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四个全面”战略的内在逻辑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政治理念,并将这一建设目标摆到了重要位置。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开班式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等多个重要会议上,对这一概念多次进行了阐释,出访海外时也专门做了介绍。
2015年2月,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内容的“四个全面”作为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加以阐述。
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有必要深入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从社会学角度讲,国家治理体系本质上是国家管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的统一体,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综合治理的社会设置,集中体现为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系统化制度安排。
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呢?首先,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治理”是核心,也是理解问题的关键。
治理既是国家行动过程,也是社会行动过程;既有政府机制发生作用,也有非政府机制发生作用;既遵循市场规则,也遵循法理规则。
治理的主体,既有国家,也包含社会和民众,在共同治理活动中,构成了国家、社会、民众三者的互动关系。
其次,作为治理体系,既包括治理目标,也包括治理手段;既包括国家权力的运行,也包括社会组织和公众权力的运用;既要规范公共秩序,也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再次,从治理水平角度讲,国家治理是历史的呈现,具有时代性。
国家治理现代化标志着国家治理的水平,表明在全球视域下,以世界其他国家的治理模式为参照系,本国治理所具有的状态。
从发展的角度讲,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国家治理体系进行自我修正,实现自我完善;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创新国家治理体系。
创新绝不是简单的修补或调整,而是从治理结构方面进行根本的变革,目的是以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模式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宗旨和变革的主要内容。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1.1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概念界定及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概念,源于对社会治理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它强调的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互动与协作,形成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政府不再扮演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是与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起治理责任,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在于“共同”,即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这一概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社会治理共同体体现了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它摒弃了传统的单一中心治理模式,转向多元共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助于提高治理效率。
通过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协作,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形成治理合力。
再次,社会治理共同体强调公众参与,有助于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信任度,从而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社会的稳定性。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不仅是治理模式创新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深入研究和理解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对于推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段落为文章的第一部分,旨在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后续讨论奠定基础,并突出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角色。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国家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挑战。
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愈发重视从传统行政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
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为这一新型治理理念的具体体现,旨在通过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等多元力量,形成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强调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
如何有效构建并完善社会治理共同体,探索其生成逻辑与内在运行机制,尚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阶段。
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速记宝典
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19适用全国)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物质要素:人员(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经费、物资设备。
精神要素:目标(目标是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权责结构、人际关系。
考点2简述行政组织的性质。
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1)静态的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最明显的外在表现)。
(2)动态的组织过程。
(3)生态的组织境。
(4)心态的组织意识。
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1)政治性。
(2)社会性(社会性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3)权威性(政组织所管辖的对象,都必须服从行政组织的规定命令,服从行政组织的指挥、领导和管理)。
(4)法治性。
(5)系统性。
(6)服务性。
(服务性只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特征)。
考点3简述行政组织的功能的内容。
1、政治功能(政治功能最集中地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其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2、经济功能。
3、文化功能。
4、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主要有: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控制人口增长;环境保护)。
考点4简述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行政组织理论的静态研究:1、研究行政组织的目标。
2、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
3、研究行政组织的体制。
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1、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
2、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
考点5简述古希腊的行政组织。
古希腊实行城邦制,雅典是主要代表。
雅典是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政体的典型。
网络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基于治理逻辑的视角
【 K e y w o r d s l t h e p e f r o ma r nc e f o n e t w o r k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g o v e n r a n c e l o g i c ; e v l a u a t i o n i n d e x
o n l y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na a l y s i s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n e t w o r k o r g ni a z a t i o n, b u t r e l a t e d t o w h e t h e r t o f u r t h e r c o o p e r a t e . T h i s p a p e r a n ly a z e s t h e p r o c e s s p e fo r r ma n c e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p e fo r r ma nc e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t h e g o v e na r n c e l o g i c, t h a t i s r e l a t i o n s , i n t e r a c t i v e a n d s y n e r g y ,t e m f o t h e g o v e r n a n c e p r o c e s s , t h a t i s me c h a n i s ms . T h e n b a s i n g o n
