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已整理)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电子教案课题1、定位置【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表述来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来确定物体。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饿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等【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基本程序个性调整第周星期第节课(年月日)一、置身情境,研究位置。
(一)小动物情境。
1、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瞧!(出示一排小动物)徐老师最喜欢的排在第3个,是谁呢?(两种答案)你是怎样数的?(课件演示)小朋友真聪明,告诉你们,我是从左往右数的,我最喜欢(小青蛙)对了,像这样一排小动物,只要告诉你是从左往右数第3个,马上就知道是小青蛙了!2、小动物们知道我们今天在这儿上课,又跑来了好多。
(出示)一排、两排、三排,多整齐呀!现在第3个还是小青蛙吗?(只有小青蛙吗?)那小青蛙的位置应该怎么说呢?同桌商量商量。
①学生说位置,多种。
(卡片出示)我越听越糊涂了,小青蛙只有一个呀,怎么有这么多的说法呢?(方向不同)②哦!那第2排第3个(出示卡片)是怎么看的呢?(2-3生说,师领、同桌、完整地说)所以小青蛙排在第2排第3个。
③我们按照这样的观察方法来看看其他小动物的位置。
(师说生答3个,你是怎么看的)④你喜欢的小动物排在哪里呢?谁愿意上来,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
(3名学生)3、我们知道了第2排第3个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的,那这些(指其他的说法)又是怎样看的呢?(生说)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的位置就不一样了!4、小朋友看,当只有一排小动物的时候,我们只要说从左往右第几个就可以了,让出现几排动物的时候,就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板书)来表示小动物的位置。
(二)教室里的位置。
【精选】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课定位置一、教材分析:第一课是在学生现有的对于“定位置”的生活经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方位的理解;明确物体运动的时间、方位或距离都是明确物体位置的因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的理解,知道确定方位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现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对位置的认知经验往往比城镇孩子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内容: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四、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力目标(1)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要求学生对物体的位置观察时作记录,通过比较分析后描述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乐于与人合作。
五、教学资源。
1、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参照物”。
为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而选作的另一物体叫做参照物或参照系。
教师通汽车行驶相对路旁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和公转的现象等。
2、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坐标”。
在需要定量描述物体运动时,要描述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就要在参照物上建立坐标系。
六、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1、问题情境以三位坐在教室的小朋友对妍妍座位的描述,,提出问题:为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妍妍的座位到底在那里呢?讨论回答完毕后,教师再在教室安排同一情境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2、说说“你”的位置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知道确定物体是相对的,知道在参照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本册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身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
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题目,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身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
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教学预备:搜集关于声音作用、噪声危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引进: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四周的世界。
二.活动一: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1.观察图中的图片,声音告诉我们什么?2.讨论声音还有什么用处?把自身知道的与同学交流。
3.什么样的声音令我们烦躁?三.活动二:减少噪声1.组织学习科学在线2.讨论: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3.讲解: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至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路上图标(禁止叫嗽叭);耳机内放上厚厚的垫子;马路两旁种很多树木。
讲解: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但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由于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科学实验证实: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
4.提问:把自身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
四.拓展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或图表示出来。
