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证(抑郁症)中医治疗临床对照

合集下载

加减酸枣仁汤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加减酸枣仁汤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落 1 例 )和对照 组 2 5例 ( 脱 落 2例 ) 。纳入 标准 ,符 合D S M — I V — T R抑郁症诊断标准 , 且H A MD > 1 7 分 ( 前
l 7项 ) ,年龄 在 1 8 ~ 5 5 岁 之间 ,患者签署 知情 同意书。
排 除假 性抑郁 、伴有精 神病症 状 的重度 抑郁 发作 、双 相抑郁 、脑器 质性精神 障碍 、或精 神活 性物质 和非成 瘾物 质所致 的抑郁 、有 严重躯 体疾病 者 、有精 神分 裂 症病史 者 、半 年 内使用 抗抑郁 药者 ; 排 除妊娠 期 、哺
据 中医辨证分型随证加减 ,水煎服 ,l 剂/ d ,分早 晚 2
落, ; 对 照组有 2例脱 落 ,其 中 1 例为头晕 ,另 1 例为
恶 心。两 组 主要 以 口干 、恶 心 、厌 食 、腹泻 、头 晕 、 失 眠和多汗较 多见 ,加 减酸枣仁 汤联合舍 曲林治疗 抑 郁症 ,比单独用舍 曲林 治疗 ,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 , 在 降低恶 心 、厌 食 、腹 泻 、失 眠 、多汗 副反应 发生 率
浙江 临床医学2 0 1 4 年5 月第 l 6 卷第5 期
・ 7 7 7・
加减酸枣仁汤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魏 曼俊
抑郁 症 是一 种 患病率 高 、易于 反 复发作 的疾病 , 是 一类 以心境低 落并伴 有相应 的认知和 行为改变 为特 征 的精 神 障碍 。抑郁症 属于 中医 的 “ 郁 证 ”范畴 。 目 前 治疗抑 郁症 主要 以新 型抗抑郁 剂为 主 ,而其治 疗抑
( P < 0 . 0 5) ; 治疗后两组之 间 H A M D评分 比较 ,在治疗 第2 周末观察组 比对 照组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P < 0 . 0 5) ,

抑郁症中医辨证施治

抑郁症中医辨证施治

证治分类
4、心神失养证 证机概要:营阴暗耗,心神失养。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甘麦大枣汤加减。
证治分类
▪ 4、心神失养证用药加减 ▪ 血虚生风而见手足蠕动或抽搐者,加当
归、生地、珍珠母、钩藤养血熄风; ▪ 燥扰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茯神、
制首乌等养心安神; ▪ 表现喘促气逆者,可合用五磨饮子开郁
2.郁证脏躁与癫证 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妇女,在精神
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在不发 作时可如常人。而癫证则多发于青壮 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病程迁 延,心神失常的症状极少自行缓解。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明受病脏腑与六郁

