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8总复习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8总复习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8总复习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认识人民币。
我们将复习第三章的内容,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人民币的各个面值,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用途,并能正确进行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用途。
难点:能够进行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教学PPT学具:人民币图片、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商店买东西呢?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用到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第三章的内容,认识人民币。
2. 认识人民币:(1) 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实物,让学生逐一认识,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手中的人民币,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用途。
3. 人民币的加减运算:(1)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的加减题目,如:1元+2元=?,5角+1元=?等,让学生进行计算。
(2) 学生互相交换题目,进行练习。
4. 课堂练习:(1) 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完成练习题目。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对人民币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认识人民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用途人民币的加减运算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列举出你手中的人民币,说出它们的面值。
(1) 1元 + 2元 = ?(2) 5角 + 1元 = ?(3) 2元 + 3元 = ?答案:(1) 1元 + 2元 = 3元(2) 5角 + 1元 = 1元5角(3) 2元 + 3元 = 5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人民币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的加减运算。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进行加强。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2.能够正确阅读并写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3.了解人民币的特殊符号及其意义。
学习重点1.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值;2.学习人民币的阅读和书写方法;3.掌握人民币的特殊符号及其意义。
学习难点1.对一些复杂的面额的人民币的识别;2.掌握人民币的各种特殊符号的意义;3.对人民币的不同发行版块进行区别。
学习步骤1.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值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共有面值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这是我们日常消费和交易中使用最多的面值。
2. 学习人民币的阅读和书写方法阅读方法人民币正面印有毛泽东主席的头像,上面的汉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币”,下面是面额数字和“元”。
背面中间有人民大会堂的图案,上面印有面额数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字样。
在阅读人民币时,需要注意面额数字的读法,如:•14元:一十四元•24元:二十四元•138元:一百三十八元书写方法在书写人民币的面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元”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隙;2.阿拉伯数字要写清楚、醒目,不要连写在一起;3.阿拉伯数字和汉字“角”、“分”之间需要用小数点隔开。
例如,写出14元5角3分的人民币时,应该书写为“14.53元”。
3. 掌握人民币的特殊符号及其意义人民币还有一些特殊的符号,它们都有各自的意义:•¥:人民币的货币符号,相当于“元”;•¥:人民币的全称符号,相当于“人民币”;•元: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角:人民币的次单位,1元等于10角;•分:人民币的最小单位,1角等于10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发行版块的人民币可能会有不同的特殊符号和标记,需要仔细辨认。
总结认识人民币是我们日常生活和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知识,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阅读书写方法,还学习了人民币的特殊符号及其意义,为我们今后的消费和交易提供了基础支持。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教案).doc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导入定向(约2分钟)
1.3元=( )角50角=( )元
2.8元=( )角70角=( )元
精讲导学(体现自主学习、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l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1)1张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张1元钱可以换( )张5角钱。
(3)1张1元钱可以换( )张1角钱。
4.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50角=( )元 20角=( )元
反馈回顾(约3分钟)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馈回顾(约3分钟)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专用
小学导学案
年级
一年级
时 间
4.25
授课教师
预计需课时
1
课题
简单的计算(一)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合作
展示
精讲
点拨
用时
约二
十三钟)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说一说
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5角+8角是几角?
