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衰新法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应用甘露醇后肾衰的临床研究
中药保 留灌肠治疗应用甘露醇后 肾衰的临床研究
吴 雷
摘 要: 目的 : 观 察 中药保 留灌肠 对应 用甘 露 醇后 肾衰的 治疗 效果 。方 法 : 对4 8 例应 用甘 露 醇后的 肾衰患者 采取 中 药保 留灌肠 治疗 , 观 察 治疗 前后 临床 症状 、 体征 及 血 清肌 酐、 尿 素 氡变化 。结 果 : 4 8 例 患者 治疗前 后 的症状 、 体 征有 明显改善 ( P < O . 0 5 ) 。结论 : 中 药保 留 灌肠 治疗 应用甘 露醇 后 肾衰 , 其 疗效 明显 , 有保护 肾功 能 , 延缓 肾 衰竭 的作 用 。 关键 词 : 肾衰 ; 中药 ; 灌肠 中 图分类 号: R 2 5 6 . 4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5 ) 1 0 . O l 1 2 . O 2
内蒙古 中医药
可改 善 炎症 指标 及促进 溃疡愈 合 。白及 , 性 味苦甘 涩微寒 , 归肺 肾 经, 功 能收敛 止 血 、 消肿 生肌 , 有保 护黏膜 及 止血作 用 。研究 发现 黄芪 、 蒲公 英 、 马齿苋 、 败酱草 、 青黛 、 白及对 细菌 、 病 毒等 多种病原 体 有抑 制或 杀灭作 用 , 以上 诸药 合用 , 共奏 清热化湿 、 解痉 止痛 , 化瘀 止血 、 祛腐 生新 功效 。康 复新 液是 美洲 大蠊 干燥 虫体 的 乙醇 提取 物 , 有 通利 血脉 、 养 阴生 肌作 用 , 能 促进 肠黏 膜表 皮细 胞生 长 和 肉芽组织 增生 , 促 进黏 膜毛 细血 管增 生 , 改 善肠 黏膜 的微 循环 , 加速 病损 组织 的修复 , 增 加黏 膜 的完整性 , 从 而起 到 良好 的保护 、 修复 和再 生作用 _ 5 _ 。本临 床研 究 示溃炎 宁合 康复新 液序 贯 灌肠 治疗 能够 明显 促进 湿热 内蕴 型溃 j 勿 性结肠 炎患 者肠黏 膜的愈 合及 减轻患 者的 临床 症状 , 具 有临床 推广价值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l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组常见临床证侯群。
其病因病机至今未明确,现代医学尚无特殊疗法。
近年,中医药在CRF防治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本文通过中药灌肠观察病人82例,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并通过临床观察,认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有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TCM retention enema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AoDan(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wuhan huangp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wuhan 430300, hubei)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is a group of common clinical syndromes. It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have not been clearly defined, and there is no special treatment in modern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TC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RF. In this paper, 82 patients were observed by TCM enema, including 42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port is as follows.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患者均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住院病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灸法治疗慢性肾衰疗效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灸法治疗慢性肾衰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灸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中药灌肠配合灸法治疗,灌肠隔天1次,艾灸每天1次,疗程14 d。
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肌酐、尿素氮均较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灸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慢性肾功能衰竭;灌肠;灸法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不断增高,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难题之一。
慢性肾功能衰竭到后期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对于尚未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现代医学采取饮食指导、降压、降糖、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患者肾功能损伤往往呈现渐进性加重的过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灸法治疗,可以有效改善CRF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肾脏功能,延缓肾功能的下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7~75岁,平均(56.25±2.51)岁。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6岁,平均(52.44±3.25)岁;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出标准纳入标准:(1)西医临床诊断符合K/DOQI指南[1]。
(2)血清肌酐133-707umol/L,尚未进入肾替代治疗的患者。
(3)中医辨证:正虚为脾肾气虚或脾肾阳虚,邪实为湿浊或血瘀证。