肝失疏泄
气郁、血郁、火郁

脾失健运
食郁、湿郁、痰郁
心失所养
虚证
气郁
▪ 2、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 思考问题困难,特别是兴趣与愉快感丧失。患者 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 3、运动抑制包括精神精力减退、总有疲乏感、 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 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抑 郁症
▪ 抑郁症在中医典籍中类似于“郁证”,其 主要病因是情志内伤,病变部位主要在肝, 与心、脑、肾密切相关,其病机主要为肝 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腑阴阳 气血失调。
抑 郁症
▪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 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疾病。临床上以情 感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意志活动 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伴有相应的认知和 行为改变,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部分患者可有遗留症状 。
流行病学
按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确立的抑郁症 终生患病率
重性抑郁障碍():美国17%,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之阳早格格创做丁元庆山东中医药大教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熏陶古代不抑郁症之名,但是从历代文件中不妨睹到许多与本病临床表示近似的形貌,如《伤热论》战《金匮要略》中纪录的多种徐病及其证候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故相关真量集睹于郁证、百合病、净躁、癫证等病证的纪录之中.当代医家则从分歧角度叙述各自对于抑郁症病果病机的认识与试验.一、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要领(一)疏肝解郁法气郁为诸郁之初,治郁先治气,调气先疏肝.普遍教者正在那一表里的指挥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础要领,从肝论治抑郁症,时常使用圆剂如柴胡疏肝集、逍遥集等.(两)理气化痰启郁法用于痰浊郁关,浑窍受蔽之老年人抑郁症.涤痰汤燥干化痰,理气战中,涤痰启窍;时常使用圆剂如半夏薄朴汤止气集结,降顺化痰,痰热证用温胆汤.(三)补肾疏肝法乙癸共源,肝肾互死.肾真肝郁证,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解郁,以标本兼治,时常使用圆剂如滋火浑肝饮.(四)宣阳启郁法阳气不达是抑郁症的基础病机,指出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当以调战营卫、宣阳启郁为基础要领,共时配伍战营、调神之法,使营卫调战、阳气宣达从而诸证或者可愈.治疗抑郁症应重视温通阳气战温补阳气,肝脾之阳气健壮,其功能渐衰,果阳气真衰,肝用不强,气不摄血,肝血仄衡,肝阳健壮,肝气的激励能源缺累,疏鼓无力,不克不迭条达气机,抑郁诸症必然加重,此时非温通、温补不克不迭宣达.(五)调气战中法脾胃为气机降降的枢纽,脾胃仄衡,降降得司,运化无力,从而爆收气郁、痰阻等病理果素以及气血缺累的病机变更;别的,土壅木郁,肝气不舒,治疗应当调气战中,畅利中焦气机,振奋阳气,用《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加减.(六)利肺治肝法抑郁症具备一定的季节性,春季是抑郁症佳收或者加重的时间.肺合皮毛,肝主疏鼓,五净以肺应春,肺属金,金能造木,有教者介绍临床用辛温解表、宣肺仄喘的麻黄汤加减调治肝气郁结所致抑郁症,博得了很佳的疗效,并指出解表宽中法适用于由中邪而致的气机郁关,情志郁结病.简而止之,当代医家大多将抑郁症等共于郁证,果而,将抑郁症的基础病机归于肝气郁结,从而不妨爆收肝气乘脾、肝益及肾,气滞痰凝、血瘀,果真致真等病机变更;治疗则以疏肝解郁为核心.柴胡疏肝集、逍遥集、四顺集、小柴胡汤以及苦麦大枣汤等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时常使用圆剂.两、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一)宣阳启郁是抑郁症证治关键“阳郁神颓”是抑郁症的基础病机,神形兼病,神病为主,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示.抑郁症临床表示虽然搀纯,不出神形兼病之范畴,而且主要表示为功能活动浮现出压造性的变更,其中神机颓兴是其特性性的改变.而阳气郁痹,死收非常十分是抑郁症之病机核心.阳气郁痹,则死收之机抑遏,表示为功能活动减强.功能活动减强的特性是昼不克不迭粗,且至夜则不克不迭寐.从而提出畅达阳气动做治疗抑郁症的基础要领,通过畅达阳气以供达到舒畅气机,饱舞净腑气化,振奋神机,宁神定志之手段.心为阳中之太阳,主血脉,躲神明,又为人身粗神情绪活动之总司.果此,通阳不妨治心,治心不妨调神.(两)抑郁症证治以《内经》阳气表里为指挥,应用经圆治疗抑郁症.正在《内经》阳气表里的指挥下,稀切分离抑郁症收病本理,建坐宣阳启郁,振奋神机之证治大法,产死抑郁症证治的基础思路.1.肝气郁结证粗神抑郁,情绪矮降,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纳呆少寐,脘闷嗳气,大便不调,苔薄黑或者薄腻,脉弦.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时常使用圆剂:四顺集合茯苓苦草汤.柴胡15g、黑芍15g、枳真12g、炙苦草12g、茯苓30g、桂枝12g、川贝母9g、死姜12g、旋覆花12g.2.气郁化火证性情矮降,慢躁易喜,得眠头痛,胸胁胀痛,心苦而搞或者目赤耳鸣,或者喧闹吞酸,舌黑苔黄,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泻火安神.时常使用圆剂:四顺集合栀子豉汤加减.柴胡12g、黑芍24g、枳真12g、炙苦草12g、栀子9g、浓豆豉15g、川贝母9g、当归15g、夏枯草15g、郁金15g、死天15g.3.气滞血瘀证粗神抑郁,性情慢躁,得眠头痛,健记或者胸胁痛痛,或者身体某部有收热或者麻痛感,舌紫暗或者有瘀面、瘀斑,脉弦或者涩.治法:理气活血,解郁安神.时常使用圆剂:四顺集合三物黑集、桂枝茯苓丸加减.柴胡12g、黑芍24g、枳真12g、炙苦草12g、桂枝9g、桔梗12g、川贝母9g、丹参15g、郁金15g、茯苓24g、牛膝15g.4.肝郁脾真证表情抑郁,胸闷太息,慢躁易喜或者不止不语,进睡艰易,倦怠累力,便溏不爽,舌苔黑腻,脉弦慢.治法:疏肝健脾,止气安神.时常使用圆剂:四顺集合薄朴死姜半夏苦草人参汤、苦草搞姜汤加减.柴胡12g、黑芍12g、枳真9g、炙苦草12g、人参9g、死姜9g、薄朴9g、半夏9g、茯苓24g、黑术12g、当归12g.5.痰气郁结证粗神抑郁,呆滞鳏止,胸部闷塞,胁肋胀谦,或者表情浓漠,多疑擅虑,或者喃喃自语,或者吐中有物梗塞,吞吐不得,苔黑腻,脉弦滑.治法:理气化痰,解郁安神.时常使用圆剂:《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味.半夏9g、薄朴12g、苏梗12g、炙苦草12g、茯苓30g、桂枝9g、黑术12g、石菖蒲15g、郁金12g.6.痰热蕴结证粗神抑郁,慢躁不宁,里赤气秽,慢躁得眠,舌量黑,苔黄腻,脉弦滑或者滑数.治法:浑热化痰,利气泻浊.时常使用圆剂:小陷胸汤合礞石滚痰丸加减.黄连12g、栝楼15g、半夏9g、大黄6g、芒硝3g(化)、炙苦草9g、天竺黄15g、苦参6g、枳真15g、川贝母10g、竹茹18g、陈竹沥60g(兑进).7.忧伤伤神证粗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懒动,或者常常短伸,或者慢躁喊喊等多种症状,舌浓,脉弦.治法:养心安神,解郁悦志.时常使用圆剂:苦麦大枣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炙苦草15g、大枣15枚(掰)、淮小麦30g、桂枝12g、茯苓30g.8.心肾阳真证粗神萎靡,情绪矮重,嗜卧少动,心烦恐慌,得眠多梦,里黑无华,形神颓兴,阳痿遗粗,舌浓肥苔黑,脉重细.治法:温补心肾,帮阳悦神.时常使用圆剂: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苦草汤加味.死天24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30g、丹皮9g、泽泻9g、桂枝15g、附子9g、炙苦草9g、巴戟天12g.9.气血缺累证暂病或者产后,粗神不振,懒止懒动,少食少寐,里色无华,健记多梦,舌量浓肥,舌苔薄黑,脉重细无力.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时常使用圆剂:人参养枯汤合桂枝苦草汤加味.人参6g、黄芪24g、黑术12g、当归12g、茯苓24g、炙苦草9g、死天18g、肉桂6g(后下)、酸枣仁24g、桂枝9g、巴戟天12g、淫阳藿12g.(三)临证注意事项调神是抑郁症证治的要害真量.第一,调神要疏通阳气,阳气宣达,神机才搞振奋.天然,强调治疗抑郁症应当重视畅达阳气,振奋神机,并不是承认其余病机的存留与治法的应用.好同,正在此前提上,共时应当重视审察兼夹证病机,适合赋予治疗.第两,需要重视阳粗的谧躲,察其阳液之盈盈,阳液充脚者,振奋阳气为要;阳液缺累者,养阳为先,阳盈者神无所躲,安神必以养阳为前提.第三,安神药物种类繁琐,临证需随证而施,不可一味探供潜镇,用之不当,反而做用阳气之死收,神机被遏,其病缱绻易愈.第四,重视大便通畅与可.便秘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示之一,脆持大便通畅是抑郁症治疗历程中的要害临床真量.大便的排鼓以阳气的饱舞推动为能源,阳明胃肠的传导下止是大便排鼓的基础净腑器官,果此,抑郁症的便秘以宣畅阳气,畅达气机为尾务,不可一味苦热泻下,虽可供得一时酣畅,日后反而越收秘结,以至连一泻也罕见.第五,脆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抑郁症病程少,易于复焚,果此,需要脆持用药,正在临床症状统造一段时间之后,不妨改为丸剂,便当少暂服用,或者汤剂1剂分2日服用.第六,注意服药时间,普遍而止,欲宣阳启郁,调气化痰,应当正在早朝、中午服药;滋补安神药则宜午后、早间服药;战胃化浊,畅中调气药,则宜饭前服用.抑郁症的收病率与日俱删,其病机已知尚多;中医药治疗抑郁症虽有一定疗效,但是仍存留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于中重度抑郁症疗效较好,故尚需不竭探索.试题:1.简述中医宣阳启郁法造疗抑郁症的基础真量.2.简述中医对于抑郁症分型证治的基础思路.3.简述抑郁症的临证注意事项.。

