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3、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重点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难点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1、西北地区地处我国第级阶梯,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高原以和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以景观为主,只有盆地有星星点点的。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而且对湿润气流阻隔,形成为主的气候特征。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主要是由的差异引起的。

4、西北地区的河流稀少,以为主,是我国最长内流河。

合作探究:1、西北地区2、为什么干旱是西北地区的突出自然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

所以,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的突出自然特系统归纳课堂练习1、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平原、山地为主B。

以丘陵、高原为主C。

以山地、丘陵为主D。

以高原、盆地为主2、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高,太阳辐射强B。

距海洋远,山岭阻隔使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

海拔高,空气稀薄D。

季风不能到达3、西北地区的植被,从东向西大体为()A。

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B。

荒漠一荒漠草原一草原C。

荒漠草原一荒漠一森林D。

森林一草原一荒漠草原4、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A。

以耕作业为主B。

以林业为主C。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第一篇: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矿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自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教学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具准备:1、图片: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2、有关投影片若干3、录音:草原歌曲《天堂》、北朝民歌《敕勒歌》。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启发诱导、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师: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既领略了“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也欣赏了山青水碧的江南美景。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西北地区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沙漠、戈壁、雪山、清川、绿洲,还有茫茫的草原,淳朴的风俗民情将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三节--西北地区(板书课题)师:今天我特带来了西北地区一组画面供大家欣赏。

(学生观看图片)1、请注意观察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农牧业以及交通运输方面的特点。

2、要把自己看到的画面与在预习过程中读到的文字叙述结合起来。

师:(录象结束)我们就欣赏到这里,同学们可能没尽兴,以后我们再找机会继续欣赏。

师:(学生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把通过预习和观看录象获得的知识相互交流一下,针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讨论,力争在小范围把问题消化掉,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请作出标记,等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生:讨论师:(待学生讨论基本完毕)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信大家一定了解了西北地区的许多知识,也可能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们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教案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2.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4.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草原和荒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2.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三、教学难点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学法指导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的规律,以及解释西北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不同。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范文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范文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西北地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课前准备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

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

二、新课学习师:请同学们,看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用地图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

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想一想: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读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说明本地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师: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相对较弱,对于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

3.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4.准备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教学目标】:1、阅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2、明确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3、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运用资料分析归纳西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并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学情分析】:通过学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初步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西北地区提供了学习思路。

【教学方法】:图导图练,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合作达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通过问题导入西北地区并通过尼格买提来带领尼展示给大家的图片,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西北地区图,大们大致的了解西北地 致了解西北地区的 特点。

特点:积、自然环境、农业及主的环境问题大致了解万里行 结合图形分析我国我们在小尼的带领下一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同学们走进西北地区。

一、话说西北学通过小习 让同学区的过从面程要存在西北。

学习二、西北下面就让起走进西北地区,开始我们的西北万里行(一)、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1、出示图形---《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结合图形回答问题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的主导因素:A 界线 --- 季风因素B 界线 -- 地形因素 回答问题 1、2通过此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大致特征。

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把具体的知识点落实到位。

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图形明确据图位置引导学生结合海陆位置及地形位置图,总结本区的位置特点学习过程学习2、出示图形--《- 西北地区地形图》让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问题再图中明确问题的答案,并在图中落实到具体位置。

图形导入本框提内容,通过西北万里行这一活动,认识西北,了解西北。

图导图练,加强训练图导图练,加强训练过程①在图中明确大兴安岭、昆仑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的位置,并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

《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掌握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

认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及其传承。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地理学习的热忱。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经济发展。

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西北地区的图片、地图、资料等教学资源。

准备西北地区的视频资料,以便进行课堂演示。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西北地区的基本信息。

搜集有关西北地区的相关资料,以便进行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提问学生对西北地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讲解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人口分布和文化特点。

3. 案例分析:通过视频资料,展示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

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4. 课堂讨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讨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及其传承。

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观看有关西北地区的纪录片,加深对西北地区的了解。

3. 选取一个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2)掌握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3)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4)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民族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西北地区的热爱之情;(2)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特点(2)邻近地区2. 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1)青藏高原(2)内蒙古高原(3)黄土高原(4)塔里木盆地(5)准噶尔盆地3.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1)温带大陆性气候(2)高原气候(3)干旱气候4. 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2)草原资源(3)水资源(4)旅游资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区;(2)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3)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 教学难点:(1)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展示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资源等图片和视频资料;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西北地区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西北地区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提问:你们对西北地区有哪些了解?2. 讲解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区: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讲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区;引导学生读图析图,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3. 讲解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讲解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

《西北地区》的教材分析及教案

《西北地区》的教材分析及教案

《西北地区》的教材分析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解读:本课标隶属于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中的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

课标中“不同地区”: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色。

课程标准: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读: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行为动词“描述”、“比较”和“运用”,属于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中的了解和理解层面。

二、【教材简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第六单元中选择各具特色的地形,各具特色的区域。

在学习西北地区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区域特色,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各不相同,为学习西北地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北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运用了丝路明珠(沙漠、盆地),草原风情(高原)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来进行学习。