(证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自制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中医护理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自制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中医护理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慢性肾衰竭(chronicenalailure,CRF)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缓慢进展,有效肾单位逐渐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学溺毒、关格等病症范畴。
中药灌肠疗法是以患者自身的结、直肠作为透析膜,利用其吸收和排泄功能,起到清除体内有毒代谢产物的作用。
笔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配合自制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CRF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12013-10本科符合CRF1-3期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8~70岁,平均(50.611.2)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5.61.2)年;原发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性肾病8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多囊肾2例。
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3岁,平均(52.112.4)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5.81.6)年;原发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性肾病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3例,多囊肾1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予降血压、降血糖、控制感染、利尿、纠正贫血、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对症治疗。
1.2.2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
1.2.2.1用物准备一次性医用灌肠器、一次性吸痰管、自制中药灌肠液(制备方法:生黄芪30g,生大黄30g,蒲公英30g,生牡蛎30g,六月雪20g。
上药加水500mL,水煎浓缩至200mL,滤去杂质,放入50mL的瓶中备用)、常规灌肠用具。
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对其进行中药高位灌肠治疗并及时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经治疗后,40例慢性肾功能患者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
结论护理干预对于中药保留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措施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肾单位严重受损,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而至不可逆的肾衰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1],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废物的潴留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失衡,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了紊乱[2]。
从中医学上讲,主要病因机制为脾肾阳虚、湿浊三焦,机制为虚而生邪、因虚致实。
据报道,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3]。
通过肠道、汗液、呼吸等渠道可将代谢毒素排出,减轻了临床症状,减少了血肌酐和尿素氮,对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为配合好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需要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3]。
为讨和分析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对其进行中药高位灌肠治疗并及时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59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37岁,功能在短时间内急骤恶化,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低至正常值的50%以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与日俱增并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平均每日血肌酐增加≥88.4umol/L或尿素氮增加≥3.57mmol/L。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祛除各种诱发和加重肾功能衰竭的因素,如控制感染、心衰,纠正贫血、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给予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具体处方为:黄芪40g、生牡蛎30g、蒲公英30g、丹参15g、大黄15g、红花15g、炙甘草15g、猫须草20g,150ml结肠滴注保留灌肠,温度保持为39-40度,灌肠后保留30分钟,每日灌肠1次,共治疗3天。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肾脏受损、肾功能逐渐减退而使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排除所引起的综合征。
毒素不只存在于血液中,而且还存在胃肠液中[1]。
为探索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最佳操作方法及疗效,我科与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合作开展临床观察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20例crf患者均符合《肾脏病学》[2]诊断标准,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28~65岁;肾功能检测尿素氮(bun)18~25mmol/l,血肌酐(scr)280~750umol/l;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8例,慢性肾盂肾炎7例,肾病综合征13例,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6例。
方法:①对照组: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及西药对症治疗。
