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周练1(9.19) Word版含答案

丰城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周考试卷语文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一﹑第Ⅰ卷(阅读题)一、选择题(12*5)(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千秋文化诗意解张同吾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诞生了许多才情卓绝的诗人,他们创作出的想象神奇、构思灵妙、语言精湛、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的诗篇不胜枚举。
这些作品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都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江河,它们像熏风细雨一般,浸润着世代中国人的心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文化性格、哲学理念和审美心理。
我们把当代人按照古典诗词的艺术法则、美学范式和表现程式创作的诗词,称为旧体诗词。
当下旧体诗词创作呈繁盛态势,作者之众铺天盖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尽管其中多有平泛概念之作,却也不乏显现诗人禀赋和诗艺才华的诗篇。
名山含古寺,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浸染其中,如披神秘的面纱,含蕴氤氲的气氛。
“鸟鸣经卷润泉水,花放杜鹃散炉香”,真是一片不染尘埃的怡乐世界。
江西有很多名载青史的书院,象山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信江书院、叠山书院等,都以名人足迹、先哲传说而著称。
当代人以凝练的语言和鲜活的意象再现先哲风采和诗家富有个性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理想。
鹅湖书院在鹅湖山北麓,因以得名,在这里曾有两次“鹅湖之会”,均在南宋淳熙年间,一次是朱熹、陆九渊等四贤讲学,一次是辛弃疾、陈亮等在此共商抗金之事。
诗曰“气象群峰护,天眸一水开。
鹅湖集会地,今古蕴贤才”(《鹅湖书院感事》)。
而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唐贞观元年,李渤在此隐居而养白鹿,故称白鹿先生;此处周山环谷如朝天洞穴,故名白鹿洞,朱熹在此建院讲学而名播四方,朱熹号紫阳,传说在院中手植桂花,诗称“苍苍古木影,隐隐奔雷鸣。
五老邀明月,一灯照宇庭。
曾芜白鹿逝,转赖紫阳生。
喜看手植桂,秋风香满亭”(《白鹿洞书院》)。
白鹭洲书院建在吉安白鹭洲上,传说因李白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得名,江万里建白鹭洲书院,文天祥等均出此门,江万里老迈辞归定居鄱阳,元兵陷城,投水殉国可谓壮哉!诗称“云章存正义,风月自春秋。
江西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一)(扫描版)

江西省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调研考试试题(一)(扫描版)高三调研考试(一)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精心创作,以艺术化的手法”错,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并不刻意追求;文中“将这本来生活性的节目艺术化了”中的“艺术化”是指书法,并不是“艺术化的手法”。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王羲之的观点与此相反”错,王羲之并不认为写楷书可以取得许多艺术成就,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是不经意取得的。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错,从原文看,晋人书法和宋人书法有相同的特点,如自然天成、毫无做作之态等。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白争”的主语是“大吏”,故排除A;“曰”后的一段话是陆象先所说,故排除C;B兼有A和C中的两处错误。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
谥号有褒扬的,也有批评的,还有同情的。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陆象先因此被贬为剑南按察使”错,从原文“帝寤,善之”看,唐玄宗最终对陆象山烧毁名单持肯定态度。
7.【答案】(1)吉顼说:“我为国家选拔人才,难道因为他是吏部侍郎的儿子就废弃公道吗?”最终把洛阳尉的官职授予陆象先。
(2)皇帝醒悟过来,称赞他做得好。
当时极力惩处公主的党羽,陆象先秘密营救,保全的人很多。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1)句:“择人”1分,“卒”1分;语意准确连贯3分。
(2)句:“善”1分,“穷治”1分;语意准确连贯3分。
[参考译文]陆象先器量大,见识深,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异,担任扬州参军。
当时吉顼和陆元方一同担任吏部侍郎,吉顼提拔陆象先担任洛阳尉,陆元方不同意。
吉顼说:“我为国家选拔人才,难道因为他是吏部侍郎的儿子就废弃公道吗?”最终把洛阳尉的官职授予陆象先。
不久升迁为监察御史。
当初,太平公主谋划引荐崔湜担任宰相,崔湜说:“陆象先的名望最好,应该被提拔为宰相。
丰城中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段考试卷.docx