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四重维度
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四重维度黄佳慧(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大庆16325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是时代演进催生下的产物,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一项复杂、多维、立体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构建网络强国的关键步骤,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实践-现实-技术-文化”四重维度来剖析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独特性,是明确回答“治什么,谁来治,怎么治”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维度[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43(2020)08-0104-02[作者简介]黄佳慧(1981-),女,黑龙江鸡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数据智慧城市。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项目:关于统一战线推进网络综合治理的研究阶段性成果(HSY2019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治理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讲话精神的内在逻辑,是把握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和发展的关键。
一、实践维度:推进协同共治是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科学决策网络虚拟空间是多元主体参与的新的社会形态,是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必须要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才能营造和谐、有序、健康、明朗的网络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第一,加强党在互联网领域的领导是网络综合治理的核心要素。
大数据、云计算、5G 等高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社会格局,信息化已然进入从全面渗透到跨界融合、从创新发展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认识和把握互联网发展的脉络,针对技术、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
关于网络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运作机制和界域指向
关于网络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运作机制和界域指向随着人们网络社会生活实践的越发普遍和深入,呈现在电子网络空间内的网络社会生活正不断增加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可以说,网络社会生活已经逐步开始在现实社会生活世界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当下的网络社会生活中同样出现了大量行为失范、利益侵害、关系失调、矛盾冲突以及秩序紊乱等现象,这就将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了出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思考和探索网络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机制建构和内容要求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推动和实现网络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和网络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就成为当前学界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研究者急需承担起来的一大职责。
一、网络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电脑和互联网络,是当代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符号。
就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的情况而言,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互联网络就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影响甚微到影响巨大的快速转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统计报告中提供的相关数据,可以较为直观地感知到我国互联网络快速发展的态势,以及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日益增强的影响。
2014 年7 月发布的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6 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 32亿,互联网络的普及率为46. 9%,网站总数为273万, CN 下的网站数为127 万。
同时,我国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巩固,手机网民的规模已达到5. 27 亿,手机上网者占总网民比例的83. 4%,首次超越传统PC ( 个人电脑)80. 9%的整体使用率。
从根本上来看,互联网络所蕴涵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在解决了人类信息之高效快速和即时瞬时传播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人类社会生活铺陈了一个构建于电子网络世界里的跨域平台。
人们不仅可以自由进出,而且还能够即时互动和实时在场,这也进一步实现了人类行为活动空间的网络拓展、地理跨越和共时呈现。
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治理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之一。
网络舆情的飞速传播和影响力不容忽视,给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以及路径选择。
一、行动逻辑1. 网络舆情治理的紧迫性网络舆情作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具有快速、广泛和低成本的特点,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传统媒体。
一旦网络舆情失控,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甚至矛盾激化。
因此,网络舆情治理具有迫切性。
2. 维护社会稳定与网络舆情治理的必要性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无法控制,一旦舆情恶化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因此,网络舆情治理可以帮助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舆情治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监测、预警和干预网络舆情。
通过技术手段,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效力。
二、现实困境1. 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网络舆情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目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专业的团队和设备进行分析和处理,但当前社会资源有限,导致网络舆情治理的效果有限。
2. 信息真实度难以保证网络舆情的特点是信息多样且来源广泛,其中可能存在大量的谣言、虚假信息甚至恶意攻击。
如何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成为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困难之一。
一旦误判或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的舆情风暴。
3. 反思与监督机制不完善网络舆情治理需要建立有效的反思与监督机制,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
政府在舆情处理中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容易导致舆情被质疑。
此外,由于网络舆情治理涉及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职责,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舆情治理的乱象。
三、路径选择1.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应当起到主导作用,但也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中国共产党对网络社会的治理:价值取向、核心问题和战略目标
2017年2期(总第173期)湖湘论坛huxiang forumNo. 2,2017General No. 173党史党建中国共产党对网络社会的治理:价值取向、核心问题和战略目标王启亮\陈霞2(1.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2•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上海200433)摘要:中国共产党对网络社会的治理应当树立民主、法治、科学、协商、道德等价值取向,要深入研 究和分析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如观念与知识问题、制度与机制问题、技术与艺术问题、战略 与策略问题以及权力与权利问题。