②试验组: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及西药对症治疗,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综合疗法:患者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综合治疗,包括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维生素b12、力蜚能、血塞通、前列腺素e1等保护肾功能、纠正贫血、抗炎、降压等对症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同时臀部抬高10~15cm,可使灌肠液顺利流入结肠,并使药物与肠道充分接触,有利于肠道毒素的排泄,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以及延缓药液的溢出。
灌肠前药浴锅控制药液温度为39~40℃,若温度达到41℃以上,灌肠液能使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烫伤肠黏膜,影响治疗效果。
若药液温度低于38℃以下,会因药液温度过低刺激肠道,出现肠蠕动异常,引起腹部不适而不利于药液的保留,而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护理时须注意保证温度适中的药液滴入结肠内,以利疏通经脉、畅流气血而共奏药效。
插管深度及滴速:为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选肠肛管要细,插入深度要适度,滴速适中。
我们选用一次性输液器和一次性14号导尿管,插入深度为18~25cm,药液量为200ml,在15分钟内灌毕,并使患者保留药液时间为45~90分钟,以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36例
[ ] 桂 英. 节 炎 概 要 [ . 京 : 国 医 药 科 技 出 版 社 , 1施 关 M] 北 中
2 0. 27. 00 3
[ ] 兆 铭 . 国 中西 医 结 合 实 用 风 湿 病 学 [ . 京 : 医 2王 中 M] 北 中
痿 标 痹之 证 , 痹 后 痿 , 、 先 痿 痹并 存 截然 不 同。 因而
我 们认 为 , A发 病 当是肝 肾亏 虚 为本 , O 夹合 风 寒 湿 入侵所 形成 的痹 痿 兼证 , 中有 着 复 杂 的机 理 和各 其 种 因素 的相互作 用 , 以肝 肾亏虚 为基础 , 此外 还有 脾 虚、 血瘀 、 痰湿几 个 重 要 的环 节 。 由上 可 知 , A 实 O
1 临 床 资 料
期 间停 止使 用对 肾功能 有影响 的其他 任何药 物 。其 他 治疗 则根据 病人情 况做 相应 对症处 理 , 如抗 感染 、 降压、 尿、 利 纠酸 、 节水 电解质 平衡 等。 调 治疗组加用 中药灌肠 , 灌肠方药物组成 : 生大黄 ( 后
驱邪 , 本兼 顾 , 药 合用 , 标 诸 可使 肝 肾强 、 骨壮 、 筋 风 湿除 而痹 痛愈 。临床 观察验 证 了本方 可迅速 有效地 改善 患者 关 节 疼 痛 、 动受 限 的 临 床 症 状 , 治疗 活 是 O A的有效方 药 。其作 用机理 有待进 一步 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 辑 编 侯 勇谋 )
・
临 床 研 究
・
中药 保 留灌 肠 治疗 慢 性 肾衰 3 6例
刘 立 昌, 刘 新 , 敏 坚 , 文凤 , 小 萍 冯 王 何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辅助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辅助治疗标签:肾衰竭;中医;辅助治疗一、中药灌肠疗法中药保留灌肠法(荡涤通腑、降浊排毒法)适用于早期或中期慢性肾衰竭、邪实明显而正虚较轻者,主要用于促进尿毒素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多由通腑泻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组成,煎汤浓缩高位保留灌肠,除直接导浊泻下外,还可以通过结肠黏膜的吸收,达到泻浊祛毒,活血通络的目的。
常用药物如大黄、虎杖、槐米、蒲公英、丹参、生龙骨、生牡蛎等煎汤浓缩保留灌肠。
以大黄为主的中药固定制剂灌肠治疗尿毒证,能明显降低血BUN、肌酐、血磷、血钾及水分等,对于肌体邪实者使用结肠透析以促进尿毒素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复方灌肠剂,如大黄、蒲公英、银花、牡蛎各30g,阳虚较明显者可加用熟附子20g;兼有便血者加用地榆、槐花、棕榈炭各20g以凉血止血;腹胀明显者可加用大腹皮20g,加水600ml煎煮至200ml保留灌肠,一般1~2次/d。
常用灌肠方如下:1.尿毒灵灌肠液由大黄、桂枝、白茅根、牡蛎、生槐花等组成,每晚行保留灌肠1次,每次150ml。
本品具有通腑泄浊,利尿消肿的功能。
用于全身浮肿,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无尿少尿,头痛烦躁,舌黄,苔腻,脉实有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及肾性高血压。
患有直肠疾病或腹泻每日三次以上者慎用。
2.灌肠方大黄15g、牡蛎30g、蒲公英30g、附子15g、黄芪30g、土茯苓30g等药熬成250ml汤剂,使用适当的灌肠技术,以使药液在体内保留时间达40min~2h,起到清除体内聚积代谢物质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作用。
3.降氮液用大黄、桂枝煎成200ml保留灌肠,兼有便血加地榆炭、炒槐花、生地炭各10g,腹胀明显可加厚朴6g加水500ml,煎至200ml,保留灌肠,一般每日1~2次,连续10日为1疗程,休息5日,可继续下一个疗程。
二、中药穴位贴敷法俞穴外敷为中医的特色治法之一,可使药物透皮达俞,通经活络,直达脏腑、经络隧隙,促进脏腑经脉气血流畅,加速排毒之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总结其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安全、方便,疗效确切的方法。
医护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操作熟练、规范,争取患者的配合,以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保留灌肠;疗效;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
本病的治疗非常困难,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中医药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上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延缓患者进人血液透析期的时间。
本病患者一般都长期口服药物,损害了患者的胃肠等消化功能,口服中药效果不理想,因此,基本采用外治法。
本文探索了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操作方法和临床疗效,总结了护理方法。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10年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CRF的诊断标准[1],且均处于肾功能衰竭期。
