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三年级语文教案咏柳

三年级语文教案咏柳三年级语文教案咏柳【篇一:三年级语文教案咏柳】小学语文《咏柳》优秀教案设计摘要1、学习《咏柳》,会认写“咏,裁,碧,妆”等生字,理解诗句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有节奏。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利用舞蹈动作记忆背诵古诗。
关键词注:①此表由参赛教师填写。
请各地电教馆(站)组织参赛教师将填写完整的作品登记表设为参赛作品首页。
②网上注册号必填。
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咏柳》教学设计都亭普庵小学张胡月课时目标:1、学习《咏柳》,会认写“咏,裁,碧,妆”等生字,理解诗句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有节奏。
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利用舞蹈动作记忆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求字音准确,有节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朗读古诗,理解古诗,体会情感1、全诗共有四句,哪两句写的作者看到的实景?2、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比喻?为什么这样比喻?3、诗的后两句写的是什么?4、有感情读古诗五、利用动作记忆背诵古诗1、教师教动作学生学。
两手掌相对,向上伸高分开(念第一句);双手抚摸头发,由上至下(念第二句);左手叉腰,右手手掌左右扇动(念第三句);最后,伸出食指和中指随风飘动,变成剪刀。
(念第四句)2、比赛背诵板书古诗两首碧玉妆成写实咏柳绿丝绦赞美春天谁裁出想象春风似剪刀【篇二:三年级语文教案咏柳】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咏柳》)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咏柳》教学设计_2

《咏柳》教学设计《咏柳》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抒发了诗人在春回大地时的欢喜、愉快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咏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满人间,婀娜多姿的画面。
这首诗旨在赞颂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其实,关于大自然的美,不仅仅在于春天,这种美好、蓬勃何尝不体现在夏天,秋天,冬天。
《咏柳》重点在咏,用咏的形式赞颂其他的季节,既承接了课堂中的知识,有感受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精炼的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目标】1、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优美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吟诗作画等方式来赞颂生活。
3、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检测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理念解读】学习古诗文,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而语文素质的核心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情趣、学习能力以及习惯、方法的融合。
古诗文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学不同层次的古诗,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新教学大纲提倡:古诗教学应以吟诵为主。
历史时隔久远,如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添之以情趣化,以诗引画,以画诠诗不失为古诗教学的一大契机。
拓宽思维外溢美感,触类旁通,继而举一反三,倡导学生吟诗作画。
这也是一种诗文、诗情、诗理与学生的品味、感悟的无声对话交流。
【案例】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从思想上、情感上渗透古诗文沉淀千年的精华之美。
学习民族文化,展现的是历史长河的一幅隽永的画卷,过去的学者赋诗必画,远如苏轼、唐寅,近如徐悲鸿、齐白石,诗画交融,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因而古诗教学中,美术素养不可忽略。
融意象于寥寥几笔中,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
师:春,是苏醒,是温暖,是成长,是绿色,是生命。
《咏柳》教案(优秀7篇)

《咏柳》教案(优秀7篇)《咏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3咏柳)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咏柳》的教案(通用6篇)

《咏柳》的教案(通用6篇)《咏柳》的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咏柳》,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
2能大胆地表现自身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喜欢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了解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1制作有关春天的ppt,有花、草、树、人等等。
2有关歌曲的音乐。
3与歌词相关的图谱。
4一张柳树笑了的图片。
活动重难点:学唱歌曲《咏柳》。
能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
幼儿听《春天在哪里》做动作。
可以是随歌词创编的一些动作,也可以拍拍肩、拍拍腿等一些活动的动作。
动作要简单,幼儿都愿意参加为主。
2欣赏有关春天的图片,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这个问题开始本次活动,幼儿较容易进入状态,大班幼儿已经对季节有一定的认识了,因此,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但又会对接下来的问题充满好奇。
)师:"现在,你们说一说春天都有些什么样的转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春天的转变。
"(先进行一个提问,让幼儿能对春天的转变有些回忆,在进行第二个提问,让幼儿对春天有一些巩固,回答起来也容易的多。
幼儿的回答会有很多种,例如:小草绿了,小花开了等等。
最主要的是在最后一个放入一张大树就可以了,让幼儿自身说出树发芽了。
)师:"你知道哪些树呢?"(例如:松树、桂花树、柿子树、橘子树等等)如果没有幼儿说出柳树,教师可以接着说:"老师也知道一种树,他叫做柳树,你们认识它吗?"(引出接下来的环节)3欣赏歌曲《咏柳》。
师:"你们知道吗,有一位诗人他写了一首诗来赞美柳树,赞美春天的美丽,名字叫做《咏柳》,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先让幼儿对诗有一些了解,教师对诗的内容进行讲解,再带领幼儿念一遍,让他们对诗有一个初步的记忆过程。
咏柳教案三年级

