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法的几何解释
初中数学竞赛指导-第二讲-配方法
第二讲 配方法一、 方法与技巧1、配方法:把代数式通过直接变形或分拆重组、添补重组、组合重组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式是非负数这一性质达到增加问题条件的目的,从而求解出问题的结果,这重解题方法称之为配方法。
2、配方法的作用:配方法的作用在于改变代数式的原有结构形式,是代数变形的重要方式之一。
配方法的实质在于挖掘题设的隐含条件来创建非负数性质。
3、配方法的用途:①解一元二次方程;②二次函数;③因式分解;④二次根式化简求值;⑤有关最大或最小值。
4、常用的配方法:①直接配方;②分拆、填补、重组配方。
二、题型题型一 用配方法求值1、已知251,251+=-=b a ,则722++b a 的值为( )A 、6B 、5C 、4D 、32、已知21,19,20+=+=+=y c y b y a ,则代数式ac bc ab c b a ---++222的值是( )A 、4B 、3C 、2D 、13、已知实数a 、b 、c 满足,142,238,176222=+-=+-=+a c c b b a 则c b a ++的值为( )A 、-8B 、-7C 、-6D 、-54、已知21,212222-=-+=-c b b a ,则222222444a c c b b a c b a ---++的值为( )A 、5B 、6C 、7D 、85、已知实数a 、b 、x 、y 满足5,3=-=+bx ay by ax ,则代数式()()2222y x b a ++的值为( )A 、33B 、34C 、35D 、-35 题型二 用配方法解方程1、若062322322323=-+++++-b ab a ba b ab a ,则a= . 2、关于x 的方程()0112=+--x k kx 有有理根,则整数k 的值为 。
题型三 用配方法求最值1、已知1214522+---+=y x xy y x z ,则z 的最小值为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二)配方法—知识讲解(基础 2022人教九年级上册专练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配方法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3.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要点梳理】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公式:.(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的形式;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要点诠释:(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 (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知识点二、配方法的应用1.用于比较大小: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或添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比较出大小.2.用于求待定字母的值: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待定字母的取值.3.用于求最值:“配方法”在求最大(小)值时的应用,将原式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可求出最值. 4.用于证明:“配方法”在代数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学习二次函数后还会知道“配方法”在二次函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要点诠释:“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题目当中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把它学好.【典型例题】类型一、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020•岱岳区校级模拟)用配方法解方程:2x2+3x﹣1=0.【思路点拨】首先把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移项,然后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右边就是常数,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答案与解析】解:2x2+3x﹣1=0x2+x2+)x+x1=【点评】一般地,用先配方,再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把形如ax2+bx+c=0(a≠0)的方程中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2)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3)方程的两边都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得形如(x+m)2=n(n≥0)的方程;(4)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此题.举一反三:【变式】用配方法解方程.(1)x2-4x-2=0; (2)x2+6x+8=0.【答案】(1)方程变形为x2-4x=2.两边都加4,得x2-4x+4=2+4.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就得到形如(x+m)2=n的方程,即有(x-2)2=6.解这个方程,得x-2=或x-2=-.于是,原方程的根为x=2+或x=2-.(2)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x2+6x=-8.两边都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32,得 x2+6x+32=-8+32,∴ (x+3)2=1.用直接开平方法,得x+3=±1,∴ x=-2或x=-4.类型二、配方法在代数中的应用2.若代数式221078Ma b a =+-+,2251N a b a =+++,则M N -的值( )A.一定是负数 B.一定是正数 C.一定不是负数 D.一定不是正数【答案】B ;【解析】(作差法)22221078(51)M N a b a a b a -=+-+-+++2222107851a b a a b a =+-+----29127a a =-+291243a a =-++2(32)30a =-+>.故选B.【点评】本例是“配方法”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而比较出大小.3.(2020•甘肃模拟)用配方法证明:二次三项式﹣8x 2+12x ﹣5的值一定小于0.【答案与解析】解:﹣8x 2+12x ﹣5=﹣8(x 2﹣x )﹣5=﹣8[x 2﹣x+()2]﹣5+8×()2 =﹣8(x ﹣)2﹣, ∵(x ﹣)2≥0, ∴﹣8(x ﹣)2≤0, ∴﹣8(x ﹣)2﹣<0,即﹣8x 2+12﹣5的值一定小于0.【点评】利用配方法将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分析代数式值的符号. 注意在变形的过程中不要改变式子的值.