只有秉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分析和解决网络治理的上述问题,才有 可能最终达成其治理目标:执政合法性的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增强、物质生产力的发达、社会自治力和公 民参与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网络社会;治理;价值取向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160 (2017) 02-0036-07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卡斯特指出,作为一种历史 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 织起来。
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 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
在网络社会 中,“流动的权力优先于权力的流动”W34。
网络 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交往行为的缺场性。
“缺 场交往”超越了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边界,淡化 了局部环境的空间限制,弱化了风俗习惯、群体规 则、资源稀缺和部门权力等因素的作用。
在网络社 会里,传统信息传递模式实现了流程再造,创造出 一种全新的公共空间和信息传播路径,实现了信息 资源的高速传递和广泛共享。
网络的开放性、非中 心性、离散性对传统治理范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破 除传统管理模式中妨碍信息交流共享的科层制壁垒 和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
信息网络化和高技术经济的勃兴使权力的基 础向知识能力所有者转移,信息收集及其处理能力 已经成为政府高效治理的核心能力,这就使传统官 僚体系的权威基础与治理标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 响。
公司治理学(第三版)李维安12-第十二章
2019/10/29
8
《公司治理学》
第一节 从传统治理到网络治理
二、网络治理的概念界定
琼斯等(Jones et al,1997)在其著名论文《网络治理的一般 理论》中对网络治理做了界定,他们对理论界9种描述进行了 综合,认为网络治理是一个有选择的、持久的和结构化的自治 企业(包括非营利组织)的集合,这些企业以暗含或开放契约 为基础从事生产与服务,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协调和维护交易。 进一步指出这些契约是社会性联结而非法律性联结。 李维安等(2003)在研究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时对网络治理做 了精辟概括,认为网络治理有两条线路:利用网络进行公司治 理(网络作为公司治理的工具)和对网络组织进行治理(网络
2019/10/29
10
《公司治理学》
第一节 从传统治理到网络治理
三、网络治理:公司治理的拓展
(一)网络治理的提出
网络组织以其显著的协同效应引起了理论界与实业界的高度重 视,学术界对网络组织的研究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量关 于网络组织的研究文献都论断了网络组织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但是,网络组织与协同效应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网络组织并非天然具备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仅仅形成网络就 自然地产生显著的绩效是没有道理的。网络组织的形成是取得 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分担研发成本、分散 经营风险、增强核心能力等协同效应的获得只是合作各方的心 理预期,要使这一预期转变为现实,有效发挥网络组织配置资
2019/10/29
12
《公司治理学》
第一节 从传统治理到网络治理
三、网络治理:公司治理的拓展 (三)网络治理分析
关于网络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麦肯锡公司建议两种方法:以 一方为主进行治理,并给予完全的自主权,条件自然是看谁具 有更高超的管理能力和治理基础;另一种方法是另建一家完全 自主经营的公司,它只对自己的董事会负责。 在网络治理中,虽然层级组织中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仍可能 继续发挥作用,但由于合作伙伴大都是独立的法人主体,传统 的命令——控制模式受到限制。此时,网络组织特有的治理机 制将会发挥特殊的作用。 网络治理不仅涉及到网络型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也包括外部 治理,即网络组织的运作环境的治理,本章着重讨论前者。
数字政府的纵向治理逻辑分层体系与协同治理
数b&q的纵向治理逻辑:分™休系与协同治理!赵娟孟天广内容提要数字政府是数字技术基于技术赋能和技术赋权机制嵌入国家治理体系,通过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协同能力的政府形态,融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回应政府、智慧政府、濡化政府于一体。
本文聚焦于数字政府的纵向治理逻辑,从治理功能、治理资源、治理工具三个维度的层级差序特征出发,提炼出数字政府建设的三个类型,即“战略型”、“枢纽型”和“回应型”。
基于治理功能、治理资源和治理工具的层级差异,中央、省域、市域和基层等不同层级有必要构建数字政府的纵向治理分层体系,该体系依托科层逻辑和协同逻辑为政府内部关系以及政府-社会、政府-市场关系的协同治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数字政府发展既要促使不同层级政府发挥各自的特定功能,更需要构建上下耦合、协同互促的纵向治理体系,依托科技驱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数字政府纵向治理分层体系协同治理引言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技术革命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
与历次革命所引致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变迁相伴而生的,是经济社会体制的变革和政府治理结构的转型。
现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智能终端所掀起的数字化浪潮迅猛而来,人类经济社会的基本面貌以及全球治理秩序,正受到数字技术革命的深刻形塑和重构。
我国正处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历史进程中,数字技术驱动的政府治理创新,为探索行之有效的政府治理范式,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命题与转型要求。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强调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数字政府已成为未来政府演进的必然路径,①数字政府建设将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崭新的治理机遇。
目前有关数字政府的研究多处于概念要素辨析、治理模式归纳、作用机制揭示及转型路径探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社会治理监测、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号:18ZDA11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数字政府转型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号:20CGL058)的阶段性成果。
219461644_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网络舆情治理逻辑探究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网络舆情治理逻辑探究□ 乔 欢摘 要:舆情系统自组织的生成机制和演化规律证明了系统的开放是系统有序化的必要条件,系统多元表达和不同群体的协同竞争是促进网络系统有序发展的关键。
同时,网络舆情的演化存在盲目性,竞争协同过程中易造成混乱,需要他组织适时引导。
合理有序地进行网络舆情治理,需要培养并维护自组织演化条件,辅以他组织引导,通过多元博弈,实现内外共治。
关键词:自组织;网络舆情;舆情治理;网络舆情系统“自组织”生成机制(一)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环境开放是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之一[1]。
自组织的开放是充分开放,是和外界建立一个始终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有序结构,说明系统既具备自治性和独立性,又具备灵活和开放的能力。
网络系统将物质、信息和能量进行压缩,并用于网络社会信息的传递,同时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结合,并通过系统的交换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2]。
(二)以群体为单位打破平衡态系统非平衡态是自组织演化的重要前提。
平衡态和近平衡态代表系统内部已经或接近完全均匀的一种状态,无法为系统提供发展动力。
非平衡态是系统内极不均匀的一种状态。
要想使系统保持活力,应始终保持子系统间的差异,保持不均衡的内部结构。
网络用户来自不同时空,根据观点异同从个体形成群体,由群体打破原有的平衡态,促使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化。
(三)以共享实现非线性互动开放系统中的子系统随机进行相互作用,这就是系统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
非线性在自组织中主要通过子系统要素的排斥和吸引,制约和组合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网络舆情系统中,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知,不同传播渠道都是典型的非线性表现。
用户自发进行差异化传播时,非线性的互动借助网络多元化、个性化功能实现倍增。
(四)以融合推动系统内部涨落涨落对自组织演化来讲是系统长久发展的必然,但其无法被精准预测,充满不确定性[3]。
涨落指内外随机因素影响系统的整体状态并随之波动,其本质是破坏系统的稳定性。
互联网治理
如何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编者的话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诞生直接引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但是,由于信息海量、监管困难等现实原因,互联网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诈骗犯罪、虚假信息泛滥、语言暴力等社会问题。
加之互联网具有全球开放的基本属性,对其进行治理的难度更加空前。
