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第一章
《文学欣赏》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最新) (1)
第 17 页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四、诗歌欣赏技巧→(二)熟悉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具有多义性,即一个词或词组有着两重以上的含义,且有的含义明确,
有的含义不明确。
第 18 页
1) 双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 音等属性,有意使语句具有 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多义性
2)情韵义
情韵义是指由诗歌历 史沉淀生成的特定意韵, 是“诗的成语”。
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则将它们统称为诗歌。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一、什么是诗歌
第6 页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 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鲜明的节奏、 和谐的音韵,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 式的美。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第7 页
《诗经》反映的时代是自周初至春秋中 叶,共500多年,其多数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 感,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 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 24 页
第二节 什么是文学欣赏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一)先秦时期
第 25 页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具有
楚文化独特光彩的新体诗——楚辞。这是一
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 民间乐诗,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 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指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诗,通常没有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 挽歌、牧歌和讽刺诗等。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二、诗歌的分类→(二)现代诗歌的分类
第 10 页
✓ 格律诗
✓ 散文诗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它要求篇有定
文学欣赏第一讲PPT文档79页
举例
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後,不以优劣为诠次。又其人既 往,其文克定。今所寓言,不录存者。
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 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於用事?“思君 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 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 美人上马来,马儿似 不支
引用
刘勰
刘勰<文心雕龙>说: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 摇焉.”
钟嵘<诗品 >说:
钟嵘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 魂逐飞蓬.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liú xié 刘勰(约465——520) 南朝梁(今山东)人。 然其名未以官显,却以文彰。 一部《文心雕龙》奠定 了他在中国 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 不可或缺的地位。
元代--元杂剧/元散曲/ 长篇章回小说
明清--三言二拍/长篇章 回小说
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抒情的,与音乐密切相关. <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 诗歌的特点: 1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2 跳跃性结构 3语言凝练,富有节奏和韵律,有音乐美 诗法举例--起兴/隐喻/象征/叠加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注释
汉代音乐家。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乐工出 身,父母兄弟亦均为乐工。善歌,有善创造新 声。武帝时。在乐府中任协律都尉。
在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 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 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
文学欣赏(1):绪论及第一章
绪论课讲课要点:绪论和第一章内容绪论应讲清两点:1、开设本门课的目的;2、本门课的主要内容及讲课方法;第一章应讲清以下内容:第一:文学的涵义——这是进行文学欣赏的基础;第二:文学欣赏活动性质——文学欣赏是一个审美认识、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给我们以无穷的教益。
第三:文学欣赏的过程——我们如何进行文学欣赏教学过程:绪论——本门课的教学体例和开设目的:文学欣赏课是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总体氛围中产生的一门新课,它不同于以往与中学语文课本面孔雷同的《大学语文》,采取以文学欣赏方法和文学欣赏常识为主线、以名篇欣赏为落脚点,分文体进行教学的模式,重点在于欣赏方法的介绍。
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在掌握欣赏方法的基础上,自如地进行文学名著的欣赏,以达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
本门课的主要内容:文学欣赏方面的内容以教材为主包括五章,共26学时;根据专业的情况及外语教研室的要求,加入写作方面的内容,重点讲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应用文写作概论,二是常用的应用文文体写作,三是毕业论文写作,共8学时。
对学生的要求:无论是文学欣赏还是应用文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是我们的精神需求,后者可能是我们今后谋求生计的工具,因此应该重视;由于课时非常短,内容很多,课堂上只讲要点,需要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一、文学活动:从动态角度分析,文学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
既然是艺术创造活动,就要有原料、有创造者、有产品,文学创造的原料就是现实生活,创作者就是作家,产品就是作品,因而这三者构成了一种三角关系,即现实——作家——作品。
这就是传统的文学创作三角关系。
但是在这个关系中,只涉及了文学的创作,没有对于作品的评判和反馈因素,所以后来国外的文艺理论家,又创立了“文学的接受理论”,即在以上旧的“三角关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读者的因素,构成了新的三角关系:作家——作品——读者。
文学欣赏【肖多益】
二、中国戏剧的发展
• •
中国古代戏剧与戏曲有着很深的渊源。 中国传统的戏剧为歌剧形式,也就是戏曲 曲艺。至古就有唐诗、宋词、元曲之说。 明代的戏曲和传奇取代了杂剧的地位,使 戏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清代戏曲取得了 重要成就。
三、中国现代戏剧