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1~67岁;病程:2-4年,61例;4年以上7例。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例,慢性肾盂肾炎1例,高血压肾病2例,糖尿病肾病5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优质蛋白,高热量,低磷的饮食。
静脉滴注必需的氨基酸,控制患者的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控制感染。
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行中药保留灌肠。
用大黄炭30g、六月雪30g、生牡蛎30g、炒槐花15g,加水熬煮,浓煎成120ml的药液,冷却至38-40℃。
改良中药保留灌肠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老年人 口日益增多 , 老年慢性 肾功能衰竭患者也 随之增 多, 其病情具有发展迅速 ,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的特点 , 而有效地延 缓肾功能衰竭 , 提高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 对 目前对于 慢性 肾功能衰竭患者多采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 的方法 , 特别是中药
保 留灌 肠 取得 了较 好 的疗 效 。 了 了解 护理 干 预及 中药 灌 肠对 老 为 年慢 性 。 能衰 竭 患 者 的疗 效 , 本 科 从 20 年 1 ~ 00 1 月 肾功 对 0 9 月 2 1年 2 收 治 的 10 血肌 酐 ( r20 5 0 m l的老 年 慢 性 肾功 能 衰竭 患 0例 C)0 ~ 0m o l /
周局部消毒 1 次并更换透明敷 帖。 本组病例 中 无导管感染发生。
4 小结
PC 具有以下优点 : IC 操作简单、 保持时问长, 避免了因反复穿
刺而给患者造成额外 的痛苦 ; 药物不 经外周静脉而直接注入 中心 静脉 , 避免 了药 物刺 激血管 , 造成血 管的硬化 ;IC PC 导管固定牢 固, 不受患者体位 的限制 , 导管不易脱 出, 减少药液浪费 , 也为患 者带来了舒适 ;ICEP周静脉穿刺 , PC F h 可选择 的外周静脉较多 , 穿
・
1 2・ 3
T ODAY NUR E, v mb r 2 1 No 1 S No e e , 01 , . 1
改 良中药保 留灌肠及 护理干预在 老年慢性 肾功能衰竭 患者 中的应 用
周 淑 英
摘要 目的 探 讨对老年慢性 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 中药保 留灌肠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的, 均符合《 实用 内科学) O5 (2 ) ) 0 年 1版 慢性肾功能衰竭 诊断标准 2
大黄附子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观察及评估
•临床研究・大黄附子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观察及评估弓迎宾任建萍杨翠玲胡晓琴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各种肾脏疾病病理学发展的一个最终阶段,由于该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呈现明显下降状态!患者的肾脏功能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会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出现。
随着近年来肾脏替代疗法在临床及相关领域的不断推广,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本次研究中对中药大黄附子汤保留灌肠方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10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每组53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51~87岁,平均(65.7±6.9&岁;男性29例,女性24例;左侧肾脏病变21例,右侧肾脏病变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1~17个月,平均病程(6.2±1.4)个月;!期17例,"期24例,#期12例。
治疗组患者年龄53~88岁,平均(65.2±6.5)岁;男性33例,女性20例;左侧肾脏病变24例,右侧肾脏病变2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1~19个月,平均病程(6.6士1.2)个月;!期16例,"期23例,#期14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存在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1.2诊断标准:①病史>3个月。
②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
③肾脏体积明显缩小。
④血红蛋白低于100g/L,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或者代谢性骨病(1)。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在患者入院之后,日常饮食以低盐、低磷、低蛋白质为基本原则,保证患者睡眠和休息时间充分,对原发疾病积极地进行对症治疗,使水电DOI:10.11655/zgywylc2020.21.016基金项目: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计划(2019ZYYZ016);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ZSSZSX158);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学改革课题(202001KCGG005-00)作者单位#030600晋中,山西省中医学校药学院(弓迎宾);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药学院(任建萍、杨翠玲);山西医科大学卫生公共学院(胡晓琴)通信作者:任建萍,Email:****************解质维持在平衡状态,针对发生感染的患者及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干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每次10(g,每天1次,在1h内滴注完毕,口服百令胶囊,每次2.0g,每天3次。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35例观察
肾功能失代偿期及肾功能衰竭期患者治疗前后症 状较前明显改善,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 、内 生肌酐清除率( Ccr) 差异均显著( P < 0. 05) ,具有统计 学意义。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中药灌肠效 果好,尿毒症期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内生 肌酐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尿毒症 期中药灌肠效果差( 见表 1) 。
