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ppt课件

合集下载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特点PPT培训课件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特点PPT培训课件

肛门直肠测压 肛管直肠测压显示肛管直肠的静息压、最大收
缩压及反射检测,反映肛管直肠的控制能力, 有助于判断肛门直肠功能
诊断
-----鉴别诊断
婴幼儿FC需注意与婴儿排便困难、功能性粪便储 留等相鉴别
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鉴别
神经源性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神经源性发育不 良、脑脊膜膨出症以及脑瘫
混合型 MIX
Mix
临床表现
2. 排便相关症状 除排便困难外,便秘患儿常见腹痛,33%的便秘 儿童存在非特异性腹痛。 因肛裂导致出血和排便疼痛。 9%~13%有便秘症状儿童存在泌尿系统症状, 如尿失禁
临床表现
3、便秘对儿童的生理健康影响 便秘儿童尤其婴幼儿可伴有营养吸收障碍,
并由此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以及 贫血等疾病表现
与矿物质摄入,但以上DF摄入量足以维持正常排 便和预防慢性疾病。 国内目前尚无儿童DF摄入量的推荐标准,目前 常按0.5g/kg/d摄入量执行。
DF摄入过多的副作用:
增加肠道蠕动和产气量,引起腹部不适感 抑制胰酶活性,影响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
消化、吸收。
FC的治疗
-----治疗措施
基础治疗 药物治疗 生物反馈 物理治疗
粪便最大直径曾堵塞过厕所
是否发生此种情况决定于所使用的便器 婴幼儿多选择便盆,不会出现堵塞厕所场景。在
尚未普及现代化厕所的家庭目前尚难确定此项
诊断
-----诊断流程
明确是否便秘 除外有无器质性疾病所致便秘 必要时行辅助检查以了解FC分型 儿童便秘常用检查方法:结肠传输试验, 肛
(1)每周排便≤2次 (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
每周至少有一次失禁发作 (3)有大便潴留病史 (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 (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块 (6)粪便最大直径曾堵塞过厕所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治PPT课件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治PPT课件

50~100 ml/d
~4岁12 ml/(kg∙d) 100~150 ml/d
~7岁10 ml/(kg∙d)
150~200ml/d
~13岁8 ml/(kg∙d) 200~300 ml/d
>13岁5 ml/(kg∙d) 300~500 ml/d
12
良好的排便习惯
便器应有适宜的高度,使双膝水平高于 臀部, 双足应着地以便用力。借助胃结肠反射 的“餐后早期反应”及“餐后晚期反应”安 排儿童排便时间。一般在餐后30~60 min,每 次5~10 min较适宜,避免排便时久蹲、久坐 及强努而导致肛门肌疲劳;关于大便训练开 始年龄,最新资料认为27月龄以后为宜。
4
高危因素
婴儿期患儿主要以人工喂养、正常添加辅食后 出现便秘、排便恐惧三方面的危险因素为主。
幼儿期患儿存在排便恐惧,挑食偏食、不喜食 蔬菜水果,未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食物摄取 不足,饮水少和家族史为主。
学龄前期以挑食偏食、不喜食蔬菜水果,饮水 少,未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存在排便恐惧, 食物摄取不足为主。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治
儿科 孟柳明 副主任医师
1
现状
便秘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常见病症, 发生率报道不一,为0.7%~29.6%,为儿童胃 肠门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功能性便秘是指 除外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疾病及药物性因素所 引起的便秘,占儿童便秘的90%~95%,严重 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2
诊断
13
良好的排便习惯
借助胃结肠反射的“餐后早期反应”及 “餐后晚期反应”安排儿童排便时间。一般 在餐后30~60 min,每次5~10 min较适宜,避 免排便时久蹲、久坐及强努而导致肛门肌疲 劳
14

便秘PPT

便秘PPT

神经系统病变
中枢
马尾肿瘤、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脊髓炎和多发性神经根炎
周围
神经纤维瘤、多发性神经炎
精神性疾病
焦虑、抑郁、精神压力大、神经性厌食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嗜铬细胞瘤、低钾血症