• 解放区戏剧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如大型歌剧〈〈白毛女〉〉是这一时 期的代表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戏剧 继续沿着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发展, 主要写新人新事物、新题材,反映生 活面比较广,出现许多优秀作品。如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 〈〈天仙配〉〉话剧〈〈茶馆〉〉歌 剧〈〈洪湖 卫队〉〉京剧〈〈红灯 记〉〉等,成为公认的优秀作品,标 志着戏剧文学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作用
• 文学欣赏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只有通 过文学欣赏者的欣赏活动,文学作品才能 产生社会作用,在欣赏活动中,欣赏对象, 即文学作品塑造着欣赏主体;欣赏活动还 会对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无形的影响、制 约、规范等作用。
作用一:文学作品通过欣赏发生社 会作用
• 文学具有认识、教育、美感等社会作用。我 们应请注意两点,一,欣赏者对作品的欣赏一定 是自觉自愿的。不管多么优秀的作品,强迫人们 去阅读或看戏,肯定难以唤起欣赏者的审美情绪。 二,文学作品通过欣赏者的欣赏活动所产生的社 会作用,大多数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 化的。 它作用于人的精神,感染、浸润的是人的灵魂。
关系一:文学传播与传播媒介
• 各种文学现象或文学信息要得以传播, 就要依赖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就是 传递信息的载体,如竹筒、布帛、纸张、 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 • 人类的文学传播活动大体上经历了四 个历史发展阶段:口头传播时代、书写传 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欣赏(整理版)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欣赏(整理
版)
本文档是对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欣赏章节的整理版。
以下是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古代诗词欣赏
本章介绍了古代诗词的特点和鉴赏方法,并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作品进行欣赏和解析。
第二章:现代散文欣赏
本章介绍了现代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方法,并选取了一些优秀的现代散文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三章:古代小说欣赏
本章介绍了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选取了一些著名的古代小说进行欣赏和探讨。
第四章:现代小说欣赏
本章介绍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选取了一些优秀的现代小说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
第五章:传统戏曲欣赏
本章介绍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种类和特点,并选取了一些经典的传统戏曲进行欣赏和赏析。
第六章:现代戏剧欣赏
本章介绍了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选取了一些优秀的现代戏剧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总结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档整理了每个章节的主要
内容,以便学生梳理知识点和进行复。
以上是《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欣赏(整理版)》的主要
内容概述。
*注意:本文档内容整理自《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欣赏》教材,仅供参考。
*。
文学欣赏 第二版 第一章 概论
文学创作过程
思想 意蕴
文学 形象
文学欣赏过程
语言 文字
三、欣赏者的素质
语感能力,读者对文学 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将语言符号转换为艺术 符号,再建艺术形象的 能力
生活经验、文史知识、 专业知识
四、文学欣赏的意义
(一)艺术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想象力创造的虚构世界。 《三国演义》的孔明,《西游记》的唐僧,不等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小说中的
事件,不等于真实发生过的。 (二)在各门艺术里,造型艺术最基础,音乐最纯粹,文学最庞大、最复杂、最
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思想性也最强。 (三)欣赏文学,使人活得更像人,换言之更有意义。使我们对于世界和对于生
活,有新的看法。 席勒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游戏”,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人只有在游
戏中,才是自由的; 人只有是自由的,他才游戏。”席勒《美育书简》 (四)文学是孤独者的情感创造,欣赏文学是人的孤独的慰藉,有“遇知音”之
月 迹 贾平凹我们看时,那上了,原来月亮 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 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高了,穿衣 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 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 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 ,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 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文学欣赏
第一章 概述
文学欣赏
第一章 概述
情景导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无论多么明显地写出,后面总还跟着一点别的东西:也许是一 种口气,也许是一片情感。……后面牵着无穷的经验。字好像是支票,银行却是读者的 经验库。‘善读’的艺术即在如何把握着支票的全部价值,并能在自己的银行里兑了现。 (萧乾:《经验的汇兑》)
文学欣赏第1章 中国古典文学
10
四
“国风”诗的叙事艺术为后世诗歌所继承,循着它开辟 的道路,汉代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唐代有杜 甫的“三吏”、“三别”,言事与抒情遂成为古典诗 歌内容的并峙双峰。此外,“国风”在诗歌音韵、句 式上也有重要的开创性。更早的古歌是二言诗,如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而《诗经》则以四言 为主,这就扩展了句子长度,增加了抒情叙事容量。 在使用整齐的四言句的同时,“国风”中也有五言句, 如“胡为乎株林”;六言句,如“殆及公子同归”; 七言句,如“二之日凿冰冲冲”;八言句,如“十月 蟋蟀入我床下”;骚体句,如“十亩之间兮”。句式 变化使抒情叙事更加灵活,并为后世诗体的演变提供
感怀诗主要抒发个人的人生感喟,或忧国伤时,或岁 末抒怀(注:抒怀也作书怀,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或咏叹个人际遇。有的诗意绪朦胧,甚至具有象征意 味,例如《秦风· 蒹葭》
7
三
创造赋、比、兴表现手法,是《诗经》对中国古典诗歌做出的 杰出贡献。 赋的特点有三:
首先是叙事的直接性,即直接陈述事实,并不迂回曲折。 其次,铺陈性,就是把事件过程尽量叙述得充分细致,从而使事件显得 具体、生动、形象。 第三,兼容性,不仅适用于抒情诗或叙事诗,还可以兼容描写、抒情、 议论等表现手法,寄托讽喻意义
9
四
“国风”以抒情诗为主,但它并非不善叙事。除了赋的手法本 身与叙事相关外,它还在叙述人称、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方 面做了不少成功尝试。在上古时期,历史纪事尚处于草创阶段, 就是稍后的《春秋》编年史也相当简略,因此“国风”的叙事 艺术具有筚路蓝缕的开创意义。 “国风”的叙述人称是灵活多样的,诗人根据叙事内容和抒情 需要,灵活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述,有的诗还具有历史 纪事的痕迹。 “国风”的叙事结构已显露出艺术构思的痕迹。 “国风”的人物塑造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对女性的塑造,它 通过强烈的情感表现,着力塑造了抒情女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如《召南· 行露》中女主人公刚烈、坚强,《氓》的女主人公多 情、哀怨,《狡童》的女主人公天真、痴情。