抑郁症古方配伍浅析

抑郁症古方配伍浅析
不愉快 的心境体验 , 以显 著而持 久 的情绪低 落 为主要 特征 是
的精神 障碍。在古代 中医典籍 文献 中, 没有抑郁症病名 , 与 但 抑郁症 的病 因、 状 、 症 治疗 等相关 记载 相 当丰富 。《 古代 汉语
词典 》 对抑郁的解释是“ 懑郁结 ” 愤 。在 中医学 中, 将其 归属于 情志疾病 , 郁证 ” 畴 , 属“ 范 可散 见 于 “ 合 病” “ 躁 、 梅 核 百 、脏 “ 气” “ 、癫证 ” 等病证之 中。本文将收集 的古 代医家 治疗抑郁 症
效, 现报 告 如 下 。
组总有效率为 9 . , 26 对照组总有 效率为 7 . , o 8 2组总有效
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0 0 ) P . 5 。结论 : 三拗汤合瓜 蒌薤 白半
夏 汤加 味 能改 善 肺 呼 吸 功 能 , 减低 肺 循 环 阻力 , 对慢 性 肺 源性
心脏病伴心力 衰竭治疗有效。
症方剂 3 8首 , 8 共载药 1 1 , 用药 2 2 6味 总 8 7味次 。其 中 , 用 使
频数在 5次 以上的药物共有 9 , 用频数 达 2 8 5味 使 6 8味次 , 占
总用药频数的 9 以上。9 5 5味药 物 的使 用频数 归纳 见表 1 , 排名前 2 O味药物 的具体使用情况 见图 1 。
关键 词 : 三拗 汤 ; 蒌 薤 白半 夏 汤 ; 性 肺 源性 心 脏 病 瓜 慢
2 配伍特点分析 2 1 补虚药使用频率 最高 . 祖 国 医学 认为抑郁 症 的发 病与
最多 , 1. , 占 1 6 这与 当时的社会背景 、 人群多体质虚弱 、 气血
不足密切相关。
气血不足有密切关 系 , 一点在 古代尤显 突出 。这跟 当时的 这 社会背景 密不可分 。因为 , 古代 生产力水 平低 下 , 人们的生活 水平欠佳 , 食物 短缺 、 长期营养 物质不足 以及 战乱 、 天灾等因 素的影 响, 直接导致了部分人群体质虚弱、 气血不足 。气血不 足, 脏腑阴阳失调 , 心脑俱虚 , 神明失守而 发病 。因此 , 治疗抑 郁症时, 针对气 血不足 , 心神失 养 , 以益气健 脾 , 治 养血安 神 , 多选用补益气血之 品。其 中使用频率较高 的药物有 : 人参、 当 归、 白芍 、 白术 、 地等。据统计 , 熟 在使 用频数 最多 的前 2 O味 药物 中就有 8 味补虚药 , 补虚药 的使用频数 为 9 1次, 5 占总用 药频数的 3. 。其中 , 以补气 、 37 尤 补血 药使用 最多 , 分别为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抑郁状态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抑郁状态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抑郁状态1摘要1.1关键问题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中医治未病干预抑郁状态的具体参考。

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抑郁状态的介绍、中医治未病干预抑郁状态的原则和推荐方案。

1.2证据质量和推荐级别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I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果清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错误很低II 小样本,随机研究,结果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的错误较高III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和基于古代文献的专家共识IV 非随机,历史对照和当代专家共识V 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推荐级别分级标准A 至少有2项I级研究结果支持B 仅有1项I级研究结果支持C 仅有II级研究结果支持D 至少有1项III级研究结果支持E 仅有IV级或V级研究结果支持1.3 主要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推荐级别干预原则抑郁状态干预的基本原则:理气开郁,具体实践过程中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E (专家共识)推荐方案1.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团体中医心理干预;五情相胜法、移情治疗、五音疗法。

2.传统中医物理疗法:拔罐:取背腰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耳穴贴压:取心、肝、肾、神门、皮质下、内分泌等穴位。

普通针刺:以神门、三阴交、百会、印堂为主穴,随证加减。

电针:以百会、印堂为主穴,随证加减。

D C ED DE C3. 现代物理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

D E4. 传统体育锻炼: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

E11.4 指南产生过程成立项目工作组,明确具体要求后进行文献检索,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评价。

对文献少或文献质量低的部分,通过向从事神志病、精神卫生、中医治未病专业的专家群体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推荐意见。

最终,以文献为基础,以专家共识及专家经验为依据,综合考量形成指南。

1.5 指南回顾和更新本指南完成后将定期回顾和更新。

希望本指南的制定可以推动相关研究,形成更多高质量的证据,为指南的更新打下基础。

2简介《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抑郁状态》(以下简称《指南》)简介如下: 2.1 本《指南》制定的目标根据现有的文献证据及专家经验,制定出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抑郁状态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试论抑郁症中医辨病治疗