(5角+8角=13角)
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导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导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P52-P53例1、例2。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标要求:让学生经历运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尝试—调整”“有序罗列”两种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一步沟通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学情分析: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
大部分同学都认识人民币,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
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设计理念: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开放的、创新的、多样化的教学,倡导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设计基调定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购物活动,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学习重点:认识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47~49页例1、例2、例3)【导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初步学会简单的互换。
【重点难点】1、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会进行人民币之间的互换。
【预习任务】1、认一认生活中的人民币,比一比看谁认得又快又准。
2、小调查:什么叫做人民币?人民币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生活中的人民币有哪些?3、收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具。
【导疑案例】1、认识人民币:(1)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和背面,认一认。
(2)了解人民币面值的两种表示方法。
(3)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人民币的单位有()()()。
2、认识人民币的分类。
(1)按质地分。
把小组内的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2)按单位分。
分别说一说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3、认识元和角。
换一换,填一填,完成课本48页例2填空。
我知道:()和()是人民币的两个单位,1元=()角。
其中()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4、换一换,完成课本49页例3填空。
方法提示:几元就可以兑换几个1元,几十元就可以兑换几个十元。
5、认识分。
说一说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1角能换几个1分?1元呢?比元、角小的人民币单位是(),1角=()分,1元=()分。
【导练点睛】人民币的单位有()、()、()。
其中1元=()角,1角=()分。
【达标训练】1、选一选,填一填。
5()20()50()2、我是小法官。
(1)小明有一张7元的人民币。
()(2)1张一元的纸币可以换10张一分的纸币。
()(3)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3、买文具。
5角1角1元(1)可以买()个。
(2)可以买()本和()个。
(3)可以买()把。
4、妈妈想买一盏价格38元的台灯,可以怎样付钱呢?(1)如果只有面值的钱,至少要拿()张。
(2)如果只有面值的钱,至少要拿()张。
(3)如果只有面值的钱,至少要拿()张。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认识大面值人民币|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认识大面值人民币|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认识人民币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在这一课时中,我将引导学生了解大面值人民币的面额以及它们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大面值人民币的识别和使用。
我们将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掌握大面值人民币的面额,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第一,让学生了解大面值人民币的面额,如50元、100元等;第二,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大面值人民币进行购物;第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大面值人民币的面额,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大面值人民币与小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大面值人民币的图片、购物场景的图片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2. 讲解:我会向学生介绍大面值人民币的面额,如50元、100元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我会让学生观察这些人民币的图案、颜色等,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识别。
3. 实践操作: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用大面值人民币模拟购物,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大面值人民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面值人民币50元100元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大面值人民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常见的大面值人民币有50元、100元等,它们的图案、颜色等都有明显的特点。
2. 请学生用大面值人民币模拟购物,记录下购物的过程和结果。
答案:例如,我用50元买了一本书,用100元买了一支笔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大面值人民币的知识。
如果发现有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我会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使用大面值人民币,以便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一、单元教材剖析(一)、教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有: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样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件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课目的: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经过“换钱”活动,懂得 1 元=10 角。
3、知道人民币的功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教课活动中初步培育学生与别人的合作沟通能力。
5、经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惜人民币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合理使用零花费,养成节俭节俭的好习惯。
(三)、要点、难点本课的要点是认识各样面值的人民币,难点是人民币的换算关系使学生知道 1 元=10 角(四)、教课准备:信封内装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各一套,各样面值的硬币若干枚。
二、学情剖析:学生以前对人民币的认知是不系统和不均衡的,学生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依据学生的实质水平易生活经验设计了本课。
三、课时计划1、认识人民币 2课时2、简单的计算 2课时四、教课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讲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惹起活动”并获取“经历、体验”。
本着这一原则,在教课中我依据学生的实质状况设计教法,给学生创建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采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课模式,促使了学生的主体参加,教课手段主要采纳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觉,主假如用直观法教课。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1)【学习目标】1、在察看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 1 元之内的人民币。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要点难点】认识各样面额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情境激趣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认真察看。
2、发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一样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3、揭露课题,齐读课题。
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认识人民币-人教新课标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3,例4教学目标:1.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人民币之间的简单计算,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互换。
教具准备:人民币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2分钟左右)1.揭示课题昨天我们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了简单的互换。
今天我们学习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和它们之间的互换。
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它们之间的互换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8分钟左右)第一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学(8分钟)自学指导:1)较大面值的人民币有哪些?2)出示主题图:认识课本54也例3的人民币?它们个是多少元?2.合作探究(15分钟左右)1)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紫色的版面是5元,蓝色的版面是10元,黄色的版面是20元,绿色的版面是50元。
红色的版面是100元。
第二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学(8分钟)自学指导:1)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
