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第十一章 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
细胞生物学第11章-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
(3)不同的细胞通过各自的受体,对胞外信号应答, 产生相同的效应。如:肝细胞肾上腺素受体和胰 高血糖素受体结合各自的配体激活以后,都能促 进血糖的升高。
(4)一种细胞具有一套多种类型的受体,应答多种 不同的胞外信号,从而启动细胞的不同生物学效 应。
(3)自分泌(autocrine):
细胞对自身分泌物产生反应,常见于病理 条件下。如:肿瘤细胞合成释放生长因子刺 激自身。
(4)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细胞兴奋后,动作电位的传递,引起突 触前突起终末分泌化学信号,扩散至突触后细 胞,实现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2 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contactdependent signaling):即细胞间接 触性依赖的通讯
(3)气体信号分子: 第一个发现的气体信号分子是NO,可以进入细胞直 接激活效应酶,参与体内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2. 受体(receptor)
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大分子, 通过和配体的结合,经信号转导作用,最终表现为生 物学效应。
▪ 受体的结构特点:
多为糖蛋白,至少包含配体结合区和效应区2个 功能区域,分别具有结合特异性和效应特异性。
▪ 特异性 ▪ 放大作用 ▪ 信号终止或下调特征 ▪ 整合作用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一、细胞内受体与基因表达
细胞内受体活化的机制:
激活前:受体和抑制性蛋白结合成复合物 激活后:如果甾类激素和受体结合,导致抑制
性蛋白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使受体暴露出 DNA结合位点,激素-受体复合物与基因调 控区(激素应答元件,hormone response element, HRE)结合,影响基因的转录。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附分子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 附分子
三、化学突触 synapse
• 存在于可兴奋细胞间,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传 导兴奋。
• 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 • 突触前神经元突起末梢膨大,称突触小体。 • 突触小体内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 附分子
二、锚定连接
• (一)粘着带与粘着斑 • 粘着带(adhesion belt) :
– 呈带状环绕细胞,位于紧密连接下方。 – 相邻细胞间的粘合分子为E-钙粘素。 – 连接的细胞骨架成分为actin。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 附分子
Adhesion belt or
Adherens junction
• 半桥粒(hemidesmosome):位于上皮细胞基面 与基膜之间,连接蛋白为整合素。连接的细胞内 骨架成分为角蛋白。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 附分子
Structure of the Skin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 附分子
三、通讯连接
• (一)间隙连接 gap junction • 连接处有2~4nm的缝隙。 • 基本单位称连接子,由6个相同或相似的跨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 附分子
一、封闭连接
• (一)紧密连接 • 存在于脊椎动物的上皮细胞间。 • 连接区域CAM构成焊接线,也称嵴线。相
邻质膜紧密结合,没有缝隙。 • 主要作用:封闭相邻细胞间的接缝,防止
溶液渗入,构成脑血屏障和睾血屏障。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连接与细胞粘 附分子
Tight Junction between two type I pneumocytes
11细胞外基质
A Proteoglycan Complex
蛋白聚糖
蛋白聚糖多聚体
氨基聚糖
蛋白聚糖
软骨中蛋白聚糖电镜图片
2.蛋白聚糖在内质网中合成并装配 • 核心蛋白在内质网相连核糖体中合成 • 核心蛋白质的Ser残基在内质网中装配上 GAG链。 • 首先合成由四糖组成的连接桥(Xyl-GalGal-GlcUA)连接到Ser残基上,然后在糖 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延长糖链。 • 硫酸化、异构化修饰 • 除HA及肝素外,其他GAG均不游离存在。
• 交联:由侧向相邻的lys或hyl残基氧化后所 产生的两个醛基间进行缩合而成。交联后
后形成不溶性纤维,原胶原呈阶梯状排列,
电镜下可见间隔67nm的横纹。
– 新生儿的胶原交联程度低而易于抽提。 – 年龄增加,胶原交联程度高,皮肤血管组织僵 硬老化。
Structures of the collagen
Collagen fibrils around a fibroblast
1.胶原分子结构 胶原是三条α多肽链形成的 三股螺旋,长300nm,直径 1.5nm,富含Gly,Pro和Lys 胶原的每条链由重复的GlyX-Y序列构成。(X=pro, Y=hyp或hyl) Gly-X-Y序列使α链卷曲为 左手螺旋。三股链再绕成右 手超螺旋。
2.蛋白聚糖 (proteoglycan)
1.结构: 由氨基聚糖(除HA)与核心蛋白(core protein)的 丝氨酸残基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分子。 若干蛋白聚糖单体借连接蛋白以非共价键与透明质 酸结合形成多聚体巨分子。 显著特点是多态性:不同的核心蛋白, 不同的氨基 聚糖; 软骨中的蛋白聚糖是最大巨分子之一, 赋予软骨以 凝胶样特性和抗变形能力; 蛋白聚糖可视为细胞外的激素富集与储存库,可与 多种生长因子结合,完成信号的传导。
医学细胞生物学最新版1绪论
密码假说。
