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萌芽

合集下载

设计的萌芽阶段

设计的萌芽阶段
人类早期使用的石器一般是打制成形的,较为粗糙,通 常称打制石器时代为“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 打制石器:
• 人们利用天然砾石(鹅卵石) 捎加打制而形成的生产工具
• 名称:
• 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
• 分期:
• 早期 • 中期 • 晚期
第一章 原 始 社 会 的 美 术
第一章 原 始 社 会 的 美 术
• 磨制石器与玉器:
第一章 原 始 社 会 的 美 术



第二节 生存设计
具 的










的兽ຫໍສະໝຸດ 皮筏第二节 生存设计
第二节 生存设计
1、需求增加: 一旦最基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其他 的需求也就会不断出现。
2、需求发生变化:原有的需求也会以一种比先前的 方式更先进的形式来得到满足。
3、舒适生活欲望的产生:随着温饱的解决和危险的 消失,更为舒适的生活欲望就会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情 感上的需求。这样,人类设计的功能发生变化:由保障 生存发展到了使生活更有意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便由设计的萌芽阶段走向了手工艺设计阶段。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 特征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
第一节 设计概念的产生
在设计概念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最初的工具——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以后渐渐学会了 拣选石块、打制石器,作为敲、砸、刮、割的工具。
骨角铲 旧石器时代 1975年贵州省兴义县猫猫洞出土 长9厘米
锄耕、耜耕用的骨制农具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及工艺美术运动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及工艺美术运动

• 莫里斯与一些工厂合作设计了许多壁纸与花布。在 纹饰设计上他坚持:崇尚中古哥特式风格;坚持师 法自然;注重设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他设计的纹 样取材于野草、飞禽走兽,源自自然又不简单模仿 自然。
• 构图讲究统一、合理、严谨、秩序的章法,在对纹 样做大胆的简化、规则化与图案化的同时,又注意 保留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多样性和欣欣向荣的蓬勃生 机。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 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 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C.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 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
D.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 华而不实的趋向。
推崇自然 主义、东 方装饰和 东方艺术 的特点, 采用大量 卷草、花 卉、鸟类 为装饰动 机。

巴洛克
时间是16世纪和17世纪
建筑特征:首先,在造型上采以椭圆形、曲线与曲面等极富生动的形式,突破了古典及文艺复兴的端庄 严谨、和谐宁静的规则,着重强调的是变化和动感,在色彩上追求华贵富丽,多采用红、黄等纯颜色, 并大量饰以金银箔进行装饰,甚至也选用一些宝石、青铜、纯金等贵重材料以表现奢豪的风格。
花园桌
(3)陶瓷设计 设计为陈设和玩赏服务, 实用性差,忙于实验新的 制陶技术。 特征:开始采用植物等 自然的有机形态。 代表:鲁克伍德陶瓷厂、科尔曼
鲁克伍德陶瓷厂
科尔曼作品
(4)金属工艺设计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表现。
特征:现代感强、哥特风格、几何形,造型粗重
手工艺生产 工业化生产
代表:查尔斯·罗伯特·阿比什的银器,多采用纤 细、起伏的线条
1851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 震惊了整个世界。会场便是著名的“水晶宫”。

设计的萌芽

设计的萌芽

设计的萌芽:其代表作《考工记》、《博物志》设色之功分为:画、缋、锺、筐、慌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的三项艺术之父(建筑、绘画、雕塑)西方最早的美学专注:拉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赫加斯的《美的分析》现代理论专注:1。

“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德雷晒、欧文斯2.对工业革命作出反响的人物:普金、莫里斯、帕斯金关于设计理论的理解:1..20世纪初勒*柯布西埃2.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3.60年代的书籍:《设计新编的系统方法》、《设计程序的结构》,将系统的引进设计4. 多元发展的设计研究,其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的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设计批评:设计批评的定义:又称设计评论,是设计学科、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设计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础,对多种设计现象与设计产品进行分析与研究批评的认识活动,他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接收活动2.在理论上讲设计批评与设计史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史的工作是建立在设计批评之上的,而设计批评家的工作是建立于设计史教育和经验中的3.设计批评的任务:以独特的客观的立场或角度,通过各种媒介来描述或是阐述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设计批评是来自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是设计师的基础4..设计批评包括:产品、设计师、设计思想、某一时间段的设计发展做出的评价与批评5.设计批评的方式:国际博览会、群体批评、职业家的批评6.设计批评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7.设计批评的特性: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设计批评与设计理论:设计批评是一种理论性的批判活动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给设计理论的总结提供了具体的事例设计理论:是对设计本身的规律性总结与概括】建立在设计师批评的基础上的是对设计批评的进一步的抽象与概括设计的一般行原则1.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设计原则、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设计的特征实用性审美性艺术性大众性时代性经济性科学性象征性创造性工业产品设计基本特征:简洁明确耐用适用功能:功能性安全性愉快性11.设计的分类设计的分类: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了创造性的构成并传达视觉信息所作的设计,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完成传达信息的目的。

