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气候变暖,高温天气日益频繁,医院成为高温中暑事件的高发场所之一、高温导致人们容易出现中暑、晕厥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针对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制定相应的卫生应急预案,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好应对,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二、目标确保医院在高温天气下的正常运行,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三、应急预案内容1.人员安排1.1医务人员: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及时熟悉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岗位责任制,并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应对高温中暑的应急能力。
1.2患者及家属:医院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患者和家属了解高温中暑的预防措施,并在医院设置宣传栏、传单等宣传资料,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自我防暑的意识。
2.温度监测医院应建立温度监测系统,定期检查各科室、手术室、病房等重要区域的温度,确保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一旦出现温度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
3.空调设备维护医院应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空调设备的维护和清洁,防止堵塞或故障导致空调无法正常运行。
在高温天气下,可以适当调低空调温度,提供凉爽的就医环境。
4.防暑设施设置4.1室内:医院应适当增加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轻高温对人体的不适。
同时,可以在一些公共区域设置冷气喷射装置,提供清凉舒适的环境。
4.2室外:在室外设置遮阳棚、休息区、喷水设备等,方便患者和家属休息和防暑。
5.供水保障医院应随时监测供水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供水正常。
在高温天气下,要及时补充水分,提供充足的清洁饮用水,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饮水条件。
6.急救措施6.1医务人员: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应对高温中暑的应急能力。
同时,要确保医院急诊科等重要部门的正常运作,随时能够对中暑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6.2患者及家属:医院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提供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就医人员出现中暑症状,要及时将其转移到凉爽的地方,并及时给予降温救治,直至症状缓解。
高温中暑卫生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高温天气现象日益频繁,高温中暑事件也随之增多。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高温中暑事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公众对高温中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2. 建立健全高温中暑监测、预警、救治体系;3. 确保高温中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4. 减少高温中暑事件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高温中暑卫生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高温中暑应急工作。
2. 高温中暑卫生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
3.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高温中暑卫生应急工作。
4. 各级医疗机构负责高温中暑病例的救治工作。
5. 各级气象部门负责高温中暑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6. 各级教育、民政、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高温中暑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警与监测1. 气象部门根据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适时发布高温中暑预警信息。
2.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高温中暑监测数据,定期发布高温中暑风险提示。
3. 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高温中暑病例监测,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五、应急处置1. 病例救治:各级医疗机构要确保救治能力,及时救治高温中暑病例。
2. 应急救援:高温中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3. 信息报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高温中暑事件信息。
4. 临时安置:对因高温中暑导致无法正常生活的人群,要及时进行临时安置。
5. 公众宣传:加强高温中暑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六、恢复与重建1. 对高温中暑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2. 加强高温中暑救治能力建设,提高救治水平。
3. 加强高温中暑监测、预警、信息报告体系建设。
4. 完善高温中暑救治网络,提高救治效率。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高温中暑卫生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一、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高温天气频繁出现,高温中暑事件也逐渐增多。
高温中暑是由于长时间的高温暴晒导致人体热量无法正常散发,从而造成身体热量过高和体温升高的一种疾病。
高温中暑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将会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二、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高效、迅速的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机制,以提高对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和减少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三、责任1.政府部门:(1)制定和完善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动作。
(2)加强对高温中暑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
(3)组织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措施的快速响应。
2.卫生部门:(1)加强高温中暑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醒公众注意高温天气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2)组织协调医疗资源,成立高温中暑救治专家组,并提供相关培训。
(3)建立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
(4)及时处理高温中暑患者,确保其得到及时的救治。
(5)收集和整理高温中暑事件的数据及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3.公众:(1)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避免在高温天气暴晒下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补充水分。
(3)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高温天气的变化和预警信息。
(4)遇到高温中暑症状,要及时就医,尽早得到救治。
四、应急流程1.监测和预警(1)建立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系统,包括气象监测、环境监测和人群健康监测等。
(2)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
2.宣传和预防(1)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开展高温中暑预防知识的宣传。
