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一、引言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矿区开采和开发等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甚至丧失,给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本文将对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探讨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程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二、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与修复原则1、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

其中,地表裸露、植被破坏、土壤侵蚀是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这些环境问题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给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2、矿区生态修复原则矿区生态修复要遵循“依法规划、科学论证、生态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

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时,首先要依法规划,确定并确立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任务;其次要进行科学论证,进行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分析,并确定生态修复的措施和方法;再者,生态修复要优先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并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最后,要实施综合治理,整合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推动生态环境的修复工程取得实质进展。

三、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1、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矿区生态修复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修复工程的首要任务。

在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植被恢复、封山育林、梯田修复、水土保持林建设等,以防止和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和改善水土流失,维护和恢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还可以采取建设沟渠坝农业及其它工程设施,以改善土壤条件,减轻水土损失,保护和改善土壤资源。

2、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也是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植被恢复工程时,要根据不同的矿区生态环境和不同的植被类型,采用适宜的栽植和种植方式,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绿化和植被覆盖,实施植被营造和生态景观改造,以恢复和提升矿区的生态植被环境。

工程项目生态修复方案

工程项目生态修复方案

一、项目概述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项目是指对受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以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

二、生态修复目标1.恢复受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系统功能,包括土壤保持、水资源利用、气候调节、物种保护等;2.改善受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环境,减轻环境压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3.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和稳定;4.提高生态环境的容量和稳定性,增强抗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风险;5.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水平。

三、生态修复技术1.土地修复技术:包括土壤改良、土壤保肥、土壤修复等技术;2.水体修复技术:包括湖泊水质修复、河流生态修复、湿地恢复等技术;3.植被修复技术:包括植物种植、林地恢复、草原修复等技术;4.动物修复技术:包括动物保护、物种恢复、保护区建设等技术;5.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生物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

四、生态修复措施1.绿化美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增加绿化植被,修复破坏的植被,提高景观美观度和生态价值;2.水土保持:采取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减少水土资源浪费;3.湿地恢复:修复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功能,维护水环境;4.水质净化:采取适当技术手段,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5.固碳节能:推广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技术措施,促进碳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6.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野生物种栖息场所,增加物种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7.生态保护区建设:建设生态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1.项目前期调研:对受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评估生态环境质量和影响,确定修复目标、范围和技术方案;2.方案设计论证: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制定生态修复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资源评估,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3.工程规划编制:确定修复项目的工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编制详细的规划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4.施工过程管理:按照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5.生态效果评估:在修复工程完成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验证修复成效,提出改进建议。

生态修复设计实施方案

生态修复设计实施方案

生态修复设计实施方案生态修复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恢复、改善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功能。

下面是一个生态修复设计实施方案的简要概述。

一、背景分析: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和评估,确定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分析生态系统的受损情况、潜在风险和主要原因,确定修复的目标和范围。

二、定位目标: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明确修复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指标和标准。

例如,修复湿地系统的目标可以是增加湿地面积、提高水质和促进物种多样性等。

三、制定措施:根据修复目标和当地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修复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植被:通过采取植树造林、种植天然草坪和湿地植物等措施,恢复和增加当地植被覆盖率,促进土壤固碳和保持水土。

2. 治理水体:通过生物河道、湖泊底部覆土、水生植被种植等手段,改善水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修复湿地系统时,可以采取拓宽河道、恢复水系等措施,增加湿地的存水量和处理能力。

3.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保护和恢复当地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促进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维持。

可以采取划定保护区、建设生态廊道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等措施。

4. 防治污染:采取控制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输入。

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等,治理水体污染。

5. 社会参与:通过宣传教育、知识普及和社区参与,加强公众对生态修复的认识和参与度。

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举办环境宣传活动等,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实施步骤:确定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包括资源调配、人员安排、工程施工和监测评估等。

五、监测和评估:建立生态修复项目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通过生态指标、水质监测、物种调查等手段,评估修复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六、管理和维护:建立生态修复项目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确保项目的长期持续运行和效果的保持。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一、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破坏。

因此,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可以恢复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技术内容1.湿地恢复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湿地的修复可以通过人工湿地和湿地植被恢复来实现。

我们可以通过修筑人工湿地,利用生物过滤和水生植被的作用,净化废水和污染物,提高水质。

同时,在湿地修复过程中,种植湿地植被可以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

2.森林恢复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由于人类的砍伐和破坏,全球许多森林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森林的修复和恢复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森林恢复的主要方式包括合理植树造林、草原变林等。

在森林恢复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树种,合理规划砍伐和补植的时间,保证森林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水体修复水是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污染的修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水体修复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式来实现。