丰城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段考试卷数 学(理)命题人: 审题人: 2016.09.02 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1、已知集合{|1},A x y x A B ==-=∅I , 则集合B 不可能...是( ) A .{}124+<x x x B .{}1),(-=x y y x C .{|sin ,}36y y x x ππ=-≤≤ D .{})12(log 22++-=x x y y 2、已知命题p :函数12x y a +=-的图象恒过定点(12),;命题q :若函数(1)y f x =-为偶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3、已知函数⎪⎩⎪⎨⎧<+≥+=0,)2(0,1)(2x e a x ax x f ax为R 上的单调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0(+∞C .)02,(-D .)2,(--∞ 4、锐角三角形ABC 中,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若A B 2=,则2ba的取值范围是( ) A .(2,2) B .(2,6) C .(2,3) D .(6,4) 5、若函数),,,()(2R d c b a cbx ax dx f ∈++=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d c b a :::( )A .1:6:5:(8)-B .1:6:5:8C .1:(6):5:8-D .1:(6):5:(8)-- 6、设,(0,)2παβ∈,且1tan tan cos αββ-=,则( ) A .32παβ+= B .22παβ+=C .32παβ-=D .22παβ-=7、已知函数()sin(2)(0)2f x x πϕϕ=+<<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12x π=,则要得到函数()'()()12F x f x f x π=-+的图象,只需把函数()f x 的图象( )A .沿x 轴向左平移3π个单位,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 B .沿x 轴向右平移3π个单位,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 C .沿x 轴向左平移6π个单位,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 D .沿x 轴向右平移6π个单位,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3倍 8、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3,22a c ==,tan 21tan A cB b+=.则C ∠=( )A .30︒B .135︒C .45︒或135︒D .45︒9、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且对任意x R ∈都有(2)(2)4(2)f x f x f +=-+, 若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且(1)3f =,则(2015)f =( ) A 、6 B 、3 C 、0 D 、3- 10、如图所示,四边形MNQP 被线段NP 切割成两个三角形分别 为MNP ∆和QNP ∆,若MN MP ⊥,2sin()24MPN π∠+=,22QN QP ==,则四边形MNQP 面积的最大值为( )A .524- B .524+ C .522- D .522+11、已知ABC V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22b c a +<,且cos23sin 10A A -+=,则()()3sin cos 22C A A B -+-的取值范围为( ) A 、13,24⎛⎫-- ⎪ ⎪⎝⎭ B 、13,24⎛⎤-- ⎥ ⎝⎦ C 、30,4⎡⎤⎢⎥⎣⎦D 、21,32⎛⎫-- ⎪⎝⎭ 12、定义在区间),0(+∞上的函数)(x f 使不等式)(3)(')(2x f x xf x f <<恒成立,其中)('x f 为)(x f 的导数,则( ) A .16)1()2(8<<f f B .8)1()2(4<<f f C .4)1()2(3<<f f D .3)1()2(2<<f f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命题:p “若0a b >>,则1122log log 1a b ⎛⎫<+ ⎪⎝⎭”,命题p 的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14、已知直线4π=x 是函数()()0cos sin ≠-=ab x b x a x f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直线0=++c by ax 的倾斜角为 . 15、()23tan1014cos 102sin10︒+=︒-︒_______________. 16、对于三次函数()32f x ax bx cx d =+++(0a ≠),给出定义:设()f x '是()f x 的导数,()f x ''是()f x '的导数,若方程()0f x ''=有实数解0x ,则称点()()00,x f x 为函数()y f x =的“拐点”.某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函数()3211533212f x x x x =-+-,请你根据这一发现,计算12320142015201520152015f f f f ⎛⎫⎛⎫⎛⎫⎛⎫+++⋅⋅⋅+= ⎪ ⎪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集合211{|2128},{|log ,[,32]}48x A x B y y x x =≤≤==∈, (1)若{}121-≤≤+=m x m x C ,)(B A C I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丰城中学2016-2017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9分,每小题3分)《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他们不朽,无非是说他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真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们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讯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作“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
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
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