试论抑郁症中医辨病治疗

患者往往是 以多种躯体不适为主诉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就诊 。其症状包括胸闷、胁肋作胀或作痛、失眠、头痛、 头昏、 头晕、心悸 、 疲倦乏力、 食欲改变 、 体重下降明显、
探讨抑郁症的病机和 治疗 ,个人体会 ,呈 于同道 ,待进 潮 热 或恶 寒 、汗 出异 常 、四肢 肤体 疼 痛 或有 异 常感 觉 、性 步完 善。 欲低下以及 口干、尿频 、尿急、便秘 、闭经等 。抑郁症 的 1 抑郁症是现代医学的病名 ,并非等同传统中医郁病 核心症状是精神症状 ,躯体症状有 时只是表现形式 。 目前,医家常常把抑郁症等 同于郁病 ,通过分析抑 22 中医对抑郁症病机探究 张锡纯川指出“ . 脑为元神, 郁症与郁病的诊断标准可 以看到二者的区别。 心为识神 ,脑中之神,体也 ;心中之神,用也 。心与脑 , 1 抑郁 症 的诊 断标 准 目前我 国大 多采用 的诊断 标 原彻上彻 下,共为神 明之府。 . 1 ”因此 ,心与脑 皆主神明, 准是《 中国精 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3 c MD 3 。 第 版( c 一) 脑神与心神共 同调控人体的情志系统。 而脑为精明之府 , C MD 3关于抑郁症 诊断的症状标准是: 以心境低落 为 神机之地 ,脑神是主人 的气质 、性格和情感反应 ,是人 C . 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 2周 ,在此期 问至少有下述症状 中 体情志活动 的基础和高级 中枢 。肾精 与脑神有着密切的 4 项:①对 日常活动丧失兴趣 ,无愉快感 ;②精力 明显 联系 ,古人有 “ 脑为髓之海 ‘ 诸髓者 ,皆属于脑”的论 减退 ,无 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③精神运动迟滞或激越 ; 述 ,而脑髓又有赖于 肾精 的化生 。《 灵枢 ・ 脉经》云 “ 人 ④ 自我评价过低或 自责或有 内疚感 ,可达妄想 程度;⑤ 始生,先成精 ,精 成而脑髓生 。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 ”。 联想 困难或 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⑥ 反复出现想死 的 根,主 藏精气,肾精 化生乏源,可导致脏腑机 能衰退 , 念头或有 自杀行为 ;⑦失眠或早醒,或 睡眠过 多;⑧食 脑神 失养 ,出现 “ 髓海 不足 ,则脑 转耳鸣,胫酸眩 冒, 欲不振或体重 明显减轻;⑨性欲明显减退 。 目无所见 ,懈 怠安卧”以及情绪低 落,记忆力下 降、思 1 中医现 有疾病不 能等 同抑 郁症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 2 维迟缓 、反应下 降等抑郁核心症状 。肾精与心神 的关系 中医药行业标准是这样为郁病定义 :郁病因情志不舒 , 也 比较密切 ,如 《 医方集解 》所说 “ 人之精与志 皆藏 于 气机郁滞而致病 。以抑郁善忧 ,情绪不宁 ,或易怒善哭 肾, 肾精不足则志气衰 , 不能上通 于心 , 故迷惑善忘也。 ” 为主症 。多见于神经官能症、癔病。症见忧郁不畅,精 另一方面 ,人 的精神 、意识 、思维活动 ,包括 “ 、 神 神不振 ,胸 闷胁胀 ,善太息 。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 魂、魄 、意 、志 ”五志 ,在 《 内经》中即有 “肝藏魂 ” 、 易怒善哭等症。有郁怒 、多虑 、悲哀 、忧愁等情志所伤 “ 心藏神 ” 脾藏意 ” 、“ 、“肺 藏魄” 、“ 肾藏志 ”之说 。 史 。经各系统检 查和实验室检 查可排 除器质性疾病 。可 因肾藏志 ,主人 的意志、意 向,故意志减退 、兴趣丧失 、 见郁病多见抑郁症症状 ,但抑郁症无论是 内涵还是外延 注意力不集 中等抑郁症状 的病机也应归结于 肾。唐启盛 都涵盖郁病 内容 ,因此我们认为郁病并不等 同抑郁症, 教授【的研究也 论证 了肾精 不足是抑郁症 的基本病机 。 2 】 抑郁症对 中医来讲就是一个新 的病种 ,为了交流方便, 有资料显示 7 %的抑郁症患者 同时伴有焦虑症状f 0 3 】 , 我们建议抑郁症 可作为 中西医共用 病名 , 如精神抑郁 ,情绪不宁 , 胸胁或乳房或少腹胀闷窜痛 , 善 2 抑郁 症的病机探析 叹息 ,脘痞暖气 ,食欲不振 ,口苦咽干 ,头晕 目眩,月经 21 抑郁症 的症状表现 . 失调,脉弦等,而与焦虑症状相关性最高的是肝气郁结、 21 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可概括为情感低落 、思维迟 肝郁 化火 。 .1 . 缓和意志减退三大表现 ,即 “ 三低症状 ” 。情感低落表现 总之 ,抑郁症西医认为是因脑神经突触部位的神 经 为病人无精打采 、兴趣索然、郁郁寡欢 。思维迟缓表现 递质 :去 甲肾上腺素( E 和 5羟色胺(. T 等的相对不 N ) 一 5H ) 为 病 人 自觉 脑 力 迟 钝 、 联想 困难 、 思路 闭塞 ,缺 少主 动 足所致 。中医认 为抑郁症病机 为素体 肾精亏虚 ,水不涵 言语 ,回答 问题反应 迟缓、低声细 语、内容简短 ,或仅 木 ,而致肝 失疏泄 ,气机不 畅,从而 因虚致实 :亦有情 见嘴唇微动而 不发声 。意志减退表现为病人整个精神活 志所伤、肝气郁结,肝木伐脾土,脾 失键运 ,气血不足, 动 呈 显 著 的 、普 遍 的抑 制 ,生 活 被 动 、丧 失 主 动 性 , 工 或肝郁化火 ,耗伤营血而致心阴不足、 肾精亏虚,从而 作学 习 困难 或 不 能 进 行 ,活 动 很 少 ,反应 缓 慢 , 卧床 或 因实致虚 。抑郁症病位主要在肾、肝,涉及心、脾 。基 独居一隅,懒于梳洗 。严重时,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如吃、 本病机为 肾精不足、肝气郁结 。

益气升阳法治疗抑郁症验案3则

益气升阳法治疗抑郁症验案3则
宁 侠
三诊 (0 1年 3月 2 21 1日)怕 冷 、 : 夜寐 不 安亦 好 转 , 前未 及肿 大 甲状腺 。复查 甲状 腺功 能 . 项指 颈 各 标 基本 正 常 , 治予 前方 续进 , 固疗效 。 巩 按 : 案 女 性患 者 年逾 五 旬 , 癸 已竭 . 本 天 素体 肾 阴 不足 , 故症 见腰 酸 乏力 , 热 阵 作 ; 亏及 阳 , 烘 阴 故 又 有 冬 季 怕冷 之 阳虚 表 现 : 肾 同源 , 肝 肾虚 水 不 涵 木致 肝 阴亦 不 足 , 症见 心 烦 易躁 。患者 亦 有 颈前 结 块 , 辨 为 气 痰 瘀 壅 结 。根 据 辨 证 , 疗 予 滋 阴益 仍 治 肾 、 气化 痰 、 理 活血散 结 。方 中生 熟地 、 山萸 肉 , 女贞 子养 阴益 肾 , 芍 、 金 、 赤 郁 延胡 索 柔肝 疏 肝 , 皮 、 丹 夏
症状 看 , 可分 为两 大类 。一是 脾气 亏虚 的表 现 , 如倦 虚 。 肾同源 , 天之 本失养 , 则 肾阳虚损 。 脾 后 久 因此 ,
怠、 乏力 、 纳差 ; 一是 心气 虚 的 表现 , 如入 睡 困难 、 早 既 表现 为 情绪 低 落 , 懒言 少语 , 纳呆 , 困倦 多寐 等 脾 醒、 心烦 、 急躁 。其舌 淡苔 白 , 脉沉 细亦是 气虚 之象 。 虚 症状 . 又有 腰膝 酸 软 . 下肢 发 凉等 肾阳 虚 的表 现 。 此 案病 在 心 、 , 虚证 。多 因思虑 劳 累 过度 , 伤 其 舌 淡 苔 白 , 体 胖 大 , 细 尺 弱亦 是脾 肾亏 虚 之 脾 属 耗 舌 脉
心脾 所 致 。因此 , 治疗 以益气 升 阳为法 , 以养 心安 象 。治疗 予 以益气 升 阳 , 以温补 脾 肾。方 中黄芪 、 佐 佐 神 。方 中党参 甘温 , 归心 、 脾经 , 能补益 脾 胃 , 既 又能 党 参 、 白术 、 苓 益气 健 脾 ; 茯 陈皮 理气 醒 脾 ; 麻 、 升 柴 补 心 益智 , 精 养 神 : 芪 、 助 黄 白术 甘 温 入 脾 , 可益 气 胡 可 助 清 阳上 升 : 胡 、 附 、 欢 花 疏 肝 理气 ; 柴 香 合 附