2)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3) 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4)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5)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6)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2.合作探究(15分钟左右)1)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2)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3) 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4) 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5) 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6) 一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归纳总结:我们从小要爱护人民币。
三、达标测试拓展提升(10分钟左右)1.效果检查完成第54页做一做1.22.拓展提升1)一张20元可以换----张5元。
2)一张50元可以换----张5元3)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20元4)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5)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5元板书设计: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1)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等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掌握l元=10角,1角=10分。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教育。
学习重、难点: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学习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小朋友都会到超市购物。
购物需要什么?1、出示一个文具盒,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的?2、请同学们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1、观察课本52页情境图,说一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2、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人民币)。
真棒!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1、认识准备的人民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
2、认识硬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
3、给这些钱分分类:(1)按元角分分类:结论:人民币的单位有()、()、()(2)、纸币、硬币结论:用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
用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4、小组交流:一角可以换()个1分。
一元可以换()个1角。
质疑:3元可以换几个1角?70分可以换几角?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课本第53页“做一做”。
1、写出下面的数。
()元()角( )角()分()元()角()元()角2、 1角=()分 20分=()角 1元=()角 10角=()元40角=()元5元=()角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1、有个同学要买一支钢笔、需1元2角,谁来说说可以怎样付钱?2、老师要买1元的圆珠笔、你能想到老师的付钱方法吗?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二)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
学习准备:模拟人民币学习流程:一、复习1、填空。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精心整理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毛感中心学校朱鸿坚
学习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初步认识人民币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学习重难点:
1 2 2 1元 3
的人民币。
学习难点: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的功能和作用,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设计
一、激趣定标
通过主题图让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人民币,明白要爱护人民币。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学习例1
认识人民币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硬币和纸币。
(1元、1角、5角,1分、2分、5分)
活动任务:怎样辨别1元、1角、5角,1分、2分、5分的人民币。
精心整理
学习要求:小组合作认真学习例1。
小组展示
2、学习例2
学习任务: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1元=10角,1角=10分。
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例2
小组展示
三、测评训练
1、独立完成教材53页做一做。
2、小组合作完成教材55页练习十二的第1、2、
3、4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知道了什么?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 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导学案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篇1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和节俭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会付币,在合作学习中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进率。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出示“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都要用到它。
”生它是钱。
师那么中国的钱叫什么呢?生它叫人民币。
师对,人民币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全班齐读课题。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二、自主体验,探究新知相互介绍,认识人民币师请你说一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生买东西,在超市、在商店、在菜市场……师小朋友们,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尖,平时家里的大人在逢年过节都会给我们压岁钱,你是怎么安排这些零花钱的你有存钱的习惯吗你打算把存下的钱做什么(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零花钱和节约用钱的好习惯教育。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课题
认识人民币
课型
复习课
设计说明
1.猜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课正式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猜一则有关人民币的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活动灵活多样,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认一认、换一换、算一算”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民币的面值、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的计算进行系统的复习,加深印象。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解决人民币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计算。
5分+5分=(1)角
4元+5元=(9)元
4元2角+7角=(4)元(9)角
8元6角-5角=(8)元(1)角
4.小明给希望工程捐了10元,还剩7元2角,他一共有多少钱?
10元+7元2角=17元2角
答:他一共有17元2角。
二、引导整理复习,使知识系统化。
(2 4分钟)
1.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一认。
教师点评和总结:
学习目标
1.通过“认一认、换一换、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对人民币的面值、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的计算进行系统的复习,加深印象。
2.学会解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复习人民币及人民币单位,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学习难点
系统复习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并能解决有关人民币的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人民币挂图。
4.算一算。
(1)课件展示多种商品及价格。
(2)课件分别出示问题:
①买一本故事书和一支圆珠笔共需多少钱?
②拿1元钱买一把直尺,应找回多少钱?
③一个文具盒比一块橡皮贵多少钱?
1.学生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五 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五认识人民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学习人民币的面值和用法;•学习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二、学习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学习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三、学习难点•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使用方法。
四、预习1. 课前思考通过观察周围的物品,请写出以下问题的答案:1.你见过人民币吗?你知道人民币有哪些面值?2.人民币有哪些用途?可以用来买什么东西?3.人民币有哪些基本单位?2. 阅读材料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简称“元”,单位是“角”、“分”。
人民币的面值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等。
人民币常用于买东西、缴纳税费、支付工资等。
3. 思考问题请根据阅读的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人民币的面值有哪些?3.人民币常用于哪些场合?五、课堂讲授1.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人民币是什么?有什么用途?2.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人民币的面值有哪些?2. 学习人民币的面值和用法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1元可以买些什么?2.20元可以买些什么?3.50元可以买些什么?3. 学习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角是多少分?2.分是多少元?3.如果你有10元,你可以兑换多少角?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笔记。