举一反三:【变式】求代数式 x 2+8x+17的最小值【答案】x 2+8x+17= x 2+8x+42-42+17=(x+4)2+1∵(x+4)2≥0,∴当(x+4)2=0时,代数式 x 2+8x+17的最小值是1.4.已知223730216b aa b -+-+=,求4a b -的值.【思路点拨】解此题关键是把3716拆成91416+ ,可配成两个完全平方式.【答案与解析】将原式进行配方,得2291304216b a a b ⎛⎫⎛⎫-++-+= ⎪ ⎪⎝⎭⎝⎭,即2231024a b ⎛⎫⎛⎫-+-= ⎪ ⎪⎝⎭⎝⎭,∴ 302a -=且104b -=, ∴ 32a =,14b =.∴ 31314422422a b -=-=-=-. 【点评】本题可将原式用配方法转化成平方和等于0的形式,进而求出a .b 的值.《圆》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AB 、AC 为⊙O 的切线,B 和C 是切点,延长OB 到D ,使BD =OB ,连接AD .如果∠DAC =78°,那么∠ADO 等于( ).A .70°B .64°C .62°D .51°2.在半径为27m 的圆形广场中心点O 的上空安装了一个照明光源S ,S 射向地面的光束呈圆锥形,其轴截面SAB 的顶角为120°(如图所示),则光源离地面的垂直高度SO 为( ). A .54m B .63m C .93m D .183m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3.设计一个商标图案,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2BC ,且AB=8cm ,以A 为圆心、AD 的长为半径作半圆,则商标图案(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A.(4π+8)cm2B.(4π+16)cm2C.(3π+8)cm2D.(3π+16)cm24.如图,的半径为5,弦的长为8,点在线段(包括端点)上移动,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5.“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如图所示,CD为⊙O的直径,弦AB⊥CD于E,CE=1寸,AB=10寸,则直径CD的长为( )A.12.5寸 B.13寸 C.25寸D.26寸6.(2020•贵港)如图,已知P是⊙O外一点,Q是⊙O上的动点,线段PQ的中点为M,连接OP,OM.若⊙O的半径为2,OP=4,则线段OM的最小值是()A.0 B.1 C.2 D.37.一条弦的两个端点把圆周分成4:5两部分,则该弦所对的圆周角为( ).A.80° B.100° C.80°或100° D.160°或200°8.如图所示,AB、AC与⊙O分别相切于B、C两点,∠A=50°,点P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则∠BPC的度数是( ).A.65° B.115° C.65°或115° D.130°或50°二、填空题9.如下左图,是的内接三角形,,点P在上移动(点P不与点A、C重合),则的变化范围是__ ________.第9题图第10题图10.如图所示,EB 、EC 是⊙O 是两条切线,B 、C 是切点,A 、D 是⊙O 上两点,如果∠E=46°,∠DCF=32°,那么∠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O 1与⊙O 2的半径1r 、2r 分别是方程2680x x -+= 的两实根,若⊙O 1与⊙O 2的圆心距d =5.则⊙O 1与⊙O 2的位置关系是 __ __ .12.(2020•巴彦淖尔)如图,AB 为⊙O 的直径,AB=AC ,BC 交⊙O 于点D ,AC 交⊙O 于点E ,∠BAC=45°,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①∠EBC=22.5°;②BD=DC ;③AE=2EC ;④劣弧是劣弧的2倍;⑤AE=BC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13.两个圆内切,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5,两圆的圆心距为2,则另一个圆的半径是_______ ________. 14.已知正方形ABCD 外接圆的直径为2a ,截去四个角成一正八边形,则这个正八边形EFGHIJLK 的边长为____ ____,面积为_____ ___.15.如图(1)(2)…(m)是边长均大于2的三角形、四边形、……、凸n 边形,分别以它们的各顶点为圆心,以l 为半径画弧与两邻边相交,得到3条弧,4条弧,……(1)图(1)中3条弧的弧长的和为___ _____,图(2)中4条弧的弧长的和为_____ ___; (2)求图(m)中n 条弧的弧长的和为____ ____(用n 表示).16.如图所示,蒙古包可以近似地看做由圆锥和圆柱组成,如果想用毛毡搭建20个底面积为9πm 2,高为3.5m ,外围高4 m 的蒙古包,至少要____ ____m 2的毛毡.三、解答题17.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FH 是⊙O 的切线,切点为F ,FH ∥BC ,连结AF 交BC 于E ,∠ABC 的平分线BD 交AF 于D ,连结BF . (1)证明:AF 平分∠BAC ; (2)证明:BF =FD.18.(2020•南京)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BC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且DC=DE.(1)求证:∠A=∠AEB;(2)连接OE,交CD于点F,OE⊥CD,求证:△ABE是等边三角形.19.如图,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120cm,它分别是一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和另一圆内接正方形的边.求两圆相交弧间阴影部分的面积.20.问题背景: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①如图(1),在正△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②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然后运用类似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③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任务要求:(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①在正n(n≥3)边形ABCDEF…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试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成立(不要求证明);②如图(4),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A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BON=108°时,试问结论BM=CN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由AB为⊙O的切线,则AB⊥OD.又BD=OB,则AB垂直平分OD,AO=AD,∠DAB=∠BAO.由AB、AC为⊙O的切线,则∠CAO=∠BAO=∠DAB.所以,∠DAB=∠DAC=26°.∠ADO=90°-26°=64°.