中外设计史第四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

中外设计史第四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

和平板玻璃组装而成的花房式大厅。
帕克斯顿擅长用钢铁和玻璃来建造温室。他采用装配温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宫”玻 璃铁架结构的庞大外壳。“水晶宫”总面积为60万平方英尺;建筑物总长度达到563 m(1851ft),用以象征1851年建造;宽度为124.4 m,共有5跨,以2.44 m为一单位 (因为当时玻璃长度为1.22 m,用此尺寸作为模数)。其外形为一简单的阶梯形长方 体,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显出铁架与玻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在整座建 筑中,只用了铁、木、玻璃三种材料,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 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1936年毁于大火。
博览会中部分展品
水晶宫展品——梳妆台及化 妆箱和烛台等摆饰金碧辉煌
评价:
大部分赞扬的人认为展览盛世空前,代表了工业社会的进步、 创作力、繁荣与和平景象;一小部分人认为,展品远没能达到 展览所提倡的“艺术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为装饰而装饰的 手法过于刻意,并显示出参展商和公众的品味都急需提高。
博览会暴露的问题
4.1.2 19世纪欧美主要流行风格 一、新古典主义
对古典主义时期风格,即古希腊风格和古罗马 风格的重新启用。 如:大英博物馆、德国的勃兰登堡城门、法国 凯旋门
大 英 博 物 馆
大英博物馆
新古典主义
勃兰登堡门
设计比较简 洁、典雅, 重视严谨的 几何比例效 果,讲究 “高贵的纯 朴和壮穆的 宏伟”,装 饰上采用罗 马柱、希腊 柱、雕像等 古典手法, 减少过多的 装饰部件。
巴黎歌剧院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 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 纪初,在欧美一些国 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 格。折衷主义建筑师 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 建筑风格,或自由组 合各种建筑形式,也 称模仿主义建筑。他 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 只讲求比例均衡,注 重纯形式美。

设计学 设计萌芽

设计学 设计萌芽
• 旧石器时代(打制)
山西许家窑人打制的石球
• 新石器(磨制,并加以钻孔和雕刻)
• 祭祀和巫术成了人类艺术的起源。 • 设计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二、追溯古希腊文明
•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 古希腊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纹风格 的陶器,用于敬神和陪葬。 (“几何风格 时期” )
黑绘风格 《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约公元前530年 高61cm
狄奥倪索斯在船上 黑绘式陶盘 公元前6世纪末 直径30.5cm
欧罗巴与牛 红绘式陶瓶 公元前500-490年
• 希腊设计艺术中以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 响最为深远。
多利亚柱式
伊奥尼亚柱式
科林斯柱式
雅典卫城建筑群
巴底农神庙
阿波罗
伊列克提翁神庙女像柱 公元前420-406年 云石
《克尼多斯维纳斯》
多利亚柱式伊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伊列克提翁神庙女像柱公元前420406年云石克尼多斯维纳斯维纳斯诞生米洛斯的阿芙罗底公元前2世纪末云石高202厘米握着蛇的女子拉奥孔公元前2世纪初云石高178米雅典娜女神公元2世纪复制品?在古希腊影响最大的美学观念就是美即和谐说
设计的演变
第2章
设计萌芽
第1节
一、设计起源
• 希腊在公元1世纪被罗马吞并。从此以后, 古代世界的文化中心从希腊转移到罗马。
• 罗马人的设计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 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 宏伟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
君士坦丁凯旋门
科洛西姆竞技场
万神庙
《维纳斯诞生》
米洛斯的阿芙罗底 公元前2世纪末 云石 高202厘米
《握着1.78米
雅典娜女神(公元2世纪复制品)
• 在古希腊影响最大的美学观念就是“美即 和谐说” 。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

设计的发展设计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和制作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设计萌芽阶段、手工艺阶段和现代设计阶段。

一、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与源泉1、萌芽:原始设计。

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转变趋势表现:原始设计中石器作为代表性的设计具有:1、石器工具的种类从单一到多样化、专门化、和组合化。