设计前引导学生:设计前要考虑什么材料有利于减少噪声?地墙壁、门窗、地面等应选择什么材料?“无噪声书房”对四周环境有什么要求?五.总结全课7光的传播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多次实验,边实验边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中。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能对自身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三年级科学(下)教案第一课《定位置》内容标准:1.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培养1.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乐于与人合作。
设计意图“定位置”是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就定位置、辨方向、学会看地图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在各种日常活动中常常需要判断自己与周围环境相对位置的关系,所以需要运用方位及相关名词。
本课借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了解方位的概念,从学生熟悉的自己身边的位置入手,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继而体验自己与周围事物的相对关系,再借助情景,活学活用。
通过“教学楼的位置”这个亲历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科学的描述能力,慢慢过渡到能根据一个参照物的位置来描述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教学流程观察——提问——观察——记录——交流——运用。
重点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建立“位置”的概念,通过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生在“说说自己的位置”、在“位置‘接力’”等活动中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难点是在参照系上建立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班级学生座位表、学校平面图、标明方位的卡纸、游戏活动卡片、绸带、南海海洋地图、船模型、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X|k|B|1.c|O|m情景:同学们,我们科学课的好朋友妍妍和我们一样都升上三年级了,开学的第一天,她来到了新的课室,课室里的同学就给她出了一个难题。
(出示课本图片。
)妍妍的位置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帮她找找吧。
汇报: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汇报。
讨论:为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坐的位置不同,标准不同,所以说法不同。
三年级下册粤教版科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粤教版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与同伴合作,尊重科学事实和证据,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2. 动物的生命周期
3. 地球与宇宙
4. 身边的材料
5. 实践与拓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
2. 难点:地球与宇宙、身边的材料。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
2. 教学软件
3. 实验器材
4. 教学挂图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回顾二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2. 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验。
3.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思考、讨论。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故事导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新知。
3.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口头反馈、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八、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搜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已整理)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在哪里第一课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表述来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来确定物体。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饿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重点:准确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置身情境,研究位置。
(一)小动物情境。
1、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瞧!(出示一排小动物)徐老师最喜欢的排在第3个,是谁呢?(两种答案)你是怎样数的?(课件演示)小朋友真聪明,告诉你们,我是从左往右数的,我最喜欢(小青蛙)对了,像这样一排小动物,只要告诉你是从左往右数第3个,马上知道是小青蛙了!2、小动物们知道我们今天在这儿上课,又跑来了好多。
(出示)一排、两排、三排,多整齐呀!现在第3个还是小青蛙吗?(只有小青蛙吗?)那小青蛙的位置应该怎么说呢?同桌商量商量。
①学生说位置,多种。
(卡片出示)我越听越糊涂了,小青蛙只有一个呀,怎么有这么多的说法呢?(方向不同)②哦!那第2排第3个(出示卡片)是怎么看的呢?(2-3生说,师领、同桌、完整地说)所以小青蛙排在第2排第3个。
③我们按照这样的观察方法来看看其他小动物的位置。
(师说生答3个,你是怎么看的)④你喜欢的小动物排在哪里呢?谁愿意上来,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
(3名学生)3、我们知道了第2排第3个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的,那这些(指其他的说法)又是怎样看的呢?(生说)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的位置就不一样了!4、小朋友看,当只有一排小动物的时候,我们只要说从左往右第几个就可以了,让出现几排动物的时候,就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板书)来表示小动物的位置。
(二)教室里的位置。
1、小朋友在教室里也有自己的位置。
你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呢?(板书)谁来介绍一下?(第4组3名学生回答)他们是怎么观察的呀?(生说)所以他就在第4组第1个,他是第4组第2个,他是第4组第3个,那后面呢?(4.4;4.5)2、就按照这样的看法,在座位卡上写出自己的位置。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
我们在哪里
定位置
辩方向
看地图
物体与材料
物体的特征
物体的分类
材料的性质
身边的材料
生物大家庭
蜻蜓和麻雀
鲫鱼和青蛙
壁虎和小猫
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
海洋生物
第一课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