本题涉及切线性质定理、切线长定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2.【答案】C;【解析】圆锥的高、底面半径与母线组成直角三角形.由题意,SO⊥AB于O,∴∠SOA=∠SOB=90°.又SA=SB,∠ASB=120°,∴∠SAB=∠SBA=180120302=°-?°,设SO=x m,则AS=2x m.∵ AO=27,由勾股定理,得(2x)2-x2=272,解得93x=(m).3.【答案】A.;【解析】对图中阴影部分进行分析,可看做扇形、矩形、三角形的面积和差关系.∵矩形ABCD中,AB=2BC,AB=8cm,∴ AD=BC=4cm,∠DAF=90°,,,又AF=AD=4cm,∴ ,∴.4.【答案】A ;【解析】OM 最长是半径5;最短是OM ⊥AB 时,此时OM=3,故选A. 5.【答案】D ;【解析】因为直径CD 垂直于弦AB ,所以可通过连接OA(或OB),求出半径即可. 根据“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知(寸),在Rt △AOE 中,,即,解得OA=13,进而求得CD=26(寸).故选D. 6.【答案】B.【解析】设OP 与⊙O 交于点N ,连结MN ,OQ ,如图,∵OP=4,ON=2, ∴N 是OP 的中点, ∵M 为PQ 的中点,∴MN 为△POQ 的中位线,∴MN=OQ=×2=1,∴点M 在以N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 当点M 在ON 上时,OM 最小,最小值为1, ∴线段OM 的最小值为1.故选B . 7.【答案】C ; 【解析】圆周角的顶点在劣弧上时,圆周角为5136010092⨯⨯=°°;圆周角的顶点在优弧上时, 圆周角为413608092⨯⨯=°°.注意分情况讨论. 8.【答案】C ;【解析】连接OC 、OB ,则∠BOC =360°-90°-90°-50°=130°.点P 在优弧上时,∠BPC =12∠BOC =65°;点P 在劣弧上时,∠BPC =180°-65°=115°. 主要应用了切线的性质定理、圆周角定理和多边形内角和定理.二、填空题 9.【答案】; 10.【答案】99°;【解析】由EB=EC ,∠E=46°知,∠ECB= 67°,从而∠BCD=180°-67°-32°=81°, 在⊙O 中,∠BCD 与∠A 互补,所以∠A=180°-81°=99°. 11.【答案】相交;【解析】求出方程2680x x -+= 的两实根1r 、2r 分别是4、2,则1r -2r <d <1r +2r ,所以两圆相交.12.【答案】①②④;【解析】连接AD ,AB 是直径,则AD ⊥BC ,又∵△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点D 是BC 的中点,即BD=CD ,故②正确; ∵AD 是∠BAC 的平分线,由圆周角定理知,∠EBC=∠DAC=∠BAC=22.5°,故①正确;∵∠ABE=90°﹣∠EBC ﹣∠BAD=45°=2∠CAD ,故④正确; ∵∠EBC=22.5°,2EC ≠BE ,AE=BE ,∴AE ≠2CE ,③不正确; ∵AE=BE ,BE 是直角边,BC 是斜边,肯定不等,故⑤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13.【答案】7或3;【解析】两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外切、内切)和相离(外离、内含).两圆内切时,圆心距,题中一圆半径为5,而d=2,所以有,解得r=7或r=3,即另一圆半径为7或3.14.【答案】(21)a -; 2(222)a -;【解析】正方形ABCD 外接圆的直径就是它的对角线,由此求得正方形边长为a .如图所示,设正八边形的边长为x .在Rt △AEL 中,LE =x ,AE =AL =22x ,∴ 222x x a ⨯+=,(21)x a =-,即正八边形的边长为(21)a -.222224[(21)](222)AEL S S S a x a a a =-=-=--=-△正方形正八边形.15.【答案】(1)π; 2π; (2)(n-2)π;【解析】∵ n 边形内角和为(n-2)180°,前n 条弧的弧长的和为(2)1801(2)3602n n -=-个以某定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周长,∴ n 条弧的弧长的和为121(2)(2)2n n ππ⨯⨯-=-.本题还有其他解法,比如:设各个扇形的圆心角依次为1α,2α,…,n α, 则12(2)180n n ααα+++=-…°, ∴ n 条弧长的和为1212111()180180180180n n απαπαππααα⨯+⨯++⨯=+++……(2)180(2)180n n ππ=-⨯=-.16.【答案】720π;【解析】∵ S =πr 2,∴ 9π=πr 2,∴ r =3.∴ h 1=4,∴ 2215l h r =+=,∴ 223523 3.5152136S S S rl rh πππππππ=+=+=⨯⨯+⨯⨯=+=锥柱,2036720S ππ=⨯=总.所求面积包括圆锥的侧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不包括底面积.三、解答题17.【答案与解析】(1)连结OF∵FH 是⊙O 的切线 ∴OF⊥FH ∵F H ∥BC ,∴OF 垂直平分BC∴BF FC =∴AF 平分∠BAC .(2)由(1)及题设条件可知∠1=∠2,∠4=∠3,∠5=∠2 ∴∠1+∠4=∠2+∠3 ∴∠1+∠4=∠5+∠3 ∠FDB =∠FBD ∴BF =FD.18.【答案与解析】 证明:(1)∵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 ∴∠A+∠BCD=180°, ∵∠DCE+∠BCD=180°, ∴∠A=∠DCE , ∵DC=DE ,∴∠DCE=∠AEB , ∴∠A=∠AEB ;(2)∵∠A=∠AEB ,A BCDEO 12345HA BCD EO 12∴△ABE 是等腰三角形, ∵EO ⊥CD , ∴CF=DF ,∴EO 是CD 的垂直平分线, ∴ED=EC , ∵DC=DE , ∴DC=DE=EC ,∴△DCE 是等边三角形, ∴∠AEB=60°,∴△ABE 是等边三角形.19.【答案与解析】解:∵公共弦AB =120r R a 6624222212060603=-⎛⎝ ⎫⎭⎪=-=.20. 【答案与解析】 (1)如选命题①. 证明:在图(1)中,∵ ∠BON =60°,∴ ∠1+∠2=60°. ∵ ∠3+∠2=60°,∴ ∠1=∠3. 又∵ BC =CA ,∠BCM =∠CAN =60°, ∴ △BCM ≌△CAN ,∴ BM =CM . 如选命题②.证明:在图(2)中,∵∠BON=90°,∴∠1+∠2=90°.∵∠3+∠2=90°,∴∠1=∠3.又∵ BC=CD,∠BCM=∠CDN=90°,∴△BCM≌△CDN,∴ BM=CN.如选命题③.证明:在图(3)中,∵∠BON=108°,∴∠1+∠2=108°.∵∠2+∠3=108°,∴∠1=∠3.又∵ BC=CD,∠BCM=∠CDN=108°,∴△BCM≌△CDN,∴ BM=CN.(2)①答:当∠BON=(2)180nn°时结论BM=CN成立.②答:当∠BON=108°时.BM=CN还成立.证明:如图(4),连接BD、CE在△BCD和△CDE中,∵ BC=CD,∠BCD=∠CDE=108°,CD=DE,∴△BCD≌△CDE.∴ BD=CE,∠BDC=∠CED,∠DBC=∠ECD.∵∠CDE=∠DEN=108°,∴∠BDM=∠CEM.∵∠OBC+∠OCB=108°,∠OCB+∠OCD=108°.∴∠MBC=∠NCD.又∵∠DBC=∠ECD=36°,∴∠DBM=∠ECM.∴△BDM≌△CEN,∴ BM=CN.。
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01
02
03
当 Δ > 0 时,方程有两个不 相等的实根;
当 Δ = 0 时,方程有两个相 等的实根;
04
05
当 Δ < 0 时,方程没有实根, 而是有两个共轭复根。