物理方法包括生物过滤、人工湿地和人工渔业等;化学方法包括添加草酸盐、氧化剂和微生物等;生物方法则利用生物的生态功能来净化水体,如水生植物的修复和水生动物的引种等。

4.土地修复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土地的破坏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土地的修复可以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改良来实现。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如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和保护。

土地改良可以通过土壤修复、肥料施用和植被管理等来实现,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三、实施步骤1.调查和评估首先,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受损的程度和原因。

通过调查和评估,可以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设计方案根据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1. 项目概述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程目标 (4)2. 工程设计 (4)2.1 生态修复方案设计 (5)2.2 综合整治方案设计 (7)3. 工程施工组织 (8)3.1 施工准备 (9)3.1.1 前期工作 (10)3.1.2 现场布置 (10)3.2 施工实施 (11)3.2.1 土方工程 (13)3.2.2 绿化工程 (14)3.2.3 水系工程 (16)3.2.4 硬质路面工程 (17)3.3 质量控制 (18)3.3.1 材料质量控制 (19)3.3.2 施工质量控制 (20)3.4 安全管理 (21)3.4.1 安全教育培训 (22)3.4.2 安全防护措施 (23)3.5 环境保护 (24)3.5.1 噪声污染控制 (26)3.5.2 扬尘污染控制 (27)3.5.3 废水废气处理 (28)4. 工程进度计划 (29)4.1 总进度计划 (30)4.2 各阶段详细进度计划 (30)5. 工程造价管理 (31)5.1 预算编制 (32)5.2 成本控制 (34)6. 工程验收与移交 (35)6.1 自检与互检 (36)6.2 监理验收 (37)6.3 移交与运营维护 (38)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旨在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修复和整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项目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土地整理、植被恢复、水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打造一个生态优美、环境和谐的绿色家园。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各项工程任务、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内容,以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成本的合理控制和工期的合理安排。

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项目在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的合规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旨在改善和保护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程修复综合设计方案

生态工程修复综合设计方案

生态工程修复综合设计方案一、综合设计方案概述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地球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为了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生态工程修复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环保工作。

本综合设计方案致力于通过科学、综合、系统的方法,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改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二、现状分析及问题阐述1. 生态系统现状本方案选取了某地区村庄周边作为研究对象,经调查发现,该地区生态系统受到极大的破坏。

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土地退化严重,植被覆盖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

2. 生态问题主要原因(1)工业污染、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过度导致水体污染。

(2)山地滑坡、土地过度开垦导致土地退化。

(3)野生动物狩猎、森林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三、生态工程设计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生态问题,本设计方案提出了以下生态工程修复综合设计方案:1. 水资源修复工程(1)建设生态湿地:通过构建人工湿地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2)水体修复与治理: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除磷、除氮和生物修复等措施,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2. 土地修复工程(1)植被恢复与重建: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恢复土地生态功能。

(2)水土保持措施:修建梯田、植被覆盖和坡面保护等措施,减少土地退化。

3. 生物多样性修复工程(1)建设自然保护区:划定保护区域,限制开发和野生动物捕杀,保护当地物种多样性。

(2)引种与保育:开展濒危物种引种保育计划,促进濒危物种的繁衍生育。

四、工程实施与效果评估1. 工程实施步骤(1)立项筹备:明确规划范围、资金筹集等工作。

(2)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工程方案和施工计划。

(3)工程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和方案进行施工。

(4)监测评估:对工程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2. 预期效果(1)水资源修复工程能够改善当地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平衡。

(2)土地修复工程能够减少水土流失,恢复土地生产力。

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植被恢复与水体净化)精选3篇

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植被恢复与水体净化)精选3篇

《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植被恢复与水体净化)》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许多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水体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特实施本次生态修复工程。

该项目旨在通过植被恢复和水体净化,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二、施工目标1. 恢复受损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景观。

2. 净化水体,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水质。

3. 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施工步骤(一)植被恢复1. 场地清理对施工区域内的垃圾、杂物、石块等进行清理,为植被恢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 土壤改良对土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

可采用添加有机肥、腐殖土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3. 植被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需求,选择适宜的植被品种。

优先选择本地乡土树种和草本植物,以提高植被的适应性和成活率。

4. 植被种植采用人工种植和机械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植被种植。

种植密度应根据植被品种和生长特性确定,确保植被能够充分生长和发育。

5. 养护管理加强植被的养护管理,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二)水体净化1. 污染源调查对水体的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主要的污染来源和污染物种类。

