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c389ff4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6.png)
幻灯片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幻灯片2教学目的:了解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轨迹和基本特征; 重点掌握代表性作家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情况。
幻灯片3教学要求:● 1、识记:法、英、俄、美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 2、理解:“现代英国一派杰出的小说家”。
多余人。
小人物。
自然派。
新人形象。
● 3、掌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比较。
幻灯片4教学内容●一、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思想及心态的矛盾性●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五、主要国家的文学成就幻灯片5第一节概述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4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后又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
由于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幻灯片6●高尔基指出: "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
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幻灯片7●参考书目:●[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12月●[苏]鲍·苏奇科夫《现实主义的历史命运》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年4月幻灯片8一、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金钱地位确立2.观念剧变:◆时代精神:公开赚钱,奋斗目标◆价值观念:金钱是衡量人们是否成功的主要或惟一尺度◆道德观念:有财便是德,道德心态失衡◆人际关系:亲情友情、人伦天伦关系让位给金钱关系幻灯片9(二)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影响1.自然科学:◆细胞和遗传学: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5ec3215901020207409ca4.png)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2010-07-18 08:52:01)转载标签: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卡夫卡美国杂谈分类:文件.笔记十九世纪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一.文学特征概述19世纪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这一时期的文学。
主要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等。
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条件1、社会原因: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两个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欧洲范围内的胜利。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现实的黑暗和丑陋使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了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反映在文学上就出现了现实主义新倾向。
2、思潮原因: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促使文学转向真实、客观的创作方法。
3、文学自身原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日趋强烈。
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等在客观、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
18世纪末,席勒首先提出“现实主义“概念;19世纪20年代,司汤达率先提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以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写实,主张文学要象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
注重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2、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批判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更集中、更强烈、更尖锐。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https://img.taocdn.com/s3/m/016734ebb52acfc788ebc989.png)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6西方文学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4~20分)外国文学史自考
![6西方文学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4~20分)外国文学史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744289179b89680202d825c9.png)
西方文学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4~20分)第一节概述 5年9考(一)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仍然是19世纪后期文学的主导潮流。
但与19世纪中期相比,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发生了一些变化。
1.法国现实主义文学(选择)(1)莫泊桑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代表作品:《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我的叔叔于勒》《项链》(2)都德代表作品:《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普法战争)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特点(简答)中短篇小说体现了莫泊桑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1)思想内容:①表现普法战争②描写小职员的生活,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③以诺曼底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在美丽的农村自然风光映衬下,广大农民的淳朴、愚昧以及悲惨处境④还写有表现人的神秘精神状态的作品(2)艺术特色:①文字简洁、结构严密,用具有代表性的片段为读者勾连出完整的生活画面,节省了很多篇幅。
②以平淡的口气叙述故事,却能够唤起读者复杂的情绪。
③语言朴素无华,却字字珠玑,以最恰当的文字和描述方式展开故事内容。
2.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选择)俄国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
(1)列夫·托尔斯泰,推向高峰,《复活》(2)契诃夫,19世纪后期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①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别里科夫)②戏剧:《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三姐妹》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特色(简答)(1)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反映社会现象,揭示生活本质,见微知著。
(2)采取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作者的主观态度完全融入冷静客观的艺术描写之中。
(3)小说语言简洁,少见戏剧冲突。
