业迅速衰退。

⑶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屮包括()(多选)A加强交通
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4)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雨工业基地,近儿十年來,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此我国政府作HIT"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

根据上述材料, 你认为振兴辽屮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