根与系数的关系
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来表 示,也可以通过判别式Δ来表示。
除了根的和与积之外,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包括韦达定理, 即方程的两个根的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除以 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值,两个根的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 系数所得的值。
配方法
总结词
配方法是先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等式两边都含有完全平方的形式,然后进行配方,得到方程的解。
详细描述
配方法是先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等式两边都含有完全平方的形式,然后通过配方的方法,将等式左 侧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项,从而得到方程的解。具体步骤是先将常数项移到等式的一侧,然后将等式 两侧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再对左侧进行配方,最后求解得到原方程的解。
配方公式的应用
配方公式可以应用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通过配方将方程转化为一个可以直接 开平方式来求解的形式。
配方公式的应用不仅限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数学问题中涉 及到完全平方的问题,如代数式简化、函数求值词
直接开平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简单方法,适用于方程的系数较简单的 情况。
人口增长
在人口增长问题中,可以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预测未 来人口数量。
商品销售
在商品销售中,可以通过 一元二次方程预测未来销 售趋势或制定最佳销售策 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直接开平方法是通过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平方根的形式,从而求解方程的方 法。具体步骤是将方程的系数移到等式的一侧,然后对方程进行开平方,得到 方程的解。
配方法重点讲解
配方法重点讲解一、何谓配方法配方法就是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将其转化为的形式,当时,即可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配方法不仅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重要且基本的方法,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配方法的理论依据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用代替公式中的,则有。
应用时要注意等号左右两边的特征:左边是关于的二次三项式,且二次项的系数为1,常数项等于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
三、注意事项在把二次三项式中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和常数项化为平方形式时,要时刻注意保持恒等变形。
四、应用举例例 1 证明关于的方程,不论为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
,。
不论为何值,都有。
不论为何值,关于的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说明:⑴在解形如把配方的这类问题时,需要注意:将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时,应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各项都提出2,而不是将各项都除以2。
提出2是恒等变形,原式的值没有改变;都除以2是运算变形,原式的值改变了。
⑵对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配方时,需要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但要注意:为了使代数式的值不变,必须再减去这个“一次项系数一半的2()x a b +=0b ≥2222()a ab b a b ±+=±x a 2222()x bx b x b ±+=±x 222()2b b =±x 22(820)210a a x ax -+++=a 2228208161620(4)4a a a a a -+=-+-+=-+2(4)0a -≥2(4)40a ∴-+>∴a 28200a a -+≠∴a x 22(820)210a a x ax -+++=2262x x -+平方。
”例2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⑴;⑵。
分析:方程⑴的系数已经是1,所以直接移项、配方、求解即可;方程⑵则需要先将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解:⑴移项,得。
配方,得,即。
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配方法》课堂笔记
《配方法》课堂笔记
一、什么是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用于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项系数为0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二、配方法的基本步骤
1.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即移项使方程的右边为0。
2.将方程的左边写成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即左边可写为(某数的平方加上
或减去某数的平方)。
3.配方时,需要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4.最后,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三、配方法的例子
例如,求解方程x2+6x+9=0。
第一步,将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到x2+6x=−9。
第二步,将方程的左边写成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即(x+3)2=9−9。
第三步,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得到(x+3)2=0。
第四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得到x+3=0,即x=−3。
四、配方法的应用范围
配方法可以用于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可以用于进行一些其他的数学计算或简化问题。