在中国,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此种背景下,能否对互联网展开有效治理,不仅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人们的安居乐业。
有鉴于此,本期‚前沿理论‛特邀请知名专家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围绕‚如何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展开深入讨论。
专家语粹将互联网思维运用于互联网治理,就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演化发展和普及应用的大背景下,对互联网治理的思路、模式、方法进行创新,以推动互联网治理工作的开展。
一言以蔽之,唯有充分发挥数据特别是互联网数据的价值,才能使互联网治理水平早日迈上新的台阶。
新加坡政府的网络治理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与民众进行沟通,另一方面采取不封锁、不屏蔽、以法管网的策略,力图达到‚用‛与‚管‛之间的平衡。
新加坡网络治理政策,一方面遵循较为开放的姿态,维护民众自由表达的权利,既显示其了解和顺应新媒体时代民众需求的变化,也体现其善加引导和利用民意的政治策略;另一方面,则以法律的约束向民众传达非常明确的网络使用原则与界限,达到治理网络的目的。
每天出版的报纸、书刊,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再加上网络媒体和网民通过‚微平台‛随时随地传播创造的资讯,构成了真正的信息大爆炸时代。
以互联网思维完善互联网治理体系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人类重要的信息媒介、发展空间和社会形态。
伴随着其对经济社会各领域产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巨大,互联网也正不断给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传统的社会治理形成极大的冲击,这些都使得互联网治理成为各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
网络治理的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创新
网络治理的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创新作者:钱人瑜李智钱振健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02期内容摘要:本文梳理了过去学者对网络治理内涵、结构、机制的研究,并基于经典战略分析逻辑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完善,提出了战略视角下网络治理的理论框架,旨在应对新时期下动态变化的治理环境。
关键词:网络治理 ; 结构 ; ;机制 ; ;理论框架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网络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如企业集团,跨国公司以及战略联盟,开始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
在这些组织中不仅有纵向的科层治理,同时组织内部的市场机制也发挥着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网络治理作为回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治理模式,体现出治理模式理念与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谭英俊,2009)。
本文梳理了过去学者对网络治理内涵、结构以及机制的研究,发现已有的综述虽然从多视角、多层次展开了论述,但是未对“离散”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传统的“环境—机制—目标”的网络治理的理论框架亦存在不足。
因此,本文基于经典战略分析逻辑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完善,提出了战略视角下网络治理的理论框架。
网络治理的内涵对于网络治理的研究已经历了较长的一段历程,但是至今理论界尚未形成一个关于网络治理的一般理论。
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网络治理进行了剖析,因此,对网络治理内涵的界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一部分学者认为网络治理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分析工具与方法,网络则被视为是一种有关集体效率的弹性结构而被治理的标的物;另一部分学者将网络治理看作一种治理的机制,关注的是问题解决与网络目标,是多主体联合治理的一种决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
笔者以为网络治理应当是一种治理机制。
网络治理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介入现有的关系形态、共识的建立和问题的解决。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公共管理的环境愈加动态化、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管理理念、方法与模式不足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许多学者与实践家发现网络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在许多非正式组织能够充分的发挥功效,这里包括以社区为单位、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与纽带形成的非正式组织。
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治理现代化目标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作者:蔡志强张雪君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3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正式提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设问题。
这一重大论断揭示了网络时代的治理和新时代网络治理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建构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治理成长的重要载体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加强党对网络治理体系建设的科学领导和有效运用,体现着党的治理能力。
一、我国网络治理的演进形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有关互联网治理的规则和治理方式等也逐步完善。
1996年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出台了法律性的规范文件,即国务院195号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1997年成立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这是首个关于互联网的管理机构,并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和《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实施细则》。
2001年,成立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中国互联网协会,开启了互联网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大门。
2003年孙志刚案在网上掀起了对于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网络舆论的重要性迅速凸显。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互联网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出来,“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2011年,国务院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作为统一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的主管部门,中宣部对国信办进行指导和监督。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2014年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整合逻辑
,使动
员整合效能减弱。
党需要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重新整合社会,有学者将之归纳为“在基层自治中”
、
“在市场参与
中”
、
“在社会组织崛起中”如何坚持、优化和实现党的领导
。同时,
“社会自治力量的成长发育
需要政党的权威力量和组织资源进行规约和动员。
”
为此,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提出“共建共治
“两新”组织、城乡结合处、流动党员集中地、工业园区等新的社会空间和党建薄弱之处。管理体
制的创设以新社会空间的结构特点为准,在具有独立性强、生产虚拟化、从业人员受教育层次高、
流动性大等特点的新兴领域,建立“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成为有益探索。依托行业党组织,在
块上以两新组织党工委为管理统筹机构,在条上进行分级管理,涵盖工作区域。同时,将专职组
的真空部位宗族势力容易抬头,依赖其掌握的大量经济资源,为宗族利益服务。在新型组织和社
会空间中,党的基层组织与其结构难以兼容,按照科层制领导和管理方式,难以实现主导作用,
传统党的基层组织建制方式遇到障碍,在这些组织中出现党建悬浮化、边缘化甚至“不在场”现
象,影响党的意识形态整合和基层认同。
二是整合载体的效率局限。社区成为整合的新载体后,围绕社区架构的各类自治组织逐步发
“是一种资源分配、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体制”⑧。单位内部的党组织确保了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是社会整合的组织途径。
改革开放后社会性限制松绑,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管理体制逐步失灵,社区制成为新
的组织形态,基层党建的重心从农村和企业转移到社区,党的十六大要求“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
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网格化社会治理 理论逻辑、运行机制与风险规避