2、制作技术由简单到复杂。

3、在造型上、形式上由粗陋到精致。

陶器的出现不仅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信心,也开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实现从游牧向定居方式的过渡,作为一个新开端,设计从此进入手工艺设计阶段。

2、源泉:手工艺设计。

手工制作的重要特点:1、在过程中,很少有基于生产的分工,因此设计与生产过程往往是统一的。

2、设计与生产密不可分,决定了设计者在身份上与生产者合一。

3、手工制作的方式决定了设计必然收到人类自然潜能的限制。

4、手工制作的方式局限还表现在材料的选择的有限性上。

手工艺设计阶段成果丰富,在设计材料和方法上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极大开拓了设计领域,充实了设计种类。

其作为原始设计向现代设计过渡的阶段,成为了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源泉(风格、方法、思想和观念)。

二、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1、酝酿:18和19世纪的设计。

1756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①设计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生产中的劳动分工。

引发设计从生产中独立出来的概念,大批量的重复生产致使设计工作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

机器生产重复与机械性要求生产之前的仔细规划,使设计工作更加受到重视。

由此因设计完全运用在生产之外,没有脱离手工艺设计中装饰的特性,当生产规模扩大日趋复杂时使设计的问题暴露出来。

②现代生产技术与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反对机器大生产,只有回到手工艺的制作方式才能避免因劳动分工导致的技术与艺术、使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割裂状态。

“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要忠实与材料和使用目的,创造出使用和朴素的作品。

主张艺术要和技术结合,反对“纯艺术”。

艺术设计的最早萌芽——造物

艺术设计的最早萌芽——造物
初期:便利、实用、安全 中期:形式美感出现,有装饰意向 选材:粗陋——精细 单一——多样 再创造:细巧 晚期:功能优化——设计创意上的大突破 a.石器类型丰富 b.其它材料开始使用 c.钻孔技术出现 d.不同材料相互组合
新石器时代——彩陶
• • • • 设计理念上强调技术与技能的创新 a.有意识的创造新材料 b.创造性的改变物质的物理属性 c.彩陶设计:抷上有红、黑、白、黄、赭等 彩绘图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器型多样
• 半山型:《叶纹壶》《圈点纹壶》《菱格 网纹壶》《彩陶瓮》等 特点:a.色彩:以红黑两色为主,或有橙黄 色陶底,装饰纹样以黑红两色相间。 b.纹样:线条带锯齿形,葫芦网格纹、 流水漩涡纹。
彩陶小结
• • • • a.装饰反映一定的图腾观念和巫术信仰 b.装饰多采用抽象几何形式 c.设计体现出多样的形式感因素 d.隐含有形式美法则:变化、对比、统一、 和谐、反复、渐变、疏密、粗细、节奏、 韵律。
器型多样
庙底沟类型
器型多样
马家窑型 a.仰韶文化晚期 甘肃 《彩陶舞蹈纹盆》青海 《彩陶漩涡纹盆》甘肃 b.特点:钩叶、圆点纹和弧线三角纹,运用条线的 平行、弯曲、交叉、同心圆、涡形的花纹 图案:规整、雅致、优美、流畅、行云流 水的运动感 色彩:丰富,橙、黄为主,以黑白两色描 绘。
器型多样
马厂型:《马厂蛙纹壶》 特点:a.装饰性:创新,以两条红色线镶嵌 一条黑色线的画法,使花纹呈现出一种浮 雕感。 b.纹饰:圆圈网格纹、螺旋纹、菱形 纹、回纹、连弧纹、人形纹。 线:粗的较粗,细的较细。
器型多样
• • • • • 半坡型 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型 马厂型 半山型
器型多样
• 半坡型: • 《人面彩陶纹盆》1955年陕西半坡出土 • 特点:人面鱼纹、神秘、笔触豪放、布局灵活、 寓意、鱼图腾 • 原因:a.鱼图腾崇拜 b.巫史文化的出现——巫术 c.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 d.祖先崇拜 e.祈求捕鱼丰收

设计的萌芽发展知识点整理

设计的萌芽发展知识点整理

设计的萌芽发展知识点整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设计史●人类存在的意义和根本目的,就是承接,发展和创造历史●了解设计要从哪里来,判断设计要到哪里去。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惊人的相似。