时代相去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
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独尊的地位保不住了。
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
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
江西省新余一中、宜春一中2017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新余一中、宜春一中2017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2016.7.22)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2017年江西省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江西省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2017年江西省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
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
金灭北宋、元灭金的过程,同时是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
人民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斗争,要求有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加以表现;而构成戏曲艺术的各种因素到这时已经过长期的酝酿而融为一体。
这样,元杂剧就在金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由于现实的要求、群众的爱好,大大扩大了题材和内容,展开了我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在元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文人也发生分化。
特别是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大大缩小了,生活水平跟着下降。
除了少数依附元朝统治者的官僚外,大多数文人和广大人民同样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和人民的关系比较密切。
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
他们一方面学习民间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
书会的组织,民间艺人和文人的合作,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推进的作用。
宋金元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
为适应统治阶级宴乐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特别是作为都城的开封、大都、杭州等地更为繁盛。
同时,在农村也常常开展戏曲活动,晋南地区现存的舞台、壁画便是很好的证明。
节日、庙会是农村的演出日,一些著名演员也经常到各地作场。
2017年江西省语文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西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周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丰城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周练试卷语文一、选择题(16*5=80分)(一)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②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
③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60年的历史画卷。
A.异彩纷呈异曲同工如在目前B.源远流长各有千秋如在目前C.源远流长异曲同工跃然纸上D.异彩纷呈各有千秋跃然纸上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富有开拓精神的当代青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
B.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明天将发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经济数据。
C.过去,他留给我的印象,只不过是做事圆滑,为人不诚恳,但总还不得不接受组织纪律的约束;没想到几年不见,他居然变得有点儿玩世不恭了。
D.由于电视、电脑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体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
蝉亦是禅。
①高据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③蝉该是有翅之族的隐士吧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A.④②①③⑥⑤B.④⑥②⑤③①C.③④⑤⑥②①D.③①④②⑥⑤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辛弃疾的词大都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B.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近代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实践课题是现代化;表现在思想理论上,就是现代性的塑造和构建。
所谓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这种转型的物质基础在于,随着机器大工业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节点。
在人类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人为因素开始决定性地压倒自然因素,成为占优势和主导地位的力量。