但人物性格特点可通过个性化语言得到体现。
3.美国现实主义文学(选择)(1)马克·吐温,杰出代表(2)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白牙》《铁蹄》代表作《马丁·伊登》,批判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
(3)欧·亨利,美国优秀短篇小说家《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法”(结尾出人意料)4.其他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选择)(1)英国:①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②哈代(2)德国:冯达诺,德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创始人,《艾菲·布利斯特》(3)波兰:显克微《你往何处去》(4)挪威:①比昂逊,《破产》②易卜生(二)自然主义文学(名词解释)19世纪60年代自法国及世界的文学运动。
外国文学史19c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19c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967d2eb172ded630b1cb6a4.png)
一、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30年代之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确立、发展时期的产物。
七月王朝。
里昂工人起义。
1848年六月起义。
宪章运动。
科学共产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二、产生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理性王国”的破灭,社会矛盾的深刻化、明朗化,使得“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浪漫主义文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代之而起的是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刻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文学。
作家从狂想转入冷静,从积极呐喊转为深沉思索。
人们希望看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作品中小人物增多,普通人受到关注,决定了欧洲小说越来越贴近现实。
同时,欧洲叙事传统为它奠定了基础,客观性、分析性、唯物性增多,主观性引退,总体上是叙事文学。
这股文学潮流,由于它对现存秩序的鲜明、强烈的揭露和批判,而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发展20世纪高尔基发明“批判现实主义”一词。
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一词出现,指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这一名词在欧洲影响不大,同时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称呼。
不平衡,可以以1871年巴黎公社斗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法国是发源地,是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曾经经历过浪漫主义创作时期。
《欧那尼》和《红与黑》都在1830年出版。
40年代达到高潮。
50-60年代以福楼拜为主的创作已经略逊一筹。
最精确的现实主义。
•艺术上比较成熟,尤其是结构方面堪称典范,长于探索,较少因袭传统。
英国在40年代出现,已经开始出现劳资矛盾。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较浓。
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
有劝善、道德说教、温情脉脉的特点,同时关注下层人民、小人物。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20-30年代萌芽,独特主题是批判农奴制。
•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搅在一起,叫做“自然派”。
19现实主义外国文学重点分析
![19现实主义外国文学重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09bb90dd88d0d233d46ae2.png)
1、梅塘集团: 1877年左拉发表《小酒店》一举扬名,此后购买了一所别墅,命名“梅塘”,一批年轻作家每逢周四到那里家聚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学团体——“梅塘集团”,成员包括左拉、莫泊桑等六位作家。
1880年,这六位作家的合集《梅塘之夜》出版,在文坛上引起轰动,将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推向高潮。
左拉是自然主义的领袖,“梅塘集团”的成员也均以自然主义自居,由他们的作品汇集而成的《梅塘之夜》,被看作是这个集团发起的自然主义运动的宣言。
尽管他们之中有的人开始不赞成自然主义(如左拉最早是从接受浪漫主义开始踏上写作道路的),或者后来否定了自然主义的理论,但他们的一些作品都在不同程度打上了自然主义的烙印。
2、典型: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他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
典型是类的样本。
因此,在这种或者那种典型和他的许许多多同时代人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
但是,如果把它们弄得一模一样,则又会成为对作家毁灭性的判决,因为他作风中的人物就不会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了3、人物再现法:主要人物出现在多部作品中,通过“续写”的方式,写出人物相对完整的人生,并以此把不同的作品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4、多余人: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量;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了整个社会的一个多余的人、无用的人。
如奥涅金(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屠格涅夫《罗亭》罗亭)5、“新人”:俄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他们崇尚理性,道德高尚,信仰坚定,意志顽强,有献身精神。
他们摒弃贵族阶级的道德观念,反抗封建农奴制,和人民息息相通。
基尔沙诺夫6、小人物:俄国19世纪的人物典型,他们大多出身社会底层,受到社会的重压,被剥夺了享受生活的权利,对专制制度既敬畏,又有一种模糊的反抗。
外国文学复习整理(到19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复习整理(到19世纪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e8cb641076c66137ee061952.png)
外国文学复习整理现实主义文学法国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源地司汤达和巴尔扎克: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1823-1825司汤达: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文学反映现实、服务现实,第一部现实主义宣言书。
1830年,《红与黑》,标志现实主义的形成。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西欧现实主义最高峰。
司汤达主要作品:《红与黑》红与黑主要内容:主人公:于连,父亲锯木长老板。
三个阶段的生活——维立叶尔小城德·瑞那市长家庭教师,成为德·瑞那夫人的情夫;贝尚松省城入神学院,得到院长彼拉的赏识;巴黎权威木尔侯爵私人秘书,与侯爵女儿玛蒂尔德相恋,准备结婚;德·瑞那夫人被人利用揭发于连;于连枪杀德·瑞那夫人,被判死刑。
“红”&“黑”的含义:“红”——拿破仑时期士兵的红色军装,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意味着不惜以鲜血来捍卫自由的革命精神。
“黑”——教职人员的黑色教袍,代表封建教会的反动力量,意味着贵族和教会的黑暗统治。
《红与黑》象征着复辟时期两大对立阵营(贵族阶级&资产阶级)、两种不同思想(等级观念&平等观念)的斗争,突出小说的政治意义。
“红”与“黑”—“新”与“旧”、“革命精神”与“封建专制”两种力量的搏斗。
《红与黑》标题也暗示主人公于连的两条奋斗路线:“红”—他曾神往于能够穿上拿破仑时代的“红色军装”,建功立业,出人头地。
“黑”—他羡慕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重新得势的教会,渴望穿上主教的“黑色教袍”。
于连人物形象:反抗、叛逆——小资产阶级出生,但热爱读书,受启蒙思想影响,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仇恨贵族。