发现设计发展的规律以便更好的继承和变革●提高设计品味,认识经典设计,理解设计发展的层次是社会因素●继承和变革是工业设计发展进程中的主题●人类设计活动的三个历史阶段(一般考点)●设计的萌芽阶段●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手工艺设计阶段●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到工业革命之前●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兴起●工业设计三个发展时期(一般考点)●酝酿和探索阶段●形成与发展阶段●工业设计多元化阶段●设计发展的历史阶段(可作为简答题时的段落划分)●第一阶段:设计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手工业时期的设计●第三阶段:早期工业时期的设计●第四阶段:成熟工业时期的设计●第五阶段:后工业时期的设计●工业设计产生的生产条件(小知识点)●批量生产的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和激烈市场竞争●其设计对象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产品●设计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

●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产方式,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生存设计(小考点)●生存设计是早期人类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生命安全,由生存的愿望和能力而产生的设计。

尽管生存设计在技术上都是很简单的设计,但是其质量决定了设计者的生与死,因此往往是很成功的设计。

人类的设计就是满足生存最基本需求的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格陵兰人所用的兽皮筏和澳洲土著所用的飞镖都是生存设计很好的案例。

●远祖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极为严峻的。

●自然灾害和野兽袭击使设计成为一种生死攸关的问题●生存设计的质量决定了设计者的生与死,因而常常是很成功的设计。

●例子:兽皮筏和回旋镖●名词解释答题方法●给一个概念,定义●特点●例子●打制石器的最早发现●300万至五十万年,在非洲坦桑尼亚。

(工业设计史)●270万年至250万年。

工业设计史(设计的萌芽阶段)

工业设计史(设计的萌芽阶段)

驯鹿骨棒上的母鹿线刻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旧石器时代
刻有锐角、螺旋纹等几何图案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旧石器时代
带孔的驯鹿骨棒 一面刻有两条蛇 另一面刻有海豹和鱼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旧石器时代
奥地利维兰多夫 史前维纳斯 中期旧石器时代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旧石器时代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小结
“人类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生存最基本需求的工 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设计概念的产生
劳动
之一
促使设计概念的形成 生产的目的性正是设计的重要特征
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打制石器 (陕西省龙岗寺遗址)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旧石器时代
打制成形的,较为粗糙,又称打制石器时代。
世界上最早的石器: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这既是为了适应使用 要求,也是由于要适应当时的技术和材料所限定的条件。与后来的石器相 比,这些石器显得有些粗糙,但已表明了原始人类对于石料的特点以及打
制成形方法的清楚认识。整个人类的设计文明就在这里萌芽了。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 早期旧石器(公元前30万~公元前20万年)
• 采集、狩猎 • 粗糙、略事打制的石器 • 火的发现和利用
• 中期旧石器(公元前20万~公元前5万)
• 氏族出现 • 石器被进一步加工,种类增多
• 晚期旧石器(公元前5万~公元前1万5)
动物雕像多以圆雕形式出现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旧石器时代
派契迈尔洞(法) 马群 马背上有阴形手印 马长约2米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北Βιβλιοθήκη 京 人 使 用 过 的 打 制 石 器
在坦桑尼亚发现的 世界上最早的石器之一
刮削器:具锐缘的小石片制成,刃缘有直,凸,凹或锯口状,我国旧石器时代 具锐缘的小石片制成,刃缘有直, 凹或锯口状,
遗址中极为常见。 遗址中极为常见。
手斧:一种石核工具,器身全部经过修理加工,大型手斧实际上也是一种砍砸 一种石核工具,器身全部经过修理加工,
器,在中国不常见。 在中国不常见。
“新石器时代”:人类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制成石斧、石刀、石锛、石铲、 人类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制成石斧、石刀、石锛、石铲、
石凿等各种工具,并加以磨光,使其工整锋利,还要钻孔用以装柄或穿绳, 石凿等各种工具,并加以磨光,使其工整锋利,还要钻孔用以装柄或穿绳,以提高实用 价值。在制作上,多应用对称法则。 价值。在制作上,多应用对称法则。 经过磨制的精致石器显示了卓越的美感和制作者对于形的控制能力。但是, 经过磨制的精致石器显示了卓越的美感和制作者对于形的控制能力。但是,这些精 致的片状石器并不仅是因其悦目而生产出来的,而是工具本身在使用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致的片状石器并不仅是因其悦目而生产出来的,而是工具本身在使用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典型代表:浙江河姆渡遗址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湖北出土的钻孔石铲
磨制石器
将实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 将实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 一个基本特点。 一个基本特点。
原始先民已能有意识地、有控制地寻找、 原始先民已能有意识地、有控制地寻找、塑造 一定的形体,使之适应于某种生产或生活的需要。 一定的形体,使之适应于某种生产或生活的需要。 这些形体作为有意识的物化形态, 这些形体作为有意识的物化形态,体现了功能性与 形式感的统一。 形式感的统一。 形式感中的对称、曲直、比例、 形式感中的对称、曲直、比例、尺度等因素 尽管还处于幼稚阶段, 尽管还处于幼稚阶段,但对后来的设计已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 大的影响,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磨制的石工具的造型 设计,体现出相当成熟的形式美。 设计,体现出相当成熟的形式美。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名称起源 ;它的名称起源于萨姆尔.宾的1895年在巴黎开的新艺术画廊,经营家具、壁饰、地毯和各种工艺品。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该画廊因展出凡.德.威尔德风格独特的家具以及室内装饰而名声大振,人们称之为“新艺术风格”。这一风格很快风行欧洲,以法国、比利时、英国为中心,涉及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以及美国,并且在各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甚至连名称都不同,德国叫“青年风格”、在奥地利叫“分离派”、在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称为“工艺美术运动”。
在另一个领域—军火 ,美国制造体系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如军火商霍尔的简化型来复枪,柯尔特的“海军”型左轮手枪
标准化与合理化
1907年著名的德国建筑师和设计师贝伦斯被聘为AEC公司的艺术顾问,全面负责它各方面的设计工作。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位工业设计师
第五章 设计改革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成就。另一种柱式是爱奥尼克。帕提农神庙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它比例匀称、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笨拙。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
爱奥尼克柱式比较秀美华丽、轻快,具有女性体态轻盈秀美的特征。
欧洲中世纪的设计:欧洲的封建时期被称为中世纪,成就是哥特式教堂(也叫高直式),
是以垂直向上的动势为其设计特点。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
它与博览会的组织者和评审者的设计家、理论家帕金的初衷相距甚远。他认为当时的设计只是将传统加以不负责任的揉和而缺乏创造,更缺乏设计的标准,他的理想是哥特式的设计精神和风格,认为设计应以自然的风格表现生活。他的产品设计不拒绝机械。
柯尔是帕金设计改革思想的拥护者。1849年他创办了《设计杂志》,成为宣传自己设计思想的工具。
而美国的代表人物是泰凡尼他擅长设计和制作玻璃制品,特别是玻璃花瓶。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分析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分析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分析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一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1、现代设计的产生根源:一、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呼唤二、发明创造与现代设计艺术三、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2、现代设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生产方式的变化手工业生产的个性化,功能、装饰的随意→工业生产标准化、批量化、机械化②、传统设计无法满足新型式新材料的出现使设计者不能从传统手工业品的设计制作中得到借鉴③、设计地位的独立,设计从制造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④、设计消费的大众化、全球化;产品设计的适应性要求提高,与传统设计相比,阶级性更加明确,阶级性的内涵与目标也更加具体⑤、先进的生产方式对设计提出新要求3、建于1788——1791 德国的布兰登堡城门,是模仿雅典城门而建成,宏伟堂皇。