相对于过去处于从属地位的人与自然关系来说,人类开始在总体上成为主体。
由此,以往浑然一体的世界被二元化:自然被降格为客体和人的生活环境,人则成为一种超越甚至主宰自然的存在物。
这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所实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逆转。
社会转型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古代社会或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使用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后者主要使用人类创造的生产工具;前者主要是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后者主要是人受自身劳动产品的支配;前者主要是个人通过家庭、部落和土地结合在一起,后者主要是个人通过交换结合在一起;前者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后者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前者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依靠个人或共同体对非生产资料所有者实行统治,后者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者通过货币对非生产资料所有者进行统治;等等。
因此,从哲学上审视,现代化的底蕴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立,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立过程。
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相适应,近代以来哲学的认识重心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集中表现在由自然向人、由实体或本体向主体的迁移。
这一迁移可从哲学家用不同命题表达各自时代的哲学主题中看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我们研究的主题是自然这个本体”;在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要从自然迈向人的作品”,马克思、恩格斯则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在当代,这种认识重心的迁移并没有停止或终结,而是在继续和深化。
认识重心的迁移,使现代哲学由客体本位转换到主体本位,由对自然和物的关注转换到对人自身的关注。
由此,反映主体特质的主体性原则被凸显出来。
在哲学史上,笛卡尔率先赋予主体性以优先地位。
对此,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这样评价笛卡尔哲学的历史地位:从笛卡尔起,哲学一下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体性的领域;笛卡尔在哲学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从他起开始了哲学上的新时代,从此哲学文化改弦更张。
在黑格尔看来,主体性的莅临不亚于哲学史上一次辉煌壮丽的日出。
(摘编自侯才《构建当代哲学主体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一直面临的最大实践课题,表现在思想理论上是现代性的塑造和构建。
B.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人类由从属于自然的地位升格为在总体上成为主体的地位。
C.随着机器大工业的迅猛发展,当人类社会生产力达到一个足够新的高度和节点以后,人为因素就开始决定性地压倒自然因素。
D.现代化深刻影响了人类对生产工具的使用,古代社会使用的是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现代社会使用的是人类创造的生产工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产资料所有者对非生产资料所有者进行统治,在古代社会依靠个人或共同体,在现代社会依靠货币。
B.传统社会的哲学主要对自然以及实体或本体进行研究,现代社会的哲学则主要对作为主体的人进行研究。
C.现代哲学突出了反映主体特质的主体性原则,这是现代哲学认识重心迁移到关注人的主体性上的结果。
D.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和马克思、恩格斯各自的哲学主题不同,但是他们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哲学上看,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被确立的过程,这个过程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B.从哲学家用不同命题表达各自时代的哲学主题中可以看出哲学认识重心的迁移,这种迁移直到当代,还在继续和深化。
C.近代以来哲学的认识重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进而促成了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
D.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体性的优先地位,黑格尔认为他开创了哲学全新的方向,意义重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
少袭爵,好学博闻。
魏明帝初为平原侯,曾为文学。
及即位,累迁散骑侍郎、给事黄门侍郎。
嘉平中,为司隶校尉。
抚军校事尹模凭宠作威,奸利盈积,朝野畏惮,莫敢言者。
曾奏劾之,朝廷称焉。
时曹爽专权,宣帝称疾,曾亦谢.病。
爽诛,乃起视事。
魏帝之废也,曾预其谋焉。
时步兵校尉阮籍负才放诞,居丧无礼。
曾面质籍于文帝座曰:“卿纵情背礼,败俗之人,今忠贤执政,综核名实,若卿之曹,不可长也。
”因言于帝曰:“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
宜摈四裔,无令污染华夏。
”帝曰:“此子羸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曾重引据,辞理甚切。
帝虽不从,时人敬惮之。
