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古诗词解释
小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小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437d1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5.png)
小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13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13首详细讲解及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2f58158da38376bae1fae2f.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必背古诗13首一年级上册(6首) (1)1、咏鹅 (1)2、江南 (2)3、画 (3)4、古朗月行(节选) (3)5、风 (4)6、悯农(其二) (4)一年级下册(7首) (5)1、春晓 (5)2、赠汪伦 (6)3、静夜思 (7)4、寻隐者不遇 (8)5、小池 (8)6、池上 (9)7、画鸡 (10)一年级上册(6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简析】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一年级下册古诗词必背与解析
![一年级下册古诗词必背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0956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6.png)
一年级下册古诗词必背与解析一年级下册的古诗词是小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这些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一年级下册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简单解析: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时,思念家乡的情感。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在睡梦中被鸟鸣声唤醒,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4.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雪景,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
5.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析:诗人以庐山瀑布为背景,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6.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解析:这首诗通过对比黄鹂和白鹭,以及雪景和船只,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7.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尊重,提醒人们珍惜粮食。
8.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这首诗以鹅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鹅在水中的优雅姿态。
9.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解析: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10.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解析: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的相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一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古诗带注释+译文 全整理(最新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古诗带注释+译文 全整理(最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339e84ba1aa8114531d96a.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带注释+译文全整理(最新部编版)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小学一年级课本必背古诗+注释+译文(大字版保护视力)
![小学一年级课本必背古诗+注释+译文(大字版保护视力)](https://img.taocdn.com/s3/m/917eec0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6.png)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①向天歌②。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③清波。
注释:①曲项:弯曲着脖子。
②歌:长鸣。
③拨:划动。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①田田②,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①何:多么。
②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①,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②。
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②惊:吃惊,害怕。
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悯农二首[唐]李绅锄禾日当午①,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②,粒粒皆辛苦。
注释:①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②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古朗月行①[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
又疑瑶台镜③,飞在青云端④。
注释:①朗月行:乐府旧题。
《乐府诗集》卷六五收录此题,列于《杂曲歌辞》。
②呼作:称为。
白玉盘:据应劭《汉官仪》,封禅滩有白玉盘。
这里指晶莹剔透的白盘。
③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④白:一作“青”。
译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只把它称作白玉盘。
有时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风[唐]李峤解①落三秋②叶,能开二月③花。
过④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⑤。
注释:①解:能够。
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④过:经过。
⑤斜:倾斜。
译文: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52f42b227916888486d7bb.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此,小编整理了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供大家使用。
春晓(孟浩然)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春夜里贪睡眠不知不觉天已破晓,醒来时四处已传来鸟儿的啼叫。
忽记起昨夜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谁知道满枝盛开的花朵凋零多少。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旱晨。
【赏析】这是一首惜春,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
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
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学处于学习语文的黄金阶段,为了丰富大家的语文知识,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第1单元。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翻译、注释、赏析汇总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翻译、注释、赏析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27f44cd700abb68a982fbaa.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翻译、注释、赏析汇总Δ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表示推想。
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睡梦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可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
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Δ2、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后,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③醉:迷醉,陶醉。
④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⑤散学:放学。
⑥纸鸢:风筝。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大全人教版(带译文打印版)
![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大全人教版(带译文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c8c5e205087632311212ae.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指华山以东。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
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下册)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68e567287c24028915fc351.png)