第一课是在学生现有的对于“定位置”的生活经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方位的理解;明。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本册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第1单元土壤 (2)1 身边的土壤 (2)2 土壤的组成 (6)3 土壤与植物 (10)4 百变的土壤 (15)5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 (21)第2单元消化和呼吸 (25)6 我们需要食物 (25)7 食物的消化 (30)8 我们离不开呼吸 (34)9 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 (38)10 健康生活 (42)第3单元植物的“身体” (45)12 植物的叶 (47)13 植物的茎 (50)14 植物的根 (54)15 植物的花 (56)16 果实和种子 (61)17 专题探究:脂肪贮藏在哪里 (64)第1单元土壤1 身边的土壤一、教学目标1.认识土壤,知道身边哪些地方有土壤的存在。
2.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4.通过举例观察、发现总结,进而能够准确的表达土壤的重要性.5.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激发爱护土地资源的情感。
6.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土壤是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难点:认识到土壤是一种资源,树立爱护土壤的意识。
三、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土壤记录单、土壤样本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林林去萌萌家玩,看见萌萌家阳台的花盆里种植了一盆小西红柿,特别喜欢,萌萌说她家还有种子,她们可以再种植一盆送给林林。
于是她们找到了种子、花盆和小铲子。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能种植西红柿吗?还缺少什么呢?【预设】土壤。
【过渡】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土壤。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哪里有土壤【展示】展示土壤。
【提问】哪里能找到土壤呢?【预设】小河边,公园里……。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1.1 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常见的物体。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如球、棍、板等。
2. 分析物体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椅、黑板等。
2. 让学生触摸和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述。
4.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物体。
1.2 物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的运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如移动、滚动、跳跃等。
2. 分析物体运动的特点,如速度、方向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运动,如移动的桌子、滚动的球等。
2. 让学生描述这些物体运动的特征。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述。
4.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
第二章:植物的一生2.1 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生长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叶子生长等。
2. 分析植物生长的特点,如需要水分、光照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如盆栽等。
2. 让学生描述这些植物的生长特征。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述。
4.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2 植物的繁殖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繁殖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等。
2. 分析植物繁殖的特点,如需要适宜的环境、繁殖材料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繁殖方式。
2. 让学生描述这些植物的繁殖特征。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教案第1单元:生物的生长1种番茄一、教学目标(1)知道用花盆进行简单种植的基本方法。
(2)知道番茄种子发芽后的种植管理方法。
(3)以一种常见的种子植物为例,能用花盆等简单工具进行种植活动。
(4)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植物种子发芽后的管理。
(5)能坚持进行对植物种植活动的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指引1. 活动安排思路: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活动1 在花盆里播种观察番茄种子的外形。
以番茄为例用点播法在花盆里进行种植活动,了解简单的种植方法观察、参与、合作活动 2 播种后的管理学习种子发芽后的种植管理,如浇水、施肥、除草等,确保番茄幼苗健康生长观察、参与、体验2. 活动指引生活情境:两个小朋友在学校的生物园里准备开展种植活动,生物园里有很多已经凋谢的盆栽植物和一些种植工具,他们手拿番茄种子和种植工具,正在交流。
产生问题:我想种番茄,应该怎么播种呢?学生在生活中、在户外见过很多植物,包括盆栽植物,但不一定懂得播种的方法。
另外,学生平时我想种番茄,应该怎么播种呢?如果很少参加种植活动,也不知道种植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这个问题,驱动学生思考种植活动有哪些科学的方法。
驱动任务: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温度和湿度等自然条件适宜植物的生长。
通过思考番茄的播种方法,学习简单的盆栽种植方法和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等,并进行长周期的种植观察活动,为后续的观察活动做准备。
活动1 在花盆里播种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我们可以尝试在花盆里种番茄。
(图片说明:三位小朋友手拿花盆(装有土壤)、小铲、花洒等种植工具准备播种活动。
)在组织学生用花盆种植番茄时要讲清以下几点:(1)根据花盆的大小,选择2~3粒饱满的番茄种子准备种植。
(2)在花盆中按压2~3个浅浅的小穴,约0.5厘米深,如过深会导致幼苗难出土。
每两个穴之间要间隔开来,避免幼苗出土后挤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3)将番茄种子放入小穴后,轻轻地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不要按压。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一、教案内容:第1节:《我们身边的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1. 学生自带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2. 教师准备一些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