文学欣赏教案1详解
二、文学的历史
(4)明清散文。明代散文,先有“七子” 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 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 ,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 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 ,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 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 、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一、文学的含义
3.指辞章修养 元结《大唐中兴颂序》:“非老于文 学,其谁宜为?” 在这里“老”是历久 而富经验之谓,文学受事于“老”,其 含义应是“文笔”或“辞章修养”。“ 文笔”或“辞章修养”,含义内容广泛 ,此时并不专指文学。
一、文学的含义
4.官名 汉代置于州郡及王国,或称“文学掾”, 或称“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汉武帝 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举 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荐者便叫“贤良文学” 。“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人;“ 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以后有“ 文学从事”之名。唐代于州县置“博士”,德 宗时改称“文学”,太子及诸王以下亦置“文 学”。明清废。
二、文学的历史
5.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的欧洲讲究理性,讲究秩序,这一时期自然 科学的成果告诉了人们宇宙是井然有序的,因而社会 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 范。在这种精神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古典主义文学 ,便以理性作为自己的生命,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能 动性,同时又否定了神性。在古典主义文学中,人通 常都处于理智与情感、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纠 葛中,而服从王权则是最高的理性。古典主义文学中 蕴涵的是一种理性化的人本意识,既肯定了个体,又 强调约束。
二、文学的历史
(5)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 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它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 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 、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散文的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 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 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 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 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文学欣赏1
C. 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 艺术再创造活动 形象的间接性——形象思维能力 如《雷雨》第四幕侍萍的话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五、用心体验,领悟言外之意 优秀作品一般都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题外之旨。 A、唤起意象;B、指示的历史内容; C、象征意蕴。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要用眼,更要用心。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文学欣赏是一种包含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 以情动人——形象唤起情感反应 如《红岩》、《母亲》、《青春之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革命文学唤起敬佩、 喜爱、学习之情 B. 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 活动 不是简单复现,是对形象意蕴的深刻理解。
采 菊 东 篱 下
每课一诗
红豆词
清· 曹雪芹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 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 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 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 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二、整体把握作品,评判作品优劣 不能把作品中某些场面、情节、细节孤 立起来鉴赏。 如《红楼梦》王熙凤“我来迟了”一句。 (地位、身份、性格)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通感 《社戏》啰嗦=急切 顾及全篇、顾及作者全人——鲁迅
三、调动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享受 虚实相间,中国画“留白” 《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 文章无形,白纸黑字,读后感到悲欢, 人物如画,全是想象的结果。如“山高 月小,水落石出”,非字好,乃表托的 景色好。——夏丐尊、叶圣陶《文心》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ppt课件
❖ 提高自身修养—— 坚持正确的途径——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 数量上,刘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 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文心雕 龙·知音》 质量上,歌德: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 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 《歌德谈论录》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四、文学欣赏的发展阶段
❖ 1、想象与联想 l 文学作品的“空白点”或“未定点”,
或“召唤结构”为想象提供了用武之地。 Ø 罗曼·英加登:每一部文学作品在原则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期待视野
❖ 姚斯指出,一部新作品的读者能够在较为 狭窄的文学期待视野中感知它,也能在更 为广阔的生活的期待视野中感知它。 《接 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 l 文体期待 l 意象期待 l 意蕴期待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三、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
❖ 1.欣赏注意 l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
❖ l 方 法——想象和联想 l 注意点——文学欣赏是一种“有限创
造”,是一种“同质异形”的创造。 l 文学欣赏—— 以文艺作品为基本对象;
