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60(题与答案)
2020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60(题与答案)
资格证辨析题60道导语:辨析题是中学科目二考试的必考题型。
题目数量为4道,每题8分,共计32分。
这种题型一般是总分总的结构作答。
下面是整理的练习题,供大家平时练习使用。
多练多写,考试才能有话可说。
1.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就是广义的教育。
【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因此,题干描述的是狭义的教育而非广义的教育。
故该说法错误。
2.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但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社会发展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形成制约。
故该说法错误。
3.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参考答案】此说法正确。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因此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故该说法正确。
4.一个国家的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定是同步的。
【参考答案】该说法错误。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是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一定是同步的。
故该说法错误。
5.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指教育事业的速度和规模。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答题模板+真题解析)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答题模板+真题解析)辨析题类型辨析题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概念混淆型,因果关系型,理论点理解错误型,概念的内涵或外延错误型。
概念混淆型是几个概念弄混了,不同的概念等同成了一个概念,这类题目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因果关系型是前半句为因,后半句为果,但是因不能推出果,前后不是因果关系,一般的标志为有这些程度副词,如“因此,因而,所以”等。
主要考察对两个知识点之间关系的识记。
理论点错误理解型就是理论点说的错误,理解偏差的,但是这类题目也有争取的,要求区分某一教育相关理论的、某一观点的细节,考察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
1. 概念的内涵或外延错误型概念的内涵或外延错误型一般从某个重要概念出发,通过对概念的阐释来考察我们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包括两种类型:1.缩小内涵(扩大外延型)例如:教育就是指智育开发。
2.主观臆断,例如: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的影响。
【答题模板】第一步:表明观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错误的。
”“以上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
”第二步:分析观点。
这是整道题的核心要点。
需要做到充实、有理有据。
一、若观点错误:1.概括指明错在哪里。
例如:“违背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是对素质教育要求买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
”2.指明观点提出的背景/确定分析题干所处的环境/解释概念/理论阐述。
例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
”“‘专家’是指在本学科领域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杂家’具有丰富知识的教师。
”3.详细分析错误之处。
结合基础理论详细分析理论,几种作答方式可选:(1)阐述正确的理论应该是什么;(2)错误理论详解。
例如:在一道否认纪律约束的题目里,就要详细阐述纪律约束的概念、作用、重要意义、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与正面引导相互结配合,共同发挥作用;4.提出策略。
结合题干中错误的观点、做法,提出正确的做法。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因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中学)2020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
A.生产力B.政治C.文化D.人口4.学制发展进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收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
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多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5.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自然本位论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
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
A.从幼儿园到初中B.从小学到初中C.从初中到高中D.从小学到高中7.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好三个文本,这三个文本是( )。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C.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8.20世纪后半叶美国出现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产生较大影响,其特点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自学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特朗普制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贝尔-兰卡斯特制9.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这种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10.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奖励。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全解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1、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这种说法不正确。
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普通高中属于这一范畴。
2、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学不仅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和综合实践劳动在内的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规范传授给学生,为他们在智能。
品德、美感、体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的,就形成了有关的道德观念。
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只有道德观念而无道德信念时,就会经常发生诸如明知顾犯之类的错误行为,这时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不一致。
4、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因此,学习所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5、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大类,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6、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所谓“直观教学原则” ,是指在教学时应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和已有经验,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获得生动表象;同时引导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规律和原理。
教师要认识到直观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不要为直观而直观,避免直观的形式化、庸俗化。
2020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0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2020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教育知识与水平》一、单项选择题1-5:B C A B C 6-10:C B D A D11-15:C A B D A 16-21:B B A A D C二、辨析题22、错误。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水平,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并不是德智体诸方面的平均发展。
2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发展学生学习的水平。
准确。
24、错误。
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所以,程序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能混为一谈。
25、错误。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
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
三、简答题26、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27、一、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整合性原则 4.先进性原则二、总体要求 1.注重有效备课 2.强化适时备课 3.提倡集体备课4.教案备写实行分层要求三、备课构成 1.学期备课 2.单元(章节)备课 3.课时备课四、教案备写要求 1.教学内容要精细 2.学情分析要全面 3.设计理念要先进 4.课时安排要合理 5.教学目标要明确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7.教学具准备要充分8.教学过程要有效28、压力是人们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综合感受。
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心理压力源:(1)认知:信息太多或太少,目标模糊、不确定,时间紧,难以选择或没有选择等,都会导致压力的产生。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二60道必背辨析题【辨析1】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该表述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根据教育的概念可知,判断一个活动是不是教育,要满足:第一,有目的;第二,增进知识和技能或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题干中的说法,没满足“有目的”,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2】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该表述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题干中学校教育是指狭义的教育,所以是不全面的。
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3】教育者是教学的主体。
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题干中的说法混淆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因此说法错误。
【辨析4】教育形态一定会跟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
该表述错误。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产力发展,但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思想落后于较为先进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种是生产力落后,但受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内容、方法等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此说法错误。
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与以往的教育具有渊源关系,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同时,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样政治经济制度下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P232)2、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此说法错误。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题干将教学评价等同与学生学业评价,缩小了教学评价的内涵,故说法错误。
(P321)3、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或:定势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此说法错误。
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
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说法错误。
(P344)4、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此说法错误。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大全)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答案】错误.理由: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马戏团中的狗在驯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答案】错误。
理由: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
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答案】正确。
理由:略。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答案】错误。
理由: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答案】错误。
理由: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答案】正确。
理由: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7、从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看,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下位学习和上位学习。
【答案】错误。
理由: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8、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答案】正确。