崇拜拿破仑:拿破仑的功绩;给下层社会优秀青年开辟建功立业的道路。
复辟时代,出生低贱平民凭借军工、才能晋升的机会被等级制度堵死。
妥协——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不信上帝,却装出虔信宗教的模样;不爱玛蒂尔德,将她当作向贵族社会爬的阶梯。
巴尔扎克主要作品:《人间喜剧》人间喜剧如何连成有机整体:1、“分类整理”:将作品分成“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2、“人物再现”:同一人物出现在多部小说中,每一部小说描写该人物的一个阶段或者一个侧面,几部作品连起来反映该人物的性格发展和命运遭遇的全过程。
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a1fa030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2.png)
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2)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4)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二、《拉辛与莎士比亚》是司汤达一部重要的文艺论著、批判现实主义。
三、《红与黑》书名的含义:“红”红色的军装象征着资产阶级革命;“黑”教士的黑袍,即教会及复辟时期的反动统治。
四、《红与黑》的突出成就也表现在塑造了于连这个形象。
五、《红与黑》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表现在三个方面:1、作者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2、《红与黑》描绘了复辟王朝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3、《红与黑》对现实抨击最尖锐的描写,贵族政权企图依靠外国势力干预政局的揭露。
六、《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完美的绘写之一”,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典型。
七、《人间喜剧》巴尔扎克“一个完整的社会”指第一部分是《风俗研究》、第二部分是《哲理研究》、第三部分是《分析研究》八、《人间喜剧》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史”九、《人间喜剧》的思想特征1、《人间喜剧》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2、《人间喜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3、《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到底层人物。
十、《高老头》主要人物有:高里奥、拉斯蒂涅、伏脱冷、和德·鲍赛昂子爵夫人十二、《高老头》思想内容:1、《高老头》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2、《高老头》还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政治野心家的成长过程,揭露了统治阶层得卑鄙丑陋,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从而揭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3、《高老头》还反映了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的深刻了解,显示了复辟时期贵族被资产阶级取代的历史过程十三、福楼拜代表作品:1856年4月的《包法利夫人》、新型的史诗小说《萨朗波》、《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短篇小说集《三故事》十四、《包法利夫人》的艺术特征:1、在典型的塑造上,福楼拜更注重精神气质的描绘,而不是性格特点的刻画;2、遣词造句上,文字精美;3、小说结构上有新的创造十五、《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成名作;《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喜爱的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了劳资矛盾的作品十六、狄更斯的创作时期:第一时期是1841年以前,从1837到1841年,狄更斯接连发表了《匹克威克外传》、《奥利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5部长篇小说;第二时期从1824到1858年,这一时期时间跨度最大,作品也最多,共创作了《马丁·朱述尔维特》、《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六部长篇小说;第三时期从1858年到作者逝世,这一时期共创作了《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4部长篇小说十七、狄更斯小说的创作特征:狄更斯小说的思想内容是丰富而复杂的;但有三个基本侧面,首先,是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其次,是对伦理道德的提倡与弘扬;第三,是对人性的广泛而深入的探索,而贯穿这三个方面的则是作者的人到主义思想。
外国文学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部分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部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c3e1a47c850ad02de8041a9.png)
名词解释1、湖畔派: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
该派由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诗人组成。
因他们曾居住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写了许多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故被称为“湖畔派”。
如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是“湖畔派”的代表作。
华兹华斯写的《抒情歌谣集》序言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2、世纪病;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在小说《勒内》中塑造的忧郁形象。
“世纪病”的忧郁症是大革命后贵族青年感到前途渺茫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如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塞在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以“世纪病”来概称他笔下的贵族青年奥克塔夫的病态情绪。
3、拜伦式英雄:是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叛逆者形象。
都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叛逆者,具有孤傲、反抗、坚强不屈的特点。
如哲理诗剧《该隐》中的主人公该隐被改写成第一个反叛者,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都体现了“拜伦式英雄”。
4、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
他认为大自然中的美丑是并存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因此,艺术家无权把两者割裂开来,应同时加以表现。
雨果的这篇序言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理论纲领。
如《巴黎圣母院》就是贯彻这一原则的作品,成功运用了这一原则。
5、小人物:普希金在《驿站长》中塑造的悲剧形象维林拉开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命运的序幕。
“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
如《青铜骑士》中成功塑造的“小人物”叶普盖尼。
6、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述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
受欧洲启蒙思想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生活,渴望有所作为。
其出现是社会意识崛起的一种体现。
外国文学史 第二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 第二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d365acd1f34693daef3e41.png)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是()。