4、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5、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精神导师是拉斯金,而实际领袖是威廉·莫里斯,他的代表作是红房子。

6、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

C.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D.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7、工艺美术运动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的主要成就是格林兄弟的洛杉矶的根堡住宅。

8、工艺美术运动在家具设计上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查尔斯·沃塞。

9、工艺美术运动在陶瓷设计上的代表作是鲁克伍德陶瓷厂和科尔曼。

10、工艺美术运动在金属工艺设计上的代表是阿比什设计的银器。

11、工艺美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代表是比亚兹莱的《杀乐美》插图。

第二章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一词由来——源于萨穆尔·宾在法国巴黎开设的一家商店和事务所——新艺术之家。

世界现代设计史 笔记

世界现代设计史 笔记

世界现代设计史笔记一、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在 19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

然而,早期的工业制品往往粗制滥造,缺乏美感。

这一时期,现代设计开始萌芽。

工艺美术运动应运而生,它强调手工艺的价值,反对机械化生产带来的粗劣制品。

威廉·莫里斯是这一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主张回到中世纪的手工传统,认为只有手工制作才能赋予产品真正的美。

莫里斯亲自设计并制作了一系列的家具、壁纸和纺织品。

他的作品注重自然主义的图案和优美的线条,强调材料的天然质感。

比如他设计的红屋,就充分展现了他对于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独特理念。

工艺美术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工业化的负面影响,但它过于强调复古和手工艺,忽视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未能成为现代设计发展的主流。

二、新艺术运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和美国兴起。

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新艺术运动并不排斥机器生产,而是试图在艺术与工业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是弯曲的线条、自然的形态和有机的形式。

