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新增篇目考点梳理》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出师表》专题复习考点精讲精练
【段层精解】(第1~5段):诸葛亮首先向后主刘禅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 不利处境: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有侍卫之 臣、忠志之士。之后他向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 佞。文章这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之中,也贯穿一条抒情线索 ,即叙述先帝刘备对贤臣的“殊遇”,鼓励刘禅效法先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先 帝的“感激”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奸邪的事情
原意为:奸邪。在句中意思为:_______________。
③优.劣.得所
好的差的
原意为:好坏。在句中意思为:____________。
④攘除奸.凶.
奸邪凶顽的人
原意为:奸邪凶顽。在句中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动词
①恢.弘.志士之气 原意为:宽阔,广大。在句中意思为:___发_扬__,__扩__展_____。
询 问。
指正确合理的 言论。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
论,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
流泪,落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泪不。知所言。
我受恩、感激不尽。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 说些什么话。
冲刺中考专题复习
出师表
【文学常识】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 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
【原文呈现】
指帝王之死。 途。
人力疲 民生凋
困。
敝。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忠良诚实的人。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课文篇目考点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小石潭记》
6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字词解析:《水调歌头》
7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字词解析:《关雎》
8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解析:《曹刿论战》
9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字词解析:观刈麦
10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字词解析:《江城子 密州出猎》
整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课文篇目考点汇总
为您整理“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课文篇目考点汇总”,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1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爱莲说》
2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观沧海
3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篇目考点:《如梦令》
4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陋室铭》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考点梳理》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二十四)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诗中“__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__”一句以时 光流逝、花儿凋零来隐寓怀才不遇、理想幻灭的无限 忧伤。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六)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诗中寄寓深意,沉痛写出诗人忧国伤时感慨的诗句 是:__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__ 2. 诗中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 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的诗句是:__三山半落青 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__
2. 诗中“__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__”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 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
(四)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十一)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1. 诗中“__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__”两句不仅写 出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 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 2. 诗中虚实结合,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 了诗人的关切和忧虑的句子是:__飞鸟没何处,青 山空向人。__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文言文关键句记背【考前冲刺必背】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文言文关键句记背【考前冲刺必背】注:红色字为难写易错字,需特别关注其写法。
七年级下册1.《陋室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类比)(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
(主旨句)(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描写)(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2.《爱莲说》(1)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4)莲,花之君子者也。
(中心句)3.《河中石兽》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中心句)七年级上册4.《〈论语〉十二章》(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习方法、个人修养)(2)吾(wú)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习方法)(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个人修养)(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方法)(5)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学习态度)(6)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个人修养)(7)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8)饭疏食,饮水,曲肱(ɡōn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个人修养)(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个人修养)((10)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课内重点文言文》考点梳理(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课内重点文言文》考点梳理(含答案)七至九年级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题汇总三峡一、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二、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三、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
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3.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理由一: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二: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陋室铭一、重点词语解释1.谈笑有鸿儒鸿:大2.无案牍这劳形形:形体、身体案牍:官府公文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弄,这里指弹。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神奇6.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此,这7.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阅金经金经:佛经9.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10.有仙则名名:有名(出名、闻名)11.无丝竹之乱耳乱:干扰(扰乱、使……乱)二、理解性默写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一轮复习:17篇课内文言文逐篇过关考点汇编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一轮复习:17篇课内文言文逐篇过关考点汇编11、《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复习一、文学常识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生字注音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逾(yú)矩(jǔ)罔(wăng )殆(dài)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堪(kān)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 yì)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第三章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冲刺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原文,背诵关键语句。
2.了解古文有关知识,掌握关键实词、虚词,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核心能力:词语积累语句理解主题探究第1课时教学内容:七年级上文言文3章课时(1)教学过程:一、原文回顾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段解】下雪时,谢太傅一家共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段解】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可朋友迟到了还对着陈元方骂他父亲。
小元方聪敏过人、明白事理,指出友人的错误。