这充分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在教学时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更能充分实现课标行为动词“描述”和“比较”。

而无论是哪一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充分体现出了人地关系及整体论的思想。

2.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西北地区地形主要以盆地和高原为主,距海较远加上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自东向西减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这里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地势平坦、草原广布,有历史悠久的畜牧业,还有发达的绿洲农业,最大的城市乌鲁木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

“丝路明珠”是通过了解新疆人民发挥创造性,开挖利用坎儿井,从而获得宝贵水源发展了独特的绿洲农业,创造了人间奇迹。

让学生体会到人类能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做到因地制宜,与环境和谐共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与技能目标:1西北地区干旱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2干旱的气候特征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地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原因及其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2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和分析对比法、合作探究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北的环境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教师讲授:在西北地区我们不仅能看到雄浑的沙漠,还能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这时你是否又想起了一首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今天就让我带大家到西北地区一游!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找学生起来读一下。

教师:出发前我们先来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教师问:学习一个新的区域的第一步是要学习什么?学生:可以从一个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和河流等方面来学习。

板书:一、草原和荒漠(干旱)教师投影: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图。

1.位置范围并提问:怎么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呢?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学生指图回答: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以北。

主要包括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还有甘肃大部和宁夏北部。

师生小结。

教师出示课件: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教师提问:西北地区以都有哪些地形,这个地区的地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讨论。

学生指图回答:本区的地形特点:本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教师转承: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那本区的气候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吧!3、气候教师提问:西北地区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呢?学生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1.出示塔里木盆地地图,读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2.引导学生说出印象中的塔里木盆地景观是这样的?总结:沙漠、戈壁广布,人迹罕至。

3.出示塔里木盆地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追问:为什么?4. 合作探究: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出示图片:5. 我们还能见到这样的塔里木盆地景观6.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读教材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图8.18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追问:这些公路是不是很快就会被流沙呢?出示塔里木盆地中公路实况图片。

提供图片: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 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万股荒原开始焕发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引导学生合租探究:了解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

(1)找一找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并能读图找出经过的地形区。

(2)找一找西气东输二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4. 提出问题: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归纳: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

对东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A.矿产B.水源C.地形D.交通2.下面所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 )A.油气资源丰富B.是“丝绸走廊”C.降水稀少D.地势平坦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3~4题:3.西气东输线路不经过(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第11页共11页。

《西北地区》的教材分析及教案

《西北地区》的教材分析及教案

《西北地区》的教材分析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解读:本课标隶属于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中的专题二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

课标中“不同地区”: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色。

课程标准: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读: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行为动词“描述”、“比较”和“运用”,属于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中的了解和理解层面。

二、【教材简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第六单元中选择各具特色的地形,各具特色的区域。

在学习西北地区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区域特色,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各不相同,为学习西北地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北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运用了丝路明珠(沙漠、盆地),草原风情(高原)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来进行学习。

这充分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在教学时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更能充分实现课标行为动词“描述”和“比较”。

而无论是哪一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充分体现出了人地关系及整体论的思想。

2.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西北地区地形主要以盆地和高原为主,距海较远加上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自东向西减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这里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地势平坦、草原广布,有历史悠久的畜牧业,还有发达的绿洲农业,最大的城市乌鲁木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

“丝路明珠”是通过了解新疆人民发挥创造性,开挖利用坎儿井,从而获得宝贵水源发展了独特的绿洲农业,创造了人间奇迹。

让学生体会到人类能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做到因地制宜,与环境和谐共处。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增强对国家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好教学PPT,明确教学内容和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难点: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地图,让学生找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

2.西北地区(1)地形地貌介绍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

(2)气候特点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等,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这些气候特点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自然资源介绍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分布情况。

3.青藏地区(1)地形地貌介绍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

(2)气候特点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高原气候、寒冷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气候特点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介绍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让学生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

4.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1)人口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如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等。

(2)城市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城市特点,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3)农业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如农业类型、种植结构等。

(4)工业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工业特点,如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等。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1)绘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图。

(2)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西北地区--说课稿

西北地区--说课稿

《西北地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进一步的研究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本区域植被的影响,为学习分省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能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②说出面积、人口、地形等。

能力目标: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自然景观的变化.②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阅读图表(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资料,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进一步巩固气候资料的判读方法。

②了解气候特征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祖国各地地理环境的丰富多样性,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原因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本课的重点,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地理景观影响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生八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

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

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对分区地理的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联系旧知法和讨论分析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层层推导、归纳总结出“干旱”环境下的自然特征,突破重点;以水这个限制性因素为分析的主线,讨论归纳“干旱”环境对当地景观变化的影响,以表解法突破这一难点。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第六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介绍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概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区域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些地区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学会分析区域地理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区域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区域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2.难点:如何分析区域地理差异,以及学生对复杂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地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课件。

2.地图:准备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图,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3.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地理案例,用于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理差异。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其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2. 掌握西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了解西北的名胜古迹;3. 了解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现状和问题;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研究能力和地理意识。