它受到了植物、动物等自然元素的启发,追求流畅而富有动感的装饰效果。

在建筑领域,安东尼·高迪的作品极具代表性。

他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装饰令人叹为观止。

在平面设计方面,阿尔丰斯·穆夏的招贴画展现了优美的女性形象和华丽的装饰风格。

然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过于追求装饰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终也逐渐式微。

三、装饰艺术运动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装饰艺术运动在法国兴起,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一运动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和古代埃及、玛雅等文化的影响。

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是采用简洁的几何形状、强烈的色彩和奢华的材料。

在建筑方面,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成为了这一风格的经典代表。

在产品设计领域,装饰艺术风格的家具、灯具和餐具等展现出了时尚与精致。

装饰艺术运动适应了当时社会对于豪华和现代化的追求,但在大萧条时期,其奢华的风格逐渐失去了市场。

工业设计史绪论、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工业设计史绪论、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工业设计史》教学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工业设计史》教学
考核方式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该课程在本期为考试课程。 2.成绩构成:如下所示
学生成绩(总分100分)=课堂考勤成绩(占10% ) +平时成绩(占 30% ) [其中包括课程作业成绩(占10% ,含课内外布置的书面作业和制 作PPT 作业两部分) 与课堂讨论成绩(占20% )] +期末考试成绩(占 60% ) 。
《工业设计史》绪论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工业设计史》绪论
概述
表0-1 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
设计流派或组织 主要活动地区 主要活动时间 代表人物
新古典主义
折衷主义 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欧美各国
欧美各国 英国 欧洲各国
1760-1880
1820-1900 1880-1910 1890-1910 莫里斯、阿什比 吉马德、戈地
第一节 设计概念的产生
第一篇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第一节 设计概念的产生
第一篇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第一节 设计概念的产生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工业设计史》绪言
概述
《工业设计史》绪言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绪论第一章设计的萌芽阶段何人可ppt课件

工业设计史绪论第一章设计的萌芽阶段何人可ppt课件
室外景观
旧石器时代除却石雕,还包括牙雕、木雕等多种雕刻形式。 《巨石柱》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巨石阵由巨大的石头组成, 每块约重50吨。它的主轴 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 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 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 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 冬至日落的方向。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唐山抗震纪念碑
在设计概念的产生过程中, 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 动创造了人,而人类为了自 身的生存就必须与自然界做 斗争。 人类最初只会用天然的石块 或棍棒作为工具,以后渐渐 学会了拣选石块、打制石器, 作为敲、砸、刮、割的工具。 这种石器便是人类最早的产 品。由于人类能从事有意识、 有目的的劳动,因而产生 了石器生产的目的性,这种 生产的目的性,正是设计最 重要的一个特征。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现代设计史的三个阶段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在劳动中进一步改进了石器的制作,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制成石斧、 石刀、石金奔、石铲、石凿等各种工具,并加以磨光,使其工整锋利,还要钻孔用以装柄 或穿绳,以提高实用价值。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之为“新石器时代”。经过磨制的精 致石器显示了卓越的美感和制作者对于形的控制能力。但是,这些精致的片状石器并不仅 是因其悦目而生产出来的,而是工具本身在使用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01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讲解

01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讲解

新石器时期的石镰
第二节 设计的分化
装饰物的设计
新石器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懂得选择合适美观的石料,如玉石,作为装饰物 ,或者通过磨制收集到的骨头、牛角、海贝等,雕刻出各种纹样、进行原始艺术 创作,美化各种工具,或者做成头饰、耳环等以便随身携带。
第二节 设计的分化
装饰物的设计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世界各地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也 有很大差别。中国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新 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距今约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细石 器工具发达,其中的刮削器、石刃、石镞 等器物,小巧玲珑、工艺精湛。如图是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也被称为中华第 一龙。可以看到,在新石器后期,器物 的设计制作已呈现出摆脱功能性约束、 作为独立艺术品类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 设计起源与分化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第二节 设计的分化 第三节 设计产生的必然性与分化的意义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为捍卫自身生存而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按 照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人类作为自然物种之一,其生存取决于适应自然环境的 能力,这种“适应”也包括设计、制造有用的工具来保护自己的能力。可以说,设 计的萌芽就是在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
新石器时期的古锥和古针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将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新石器时代对石 器的磨制,凸显出古人类卓越的美感以及对美的形态的控制能力。
从大量考古发现的遗存石制器物来看,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已经开始大规模 有目的地挑选、塑造一定形态的工具,使之既能够适用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又 可以满足审美需求,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这体现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在 某种意义上,古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的同时,也为设计的分化埋下了种子。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设计史【框架】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 (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美国工业设计(3)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大事年】〖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 "哥特式"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新艺术运动1900-1930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装饰艺术派1935-1955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设计萌芽期的特点