2.完成《她来自中国》课文的朗读和听写。
3.观察家里的零钱并数一数有多少元,写下每种面值的数量以及总共的金额。
七、学习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并了解了人民币的面值和用法,学习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学习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和使用人民币,也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学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
•能正确识别人民币的面额及其对应数值。
•掌握人民币简单的计算和比较方法。
•培养对人民币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意识。
二、重点内容
1. 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人民币的发行单位、面额和图案特点。
•人民币的单位:元和角的关系。
2. 人民币的使用和管理
•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人民币。
•如何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和比较。
三、学习过程
1. 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1.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发行单位、主要面额、图案特点等。
2.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记住各面额对应的数值。
2. 练习人民币的识别和计算
1.出示几张人民币图片,要求学生快速识别出面额并写出对应的数值。
2.给出一些人民币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3. 拓展应用
1.分发一些小商品的价格表,让学生用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进行购物模拟。
2.讨论一些有关人民币使用和管理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正确使用人民
币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人民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正确识别不同
面额的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比较。
同时,也应当明白正确使用和管理人民币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金钱管理习惯。
以上是本节课的学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相关知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一单元 《认识 人民币例1》

1.1角=( )分 20分=( )角 1元=( )角
10角=( )元 40角=( )元 5元=( )角
2.练习十二第1、2题。学生审题,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答案,教师巡视,订正做错的,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或我的疑惑
重难点预测
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小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
难点
突破方法:借助模拟人民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中认知。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一、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任务1:认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任务2:交流你认识的币值。
任务3:交流你用过的人民币
指名一人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分组当顾客来购买不同的商品,并说出自己的的购买方法。(渗透:购物时我们应该要守秩序,讲文明,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4.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过得真快呀,你们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真棒,不但学会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还能自主购买商品,懂得了要爱惜人民币,爱护人民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下一节课,我们还将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
5.认识人民币
执教教师
学生
一年级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பைடு நூலகம்,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 角,1角=10分。
3.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4.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8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8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人民币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等值间的换钱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观察人民币、数钱、换钱的活动,引导学生先分类,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放在一起,交流自己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在认识了元角分的基础上,组织兑换人民币,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个存钱罐学生准备:自己存钱罐中的人民币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拿出存钱罐,问:同学们认识它吗?对于人民币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二、研究问题、精讲点拨:1、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师出示一张1元的人民币:谁知道这是一张面值多少的人民币?在你的存钱罐里找出这样的人民币。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认识1元的人民币的?生:上面写有“1元”。
师:写有数字的这一面叫“正面”,印有图案的一面叫“反面”。
1元的人民币反面有什么图案?找一找,你手中还有那些也是以“元”作单位的人民币?生:2元、5元、硬币······2、认识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师:你能找出以“角”作单位的。
人民币吗?说说看,有哪些?把2角和2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单位不一样。
生:图案不一样。
生:2角短一些,2元长一些。
3、认识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师:找一找,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都有哪些?你发现了什么?4、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师:老师想用1张1元的人民币换成1角的人民币,谁能帮帮老师,应该换几张?为什么?生:10张。
1元=10角师:1角可以换多少分?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类化练习:能数数你的存钱罐里有多少人民币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认识人民币——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 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 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认识人民币。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人民币的各种面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兑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不同面额之间如何进行兑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我准备了一些人民币的图片,以及一些兑换的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从孩子们熟悉的购物场景引入,让孩子们思考,购物时我们是如何支付的?引入人民币的概念。
2. 讲解:我会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孩子们认识它们,并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兑换题目,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巩固他们对于人民币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100元 50元 20元 10元 5元 1元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找出家里的零钱,尝试进行兑换练习。
2. 请孩子们画出他们喜欢的东西,并计算需要多少人民币才能买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看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人民币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使用人民币,加深对人民币的理解。
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我会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孩子们去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购物场景。
这是因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人民币,通过他们熟悉的情景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图片和一些兑换题目。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认识人民币,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人民币的理解。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导学案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2~56页,例1、例2、例3、例4,练习十二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等认识人民币。