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 以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过程
❖ 一、文学欣赏过程的涵义 l 文学欣赏的过程,实质上是由兴趣、
集中。 l 欣赏注意是由文学作品引起,又是读者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可以是突发式,也 可以是渐进式的。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2.感知形象
❖ l 读者通过语言,运用想象,感知作品中物 化了的艺术形象,为进一步转化成读者观 念中的艺术形象奠定基础。 l感知形象,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文学欣赏教案
二、文学的历史
2.希伯来文学 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又一源头,其中所蕴 涵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对 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希伯来民族是 信仰一神的民族,强调人对上帝的绝对服从; 尊重灵魂,主张人的理智抑制肉体的欲望;轻 视人的现世生命价值和意义,看重来世和天国 的幸福。显然,希伯来文化是种重灵魂、重群 体、重来世的理性型文化。
二、文学的历史
(3)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 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 诗歌体裁。 新诗在最初的时候,主张白话俗语 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因此,当时也 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 文”。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 适的白话诗词八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 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 适的《尝试集》(1920年)。而最早从思想艺 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 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年)。
二、文学的历史
4.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欧洲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源流与希伯来基督教 源流形成了比“希腊化”时期更大规模的碰撞 ,带来了欧洲文学中人文观念的重大变化,这 就是“文艺复兴”,欧洲文化的大转型时期。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以人 权反神权、以人性反神性、以个性自由反禁欲 主义等,要从上帝那里找到人类自己。人文主 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
二、文学的历史
中国古典文学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 韵文和散文;现代文学一般分为诗歌、 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 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又被称为古 文)起源最早而且比较发达。西方古典 文学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种基本类型。 与中国文学相比,西方文学中叙事诗和 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也比较发达。
文学欣赏
• • • • •
二、文学欣赏的性质 审美性是文学欣赏活动的最为本质的特征 文学欣赏的审美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欣赏是读者的再创造 由于文学欣赏和读者的生活经验、 由于文学欣赏和读者的生活经验、思想认识有着密 切的关系, 切的关系,而每一个读者又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立 场观点,有各自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 场观点,有各自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他 们在欣赏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 们在欣赏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作家 对自己所创造的形象的感受、 对自己所创造的形象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不会完全 相同。不仅如此,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 相同。不仅如此,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也 会产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是很不相同的感受、 会产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是很不相同的感受、体 验和认识。他们可能从不同的方面去看作品, 验和认识。他们可能从不同的方面去看作品,从不 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内容, 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内容,从而得出不尽相同的 结论, 结论,受到不完全相同的影响。
•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 又听唱道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 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 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 中的趣味。 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 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 再侧耳时,只听唱道: 则为你如花美眷, 再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 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 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一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 “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一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 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 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 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 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 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又词中有“ “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又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 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 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 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文学欣赏教学大纲