【一年级下册10首】1、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理解】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2、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理解】农民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锄地,汗水滴滴嗒嗒地掉在禾苗下的土地。
可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用千辛万苦的劳动换来的。
3、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理解】连绵的群山不见鸟的飞影,所有的路上难寻人的行踪。
一条孤单的小船上,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在风雪寒冷的江上钓鱼。
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理解】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只是偶尔听到来自林中的说话声。
落日的余辉返照射入林海深处,又透过密林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5、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理解】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就是那里的外来人了,每次到了节日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
在那遥远的家乡亲人们登高望远的时候,他们头插茱萸偏偏只少了我一个人吧!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理解】牧童骑着黄牛在树林中高声歌唱,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忽然听到树上知了的叫声,牧童想去捉住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
8、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理解】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欢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艳。
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古诗词(加注解)
![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古诗词(加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6ebdb9f6ad02de80d5d84098.png)
1. 梅花作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 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望庐山瀑布作者: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注释: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注释: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注释: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七言绝句历来广为传诵。
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5.江雪作者: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夜宿山寺作者: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 敕勒歌作者:佚名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必背内容(古诗词、课文、日积月累)·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必背内容(古诗词、课文、日积月累)·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104303647d27284b7351c1.png)
课内必背古诗+译文
《静夜思》 《池上》 《小池》 《春晓》 《赠汪伦》 《寻隐者不遇》 《画鸡》
01 原文预览
1
必背内容(古诗词、课文、日积月累)·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
【注释】 ①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②疑:好像。以为。 ③举:抬,仰。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 的家乡。
必背内容(古诗词、课文、日积月累)·人教文预览
【注释】
①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②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③平生:平素,平常。
④轻:随便,轻易。
⑤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⑥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
02 原文预览
必背内容(古诗词、课文、日积月累)·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
3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②白莲:白色的莲花。 ③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④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必背内容(古诗词、课文、日积月累)·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8
9
日积月累
大写字母表
关于春天的词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竹篮子打水 一场空 芝麻开花 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 气象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名言警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及译文赏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及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e7760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4.png)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春晓:春天的早晨。
闻:听。
〖诗句意思〗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经典名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
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
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
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
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
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
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 / 17【注释】村居:住在农村。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散学:放学。
纸鸢:鸢:老鹰。
纸鸢:风筝。
【经典名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诗句意思】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
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4afef7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8.png)
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一)《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二)《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
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三)《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四)《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古诗词+日积月累)带拼音带译文带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古诗词+日积月累)带拼音带译文带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f53a5bd776c66137ef0619a4.png)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古诗词+日积月累【语文天地二】【日积月累】春chūn晓xiǎo 唐táng·孟mèng 浩hào 然rán 春chūn 眠mián不bù 觉jué 晓xiǎo , 处chù处chù 闻wén 啼tí 鸟niǎo 。
夜yè来lái 风fēng 雨yǔ 声shēng , 花huā落luò 知zhī 多duō 少shǎo 。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语文天地三】【日积月累】赠z èng 汪w āng 伦l ún唐t áng ·李l ǐ 白b ái李l ǐ 白b ái 乘ch éng 舟zh ōu 将ji āng 欲y ù 行h áng,忽h ū 闻w én 岸àn 上sh àng 踏t à 歌g ē 声sh ēng。
桃t áo 花hu ā 潭t án 水shu ǐ 深sh ēn 千qi ān 丈zh àng,不b ù 及j í 汪w āng 伦l ún 送s òng 我w ǒ 情q íng。
注释:汪伦:李白的朋友。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课文8】【静夜思】静j ìng 夜y è 思s ī唐t áng ·李l ǐ 白b ái床chu áng 前qi án 明m íng 月yu è 光gu āng,疑y í 是sh ì 地d ì 上sh àng 霜shu āng。
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附解释(带拼音)