本文二维码单篇扫描下载网格化社会治理:理论逻辑㊁运行机制与风险规避祁文博(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ꎬ苏州215123)[收稿日期]2019-09-26[作者简介]祁文博(1991-)ꎬ男ꎬ河北沧州人ꎬ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ꎮ[基金项目] 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 国家基金重大专项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8VSJ032)[摘㊀要]㊀网格化治理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探索方向ꎬ如何认识㊁理解以及评价网格化治理ꎬ将影响到国家基层治理的发展走向ꎮ从权力运行的向度建构 纵向权力 横向权力 的分析框架ꎬ运用此分析框架ꎬ对苏南N镇网格化治理实践进行剖析ꎬ结果发现:纵向权力强化的力度大大强于横向权力的扩展与参与ꎬ以致这种 权威依赖型治理 会带来社会空间挤压㊁技术凌驾于价值以及治理目标抵牾等风险ꎬ造成基层治理体制内在的结构性紧张ꎮ化解网格化治理风险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功能与管理功能统合起来ꎬ加强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联动的共治模式ꎬ以社区协商促进基层治理公共性增长ꎮ[关键词]㊀网格化治理㊀权力重构㊀分析框架㊀秩序生产[中图分类号]D035㊀㊀[文章编号]1002-3054(2020)01-0119-10[文献标识码]A[DOI]10 13262/j bjsshkxy bjshkx 200112一㊁网格化实践起源与理论研究进展㊀㊀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流动和高度复杂的社会ꎬ这种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ꎮ那么ꎬ基层治理如何应对这种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ꎬ就成为党和政府重要的时代课题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㊁法治化㊁智能化㊁专业化水平 ꎮ[1](P49)而后又指出 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ꎬ加强城乡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 ꎮ[2]网格化治理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提出ꎬ意味着已经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ꎬ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探索方向ꎮ自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来ꎬ网格化治理就一直为学界所关注ꎮ有学者指出:作为处理基层治理中政社关系的典型模式ꎬ地方政府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从 网格化管理 走向 网络化治理 ꎬ再走向 网络化服务 的新路ꎮ[3]在理论选择方面ꎬ有学者基于911协同理论ꎬ着力研究政府㊁市场㊁社会公众等在社会治理精细化中的协同互动模式ꎬ探讨网格化治理精细化的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ꎮ[4] 基层治理的社会化 逻辑成为网格化管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核心机制ꎬ重构着国家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ꎮ[5]有的学者则用 权力吸纳秩序 的解释框架对网格化治理实践进行理论阐释与解析ꎮ[6]也有学者用重构社区内国家社会权力关系的理论ꎬ构建共治型城市社区治理机制ꎮ[7]还有学者运用 无缝隙政府 (SeamlessGovernment)理论ꎬ指出网格化治理是一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ꎬ精细化㊁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模式ꎮ[8]在视角选择方面ꎬ对网格化治理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种视角ꎬ一种是公共管理视角ꎮ公共管理视角主要关注技术嵌入基层治理带来治理流程的细化与优化ꎮ作为一种技术手段ꎬ齐国生等人以北京 万米网格 创新为例ꎬ探讨了从城管监督员的网格化巡查到政府部门的网格化管理ꎬ再到企业的网格化服务与经营ꎬ最后到公众的网格化互动的过程ꎮ[9]一方面ꎬ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城市治理体制变革过程中的技术治理路径ꎬ[10]通过系统整合㊁信息集成㊁流程再造㊁绩效评价㊁合作治理和诚信管理等手段构建一种新型的㊁无缝隙的社会管理系统ꎻ[11]另一方面ꎬ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基层的创新实践形式ꎬ网格化治理应克服某种程度的行政管理 回归 ꎬ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与治理生态多样性的有机结合ꎮ[12]然而ꎬ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缺乏相应变革ꎬ网格化管理出现了悖论ꎬ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之路ꎮ[13]其实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ꎬ能够明晰网格化治理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ꎬ剖析网格化的治理困境ꎬ如 科层制 延续带来的条块分割㊁职能越位与缺位等问题ꎬ但是缺少微观视角ꎬ不能在细致描述其具体运作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网格化治理的风险与治理路径ꎮ另一种是社会学视角ꎬ即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基层治理体制创新与社区治理范式ꎬ其关注的要点在于网格化治理的制度体系㊁运行逻辑以及实践特征等ꎮ刘安认为ꎬ网格化管理导致国家的 内部分化 以及国家与基层社会联结的 非均衡性 与 不稳定性 ꎬ制造了城市治理体制的结构性紧张ꎮ[14]童星指出ꎬ网格化管理在衔接单位制与社区制㊁推动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方面起了重要作用ꎮ[15]文军认为ꎬ网格化管理的关键是整合各类管理资源和管理力量ꎬ实现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的转变ꎮ[16]总之ꎬ审视网格化管理ꎬ不但要从组织结构着手ꎬ还要覆盖管理理念㊁管理人员㊁管理技术㊁管理目的㊁管理成效等层面ꎮ[17]清晰化是网格化管理的目标ꎬ也是网格化管理成功的关键ꎬ但是要有一定的限度ꎮ[18]上述两种视角下的网格化治理研究ꎬ为深入探讨网格化治理提供了宏观视野与中观格局ꎬ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非预期性后果ꎬ且大多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ꎬ但现有研究中对网格化治理微观运作逻辑的关注并不多ꎮ在行政主导的合作治理趋势下ꎬ网格化治理运用于实践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ꎬ但是也出现悖论ꎮ有学者指出: 在网格管理模式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的同时ꎬ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 内卷化 倾向ꎮ [13]从中国的行政生态来看ꎬ中央集权式的各层级政府的纵向权力运行呈现出 自上而下 的特征ꎬ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以及治理资源㊁规则匮乏等现象带来社会横向建构不足ꎮ这种复杂局面决定了网格化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ꎬ它必然会涉及纵横权力机制双向运行的问题ꎮ因此ꎬ构建 纵向权力 横向权力 的分析框架来审视网格化治理的内在属性及根本问题ꎬ为完善网格化治理提供某些有益的思路ꎬ是一个有价值的尝试ꎮ二㊁网格化社会治理:一个纵向权力 横向权力 的分析框架㊀㊀基层社会作为权力运行与作用的重要场域ꎬ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处置㊁监督㊁巡查㊁考核等涉021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1期及到权力运作的具体形式ꎮ其实ꎬ无论权力的具体形式如何复杂化和多样化ꎬ都可以归纳为纵向 横向 两个权力(权利)运行向度ꎮ 权力的运行向度是多元治理主体间关系的一种表现ꎬ [19]成为研究基层治理的主线ꎮ从横向形式来看ꎬ基层治理主体ꎬ如居民㊁社会组织以及居委会等自治性质的主体依靠资源与信任构成权力运行的横向向度主要以社会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形态表现出来ꎻ从纵向形式来看ꎬ基层网格还涉及传统政府管理的 科层制 治理形式与 压力型政府 体制ꎬ区政府㊁镇政府与基层网格单元的权力互动关系表现形式ꎬ主要以行政权力的形态表现出来ꎮ事实上ꎬ目前中国的网格化治理模式仍然表现出对层级组织的高度依赖ꎬ这也成为影响治理理论深度嵌入社会领域中的重要限制ꎮ基层社会治理仍然是在政府主导㊁社会推动及社会发育不充分的形势下推进的ꎮ以此推断ꎬ横向权力机制的缺乏是否是造成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的症结所在呢?现实表明ꎬ横向建构不足难以概括中国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复杂性ꎮ在执政党和政府与社会㊁市场互动关系格局中ꎬ党和政府的纵向权力机制仍在网格化社会治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ꎬ但是ꎬ纵向权力整合不足及规则不正式健全使得纵向权力机制难以达到最优状态ꎮ由此观之ꎬ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的症结体现在横纵两个向度上ꎮ根据权力作用的强度ꎬ可以构建一个纵向权力与横向权力组合的二维分析框架ꎬ如图1ꎮ第一种ꎬ强横向权力与强纵向权力构成 强治理 状态ꎮ这主要是行政权力与社会权力双向展开的结果ꎬ既有纵向权力的规范有效行使ꎬ比如规范的制度㊁正式的规则以及有效的公共政策等治理手段的展开ꎻ也有横向权力的有序拓展ꎬ比如社会团体与公民的监督㊁参与㊁协商等互动过程ꎬ有效的信息交流㊁制度化的参与渠道㊁有力的外部监督形成一个良性互动机制ꎮ第二种ꎬ强纵向权力与弱横向权力构成 权威依赖型治理 ꎮ在这种状态下ꎬ强调依托行政权力的组织形态展开治理ꎬ政策工具的选择大多是制度㊁规则与权威性命令ꎬ缺乏社会权力的有效嵌入ꎮ第三种ꎬ弱纵向权力与强横向权力构成 资源依赖型治理 ꎮ在这种模式下ꎬ行政权力的控制与渗透乏力ꎬ但是社会与公民的权力较大ꎬ依靠资源㊁信任㊁关系等方式ꎬ通过协商㊁对话㊁沟通展开治理ꎮ第四种ꎬ弱纵向权力与弱横向权力构成弱治理 状态ꎮ这种模式恰与 强治理 状态相反ꎬ纵向权力方面缺乏制度整合力与规则约束力ꎬ横向权力方面缺乏社会团体与公民的有效参与ꎬ基层治理呈现无序状态ꎬ称之为 弱治理 模式ꎮ图1㊀ 纵向权力 横向权力 分析框架三㊁ 纵向权力 横向权力分析框架下的网格化治理机制:以苏南Y社区为个案㊀㊀(一)来自苏南N镇Y社区的个案Z市是苏南地区较为发达的一个县级市ꎮN镇Y社区于2010年5月份经Z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ꎬ下辖两个集中居住区ꎬ分设12个园区ꎬ建筑面积79万平米ꎬ其中常住人口12000多人ꎬ外来人口约9000人ꎮ该社区努力创新社会管理方式ꎬ建立 网格化管理 