咏柳教案三年级教案标题:咏柳教案(三年级)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咏柳,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感受咏柳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习正确朗读咏柳这首诗。
3. 运用所学知识,写一段描写咏柳的短文。
教学准备:1. 咏柳这首诗的课文和录音。
2. 课堂展示用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柳树的形态和特点。
3. 学生练习朗读的材料。
4. 学生练习写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柳树的形态和特点,引起学生对柳树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特点,如细长的枝条、垂下的枝叶等。
导入(10分钟):1. 教师朗读咏柳这首诗,让学生跟读。
2. 分析诗中的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讲解(15分钟):1. 教师解释诗中一些生词和难点词汇,如“垂柳”、“幽”等。
2. 分析诗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
3.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思和作者的用意。
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咏柳这首诗,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咏柳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个别或小组练习朗读咏柳,并互相评价和改进。
巩固(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段描写咏柳的短文。
2. 学生互相交换短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3. 部分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拓展活动:1. 学生自由选择其他自然景物,写一篇类似的描写文章。
2. 学生可以利用媒体资源,搜索和了解更多关于柳树的知识,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评估:1. 学生朗读咏柳这首诗的准确程度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写作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咏柳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拓展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咏柳》教案优秀6篇

《咏柳》教案优秀6篇古诗《咏柳》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3咏柳)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
有关于《咏柳》的教案(精选12篇)

《咏柳》的教案有关于《咏柳》的教案(精选12篇)《咏柳》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咏柳》,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
2、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喜欢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1、制作有关春天的ppt,有花、草、树、人等等。
2、有关歌曲的音乐。
3、与歌词相关的图谱。
4、一张柳树笑了的图片。
活动重难点:学唱歌曲《咏柳》。
能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
幼儿听《春天在哪里》做动作。
可以是随歌词创编的一些动作,也可以拍拍肩、拍拍腿等一些活动的动作。
动作要简单,幼儿都愿意参加为主。
2、欣赏有关春天的图片,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这个问题开始本次活动,幼儿较容易进入状态,大班幼儿已经对季节有一定的认识了,所以,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又会对接下来的问题充满好奇。
)师:"现在,你们说一说春天都有些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
"(先进行一个提问,让幼儿能够对春天的变化有些回忆,在进行第二个提问,让幼儿对春天有一些巩固,回答起来也容易的多。
幼儿的回答会有很多种,例如:小草绿了,小花开了等等。
最主要的是在最后一个放入一张大树就可以了,让幼儿自己说出树发芽了。
)师:"你知道哪些树呢?"(例如:松树、桂花树、柿子树、橘子树等等)如果没有幼儿说出柳树,教师可以接着说:"老师也知道一种树,他叫做柳树,你们认识它吗?"(引出接下来的环节)3、欣赏歌曲《咏柳》。
师:"你们知道吗,有一位诗人他写了一首诗来赞美柳树,赞美春天的美丽,名字叫做《咏柳》,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先让幼儿对诗有一些了解,教师对诗的内容进行讲解,再带领幼儿念一遍,让他们对诗有一个初步的记忆过程。
古诗《咏柳》教案(精选8篇)

