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 伴;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 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 识和法律观念。
猜猜我~
想一想: (1)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 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总结:(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 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 来的生活。
(二)法律与个人 活动二:权利义务相伴一生 阅读下列材料: 李华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2014年复员后 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县人大代表。 他每月寄8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 人收入调节税。 思考: 材料中的李华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
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
总结: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 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 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一三一 探究点三:法治代替人治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 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切实将法 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中小学开 设道德与法治课,发挥法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规划》提出,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 容,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中。
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意义是什么?
(1)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 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 守法律, 依法办事。 (3)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 治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依法治国 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
•
•
1.对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要求读准 音、明 其义, 在此基 础上把 课文读 流畅。
•
2.详细阅读第四节,对本段中不甚明了 的内容 提出问 题,做 好标记 ,并思 考:作 者共写 了几件 事具体 描绘了 家乡过 大年的 情况? 用“动 词+名词 ”的格 式概括 这几件 事,例 如:“守 (动词 )岁( 名词) ”。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 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思考: 法律的作用是万能的吗?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争端吗?
观点错误。法律具有局限性,它只负责调 节一小部分社会关系,还需要道德、规章 制度进行补充。法律具有滞后性,这个观 点夸大了法律的作用,与现代法治精神背 道而驰。
李华的经历 享有的权利 履行的义务
勤奋学习 受教育
受教育
参军
依法服兵役
电厂工作
劳动
劳动
被评为县人大 选举权和被
代表 选举权
自觉交纳个税
依法纳税
想一想:法律与个人有什么关系? 在我国,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 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 的空间。
法制
法律制度
思考:(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 要的标志性事件?
①1954年9月20日,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 法。
②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 我国现行宪法。
③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总目标。
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 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哪些机关参与案件处理?
法律是靠 什么得以 保证实施?
法律是靠 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 施,具有 强制性。
社会 道德
校规 校纪
法律
产生方式
调整对象和 范围
实施手段
自然形 成
教育行政 机关制定
思考: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 和自己的行为? 提示:风俗习惯。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目的是 什么? 提示: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 制法律。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 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3)提出这样的总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
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理解法律的作用,做遵法守法的人 。 3.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4.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身行为 的能力。
你是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 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 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 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结:法律的作用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 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为也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 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普遍 适用
在校 学生
舆论、习 惯、信念
教育、行 政力量
国家制 定或认 可
全国 国家强制 适用 力wenku.baidu.com
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 主要特征是什么?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 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 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 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打击违法犯罪
1.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 伴;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 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 识和法律观念。
猜猜我~
想一想: (1)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 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总结:(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 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 来的生活。
(二)法律与个人 活动二:权利义务相伴一生 阅读下列材料: 李华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2014年复员后 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县人大代表。 他每月寄8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 人收入调节税。 思考: 材料中的李华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
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
总结: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 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 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一三一 探究点三:法治代替人治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 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切实将法 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 “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中小学开 设道德与法治课,发挥法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规划》提出,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 容,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中。
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意义是什么?
(1)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 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 守法律, 依法办事。 (3)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 治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依法治国 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
•
•
1.对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要求读准 音、明 其义, 在此基 础上把 课文读 流畅。
•
2.详细阅读第四节,对本段中不甚明了 的内容 提出问 题,做 好标记 ,并思 考:作 者共写 了几件 事具体 描绘了 家乡过 大年的 情况? 用“动 词+名词 ”的格 式概括 这几件 事,例 如:“守 (动词 )岁( 名词) ”。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 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思考: 法律的作用是万能的吗?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争端吗?
观点错误。法律具有局限性,它只负责调 节一小部分社会关系,还需要道德、规章 制度进行补充。法律具有滞后性,这个观 点夸大了法律的作用,与现代法治精神背 道而驰。
李华的经历 享有的权利 履行的义务
勤奋学习 受教育
受教育
参军
依法服兵役
电厂工作
劳动
劳动
被评为县人大 选举权和被
代表 选举权
自觉交纳个税
依法纳税
想一想:法律与个人有什么关系? 在我国,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 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 的空间。
法制
法律制度
思考:(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 要的标志性事件?
①1954年9月20日,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 法。
②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 我国现行宪法。
③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总目标。
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 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哪些机关参与案件处理?
法律是靠 什么得以 保证实施?
法律是靠 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 施,具有 强制性。
社会 道德
校规 校纪
法律
产生方式
调整对象和 范围
实施手段
自然形 成
教育行政 机关制定
思考: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 和自己的行为? 提示:风俗习惯。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目的是 什么? 提示: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 制法律。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 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 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3)提出这样的总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
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理解法律的作用,做遵法守法的人 。 3.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4.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身行为 的能力。
你是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 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 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 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结:法律的作用
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 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为也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 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普遍 适用
在校 学生
舆论、习 惯、信念
教育、行 政力量
国家制 定或认 可
全国 国家强制 适用 力wenku.baidu.com
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 主要特征是什么?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 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 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 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打击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