【教学重难点】1. 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2. 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现状和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西北地区的认识,引导学生谈论西北地区的特点和印象,并介绍本课的主题和目标。

2. 观察图片展示西北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

二、知识讲解1. 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介绍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地貌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讲解西北地区的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特点,并介绍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等人文特点,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3. 西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介绍西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包括西北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丰富文化资源。

4. 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现状和问题分析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西北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问题等,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活动1. 地图练习让学生通过地图学习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地貌等信息。

2. 看图说话展示西北地区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3. 文化讲解介绍西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丰富文化资源。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让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四、思考拓展1. 探究西北地区的发展和未来让学生分析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并探讨西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找寻西北地区的其他特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寻找西北地区的其他特色,如风景名胜、文化传统等。

【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西北地区的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历史和文化、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8章 第1节 草原和荒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8章 第1节 草原和荒漠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草原和荒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热爱边疆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难点】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视频资料,然后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提问:这首歌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优美景色?教师:不错,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百鸟歌唱。

歌曲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西北大草原的动人画面。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西北,感受西北吧!知识点草原和荒漠【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72、P73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8.3,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及其主要的地形区。

答案: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以西,长城、昆仑山(山脉)和阿尔金山(山脉)以北。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2.阅读教材第73页,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该区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其原因是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3.读教材图8.3,结合教材文字部分,说出西北地区的河流、植被特征。

答案:河流——河流多内流河,其中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位于本区北部。

植被——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6)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6)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地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对我国东部地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学生接触较少,对其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认识两地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分析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地区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及其成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用于展示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准备地图,方便学生观察两地地理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两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地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
《西北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课前学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

(展示)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
师:请同学们,看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
水越少。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用地图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

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想一想: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地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读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说明本地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师: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部风蚀作用显著,戈壁滩上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塔里森盆地中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码干沙漠,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

由此可见,西北地区地形主要是以高原、山地为主。

提问: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找x疆境内的主要山脉、盆地,说说x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板图:x疆“三山夹两盆”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并指导学生在书本上画)。

指图讲解:x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畺”,从北向南三条横线依次代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两
个“田”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结构特点,天山横亘在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

出示投影片:西北地区的草原和荒漠分布图。

提问:本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图讲述: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

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x疆两大盆地,由于降水越来越少,草原上的牧草越来越矮小稀疏,逐渐成为荒漠。

读图:在“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上找出塔里木河。

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
师: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是塔里木河。

湖泊也多为内流湖。

与南方地区的“水乡泽国”形成鲜明对照。

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水量也小。

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思考:有人说,在西北地区水贵于金子,你同意吗?为什么?
师: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是多么稀少,所以水对于人
类生产和生活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农业来说,水源就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提问:请问西北地区主要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呢?(畜牧业)
思考:假如你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农场主,要建个畜牧业基地,你觉得建在哪里比较合适呢?能在图上画出来吗?还有什么地方可建畜牧业基地呢?
展示投影:由山麓到山顶植被有什么变化?如何利用这里的草场资源呢?山上是冬季牧场还是夏季牧场?为什么?这就是x疆天山山地牧场,因水热条件引起牧场分布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

提问:除了发展畜牧业,在西北地区还可适当发展什么农业?(种植业)
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在西北,大气降水的可性不大,那么水从何而来呢?请你帮助找水,并设想一下种植农业区可能分布在哪儿?为什么?
师:对,大家的眼光不错,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这里因为有了水,而发展成为物产富饶的绿地,因而被誉为“塞外江南”。

提问:还有哪儿可发展农业?怎样解决水的问题?
师:夏季,因为夏季时气温高,冰雪融化。

提问:那么,怎样利用地下水呢?
展示投影:介绍坎儿井原理。

师: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处好方式。

小结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必须要有水灌溉,那么这种农业,我们叫做“灌溉农业”。

师:西北地区流行一句话:麻雀、孔雀东南飞,这话什么意思呢?
要想发展西北就必须有世界眼光,而世界发展的出路无非是工业化问题,怎样才能迈上工业化的道路呢?让我们找找西北地区发展的优势。

展示: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分布图。

提问:西北地区要发展经济,靠的是什么?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西北的交通情况怎
学生回答。

小结: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利用本区资源和特有的地理环境特点,大力发展相关工业,交通运输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示图片:有关西北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动物遭杀的图片。

过渡:但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所以,在资源开发中必须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西北地区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它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深居内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但我们开发时,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四、课堂练习
1.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沙漠,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地区。

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为主。

3.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__。

4.我国四大牧区中位于西北区的有_______、_______。

位于青藏地区的有_______、_______。

5.青藏地区著名的畜种有_______、_______、藏山羊。

五、作业布置
西北地区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呢?
六、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土地
1.位置、范围——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深居内陆
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3.地表景观(由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二、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1.主要畜牧业基地:内蒙古牧区、x疆山地牧区
2.种植业少,为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x疆沙漠绿洲)
三、矿产资源丰富:(x疆)石油、天然气;(甘肃金昌)镍矿;(内蒙古)煤
四、生态环境脆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