忧郁症,并非心理的简单疾病,更多是身体上的。看看中医是如何解释并治疗忧郁症的

忧郁症,并非心理的简单疾病,更多是身体上的。看看中医是如何解释并治疗忧郁症的

卑为自卑,惵为恐惧。

卑惵之病名,见于《证治要诀·怔仲》,后《杂病源流犀烛·心》认为;“卑惵,心血不足病也,与怔仲病一类。

其症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如痴如醉,心中常有所歉,爱居暗室,或倚门后,见人即惊避无地,每病至数年,不得以癫症治之也。

”卑惵指因心气亏损,胆虚神怯,或气郁胆气不宁所致。

以抑郁、胆怯、自卑、恐惧(惵)为主要表现的郁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之神经衰弱、反应性抑郁症、恐怖症等。

[诊断依据]1.多有孤僻害羞,胆小脆弱等性格特征。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身体较瘦弱。

可无明显精神刺激等因素存在。

2.有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自觉心情压抑,自卑、忧郁、苦闷、烦躁,感情脆弱,常唉声叹气,孤僻、胆怯、多疑,易感伤,喜独居,不敢与人交往;或常有内疚自歉感,遇事惶恐不安,或对某些特殊环境、物体有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感。

3.常有失眠健忘,头晕头痛,心悸,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性欲减退,反应迟钝等症。

乙神识清楚,思维情感无障碍,无幻觉幻想,自知有病,甚感痛苦,要求治疗。

[鉴别诊断]1.神劳(2.8):以神疲、失眠、健忘等为主,而非自卑、恐惧,可资鉴别。

2.脏躁(2.9):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胆怯、恐惧、自卑等表现不明显,且多见于绝经期妇女。

3.癫病(2.2):情志抑郁,表情淡漠,寡言或自语,哭笑无常,活动减少等为主要表现。

[辨证论治]1.心脾两虚证:自卑,恐惧,心悸,惕惕然如人将捕,神疲乏力,头晕健忘,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脉弱。

补益心脾。

治疗秘方:A-36号。

2.心虚神怯证:自卑,恐惧,胆怯易惊,头晕心悸,神疲乏力,或见失眠多梦,时被惊醒,舌淡,脉弱。

养心安神。

治疗秘方:A-836号。

3.肝郁脾虚证:心情抑郁,神情不舒,自悲恐惧,胸闷烦躁,不愿与人交往,食欲不振,便溏不爽,神疲乏力,或见胁肋胀痛,舌淡苔薄,脉弦。

疏肝健脾。

治疗秘方:A-653号。

4.脾肾阳虚证:神怯易惊,自悲恐惧,脑力迟钝,反应缓慢,心情沮丧,性欲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抑郁症中医治则“疏肝解郁”与“温阳开郁”的异同点

抑郁症中医治则“疏肝解郁”与“温阳开郁”的异同点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85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2017ZX09301064001);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 005)作者简介:程勋树(1994 07—),男,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肝脏象生理病理与情志致病机制研究,E mail:c1017532119@qq com通信作者:王海军(1974 12—),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肝脏象生理病理与情志致病机制研究,E mail:whjneijing@126 com理论研究抑郁症中医治则“疏肝解郁”与“温阳开郁”的异同点程勋树 高明周 林文达 王海军(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250355)摘要 抑郁证属于中医郁证的范围,中医治疗抑郁证多立论于心、肝、脾、肾四脏其中“疏肝解郁”是主流治疗原则,而经验总结得来的“温阳开郁”治疗原则临床亦有较好的疗效。

通过比较2种治法的异同发现2种治法的争论源于指导理论不同,温阳开郁法涵盖疏肝解郁法中调畅气机的重要内涵,并包含温补肾阳、肝阳、脾阳即“调整阴阳”的关键思想,是中医治疗郁证的关键临床经验,并有待从经典理论中进行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抑郁;郁证;疏肝;温阳;相火Explorationof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SoothingLiverandRelievingDepression”and“WarmingYangandOpeningDepression”i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b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ENGXunshu,GAOMingzhou,LINWenda,WANGHaiju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250355,China)Abstract Depressionsyndromebelongstothescopeofdepressionsyndrom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TCMtreatsdepressionsyndromemainlyontheheart,liver,spleenandkidney,amongwhich“soothingliverandrelievingdepression”isthemainstreamtreatment.Andtheprincipleof“warmingyangandrelievingdepression”summarizedfromexperiencehasabetterclin icaleffect.Bycomparing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2treatments,theauthorbelievesthatthecontroversybetweenthe2treatmentsisdifferentfromthatoftheguidingtheory.Themethodofwarmingyangtorelievedepressioncoverstheimportantconnotationsofregulatingqiandactivatingqiinthemethodofsoothingtheliverandrelievingdepression,andthekeyideaofwar mingkidneyyang,liveryangandspleenyangisthekeyclinicalexperienceofTCMintreatmentofdepressionsyndrome,anditneedstobesystematicallyexpoundedfromtheclassicaltheory.Keywords Depression;Depressionsyndrome;Soothingliver;Warmingyang;Phasefire中图分类号:R242;R749 0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1.017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以抑郁情绪为主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1],临床主要表现是出现持续且强烈的情绪低落,而且低落的程度与其客观生活工作不相符,除此之外还伴随兴趣与愉快感丧失,难以集中注意力,不明原因的持续疲劳感,活力减少,精力减退,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者会伴随幻觉,自杀倾向及行为。

中医郁证与抑郁症(共8张PPT)