![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附解释(带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ed12c33ccc17552706220823.png)
01 春 晓 xi ǎo唐代 孟浩然春ch ūn 眠mi án 不b ù觉ju é晓xi ǎo ,处ch ù处ch ù闻w én 啼t í鸟ni ǎo 。
夜y è来l ái 风f ēng 雨y ǔ声sh ēng , 花hu ā落lu ò知zh ī多du ō少sh ǎo 。
【解释】: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02赋 得 d é古 g ǔ 原yu án 草 c ǎo 送 s òng 别唐 白居易离l í离l í原yu án 上sh àng 草c ǎo ,一y ī岁su ì一y ī枯k ū 荣r óng 。
野y ě火hu ǒ烧sh āo 不b ú尽j ìn ,春ch ūn 风f ēng 吹chu ī又y òu 生sh ēng 。
远yu ǎn 芳f āng 侵q īn 古g ǔ道d ào ,晴q íng 翠cu ì接ji ē荒hu āng 城ch éng 。
又y òu 送s òng 王w áng 孙s ūn 去q ù,萋q ī 萋q ī 满m ǎn 别bi é情q íng 。
【解释】: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03池ch í上唐 白居易小xi ǎo 娃w á撑ch ēng 小xi ǎo 艇t ǐng ,偷t ōu 采c ǎi 白b ái 莲li án 回hu í。
必背内容(古诗词、课文、日积月累)·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必背内容(古诗词、课文、日积月累)·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7144bedd88d0d233d46ac1.png)
课内必背古诗+译文《静夜思》《池上》《小池》《春晓》《赠汪伦》《寻隐者不遇》《画鸡》01 原文预览【注释】①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②疑:好像。
以为。
③举:抬,仰。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02 原文预览【注释】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②白莲:白色的莲花。
③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④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②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③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④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①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春天的到来。
③闻:听到【译文】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05 原文预览【注释】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06 原文预览【注释】①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者,……的人。
②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③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意思新编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意思新编](https://img.taocdn.com/s3/m/fc2b64e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c.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意思新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意思新编一、《静夜思》——心中的夜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看清澈的明月,床边唯有一片宁静;就像地上蒙上了一层温柔的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仰起头来,凝视着明亮的月光,低下头,思念起故乡的亲人。
二、《登鹳雀楼》——我的梦想高高飞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群山绵延,白天依山的尽头;黄河奔腾,注入海洋的怀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追求千里眼的视野,踏上更高一层楼。
只要努力,就能看得更远,登得更高。
三、《春晓》——温暖的春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睡得太晚,不知不觉就亮了;到处都能听到啼鸟的歌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经历了一晚的风雨声,花儿都掉了多少。
雨过天晴,万物复苏,春天带来无尽的美好。
四、《望庐山瀑布》——山水之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阳光照射下,香炉冒出紫色的烟,远远望去,瀑布如同挂在川前。
风雨过后,景色更为秀丽,花儿掉了多少,众多美景等待我们去发现。
五、《登高》——向上攀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猿猴在高山上哀鸣,湖水清澈,沙滩洁白,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无际的树叶落下,长江滔滔不绝地流动。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千里之外,秋意令人悲伤,百年过去,病痛一直陪伴,但依然努力登上高台。
六、《咏鹅》——温柔的动物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绿水中,小鹅红色的爪子拨动清波。
欢乐时,我思君;忧愁时,我念君。
欢乐的时候,我想念你;忧愁的时候,我也想念你。
七、《悯农》——农民的辛勤劳动春种一粒粟,夏长一株树。
春天种下一粒粟米,夏天一棵树长得纹丝不动。
秋收也盈千车,寒来还起屋。
秋天收获多得装满千车;寒冷的时候,又开始搭建房屋。
八、《满江红·登黄鹤楼》——雄鹰的飞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群山绵延,白天依山的尽头;黄河奔腾,注入海洋的怀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春晓唐孟浩然(27)
春眠不觉晓,——春日里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处处闻啼鸟。
———起来后听到处听到鸟叫。
夜来风雨声,———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
花落知多少。
———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我正乘上小船,刚要出发,
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怎能超过汪伦送我之情。
3.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
疑是地上霜。
—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举头望明月,—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
言师采药去。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只在此山中,—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云深不知处。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5.人之初,性本善。
—人出生时,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教之道,贵以专。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子不学,非所宜。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幼不学,老何为。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怎么办呢?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不学,不知义。
——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有用的人。
6.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比喻清楚、明白。
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
芝蔴开花——节节高比喻越来越好。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主要比喻一个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头不知道怎么做。
7.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采白莲回。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不解藏踪迹,——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8.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9.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意思是早上有霞的时候不要出门因为天气可能会不好;晚上有霞的时候第二天天气会很好,可以出行。
10.有雨山戴帽,没雨半山腰。
—云在山头上,盖住了山顶,象戴了一顶帽子一样,就要下雨了;当云横山腰的时候,就不会下雨. 11.早上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早上下雨时候经常当天就晴了,晚上下雨的时候经常会下到第二天。
12.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当看到蚂蚁搬家蛇过道的时候,就可能很快要下大雨了。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
1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书读了上百遍后,它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意思是要努力读书,增加自已的知识,在生活中还有运用让自己的所学,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14.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
一叫千门万户开。
——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