古诗《咏柳》教案古诗《咏柳》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咏柳》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课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古诗《咏柳》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创新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写字,写话练习。
教学步骤: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1、启发谈话:同学们,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画的是什么?2、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文歌颂、赞美。
咏柳,赞美柳树。
3、那么,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1、出示字卡,指名读生字。
2、检查朗读。
3、看插图或幻灯片,读课文,想一想每句是说的意思是什么?4、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得词语。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1、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玉”、“妆”、“丝绦”。
2、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3、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1、观察春天的柳树,说一说春天的柳树是什么样的?(1)、说柳树的颜色。
(2)、说柳枝和柳叶的样子。
2、写春天的柳树。
(1)、先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树。
(2)、写柳树的颜色、柳枝、柳叶的样子怎么美。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写话后进行评议,优秀的可在全体同学面前朗读或展出。
六、研究性作业研究春天的景色还有什么特点,写一写,画一画。
板书设计:咏柳碧玉妆成垂下绿丝绦裁出似剪刀古诗《咏柳》教案篇2教材分析: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
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咏柳》的教案

《咏柳》的教案教案:《咏柳》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课文《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诗歌描绘了早春二月的杨柳,生机勃勃、清新自然的景象。
课文内容简洁明了,寓意深刻,通过对柳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诗句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重点:朗读课文,感悟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b.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感受。
2. 初读课文:a.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和解释生字。
3. 理解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解释诗句的意象和寓意。
b. 学生讨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4. 感悟意境:a.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柳树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
b. 学生分享他们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5. 朗读练习:a.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b.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互相评价。
6. 创作练习:a. 教师给出创作题目:“我所喜爱的春天景色”。
b.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诗句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b.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c. 教师给出课后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诗词。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咏柳》2. 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 意象:柳树、春风、绿丝绦4. 寓意:春天的美好、生命的赞美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诗句描述你喜爱的春天景色。
2. 答案:示例:春天来,花满地,燕子飞,绿水依。
三年级语文咏柳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咏柳的教案教案标题:《咏柳》——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咏柳这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 学习掌握咏柳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咏柳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咏柳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3. 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咏柳。
教学准备:1. 课文《咏柳》的课本或复印件。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柳树的形象。
3.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柳树的图片或播放与柳树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外形、特点和颜色,激发学生对柳树的好奇心。
导入课文: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2. 准备一些问题,如“你们见过柳树吗?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哪个季节的代表?”等,让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
阅读理解:1. 教师朗读课文《咏柳》,并带领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 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3. 提问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例如“垂柳”、“烟波江上使人愁”等。
4. 引导学生描述咏柳的意境和情感,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
拓展活动:1. 分组让学生互相朗读课文,评选出最佳朗读者。
2. 鼓励学生创作一幅描绘柳树的画,并在画下方写上自己对柳树的感受。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柳树,写一段描写柳树的小短文,可以包括柳树的外形、特点和感受等。
总结反思: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重要句子。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 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总结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布置作业:1. 布置学生背诵《咏柳》的课文,并准备下节课的朗读比赛。
2. 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柳树,并写一篇关于柳树的作文。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柳树的实地考察,观察柳树的生长环境和变化。
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古代诗歌,比较不同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古诗《咏柳》教案(

古诗《咏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咏柳》。
全文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详细内容涉及:1. 诗文朗读与背诵。
2. 对诗文中的生词、难词进行解析,如“碧玉”、“绦”等。
3. 诗文背景知识与作者介绍。
4. 诗文意境体会与意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咏柳》。
2. 学生理解诗中的形象描写,体会作者对春天柳树的赞美之情。
3.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中意象的深入理解和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诗句的正确朗读、背诵以及词语的正确释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多媒体展示春天柳树图片。
3.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天的柳树图片,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感知。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柳树,引导学生关注柳枝的形态。
例题讲解:解析“碧玉”与“绿丝绦”的比喻意义。
2. 诗文朗读与解析: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指导正确的停顿与重音。
对诗中的生词难词进行释义,让学生记录。
3. 诗文意境体会:讨论诗中“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象。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春天的其他事物。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课文内容,标注重点词汇。
在旁边列出比喻、拟人修辞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并背诵《咏柳》。
运用比喻或拟人修辞,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描述。
2. 答案:背诵部分: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检查。
描述部分示例:春风轻拂,小花们露出了笑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春天的古诗文,提升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中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2. 诗文的正确朗读与背诵。
3. 生词难词的释义与记忆。
古诗《咏柳》教案(精选8篇)