中医郁证与抑郁症(共8张PPT)
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
精气郁也。 ————《吕氏春秋》
三、指情志抑郁致病。
如《管子 内业》云:“忧郁生疾,病困乃死。”
古代医家有关郁证的论述可分为两类
一、指一切人体气血津液等瘀滞不通而生的疾病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 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暴露在混乱的家庭环境 、儿童期受到虐待 或者遭遇 如《管子 内业》云:“忧郁生疾,病困乃死。
一④曰自怒 我郁评,价抑二过曰低郁思、郁自症,责三,以曰或忧有心郁内。疚境感;低落为主,同时可能表现为:①兴趣丧失、无愉
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
故血水郁郁 、则痰为郁快污、,火感树郁郁、;则湿为郁②蠹、,食精草郁郁。力则为减蒉退。 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
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知之疾,而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两种说法
一、指天地间的闭塞状态。
、二者是广义与狭义从属关系。 1 抑郁症是现代医学病名,它是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
一曰怒郁,二曰思郁,三曰忧郁。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 二、指人体内精气不畅通的病理。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
一二、、指 指一情切志我人抑体悒评气忧血郁价津的液疾过等病瘀低滞不、通而自生责的疾,病 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
“又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邪实,此多以
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
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故故人水身 郁诸则病为,污多,2生树、于郁郁则两。为者蠹,是草郁不则为同蒉。的概念,是平行的,并不存在从属关系。

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浅析

中医方剂治疗抑郁症浅析
神 明正常 时精 神振 奋 , 思维 敏捷 , 常则 失 眠多 梦 、 异 神
学著作 和 著名 医家治 疗抑 郁 症 的方 剂 , 步 浅析 中 医 初 方剂 治疗抑 郁症 的 选方特 点 , 图探 索 和揭 示 中 医治 力
疗抑郁 症 方剂 的科 学 内涵 , 以期 丰 富 中 医方 剂 学 的相
抑郁 症在祖 国医学 中, “ 志疾病 ” 属 情 中的“ 郁
证 ” 郁 ” 提 出 源 自《 。“ 的 内经 》 。郁 证 的 概 念 , 由元 始
铃子散、 归脾 汤 、 连 温 胆 汤 等众 多 疏 理 气 机 的 药 物 黄
和方 剂 。
代医家根据其情 志不舒 、 机郁结 、 气 不得发越等病理
关 学术 内容 , 高 中 医治 疗 抑郁 症 的 综 合 治 疗 效 果 。 提 为有 效指 导 临床 治 疗 抑郁 症选 方 用 药提 供 一 定 的理
论依 据 。
志不宁, 反应迟钝 , 健忘等。张俭[认 为抑郁 责之于 5 ]
脾 , 胃居 中焦 , 脾 主受 纳 运 化 升 清 降 浊 , 郁 不 舒 , 抑 则 气 机 升 降 出人 紊 乱 , 化 失 调 , 郁 闷 悲 观 , 情 淡 运 致 表 漠 , 动迟缓 , 行 纳呆 消瘦 等 。近年 来 , 郁 症 的发病 与 抑
中医体 质关 系 的研究 有所 发 展并 逐渐 引起 重视 。
关键 词 : 抑郁 症 ; 方 ; 经 治疗 中图分 类号 : 2 6 4 R 5. 9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O 7 3 9 2 0 ) 7 0 5 3 1 0 —2 4 ( O 8 0 一O 0 —0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并没有相应的病名 , 但依据临 床症状 、 发病转归等, 本病归属在 中医的“ 郁证” 范畴

230例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230例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20例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 3
彭 渝
重庆市笫十三人 民医院 。 重庆 4 0 5 00 0
f 摘要】 且的: 评价 中西 医结合治疗抑 郁发作 的疗效。方法 : 随机 分组 法 36 患者分为 中西 医结合组和 对照组 。36 患者 均选 用博 乐欣 或氟 西汀 用 2例 2例 等 西医治疗方法 , 中的 中西 医结合组在 用使 用西 药的基 础上 , 配合 中 医辨 证施 治、 对其 再 结合 ; 中西 医结 合组 疗效 明显优 于砷照 组。结论 : 中西 医结合可 应
果, 现将临床分析 整理如下 : 1临床资料 . 将 36 2 例抑郁症 患者随机分 为 中瑶 医结 合治疗 组 和纯西 医对 照组 。中 注: 经卡 方检验 , 0 o 。 P< .5 西医结合组 20例患 者中 , lo例 , 10例 , 3 男 o 女 3 年龄 2 一 7岁 , (3 1 l6 平均 3.2 . ±2.9 岁 , 程长 为 4—1 个 月。纯西 医治疗对 照组 9 患者 中 , 4 5 病案举 例 06 ) 病 1 6例 男 o 刘某 , , 女 3 ,03年 6月初诊 。平时性格 内向 , 6岁 20 不惜喜欢交 流。因夫 例 , 5 , 2 — 7岁 , 均(8 1 2. 1岁 , 女 6例 年龄 2 7 平 3.6 ̄ 0 8) 病程 长为 2一l 2个月 。 近三月 内出现情绪不 稳定 、 喜欢 多愁善 感谢 、 总是 唉声 叹气 , 任 患者均经汉 密尔 顿抑郁量表 __ ( S ) I HR D 测定 , 2 其结果 为总分均 ≥2 。两 妻感情 不和 , 0分 何 事情都 不感兴趣 , 经常 失眠 , 口苦 两胁 胀满 。曾就 诊 于某 医疗 中心 , 予 给 组患者的临床资 料无显著差异 ( O0 ) 具有可 比性 。 P> .5 , 多虑平 口服 , 疗一月后 , 略 有好 转 , 是其 自身 担心 会 由于长 期服 药 治 症状 但 2 治疗方法 . 丽 后 来我 院就诊 。门诊时 可见 : 两组抑郁症 患者均选用 博乐欣 或氟西 汀等纯 西 医治疗 。中西 医结合 组 会产生毒 副作用 , 自行 停药 , 出 现病情 加重 , 记忆力较 差、 痛 , 绪悲 观 , 头 情 胁肋胀 满 口苦 , 质紫 暗 , 薄 舌 苔 在此基础上 , 再结合 中医治疗 。根 据抑郁 症患 者 的临床表 现 , 以将 20例 患者情绪 低落 、 可 3 脉 抑郁发 作 ; 中医诊 断为 : 郁症 , 辩证 为肝 郁气结 型 , 治 患者具体分型如下: ①肝部气结, 患者多出现多愁善感 , 对身边的事情有愤 白 , 弦。西 医诊断为 : 解 宁心 静气 。方 选柴 胡 疏肝 散 加减 : 金 、 郁 柴 青 情绪 , 观厌世 , 绪不稳定 , 常喜欢 唉声 叹气 , 时会 出现 失 眠多梦 和 疗上采用疏 肝理 气 、 郁 安神 、 悲 情 失 有 枳 醋延胡各 1g酒 白芍 、 仁 、 0。 枣 合欢 皮 、 参各 1g夜 交藤 、 曲、 丹 5, 神 生 两胁胀满的情况 , 舌质淡 红 , 薄 白, 弦数。治 疗应疏 肝理 气 、 苔 脉 宁心 安神 为 胡 、 壳 、 0, 用 一 早 主, 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②气郁痰迷, 患者出现情绪抑郁, 唉声叹气, 对身 龙牡各 3g每天 1剂 , 水煎 服 , 日 2次 服。西药 给 予博乐 欣 治疗 , 晚 边的事情漠不关心 , 反应或者 反应 迟钝 , 睡 , 自腻 。 弦滑 。治疗 应 没有 嗜 苔 脉 该采用疏肝理气、 化痰行气的方法, 方选顺气导痰汤加减。③肝郁血瘀, 患 者情 绪抑郁 的现象非 常严重 。思 维迟 钝 , 动缓 慢 , 色不 好 , 出现 胁肋 运 面 常 胀痛 , 紫暗或有瘀斑 点 , 薄 , 舌质 苔 脉沉 弦。治疗 上采用 疏肝 解郁 、 解郁 散 结 的方法, 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④心脾两虚, 患者常常会失眠, 记性不好, 对 任何 事情都不感兴趣 , 善感 , 多愁 倦怠 乏力 , 淡苔 白 , 舌 脉细弱 。治疗上 应 采 用健脾益气、 养血安神 的方法 , 方选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⑤脾肾阴 虚, 患者精神不振 , 不好 , 喜欢 运 动 , 情绪 不 惊恐 失 眠 , 色 白光 , 质淡 胖 , 面 舌 脉沉 细。方法上采用 温肾壮 阳、 健脾 安神 , 方选右归饮 加减 。