风湿免疫疾病
硬皮病、皮肌炎
肠道外病变压迫 卵巢囊肿、前列腺癌
医源性便秘
抗胆碱能药、抗惊厥药、抗酸剂、抗抑郁药、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铁剂、某些减肥药、吗啡等
短期用药
间歇、反复用药
促动力药 渗透/容积性性泻剂 润滑剂 生物反馈治疗 刺激性泻剂 (短期使用) 手掏 / 灌肠 (临时)
诊断
一.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
1. 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 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有 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 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 ;⑤至少 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少于 3 次排便。
分类: 原发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特发性便秘):指饮食/排便习惯不良、结肠功能紊乱及滥用泻药等引起的 便秘; 继发性便秘(器质性便秘):指继发于肠内和肠外各种疾病的便秘,如肠道肿瘤、肛门及肛周脓肿、 各种原因导致的肠梗阻、肠粘连、代谢性疾病、神经或精神疾病等均可引起。
二、便秘的病因
相关因素及疾病
一般病因
• 润滑性泻药 • 作用机理: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 • 代表药物:石蜡油 • 不良反应:长期口服矿物油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并影响钙、磷吸收。
• 渗透性泻药 • 双糖类制剂:如乳果糖,不被吸收的糖类可增加肠腔内粪便的容积,刺激肠蠕动, 用于轻、中度便秘的治疗,糖尿病患者慎用; • 盐类泻剂:如硫酸镁,在肠道不完全吸收,使水分渗入肠腔,过量可引起电解质紊 乱,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 聚乙二醇(福松):可吸附肠道水分,不含糖、盐,不良反应少,老人可使用。

(完整)便秘课件ppt

(完整)便秘课件ppt

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控制饮食中脂肪和糖分的摄入。运动:增加日常活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忍便。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排便时避免看书、玩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心理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病例三:老年人便秘的护理与治疗
05
便秘相关研究与进展
便秘与肠道健康研究
便秘与肠道菌群
研究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和种类,发现便秘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有害菌增多有关。
开发新型便秘药物,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肠动力药等,以更有效地缓解便秘症状。
药物治疗
利用益生菌、益生元等生物制剂,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
长期便秘会使患者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长期便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便秘会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焦虑,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病例一:长期便秘引发的问题
儿童便秘的预防
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儿童便秘的治疗
首先应采取非药物治疗,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等;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则应考虑药物治疗,如使用轻泻剂、缓泻剂等。
痔疮和肛裂
长期便秘可能导致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事件。
全身症状
便秘可能导致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如何有效预防便秘问题?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分类
定义与分类
病因学
饮食中纤维素摄入不足、水分摄入不足或过度饮酒等都可能导致便秘。
饮食不当
药物副作用

儿童功能性便秘【PPT课件】

儿童功能性便秘【PPT课件】



3.诊断标准:罗马Ⅲ标准。
罗马Ⅲ标准(小于4岁)
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依年龄不同 而有所不同。
4岁以下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至少符合下 列2项条件,并持续1个月。①每周排便2次或不到2 次; ②能够自行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 禁 ; ③有大量粪潴留史 ; ④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 史;⑤直肠内有巨大的粪块; ⑥排出的粪便粗大以 至于堵塞厕所。伴随的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减 退和 / 或早饱。一旦大量粪便排出 ,这些症状很快 会消失。
经验与体会
• 2.临床研究表明,经过积极治疗,大约有 50%的顽固性便秘患儿在1年内好转,25% 的患儿在2年内好转,还有25%患儿需多年 才能好转。这期间需要家长不急躁,不训 斥患儿,给予患儿心理安慰疏导,行为和 饮食调理,最重要还是靠安全的、温和的 药物维持治疗,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再缓慢撤药,有的家长反复中途停药,便 秘反复复发,不利于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 性。

5 月底返院复查,家属述大便次数能保持在 2-4 天 一次,质软,但间中仍有4日以上不排便,需要肛 门刺激排便,嘱家属继续原方案治疗,口服药剂 量不变; 6 月底复查,家属述大便每日 1-2 次,质软,成形 或烂便,嘱停用利动,停止排便训练,继续口服 妈咪爱,坚持腹部按摩及捏脊疗法; 7月份患儿患毛细支气管炎,经治痊愈,期间曾用 抗生素头孢克肟颗粒,妈咪爱仍坚持服用,大便 保持每日1-2次。