设计萌芽期的特点

设计萌芽期的特点
设计萌芽期是指在设计计划的早期阶段,其目的在于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以及建立目标和问题,以便清楚地定义设计方案。

确定设计方案的关键是把握这个阶段,它是整个设计计划进程的基础。

设计萌芽期是设计实施的第一步工作,主要任务是收集和组织信息,然后进行识别、分析和重新组织,以便清楚地划定设计范围,并确定设计的最终目标。

设计萌芽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整理信息:在设计萌芽期,首先要收集和整理有关设计项目的全部有关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和重新组织,以便清楚地划定设计范围和定义设计目标。

二、设计需求:在设计萌芽期,要根据整理出的信息,对整个设计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项目的质量要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结构要求和其他相关的要求等,从而确定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三、制定设计方案:在设计萌芽期的最后,根据收集的信息,制定好设计方案,并进行详细的说明,主要包括设计的总体框架、设计的范围、设计的原则、设计的步骤、设计标准等内容。

四、完善文件:设计萌芽期完成后,还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文件,如设计说明书、设计规划书等,以便项目可以顺利实施。

总之,设计萌芽期十分重要,它是设计计划进程的基础,是决定设计效果的关键,而且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设计的时间、节点、进度和质量等,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当然,要想做好设计萌芽期工
作,必须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熟悉设计实施流程,这样才能使设计项目顺利进行。

以上就是设计萌芽期的特征及其重要性,从而使设计的成功率进一步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的萌芽:其代表作《考工记》、《博物志》设色之功分为:画、缋、锺、筐、慌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的三项艺术之父(建筑、绘画、雕塑)西方最早的美学专注:拉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赫加斯的《美的分析》现代理论专注:1。

“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德雷晒、欧文斯2.对工业革命作出反响的人物:普金、莫里斯、帕斯金关于设计理论的理解:1..20世纪初勒*柯布西埃2.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3.60年代的书籍:《设计新编的系统方法》、《设计程序的结构》,将系统的引进设计4. 多元发展的设计研究,其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的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设计批评:设计批评的定义:又称设计评论,是设计学科、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设计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础,对多种设计现象与设计产品进行分析与研究批评的认识活动,他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接收活动2.在理论上讲设计批评与设计史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史的工作是建立在设计批评之上的,而设计批评家的工作是建立于设计史教育和经验中的3.设计批评的任务:以独特的客观的立场或角度,通过各种媒介来描述或是阐述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设计批评是来自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是设计师的基础4..设计批评包括:产品、设计师、设计思想、某一时间段的设计发展做出的评价与批评5.设计批评的方式:国际博览会、群体批评、职业家的批评6.设计批评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7.设计批评的特性: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设计批评与设计理论:设计批评是一种理论性的批判活动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给设计理论的总结提供了具体的事例设计理论:是对设计本身的规律性总结与概括】建立在设计师批评的基础上的是对设计批评的进一步的抽象与概括设计的一般行原则1.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设计原则、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设计的特征实用性审美性艺术性大众性时代性经济性科学性象征性创造性工业产品设计基本特征:简洁明确耐用适用功能:功能性安全性愉快性11.设计的分类设计的分类: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了创造性的构成并传达视觉信息所作的设计,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完成传达信息的目的。

基本特征:首先,它具有最强的识别性。

另外,具有显著的传达效率。

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一部完整的视觉传达设计史,是以书写、文字的创造而开始的第二次次革命:印刷技术是平面设计存在的必要条件,笔、墨和造纸术的发明是印刷术实现的物质保障,引发了视觉传达设计的第二次革命。

第三次革命:1450年德国古登堡的金属活字的发明,印刷出了欧洲第一本书,成为印刷时代开始的标志,称之为视觉传达的第三次革命。

包括:印刷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视觉环境设计(公共环境的标识和色彩的设计)、企业整体形象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一般简称为环境艺术,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一种设计活动和行为。

其要求可概括为舒适、耐用、华贵。

环境作为各种自然要素及人与自然之间互动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在设计中需要关注以下三方面:一是环境作为整体,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二是人与环境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主体的人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有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三是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生活空间的环境,同时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破坏生态平衡带来的种种负作用。

环境设计划分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外部环境设计(公共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作为人与自然的媒介,是为了生存发展而对以立体工业品为主要对象,并以追求功能和使用价值作为其主要领域的造型活动。