A.英国宪章派文学B.德国工人革命诗歌C.巴黎公社文学D.苏联文学2.德国工人革命诗歌最杰出的代表是()。
A.琼斯B.林顿C.维尔特D.欧仁•鲍狄埃3.梅里美的代表作是()。
A.《查理第九时代轶事》B.《卡门》C.《高龙巴》D.《包法利夫人》4.福楼拜的代表作是()A.《包法利夫人》B.《萨朗波》C.《情感教育》D.《圣安东的诱惑》5.《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是一个()A.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B.个人奋斗者形象C.女冒险家D.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形象6.在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是()A.《名利场》B.玛丽•巴顿》C.《简•爱》D.《呼啸山庄》7.萨克雷在《名利场》中塑造了一个女冒险家的形象,她是()A.蓓基•夏泼B.玛丽•巴顿C.简•爱D..凯瑟琳8.萨克雷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A.犀利无情的讽刺B.出色的心理描写C.细节描写D.对照的手法9.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A.《玛丽•巴顿》B.《名利场》C.《简•爱》D.《呼啸山庄》10.《呼啸山庄》的作者是()A.简•奥斯汀B.夏绿蒂•勃朗特C.爱米莉•勃朗特D.盖斯凯尔夫人11.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奠基者是()A.别林斯基B.赫尔岑C.车尔尼雪夫斯基D.杜勃罗留波夫12.赫尔岑19世纪90年代创作的著名的“问题小说”是()A.《往事与随想》B.《谁之罪》C.《怎么办》D.猎人笔记》13.唯物主义美学观“美是生活”出自()A.《文学的幻想》B.《艺术的概念》C.《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D.《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14.俄国文学史中第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形象是《怎么办》中的()A.薇拉B.罗普霍夫C.吉尔沙诺夫D.拉赫美托夫15.冈察洛夫的代表作是()A.《叶甫盖尼.奥涅金》B.《当代英雄》C.《罗亭》D.《奥勃罗摩夫》16.A•H•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A.不堪凌辱以死反抗旧势力的妇女形象B.在社会的腐蚀下堕落毁灭的妇女,追求个性C.解放的贵族妇女D.轻佻堕落的妇女17.《白奴》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个共同的主题是()A.反蓄奴制B.反战C.反抗社会D.揭露资本主义的最恶18.反映意大利烧炭党人革命的小说是()A.《阿尔芒斯》B.《法尼娜.法尼尼》C.《红与黑》D.《红与白》19.斯丹达尔揭露七月王朝的小说是()A.《吕西安•娄凡》B.《红与黑》C.《巴马修道院》D.《阿尔芒斯》20.巴尔扎克通过《纽沁根银行》揭露了()A.大资产阶级的发迹史B.金钱对文学艺术的腐蚀C.大资产阶级的衰亡史D.贵族阶级的衰亡史21.狄更斯的成名作是()A.《匹克威克外传》B.《奥利弗•退斯特》C.《尼古拉斯•尼古贝》D.《老古玩店》22.《董贝父子》中董贝是一个()A.善良的绅士B.商业资本家的典范C.知识分子D.伪君子23.狄更斯描写劳资矛盾和批判功利主义哲学的作品是()A.《荒凉山庄》B.《艰难时世》C.《小杜丽》D.《伟大的期望》24.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部描写小人物的作品是A.《穷人》B.《同貌人》C.《白夜》D.《女房东》答案:1.A 2.C 3.B4.A5.A6.B7.A8.A9.C10.C11.A12.B13.C14.D15.D16.A17.A18.B19.A20.A21.A22.B23.B24.A二、多项选择题1.无产阶级文学的最初成就有()A.英国宪章派文学B.德国工人革命诗歌C.巴黎公社文学 D.苏联无产阶级文学 E.法国无产阶级文学2.宪章派文学在艺术上的特色是( )A.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B.节奏明快C.格调高昂D.语言通俗E.风格朴实3.梅里美小说的创作特色是()A.浓郁的异国情调B.神秘的宿命色彩C.鲜明的地方特色D.卓越的心理分析E.强烈的讽刺艺术4.《卡门》中的吉普赛女郎卡门的性格特点是()A.奔放而浪荡B.热爱自由C.勇于反抗D.讲究真诚E.多愁善感5.福楼拜小说的艺术特色是()A.结构精致严谨B.描写客观真实C.精雕细刻D.异国情调E.卓越的心理分析6.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色小说家”的著名作家有()A.狄更斯B.萨克雷C.盖斯凯尔夫人D.夏洛特•勃朗特E.艾米莉•勃朗特7.简•爱的主要性格特征是()A.具有女性意识B.具有叛逆精神C.温柔贤淑D.虚荣心重E.酷爱冒险8.屠格涅夫描写新人形象的作品有()A.《罗亭》B.《贵族之家》C.《前夜》D.《父与子》E.《处女地》9.俄国文学著名的三大批评家是()A.别林斯基B.果戈理C.赫尔岑D.车尔尼雪夫斯基E.杜勃罗留波夫10.斯丹达尔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是()A.艺术必须适应时代潮流B.艺术要表现人民的习惯和信仰C.“美是生活”D.作家应该表现他们时代的真实的东西E.“为艺术而艺术”11.巴尔扎克的《幻灭》与《农民》塑造了两个代表人民群众的形象,他们是()A.克雷斯蒂安B.尼雪龙C.葛朗台D.高老头E.高布塞克12.狄更斯在《大维科波菲尔》中塑造了两类人,他们是()A.损人利己的阴险奸诈的坏人B.真正善良的好人C.资产者D.革命家E.小人物13.果戈理描写“小人物”的杰作有()A.《狂人日记》B.《外套》C.《钦差大臣》D.《狄康卡近乡夜话》E.《密尔格拉的得》14.果戈理在《死魂灵》中塑造的地主形象有()A.玛尼罗夫B.科罗皤契加C.梭巴开维支D.泼留希金E.诺兹德辽夫1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四代表作品是()A.《群魔》B.《白痴》C.《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D.《罪与罚》E.《卡拉马佐夫兄弟》16.《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最具卡拉马佐夫性格的是()A.老卡拉玛佐夫B.伊凡C.斯迈尔佳科夫D.德米特里E.阿辽沙答案:1.AD 2.ABCDE3.ABCD4.ABCD5.ABC6.ABCDE7.AB8.CD9.ADE10.ABD 11.AB12.AB 13.AB14.ABCDE 15.ABDE 16.ABC三、专用术语解释1.宪章派文学:宪章文学史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她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be052f6f5335a8103d2205a.png)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首先形成于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发展为全欧性的一种新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在文艺创作中的流露和反映。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作品批判暴露现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作品的客观真实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它成为了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由高尔基最早提出。
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真实而广阔的描绘了现实生活,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精神,细节真实与典型化,以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
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他的社会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他的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基本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代表作家是司汤达、狄更斯、果戈理、马克·吐温。
(2)宪章派文学:19世纪30、40年代宪章运动的高潮中,形成的一次初具规模的群众性文艺运动,涌现出一批工人诗人,他们用诗歌、歌曲等形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励人们投入斗争,是欧洲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国际主义精神。
代表作琼斯《未来之歌》。
(3)新人:19世纪50年代后登上俄罗斯政治舞台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担负起改革现实的任务。
如屠格涅夫的《前夜》、《父与子》,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等。