在数学竞赛中,配方法也是常常用到的技巧之一。
因式分解配方法
因式分解配方法因式分解是一种将复杂的代数式分解为简单的乘积形式的方法。
它在代数学和数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因式分解的配方法。
一、因式分解的概念因式分解是将一个代数式表示为多个因式的乘积形式。
这个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代数式的拆解。
因式分解的简化形式可以大大简化计算的过程,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代数式的性质。
二、配方法的基本原理配方法也称为配方,是一种利用两个数的乘积等于一个给定的数,并将给定的代数式表示为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的形式的方法。
通常,配方法的步骤如下:1.首先,观察代数式中是否有一些特定的形式。
这些特定的形式通常是两个单项式的乘积,其中一个单项式是平方的形式。
2.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特定形式选择相应的配方法。
3.运用配方法将代数式分解为两个因式的乘积形式。
这些因式通常是两个单项式的和或差。
4.最后,将分解后的代数式进行检验和整理,以确保分解的正确性。
三、配方法的应用举例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配方法的应用。
例1:将代数式x^2+6x+9进行因式分解。
首先,观察到x^2+6x+9是一个完全平方,可以写成(x+3)^2的形式。
因此,代数式可以分解为(x+3)(x+3)。
例2:将代数式x^2-13x+36进行因式分解。
观察到36可以分解为6*6,而13可以写成2*6+1的形式。
因此,代数式可以分解为(x-2)(x-6)。
例3:将代数式x^2+2x-35进行因式分解。
观察到35可以分解为5*7,而2可以写成5-3的形式。
因此,代数式可以分解为(x+7)(x-5)。
例4:将代数式x^2-10x+25进行因式分解。
观察到25可以写成5^2的形式,且10可以写成5*2的形式。
因此,代数式可以分解为(x-5)(x-5)。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配方法的应用是非常灵活和多样的,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代数式结构选择相应的配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试验来找到合适的配方法。
四、进一步拓展配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还可以应用于更复杂的代数式的因式分解。
配方法的概念
配方法的概念摘要:1.配方法的概念介绍2.配方法的应用场景3.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4.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5.配方法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配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配方法的概念、应用场景、优点与局限性、与其他方法的对比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五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一、配方法的概念介绍配方法,又称为配方,是一种将复杂数学问题通过构造适当的代数式进行求解的方法。
它源于古代数学家对代数式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
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求解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一个或多个已知数学问题的求解,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二、配方法的应用场景配方法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配方法,可以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简化求解过程。
2.求函数的极值:通过配方法,可以将函数转化为一个关于某变量的二次函数,进而求出其极值。
3.求解几何问题:在几何问题中,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问题转化为已知条件的求解,如求解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问题。
4.求解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中,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数学模型,如求解牛顿第二定律、电磁学等问题。
三、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1.优点:(1)简化了问题求解过程,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2)适用于多种数学、物理、几何等领域的问题。
(3)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广泛性。
2.局限性:(1)对于复杂的问题,配方法可能无法直接求解。
(2)配方法的应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问题都适用于配方法。
四、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配方法作为一种数学方法,其优点在于简化了问题的求解过程,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与其他方法相比,如代数法、几何法、数值法等,配方法在某些问题上具有优势,但在其他问题上可能不如其他方法高效。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配方法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配方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数学著作中就有相关记载。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配方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一、配方法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
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
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
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a2+b2=(a+b)2-2ab=(a-b)2+2ab;a2+ab+b2=(a+b)2-ab=(a-b)2+3ab=(a+b2)2+(32b)2;a2+b2+c2+ab+bc+ca=12[(a+b)2+(b+c)2+(c+a)2]a2+b2+c2=(a+b+c)2-2(ab+bc+ca)=(a+b-c)2-2(ab-bc-ca)=…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2;x2+12x=(x+1x)2-2=(x-1x)2+2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1. 在正项等比数列{an }中,a1♦a5+2a3♦a5+a3∙a7=25,则 a3+a5=_______。