110. 11 ± 95. 65 17. 20 ± 3. 00 96. 23 ± 86. 55* 20. 20 ± 3. 00* 375. 00 ± 220. 00 13. 65 ± 11. 03 320. 00 ± 180. 35* 15. 32 ± 4. 38*
尿毒症期
治疗前 治疗后
24. 98 ± 10. 36 806. 36 ± 141. 00 6. 36 ± 1. 63 29. 37 ± 11. 65△ 795. 00 ± 131. 56△ 6. 32 ± 1. 51△
·96·
光明中医 2013 年 1 月第 28 卷第 1 期 CJGMCM January 2013. Vol 28. 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 35 例观察
高辉煜 王平东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5 例临床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内科保守 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每晚 1 次,2 周为 1 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肾功能 失代偿期及肾功能衰竭期患者的 BUN、Scr、Ccr 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尿毒症期无改善,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对氮质血症及肾衰竭期疗效肯定,对尿毒症期病人疗效较差。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8例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8例慢性肾功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晚期的严重综合征,其病势凶险,预后不良。
虽有肾移植手术和血液透析给慢性肾衰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但费用昂贵。
因此更多患者求助中药保守治疗。
近来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肾功衰竭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男5例,女3例。
所有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纳呆,皮肤瘙痒,小便量少等症状。
肌酐在110~445 μmol/L之间,尿素氮在12~18 mmol/L之间。
2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方药如下:大黄20 g,附子20 g,蜂房20 g,丹参15 g,赤芍20 g,陈皮15 g,虎杖20 g,槐花50 g,羚羊丝4 g。
水煎取汁150 ml,保留灌肠45 min,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肌酐下降80 μmol/L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肌酐下降30 μmol/L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肌酐不降或上升。
4 治疗结果8例患者中4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
5 病案举例患者男,58岁。
因周身乏力,颜面浮肿2个月,伴恶心,纳呆,心悸,皮肤瘙痒,尿少,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
经查尿蛋白++,血肌酐430 μmol/L,尿素氮15 mmol/L。
B超:双肾弥漫性损害。
诊断为慢性肾功衰竭。
拟透析治疗,但患者不同意,遂给予中药保留灌肠,1次/d。
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肌酐340 μmol/L。
继续用中药保留灌肠以巩固治疗。
6 分析慢性肾功衰竭是肾阳极度虚衰,水湿寒邪、瘀血停留下焦所致。
治疗当温补肾阳,利水泄浊,佐以化瘀。
故本方采用附子以扶肾阳,大黄以泄浊,丹参以活血化瘀。
在治疗此病上方显神效。
改良法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
改良法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法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
对照组保留灌肠操作按常规方法进行;实验组按改良方法进行保留灌肠。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 :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尿素氮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实验组血肌酐和尿素氮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改良法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增强疗效。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保留灌肠;改良法【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84-01慢性肾衰属于中医“虚劳”等病症的范畴,多表现气、血、阴、阳俱虚的症状,但又有挟湿、挟痰、挟热、挟瘀的表现.我科采用排毒保肾灌肠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行中药小剂量保留灌肠, 利用肠道排泄“毒素”,效果确切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因药物在肠腔中停留的时间有别 ,药物被肠道黏膜吸收的有效面积不同 ,因而治疗的效果也有差异。
为此 ,我们采用改良法对2006年8月~2010年8月对84例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行中药保留灌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确诊的非透析治疗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住院天数均在6周以上,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2例,慢性肾盂肾炎12例,高血压性肾病13例,糖尿病性肾病10例,尿酸性肾病5例,多囊肾2例。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2.0±9.7)岁,病程3~18年,平均(11.5±4.5)年;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31~67岁,平均(53.7±10.6)岁,病程4~20年,平均(12.1±5.1)年。
中医护理: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所致的一种严重综合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毒性代谢产物储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全身多个系统损害。