治疗经过

8 月份患儿开始添加辅食,大便仍能保持每日 1-2 次,9月1日停妈咪爱。 停药观察1月,症状无反弹,治愈。 共服妈咪爱4个月,利动2个月,无不良反应。

经验与体会

1. 有的孩子便秘呈一过性,饮食调理一段时间后

便秘疾病PPT演示课件

便秘疾病PPT演示课件

3
学习感悟
学员们普遍认为,本次课程不仅增长了他们的专 业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深入研究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未来对便秘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可能揭 示更多未知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个性化治疗
针对不同个体的便秘情况,未来可能发展出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
对于因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便秘,可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 行为疗法等。
药物治疗
泻药:通过刺激肠道分泌和减少吸收 、增加肠腔内渗透压和流体静力压而 发挥导泻作用。一般分为刺激性泻剂 (如大黄、番泻叶、酚酞、蓖麻油) ,盐性泻剂(如硫酸镁),渗透性泻 剂(如甘露醇、乳果糖),膨胀性泻 剂(如麸皮、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 、琼酯等),润滑性泻剂(如液状石 蜡、甘油)。可根据便秘的轻重有针 对性地选择泻剂。
患者可能每周排便少于3次 ,甚至更长时间才有一次 排便。
排便困难
患者可能感到排便费力, 需要用力或长时间才能排 出粪便。
粪便性状改变
患者排出的粪便可能干燥 、硬结,呈球状或羊粪状 。
体征检查
腹部触诊
医生可能通过触诊患者的腹部, 检查是否有粪块或肠道胀气。
直肠指诊
医生通过直肠指诊可以检查肛门 括约肌张力、直肠内是否有粪块 或肿瘤等。
规律排便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憋 便,以减少肠道对大便中水分
的过度吸收。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 、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
动和缓解便秘。
处理方法指导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通便药物,如开塞露、乳果糖等,以缓 解便秘症状。但需注意,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产生依赖性 和副作用。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特点72页PPT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特点72页PPT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特点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谢谢你的阅读