2. 截污工程建设截污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截流并进行处理,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3. 生态护坡在水体岸边建设生态护坡,采用植被护坡、石笼护坡等方式,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体。

4. 水生植物种植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芦苇等,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吸附和降解作用,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

5. 水体曝气采用曝气设备对水体进行曝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

四、材料清单(一)植被恢复材料1. 苗木:根据植被选择方案确定的苗木品种和数量。

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设计

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设计

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设计作为重要的环境工程手段,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设计的关键内容和方法。

一、规划设计阶段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首先需要进行区域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明确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其次,根据调查评价结果,制定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目标与指标,明确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思路。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生态系统恢复、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技术手段,确保工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工程实施阶段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阶段,需要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植被恢复与保护:通过植树造林、草坪种植等措施,加强土地的植被覆盖,提高土壤的保持能力和水源涵养功能。

2. 水土保持工程:采取沟壑治理、坡面整治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地退化和水资源污染。

3. 土地复垦与改良:利用土地复垦技术和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生态景观建设:结合地形地貌特点,打造生态景观,提升土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

5. 水资源调控与利用: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水库蓄水工程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控和利用,保障生态系统的水分供应。

三、监测评估阶段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后,需要对工程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

监测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水分含量、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的监测和评估,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设计涉及到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和监测评估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土地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制定和实施工程方案,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园区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设计

园区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设计

园区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城市化进程发展加速,伴随而来的是城市绿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不断退化。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态修复工程成为当今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以某个城市园区的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详细设计方案,以达到提高园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

二、项目概况某园区位于城市的郊区,占地面积1000亩。

园区周边有一条小河流经,周边的土地大部分被开发为住宅区和商业区,园区内部有大片的草地和树木,但由于养护不善,植被生长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三、生态问题分析1. 植被稀疏,地面裸露,土壤侵蚀严重;2. 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差,水生生物稀少;3. 缺乏生态景观,环境脏乱差;4. 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受到损害。

四、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设计1. 植被恢复:根据园区的地形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植栽,注重树木和草本植物的搭配,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园区的景观和空气质量。

2. 土壤修复:采取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方法,对土壤进行修复,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污染。

3. 水体修复:加强小河的清淤和水质净化工作,恢复小河的自然生态系统,增加水生植物的种植,改善水质,增加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 生态景观规划:对园区的道路、建筑和绿地进行重新布局,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提高园区的绿色覆盖率,构建丰富的生态景观。

五、工程实施方案1. 植被恢复工程:根据园区的地形和土壤条件,选用树种和草本植物进行植栽,并设置适当的保护措施,确保植被的成活率。

2. 土壤修复工程:采用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针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进行修复,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

3. 水体修复工程:对小河进行清淤和水质净化工作,增加水生植物的种植,改善水质,提高小河的自净能力。

4. 生态景观规划工程: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对园区的道路、建筑和绿地进行重新规划,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构建出丰富的生态景观。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建设单位: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宜章县瑶岗仙镇设计单位: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一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 (1)1.2 编制依据 (1)1.2.1法律和法规 (1)1.2.2标准和规 (1)1.2.3与项目其他相关资料 (3)1.3 编制目的 (3)1.4 编制原则 (3)1.5 编制围及容 (4)第二章场地说明及建设条件 (6)2.1 自然地理条件 (6)2.1.1 地理位置 (6)2.1.2 地形地貌 (7)2.1.3 气候气象 (9)2.1.4 水文水系 (10)2.2 建设条件 (10)2.2.1 交通条件 (10)2.2.2 配套条件 (10)2.2.3供水条件 (11)第三章污染现状及建设思路 (12)3.1 区域现状及工程量 (12)3.2 治理思路 (16)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17)4.1布置原则 (17)4.2 平面布局 (17)4.3 竖向布置 (18)第五章项目实施方案 (19)5.1 山体裂缝治理 (19)5.2 生态恢复方案 (19)5.2.1 处理方式确定 (19)5.2.1 A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23)5.2.2 C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26)5.3 排水工程技术 (29)5.4 恢复植被类型选择 (33)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 (35)6.1 设计依据 (35)6.2 环境保护标准 (36)6.3 环境保护围 (36)6.4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36)6.5 二次污染及环境风险防 (38)6.5 运营期环境影响 (41)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卫生 (43)7.1 安全与卫生概述 (43)7.2 标准及依据 (43)7.3 影响职业安全的有害因素分析 (44)7.4 安全技术措施 (46)7.5 卫生防疫措施 (47)7.6 消防安全措施 (47)7.7 安全与卫生管理 (47)第八章项目组织实施 (49)8.1实施原则与步骤 (49)8.2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49)8.2.1机构职能 (49)8.2.2组织机构 (50)8.3项目建设的管理 (51)8.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1)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性质:新建资金来源:国拨和自筹建设单位: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宜章县瑶岗仙镇计划工期:120日历天设计单位: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2 编制依据1.2.1法律和法规(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3)《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4)《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5)《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细则》(2005年4月);(7)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生态修复工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该方案将针对污染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的技术设计,以实现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污染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