(4)自然派: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人物是果戈理,别林斯基予以理论上的肯定,日后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别称。
自然派的特点是真是反映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
(5)人物再现法: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独特的表现手法。
即以前作品中的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场的方法,作家把《人间喜剧》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如《高老头》的拉斯蒂涅,这样,不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得到了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充分发展,而且把各个独立的单篇也连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艺术上的“有机整体”。
外国文学史讲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9a9c7c84ec3a87c24028c497.png)
欧也妮·葛朗台
内容提要: 葛朗台老头,查理,格拉桑 主题: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人物: 葛朗台是一个因金钱失去人性的人; 查理是一个殖民者和新兴资产阶级分子的典型。 欧也妮是一个具有美好的感情的天使般的人物。但 天使必将败于魔鬼之手。
福楼拜1820-1880
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 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 基人 波尔金诺之秋 冈察洛 娃 丹特士 诗歌特点:真诚、自然、 朴素、优雅
叶甫盖尼·奥涅金
内容提要: 连斯基 拉林娜 达吉亚娜 (图) 奥尔加 奥涅金是个“聪明的废物”, 是多余人形象的鼻祖。 多余人群象: 莱蒙托夫的毕巧林;屠格涅 夫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 洛莫夫 诗体长篇小说 抒情性与叙事性相结合
司汤达 (Stendhal,1783-1841)
文学地位:近代小说之父 《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现实主义文学 的宣言书,主要观点有: 1 不同的时代应有不同的文学; 2 “三一律”是不真实的; 3 散文适宜表现变化无穷的现代生活; 4 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 漫主义者。
《包法利夫人》 卢昂 爱玛 包法利医 生 永镇 罗道耳弗 赖昂 主题:平庸、污秽的现 实与超越实际可能的幻 想之间的冲突。 Bovarism: 包法利主 义
莫泊桑1850-1893
短篇小说之王 《羊脂球》:揭露了普鲁士军官的凶残,法 国上等人的无耻与自私,并赞美了下等人的 高尚情操。 《项链》:批判社会的贫富不均,讽刺小资 产阶级的虚荣心。 艺术特色:构思巧妙、情节紧凑,结局往往 出乎意外。
《双城记》的创作动机:以法国大革命为借 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 三类人类: 1、以厄弗里蒙地为代表的封建贵族; 2、以得伐石夫妇为代表的的革命派; 3、以梅尼特为代表的人道主义者。 作者的政治倾向:通过仁爱解决社会矛盾。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d21a66c231126edb6e1a1007.png)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试简述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共同特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2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在人物刻画方面,现实主义作家不但善于通过环境和生活细节的具体描写来烘托、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而且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力求深入细致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些代表作家及代表作:一、法国文学司汤达——《红与黑》(副标题:《1830年纪事》,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山之作)梅里美——《卡门》(小说特点:简介、含蓄、浪漫激情)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中短篇)《羊脂球》(长篇)《漂亮朋友》简述《红与黑》的思想内容.1 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以维立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为活动舞台,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
2 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罪恶.3 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于连的形象分析: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1 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意思。
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2 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e33956427d3240c8447ef4d.png)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2、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3、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4、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5、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6、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达标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7、梅里美《嘉尔曼》(代表作)8、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的代表。
9、小仲马《茶花女》都德《小东西》10、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鲍狄埃《国际歌》米雪尔瓦莱斯11、鲍狄埃《国际歌》是巴黎公社革命的艺术总结。
12、米雪尔《红石竹花》“红色圣女”之称。
13、瓦莱长篇斯,自传体长篇三步曲《雅克•万特拉》、《童年》、《中学毕业生》、《起义者》。
《起义者》堪称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的宝贵文献。
14、巴黎公社文学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马克思所称赞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
16、狄更斯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7、萨克雷《名利场》——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18、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侧面反映英国的的宪章运动。
19、英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哈代、潇伯纳、高尔斯华绥。
20、宪章派诗歌的代表:琼斯、林顿、梅西。
21、海涅是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22、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做重要的诗人”。
23、挪威易卜生开创“社会问题剧”。
24、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杰出代表,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