(2)提醒公众注意高温天气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例如避免长时间暴晒、补充水分等。
(3)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关注和保护,例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
3.救援和救治(1)组织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做好高温中暑救援的准备工作。
高温中暑卫生应急预案

高温中暑卫生应急预案一、预案背景与目的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此预案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减少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预警机制1. 高温预警发布- 当地气象部门应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并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
2. 高温中暑风险评估- 卫生健康部门应结合气象信息,评估不同人群的中暑风险,特别是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三、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 加强高温天气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2. 环境改善- 鼓励各单位采取合理调整作业时间、增设遮阳设施等措施,改善工作环境。
3. 医疗准备- 医疗机构要备足防暑药品和救治设备,确保一旦发生中暑能够及时有效救治。
四、应急响应1. 应急指挥机构建立- 成立专门的高温中暑应急指挥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快速反应。
2. 应急资源配置- 根据需要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包括医护人员、救护车辆、救治药品等。
3. 应急处置流程- 制定详细的中暑应急处置流程,包括现场急救、转运救治、后续跟踪等环节。
五、后期恢复与评估1. 健康监测- 对中暑患者进行健康监测,防止复发和其他并发症。
2. 效果评估- 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预案内容。
六、培训与演练1. 人员培训- 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高温中暑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应急演练- 组织开展高温中暑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结语。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一、事件背景高温中暑事件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人体水分严重流失,体温过高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病症。
在夏季高温天气中,高温中暑事件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高温中暑事件,必须迅速采取卫生应急措施,救治患者,防止事态扩大。
二、事件预警1、通过天气预报、气象监测等途径掌握气温变化情况。
2、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节假日等特殊时期,预测人群活动达到峰值,气温突然飙升的情况。
3、了解人群的聚集活动情况,一旦出现大规模集会、露天活动等,要及时发布预警。
三、应急响应措施1、员工培训在高温季节到来前,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理的培训,要求员工要学会如何预防中暑、中暑的预兆及救护技术。
并确定企业应急响应预案,做好卫生应急物资的准备。
2、防暑降温在高温天气中,企业要注意做好劳动保护,例如调整工作时间,采取分时段作业;同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工作现场要合理安置防暑设施,如通风设备、雨伞、遮阳网等。
3、加强监测企业应当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控环境温度、湿度,进行气象预报。
同时要关注员工身体状况,尤其是老年人、心血管病人、孕妇等高危人群。
4、救治患者如果员工出现中暑症状,应尽快将其转移到阴凉处,松开衣服,给予口服盐水、饮料等补充体液。
如果情况较严重,要立即送医院治疗,保证患者安全。
5、卫生清洁高温天气中,空气湿度大,很容易出现细菌繁殖的情况。
所以企业要及时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证劳动场所的清洁卫生。
6、预防措施企业可以设置休息区,在上班员工劳逸结合的时候,给予适量的饮料、零食等。
同时,企业也要注重员工的饮食。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建议员工多喝水、多吃蔬菜、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四、卫生应急物资准备1、矿泉水、盐水2、口服盐粉、葡萄糖盐水3、适量药品,如防晕、止痛等4、空调、通风设备等防暑物品5、急救箱、简易担架等急救物品五、总结高温中暑事件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症,企业应该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和预案制定,定期检查和更新预案,加强员工宣传和培训。
高温中暑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夏季高温天气逐年增加,高温中暑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高温中暑事故,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高温中暑事故预防和应对能力,减少事故发生。
2. 在高温中暑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增强社会公众对高温中暑事故的认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社区等高温中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高温中暑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高温中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3. 各组成员职责:(1)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汇总事故信息。
(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实施。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提供医疗救护。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筹备、供应和调配。
(5)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
五、应急救援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高温中暑事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高温作业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建设,降低作业环境温度。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4)提供充足的防暑降温用品,如清凉饮料、防暑药品等。
2. 应急救援措施(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救援指挥部。
(2)现场救援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将重伤员送往医院。
(4)物资保障组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
(5)宣传报道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六、应急响应级别根据高温中暑事故的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 一级响应:针对重大高温中暑事故,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2. 二级响应:针对较大高温中暑事故,启动应急预案,部分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预案概述 • 组织与协调 • 监测与预警 • 应急响应与处置 • 医疗救治与预防控制 • 预案评估与修订 • 责任追究与奖惩 • 其他事项
01
预案概述
目的和依据
目的
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高温中暑 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制 定本预案。
预警发布
根据预警分析结果,按照预警级别划 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预警信息。
预警响应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 构等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应急响应 措施。