2. 学生展示自带的物品,分享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科学。
4.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5.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二、教案内容:第2节:《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运用科学方法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2. 教师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学生分组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4. 各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
三、教案内容:第3节:《动物的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特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动物。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认识常见的动物。
2. 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动物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已整理)第一单元我们在哪里第一课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不同的表述来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来确定物体。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饿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重点:准确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置身情境,研究位置。
(一)小动物情境。
1、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瞧!(出示一排小动物)徐老师最喜欢的排在第3个,是谁呢?(两种答案)你是怎样数的?(课件演示)④你喜欢的小动物排在哪里呢?谁愿意上来,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
(3名学生)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的位置就不一样了!4、小朋友看,当只有一排小动物的时候,我们只要说从左往右第几个就可以了,让出现几排动物的时候,就要用第几排第几个(板书)来表示小动物的位置。
(二)教室里的位置。
1、小朋友在教室里也有自己的位置。
你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呢?(板书)谁来介绍一下?(第4组3名学生回答)他们是怎么观察的呀?(生说)3、老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坐得最端正了,他在第X组第X个,是谁呀?(生说)向他学习!4、说说你的位置;你呢;你说;……(指第2横行一个一个说)一个一个说下去,会说的轻轻地跟着说。
(生说)怎么说得这么快呀?(生说规律)哦,教师里的位置还有这样的规律呢!小朋友真了不起。
5、再找找你好朋友的位置,在哪里?(生介绍)6、我们知道了“第几组第几个”也可以确定位置。
三、生活中的位置。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确定位置,一起去我家找找,好吗?(出示楼房)瞧!这是我住的那幢楼房,我家住在602(出示)那这些邻居家的位置你知道吗?(生说)真聪明,几零几也能确定位置,刚才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呀?(生说)小朋友也可以去观察一下自己家的门牌号是怎样确定的!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我们可以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几零几等等这样的话来确定位置。
五、拓展,电影院里的位置。
教学反思: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新的环境,新的课堂。
只有创设宽松的环境,才能让孩子成为创造者。
教学一开始,用一个神奇的游戏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名研究的主题,这就使教学研究有了目的性。
在辨认物体的环节,由于没有教师的过多限制,学生的自行探究更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和理解科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
第2课辨方向一、教学目标:1、在实践中认识八个方向的正确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在观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四、教学过程:一、动手实践,制作桌面方向板意图:从学生实践入手,通过学生自己亲身操作,体验认识八个方向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1.同学们谁来说说黑板在哪个方向呢?2.介绍指南针,提示课题3.辨认教室里的东、西、南、北4.制作桌面方向板1)拉一拉,找一找请两个学生往指南针的东、西方向拉一条绳子,并把绳子的末尾固定好,然后往刚才所拉的方向插上相应的方向牌。
其余6个方向分别拉三条绳子的方法同上。
2)猜一猜(先个别猜,再小组猜)①现在又多了4个新方向,可它们没有名字,你能不能试着选择其中的一个新方向,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并说出理由?②请猜对的同学为新方向插上方向牌。
③师总结:我们把()和()之间的方向叫()④还有3个方向,想一想后,请把你的想法告诉你们组的同学,然后推荐一位优秀的解说员来介绍一下。
⑤请猜对的同学为新方向插上方向牌,然后师总结。
3)总结发现规律(相对性及新方向的由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桌面方向板,说说自己的发现。
5、学生独立制作方向板1)制作方向板请小组长从学具盒里发给每人一张方向板,上面已标出了北,你们能标出其它的方向吗?2)向同伴介绍制作方向板的方法(投影展示)3)反馈请小组长检查你们组的方向板都做对了吗?二、小组活动,实际运用,加深体验意图: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过程:1、我说你做(带着方向板)1)交代任务,师生示范请你站在我的()边……2)出现方向板运用不当的问题师转动桌面方向板,站错方向,出现方向板运用不当的问题3)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方向板的一个方向要对准实际方向,才能正确的运用。
4)活动开始:全班2人一组做活动5)反馈2、比一比,说一说(允许部分学生脱离方向板,运用头脑中的方向板)1)交代任务:在小组里比一比,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个同学,如果比较厉害的同学可以试着不用方向板。
2)教师示范3)小组活动开始4)反馈介绍时要用手比一比,同时请被点到名的同学起立后自己坐下。
三、图上辨认方向意图:从实践回到图上,深入浅出,给学生提供了自己探索图上方向及位置的机会。