2.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靠科学研究成果,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2)持续性原则:修复工程设计应具备可持续性,能够持续改善修复区域的环境质量。

(3)综合性原则:通过结合不同的修复技术手段,实现多种因素的修复效果,提高修复效率。

1.调查评估阶段:(1)通过地质、土壤和水质的采样和分析,全面了解受污染地区的环境质量。

(2)评估受污染地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和可修复性。

(3)制定修复目标和指标,明确修复工程的要求。

2.修复方案设计阶段:(1)采用植物修复技术:选择适应能力强、对污染物具有较强吸附作用的植物进行植被修复,如石榴、苋菜等。

结合土壤改良技术,提高植物生长的条件。

(2)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引入适应污染条件的微生物,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来分解有机污染物,如石油降解菌等。

结合生物强化技术,增加修复效果。

(3)采用物理修复技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污染物,如使用生物炭吸附石油污染物,利用渗滤槽去除重金属等。

(4)采用工程结构修复技术:建造人工湿地、人工河道等结构,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施工与监测阶段:(1)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施工。

(2)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测和数据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施工后,定期对修复区进行监测,评估修复效果,并进行修正。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水质恢复: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修复技术,降解和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改善水质。

2.土壤改良: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受损土壤的肥力和抗污染能力。

水体生态修复设计方案

水体生态修复设计方案

水体生态修复设计方案水体生态修复是指为了净化和改善受污染或破坏的水体生态系统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工程。

下面是一个水体生态修复设计方案,以帮助恢复水体的生态健康。

1. 水质监测与评估:首先需要进行水质监测与评估,确定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和程度。

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水体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2. 污染物去除: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污染物,如植被滤池、活性炭吸附装置、氧化还原反应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技术手段,以提高水体的水质。

3. 栖息地保护与恢复:通过增加岸线植被、修建浅滩等方式来保护和恢复水体的栖息地。

这样做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增加水体中的生态功能。

4. 水体植被恢复:合理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水生植物进行恢复。

这些植物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稳定水体底质、防止水藻暴发等作用,能够改善水体的生态系统。

5. 建立生态保护区:在受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禁止开展人类活动,以保护水体的生态系统。

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植被和生态修复工程来提高水体的自然恢复能力。

6. 限制排放与污染治理:加强对水体污染的防控,加强工业园区和城市污水排放的治理,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通过严格的环境监管和法律制度的约束,减少水体污染的发生。

7. 宣传与教育: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水体生态的重视。

通过开展环保讲座、宣传片等形式,引导公众参与到水体生态修复的工作中。

通过上述措施和工程,可以逐步恢复和改善受污染或破坏的水体生态系统。

但水体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努力。

只有保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使水体生态系统得到真正的修复和保护。

生态修复施工的方案设计

生态修复施工的方案设计

生态修复施工的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和目标生态修复是为了修复和恢复受到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本方案旨在修复具体项目中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二、施工方案设计1.环境评估和问题识别:在开始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包括调查和记录目标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环境问题。

通过对土壤、水源、植被、动物等方面的调查,可以确定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和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2.恢复目标的设定:以环境评估为基础,设定生态修复的目标。

根据目标区域的不同特点,可以设定目标为植被恢复、土壤重建、水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

3.恢复方案的制定:根据目标的设定,制定相应的恢复方案。

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植被植树造林、种植地被植物、土壤改良、湿地建设、水源保护等。

4.施工计划的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项工作内容和进度。

根据不同的恢复措施,确定施工的时间和地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5.植被修复:采取植树造林、种植地被植物等措施,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和多样性。

选择适应目标区域环境的植物,进行人工种植,加速植被的恢复过程。

6.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物质、施用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等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恢复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7.湿地建设:对于缺乏水资源或受到水源污染的地区,可以通过修建湿地来恢复水资源。

湿地能够提供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并为野生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

8.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水源的保护,禁止污染、限制开采和排放。

修建拦河坝、植被带等工程,防止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

9.野生动物保护:增加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通过限制狩猎、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施工过程管理1.施工队伍的组建:根据方案的要求,组建相应的施工团队。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提升生物多样性,我国政府提出了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重要战略。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2)恢复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3)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4)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二、工程内容与措施2.1 生态系统修复针对受损生态系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修复:(1)去除受损区域内的污染物和废弃物,进行场地清理;(2)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引入适应性强的本土植物,进行植被恢复;(3)实施土壤改良工程,提高土壤肥力和渗透能力;(4)构建生态缓冲带,减少外界干扰。