功能性便秘ppt课件

功能性便秘ppt课件

许多研究资料显示,便秘病人的结肠壁有肌纤维变性、肌 肉萎缩、肠壁肌间神经丛变性、变形、数量减少等病理改 变。 张胜本等检查了9 例便秘病人的结肠标本,有8 例肌间神经 节细胞显示颗粒及空泡变性,3 例肠壁肌萎缩。 Schouten 用抗神经丝单克隆抗体对39 例便秘病人的结肠 标本检测发现,29 例肠肌间神经丛染色明显减少或不染,提 示这些结肠的肌间神经纤维明显减少或消失。 Smith 的研究显示便秘病人的结肠壁肌间神经丛嗜银神经 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体积变小、形态皱缩或轻度肿胀。 因此,内脏神经的病理改变可能是慢通过型便秘的重要病理 基础
3.精神因素
相当一部分功能性便秘患者发病前曾有心理障碍。 Kumar 等(1989) 证实,精神紧张可使肛压升高,即 内括约肌反射性活动增强。
二、分型
(一)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型便秘)
主要是指粪便在结肠通过缓慢,水分被肠粘膜大量 回收,导致大便干燥,排出困难。 1、 结肠无力性便秘:见于老年体弱,肠平滑肌衰弱 者。 2、 排便动力缺乏性便秘:膈肌、腹肌、提肛肌衰 弱,见于多妊、多产、肥胖或急剧消瘦等。 3、 肠壁刺激匮乏性便秘:见于食入纤维素过少、 活动太少、人为抑制便意、精神抑郁者。 4、肠蠕动抑制性便秘:如长期应用泻剂等药物抑 制肠蠕动。
(三)特殊检查方法(1)
胃肠通过试验(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est , GIT) : 建议在至少停用有关药物48 h 后服用不透X线标志物20个 小时后, 拍摄腹部X线平片1 张(正常时多数标志物已经抵 达直肠或已经排出) , 选择48 h 摄片的目的是有可能观察到此时的标志物分布, 如多数已经集中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区域之内或尚未到达此 区域, 则分别提示通过正常或过缓, 如在72 h 再摄片1 张, 则多数标志物仍未抵达乙状结肠或 直肠或仍留在乙状结肠、直肠, 则分别提示通过缓慢或出 口梗阻型便秘。 胃肠通过试验是一种简易方法, 可以推广应用。如果延长 到5~6 d 拍片1 张,其准确性可能增高, 但可行性较差, 因 多数患者难以坚持而自行用泻药。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研究与临床PPT演示文稿【55页】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研究与临床PPT演示文稿【55页】
自身神经障碍;多发性硬化症;副肿瘤性神经病;帕金森 症 抑郁症; 进食障碍;精神紧张
第三十三页,共55页。
慢性功能性便秘检查手段
X线排粪造影及钡灌肠 主要检查方法!
——动态检测结直肠形态学变化,判定扩张、袋形消失、结
肠冗长、盘曲、直肠前突程度等
结肠传输试验 首选检查方法! ——了解病生改变, STC/FOOC之鉴别诊断,T I值为
第三十二页,共55页。
继发性便秘的原因
分类
原发病
结缔组织病
淀粉样变性;系统性硬化病;
药物方面
新陈代谢/内 分泌 神经方面 心理方面
抗胆碱能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抗组胺剂;抗震颤麻痹药; 抗精神病药;制酸剂;钙通道阻滞剂;钙补充剂;利尿剂;铁补 充剂;通便剂(长期误用);非甾体抗炎药;鸦片制剂;
糖尿病;重金属中毒;高血钙症;低血钾症;甲状腺功能 低下;低镁菌素;卟啉病;尿毒症
第四十九页,共55页。
三.手术治疗
国内尚无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
手术治疗指征有待进一步完善
仍有争议 !!
第五十页,共55页。
三.手术治疗(续)
直肠前突修补术 直肠脱垂及直肠粘膜内套叠纠正术
耻骨直肠肌肥厚症切断或部分切除术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挂线疗法
第五十一页,共55页。
手术指征
第二十一页,共55页。
直肠前突(rectocele, RC)
RC,直肠膨出,即直肠前壁突出,亦称直肠前膨出
第二十二页,共55页。
痉挛
1
2
3-1 第二十三页,共55页。
3-2
3-3
1
第二十四页,共55页。
3-1
3-2
松弛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生活习惯不良:如食物渣滓过少,液体摄 入不足,肠道受刺激不足。
4. 直肠排便反射迟钝或丧失:如忽视便意, 抑制排便,不定时排便。
5. 自主排便反射减削:滥用泻药或灌肠,造 成排便的依赖性。
6. 神经病变:由于肠神经异常,如肠道神经 发育不良。
7. 直肠、盆底肌解剖结构功能异常:如直肠 前突,直肠内脱垂、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 大等致出口梗阻。
五项,持续3个月以上,即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一.结肠、直肠、肛门器质性病变所致便秘:这 些部位的良、恶性病变(肿瘤),炎症性和 肉芽肿性病变,肠系膜血管梗塞,硬皮病, 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门和直肠闭锁, 痔疮,肛裂,以及肠外肿块压迫,肠粘连, 疝嵌顿等,这些疾病经临床检查、肠镜、x 线等检查,可鉴别。
三.X线检查:可了解结肠有否占位病变、结 肠通过时间。但观察粘膜情况效果欠佳。
诊断要点
一.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 2次排便时间隔3天以上。
二.排便困难、费力。 三.大便干结、质硬或呈硬球状,或大便粘滞。 四.排便不尽感或排便不适、疼痛。 五.经检查排除器质性便秘。 六.具备上述一、二、三、四中任何一项及第