一、透析前的护理(一)排除禁忌:向患者解释透析治疗的目的和意义,询问有无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痔疮、肛裂、肠道手术后和直肠狭窄等透析治疗的禁忌证。
(二)饮食护理:治疗前1d吃少渣食物,以免多渣粪便堵塞管腔不易排出;治疗前告知患者不要吃太饱,并嘱其排空膀胱,以减低腹压,减轻透析时可能引起的不适。
(三)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结肠治疗的知识、交代透析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并告知其治疗的安全性,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
二、透析时的护理(一)插管的护理:插管前先做直肠指检,确认无禁忌后,润滑扩肛器后缓慢插入,取出内探条后决不允许再插入,以免损伤黏膜;插时动作轻柔,不可粗暴用力;插管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轻声安慰,如有不适则暂停插管,嘱患者张口呼吸,使腹压降低,以减轻不适;插管后妥善固定,如有肛管滑脱,重新更换插肛器后插入。
(二)体位:插管后取截石位,但双脚支撑的高度略低于妇科体检时的高度,这样可使肛门括约肌松弛,以免因长时间插管产生便意,并有利于延长透析液在肠内的停留时间。
(三)透析时观察: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明显的腹胀、腹痛等,有异常立即停止。
观察排泄物的色、量、性质,如遇大便堵塞管腔,可轻轻转动肛管,并根据患者耐受性调节每分钟的流量。
(四)按摩:透析过程中,辅以适当的按摩,区域是左下腹及横结肠体表投影位,一般在进水状态时以逆时针方向按摩,在排水状态时以顺时针方向按摩。
按摩可进一步刺激肠蠕动,软化干硬宿便,将体内废物、毒素全部排除,并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和吸收。
三、透析后的护理治疗后拔除外套管,嘱患者深呼吸,尽可能的将中药保留2h以上,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腹胀、腹痛情况。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湖北应城 432400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多种慢性肾脏病的晚期表现,是由于肾排泄功能障碍而引起体内氮质及其代谢产物潴留体内,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症候群。
透析疗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途径,但因受设备、技术、经济等客观条件所限,目前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
我院综合有关资料,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在常规治疗同时,配以中药保留灌肠收到良好疗效。
1基本方大黄30克,煅牡蛎30克,蒲公英30克。
2加减运用呕逆不止加半夏10克,竹茹10克;腹胀加厚朴10克,木香10克;腹痛加白芍20克;小便不通加二丑子10克。
3操作方法将中药加水浓煎,取汁200毫升,装入洁净盐水瓶中,盖上橡皮塞,冷却至39~40℃备用。
滴入前令患者排空大便,然后取侧卧位,垫高臀部6~10公分。
将药瓶套上网兜倒挂在离床面100公分高处,接上一次性输液管,去掉下端针头部分,接上导尿管,涂以液体石蜡,排掉空气,缓慢插入肛门约25公分左右,用胶布固定,让药液滴入。
完毕后嘱静卧30~60分钟再排便,每日1~2次。
4注意事项4.1、药液温度一般以30~40℃为宜,切勿过热,以便烫伤肠腔粘膜。
4.2、药量成人每次100~200毫升,速度50~100滴/分,以减轻药液对肠壁刺激,增加停留时间。
4.3、导尿管宜缓慢插入,以免损伤肠壁。
4.4、注意灌肠物品消毒,每人用一根导尿管,防止交叉感染。
4.5、灌肠后以每日排便3~4次为宜。
4.6、7天为一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再行下一疗程。
4.7、治疗期间不宜食油腻、辛辣之品,以免刺激肠道,影响药液停留时间。
4.8、晚期尿毒症严重贫血、高血压、有出血向、梗阻性尿毒症及肠道疾患者,均非本法所宜。
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肾脏清除尿素、肌酐等代谢产物能力减弱,需要用其它途径来减少体内“有毒物质”。
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与排泄的半透膜,既能排泄机体代谢产物,又能吸收人体有用物质,据此原理现代医学设计了结肠透析疗法,中药保留灌肠进一步丰富了透析疗法的内容。
免煎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免煎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9-06T10:26:44.4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作者:黄武清[导读] 探讨免煎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岳阳 414500 【摘要】目的:探讨免煎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2组,对照组(n = 30)和观察组(n = 30)。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免煎中药灌肠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66%,组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N)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红血球(RBC)和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价值。
【关键词】免煎中药;灌肠;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是各类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肾脏内分泌功能失调,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
慢性肾衰竭在全球的平均发病率为50/100万人~200/100万人[2]。
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常用的方法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等方法,但是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
在中医里,慢性肾衰竭属于“水肿”、“关格”、溺毒”、“癃闭”和“虚劳”范畴[3]。
近年有报道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佳且价格相对低廉。
本文主要浅谈免煎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予自拟排毒方保留灌肠,灌肠1~2次/日,连续15天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结果:经治50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