正元年中为镇北将军、假节。
将之镇,文帝使武帝、齐王攸辞送数十里。
曾盛为宾主,备太牢..之馔。
侍从吏驱,莫不醉饱。
帝既出,又过.其子劭。
曾先敕劭曰:“客必过汝,汝当豫严。
”劭不冠带,停帝良久,曾深以谴劭。
曾见崇重如此。
武帝践阼..,拜太尉,进爵为公,食邑千八百户。
久之,以本官领司徒。
进位太傅。
曾以老年,屡乞逊位。
曰“司徒所掌务烦,不可久劳耆艾。
其进太宰,侍中如故。
朝会剑履乘舆上殿,如汉相国萧何、田千秋、魏太傅钟繇故事。
”曾性至孝,闺门整肃,自少及长,无声乐嬖幸之好。
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
己南向,妻北面,再拜上酒,酬酢既毕便出。
一岁如此者不过再三焉。
然性奢豪,务在华侈。
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
刘毅等数劾奏曾侈忲无度,帝以其重臣,一无所问。
都官从事刘享尝奏曾华侈,以铜钩绂纼①车,莹牛蹄角。
后曾辟享为掾,或劝勿应。
享谓至公之体,不以私憾,遂应辟。
曾常因小事加享杖罚。
其外宽内忌,亦此类也。
司空贾充权拟.人主,曾卑充而附之。
及充与庾纯因酒相竞,曾议党充而抑纯,以此为正直所非。
咸宁四年薨.,时年八十。
(节选自《晋书•何曾传》)【注】①纼(zhèn):穿在牛鼻子上的备牵引的绳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帝称疾,曾亦谢.病谢:感激,感谢B.帝既出,又过.其子劭过:拜访,探访C.武帝践阼..,拜太尉,进爵为公践阼:指君王即位D.司空贾充权拟.人主拟:比,比拟(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节”本指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任务完成后,节会被收回。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加假节的称号。
B.“太牢”指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猪三牲俱备。
若只有猪、羊,没有牛,则称为“少牢”。
C.“耆艾”泛指老年人。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如三十岁为而立,四十岁为不惑,五十岁为艾、知命,六十岁为耆、花甲。
D.“薨”是古人对皇帝﹑太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古代士大夫的死一般叫“卒”,士人的死叫“不禄”,庶人的死一般则称之为“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曾不惧权势,敢于直言。
对于朝野畏惧的抚军校事尹模,只有他敢上奏弹劾其恃宠作威;他不但在文帝面前质问阮籍服丧不守礼制,还进谏文帝将阮籍放逐边疆。
B.何曾位居要职,受武帝器重。
他赴任镇北将军时,武帝派人为之送行数十里;他以年老为由请求辞职时,武帝允许他朝会时可佩剑、穿鞋、乘车上殿。
C.何曾遵守礼法,家风谨严。
他从小到大不好声色,与妻子相敬如宾;他训诫儿子,在客人拜访时要端正仪容。
D.何曾心胸狭窄,逢迎权贵。
下属刘享曾奏报他奢华,他挟私报复,常因小事对刘享施以杖罚;他低三下四地依附于权臣贾充,当贾充与人争执时,他偏袒贾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爽诛,乃起视事。
魏帝之废也,曾预其谋焉。
②劭不冠带,停帝良久,曾深以谴劭。
曾见崇重如此。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①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
(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即要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2)《桃花源诗》中有诗云:“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3)《离骚》中屈原以美人自比,用“,”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宇文所安:唐诗王国的异乡人宇文是地道的美国人,本名斯蒂芬•欧文。
14岁那年,他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里随手翻阅,第一次读到了李贺的《苏小小墓》,中国唐朝诗人的忧郁吟唱,成为少年宇文痴迷唐诗和中国古典文学的机缘。
随后,他进入耶鲁大学东亚系,26岁时以论文《韩愈与孟郊的诗》获文学博士学位。
其后,他任教于耶鲁和哈佛,成为美国汉学界研究唐诗的著名学者。
哈佛讲堂上的宇文,是众多学生心目中的学术明星。
宇文希望他的弟子们,都能和他一样钟爱学问。
因为只有热爱学问,才能安于学问,并甘愿与学问相伴。
把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作为志业的宇文所安也深知,在美国,攻读并不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学专业,保证不了学生们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个赚钱的工作,读古典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尤其如此。
“不过,我觉得比一辈子赚不了大钱更糟糕的事情是,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
”常人从宇文身上看到的,只是哈佛教授的荣耀光环,其后的甘苦,唯有自知了。
他目前带教的在读博士有11名,他们的学期一般为7、8年左右,有些学生甚至要读10年才能拿到学位。
到中国访问期间,他仍在审阅学生论文,无暇欣赏风景。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所著的《初唐诗》《盛唐诗》《追忆》《迷楼》等作品陆续被翻译到中国。
宇文用一种区别于学术论文的散文形式,以问题意识串联古典诗文的研究方法,给当时的学界和中国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盛唐诗》一书中,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批评家单纯地按编年方式来界定文学史,诗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曲解了,这一时代深植于过去诗歌中的根被切断了。
于是宇文所安重新以“代”的概念来加以厘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