文学欣赏教学大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烟台职业学院《文学欣赏》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文学欣赏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72授课对象:高职新闻专业学生二、教学目的《文学欣赏》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欣赏古今中外文学名着,了解和继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类文化遗产,提高文学思辨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造就新世纪具有较高文化科技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1.1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1.2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1、文学欣赏是以“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心理感受活动2、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第二章先秦文学欣赏2.1先秦文学概述2.2《诗经》赏析:《蒹葭》、《采薇》2.3春秋诸子散文概述2.4例文赏析:《论语》、《秋水》2.5屈原与《湘君》2.6战国历史散文赏析:《战国策》《左传》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对先秦文学作品《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关基本知识。
同时,着重掌握课课本中涉及到范文。
重点与难点:1、《诗经》的时代、分类、赋比兴的表现手法2、哲理散文《秋水》、《论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特点。
3、屈原的《湘君》与他的骚体文学。
4、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在记事、记言和刻画人物方面的特点。
第三章两汉文学欣赏3.1两汉文学概述3.2汉乐府民歌:《有所思》《上邪》3.3司马迁与《史记》3.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思潮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特点,掌握司马迁、陶渊明等作家的代表作的背景知识,欣赏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品味文学内涵。
重点与难点:1、汉乐府民歌《有所思》、《上邪》的创作精神和叙事性。
2、《史记》的体例、思想内容和《垓下之围》的叙事、写人方面的特点。
《文学欣赏》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
二、整体把握作品,评判作品优劣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 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 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 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 的有机整体, 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 的时候,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 的时候,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 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 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 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去 鉴赏,才是正确的欣赏方法。 鉴赏,才是正确的欣赏方法。
5
三、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 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地复映现 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 象、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 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通过欣赏者的感受、 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通过欣赏者的感受、 理解,重新创造形象。 理解,重新创造形象。 在艺术欣赏中,读者要为情所感, 在艺术欣赏中,读者要为情所感,就得依靠形 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 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 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 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 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 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 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更有待于形象的再创 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 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 造,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
8
一、以审美为主导,综合分析价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还有许 多其他的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 多其他的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 价值、理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等。 价值、理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等。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核心而 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 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其中融汇的认识 价值、政治价值、 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同审美价值紧 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 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而且其他价值的 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文学欣赏教学大纲
《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文学欣赏课程英文名称:Literature appreciation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40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前导课程:二、教学目的《文学欣赏》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欣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了解和继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类文化遗产,提高文学思辨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造就新世纪具有较高文化科技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1.1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1.2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掌握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1、文学欣赏是以“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心理感受活动2、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第二章先秦文学欣赏2.1 先秦文学概述2.2 《诗经》赏析:《蒹葭》、《采薇》2.3 春秋诸子散文概述2.4 例文赏析:《论语》、《秋水》2.5屈原与《湘君》2.6战国历史散文赏析:《战国策》《左传》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对先秦文学作品《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关基本知识。