2. 方程x2+y2-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4<k<1B. k<14或k>1C. k∈RD. k=14或k=13. 已知sin4α+cos4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B. -1C. 1或-1D. 04. 函数y=log12(-2x2+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4]B. [54,+∞)C. (-12,54]D. [54,3)5. 已知方程x2+(a-2)x+a-1=0的两根x1、x2,则点P(x1,x2)在圆x2+y2=4上,则实数a=_____。
配方法怎么配的
配方法怎么配的
配方法就是指将一个式子(包括有理式和超越式)或一个式子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方法。
配方法
在基本代数中,配方法是一种用来把二次多项式化为一个一次多项式的平方与一个常数的和的方法。
配方法通常用来推导出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我们的目的是要把方程的左边化为完全平方。
由于问题中的完全平方具有(x + y)2= x2+ 2xy + y2的形式,可推出2xy = (b/a)x,因此y = b/2a。
等式两边加上y2= (b/2a)2,可得:这个表达式称为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
求出判别式△=b²-4ac的值
当Δ=大于0时,x=[-b±(b²-4ac)^(1/2)]/2a,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Δ=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小于0时,方程无实数根,但有2个共轭复根。
配方法用的知识点
配方法用的知识点配方法作为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广泛应用于代数、解析几何、三角学等多个领域。
它通过将复杂的数学表达式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从而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方法所涉及的关键知识点,包括二次多项式的配方、配方法的几何意义、配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以及配方法在求解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一、二次多项式的配方二次多项式的配方是配方法的基础。
对于形如ax²+bx+c(a≠0)的二次多项式,我们可以通过配方将其转化为(x+m)²+n的形式。
具体步骤如下:1. 将二次项和一次项提取出来,即ax²+bx。
2. 为了使这个表达式成为一个完全平方,我们需要加上和减去(b/2a)²,即a(x²+bx/a+(b/2a)²-(b/2a)²)。
3.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前三项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即a[(x+b/2a)²]-(b ²/4a)。
二、配方法的几何意义配方法不仅具有代数意义,还有几何意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通过配方,我们可以将这个抛物线平移和伸缩,从而更容易地研究它的性质。
例如,当我们将y=ax²+bx+c配方成y=a(x+m)²+n的形式后,可以直接读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n),这对于研究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等性质非常有帮助。
三、配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配方法的重要应用之一。
对于形如ax²+bx+c=0(a ≠0)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通过配方将其转化为(x+m)²=n的形式,从而更容易地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方程移项,使得等式右边为常数,即ax²+bx=-c。
2. 两边同时除以a,得到x²+bx/a=-c/a。
3. 对左边进行配方,得到(x+b/2a)²=(b²-4ac)/4a²。
数学常用的几种经典解题方法
数学常用的几种经典解题方法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
高级高中数学方法篇之配方法
高中数学方法篇之配方法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
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
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
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a2+b2=(a+b)2-2ab=(a-b)2+2ab;a2+ab+b2=(a+b)2-ab=(a-b)2+3ab=(a+b2)2+(32b)2;a2+b2+c2+ab+bc+ca=12[(a+b)2+(b+c)2+(c+a)2]a2+b2+c2=(a+b+c)2-2(ab+bc+ca)=(a+b-c)2-2(ab-bc-ca)=…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2;x2+12x=(x+1x)2-2=(x-1x)2+2 ;……等等。
一、再现性题组:1. 在正项等比数列{an }中,a1a5+2a3a5+a3a7=25,则 a3+a5=_______。
2. 方程x2+y2-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4<k<1 B. k<14或k>1 C. k∈R D. k=14或k=13. 已知sin4α+cos4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B. -1C. 1或-1D. 04. 函数y=log12(-2x2+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4] B. [54,+∞) C. (-12,54] D. [54,3)5. 已知方程x2+(a-2)x+a-1=0的两根x1、x2,则点P(x1,x2)在圆x2+y2=4上,则实数a=_____。
配方法—搜狗百科
配方法—搜狗百科
解方程
在一元二次方程中,配方法其实就是把一元二次方程移项之后,在等号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例】解方程:2x²+6x+6=4
分析:原方程可整理为:x²+3x+1=0,通过配方可得(x+1.5)²=1.25,通过开方即可求解。
由于(x+1)²≥0,故4-(x+1)²≤4.故推测(x+y)的最大值为4,此时x,y有解,故(x+y)的最大值为4.