预警级别划分与发布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高温中暑可能造成的危害程 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将预 警级别划分为四级:蓝色、黄色
、橙色和红色。
预警发布程序
05
04
病情监测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恶化情况。
信息报告与发布
医疗机构
发现中暑病例时,医疗机构应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卫生行政部门
接到中暑病例报告后,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开展调查,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病例数量、病情、治疗情 况等。
对于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做出 特殊贡献的个人或单位,应给予表彰 奖励。
08
其他事项
预案解释权
本预案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各 相关部门积极协助。
预案实施过程中如遇到新情况、新问 题,由卫生行政部门及时组织专家进 行论证,并对预案进行修订。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相关规定与本预案不符的,以 本预案为准。
预案修订
修订必要性分析
根据预案实施效果评估和适应 性评估的结果,分析预案修订 的必要性,明确修订目标和重
中暑应急预案

中暑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中暑是由于高温天气下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导致体
温调节失常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中暑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
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二、应急预案。
1. 预防措施。
(1)提前做好防暑准备,避免在高温天气长时间暴露在户外。
(2)多饮水,避免过量饮酒和咖啡因饮料。
(3)避免在炎热的午后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4)穿着透气、吸汗、宽松的衣物,戴好遮阳帽和太阳镜。
2. 中暑应急处理。
(1)一旦出现中暑症状,立即将患者移到阴凉处,保持通风。
(2)给患者提供清凉的水和盐水,帮助其补充体液。
(3)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腋下和颈部,帮助其降温。
(4)如果患者昏迷或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三、应急预案执行。
(1)组织人员进行中暑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中暑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2)在高温天气下,加强对工作场所的通风和降温措施,避免员工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定期检查员工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
(4)建立中暑应急小组,负责组织中暑应急演练和应急处置工
作。
四、总结。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高温应急情况,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需要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应急预案的执行,可以有效降低中暑对人体的危害,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高温中暑事件概述 • 高温中暑事件应急预案 • 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 • 高温中暑事件预防措施 • 预案实施与保障 • 相关法律法规与参考文件
01
高温中暑环境中,导致人体体温 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的急性病症。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高温中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控制工作,提 供相关的预防控制建议。
紧急救援机构
负责高温中暑事件的现场救援和转运工作,及时向当地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救援情况。
其他部门
公安、交通运输、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 分工,密切配合,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03
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
高温中暑可以分为三级: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其中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相关疾病。
高温中暑发生原因
1 2
气象因素
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等气象条件有利于高 温中暑的发生。
职业因素
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户外作业、高温环境作 业等工作容易发生高温中暑。
3
健康状况
患有慢性病、肥胖、营养不良、缺乏水分等人 群容易受到高温影响而发生中暑。
现场急救措施
快速脱离高温环境
当发现有人中暑时,应立即将 患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到阴凉
、通风的地方。
保持呼吸道通畅
松开患者衣物,保持呼吸通畅, 避免窒息。
降温处理
用凉水擦拭患者身体,尤其是腋窝 、腹股沟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紧急送医治疗
及时送医
在现场急救后,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 步检查和治疗。
确保运输安全
在送医途中,要确保患者平稳搬运,避免颠簸和 震动。
中暑病人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中暑病人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而引起的疾病。
中暑病人需要紧急处理和适时的急救措施来保证其生命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中暑病人应急预案及程序的建议。
1. 发现中暑病人
当发现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冷静,立即向医疗人员报告。
- 将中暑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
- 让中暑病人躺下,并提高其脚部以促进血液回流。
2. 给予急救措施
在等待医疗人员的到来之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急救措施来减轻中暑病人的症状:
- 给病人喝足够的水,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 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病人头部,降低体温。
- 拆掉病人过多的衣物,以提高散热效果。
- 若病人有呕吐现象,将其侧翻头部向一侧,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3. 就医和进一步处理
当医疗人员到达后,他们将对病人做出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
- 配合医疗人员提供病人的相关病史和症状情况。
- 提供适时的援助,如协助抬担架、给予医疗器械等。
4. 预防措施和宣教工作
除了应对中暑病人的急救工作,我们还应该加强中暑的预防措施和宣教工作,以减少中暑病例的发生:
- 提供中暑预防的宣传资料,向公众普及中暑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 告知工作人员在高温天气中注意防暑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 增加防暑设施和设备,如遮阳棚、通风设施等。
以上是中暑病人应急预案及程序的建议,希望能为处理中暑病人的紧急情况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背景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高温天气已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高温天气中容易出现中暑事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卫生应急预案呢?卫生应急预案预防措施1.向公众宣传中暑知识公众应该了解中暑的症状、预防方法以及就诊流程等。