25、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开了俄国心理小说的先河。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d416e2fd910ef12d2af9e79d.png)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第四,科学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科学实验脱离 生产而独立存在。由此,作家、艺术家作为独立的脑力 劳动者从事文艺创作。 科学带来的这些后果,对现实主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巴尔扎克、左拉、哈代等。 工业化的影响为现实主义提供了文学反映的内容,科学 的影响为现实主义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方法。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19世纪科学发展的直接后果有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机 器生产要求用科学取代经验,科学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第二,科学发展突破了形而上学的束缚,促进了辩证法 的发展。 第三,科学提供了观察现实的客观态度和科学方法。客 观性成为现实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作为文艺流派,现实主义是继浪漫主义之后,并作为对 浪漫主义的一种反抗而走上历史舞台的,它的形成有一 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一些为了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 辟道路的作家,如梅里美、巴尔扎克、霍夫曼、普希金、 果戈理等,都是由早期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 以真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社会黑暗为特征的现实主义 文学,逐步代替浪漫主义,成为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文学 思潮。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2、科学的影响。 19世纪也是科学的世纪,现实主义的产生也深受科学的 影响。19世纪初期和中期,科学得到重大发展,在各个 方面都有进步,诸如物理、化学、电学、地质学、生物 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根本性的进展。 在热机和热力学方面,瓦特的蒸汽机得到改进,英国人 斯蒂芬逊发明了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车(1814)。 德国物理学家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于40年代分别提 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1850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胥斯 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由此形成热力学。1876年,德国 人奥托发明内燃机,又一次引起了交通运输的革命。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231f788ba1aa8114531d96c.png)
四、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法国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司汤达的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
1825)是第一部现——1850)是19世纪前期 法国和西欧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在世界文学史上 具有崇高的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
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1. 工业化的影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随着近代城市兴起、市民阶 层兴起和针对古典主义的贵族艺术而出现的一种 “普通人”艺术,它产生在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 期,是城市文明的产物。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城 市生活现象与心理的描绘。城市文明是由工业化带 来的,现实主义的产生,深受工业化的影响。工业 化给现实主义打上了时代烙印。
写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另一个译名是“写实主 义”,更加突出它在美学方面的特点。作为 美学概念,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 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 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 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 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现实主义文艺流派
萨克雷 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代表作:《名利场》 ----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重点塑造了女冒险家蓓基·夏泼的形象。
盖斯凯尔夫人
代表作《玛丽·巴顿》(1848)是欧洲文学史上最 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它从侧面反映了英国的宪 章运动 。
俄国文学 一、创作 小说集《密尔格拉得》和《彼得堡故事》(《狂人
日记》和《外套》) 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长篇小说《死魂灵》(乞乞科夫、五个地主)
二、含泪的微笑
• 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独特的讽刺 手法。“要通过世界上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 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d78606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9.png)
外国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2、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3、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4、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5、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6、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达标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7、梅里美《嘉尔曼》(代表作)8、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的代表。
9、小仲马《茶花女》都德《小东西》10、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鲍狄埃《国际歌》米雪尔瓦莱斯11、鲍狄埃《国际歌》是巴黎公社革命的艺术总结。
12、米雪尔《红石竹花》“红色圣女”之称。
13、瓦莱长篇斯,自传体长篇三步曲《雅克?万特拉》、《童年》、《中学毕业生》、《起义者》。
《起义者》堪称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的宝贵文献。
14、巴黎公社文学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马克思所称赞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
16、狄更斯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7、萨克雷《名利场》——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18、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侧面反映英国的的宪章运动。
19、英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哈代、潇伯纳、高尔斯华绥。
20、宪章派诗歌的代表:琼斯、林顿、梅西。
21、海涅是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22、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做重要的诗人”。
23、挪威易卜生开创“社会问题剧”。