=>
证明非负性
【例】证明:a²+2b+b²-2c+c²-6a+11≥0
解:a²+2b+b²-2c+c²-6a+11=(a-3)²+(b+1)²+(c-1)²,结论显然成立。
解:2x²+6x+6=4
<=>(x+1.5)²=1.25
=>
求最值
【例】已知实数x,y满足x²+3x+y-3=0,则x+y的最大值为____y)求值。
解:x²+3x+y-3=0<=>y=3-3x-x²,
代入(x+y)得x+y=3-2x-x²=-(x²+2x-3)=-[(x+1)²-4]=4-(x+1)²。
高考数学中的配方法与因式分解技巧
高考数学中的配方法与因式分解技巧高考数学是每一个高中生都需要面对的考试科目。
而数学中的配方法与因式分解技巧则是一道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技巧,以更好地应对高考数学考试中的各种难题。
一、配方法配方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式子转化为一个容易计算的形式。
通常应用于高中数学中的多项式,它是一种将变量的平方项、一次项以及常数项进行合理的组合,使得式子能够被更容易计算出来的方法。
(1)两个一次项的情况对于频繁出现的两个一次项,可以使用配方法来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
例如:$x^2+6x+5 \rightarrow (x+3)^2-4$这个式子可以通过配方法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数减去一个常数”的形式,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的过程。
(2)三项式的情况对于较为复杂的三项式,可以将它们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加上一个常数。
例如:$x^2+4x+3 \rightarrow (x+2)^2-1$这个式子可以通过配方法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数减去一个常数”的形式,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地将式子计算出来。
(3)四项式的情况对于更复杂的四项式,可以尝试使用交叉项、同类项的方法进行配方。
例如:$x^2+6xy+9y^2-4\rightarrow (x+3y)^2-4$这个式子可以通过交叉项的方法进行配方,得到一个“完全平方数减去一个常数”的形式。
同样也可以使用同类项来配方,例如:$ax^2+bxy+cy^2+dx+ey+f\rightarrowA(x+\frac{B}{2A}y+C)^2+Dx+Ey+F$这个式子可以利用同类项的方法进行配方,将式子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加上常数的形式。
二、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指将多项式拆分成两个或多个较简单的部分。
它是一个常用的数学方法,可以在解答数学题目时,大大简化计算的过程。
(1)提取公因式提取公因式是指将一些项的因式分离出来,使其与原式拆分成较简单的形式。
例如:$6a^2+9a=3a(2a+3)$这个式子可以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拆分成两个简单的因式。
配方法 因式分解
配方法因式分解
配方法和因式分解是数学中常用的两种代数技巧,它们在处理二次方程和多项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通过添加和减去同一项来使一个表达式成为完全平方的形式,从而简化计算或找出解的方法。
在二次方程中,配方法经常被用来将方程化为顶点形式,从而更容易找到方程的根。
例如,对于二次方程 (x^2 + 6x + 9 = 0),我们可以使用配方法来求解。
首先,我们注意到 (6x/2 = 3),然后我们将方程改写为 (x^2 + 6x + 9 = 0) 可以转化为 ((x + 3)^2 = 0)。
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得出解 (x = -3)。
接下来,我们来看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
这种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化简分式等方面非常有用。
例如,对于多项式 (x^2 - 4),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来将其化为 ((x + 2)(x - 2)) 的形式。
这样,当我们需要求解方程 (x^2 - 4 = 0) 时,就可以直接得出解 (x = 2) 或 (x = -2)。
总的来说,配方法和因式分解都是重要的代数技巧,它们在处理各种数学问题时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配方法通过改变表达式的形式来简化计算或找出解,而因式分解则是通过分解多项式来找出其根或简化分式。
掌握这两种技巧,对于提高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帮助。
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数学史
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数学史摘要:一、一元二次方程概述二、配方法的定义和原理三、配方法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四、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配方法的发展与数学史的关系六、总结正文:一、一元二次方程概述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bx+c=0。
自古代数学家开始,人们就一直在研究如何解决这类方程。
配方法作为一种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在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配方法的定义和原理配方法,又称配平方,是一种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二次项系数的一半与一次项系数相乘,然后加到方程的两边,使得方程左边的二次项变成一个完全平方。
三、配方法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时,配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
2.计算二次项系数的一半,即$frac{b}{2a}$。
3.将$frac{b}{2a}$ 乘以一次项系数b,得到乘积$frac{b}{2a}$。
4.将乘积$frac{b}{2a}$ 加到方程的两边,使方程左边的二次项变成完全平方形式。
5.将方程进行因式分解,求解得到方程的解。
四、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广泛,如求解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问题。
以求解直角三角形面积为例,已知直角边a、b和斜边c,可得一元二次方程:$a+b=c$。
利用配方法,可以将该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进而求解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五、配方法的发展与数学史的关系配方法在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贾宪、秦九韶等数学家都对配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发展。