古诗《咏柳》教案古诗《咏柳》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咏柳》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课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创新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写字,写话练习。
教学步骤: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1、启发谈话:同学们,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画的是什么?2、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文歌颂、赞美。
咏柳,赞美柳树。
3、那么,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1、出示字卡,指名读生字。
2、检查朗读。
3、看插图或幻灯片,读课文,想一想每句是说的意思是什么?4、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得词语。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1、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玉”、“妆”、“丝绦”。
2、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3、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1、观察春天的柳树,说一说春天的柳树是什么样的?(1)、说柳树的颜色。
(2)、说柳枝和柳叶的样子。
2、写春天的柳树。
(1)、先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树。
(2)、写柳树的颜色、柳枝、柳叶的样子怎么美。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写话后进行评议,优秀的可在全体同学面前朗读或展出。
六、研究性作业研究春天的景色还有什么特点,写一写,画一画。
板书设计:咏柳碧玉妆成垂下绿丝绦裁出似剪刀教材分析: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
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古诗二首《咏柳》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

古诗二首《咏柳》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古诗《咏柳》的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的特点。
整棵树枝叶翠绿,好像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枝,突出了它们柔美而细长的特点。
无数柳条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带,纷纷下垂。
“不知细叶谁裁出”,写柳叶,突出它们细巧的特点。
“谁裁出”是诗人对柳叶发出的赞叹。
那一片片细小精致的新叶,是哪个心灵手巧的人剪裁出来的呢?“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对上一句的回答。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把这细巧的叶子裁剪出来的。
这一问一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使我们感到强烈的春天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文插图投影片。
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垂:翘舌音,读“chuí”,声母不要读成“c”。
裁:平舌音,读“cái”,声母不能读作“ch”。
似:多音字,在本课读“sì”,“好像”的意思。
丝、碧、剪:要读准字音,同时用部件法记住字形。
本课生字较多,初读课文时,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练习读通语句的过程中熟悉字义。
然后同桌练习读课后生字,最后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
课文学完后指导写字时,再次巩固字音,分析记忆字形。
2写字教学。
垂:独体字,共8画。
书写注意笔顺:垂,第七画横要长些,托住上部笔画,盖住末笔横画。
丝:上下结构,上部左右两部分都是“”,不要写成“幺”。
裁:笔画多,半包围结构,里边是“衣”,书写时衣字的第六笔捺写作点。
笔顺:。
碧、剪:都是上下结构,笔画多,容易写长,书写时注意处理好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位置。
(三年级语文教案)《咏柳》教学设计5篇

《咏柳》教学设计5篇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二、解题知人,感受美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三、逐句解释,理解美1、范读全诗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3、师生释词4、析句●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六、布置作业:⑴抄古诗试背⑵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简评:课堂教学中,能运用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结束时的作业布置非常好,能使学生的这一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语文《咏柳》的教案(精选

语文《咏柳》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咏柳》。
全文共四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早春二月柳树嫩绿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具体内容包括:1. 熟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掌握生字词:咏、碧、妆、裁、剪刀、二月春风等。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难点: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例题讲解:以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为例,讲解比喻的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其他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进行仿写。
6.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7.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的赞美之情。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咏柳》2. 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4. 生字词:咏、碧、妆、裁、剪刀、二月春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以“春天的美景”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柳树姑娘披上了嫩绿的新装,宛如一位美丽的少女。
碧玉般的柳叶在春风中舞动,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河水潺潺,鸟儿欢唱,春天的美景让人陶醉。
2. 课后拓展:收集其他赞美春天的诗句,与同学分享。
小学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通用5篇)