治疗忧郁症中药方案配方

治疗忧郁症中药方案配方

一、概述忧郁症,又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

中医认为,忧郁症属于“郁证”范畴,多因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等原因导致肝气郁结、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证候。

以下是一种治疗忧郁症的中药方案配方,旨在调和气血、疏肝解郁、健脾养心、温肾固精。

二、中药方案配方1. 基本方剂(1)柴胡10g,白芍15g,当归10g,郁金10g,香附10g,丹参15g,川芎1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6g。

(2)人参10g,黄芪15g,枸杞子10g,麦冬10g,五味子6g,远志10g,酸枣仁15g,柏子仁10g,珍珠母30g,琥珀6g。

2. 配方说明(1)基本方剂:此方以疏肝解郁、健脾养心为主要功效。

柴胡、白芍、当归、郁金、香附、丹参、川芎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茯苓、白术、炙甘草具有健脾益气、和中调胃的作用。

(2)加减方:1)肝气郁结证:加柴胡、白芍、香附、郁金,以增强疏肝解郁之力。

2)心脾两虚证:加人参、黄芪、枸杞子、麦冬、五味子,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3)心肾不交证:加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珍珠母、琥珀,以交通心肾、安神定志。

4)痰湿内阻证:加半夏、陈皮、茯苓、白术,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5)气滞血瘀证:加丹参、川芎、红花、桃仁,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6)肝肾阴虚证:加枸杞子、菊花、白芍、熟地黄,以滋补肝肾、养血柔肝。

7)气血两虚证:加人参、黄芪、当归、白芍,以益气养血、调和阴阳。

8)湿阻中焦证:加苍术、厚朴、砂仁、白术,以燥湿健脾、和中化湿。

9)脾肾阳虚证:加附子、干姜、肉桂、黄芪,以温补脾肾、壮阳益气。

三、用法用量1.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 服药期间,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服药期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四、注意事项1. 中药治疗忧郁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乱用。

2. 服药期间,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忧郁症(抑郁症)中医诊疗方案2

忧郁症(抑郁症)中医诊疗方案2

忧郁症(抑郁症)中医诊疗方案2
概述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医对忧郁症(抑郁症)的诊疗方案。

忧郁症是
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中医通过综合分析病情,采用中药、针灸等
方法来治疗忧郁症。

诊断
中医诊断忧郁症的主要依据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听诊、望诊等手段,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中医治疗方案
以下为忧郁症中医治疗方案的几个主要部分:
中药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忧郁症的核心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包括白芍、川芎、当归等,具有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忧郁症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的能量流动,缓解抑郁情绪。

气功和调息法
气功和调息法在中医治疗忧郁症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呼吸调节和身体运动,可以平衡身心,缓解忧郁情绪。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饮食也与忧郁症的发生和治疗密切相关。

建议患者多食用具有养血、滋阴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糯米等。

建议与注意事项
- 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 请咨询合格的中医医师,并遵循其指导。

- 中医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不要期望立即见效。

- 忧郁症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自己的生活惯和心理状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论
中医治疗方案对忧郁症的诊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可能会有所差异。

建议在接受中医治疗前咨询专业的医师以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完整)郁证

(完整)郁证

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失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西医中的神经衰弱、癔病、精神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症及反应性精神病等,有以上表现者,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一、诊断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西医诊断:神经衰弱、癔病、精神抑郁证、更年期综合症诊断参照2000年<〈精神医学〉〉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郁证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内伤和脏气素弱有关,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肝、脾、心三脏。

其病机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而成气郁;气郁日久,化火上炎,而成火郁;或因思虑过度,精神紧张,或肝郁横犯脾土,使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成痰郁;或情志过极,损伤心神,心神失守,而成精神惑乱;病变日久则损及肝肾心脾,使心脾两虚,或肝肾不足,心失所养.总之,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郁证的主要病机.因其病始于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故以气机郁滞不畅为先。

病理性质初期多实,以气、血、湿、痰、火、食六郁邪实为主,久则由实转虚,终致心、脾、肝气血阴精的亏损,成为虚证类型。

临床上则虚实互见者较多见。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实证治以疏肝理气为主,依其病情分别配以行血、化痰、利湿、清热、消食之剂;虚证则以益气血扶正为法。

1、辨证论治(1)肝气郁结型证见: 精神抑郁,善叹息,嗳气,胸胁胀痛,腹胀纳呆。

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方药: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佛手9克,郁金10克,枳壳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若肝郁化火者,可加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6克;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嗳气频作,脘闷不舒者,可加旋覆花10克、代赭石15克、法半夏10克和胃降逆;兼食滞腹胀者,可加神曲、麦芽、鸡内金、山楂各10克消食化滞;肝气乘脾而见腹痛腹泻者,可加苍术12克、厚朴10克、茯苓10克、乌药12克健脾化湿,理气止痛;兼血瘀而见胸胁刺痛,舌有瘀斑瘀点者,可加当归10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等活血化瘀。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理论依据、疗效分析及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理论依据1.1 中医理论依据中医认为,抑郁症是由于情志不遂、气血郁滞、肝气郁结等导致心神失常而引发的。

中医治疗强调“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调整情志、调和气血、疏导郁结,以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1.2 西医理论依据西医认为,抑郁症与神经递质异常以及脑区功能失调有关。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此外,认知行为疗法(CBT)等心理治疗方法也在西医治疗抑郁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2.1 疗效评估方法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通常采用抑郁症状缓解率、抑郁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估等指标。