简言之,产品设计指的是把计划、规则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具体的载体将美好的形态表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特征:产品设计不同于建筑设计等其他的设计领域,它采用的是工业化、批量化和机械化的生产方式。

当然用预制件装配生产而成的建筑物构件是属于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协调人与物之间关系的途径,具体表现在实用性、社会性和审美性三方面。

产品设计可以划分为以手工制作为主的手工艺设计和以机器批量化生产为前提的工业设计。

设计思维与创意能力培养(1)打破思维定势的训练方法——打破你为自己设定的思想牢笼(2)培养创意的作业——训练在不同事物之间产生关联的思维方式(3)图示思维的训练方法——可视化图形语言对思维的促进作用(4)关注人性是设计创意之源泉——洞悉事物的本质、设计的本质(5)设计师多学点“源文化”,有利于提高设计思维与创意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设计师的社会职能1.设计师的基本素质——知识技能2.设计师的核心素质——创新精神3.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工作准则设计师的社会职责设计创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现”。

它是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受社会限制,并为社会服务的。

作为设计创作主体的设计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自觉地运用设计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探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强调集体工作方式,打破艺术教育的个人主义,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②把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设计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使设计第一次摆脱了形式主义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③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工作室等。

④创造了“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的,基础课是在1920年由包豪斯的早期教员、色彩学专家约翰尼·伊顿创立的。

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现代设计思维的培养,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在于创造性能力的发掘塑造,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思想和广泛的知识修养为基础的前提下,要求在设计过程中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借鉴相关领域的设计实践,寻找合适的契合点,最终完成创作过程。

现代设计教育方法(1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2 理论教学和工作室制教学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3 专业基础教学和课题教学结合(4实行假期课堂,实现设计艺术教育与社会的结合设计的相关学科人体工程学—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价值分析–---简称VA,美国麦尔斯创立,价值分析是一种方案的创造与优选的技术,设计美学---设计中的美学范畴有三个方面:1、功能美2、形式美---主要包括物体的形、声、色、质地等要素,同时也与作品的整体、均衡、比例、对比调和相关3、社会美和艺术美---体现的是某个社会群体由于其生现状、历史发展等因素,不断沉淀和逐渐形式的审美价值取向。

消费行为学—是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是汇总比较权威的一种。

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需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世界、中国当代设计思潮绿色设计----它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到产品设计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内容:1、材料的选择与管理2、产品的可回收性设3、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法论之间的关系:答:设计方法:是指包括按一定步骤的程序和过程中设计各阶段所用方法的总和。

在设计中普遍所采用的方法。

设计方法论:是对设计方法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研究。

前者是一种经验性的初级的和单个的方法概念后者则为理论的高级的和普遍的方法研究1.简述设计类型的划分及其原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倾向于按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和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

这种划分方法的原理,是将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由它们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的三大基本设计类型。

因此,这种划分具有相对广泛的包容性、正确性和科学性。

2.简述“视觉符号”、“传达”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

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流都离不开符号。

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是信息的载体。

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相互的交流。

作为人类认识事物和信息交流的媒介,广义的符号由人类不同的知觉感官接受,因此它包括视觉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触觉符号系统、味觉和嗅觉符号系统等。

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

传达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

它既可能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

包括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传达。

一般可以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

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即是说:信息传达所用的符号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发送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也存在于接收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

只有这样,传达才能实现,否则,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就必须有一个翻译或解说者作为中间人来沟通。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有别于直接使用功能为主的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

它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靠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

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将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个相反的过程。

3.简述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产品设计是为人类的使用进行的设计,设计的产品是为人而存在,为人所服务的。

产品设计必须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1)功能性要求:现代产品的功能有着比以前丰富得多的内涵,包括有物理功能——产品的性能、构造、精度和可靠性等;生理功能——产品使用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等;心理功能——产品的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诸要素予人愉悦感等;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或社会地位等。

(2)审美性要求:产品必须通过其美观的外在形式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现实中绝大多数产品都是满足大众需要的物品,因而产品的审美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的审美,只有具备大众普遍性的审美情调才能实现其审美性。

产品的审美,往往通过新颖性和简洁性来体现,而不是依靠过多的装饰才成为美的东西,它必须是满足功能基础上的美好的形体本身。

(3)经济性要求:除了满足个别需要的单件制品,现代产品几乎都是供多数人使用的批量产品。

产品设计师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简单化,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以及增长产品使用寿命,使之便于运输、维修和回收等,尽量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和用户的使用费用,做到价廉物美,这样才能既为用户带来实惠,最终也为企业创造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