理由: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9、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答案】正确。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题库
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答案】错误。
理由: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马戏团中的狗在驯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答案】错误。
理由: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
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答案】正确。
理由:略。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答案】错误。
理由: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答案】错误。
理由: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答案】正确。
理由: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7、从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看,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下位学习和上位学习。
【答案】错误。
理由: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8、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答案】正确。
理由: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再次,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9、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
【答案】正确。
理由: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一、教育的概念•1.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缩小•eg: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答案】(1)此说法错误。
(2)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因此,题干描述的是狭义的教育。
(3)故题目说法错误。
•2.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曲解•eg:动物界存在着大猫教小猫抓老鼠、大鸭教小鸭游水的现象,说明动物界存在教育行为。
【答案】(1)此说法错误。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动物在养护幼崽方面虽然与人类抚育后代有相似之处,但动物的活动只是一种本能活动,而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
题目说法无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在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因此大猫教小猫抓老鼠、大鸭教小鸭游水的现象都不属于教育现象0(3)故该说法错误。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eg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1)此说法错误。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是教育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②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③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地位混淆•eg: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案】(1)此说法错误。
(2)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教育知识及能力辨析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所以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此说法错误。
固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拥有自己的继承关系,与过去的教育拥有渊源关系,在相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展开水平的国家,会有不一样特点的教育;同时,教育要受其余社会心识形态的影响,相同政治经济制度下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看法会有所不一样;除此以外,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展开不均衡,教育可能超前于必定的政治经济展开水平,也可能落伍于必定的政治经济展开水平。
〔P232〕2、教课评论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论。
此说法错误。
教课评论是指以教课目的为依照,经过必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课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课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丈量、剖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课评论主要包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论和对教师教课工作的评论。
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论看,既要评论知识、技术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论态度、习惯、兴趣意志、道德及个性形成等感情领域;从教师教课工作的评论看,既要评论教师的教课涵养、教课技术,又要评论教课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讲堂教课质量。
题干将教课评论等同与学生学业评论,减小了教课评论的内涵,故说法错误。
〔P321〕3、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悲观影响。
〔或:定势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此说法错误。
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惹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令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快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踊跃影响。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那么会阻挡人采纳新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悲观影响。
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悲观作用也有踊跃作用,故说法错误。
〔P344〕4、德育过程即道德形成过程。
此说法错误。
德育过程与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两个不一样的看法,他们既有差别,也有联系。
〔1〕思想道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道德自我展开的过程;德育过程那么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样因素影响,包含自觉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2020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辨析题汇总
2020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辨析题汇总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2)它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
(2013上)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1)这句话是片面的。
(2)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各类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只有起积极影响的我们才称之为教育。
(3)因此,这句话是片面的。
从广义上讲,教育指的就是学校教育。
这句话是错误的。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人的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积极的活动,都是教育。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012上)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动物界不存在教育;(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具有社会性和目的性,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
(3)而动物界所谓的“教育活动”只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活动,是自发表现出来的。
(4)因此,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教师一定是教育者,但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
(1)这句话是正确的。
(2)首先,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而“教师”这个称谓特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教育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说教师一定是教育者。
(3)其次,教育者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教学管理人员、教材研发者以及课程标准的编写者等。
所以说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
(4)因此可以说,教师一定是教育者,但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
教育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手段构成。
(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教育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中介构成。
(3)教育中介笼统地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包括物质、意识形态和行为。
(4)所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个要素构成,这三个要素是相互独立的。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目录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1)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1)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6)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10)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四) (14)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五) (18)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六) (24)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七) (30)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八) (36)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九) (40)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十) (4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一) (48)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十二) (5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一、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B.从主观责任向客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专家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2、单项选择题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技能本质上是()。
A.习惯性动作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经验性知识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技能本质上是程序性知识。
3、单项选择题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本题答案:A本题解析: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1)原因源,指造成事实的原因属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因素,内部因素是由行为者本身的力量所决定的,如天资、能力、心境、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因素是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
2020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60(题与答案)
资格证辨析题60道导语:辨析题是中学科目二考试的必考题型。
题目数量为4道,每题8分,共计32分。
这种题型一般是总分总的结构作答。
下面是整理的练习题,供大家平时练习使用。
多练多写,考试才能有话可说。
1.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就是广义的教育。
【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因此,题干描述的是狭义的教育而非广义的教育。
故该说法错误。
2.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
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但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社会发展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形成制约。
故该说法错误。
3.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参考答案】此说法正确。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因此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
故该说法正确。
4.一个国家的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定是同步的。
【参考答案】该说法错误。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是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一定是同步的。
故该说法错误。
5.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指教育事业的速度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