其中,抑郁症状缓解率是通过抑郁症状的改善程度来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2.2 疗效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相比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在疗效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一项针对200例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抑郁症状缓解率为87%,而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仅为64%。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可以减少抗抑郁药物的剂量,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实践3.1 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合理使用西药辅助治疗等。

例如,中药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进行个体化调配,中药如柴胡、黄芪等具有平肝疏经、活血化瘀的作用;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气血的流动,改善心理状况。

3.2 临床应用案例以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为例,该患者经历了长期的低情绪、脾气暴躁等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包括口服中药、针灸治疗以及心理咨询。

中医辩证产后抑郁症及治疗

中医辩证产后抑郁症及治疗
治心可以调神。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一
表征: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纳呆少寐,脘闷嗳 气,大便不调,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常用方剂:四逆散合茯苓甘草汤。柴胡15g、白芍15g、枳实12g、炙 甘草12g、茯苓30g、桂枝12g、川贝母9g、生姜12g、旋覆花12g。
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一
疏肝解郁法 气郁为诸郁之始,治郁先治气,调气先疏肝。多数学者在这一
理论的指导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本方法,从肝论治抑郁症
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二
理气化痰开郁法 用于痰浊郁闭,清窍蒙蔽之老年人抑郁症。涤痰汤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涤痰开窍
常用方剂如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痰热证用温胆汤
气滞血瘀证
结合阳气理论的经方四
表征:表情抑郁,胸闷太息,急躁易怒或不言不语,入睡困难,倦怠 乏力,便溏不爽,舌苔白腻,脉弦缓。 治法:疏肝健脾,行气安神。 常用方剂:四逆散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甘草干姜汤加减。柴 胡12g、白芍12g、枳实9g、炙甘草12g、人参9g、生姜9g、厚朴 9g、半夏9g、茯苓24g、白术12g、当归12g。
治 多法数:学养 者心 在“安 这阳神 一, 理郁解 论神郁 的悦指颓志 导”。 下,是以抑疏肝郁理症气解的郁基为基本本病方法机,,从肝神论形治抑兼郁病症,神病为主,是抑郁症的主要 柴表胡征疏 :肝久散病临、或逍产床遥后表散,、精现四神。逆不散振抑、,郁小懒柴言症胡懒临汤动以,床及少表甘食麦少现大寐虽枣,汤面然等色复成无为华杂临,,床健治忘不疗多出抑梦郁,神症舌形常质用淡兼方胖病剂,舌之苔范薄白围,,脉沉并细且无力主。要表 黄连12g、栝现楼为15功g、能半夏活9g动、呈大黄现6g出、芒抑硝制3g性(化的)变、炙化甘,草9其g、中天竺神黄机15颓g、废苦参是6g其、枳特实征15性g、的川贝改母变10。g、而竹茹18g、鲜竹 沥脾6胃0为g(气兑机入阳升)降气的郁枢纽痹,,脾胃生失发调,异升常降失是司抑,运郁化症无力之,病从而机产核生气心郁。、痰阳阻气等病郁理痹因素,以则及气生血发不足之的机病机抑变遏化;, 阳气郁痹,表则生现发为之机功抑能遏,活表动现为减功弱能活。动功减弱能。活动减弱的特征是昼不能精,且至夜则不能寐。 当用代《中 温医病治条进疗辨抑》而郁桂提症枝的半出方夏畅法汤五加达减阳气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方法,通过畅达阳气以求达到舒 柴胡15g、白畅芍气15机g、,枳实鼓12舞g、脏炙腑甘草气12化g、,茯振苓3奋0g、神桂机枝1,2g宁、川神贝定母9志g、之生目姜1的2g。、旋心覆为花1阳2g。中之太阳, 当代医家则主从不血同脉角度,阐藏述各神自明对抑,郁又症病为因人病机身的精认识神与心实践理。活动之总司。因此,通阳可以治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研究在 2007 年已形成中医治疗郁证( 抑郁症) 的诊疗 方案,并逐 年 进 行 优 化。为 评 定 优 化 后 诊 疗 方 案 的 临 床 疗 效,将 2010 年的诊疗方案与 2007 年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现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60 例病例均来源于 2010 年 6 月至2011 年 10 月沈阳市精
摘要: 目的: 探讨 2010 年和 2007 年《郁证( 抑郁症) 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郁证( 抑郁症) 患者随机分为 2007 组和 2010 组,2007 组采用 2007 年《郁证( 抑郁症) 诊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治疗; 2010 组采用 2010 年改进的《郁证( 抑郁症) 诊疗 方案》中的治疗方法治疗,采用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010 组疗效明显好于 2007 组,2010 组的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优于 2007 组。结论: 经过优化的 2010 年诊疗方案有更好的疗效和依从性,且不良反应少。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Depression Syndrome ( Melancholia) in 2010 and 2007. Methods: Depres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year of 2007 group and the year of 2010 group. The year of 2007 group was treated according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Depression Syndrome ( Melancholia) ”in year of 2007; the year of 2010 group year was treated according to modified“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Depression Syndrome ( Melancholia) ”in year of 2010,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by applying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and side effect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in the year of 2010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year of 2007 Group,and the year of 2010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year of 2007 Group in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compliance degree. Conclusion: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2010 year is better in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ance,and has little side effects,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 melancholia)
中图分类号 CLC number: R259. 497. 2 文献标识码 Document code: A 文章编号 Article ID: 1674 - 8999( 2012) 12 - 1632 - 02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 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状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和 严重后果,增加经济负担,也给家属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严重 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影响到 全球 20% 的人群。预计到 2020 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冠状动 脉性心脏病的第 2 大疾病[1]。
分为两组。2010 组 30 例其中男 16 例,女 14 例; 2007 组 30 例 其中男 17 例,女 1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 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关键词: 郁证; 抑郁症; 密尔顿抑郁量表; 郁证( 抑郁症) 诊疗方案 Key words: depression syndrome; melancholia;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depression syndrome
Clinical Control Study of Depression Syndrom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都弘 Du Hong,赵天辉 Zhao Tianhui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Shenyang City,Shenyang,Liaoning,China 110168
神卫生中心首次住院的患者,符 合 CCMD-3 抑 郁 症 诊 断 标 准[2],入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总分≥17 分,年龄、性 别不限,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将 60 例患者随机
* 基金项目: 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 编
号: 2010 - 001)
·1632·
2012 年 12 月 1 日 第 12 期 No. 12 1 Dec. 2012
·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中医学报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第 27 卷 总第 175 期 Vol. 27 Serial No. 175
郁证( 抑郁症) 中医治疗临床对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