2、理解l元=10角,1角=10分教学难点:理解l元=10角,1角=10分教学准备:人民币学具、硬币、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1元以下的人民币)一、谈话导入、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认一认(1)利用手中的人民币学具,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可以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2)看书53页的例1,认识更多的人民币。
(3)认真观察观察人民币的正反面都有什么?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人民币的单位有()、()、()三、自我探究、分一分(1)用你的喜欢的方法给人民币分分类。
按质地分按单位分2、换一换(1)换钱游戏:(有小组内换一换)一张2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个1角。
元=______角角=______分(2)一人拿一元钱,另一人拿等值的钱交换(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找出多种方法并优选出最简便的)。
提示:人民币是国家的象征,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另外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四、课堂测评、人民币的单位有()()()2、9元=()角80角=()元元=()张2角元=()个5角5角=()张1角和()张2角3、完成48页做一做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有: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通过“换钱”活动,懂得1 元=10 角。
3、知道人民币的功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教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
5、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难点是人民币的换算关系使学生知道1元=10 角(四)、教学准备:信封内装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各一套,各种面值的硬币若干枚。
二、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对人民币的认知是不系统和不平衡的,学生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了本课。
三、课时计划1、认识人民币.......................... 2 课时2、简单的计算 .......................... 2 课时四、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并得到“经历、体验”。
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法,给学生创设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觉,主要是用直观法教学。
学习目标】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 1 元以内的人民币。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
【重点难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1)一、情境激趣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
分组活动,完成活动一。
小组汇报,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买手表该付多少钱?( 1 元)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 1 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
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弓I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 1 元=10角”,那么1 角等于几分呢?( 1 角=10 分)完成活动二。
3、试一试:一张 1 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完成想想做做3、4、5 题。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说说你学到了哪些本领?有哪些收获?放学以后,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 1 元。
五、感恩家长,汇报成果:将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家长听。
【学习心得】___________ ( 1.我很棒,成功了; 2.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反思:板书:认识小面值人民币1元5角1角1分2分 5 分1 元=10 角 1 角=10 分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2)【学习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2、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3、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 拾金不昧。
【重点难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家长陪学,真情体验指导孩子完成(一)和(六)两部分学习要求。
对照真钱教会孩子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教育孩子不乱花钱。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1、买东西用什么来付款?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2、观看认识人民币。
三、探索规律,提高能力:1、你认识哪些人民币?用模拟人民币分类<2、人民币的单位是:元(最大)、角、分C3、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拾金不昧。
四、活动深化,拓展思维1、认识真钱: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友情小提示:①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 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②书上的人民币在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2、完成48-49页全部内容:知道1元=103、练一练:4、填一填:课本53页1、2题。
五、总结梳理,形成系统说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六、感恩家长,汇报成果:将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家长听。
【学习心得】_____________ ( 1 •我很棒,成功了;2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反思:板书设计:5元10元1张5元可以换5张1元。
20元50元100元1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1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1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
1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O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第三课时: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学习目标】1、学会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3、主动快乐地学数学、用数学。
【重点难点】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一、家长陪学,真情体验指导孩子完成(一)和(六)两部分学习要求。
与孩子一起完成下列各题: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3、填空:1元=()角;1 角=()分;一张2角可以换()个 1 角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1、完成例5 填空;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友情小提示:【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在 1.26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叫小数点),意思是: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1.26 元是1 元 2 角6 分;35.90元是35 元9 角。
2、做一做:50页第1、2 题。
三、探索规律,提高能力1、:想一想,连一连,算一算。
2、完成例7.☆友情小提示:元角分的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减。
3、做一做:表格。
四、活动深化,拓展思维(最少完成两题)1、连一连,用模拟人民币付款:第3、4 题;2、算一算,填一填,摆一摆,你是怎样想的:第5、6、7 题;3、游戏:五、总结梳理,形成系统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谁来说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六、感恩家长,汇报成果1、将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家长听。
2、与家长一起去商店或超市买东西,观察物品标价,你怎样付款?3、调查课本页第8 题表格中物品的价格(填表)。
【学习心得】______________ ( 1.我很棒,成功了; 2.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反思:板书设计: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例5:1 元 2 角=12 角例6:5+8=13 角13 角=1 元 3 角第四课时:简单的计算(2)【学习目标】1学会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2、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3、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一、家长陪学,真情体验指导孩子完成(一)和(六)两部分的学习要求。
相信您能做到!相信孩子能行!与孩子一起完成下列各题:1元8角二()角;12角二()元()角1元3角二()角;15角二()元()角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1、比一比,做一做:将答案填在55页第10、11题上2、说一说,列算式:学习例题8.3、连一连,填一填,说一说。
三、探索规律,提高能力1、把对应的价格用线连起来。
本子0.50元5角墨水 3.00元35元书包35.00元 3 元尺子 1.20元7 元8 角彩笔7.80元 1 元2 角2、如果我要买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共用多少钱?3、如果我用10 元去买一瓶墨水,该找回我多少钱?☆友情小提示:元角分的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减。
四、活动深化,拓展思维1、找多少:“做一做”,用模拟币说一说,写一写。
2、填一填:第9 题。
3、游戏:flash5.3五、总结梳理,形成系统: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六、感恩家长,汇报成果:将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家长听。
【学习心得】_______ ( 1.很棒,成功了; 2.收获很大,仍需努力。
)反思:板书设计:用数学--- 买东西用13 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