过程:1、问题提出:(课件出示笑笑说话及课本上的图)笑笑:“大家好,周末我想到学校附近逛逛,你们能帮我介绍介绍学校附近有什么?它们都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呢?”2、解决问题(小组讨论)3、反馈(个别介绍)四、质疑问难促进发展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2、正确地辨认方向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课后带你的方向板去操场认认方向,还可以去公园认认方向第三课看地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看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学习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二、教学重点:认识地图的方向、图例和比例尺。
三、教学难点: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来算实际距离。
四、课前准备: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四川地图、绵阳地图等)、五、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教师出示谜面:有山没有土,有河没有水,要看世界有多美,世界各地在眼前。
(打一教学用具) 学生猜谜语:地图二、让学生认识地图:(一)让学生认识地图上的语言1、平时同学们都看见过哪些地图2、让我们读读地图上的语言:(1)展示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2)出示课件:(3)讲解:2、看课件3、认识地图的方向4、认识地图的图例5、认识地图的比例尺(二)让学生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1、比较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地图,看看有什么异同。
2、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让同学们比较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地图,看看有什么异同。
2、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比例尺:1:3000(三)我们的发现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中国和家乡的区域地图进行探究性学习。
1、出示地图:图上距离是:8厘米实际距离是:8×3000=24000(千米)2、找家乡:(1)在中国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看看家乡,看看家乡在祖国哪个位置。
(2)找找家乡周边的邻省(自治区、直辖市)。
(3)找找自己所在县(市)在家乡的位置。
(四)我爱我家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中国和家乡的区域地图进行探究性学习。
1、出示地图:2、找家乡:(1)在中国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看看家乡,看看家乡在祖国哪个位置。
(2)找找家乡周边的邻省(自治区、直辖市)。
(3)找找自己所在县(市)在家乡的位置。
1、在黑板上展示大幅中国行政地图。
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地区的小朋友,然后让大家在地图上找找这些小朋友家乡的位置,用磁铁或彩笔分别标出。
2、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和另一个家乡标示出来,并连接起来。
3、学生可以测量一下从自己家乡到不同地区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4、分别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情况。
5、共同欣赏歌曲《我们的家乡多么美丽》。
图上距离是:8厘米实际距离是:8×3000=24000(千米)1、学生看地图(1)在中国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看看家乡,看看家乡在祖国哪个位置。
(2)找找家乡周边的邻省(自治区、直辖市)。
(3)找找自己所在县(市)在家乡的位置。
2、请在中国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与另一个家乡标示出来,并连接起来。
3、学生可以测量一下从自己家乡到不同地区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4、分别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情况。
5、共同欣赏我们的家乡多么美丽。
第四单元物体与材料第4课物体的特征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并能用适当的词汇较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2)初步了解并判断物体的材料构成情况。
知识与技能:(1)学习比较的方法,能用各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能对物体的轻重进行估量。
(3)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能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1)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情趣谜语一: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
(香皂)谜语二: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雨伞)谜语三: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
(西瓜)2、师总结:平时我们观察物体要善于抓住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用途、沉浮等主要特征,我们向别人介绍物体的时候,也要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这些特征。
(课件出示这句话)3、学生齐读这句话。
二、展示交流,任务驱动1、师:下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件“宝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谁能够又快又准确地将它们描述出来?(问题驱动,课件并展示玩具熊猫、储钱罐)(老师引导学生可以用看形状、颜色;摸质地、材料;听声音;闻气味等方法进行观察)2、小组相互交流从家中带回来的自己喜爱的物品1—2件,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三、活动激趣,弄清材料1、师:听了同学们刚才的描述,看来大家已基本掌握了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
许多同学在描述中介绍了物体的材料或者质地。
的确,物体是由材料构成的,大家知道有哪些材料吗?(让学生自由说)2、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适时归纳:物体都是由材料组成的。
橡胶、塑料、陶瓷、玻璃、钢铁、化学纤维、动物毛皮等都是制造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农业生产用品常用材料。
3、活动一: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知道下列常用物品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请同学们将对应的关系用线条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