建议政府、媒体等向社会推广中暑预防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2.鼓励人们适度锻炼在高温天气下,人们应减少运动量,避免在烈日下运动,如果必须在室外运动,则应该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同样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3.提供应急物品在高温天气下,应该随身携带水、盐、毛巾等应急物品,及时采取散热降温的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中暑患者要及时就诊一旦发现中暑症状,应该及时送往医院或急救中心,并向医护人员主动提供患者的病症情况,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对患者进行救治。
2.组织志愿者开展宣传救助在高温天气下,可以组织志愿者进行中暑知识宣传和救助行动,及时发现和救助中暑患者,同时也可以走村入户,向农村居民宣传中暑知识。
3.卫生部门应加强监测预警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温中暑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向社会公众推送卫生防护知识。
总结高温中暑事件是一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卫生应急预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高温中暑的发生,我们要从源头预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已发生的事件,我们要及时救治患者,开展宣传救助和监测预警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保障。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在高温夏季,中暑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提高应对高温中暑的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制定一份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旨在及时应对高温中暑事件,有效减少损失。
以下是该预案的内容:一、背景随着气候变化,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
高温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风险,可能引发中暑、热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此,制定卫生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公众对高温中暑的认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2. 快速响应高温中暑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减轻伤害;3. 组织卫生应急队伍,保障公众健康;4. 发挥群众力量,共同应对高温中暑事件。
三、卫生应急预案1. 指挥架构预案指挥部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协同卫生、气象、应急等部门组成。
指挥部将根据预警情况,决定启动应急响应等级,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2. 预警机制建立高温中暑预警机制,监测气象变化,及时发布高温预警。
预警信息应以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传播,以提醒公众注意防护。
3. 防护宣传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高温中暑的预防宣传。
包括但不限于宣传单页、微博、微信群、广播、电视等方式。
重点宣传中暑的症状、预防措施等,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
4. 公众救助体系建立公众救助热线,一旦发生高温中暑事件,公众可通过该热线获得指导和救助服务。
热线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医疗知识,能够为中暑患者提供急救指导。
5. 救护与转运建立高温中暑患者救护与转运网络,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
救护车辆应配备专业护理人员,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需做好接诊准备,为中暑患者提供适时有效的治疗。
6. 人员防护与救援相关工作人员在高温工作环境中时,应穿戴透气、防护性好的工作服,佩戴防护帽、口罩等。
必要时,应设立临时休息点,提供饮用水、遮阳等设施。
7. 高温工作安排对于高温环境中的岗位,应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合理安排休息、饮水等。
尽量避免高温时段进行户外作业,减少中暑风险。
8. 数据监测与评估建立高温中暑事件数据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发布相关报告,总结经验教训,为应对未来类似事件提供参考。
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高温中暑事件,及其它以高温条件为直接诱因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三、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增强防范高温中暑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积极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和预警工作。
(二)部门联动,积极应对一旦发现高温中暑事件的苗头,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和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三)依法管理,规范有序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加强相关培训和演练等工作,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件。
(四)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对高温中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科学应对高温中暑事件的整体素质。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一、成立应急工作领导组织(一)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组员:XXX、XXX、XXX(二)诊疗救治专家组组长:XXX组员:XXX、XXX、XXX(三)后勤保障组组长:XXX组员:XXX、XXX、XXX(四)综合信息组组长:XXX组员:XXX、XXX、XXX二、各部门职责(一)领导小组决定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的启动;负责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统一指挥;负责组织协调高温中暑事件的医疗救治;督导检查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准备情况。
(二)医务科、应急办、科教科负责高温中暑事件知识培训工作。
(三)综合信息组负责对高温中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等。
人民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于都县人民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卫生部中国气象局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于都县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于都县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防范高温中暑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积极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和预警,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2、加强管理,规范有序。
根据我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加强相关培训等工作,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件。
3、依靠科技,依靠群众。
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一)成立“于都县人民医院突发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钟文林副组长:龙启明雷宏孙世忠成员:周华袁文卿曾玉英周小军领导小组负责我院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统一决策、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承担医疗卫生救援的组织、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院感科,负责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成立“于都县人民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专家小组”组长:陈鹏副组长:周华曾玉英成员:陈文勇孙援林袁红新阳景明邬志广邓勇专家组负责对全院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职责:1.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级别,做好中暑救治药品储备,抽调一定专业人员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床位,以便有效应对高温中暑事件发生。