二、自学:解释词语,翻译句子(见上文加粗语句)(一)、文学常识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二)文章主旨1.《咏雪》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为我们营造了一种高雅的家庭文化氛围,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流露出作者对谢道韫才华和才气的赞美。
2.《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陈元方小小年纪便聪敏过人、明白事理,说明“礼”与“信”的重要性,也告诫人们:做人要方正,即刚正不阿、为人正派。
(三)写作特点1.对话描写,表现人物。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冲刺《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
冲刺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原文,背诵关键语句。
2.了解古文有关知识,掌握关键实词、虚词,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核心能力:词语积累语句理解主题探究第1课时教学内容:七年级上文言文3章课时(1)教学过程:一、原文回顾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段解】下雪时,谢太傅一家共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段解】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可朋友迟到了还对着陈元方骂他父亲。
小元方聪敏过人、明白事理,指出友人的错误。
二、自学:解释词语,翻译句子(见上文加粗语句)(一)、文学常识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二)文章主旨1.《咏雪》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为我们营造了一种高雅的家庭文化氛围,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流露出作者对谢道韫才华和才气的赞美。
2.《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陈元方小小年纪便聪敏过人、明白事理,说明“礼”与“信”的重要性,也告诫人们:做人要方正,即刚正不阿、为人正派。
(三)写作特点1.对话描写,表现人物。
《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都运用了对话描写的手法,前者通过对话交代了主要事件,后者通过元方与“客”的对话,表现出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备战中考语文古诗文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教材文言文篇目知识整合
《答谢中书书》: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
《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
《岳阳楼记》:全篇使用对偶的手法,骈散结合。
贬谪
①悲伤:《记承天寺夜游》含有作者遭贬谪的悲凉心境;《小石潭记》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②欢乐:《记承天寺夜游》含有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和“先忧后乐”的政治情怀;《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归隐
《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马说》:全篇语句多用否定和反问语气。使用否定词表达了对食马者的批评和谴责;使用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不能知人善任的讽刺。
三、学习实践篇
篇目
《〈论语〉十二章》《虽有嘉肴》《送东阳马生序》《河中石兽》《孙权劝学》
相同点
通过道理或事例让人思考学习的方法。
不同点
内容
《〈论语〉十二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三峡》:①山——连绵不断、高峻挺拔;②水——湍急(夏)、清澈(春冬)
《答谢中书书》:江南山川——景色秀美、山高水清、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记承天寺夜游》:月光——澄澈、空灵
《小石潭记》:①水:清澈;②游鱼:数量多、活泼、自由;③植物:树木茂盛;④溪身:曲折;⑤氛围:凄凉
《岳阳楼记》:①洞庭湖远景:雄伟壮丽;②淫雨霏霏图:阴冷、萧条;③春和景明图:晴明、亮丽
《醉翁亭记》:①文章多采用判断句,“也”字收束句尾,形成了一种“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极富特色;②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来抑扬顿挫,铿锵陋室铭》《爱莲说》《马说》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专题考点精讲精练
• 参考答案: • (1)经常笑(或:爱笑。)(2)把快
乐传染给别人(或:善待他人。)(3) 虽然丑、残、贫、病,却依然快乐(或 :笑对人生。)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 加以概括。
• 如14年的《快乐的二傻》,第8题第(4 )-(12)段主要写了二傻的哪三件事 ?请简要概括。
• (1)担忧儿子沉迷于网吧。(2)为了 儿了对我的冷落感到失望。(3)为自己 给家人造成的负担感到内疚。
• 解题方法
•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 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 着人物的性格。
•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等各类描写方法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 征。
• 参考答案: • (1)二傻唱歌求得顾客原谅; • (2)二傻宽慰失恋女孩; • (3)二傻开导中年妇女。
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局部 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 潮和结局四局部中的某一方面。
• 如12年的《枕月而眠》,第8题文章描绘 了一幅幅淡而温馨的画面,请根据文章 ⑥-⑧的内容把下列画面补充完整。乡人 夏日乘凉 乡亲鱼棚闲话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6分 )
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 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谈谈你的一 点体会)。
• 3、结合全文的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 的理解或看法。
•
•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 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 如13的《天使的礼物》,第10题如何理 解最后一段中“痴痴”一词的意思?文 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 ”?(4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内古诗词考点梳理》专题精品课件
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 啼声悲哀。 3作. 作用者是为:什点么明要时把令“,愁点心明”寄主与旨“,明营月造”?凄凉气氛。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 见作者。
通过秋景的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 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 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 ,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 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考点梳理
《观沧海》 一、常识填空 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 看,它是一首 抒情诗。 2、《观沧海》的作者是 曹操 ,字 孟德 , 东汉 末年 政治家、军 事 家、 诗人 。他的诗以 慷慨悲壮 见称。
《次北固山下》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五言律诗, 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王湾 ,是 唐 代诗人。
。
5.“峨眉山月”这一特定的意象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2分)
答:诗人故乡(答“家乡、亲人、友人”亦可)。
6.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 转换,这一妙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1)诗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诗人外出闯荡的急切、喜悦与憧憬之情。
中考语文 必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六篇复习要点(一)《论语十则》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3、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讲义(含答案)
中考古诗文阅读讲义曹刿论战先秦:左丘明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徧同:遍)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阅读题.本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答: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绩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本文中想写了战前准备,略写了战争时的过程,这么做目的是什么?之所以详写曹刿论战前准备、掌握战机、详查敌情、战后论述战胜原因,略写战争过程,是为了如突出曹刿这个在政治上有远谋的军事家的形象,强化中心。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热情;深谋远虑,责任感。
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取信于民是战争的先决条件。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原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目的:判断敌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在作战前,作战时与作战后,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战前: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战时: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战后:既克,公问其故。
“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怎样的性格特点?急躁,冒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七至九年级文言文注释》考点梳理
七至九年级文言文注释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以虫治虫》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6《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点梳理精品课件
• 3.品味炼字类。
• (1)题目形式。
• ①诗歌中的某字或某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 ②某字能否改为某字?为什么?