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保护珍稀濒危物种;(2)实施物种引入和迁地保护工程,恢复关键物种;(3)构建生态廊道,连接不同生态系统,促进物种交流;(4)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监管,打击非法捕猎和贸易。

2.3 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为确保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成效,实施以下监测与管理措施:(1)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定期进行生态监测和评估;(2)制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工程与环境相协调;(3)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执法力度;(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三、工程实施与进度安排3.1 工程实施本工程采用综合治理、分区施策的方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程实施方案。

具体包括:(1)开展前期调查与评估,明确工程目标与任务;(2)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明确工程内容与措施;(3)组织施工队伍,落实施工材料和设备;(4)开展工程实施,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河湖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湖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湖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背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许多河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为了恢复和保护河湖生态环境,政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生态修复工程。

本方案旨在设计河湖生态修复工程的施工组织,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工程内容本工程位于某省某市的X河段,主要包括绿化、景观和沿岸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 绿化工程:在工程区域内选择适宜树种进行绿化,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功能,提高生态系统价值。

2. 景观工程: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设计河滩步道、环湖观景台等景观项目,提高公园的观赏性和游憩性。

3. 沿岸生态环境修复:修建湿地、植被带等,提高河岸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河湖水质。

三、施工组织1. 施工前,需进行详细勘察和设计,制定施工计划,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的情况进行充分评估。

2. 严格遵守施工管理规范,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整洁,垃圾得到合理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取土、放土等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施工,保证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和连通。

4. 建立施工现场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施工策略。

四、安全保障1. 工程安全应作为最高优先事项,全体工人需进行安全培训,遵守施工安全规范。

2. 设置安全设施,进行周边交通安全的管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预算本项目总投资为xxx万元,其中施工费用xxx万元。

六、总结本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评估和监测,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工程建设。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规划方案.doc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规划方案.doc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建设单位: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宜章县瑶岗仙镇设计单位: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一月范文范例指导参考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 (1)1.2 编制依据 (1)1.2.1 法律和法规 . (1)1.2.2 标准和规 (1)1.2.3 与项目其他相关资料 . (3)1.3 编制目的 (3)1.4 编制原则 (3)1.5 编制围及容 (4)第二章场地说明及建设条件 (6)2.1 自然地理条件 (6)2.1.1 地理位置 (6)2.1.2 地形地貌 (7)2.1.3 气候气象 (9)2.1.4 水文水系 (10)2.2 建设条件 (10)2.2.1 交通条件 (10)2.2.2 配套条件 (10)2.2.3 供水条件 (11)第三章污染现状及建设思路 (12)3.1 区域现状及工程量 (12)范文范例指导参考3.2 治理思路 (16)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17)4.1 布置原则 (17)4.2 平面布局 (17)4.3 竖向布置 (18)第五章项目实施方案 (19)5.1 山体裂缝治理 (19)5.2 生态恢复方案 (19)5.2.1 处理方式确定 (19)5.2.1 A 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 (23)5.2.2 C 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 (26)5.3 排水工程技术 (29)5.4 恢复植被类型选择 (33)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 (35)6.1 设计依据 (35)6.2 环境保护标准 (36)6.3 环境保护围 (36)6.4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36)6.5 二次污染及环境风险防 (38)6.5 运营期环境影响 (41)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卫生 (43)7.1 安全与卫生概述 (43)范文范例指导参考7.2 标准及依据 (43)7.3 影响职业安全的有害因素分析 (44)7.4 安全技术措施 (46)7.5 卫生防疫措施 (47)7.6 消防安全措施 (47)7.7 安全与卫生管理 (47)第八章项目组织实施 (49)8.1 实施原则与步骤 . (49)8.2 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 (49)8.2.1 机构职能 (49)8.2.2 组织机构 (50)8.3 项目建设的管理 . (51)8.4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51)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性质:新建资金来源:国拨和自筹建设单位: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宜章县瑶岗仙镇计划工期: 120 日历天设计单位: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2 编制依据1.2.1法律和法规(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2)《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 年 4 月) ;(3)《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年 3 月);(4)《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9 月);(5)《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6 月);(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细则》(2005 年 4 月);(7)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

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方案

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方案

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方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工程边坡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修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土壤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恢复工程边坡的生态环境,减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方案1.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和滑坡等问题的发生。