小学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小学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1教学目的: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
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板书课题柳树可喜欢春天了,它总是轻轻摇摆那长长的柳条,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柳树赞美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2、自己试读课文。
3、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1、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诗句)2、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3、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过渡:在这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柳树垂下了姑娘长发似的柳条,一阵春风轻拂,那柳条随风摆动,碧玉似的叶子在春光中,仿佛一个个小生命在颤动,多么迷人的春天啊!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三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5篇

三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板书)二.解题知人,感受美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三.逐句解释,理解美1.范读全诗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3.师生释词4.析句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四.赏境诵读,抒发美.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五.小结学法六.布置作业:⑴抄古诗试背⑵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简评:课堂教学中,能运用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结束时的作业布置非常好,能使学生的这一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在文章中表达出来.三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咏早春杨柳的诗.〝碧玉〞, 本是美女的通称, 首句便将嫩柳比喻成美人.〝一树高〞,有亭亭玉立之意,言其姿态美好.万条柳丝,自然就是她的裙带了.一个〝高〞字, 一个〝垂〞字, 状写了她动人的风姿.转向设问,显得自然,全句是形象化的回答,把这不可捉摸的春风比作能工巧匠手中的剪刀, 是它裁出了杨柳的新叶.全诗构思新颖, 语言清婉,形象鲜明,读来饶有趣味.学情分析:本班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多次接触古诗文,已经有较浓厚的古诗阅读兴趣,因此对这首古诗感觉并不陌生,学习起来并不会很困难.只是要体会诗中的意境还要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护.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目标:1.会写〝咏.碧.妆.裁.剪〞5个生字,会写〝咏.绦〞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等词语.2.背诵古诗.3.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背诵古诗,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2.(教师)写关于嫩柳的一段文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激qing导入.教师读下水文:那天我看到一株柳树从花园里伸出来,细细的柳丝蓬蓬松松,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团烟雾,走近一看才发现长发一般的柳丝上开始长出了一个个小苞苞,嫩黄嫩黄的,美丽极了.一阵风吹来柳丝摆动,就像在向人们轻轻招手.这时我想,再过几天这柳树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说自己的发现.并出示收集的图片.是啊,是什么样的呢,唐代伟大诗人贺知章早就写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理解〝咏〞〞的意思.(师导:根据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诗人觉得嫩柳像什么?)二.初读课文,体会意趣.1.试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的字做上记号.(如:〝似剪刀〞中的〝似〞读〝sì〞.)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学生做小老师上台说说并说说怎样记其中的某个生字的.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妆-壮〞.〝裁-载.栽〞3.师范读古诗.4.练习读练习读,把课文读正确.(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三.再读课文,读懂古诗.1.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读后课件出示问题检查:你知道诗人笔下柳树又是什么样的呢?诗人把它比作什么?你从哪儿知道的?诗人看到了细细的柳叶想到了什么?(不强求全部回答,只求激发学生思考.)2.学生结合注释,逐句理解古诗.教师相机点拨.四.有感情朗读古诗,体会诗中包含着的思想感情.1.练习有感情朗读古诗.2.想象贺知章适中的嫩柳的风姿,学生自由说说.3.背诵古诗.五.作业.1.学习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感想,即兴写两句.2.说说你见到的春天.板书设计:咏柳柳丝像……柳叶呢……课后反思:古诗教学离不开朗读.背诵,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朗读为本节课的教学渲染了一定的气氛,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诗中的意境也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够得到体会,本节课孩子们有较浓厚的的朗读读兴趣.本课教学中,同学们还不能反复玩味诗中的语言,自己悟出的东西较少.也许和本人教学中引导有关系,今后教学中应以改善.三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3一.导入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2.春天如此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道赞美春天的古诗,诗题是>(电脑打出)作者是贺知章.贺知章是唐代诗人,少年时就以文章著名,今存诗_首,除>外,>和>也很有名.二.学诗(一)初读1.师范读2.这首诗有几个生字,我们把它读准来,指读.3.自由读.指名读.(二)解诗意1.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再来做进一步的理解.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咏〞什么意思?〝咏柳〞呢?2.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中,行得理解哪些字?〝妆〞——装饰.什么装饰了什么?柳树真是碧玉装饰成的吗?一〝树〞——在这时三月示一棵树吗?那〝一〞在这里什么意思?(整棵树)说说诗句意思.(鼓励展开想象,有不同的说法)3.