2. 负责高温中暑病例诊断、治疗、转运和报告等工作,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本单位内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应急预案

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医院内高温中暑事件,保障患者、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区域,包括门诊、住院部、医技科室、行政后勤等。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指挥小组成立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总务科、设备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责:全面负责医院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医疗救治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急诊科、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
职责:负责高温中暑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制定救治方案,组织实施救治措施。
后勤保障小组由总务科科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总务科、设备科等相关科室人员。
职责:负责医院的水电供应、空调通风系统的维护、防暑降温物资的储备和发放等后勤保障工作。
宣传教育小组由宣传科科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宣传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人员。
职责:负责高温中暑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患者和职工普及防暑降温知识。
三、预防措施加强高温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改善医院环境确保医院内通风良好,空调系统正常运行,适当增加降温设备,如风扇、水帘等。
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患者和职工宣传防暑降温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对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职工,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做好防暑降温物资的储备储备足够的防暑降温药品、饮品和设备,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扇、空调等。
四、应急处置流程发现高温中暑患者医院内任何人员发现高温中暑患者,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并通知急诊科。
医院高温中暑应急预案

医院高温中暑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对高温中暑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中暑事故造成的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在高温天气下,患者和职工中暑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三、高温中暑定义及分级1.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上升。
2. 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到38.5度以上。
3. 重度中暑:a) 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
b) 热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
c) 热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和短暂晕厥。
四、应急预案措施1. 预防措施(1)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工作,提高患者和职工的防暑降温意识。
(2)加强医院内部通风设施的维护,确保工作环境良好。
(3)提供含盐0.3%的清凉饮料,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4)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作业禁忌症。
2. 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中暑患者,立即将患者抬到附近通风、凉爽的位置,避免在高温区域施救。
(2)将中暑患者平放于地上,解开衣扣,自然通风或扇风解热,服用中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或稍凉的饮用水。
(3)对中暑患者进行吸氧,同时用湿毛巾擦拭患者身体表面,加快降低体温直到逐渐恢复。
(4)对于失去知觉的中暑患者应立即掐人中,如能苏醒,给予适当休息和观察。
(5)重度中暑患者立即拨打120,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医院职工进行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培训,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开展高温中暑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六、总结和改进1. 定期总结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医院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高温天气日益频繁,高温中暑事件也随之增多。
为了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院应对高温中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高温中暑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提高医院应对高温中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有效。
3. 减少高温中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医院正常运营。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范围内所有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医院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工作。
3. 各部门、科室根据职责分工,配合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院工作人员和患者对高温中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合理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充分休息。
(3)加强室内通风降温,提高空调、风扇等设备的使用效率。
(4)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用品,如冰块、清凉饮料等。
(5)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从事高温工作。
2. 发现中暑患者后的应急处置(1)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或解松衣物,头部抬高平卧休息。
(2)用冷毛巾敷头部,有条件可用30%酒精擦身降温,还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
(3)如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适量清凉饮料或淡盐水,但不可过量。
(4)如患者意识丧失,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5)对重症中暑患者,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救治。
3. 应急处置流程(1)发现中暑患者后,立即上报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展开救援。
(3)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同时联系120急救中心。