机制ꎬ打造组团式服务体系ꎬ实行 三社联动 (社区㊁社会组121网格化社会治理:理论逻辑㊁运行机制与风险规避织㊁社工)的工作机制ꎬ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ꎬ警务室㊁工商㊁卫监㊁城管㊁消防㊁交警等执法部门进驻社区ꎬ实现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城乡均等化ꎬ如图2ꎮ整个镇辖区共划分为一级网格1个ꎬ二级网格20个ꎬ三级网格10个ꎬ三级基层综合网格58个ꎬ共配备网格长58人㊁专职网格员58人ꎬ配备网格电动巡逻车㊁工作牌㊁工作包㊁工作记录本㊁雨伞㊁电筒等工作装备ꎮ图2㊀N镇Y社区网格化服务流程图(作者自绘ꎬ根据调研收集的资料编制)㊀㊀N镇Y社区网格化治理通过 技术嵌入的形式ꎬ将治理资源㊁权力下沉到基层ꎬ重新将社会组织起来ꎮ为保证网格化治理模式的有效运转ꎬ建立大联动工作机制ꎬ主要包括: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㊁处置调度机制㊁情况反馈机制㊁联动运作机制ꎬ并相应设计了工作处理流程ꎬ如图3ꎮ通过信息收集汇聚㊁问题研判㊁分流交办㊁处置反馈㊁监督考核形成完整的回路和闭环ꎮN镇为了规范网格化治理ꎬ积极构建 6+5 的网格化治理格局ꎬ即六大工作制度ꎬ包括网格岗位公示制度㊁网格工作例会制度㊁网格巡查走访制度㊁事件上报制度㊁业务培训制度㊁网格奖惩考核制度ꎻ五张网ꎬ即在N镇的网格化治理中ꎬ将行政服务网㊁党员服务网㊁专业服务网㊁物业服务网以及业主监督网引入ꎬ通过 一格五网ꎬ五网合一 ꎮ实现资源㊁信息㊁数据的共建共享ꎮ这一系列的管理办法㊁工作机制与工作制度的建立ꎬ实现了对基层社区的统一规划㊁全天候无缝隙的管理与服务ꎬ提高了基层治理绩效ꎮN镇还通过成立一系列的社会组织ꎬ比如 老倪调解事务所惠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专业社工在基层治理的重要作用ꎮ自实行网格化治理以来ꎬ党员㊁干部㊁村民以及各类社会组织㊁企业均纷纷成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力量ꎮN镇的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6%ꎬ居民法治建设满意度达98%ꎮ(二) 纵向权力横向权力 分析框架下的网格化治理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ꎬ就是一个放权与让利的过程ꎮ其中ꎬ又以权力下沉为主线ꎮ进入新时代ꎬ以公共秩序再生产为目标的网格化治理实际是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双向嵌入的过程ꎮ行政权力作为公共场域中关于权威性价值分配与交互活动中核心资源ꎬ其配置与运行受到有效与有限的双重制约ꎮ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㊁有序行使㊁有221 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1期图3㊀N镇Y社区网格化治理联动运作机制与工作制度(作者自绘ꎬ根据调研收集的资料编制)限作用是影响国家社会秩序的重要变量ꎮ在亨廷顿看来ꎬ行政权力的发挥是一个内含集中与均衡扩散的过程ꎬ是稳定政治秩序㊁获取政治绩效的关键ꎮ政府改革与政策创新的核心问题在于优化权力结构ꎬ在控制与整合社会的均衡逻辑中不断演进ꎮ在基层治理中表现为国家权力的集中与渗透ꎬ社会权力的有限扩展与参与强化ꎮ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下ꎬ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便可能以网格化的治理形式展现出来ꎮ1.纵向权力(国家权力)的集中与渗透 没有权力和强制存在的社会是不可能的ꎬ没有强力作用的世界也是不可能的 ꎮ[20](P218)政府与社会主体的权力关系运动构成了权力日常实践形塑与发展的重要内容ꎬ也构成了基层社会权力博弈的基本主线ꎮ通过治理链条的延伸与拉长ꎬ不断实现行政权力的下移ꎮ原有的 区-镇(街道)-社区 三级治理层级被延伸为 区-镇(街道)-社区网格 四级治理层级ꎬ国家权力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ꎬ以基层网格为单位收集㊁汇总信息ꎬ进一步掌握社会动向ꎬ实现社会稳定ꎮ伴随着治理权力的下移ꎬ治理资源也在逐渐向基层集聚ꎮ在这一过程中ꎬ政府自始至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ꎬ如从网格的发起㊁管理㊁运行以及有关人员的绩效考评等方面ꎮ(1)网格划分 责任田 化ꎮ街道或社区是传统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ꎬ这样的划分存在着界限模糊㊁任务不均㊁管理重叠以及推诿扯皮等问题ꎮ通过网格的形式划分 责任田 ꎬ能够重新规划城市治理地图ꎬ打破原有行政区划ꎬ运用 技术嵌入 的方式依据行政规划㊁属地管理㊁人口规模以及空间便利等条件划分网格ꎬ并以此作为基础的管理服务单元ꎮN镇Y社区划分四个级别的网格ꎬ并相应派驻网格员与责任人实行责任管理ꎮ(2)资源整合联动化ꎮ通过对 条块 的资源进行整合ꎬ在 派单首问责任制 的基础上ꎬ以综合指挥室为指挥中枢ꎬ综合指挥室在对事件进行简单的处理㊁识别之后ꎬ通过部门间联合协调机制以及职责划分安排ꎬ精准地将有关事件输送到相应的责任部门ꎮ这极大地缓解了部门之间对于一些治理事项识别不清㊁效率低下㊁推诿扯皮以及治理真空的问题ꎮ通过对资源整合联动机制的细化与优化ꎬ不断明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责任边界㊁权力边界ꎬ提高基层政府整合 条块 资源的能力ꎮ(3)工具运用标准化ꎮ 标准化的治理工具有助于简化认知ꎬ减少重复劳动ꎬ提升服务水准ꎮ [18]通过调研发现ꎬN镇的网格化治理主要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实现系统整合的治理模式ꎮ这种系统整合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在网格的划分㊁信息的识别以及事件的编码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考核规范等方面ꎬ都具有一套相匹配的标准化工具ꎮ工具运用的标准化将城市治理的部件㊁事件等要素分门别类ꎬ并有针对性地提321网格化社会治理:理论逻辑㊁运行机制与风险规避供不同的操作办法ꎬ提高了城市治理的专业化㊁精细化水平ꎮ(4)绩效考核规范化ꎮ 网格划分并不止于一种空间关系的重置ꎬ而是责权利的再落实ꎮ [21]在此情形下的绩效考核方式也当然要相应再完善ꎮN镇Y社区网格化治理的绩效考核方式是一种新型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方式ꎬ包括绩效指标㊁绩效标准㊁考核过程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ꎮ为了使绩效考核真正落地ꎬ镇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ꎬ统一监督㊁管理和考核ꎬ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ꎬ考核范围的扩大ꎮ所有的网格员㊁网格长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要接受考核ꎻ第二ꎬ考核指标的量化ꎮ综合指挥中心对各社区㊁各网格㊁各平台的结案率㊁投诉率㊁满意率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ꎬ并定期通报ꎬ遴选出优秀的网格长㊁网格员进行表彰ꎬ并与物质奖励挂钩ꎻ第三ꎬ以时间节点为依据定期收取各级网格的报告ꎬ催办未完成事项并予以问责ꎮ2.横向权力(社会权力)的有效嵌入在基层治理中ꎬ社会权力的有限扩展与有效嵌入到基层政府有两种方式ꎬ一是主动吸收新的社会团体或个人参与政策制定和基层治理过程ꎻ二是旧的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参与意识觉醒ꎬ主动参与政策制定与基层治理过程ꎮ这两种方式均在现有的权力框架下展开ꎮ通过N镇的网格化治理过程ꎬ可以看出纵向的国家权力与横向社会权力呈现双增强态势ꎬ但是ꎬ社会权力的扩张是有限的ꎮ(1)公民参与的多元性与可及性ꎮ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ꎬ丰富志愿者活动载体ꎬ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网格化治理中ꎬ引导市民参与监督ꎬ形成 共建共治共享 的良好治理模式ꎮ在N镇ꎬ除了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网格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譬如消防㊁公安㊁交警等之外ꎬ还成立志愿者协会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团体ꎬ这些都能够通过 城市e管家 的形式参与到城市治理工作中ꎮ这种社会主体参与的多元性和真实性ꎬ能够大大降低城市治理的成本ꎬ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社会成员解决问题的极端化ꎮ从中可见ꎬ社会权力的有效嵌入是城市治理善治的重要构成力量ꎬ社会权力的扩展在实现社会自主性增长的同时ꎬ公权力机关还可以借此随时掌握社会动态ꎮ社会权力的扩展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实现ꎬ而以社会自主性增长为依归的社会权力扩展也离不开对于公权力的依附性ꎮ这种依附性表明ꎬ社会权力的扩展是在良治政府的 掌控 之内ꎬ以社会权力的有效㊁有序嵌入为主要途径ꎬ同时尽量避免社会权力 脱嵌 情况的出现ꎮ(2)各类社区组织积极融入网格化治理ꎮN镇在网格化的基础上ꎬ结合网格员与志愿者协会的力量ꎬ在合理发挥网格员职能的同时ꎬ大量培育㊁发育各类社会组织㊁经济组织ꎬ并使其共同参与网格化治理ꎮ譬如ꎬ志愿者协会㊁书籍漂流会㊁法律天地等各类社会组织的大量出现ꎮ尤其是惠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ꎬ在优化基层自治㊁解决各类治理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ꎮ该社会组织通过组建由网格长㊁专业社工以及居民构成的居民议事委员会ꎬ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居民ꎮ居民议事委员会就高空抛物㊁楼道安全以及家庭安全等方面召开各类议事会ꎬ有力地促进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ꎮ但是ꎬ大多数的社会组织都是在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及镇政府的领导下参与社会治理ꎬ借助其优势化解基层社会矛盾ꎬ辅助政府实现社会治理有序化㊁精细化的目标ꎮ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ꎬ在网格化治理模式中纵向权力渗透与强化力度远远大于横向权力的扩展与参与ꎬ这在更大程度上属于 权威依赖型治理 ꎬ这也回应了学界提出的 行政吸纳 式网格化治理的解释范式ꎮ那么ꎬ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镇政府采取这样一种策略开展网格化治理ꎬ换言之ꎬ基层政府开展网格化治理的动机是什么?细思之ꎬ这既是对压力型体制的回应ꎬ也有政府 控制导向 的基层治理路径依赖与制度惯性使然ꎬ更是基层政府打破条块分割㊁责权421北京社会科学㊀2020年第1期不清的弊端ꎬ是社区赋权增能㊁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ꎮ四㊁ 纵向权力 横向权力 分析框架下的网格化治理风险及其规避㊀㊀毋庸置疑ꎬ网格化社会治理作为一种基层的政社互动模式与权力整合方式ꎬ对于优化基层治理体制与实现秩序整合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ꎮ在上述案例中ꎬ网格化治理有利于N镇的社会稳定ꎬ提高了治理的回应性ꎮ这种治理模式立足于基层社会的分割性特征ꎬ重新整合并下放资源㊁权力ꎬ 形塑了秩序整合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和市场间的关系及其制度与组织表现形式 ꎮ[14]但是网格化治理仍然受到 科层制 与 压力型政府 影响ꎬ导致社会空间挤压㊁技术凌驾于价值以及治理目标抵牾等风险ꎬ带来了基层治理体制内在的结构性紧张ꎮ(一)风险呈现1.