千万条柳枝,在春风中飘荡,诗人又想到了什么?〝丝绦〞什么意思?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说诗意.4.齐读1.2句,问:第1句着重写(树),第2句呢(枝),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新叶满树的翠绿比作(碧玉),把柔美的柳枝比作(绿丝绦),突出了垂柳的什么特点?(翠柳.柔美.充满生机)从而展现了〝垂柳〞的〝美〞.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该怎么理解呢?6.第1句写〝树〞……第3句写什么?(叶),第四句呢?(春风→风)7.从诗题〝咏柳〞上看,这首诗要赞美的是柳树,你觉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柳树吗?那是在赞美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8.齐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为什么喜欢?(师小结:作者的想象多么丰富,从满树的新叶想到〝碧玉〞,从随风飘荡的柳条想到〝绿丝绦〞,多么贴切而生动呀,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执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风写〝活〞了,也把柳树写〝活〞了.)9.这首诗的妙处还不仅于此,请同学们看,诗人从〝树〞写到〝枝〞,再到〝叶〞,然后想到春风.诗人(整体)到(部分)先观察后(想象)的顺序来写,显得有条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诗,却充分的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构思,这也许便是〝咏柳〞传唱至今的缘故吧.(三)朗读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2.同桌对读.3.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背4.生字正形,默写.三.背写春天的古诗四.学新诗春天多么美好,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二首,这首诗又会把我们带入怎样的一种境界呢?(电脑打出)1.你们知道朱熹吗?2.师范读.3.生自由读.4.出示个别词意,同桌共同理解.5.指名1—2人说诗意.6.指名朗读.齐读.五.总结.三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会运用多种方法识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3.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教学流程:一.知诗人,解题意: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共分四步)这节课我们就用这四步学诗法来学习>.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2.学习生字〝咏〞.〝柳〞.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步.二.释词语,明诗意:1.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以小组的形式来理解诗意.2.汇报自学情况.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a.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通过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不仅是帮助学生熟记字形,了解字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字更深刻的了解这句话的意思,诗的开始就把杨柳化身成一位美人.﹞b.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第二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裁:用部首查字法查〝戈字部〞.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通过理解字义,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三.想意境,悟诗情;1.再来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2.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引导学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来感情朗读,使之做到与文本的真诚交流,从而达到感情升华.﹞四.横纵观,拓视野: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并说说理由.朱熹的>.杜甫的>(迟__江山丽)和叶绍翁的>.板书:碧玉妆高咏柳 ?——唐.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丝绦垂万>的课后反思在执教>中,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在开始之前,说到:〝请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你就学学他(她),你认为他(她)读得不如你,你就帮帮他(她)〞.一时间,两个小伙伴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读开了,有的说:〝这句话应该这样读……〞,有的说:〝请你来教教我吧!〞全班30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积极.主动,他们情绪高涨.热情投入,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动态教学过程.1.要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全班30个学生,难免有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面对班级中的后进者,老师不是抱怨指责,不是轻言放弃,而是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你认为他(她)读的不如你,你就教教他(她)〞,一句〝不如你〞,既保护了那些后进生同学的自尊心,又体现了老师的善意关怀和对每一位同学的尊重.期待.当然,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老师也不失时机地给予赞赏.鼓励,〝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你就学学他(她)〞,能够得到同学的赞扬.学习,这不是一件令人自豪而高兴的事情吗?2.要善于挖掘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潜力.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中,教师正是利用课堂中的学习资源,让生生互教互学,形成了平等的.民主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俨然成了耐心的小老师,而那些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也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进入了学习的状况,很好地处理了教师的〝教〞与〝学〞的关系.三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5一.交代本节课教学任务本节课学习第一首古诗>.二.检查预习情况(一)读一读古诗>(二)根据诗句及图画的内容,试着讲一讲古诗的意思.(三)提出不懂的问题.三.学习这首诗中的生字词,重点指导(一)把下面的字音读准确:咏yǒng 妆zhuāng 绦tāo 裁cái(二)认清字形.咏与泳.妆与壮.绦与涤.裁与栽,进行比较,区别字形.字意.四.