(4)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5)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六、后期处理1. 对中暑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查找隐患,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医院高温中暑救治预案模板

一、预案背景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来临,气温持续攀升,高温中暑病例逐渐增多。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院应对高温中暑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准确、高效地救治高温中暑患者。
2. 减少高温中暑导致的死亡和伤残。
3. 提高医院应对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高温中暑救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实施预案。
2. 医院急诊科为救治高温中暑患者的责任科室,负责患者的初步救治、转诊等工作。
3. 相关科室(如内科、外科、ICU等)为救治高温中暑患者的协作科室,根据病情需要提供支持。
四、救治流程1. 初步救治(1)患者进入急诊科后,立即评估病情,询问病史,观察生命体征。
(2)根据病情,迅速给予患者物理降温,如解开衣物、用温水擦拭全身、酒精擦拭等。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给予口服补液盐。
(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
2. 严重病例救治(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立即启动重症中暑救治流程。
(2)迅速将患者转移至抢救室,进行紧急救治。
(3)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如冰帽、冰毯、冰盐水灌肠等。
(4)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升压、抗感染等治疗。
(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心脏支持等治疗。
3. 转诊(1)病情稳定的患者,在急诊科完成初步救治后,可根据病情转至相关科室继续治疗。
(2)病情危重患者,需转至ICU或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医院内部高温中暑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应对高温中暑的能力。
2. 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如调整工作时间、提供清凉饮料、配备防暑降温药品等。
3.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预防高温中暑。
4. 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同开展高温中暑防治工作。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医院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
2. 高温中暑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护士中暑高温应急预案

护士中暑高温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护士在工作中因高温导致的中暑事件,保障护士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在工作场所有人员中暑时,承担对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
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中暑时,承担对外人中暑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三、中暑的识别和预警信号:1. 高温天气下,护士出现头痛、头晕、口渴、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应立即引起注意,可能是中暑的前兆。
2. 预警信号包括高温天气、高湿度、长时间站立或体力劳动、缺乏足够休息等因素。
四、应急预案流程:1. 发现中暑情况:护士一旦发现同事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报告给上级护士或护士长。
2. 紧急处理:上级护士或护士长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将中暑人员抬到附近通风、凉爽的位置,解开衣扣,让其自然通风或用风扇解热。
3. 降温措施:使用湿毛巾擦拭中暑人员的身体表面,给予冰袋或冷敷物品敷在其额头、颈部等部位,以加快降温。
4. 给予补充水分:给予中暑人员适量的清凉饮料,如盐开水、藿香正气水等,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水中毒。
5. 寻求医疗帮助:及时联系医疗救援人员或拨打急救电话,将中暑人员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护士进行高温中暑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护士对中暑的认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2. 定期进行高温中暑应急演练,确保护士能够熟悉并正确执行应急预案流程。
六、预防和措施:1. 加强高温天气下的工作防护,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用品。
2. 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体力劳动,确保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 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凉爽条件,适当调整工作环境温度。
4. 提高护士对高温中暑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和互助意识。
七、记录和总结:1. 发生中暑事件后,应详细记录事件经过、处理措施和结果,以便总结经验和改进应急预案。
医院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患者在高温天气下的生命安全,提高医院应对高温中暑事件的能力,制定本预案,确保在发生高温中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患者、工作人员以及外来人员发生高温中暑的情况。
三、应急处置原则1. 早期发现、早期处理;2. 快速评估、准确诊断;3. 优先救治、分步实施;4. 科学救治、安全防护。
四、预警与预防1. 高温天气来临前,医院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做好高温中暑的预防工作。
2.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3. 增加病房通风,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4. 为患者提供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患者中暑症状时,医护人员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抬高双脚,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
2. 评估患者病情,如有以下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a. 患者意识模糊或昏迷;b. 患者体温持续升高,皮肤干热,无汗;c. 患者出现抽搐、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
3. 立即对中暑患者进行物理降温:a. 在患者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b. 用冷水或30%的乙醇(酒精)进行全身擦浴;c. 用扇子或电风扇吹风,加速散热。
4. 若患者意识模糊或昏迷,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5.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持续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6. 紧急情况下,可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支援。
六、后期处理1. 对中暑患者进行详细评估,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 对医护人员进行高温中暑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对医院设施进行改造,提高医院在高温天气下的抗风险能力。