24、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杰出代表,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
25、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形象,开了俄国心理小说的先河。
外国文学期末整理
![外国文学期末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be77037cd184254b3535b3.png)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念:指的是19世纪30年代继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出现的一个主要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的文学思潮,属于资产阶级文学范畴。
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19C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基本特征:【思想特征】:第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如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司汤达、果戈理、狄更斯等一大批现实主义作家,也都在反应生活的广阔性、深刻性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第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的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高尔基之所以把19C现实主义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就因为它着力于暴露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罪恶。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第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为了使创作得到真实的艺术效果,现实主义作家反对在作品中现实“自我”,而要让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在具体的情节描写与人物塑造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文学对生活表现出镜子般的忠实。
所以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巴尔扎克和福楼拜在这方面都是十分典型的。
第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典型,揭示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和贵族阶级的没落史,还揭示了金钱控制下人的灵魂的千奇百怪与骚动不安。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地反映生活,“世界既是心理领域又是物理领域”,人类社会生活是外部世界(物理领域)与内部世界(心理领域)的双重组合。
现实主义作家由于各自审美心理机制和艺术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在真实地反映生活时,在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艺术把握上就有所侧重。
外国文学专题之现实主义文学篇
![外国文学专题之现实主义文学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9fed1652ea551810a6879f.png)
主要内容
第一讲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讲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讲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四讲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讲德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讲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性,即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
第二、批判性,即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法战争的第二年。这场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为了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而发动了这场战争。结果,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占巴黎,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乡村教师韩麦尔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3、重视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
4、艺术手段创新,吸纳多种表现技巧,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形成心理现实主义、新闻报道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
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开创了“长河小说”新题材
心理刻画向内心世界深化
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借鉴
长河小说:是一种卷帙浩繁的多卷本小说,或叙述一个人的全部生命历程,或叙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或叙述众多人物的生活经历,以此来折射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首创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代表性作品《约翰·克利斯多夫》和《母与子》。
作品:《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
主题思想:《名人传》极力描写这些艺术家敢于正视黑暗现实,鞭挞腐朽社会的精神,并特别鼓吹托尔斯泰的博爱主义,把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于“英雄”人物的力量与人类的彼此相爱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条件:现实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1.社会基础:19世纪初,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新秩序下,金钱主宰一切的冷酷现实,使欧洲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现实由不安到失望,不满情绪日益加深,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2.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学说都很丰富。
哲学有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孔德的实证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自然科学成就则有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
这些成就从整体上启发人们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观察并研究世界,探求表现现实的新方法,极大的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艺术特征: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2.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人道主义精神
4.现实主义以叙述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欧美各国现实主义特点: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批判性和揭露性。
批判锋芒由强到弱,与浪漫主义共同发展。
英国:产生于30年代,到四五十年代达到繁荣,70年代后逐渐衰落。
主要表现了劳资矛盾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浓厚。