• (2)应对策略。
•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来点评,可以 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去把握它的内涵。需要提醒的是,分析时要 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 孤立地谈这个词。
情、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象征等)。 • C.考虑炼字,注意诗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 • D.考虑情思或理趣,即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
示和思考。
18
• (3)试题举例。 • 例1:请对曹操《观沧海》里的诗句“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单赏析。
• 示例:虚写。诗人描写大海,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 夸张,展现出大海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作者的豪 迈之气借壮丽之景展现了出来。
26
•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 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解 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扣题旨、找规律、善表达,这是解答图 表题三步曲。具体分析如下:
• 1.明确要求扣题旨。题干不仅明确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 ,还常常显示答题区域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暗示性。所以读 懂题干,明确答题要求,从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获得解题 要领,是解答图表题的基本条件和准则。
义。 • 答案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中人物形
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结合诗歌的具体语 句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
23
• 三、试题展示 • 1.第24课“能力达标”第7、8题:【海南
中考】《春望》。 • 2.第24课“能力达标”第9、10题:【贵州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内古诗文阅读考点梳理》专题精品课件
(3)连词“而”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并列短语作为一个整体 作句子的某一成分,一般不在其前停顿;如果“而”连接的是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 其前面停顿。 3.答案 不学习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无法学有所成。 解析 文言句子的翻译, 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对关键词准确释义。如 “无以”是“无法”的意思,“广”是“增长”的意思。还要注意译句的通顺流 畅。
[参考译文] 唐天宝年间,有一个书生游学停留在宋州。当时李勉还年轻,贫穷困苦,和这个书生 住在同一个店里。没过多长时间,书生患了病,到后来已经无法医治。书生临死时 对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去谋求官职,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 这是命啊。”于是从口袋里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李勉,说:“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 道这个的,你为我处理完后事,余下的钱就送给你了。”李勉答应为他办理后事。 等到葬礼结束后,(李勉)把剩下的银子(秘密地)放到墓穴中,与死者一起埋葬了。几 年以后,李勉担任开封县尉。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沿路打听书生的 行踪。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生主持的丧事,专门到开封去见他,询问银子的下 落。李勉请假到了墓地,挖出银子交给了他们。
之。”勉许为办事。及礼毕,置金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
·
·
赍⑦洪州牒⑧来,而累路⑨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
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选自《尚书谈录》)
[注] ①天宝:唐玄宗时期的年号。②旅次:在旅行中暂时停留。③作:发作。④某:
我。⑤毕死事:处理完后事。⑥奉:送。⑦赍(jī):携带。⑧牒:证件。⑨累路:沿
教你解题 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的五种方法
(二)(2019湖南岳阳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注]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 蓟(jì)庭:地名。
2025年中考语文部编版古诗文专题复习:40篇文言文梳理
模块三40篇文言文梳理原文、译文、重点词语解释严格依据课本及课下注释、《教师教学用书》,请放心使用。
原文刷灰底词语上方的对话框中,蓝色部分为课下注释词语解释,黑色部分为非课下注释重点词语解释。
一咏雪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
主持编纂了《世说新语》,著有《幽明录》等书。
《世说新语》,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智本文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小辈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赞美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露出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一、字词解释1.古今异义词语例句意思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1) 今义:儿子和女儿因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2) 今义:因为2.重点实词词语例句意思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1)俄而俄而雪骤 (2)似白雪纷纷何所似 (3)差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未若柳絮因风起 (5)3.重点虚词词语例句用法、含义与与儿女讲论文义 (1)何白雪纷纷何所似 (2)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2.未若柳絮因风起。
(2024·湖南)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谢公①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②。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丙】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③,便唱④使还。
太傅神情方王⑤,吟啸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⑥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①谢公:指谢安,死后追赠为大傅。
中考文言文新增四篇知识梳理
文言文重点篇目知识梳理一、13年新增四篇:20湖心亭看雪 10与朱元思书 9答谢中书书 8五柳先生传+17记承天寺夜游20、《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⒀曰:“莫说相公⒁痴,更(gèng)有痴⒃似相公者!”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湖中人、鸟、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凌晨五点,我撑着一个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河堤露出一道痕迹,一个墨点一般的湖心亭,和我那像芥叶一样的小舟,以及舟中两三个米粒一般的人影罢了.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上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拉我一同饮酒。
与我痛饮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问他们是哪里人,得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迷(于西湖雪景),还有比您更痴迷(于西湖雪景)的人呢!知识梳理:文章主题: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
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串讲
二、统编教材新增古文篇目
串讲二虽有嘉肴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虽有嘉.肴嘉:好,美
(2)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3)虽有至道
..至道:最好的道理
(4)是故
..学然后是故:所以
(5)教然后知困.困:困惑
(6)能自反
..也自反:自我反思
(7)能自强
..也自强:自我勉励
(8)学.学半学:同“敩”,教导
(9)学学.半学:学习
(10)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
(5)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7)《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文章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本文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3)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类比论证。
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
由“嘉肴”“至道”作比喻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5)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引用论证。
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的观点。
虽有嘉肴(15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翻译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2)教然后知困.困:困惑
(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强:勉励
(4)学.学半学:同“敩”教导
(5)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滋味如何;即使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3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然后/能自强也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3分)
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
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