配方法在数学史上的发展,为后续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六、总结配方法作为一种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有效方法,在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掌握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深入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
配方法依据的数学公式
配方法依据的数学公式
配方法依据的数学公式
配方法是用来计算物体的物理特性的常用方法,也是构建物理公式的
基础,而这些公式都是建立在物理数学公式的基础上的。
这些物理数
学公式是用来描述物体的物理性质的,它们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体积、重量、密度、体积弹性系数、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
首先,最基本的物理数学公式是物体的体积公式,它是一种几何公式,可以用来求出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体积公式可以表示为:V=a*b*c,其
中a、b、c是物体的三个不同方向的长度,V是体积。
其次,物体的重量公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种力学公式,可以用
来求出物体的重量。
物体的重量公式可以表示为:W=m*g,其中m是物
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W是物体的重量。
第三,物体的密度公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种流体力学公式,可
以用来求出物体的密度。
物体的密度公式可以表示为:ρ=m/V,其中m 是物体的质量,V是体积,ρ是密度。
最后,物体的体积弹性系数公式和表面张力公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
两种公式都能用来描述物体的物理行为。
物体的体积弹性系数公式可
以表示为:K=F/A,其中F是物体施加的外力,A是物体的表面积,K
是体积弹性系数。
物体的表面张力公式可以表示为:T=F/L,其中F是
外力,L是表面的周长,T是表面张力。
以上就是配方法依据的数学公式,它们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物理性质,为物理公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基础。
配方法的形式
配方法的形式【最新版2篇】目录(篇1)1.配方法的定义和意义2.配方法的形式3.配方法的应用4.配方法的优缺点5.配方法的未来发展正文(篇1)1.配方法的定义和意义配方法,也称为配方设计法,是一种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以达到某种性能要求或者满足特定使用环境的工程设计方法。
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使用寿命。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陶瓷、塑料等各种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
2.配方法的形式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经验配方:基于过去的经验和实际生产数据,通过试错法选择材料的种类和配比,以达到预期的性能。
(2)理论配方:通过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预测材料的性能和配比,从而指导实际生产。
(3)实验配方: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寻找最佳的材料配比和工艺参数。
(4)优化配方:利用现代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对配方进行优化,以达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3.配方法的应用配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金属材料: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以达到所需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
(2)陶瓷材料:通过选择不同的原料和烧结工艺,制备出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导电性等性能的陶瓷制品。
(3)塑料材料:通过调整聚合物的种类和比例,以及添加各种助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
4.配方法的优缺点配方法的优点包括:(1)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出具有优良性能的产品;(2)灵活性强,适用于多种材料和工艺;(3)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配方法的缺点包括:(1)依赖经验和实验,开发周期较长;(2)涉及的因素较多,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有待提高;(3)优化算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目录(篇2)1.配方法的概念2.配方法的形式3.配方法的应用4.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正文(篇2)配方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并通过寻找每个简单问题的解来求解复杂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C G 配方法的几何解释
课本中,我们利用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实际上,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应用.
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添项或拆项的方法,结合已有项,构造完全平方式.回顾以往知识,我们曾经利用图形面积验证
完全平方公式,那么,能否也用图形面积解释配方
法解方程的过程呢?
下面我们用几何方法来求方程x 2+10x =39的
解,把x 2+10x 解释为右图中多边形ABCDEF 的面
积,为了求出x ,我们考虑把这块图形补成一个正
方形,为此必须补上正方形DCGE .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DCGE 的面积为52(它恰好等于原方程中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由于整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9+25=64,可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8,又由图形可知边长为x +5,故x =3.
这里,我们直观地看到了配方的几何意义.但求得的解是不完备的,你发现问题了吗?对了,受几何图形的限制,我们只能求出方程的正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