复习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板书:①知诗人②解诗题③明诗意④悟诗情五.按照以上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学习古诗>(一)出示>.提问:这首古诗是谁写的?简介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贺知章生活在初唐后期和盛唐前期,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是好朋友.他写的诗感情丰富,清新通俗.)(二)解诗题,运用分解法理解〝咏柳〞一词.咏,歌唱.赞美的意思.柳,柳树.>这首诗,是借赞美春天里多姿的柳树来歌唱.赞美春天.(三)下面,我们逐词逐句讨论.理解全诗,指导看图.1.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妆.一树.高,各指什么,什么意思?碧玉:这里指深绿色的玉,是形容柳树枝叶那种可爱的绿色.妆:装饰.打扮的意思.这里有一种拟人的意味,好像不是柳树长出来的颜色,而是有人给柳树梳妆打扮成的一样.这是谁呢?是春天!一树:指整个树,满树.〝一〞字在这里不表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高:指树的高度.这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绿色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2.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指柳树枝条多,〝万〞提个概数,指数目多.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用来形容长长的柳条非常柔嫩,轻盈.这句的意思是:这棵柳树上,有千万条柳条好像绿色丝带子一样垂下来.3.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整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4.看图,展开想象,用语言描绘〝碧树〞.〝垂下绿丝绦〞的美丽形象.5.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指柳枝上细嫩的柳叶.裁:是裁剪的意思.讨论:句尾的问号表示什么?(表示发问,引人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从哪个字看出来的?(作者运用了拟人写法,从〝裁〞字看出,把春天人格化,使读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似的.)这句的意思是:不知道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这些细细的柳叶?6.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的意思.这句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这句的意思是:二月里柔和吹拂的春风,像剪刀那样裁剪出来满树的柳叶.7.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整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8.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四)体会,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蓬勃生机,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标题〝咏柳〞,〝柳〞字要读得重,两字中间拉开一些,读作〝咏——柳〞.第一句:〝碧玉〞读重音,指导学生在头脑中展开想象,突出颜色的美丽.〝一〞读重音,强调整个树,读成二声yí.〝妆成〞之后可有一个小停顿.全句读作:第二句:〝绿〞读重音.〝万〞读次重音.〝丝绦〞指导学生结合想象读出轻盈.随风飘荡的美感.全句读作:第三句:〝不知细叶〞要读得连贯,中间不要有停顿.〝谁〞发shuí的音,读重音.句尾读出疑问的口气.全句读作:第四句:〝春风〞读重音,体现对上句〝不知〞的回答.〝似剪刀〞读成降调,表示对上句的答复.全句读作:七.小结(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二)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把诗句写得生动,形象?(运用了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表现了整棵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的多,还把春风比作剪刀,巧妙地刻画出春柳的秀丽形象.并且用〝裁〞这一拟人的写法,把春天人格化.)八.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古诗.三年级语文咏柳教学设计。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通用12篇)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通用12篇)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篇1【教学内容分析】《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抒发了诗人在春回大地时的欢喜、愉快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咏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满人间,婀娜多姿”的画面。
这首诗旨在赞颂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其实,关于大自然的美,不仅仅在于春天,这种美好、蓬勃何尝不体现在夏天,秋天,冬天。
《咏柳》重点在“咏”,用“咏”的形式赞颂其他的季节,既承接了课堂中的知识,有感受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精炼的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目标】1、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优美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吟诗作画等方式来赞颂生活。
3、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检测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理念解读】学习古诗文,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而语文素质的核心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情趣、学习能力以及习惯、方法的融合。
古诗文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学不同层次的古诗,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新教学大纲提倡:古诗教学应以吟诵为主。
历史时隔久远,如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添之以情趣化,以诗引画,以画诠诗不失为古诗教学的一大契机。
拓宽思维外溢美感,触类旁通,继而举一反三,倡导学生吟诗作画。
这也是一种诗文、诗情、诗理与学生的品味、感悟的无声对话交流。
【案例】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从思想上、情感上渗透古诗文沉淀千年的精华之美。
学习民族文化,展现的是历史长河的一幅隽永的画卷,过去的学者赋诗必画,远如苏轼、唐寅,近如徐悲鸿、齐白石,诗画交融,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因而古诗教学中,美术素养不可忽略。
融意象于寥寥几笔中,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
古诗《咏柳》教案(精选8篇)