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便秘:麻痹性腹膜炎,甲 亢或甲减、铝中毒等,都有相应的生化指标 改变和物理诊断结果。
三.腰、尾段脊髓占位病变所致便秘:行CT、椎 管造影等检查可鉴别。
治疗
• 一、辨证治疗
• 便秘辩证分为虚实两类,实则泻之,虚 则补之为原则,实秘者以清热行气通下 为法,虚者以益气、养血、滋阴、润下 为法。
• 主证:大便不畅,但粪质不坚,腰背酸冷, 小便清长,手足不温,或腹中冷痛,舌淡 苔白,脉沉迟。
• 治法:温润通便
• 方药:济川煎加味
• 当归15,牛膝15,肉苁蓉30,升麻10, 枳实15,附子10,干姜10,破故纸30, 锁阳30.
4. 阴虚秘
• 主证:便秘较久,干结难下,心烦失寐, 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头面阵热,舌红苔 少,脉细数。
升麻10,柴胡10,防风15. • 加减:大便燥结甚者,加火麻仁30,郁李仁30
以润肠通便。
2. 血虚秘
• 主证:大便干。 • 方药:润肠丸加减。 • 火麻仁30,当归15,桃仁15(打碎),
肉苁蓉30,熟地20,何首乌30.
3. 肾虚秘(阳虚)
病因病机
一、中医
中医认为本病属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肠传导 功能失常所致。
1. 大肠燥热内结: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燥厚味 以及高热伤津,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形成 便秘。
2. 气机郁滞:忧郁思虑过度,坐卧过久,过 少活动,致肝脾气滞,气机不畅,腑气不 通,形成便秘。
3. 气血津液亏虚:久病精衰或久病、产后耗 气伤津,肠道失于濡润,气虚传导无力以 致虚秘。
•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 方药:六磨饮加减
• 槟榔15,木香10(后下),枳实20,乌 药15,柴胡15,沉香10(后下),青皮 10,白芍30。
• (二)虚秘
1. 气虚秘 • 主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虽有便意但努挣难
下,甚至汗出,大便或不干结,舌淡胖或有齿印, 脉细无力。
• 治法: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 黄芪30,党参30,生白术30,当归15,陈皮10,
4. 年高体弱:阳虚阴盛,阴寒凝集,阳气不 通,腑气壅遏,可形成便秘。
总之,本病病位于大肠,与肺、肝、脾、 肾相关。
• 二、西医
• 认为便秘的原因有: 1. 排便动力缺乏:如年老体衰,肥胖或过于
消瘦,多次妊娠,经产妇引起腹肌、肠平 滑肌、提肛肌功能衰弱。
2. 结肠痉挛:情绪过于紧张疲劳,结肠功能 紊乱,可引起便秘或与腹泻交替发生,如 IBS。
临床表现
• 一、症状
• 2-3天以上,甚至一周不排便,或全无 便意,或仅有矢气;或有便意,但临厕 则排不出,挣努难下,排便时间延长, 或完全无粪便排出。或排出粪便硬结, 如羊矢、球状等。有的因肛裂而便后滴 鲜血,有的带粘液,或大便虽不硬结但 粘滞不爽。
• 二、体征
• 腹部发胀,无明显压痛,可扪及条索状 便块,直肠指检可触及粪便。
• (一)实秘
1. 热秘
• 主证:大便干结,口干燥渴,腹胀痛,小便赤, 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 治法:清热润肠,泻下通便。 • 方药:麻子仁丸加味 • 厚朴15,枳实15,大黄10(后下),麻子仁30,
北杏仁15(打碎),白芍15,生地30
2. 气秘
• 主证:大便艰涩难下,胁肋胀痛,嗳气, 呃逆,纳呆,腹胀,排便不畅,后重窘迫, 舌苔薄白,脉弦。
功能性便秘
• 功能性便秘是指在临床上的排便次数减少,或 排便困难和粪便干结或粘滞难排,症状至少持 续3个月以上,呈慢性过程。
• 具体表现为:排便次数<3次/周;25%以上时间 排便费力;25%以上时间粪质硬或呈球状; 25%以上时间有排便不尽感,而行肠镜检查及 钡灌肠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临床上亦称习 惯性便秘、特发性便秘。其过程很少有腹痛发 生,或有轻度腹胀。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 老年人较多见,可达30%,可发生于多种疾病 过程,也可单独出现。中医将本病称为“大便 难”、“脾约”、“热秘”、“虚秘”,一般 称“便秘”。
• 三、常见并发征
1. 肛周疾病:长期便秘者,可诱发肛裂、 痔疮,可致肛门疼痛及便血。
2. 结肠炎症性息肉。 3. 结肠憩室。
4. 结肠黑色病变:属长期应用含蒽醌类的 泻药所引起。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一.大便常规及潜血实验:需观察大便的形 状、大小、坚度,有无脓血粘液,有否 潜血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二.肠镜:可直接观察肠道粘膜病变、息肉, 排除结肠占位病变等。
• 治法:滋阴润燥
• 方药:增液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 生地30,山萸肉15,丹皮15,玄参30, 麦冬15,火麻仁30,柏子仁30,瓜蒌仁 30.
二.中成药
1. 便秘通口服液,每次1-2支,日3次;芪蓉口服 液,每次1-2支,日3次。有益气温阳通便之作 用,适用于老年人便秘。
2. 五仁润肠丸,每次9克,日2次;麻仁软胶囊, 每次4粒,日2次。有润肠通便之效,可用于虚 人、老人、产妇之便秘,药性和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