七、预案管理1.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2. 医院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高温中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都县人民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卫生部中国气象局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于都县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于都县卫生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防范高温中暑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积极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和预警,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2、加强管理,规范有序。
根据我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加强相关培训等工作,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件。
3、依靠科技,依靠群众。
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成立“于都县人民医院突发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
小组”
组长:钟文林
副组长:龙启明雷宏孙世忠
成员:周华袁文卿曾玉英周小军
领导小组负责我院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统一决策、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承担医疗卫生救援的组织、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院感科,负责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成立“于都县人民医院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专家小组”
组长:陈鹏
副组长:周华曾玉英
成员:陈文勇孙援林袁红新阳景明邬志广邓勇
专家组负责对全院高温中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职责:
1.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级别,做好中暑救治药品储备,抽调一定专业人员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床位,以便有效应对高温中暑事件发生。
2.负责高温中暑病例诊断、治疗、转运和报告等工作,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本单位内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3.、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指导做好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人防护,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对高温
中暑事件的发生、发展、控制过程进行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开展大众预防高温中暑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
三、事件分级
依据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将高温中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 级)四级。
发生高温中暑事件,达不到IV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1、特别重大高温中暑事件((I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2、重大高温中暑事件(II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
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b.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3、较大高温中暑事件(III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
b.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4、一般高温中暑事件(IV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四、事件的预测、预警
气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分析,结合高温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预警发布的级别,经报县卫生局同意后发布。
依据气象条件、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将预警分为四级。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I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TT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Try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V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五、应急响应
(一)启动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二)应急措施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县卫生局与气象部门合作联动,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事件的防控建议,指导、督促开展相关应急工作。
I、一级预警响应措施
a.积极主动地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及早发现病例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强化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防暑动员:
c.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工会等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展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2、二级预警措施
a.进一步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
并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 进一步加大宣传防暑降温知识的力度,强化全体社会公众防控高温中暑的意识;
c.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积极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部门,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的用人单位,开展联合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3、三级预警响应措施
a。
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或有关单位做好老年、儿童、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高温中暑防控工作的意识;
c.根据有关部门、单位的要求,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开展防暑降温咨询,并指导用人单位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4、四级预警响应措施
a.开展高温中著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高温环境下作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应急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由县卫生局和气象局共同确定并同时报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应急响应终止主要参考依据为: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持续3天低于预警所需等级以下,并预测在短期内预报级别不会明显上升,且大部分中暑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新发展中暑病例数明显下降。
五、建立中暑病例报告制度
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单位为责任报告单位。
发生高温中暑事件单位的工作人员等均为责任报告人。
发现高温中暑病例后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于当日进行网络直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高温中暑事件。
于都县人民医院
二0一一年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