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端午节习俗背后所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文化记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周老师的端午节您是如何度过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呵呵,估计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端午节只是吃几个粽子,过个名副其实的“粽子节”了。现在的传统节日,往往都成了“舌尖上的节日”,而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形式都在淡化、弱化,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一大尴尬。

三、您怎么看端午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所在?

中国的节日往往有其历史渊源,当然也被人们赋予一定的传统意义,端午节尤其如此。忧国忧民的屈原当年以身殉国在汨罗江纵身一跳,激起了我们民族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爱国情思,也寄托了这个民族对和睦安康的渴望。探寻端午节习俗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记忆,有利于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周老师,听众朋友们对于端午节由来的解释正确吗?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音,万古传闻为屈原!您给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跟屈原有什么样的关系?端午又是什么意思呢?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据统计有二十多种名称。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多种说法。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历史人物说,纪念的人物分别是屈原、伍子青、孝女曹娥、越王勾践、介子推;古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毒避邪攘灾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现有文献记录是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认为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忧国忧民却遭馋言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不忍见国破家亡,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

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越争霸,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越过实施反间计,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令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伍子胥含冤死后,传说变成了“波涛之神”,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节都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悼念伍子胥。

3、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至今在浙江绍兴,存有曹娥碑和曹娥庙。

4、古越民族图腾祭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古吴越族,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其他传说:

1、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西晋征西大将军周处的《风土记》写道:“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可见西晋以前夏至节与端午节是合二为一的。

2、古人认为五月是个“恶月”“毒月”,"阴阳争,血气散",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甚至有"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记载。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恶去毒的礼俗。

六、传统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或者食俗呢?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

踏百草、斗百草、射柳、击球等竞技运动节目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现在粽子选材丰富,口味多变。而且有些地方赋予个多寓意。枣粽“早

中”“包粽”包中。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外用喷洒和治皮肤病。相当于古代的84消毒剂。还有种习俗用雄黄酒在孩子额上写一“王”字,用百兽之王的老虎来镇住五毒。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民谚“善正月,恶五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在小孩的手臂上系无色彩丝的习俗,这种彩丝称为长命缕,还在身上或衣服上系虎饰,人们认为佩戴这些饰品可以辟邪。小孩子戴老虎帽,穿老虎鞋、老虎肚兜老虎枕头、虎形玩具。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等制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草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悬挂钟馗像,天师像等等

浴兰:周代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

自古以来就有端午日洗药浴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是浴兰节。“兰”指的是菊科植物佩兰,一种芳香除湿的中药,而民间多用新采摘的艾叶、菖蒲等中草药浸泡或煎煮后进行洗澡,用它来煎水沐浴,可以预防皮肤病。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防御疾病、卫生保健的节日,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七、起源于我国的端午节却被别国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我们应该作何感想呢?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国内新闻媒体和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韩中传统文化之争”。其实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76个项目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申报并获批的22个项目中包括端午节。对于中韩端午之争很多学者认为: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捍卫传统文化仅靠“严防死守”远远不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许多亚洲国家同样有很深的浸染,这无法以国界划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是超越物质的独占性,强调文化的共享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