在选择植被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植被的抗风、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

在植被恢复中,可以选择一些快速生长、根系茂密的植物,如灌木和草本植物,来稳固土壤,并且辅以一些花草树木,增加生态环境的美观度。

此外,在植被配置中还需要注意适当的间隔和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2. 土壤改良土壤的改良是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土壤进行合理的改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被的稳固性,减小土壤侵蚀的风险。

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施肥、覆盖、深松等措施。

在土壤改良中,可以施用有机肥或无机肥,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此外,可以通过覆盖物来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

在深松方面,可以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式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提高植物生长的条件。

3.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合理的水土保持设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和滑坡等问题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在水土保持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排水沟、构建防护墙等,以有效地排除雨水,减小土壤的侵蚀。

此外,在选址和设计水土保持设施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确保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工程边坡生态修复实施方案1. 规划设计在工程边坡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的规划和设计阶段,需要对边坡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明确修复的目标和任务。

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植被配置,适当的土壤改良以及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2. 实施步骤一般而言,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实施步骤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施工方案设计

生态修复施工方案设计

生态修复施工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人类的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地方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威胁,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为了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生态修复施工。

本文将设计一个生态修复施工方案,以恢复一个受到严重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

二、问题分析1.湿地面积受到了严重缩减,植被几乎丧失,导致鸟类数量锐减。

2.湿地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3.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功能丧失,导致附近土壤贫瘠,农作物长势不佳。

三、方案设计1.植被恢复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恢复湿地的生态系统,首先需要进行植被恢复。

在湿地中引入适应湿地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蒲草等。

这些植物能够提供生态系统所需的生物多样性,增加鸟类等动物的栖息地。

2.水质净化为了净化湿地水质,需要引入一些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进行处理。

可以建立一个人工湖泊,引入具有净水功能的水生植物,如睡莲、菖蒲等。

同时,可以投放一些水生微生物来分解有机物质,改善水质。

3.水循环恢复为了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功能,可以修建一些人工湖泊和水道。

人工湖泊可以收集降水,并在需要时向湿地供水。

同时,设计一个复杂的水道系统,使得水能够在湿地中循环流动,提供水分和养分。

4.土壤改良为了改善湿地周围土壤的贫瘠情况,可以引入适合湿地环境的植物来改良土壤。

例如,可以种植一些绿肥作物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同时,可以适当施加一些有机肥料来补充土壤养分。

5.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可以设立一些保护区和禁止捕捉区,限制捕捉和破坏湿地中的动植物。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四、施工过程1.植被恢复:选择适合湿地环境的植物,进行定植和疏通工作。

2.水质净化:建立人工湖泊,引入水生植物,并投放水生微生物。

3.水循环恢复:修建人工湖泊和水道系统,并保持良好的水的循环流动。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1000字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设计方案一、背景及目标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致使许多地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气等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特别是工业、农业、城市化等发展模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大,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已成为加快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必选项。

因此,对于面临生态破坏问题的地区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已迫在眉睫。

本工程的目标是,利用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功能,改善地下水、土壤、大气等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工程内容及方案1.植被恢复在受损的生态系统中,适当地种植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耐旱、耐盐碱、耐寒等特性的植物,如黑龙江肉苁蓉、浙江香蕉松等,以加速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持。

2.动物引种引入适应地区、易于繁殖的原生物种,如黄羽鸟、麻雀、兔等,以建立稳定的生态食物链。

3.土壤改良采取有机化肥、养分配套技术、抱石固土、覆盖植物残体等技术,加速土壤有机质积累,提高物质循环效率,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养分供应更加丰富,提升土壤的质量。

4.湿地重建重建湿地,利用自然过程调节水质、净化污染物。

湿地植被众多、栖息生物多样,能够降低洪峰水位、补给地下水和增渗利用等多种地表服务功能,促进生态退化治理。

5.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调控设施,运用水文、水力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重现原有的河流、水系自然景观,使河流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重建,保障水生态系统稳定性。

6.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设环境监测体系,动态监测生态系统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矛盾,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三、预期效果及经济效益预期效果: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可为生态项目提供诸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实现了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提高地下水、土壤、大气等环境质量,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人民提供一片绿洲,加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为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效益:本工程可以招收本地就业工人,提供就业机会,也可以提高产业供给的质量,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

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方案设计

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方案设计

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方案设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一套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方案设计。

一、目标和原则1. 目标:主要目标是恢复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恢复,提高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的生活品质。

2. 原则: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合理规划,依法管理,综合治理,参与公众,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二、项目内容和步骤1. 自然修复:首先,我们将重视自然修复,通过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促进自然过程恢复破坏的环境。