行政权力扩张ꎬ挤压社会自治空间通过治理链条的延伸与治理层级的增加ꎬ网格化治理 吸纳 社会力量到政府行政体制之内ꎬ加强了纵向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渗透ꎬ提高了国家整合社会的能力ꎮ在治理实践中ꎬ 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更多是作为管理对象ꎬ参与公共治理的空间有限 ꎮ[14]以 行政化 方式运行的网格化治理ꎬ居民成为权力监控的客体ꎬ社区成为权力肆意挥洒的场所ꎬ这就意味着社区具备了更多 社会 而非 共同体 的意蕴ꎬ网格化带来高效治理的同时ꎬ也弱化了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ꎮ 行政化 带来社会组织的 边缘化 ꎬ刚性的网格边界与行政手段也会阻碍社区社会资本不断累积ꎬ进而影响公共秩序的生成ꎮ2.过分迷恋技术ꎬ功能与价值割裂伴随着城市网格化治理的逐步深入ꎬ技术悖论逐渐显现ꎬ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性会因为技术的过度使用而呈现分离的趋势ꎮ互联网㊁大数据㊁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是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ꎬ实现城市社会治理善治的重要途径ꎮ在网格化治理中ꎬ通过 技术嵌入 的形式ꎬ实现对城市治理现象和内容的精准判断㊁对城市治理对象和事项的精准锁定以及对城市治理手段的精当运用ꎬ以提升城市治理效率ꎮ但值得关注的是ꎬ对技术的过分迷恋会带来对人的驱离和反叛ꎬ甚至会对人带来 戕害 ꎮ一方面ꎬ 技术化 治理会造成治理目标的异化ꎬ比如在绩效考核过程中ꎬ网格化治理主管部门的工作重心在于对各级网格的考核ꎬ运用 查 (查台账) 审 (审报告) 看 (看现场)的考评方式考核各级网格员是否实现目标与完成上级要求ꎬ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资源集聚㊁权威分配以及工作重心围绕着考核目标ꎬ存在着偏离治理实质目标的风险ꎮ另一方面ꎬ 技术化 治理在基层的充分延伸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ꎬ加上父爱主义的政府选择ꎬ使得公民在网格中利益表达更为便捷㊁成本更加低廉ꎮ但是基层治理资源与人员有限ꎬ故而在网格化治理推及的前期ꎬ无法全方位地承接涌现的大量问题ꎬ这会使基层治理问题存在进一步激化的可能ꎮ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 技术化 治理形式ꎬ需要一整套规范㊁健全甚至繁琐的流程去保证目标的实现ꎬ但是过分强调技术的形式ꎬ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治理资源ꎬ使得功能与目标偏离价值ꎮ这就需要在技术嵌入的同时ꎬ也要有人文情怀的倾注ꎬ注重人的自由度㊁获得感㊁舒适度的提升ꎬ最终实现人的 自在自觉 ꎮ3.职责异化ꎬ网格化治理目标抵牾(1)选择式治理ꎮ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约束方式的考核ꎬ能够对网格化治理各部门㊁各环节实现全方位㊁立体化的评价与监督ꎮ在考核类型上ꎬ分为内评价与外评价ꎮ前者指的是网格系统㊁云端系统所显示的实时通报ꎬ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后台记录㊁数据所自动生成的季度考核㊁月考核以及周考核报告ꎻ后者指的是以基层网格为中心ꎬ针对系统无法实时反馈的信息数据ꎬ通过新闻媒体㊁外界舆论等所通报的信息ꎬ521网格化社会治理:理论逻辑㊁运行机制与风险规避。
多中心治理内涵逻辑和结构
多中心治理:内涵、逻辑和结构2014年04月23日14:37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成都)2013年6期第86~90页作者:李明强/王一方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327 【作者简介】李明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王一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一、引言这是一个反官僚的时代,这是一个公民权觉醒的时代。
政府的“守夜人”角色和“凯恩斯主义”都已在历史的实践和人们的反思中翻过了自己的历史篇章,肇始于19世纪70年代并已然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各种对于公共行政的讨论都是一场“治理革命”中不同的声音,虽然不同声音有着各不相同的名称,诸如“治道变革”、“重塑政府”等,但这些声音无不表达着同样一个隐藏在这场“治理革命”背后的本质,那就是公共权威的多元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多中心安排。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由更加灵活的,中心分散的权威系统取代官僚等级制的趋势已很明显。
民主化进程再次与制度的自反性联系到了一起,且明显表现出自治原则”,公民参与和自主治理已经成为不可违逆的历史潮流,这使得符合民主政治“多元正义”价值预设的多中心社会治理结构应运而生。
政府已经不再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更不再是社会治理活动中的唯一权威,正如彼得斯在其题为《变动环境中的治理》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公共服务提供活动中在公共服务领域内,那种层级化的和以规则为基础的管理假设,以及在公共服务领域之外,通过公务员的权威来执行和实施法规的假设已经过时了。
曾经有效的纯粹的韦伯式的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公共组织。
在公共组织里,我们看到,组织的权力和权威有各种各样的来源。
”在对传统官僚制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解构中,多中心治理渐渐显示出自身的内涵、逻辑和结构。
二、从政府到社会:多中心治理释义(一)治理:统治与管理的超越“治理”一词在政治学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中已被广泛提及,按下治理一词传统的含义不论,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赋予了“治理”全新的内涵和特征。
技术逻辑 市场逻辑 治理逻辑
技术逻辑1. 技术逻辑是指一个产品或项目在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和优势,包括研发过程、技术支持、产品功能等方面。
2. 针对技术逻辑,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以确定产品的技术实施方案,并评估技术风险和可行性。
3. 在技术层面上,需要考虑核心技术的创新性和保护性,以确保产品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4. 还需要考虑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以确保产品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市场逻辑1. 市场逻辑是指一个产品或项目在市场层面上的可行性和竞争力,包括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等方面。
2. 针对市场逻辑,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定位,以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受众,评估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
3. 在市场层面上,需要考虑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有较高的吸引力。
4. 还需要考虑市场扩展和营销策略,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
治理逻辑1. 治理逻辑是指一个组织或项目在治理层面上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包括管理结构、组织架构、风险控制等方面。
2. 针对治理逻辑,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以确保组织内部的权责清晰、运作高效。
3. 在治理层面上,需要建立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以确保组织能够及时预警和应对各类风险。
4. 还需要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以确保组织内部有良好的激励机制,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是一个产品或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需要综合考虑并合理统筹,才能确保产品或项目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和稳定的发展。
在实际的项目开发或产品推广中,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将对项目的成功与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的相互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
首先谈谈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之间的关系。
技术的创新与落地能力是保障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产品的技术也需要不断进步和完善。
在市场调研中,对于用户的需求和行为进行客观的分析,将有助于技术团队明确产品的功能特色和技术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荚系是经济活动的基石,然而网络组织中的关系与市场及层级组织中的关系不同.层级组织中 的关系是任务导向,市场组织中的关系足利润导向,网络组织中的关系则是互动导向,而且是针对
网络组织整体构架,即在网络组织之内不同结点间的互动合作与协同进化。网络组织的价值在于 网络整体的连通性,它不是谋求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应用自身的生产要素,而是旨在凭借相关企业的
效应的考虑。将互动的结果——协同效应纳入到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范畴,既有研究的必要,也是
自然的逻辑延伸。可以认为,协同效应绝不是分析的边缘,相反恰恰是逻辑过程的落脚点。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JM模型扩展到包含协同在内的三维结构的治理逻辑模型,如图l所示。
关系隹引 互动《j r—————1
l
.r————1
[收稿日期]2003—10一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H(批准号:70272626)。 [作者简介】 孙国强,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14