同时,着重掌握课课本中涉及到范文。
重点与难点:1、《诗经》的时代、分类、赋比兴的表现手法2、哲理散文《秋水》、《论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特点。
3、屈原的《湘君》与他的骚体文学。
4、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在记事、记言和刻画人物方面的特点。
第三章两汉文学欣赏3.1两汉文学概述3.2 汉乐府民歌:《有所思》《上邪》3.3 司马迁与《史记》3.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思潮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特点,掌握司马迁、陶渊明等作家的代表作的背景知识,欣赏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品味文学内涵。
重点与难点:1、汉乐府民歌《有所思》、《上邪》的创作精神和叙事性。
2、《史记》的体例、思想内容和《垓下之围》的叙事、写人方面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留阶段是指读者对文学作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延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回味
就是回味作品语言、人物、情节和感情等方面的魅力,带来 第二次的享受;
二是融入
就是入戏,即将对作品的理解带入、投影到现实生活中。
三、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 以审美为主导,综合分析价值; 2 整体把握作品,评判作品优劣; 3 调动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享受; 4 主观感情入其内,客观分析出其外; 5 用心体验,领悟言外之意;
二、 文学欣赏的过程→(三)发展阶段
联想是把两种事物联 系在一起的想象,而 想象是指大脑对已有 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 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 程。想象具有主观创 造性。
联想 与 想象
情感 反应
情感反应包括共鸣 和净化两种,是文 学欣赏带来的享受 达到最大值的标志。 其中,共鸣是一种 心灵感应现象。
二、 文学欣赏的过程→(四)延留阶段
造形象;二是可以强烈、浓厚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三是优美动听,富有音乐性。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
采用一定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能够反映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定主题的,独立成篇
的文字称为文章。文章的体裁简称文体,是文章的写作模式,是在长期的写作 实践中自然形成的。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一)按形式分类
我国古代根据语言声律形式将文体分 为韵文和散文。韵文是指押韵的文体,如 诗歌;散文是指不押韵的文体,如史传、 诸子散文等。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二)按功能分类
文章的功能是指文章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人们根据文章功能将文体分成若干类。
例如,曹魏时,人们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
铭、诔、诗、赋”8类,现代人则把文体分为文学类、新 闻类、公文类等。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三)按表达方式分类
古代就有论辩与记叙之分。“五四” 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兴起,产生了用表 达方式划分文体的分类方法。起初是三分 法,将文体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后来又有了五分法,即记叙文、描写文、 抒情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四)按写作方式分类
实用文体
实用文体分为一般文体和应用文体。 一般文体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 论文;应用文体包括:工作应用文; 经济应用文;科技应用文;另外还有 日常应用文和行政公文等。
审美文体
审美文体即文学创作,包括诗歌、散文 (杂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 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等。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什么是文学
第一节
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体的定义及分类
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创造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表现内心
情感,以及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01
艺术形象是间接的。文学以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它塑造的艺术形象不能看到、 听到或触摸到,这点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不同。
02
艺术形象是立体的。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读者通过想象欣赏 到的艺术形象、领会到的意境往往是立体的。
03
表现方式是自由的。文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时间上,可以写过去、写现在、写将来,
上下几千年,转瞬即逝;在空间上,可以换场景、变角度,相隔几万里,顷刻展现。
04
语言具有艺术性。文学语言的艺术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准确、生动、鲜明地塑
“期待视野”由理论家姚 斯提出,是指欣赏之前, 读者心理上对作品所抱的 期待和要求,包括文体期 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 三个层次。它决定着阅读 的选择、重点和效果。
二、 文学欣赏的过程→(二)发生阶段
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是指读者通过语 言媒介感知文学形象的阶段,如果说文 学创作是创造形象的过程,那文学欣赏 的发生阶段就是再现形象的过程。
来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有时甚至会以自己的经验来丰富与补充作品里的形象的内涵。
二、 文学欣赏的过程→(一)准备阶段
1) 文化储备
读者步入欣赏领域之前,对 欣赏作品有着充分的选择自 由,这种选择既取决于读者 的世界观和人生修养,也取 决于读者的审美情趣、文化 积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审美能力。
准备 阶段
2)期待视野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什么是文学
第二节
欣赏
文学欣赏的定义 文体欣赏的过程 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
一、文学欣赏的定义
文学欣赏既是一种包含感情的审美活动,又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
活动。在文学欣赏中,一方面,作品塑造的形象会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 境界,激发起读者思想感情的波涛;另一方面,读者又会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