结论:排毒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应用疗效可靠,使用方便。
關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保留灌肠排毒方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中末期,属中医癃闭、关格等范畴,近年来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常下。
资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09年3月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均符合《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的诊断标准。
排除器质性肠道疾病、肛门周围炎及脓肿等。
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0~70岁;高血压肾病15例,慢性肾炎20例,糖尿病肾病15例。
病程6个月~3年。
治疗方法: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治疗,加用中药自拟排毒方保留灌肠,组方如下:大黄30g,煅牡蛎30g,煅龙骨30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15g,丹参20g,红花20g。
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浓煎至150ml,纱布过滤后,待药液温度降至37℃时灌肠,患者左侧卧位,用石蜡油涂肛管,嘱患者深呼吸,将肛管插入肛门内,插管动作宜轻柔,一般插入肛管深度20~25cm,灌注完后适当抬高臀部,慢慢拔出肛管,保留灌肠约50分钟后排出。
灌肠期间观察患者大便的性状、次数、颜色,以患者每天泻便3~4次为宜。
如为水样便、血便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灌肠1~2次/日,连续15天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血肌酐降低≥20%;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肌酐降低≥10%;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10%;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血肌酐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衰新法
*导读:“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是将中药汤剂灌注到人体结肠腔内,并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结肠内和肠粘膜上的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以建立起“快速降低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系统,从而达到“非透析疗法”治疗肾衰、尿毒症的目的。
……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减退引起的,临床表现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由于毒素贮存引起的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中药灌肠就是针对以上特点在结肠腔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非透析”排毒系统,充分开发和利用肠粘膜的潜在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稳定内环境,提高其对体内有毒溶质和由结肠吸收的“潜在性毒性化合物”的清除率,以达到治疗肾衰、尿毒症的目的。
它是继口服、注射外,治疗肾衰、尿毒症的一种全新的给药、治疗途径。
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即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开创了中医直肠给药的先河。
唐代以后各代医家沿用和发展了这一给药方法,但主要仍适用于便秘患者的润肠通便。
而在近代已出现了用中药灌肠疗法大便不通、肠道寄生虫病、溃疡病、肛门局部病症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疗法的应用日趋广泛。
它不仅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数百种常见病
证的治疗,更因其给药方法不受病人吞咽功能和上消化道的影响,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成为一种中医药常用的治疗手段。
特别是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使血肌酐、尿素氮等通过肠道而增加排泄,在肾病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发挥了中医保守治疗尿毒症的优势及特色。
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直肠点滴法两种。
中药灌肠疗法的适应症:
1.早、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特别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衰及尿毒症期血肌酐在1000umol/L之上的患者。
2.水肿、腹水;尤其适宜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重度
水肿及肝腹水患者。
3.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恶心、呕吐、腕腹胀满等
胃肠功能紊乱患者。
中药灌肠疗法的优势特点:
1.完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并可将不同时间的辨证
所选方药,及时注入直肠,直达病所或经吸收后再布散于全身,以发挥整体的治疗作用
2.有利于保持药物性能和疗效的提高,直肠给药吸收与口服给
药吸收总量的比值是5:1,与静脉给药吸收的总量无区别。
直
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给药增加100%。
3.中药直肠给药能加速奏效时间,提高疗效,且药物吸收部分
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大循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中
发生化学变化而改变药物性能,同时也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
4.弥补了口服给药的不足,缓和了因药物格拒或吞咽困难、禁口等不能下咽的局限,增加了医疗手段。
药物高位灌肠,不仅有效成分不易被消化破坏,且有利于肠粘膜的吸收,并可避免病人的呕吐反应。
5.直肠给要比口服药物吸收更快、吸收更有规律,治疗作用维持时间长,疗效也更可靠,并且灌肠疗法简便易行,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