这包括土地修复、水体修复和森林恢复等。

- 土地修复:采用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通过种植抗旱、抗风的植物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此外,加强景观规划和设计,改造荒地,使其成为生态景观区,对绿地和湿地进行修复,以提供良好的生态功能。

- 水体修复: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方法,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

这包括湖泊、河流和水库的水质改善,和养殖池塘等的处理。

我们将制定具体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减少排放物和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

- 森林恢复: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措施,修复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

我们将注重植物选材,选择具有适应性强的本土植物,提高森林植被的多样性。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2. 污染治理: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治理。

- 大气污染治理:采取降低排放、净化空气、限制工业污染以及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并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 水污染治理:加强城乡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营,净化河流、湖泊和海洋水质。

通过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减少污水排放量,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

- 土壤污染治理:通过土壤污染调查与监测,采取适当的土壤修复技术,恢复受污染的土地。

我们将加强土壤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防止土壤中的污染物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建设单位: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宜章县瑶岗仙镇设计单位: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一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 (1)1.2 编制依据 (1)1.2.1法律和法规 (1)1.2.2标准和规 (1)1.2.3与项目其他相关资料 (3)1.3 编制目的 (3)1.4 编制原则 (3)1.5 编制围及容 (4)第二章场地说明及建设条件 (6)2.1 自然地理条件 (6)2.1.1 地理位置 (6)2.1.2 地形地貌 (7)2.1.3 气候气象 (9)2.1.4 水文水系 (10)2.2 建设条件 (10)2.2.1 交通条件 (10)2.2.2 配套条件 (10)2.2.3供水条件 (11)第三章污染现状及建设思路 (12)3.1 区域现状及工程量 (12)3.2 治理思路 (16)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17)4.1布置原则 (17)4.2 平面布局 (17)4.3 竖向布置 (18)第五章项目实施方案 (19)5.1 山体裂缝治理 (19)5.2 生态恢复方案 (19)5.2.1 处理方式确定 (19)5.2.1 A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23)5.2.2 C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26)5.3 排水工程技术 (29)5.4 恢复植被类型选择 (33)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 (35)6.1 设计依据 (35)6.2 环境保护标准 (36)6.3 环境保护围 (36)6.4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36)6.5 二次污染及环境风险防 (38)6.5 运营期环境影响 (41)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卫生 (43)7.1 安全与卫生概述 (43)7.2 标准及依据 (43)7.3 影响职业安全的有害因素分析 (44)7.4 安全技术措施 (46)7.5 卫生防疫措施 (47)7.6 消防安全措施 (47)7.7 安全与卫生管理 (47)第八章项目组织实施 (49)8.1实施原则与步骤 (49)8.2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49)8.2.1机构职能 (49)8.2.2组织机构 (50)8.3项目建设的管理 (51)8.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1)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性质:新建资金来源:国拨和自筹建设单位: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宜章县瑶岗仙镇计划工期:120日历天设计单位: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2 编制依据1.2.1法律和法规(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3)《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4)《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5)《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细则》(2005年4月);(7)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

1.2.2标准和规(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DB50/143-2003);(2)《岩土工程勘查规》(GB50021-2001);(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SL204-98);(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 200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GB50069-2002);(8)《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规》(GB/T50326-2001);(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11)《拦砂坝标准图集》(04J008);(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3)《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14)《防洪标准》(GB50201-94);(15)《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水利厅1984年);(16)《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1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0);(2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GB/T50328- 2001);(22)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规、标准。

1.2.3与项目其他相关资料(1)《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招标文件》(招标编号: TPPCG(2014)329);(2)《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承包人建议书》;(3)《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1.3 编制目的本治理方案需对现有矿山的塌方、滑坡、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治理与防治措施,然后制造适应植物的生长环境,再种植适宜的植物,恢复矿山原有样貌与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种植的植物能够长期生长。

1.4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及规,服从用户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

(2)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区域发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安全合理处置区域废石并进行生态恢复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采用易于管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工艺,确保边坡的稳定及生态恢复效果,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国外技术成熟、运行可靠、高效率低能耗的设备。

(4)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各治理区域的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合理布局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选用当地适生的植物品种,提高措施布设的适宜性。

(5)景观协调的原则。

本工程生态恢复措施的配置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做到“适地适树”“以人为本”,植物措施的配置应草、花、灌、乔合理搭配。