俄国: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五六十年代不断发展,70到80年代达到鼎盛阶段,20世纪初逐渐衰落。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锋芒直指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封建农奴制,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民主倾向。
(普希金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塑造俄国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美国:真正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这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晚有关。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往往从民主主义理想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罪恶,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具有较强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开了美国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
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
叶的法国,龚古尔兄弟是其倡
导者。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
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自然主义
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和决定
论的深刻影响。
它的哲学基础
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实证即“实
在、精确”。
泰纳提出“种族、
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论点。
思
想特点:1它继承了巴尔扎克、
司汤达及福楼拜的现实主义观
点,将写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
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2接手了巴
X描写一段历史时期,反映整
个社会的成功经验3机械地将
自然科学理论搬到文学创作
中,从生理角度表现人,特别
是以遗传学观点去解释人行动
的原因。
艺术特点:1力图巨
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想象,
给人以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
象2忽略典型的创造,注重群
体写照3开始淡化情节,主张
按“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
唯美主义:康德哲学是其理论
基础,他提出“无目的之合目
的性”繁荣美感学说。
思想艺
术特点:1认为艺术与政治、道
德无关,超脱一切利害关系,
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2提出
艺术是心灵的故乡3主张艺术
超然于现实,生活应追随模仿
艺术。
代表人物:王尔德影响:
在艺术上开拓了美的领域,扩
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对形式
美和美感的独特性的强调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但片面强调美
的超功利性,过分重视形式,
忽略了内容,将艺术与生活割
裂开来
“多余人”:指俄国19世纪前
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分子形
象。
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不满
现实,却又不最初能挺身反抗
社会。
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
有实际行动,由此成了整个社
会多余、无用的人。
最初见于
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中,
赫尔岑在评价奥涅金时,称他
为“多余人”,以后,这个词就
专指一种人物类型,并形成了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模式。
俄国小人物:指活在城市底层
的劳动者、小公务员、破产贵
族,平民知识分子等,身份有
马车夫、看门人、妓女等,他
们社会地位卑微,经济状况贫
困,精神压抑,处于被侮辱与
被损害的地位。
小人物是贵族
阶级没落,城市兴起和城市贫
困的产物。
普希金的《别尔金
小说集》开创了俄国文学写小
人物的传统,形成小人物模式。
司汤达《红与黑》:19世纪现实
主义的奠基作。
(他的作品艺术
上,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觉运
用心理分析的小说家,他的心
理分析被称为心里独白,1以科
学的冷漠态度去分析人物心理
的活动2采取客观的叙述方法
3风格极其纯净、简洁3擅长心
理描写,他的心理描写是显意
识层次的心理思维,只涉及头
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因而显
得理智,冷静,充满逻辑)
巴尔扎克:人物再现手法(即
在不同的小说中人物反复出
现,以表现他们的不同生活阶
段和侧面,最后构成这个人物
的整体。
能使各部作品联结起
来),影响了左拉的《卢贡·马
卡尔家族》的创造。
《人间喜剧》
的编年史小说艺术:1最突出的
特点是重现时空结构。
从时间
结构看,它所强调的时间是历
史时间,注重交代确认的时间
日期,故事时间与历史真貌相
合2全景描绘
巴X《人间喜剧》是“包罗万
象的社会史”原因:1反映了资
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
家史2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
衰亡史3描写了一幕幕惨剧,
均围绕着争夺金钱展开的(如:
《高布塞克》,夏倍上校等)创
作时法国的历史背景:1贵族日
益没落2资产阶级日益成为社
会的主导阶级3金钱日益成为
社会主宰性力量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农产品
展览会(法国国力的缩影):共
时叙述,效果:双向否定,情
爱对话穿插在颁奖中,是对他
们爱情的否定,也是对当时法
国经济、国力的否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
小说:作家在小说中提供了多
种声音、音调,使得小说具备
了一种新的品格。
在《罪与罚》
中,拉斯科尼科夫的“哲学”,
索尼娅“东正教观念”,卢仁的
极端个人主义等。
每一个人物
都成了直抒己见的主体,作品
人物的意识成了一种可称为
“他人意识”的东西。
这就是
“复调小说”的内涵和表现形
态。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
尼娜》的心理描写 1.注重于人
物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体
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
点,在描写安娜心理过程中,
侧重于展示其情感与心理矛盾
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她一方面厌恶丈夫,另一方面又怀有愧疚之情。
一方面憎恨上流社会,另一方面又依恋这种生活条件。
作者将其内心的爱与恨,希望与绝望,欢乐与痛苦等矛盾而复杂的情感与心理变化详尽的描述出来,从而使这一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2善于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一个笑颜,眼神(衬托人微妙的心理变化,使人物更为真实),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3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拱顶结构”:表面看,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的精神探索两条主线平行独立地发展,缺乏内在联系,但实则巧妙地联结在一起。
首先,小说两主线间穿插了奥博朗斯基和道丽的家庭生活这条中间线,在外部结构上构成了两条主线的拱顶结合处。
其次,小说运用人物向心对照法沟通了两主线的内在联系。
忏悔意识(个人思想矛盾和自身忏悔情绪的表现《战争与和平,复活,》)托尔斯泰创作最突出的特点:全景式的史诗性叙事艺术。
这不仅表现在他小说材料广泛,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叙述具有多层次性上,还表现在能真实地展现现实生活中人的内心世界的千变万化上。
场面广阔,气势,人物众多,(“阿尔扎玛斯的恐怖”预示托X精神危机的来临)
开明地主立场,幻想以改良办法协调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改善农民处境。
《复活》宗法制农民立场
波德莱尔:现代派的鼻祖,象征派的先驱1,主张以丑为美,化丑为美2提出了通感理论。
《恶之花》象征派代表:兰波,马拉美(领袖),魏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