万方数据
织关系=fl|行为主体的互动。虽然他们研究的切入点是网络结构,但也同样涉及到网络组织治理的 逻辑过程,可麒认为足JM模型的补充。
胁更可能有效(Granovetler,1985)。 复杂大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广泛而紧密的联结成为网络(扬士尧,1986;H01land,1992),这与
我们将网络组织看做复杂系统并无本质区别。杨士尧认为“正确而深入地认识网络中的各种关系 是实现网络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前提”,杨士尧意义上的关系包括四种基本类型:互赖关系、竞争 关系、吞食关系和破坏关系。而且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同时包括几种类型的复 合关系。例如,通用公司副总裁唐朗克对他们与日本工业公司Ncs有组织的企业联系时说:Ncs 是供应商,向通用供应商品;Ncs是顾客,通用向Ncs供应商品;Ncs是合作伙伴,通用与Ncs建立 战略联盟或合资企业;Ncs是竞争对手,通用与Ncs在生产上展开竞争。此外,四种类型的关系有 时足相百转化的,只有从整体出发把网络内部的各种关系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全面地认识网络。互 赖关系在网络化合作中居主导地位,而互赖关系又分竞争性互赖与共生性互赖。竞争性互赖产生 干功能相近的企业之问,可以弱化竞争以推动跨组织学习(PfeⅡer&salanc|k,1978;Powen et al, 1996),共生性互赖产生于异质企业之间,可以推动互补性资源的利用(Hawley,1950)。正是这种瓦 赖关系使合作各方的经济行为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即互赖关系强化r自我约束能力。网络 组织治理的挑战大多来自于合作结点间的“联结”领域,Galaskiewicz(1996)指出网络分析的魅力在 于它集中于关系系统,而不是单个行为者,行为主体之间的互赖关系是资源流动的潜在渠道,网络 分析不仅研究行为者及其行为,而且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对网络组织中的伙伴关系进 行治理,使网络组织中每一成员都尽其所能、同舟共济,就成为网络组织治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Johanson和Mallsson对关系与互动的研究具有先导性,他们的贡献在于首次将网络组织的治理 实践引入到逻辑过程的新视角,其缺陷是这些研究仍相对肤浅,不仅对关系与瓦动的描述深度有
限,而且仅停留在上述两个逻辑环节上。我们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将JM模型从二维结构 扩展到包括互功结果——协同(治理绩效)在内的三维结构。
[关键词] 网络组织; 治理逻辑; 治理机制;JM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3)1l一【】014一07
一、引言
大鼍关于网络组织的研究文献都论断了网络组织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但是,网络组织与协同 效应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网络组织并非天然具备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仅仅形成网络 就自然地产生显著的绩效是没有道理的(Duhmme,2002),多重联结的网络组织并非一个简单的委 托代理关系(o’connell,1999)。网络组织的形成是取得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分 担研发成本、分散经营风险、增强棱心能力等协同效应的获得只是合作各方的心理预期,要使这一 预期转变为现实,有效发挥网络组织配置资源的独特功效,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网络组织的治 理。现有研究在这方面的探索非常有限。本文在扩展JM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系统科学理论构建 以关系、互动与协同为主要内容的三维治理逻辑模型,并对网络组织治理的核心内容——治理机制 与治理逻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使网络组织的治理实践落脚到治理逻辑的平台之上。
群体问通过第三方进行间接的连接,并形成以系统为特征的关联结构。因此,结构嵌入是众多参与
者相互作用的函数(Nohia&Eccles,1992)。可见,结点之间的联结关系是彼此进行互动合作的基 础,而长期的互动合作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增强了网络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
力。然而,网络组织治理活动的逻辑过程并非终止于互动这一环节。互动的结果产一E协同,对协同 效应(高于独立运作绩效的共同治理绩效)的追求才是合作各方进行跨边界的网络化合作的初衷。 企业的经营战略从追求自身规模经济的单打独斗转移到突出核心能力的互补合作,正是出于协同
二、JM模型的扩展
Mj Lchell(1969)指出,对网络化过程的理解需要从网络形态和互动关系两个角度人手。Johar-son 和M叭sson(1987)发展了Mitchell的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个关系与互动的模型(JM模型),将网 络结点间的联结关系与其相互作用行为有机地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在网络组织中企业问的关系 是互为导向的(MuEual Oientation),这意味着企业准备与另一方互动时期望对方也同样如此。两个 既不相同叉密切相关的互动过程(交易过程与适应过程)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互动关系。互为导向也 意味着企业之间相互了解,关注对方的利益。交易过程可建立关系,正向诱导(P(,sitive lnducernen【s) 和亲密关系(MutuaHty)是交易过程的主要特征。当交易各方认识到交易中的复杂性与异质性,就容 易产屯持久的关系。Messner等(2000)概括了网络结构的三个特征:行为主体间的水平联结、跨组
三、治理逻辑的三维度分析
1.结点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 网络关系的基本假设是:一方依赖于由他方所控制的资源,而且收益来自于资源的整合,合作 各方不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去谋求自身利益。在网络中单个结点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 与其他结点的关系之中,这些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互补与和谐是网络成功运 作的基础,正如Mncnen(1985)所指出的,声誉、友谊、互赖和利他主义的“套带(Ent“幽ng Smngs)”成 为关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种“套带”关系的存在,合作各方已经部分地丧失了支配自己
2()()3年11月 第1l期(总】88期)
【公共管理】
中冒工掌撬栅
Chi心IⅡdustn却Eco叫珊v
Kov 2∞3
N¨Il
关系、互动与协同: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
孙国强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030012)
[摘要】本文在扩展JM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系统科学理论构建以关系、互动与协同 为主要内容的三维治理逻辑模型,进而分析了治理机制与治理逻辑之间的关系,使网络组 织的治理实践落脚到治理逻辑的平台之上。
15Leabharlann 万方数据未来的能力,而且日益依赖于他人的话动。 独立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用Granovetter的语言来描述,则有强联结(strong Ties)、弱联结(weak
Ties)和自由交易(A丌ns—len舢Ties)三种关系,网络组织中结点之间的关系属于强联结。从丰田知识 共享网络来看,其发展经历了由弱联结到与丰田的强联结再到供应商之间的强联结的不同阶段,知 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是网络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强联结的优势在于它能提供必要的承诺以 推动互动合作,一方面,承诺提供了一个“未来的荫影(shadow 0f Future)”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意味 着台作带来的长期收益超过了防御所带来的短期收益(Anderson&weil2,1992)。从这一观点来看, 承诺鼓励专用性关系资产的投资,而自由交易中的行为主体由于风险的原因不会投入这样的资产, 它宁愿远离关系而进行重复谈判合约条款;另一方面,重复互动和彼此熟悉也可创造一个“过去的 荫影(shadow of Past)”,以推动基于社会情感、信任和规范的关系规制的出现(culati,1995),这强化 了强联结的合作收益,强烈的社会情感减少了冲突,增强了内聚力(Krackha陆,1992),互惠这样的关 系规范也可制止企业的防御愿望而支持相互信任(Bery et a1.,1995)。强联结意味着网络中相互联 结的密度较高,高密度网络有利于有效的制裁(Burt.1998),由于放大了制裁的声誉效应,制裁的威
尽管有关层级组织治理的研究在不断深化,有些学者已认识到协作与外部网络逐渐成为企业 实现外部协调的主要方式,并提出外部网络化趋势对层级治理结构已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使层级 治理由公司内部延伸到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但是,其研究的出发点是层级治理如何适应网络 化发展的需要,仍未突破以单个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框架。网络组织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 一种独立的组织形态,网络组织的治理对象一开始就是网络组织整体,而不是其中的某个结点。正 如组织社会学家Pe丌Uw(1986)所指出的,组织网的研究必须注意的问题之一是组织网分析的重点是整 个组织网,不是组织网内部的某些特定的组织。可以认为,网络组织治理逻辑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利 益相关者理论,将单个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的双边关系拓展到多元结构,探讨多层面调节、互动关系。
联合,发挥异质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的互补和相乘的效果。因此,网络组织的核心问题不在于企业 经济话动的边界界定,也不在于企业内部合理科层结构的选择和内部生产与外部购买最佳组合的
匹配,而在于企业内外能诱发各种交互作用的网络关系及其构造』:。结构嵌入可以看做是群体问 双边和约相互连接的扩展,这意味着组织间不仅具有双边关系,而且与第三方有同样的关系,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