(6)综合利用的原则。

对本工程施工过程开挖的土石方,做到尽可能多的调运得以利用,以减少弃土弃渣占地产生水土流失。

(7)治理过程中不新增污染、避免治理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带来的“二次污染”的原则,即方案的实施尽量不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8)治理过程中规避环境及人员风险的原则,即地形条件,避免在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山体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9)经济实用、易于实施的原则,即根据现有生态破坏现状,提出的方案应投资最少,长期有效且实施过程中易于操作。

1.5 编制围及容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要对矿区因生产导致的塌方、滑坡及水土流失等现象进行治理,在确保场地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对区域塌方、滑坡及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生态恢复,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工程:(1)矿山山体裂缝治理。

对矿区山体已形成2条山体裂缝进行治理。

在裂缝处挖槽,深50cm,左右宽30cm,采用小而细的沙壤土或石渣填塞裂缝至槽底,后用三七灰或砼土填压槽口,填压后需整平地表,防止雨水汇集于裂缝处,裂缝治理。

(2)生态修复治理对A、C区域废石堆边坡进行修整处理,将松散废石转移至区域底部,并对底部废石进行修整,修筑挡墙,确保边坡稳定。

A区域、C区域西侧上部区域、C区域中间区域、C区域东侧区域挡墙以上高差每上升15m设置一道生态袋,生态袋种植爬藤植被。

C 区域西侧下部区域,则进行场地修整,调整边坡坡比不大于1:2,边坡采用网格梁植被护坡及三维网植被护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

(3)排水工程对C区域中下部坡度较缓区域进行场地平整,并采用网格梁植被护坡,网格梁设过水面,可有效导排雨水。

A区域及C区域底部设排水沟,导排雨水,顶部设挡水墙、截水沟,截流雨水,避免雨水冲刷坡面。

(4)其他配套工程修建相应的施工道路、建筑等配套辅助基础设施。

第二章场地说明及建设条件2.1 自然地理条件2.1.1 地理位置宜章县位于东经112°37′~113°20′,北纬24°53′~25°41′之间,地处省南端,东邻汝城县、乐昌市,南邻乳源县、阳山县,西接省连州市、临武县,北接市北湖区、资兴市,全县边境长392公里,其中与交界长达225公里,古称“楚粤之孔道”。

瑶岗仙镇位于宜章县县境东北部,海拔高度623米。

距县城47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0.9万人。

镇政府驻上坪坳。

通公路。

辖建新、永红2个居委会和瑶岗仙村委会。

瑶岗仙镇企业有钨矿、炼砷厂等。

有色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之一,建有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瑶岗仙钨矿。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下图:图2-1 项目地理位置图2.1.2 地形地貌宜章县境南北两端高,中间低,地面坡度基本上由南北西三个方向向中部和东部倾斜。

东面长策乡仙鹅抱蛋海拔1842米,北面骑田岭二尖峰海拔1654米,南面莽山主峰猛坑石海拔1902.3米,为境最高点。

南部莽山一带一般都在海拔700米以上,高于1000米的山峰有106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5座,山势陡峭,深谷幽暗。

西北和东北部的山地海拔一般都在600米以上,高于1000米的山峰有35座,其中高于1500米的山峰有10座。

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岗地平原次之,海拔一般都在500米以下。

东部海拔200-400米,最低点是东面的栗源镇老坪山村高车,海拔155米,为境最低点。

最高与最低点相比,高差1747.3米,全县地形平均比降44.2%。

境地貌复杂多样,山系纵横,溪谷交错,地表切割破碎,山地、丘陵、岗地、平原俱全。

根据1984年农业区划调查报告:全县山地面积185.3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7.68%;丘陵面积80.52万亩,占25.04%;岗地面积17.37万亩,占 5.41%;平原面积32.95万亩,占10.26%;水域面积 5.18万亩,占 1.61%。

各类地貌分布,大体上是从南、北部向中部,从西部向东部,形成-中低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的逐级过渡,具有山地丘陵面积大,岗地平原面积小的特点和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呈阶梯状分布的规律。

地貌有物质组成按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沉积岩面积242.4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5.43%,其中石灰岩面积146.6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45.64%;红岩面积30.76万亩,占9.57%;砂岩面积32.03万亩,占9.97%;第四纪松散堆积物面积32.95万亩,占10.25%;岩浆面积68.69万亩,占21.37%;变质岩面积 5.11万亩,占 1.59%。

县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区、丘陵盆地区和区:山地丘陵区:该区位于县境北东部,包括城关、白石渡、梅山、瑶岗仙、城南、太平里、沙坪、赤石、平和、里田、长策、新华等乡镇,以及骑田岭林场、柑橘场、种牛场、渔场、农科所,还有梅田、麻田镇的少部分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