古诗《咏柳》教案古诗《咏柳》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咏柳》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课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古诗《咏柳》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创新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写字,写话练习。
教学步骤: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1、启发谈话:同学们,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画的是什么?2、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文歌颂、赞美。
咏柳,赞美柳树。
3、那么,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学生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1、出示字卡,指名读生字。
2、检查朗读。
3、看插图或幻灯片,读课文,想一想每句是说的意思是什么?4、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得词语。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1、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玉”、“妆”、“丝绦”。
2、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3、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1、观察春天的柳树,说一说春天的柳树是什么样的?(1)、说柳树的颜色。
(2)、说柳枝和柳叶的样子。
2、写春天的柳树。
(1)、先写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树。
(2)、写柳树的颜色、柳枝、柳叶的样子怎么美。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写话后进行评议,优秀的可在全体同学面前朗读或展出。
六、研究性作业研究春天的景色还有什么特点,写一写,画一画。
板书设计:咏柳碧玉妆成垂下绿丝绦裁出似剪刀古诗《咏柳》教案篇2教材分析: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
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抒发了诗人在春回大地时的欢喜、愉快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咏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满人间,婀娜多姿”的画面。
这首诗旨在赞颂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其实,关于大自然的美,不仅仅在于春天,这种美好、蓬勃何尝不体现在夏天,秋天,冬天。
《咏柳》重点在“咏”,用“咏”的形式赞颂其他的季节,既承接了课堂中的知识,有感受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精炼的语言组织能力。
【教学目标】
1、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优美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吟诗作画等方式来赞颂生活。
3、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检测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理念解读】
学习古诗文,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而语文素质的核心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情趣、学习能力以及习惯、方法的融合。
古诗文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学不同层次的古诗,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新教学大纲提倡:古诗教学应以吟诵为主。
历史时隔久远,如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添之以情趣化,以诗引画,以画诠诗不失为古诗教学的一大契机。
拓宽思维外溢美感,触类旁通,继而举一反三,倡导学生吟诗作画。
这也是一种诗文、诗情、诗理与学生的品味、感悟的无声对话交流。
【案例】
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从思想上、情感上渗透古诗文沉淀千年的精华之美。
学习民族文化,展现的是历史长河的一幅隽永的画卷,过去的学者赋诗必画,远如苏轼、唐寅,近如徐悲鸿、齐白石,诗画交融,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因而古诗教学中,美术素养不可忽略。
融意象于寥寥几笔中,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
……
师:春,是苏醒,是温暖,是成长,是绿色,是生命。
《咏柳》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沐浴在春风中的柳树想象成经过巧手裁剪的艺术品”这么一幅生机蓬勃的画面,学了古诗,让我们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多美的春天,多美的大自然。
”同学们,让我们耳听着古曲,手持画笔画画着美景。
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学生画《咏柳》春景图。
投影示学生的作品。
理念: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诵诗成画,渗透美术素养于古诗课堂,并非简单刺激视觉美感而已。
师:同学们眼中的春天多美啊!其实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不是吗?在春天里,我们咏柳,在夏天里我们……
生:在夏天里,我们赞荷。
生:在夏风里,我们咏荷。
生:在夏天的池塘里,我们颂睡莲。
师;原来,夏天也是多姿多彩的。
我国古代许许多多的诗人也曾用他们的精妙之笔,写下诸多的“夏”的诗篇,不知在你的记忆宝库里,保存着哪些夏之诗?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