Introduction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促进了细胞生物 学的形成与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始,分子生物学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 时期:
DNA重组技术、DNA序列分析技术等不断地渗透 到细胞学各领域,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一)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学研究深入到 亚显微水平
20世纪70年代,随着超高压电子显微镜的出现,相 继发现了细胞质(cytoplasm)中纵横交错的网状细 胞骨架结构和细胞核基质内的网状核骨架结构。
Introduction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一)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细胞学研究深入到 亚显微水平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促进了细胞生物 学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完成,逐渐发展起来的基因组学 和蛋白质组学,以及新近于真核细胞内发现的控制 基因信息流通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和 不依赖DNA序列的表观遗传(epigenetics)等新兴领 域生命信息和新技术体系的引入,预示着细胞生物 学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Introduction
首页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一、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
(二)细胞学说(cell theory)的创立
2.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对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恩格斯评价细胞学说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 大发现之一。
细胞生物学细胞基质与功能
细胞基质与功能细胞外基质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然而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大都以组织的形式存在,组织中除了细胞成分外,尚存在有非细胞性的细胞间物质。
在动物组织中,这种细胞间物质是由一些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构成结构网络,这些存在于细胞间的大分子结构称为细胞外基质。
实际上细胞外基质是细胞的分泌物在细胞附近构成的精密结构,它通过与细胞质膜中的细胞外几种受体结合,同细胞建立相互关系。
它对细胞的分化、增殖、形状、迁移和功能活动都由重要的影响。
细胞外基质主要由凝胶基质和纤维网架构成凝胶基质为多糖,包括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纤维网架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非两种,一是起结构作用的,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一是起黏合作用的,如纤连蛋白和层连蛋白。
基质中的多糖凝胶使细胞外基质具有抵抗压力的作用,细胞外基质凝胶中的纤维呈网状结构,因而各种养料、代谢产物和激素等物质可穿越网孔迅速扩散,便与在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交换。
细胞外基质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细胞外机制不仅为组织的构建提供了框架,还对其接触的细胞命运及其它功能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
细胞外机制具有以下功能:1.细胞外基质将细胞粘连在一起构成组织;动物组织的构建既是多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结果2.提供细胞外网架,在组织中或组织之间起支持作用3.细胞外基质的三维结构即成分是动态变化的没通过细胞微环境的改变对细胞形态、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起到控制作用。
糖胺聚糖(GAG)糖胺聚糖是重复二糖单位构成的长链多糖,不分支。
二糖单位为氨基糖(N-乙酰葡糖胺或N-乙酰版乳酸)和糖醛酸(即葡萄糖醛酸)。
氨基糖大多硫酸化。
过去糖胺聚糖也称为粘多糖。
根据糖残基性质、连接方式和硫酸基的数量和存在部位。
可将糖胺聚糖分为4类:1.透明质酸 2.硫酸软骨素和硫酸皮肤素 3.硫酸类肝素和肝素 4.硫酸角质素糖胺聚糖的特性与功能意义:糖胺聚糖多糖连不能曲折,形不成球状构象,呈充分展开构象,且糖胺聚糖呈高度亲水性。
细胞生物学课程第11章(细胞外基质)
1.分子结构
• • 纤粘连蛋白分子的不同肽链结构亚单位具有极为相似的氨基酸序列,每一肽链亚单位构成多个具 有特定功能的球形结构域。 不同的球形结构域可分别与不同的生物大分子或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是一种多功能分子。
2.RGD序列
• RGD(Arg-Gly-Asp)序列,整合素识别与结合的部位。 • 化学合成的RGD三肽可抑制细胞在纤粘连蛋白基质上粘附。
1.分子结构
• 一条重链(α )和二条轻链(β 、 γ )二硫键交联而成的异三聚体, 外形呈十字形,三条短臂各由三条 肽链N端序列构成。 多个结构域可和多种物质结合
•
2.功能
基底膜的主要组分,在基底 膜的基本框架的构建和组装 中起了关键作用。 有RGD序列,使细胞黏附在 基底膜上,促进细胞的生长 并使细胞铺展而保持一定的 形态。 通过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可直接或间接控制细胞的活 动。
胶原有刺激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是细胞贴附的重要基质成分。 胶原可诱导细胞分化,如干细胞在不同类型胶原诱导下可向不 同的细胞进行分化。
哺乳动物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不同的胶原
胎儿皮肤中含有大量III型胶原,成人皮肤中被I型胶原所代替
5.胶原与疾病
• 坏血病:
• 皮肤过度松弛症 (Ehlers-Danlos): 胶原纤维不能正常装配,皮肤和其他结缔 组织降低强度而变得非常松弛。
一方面细胞通过控制基质成分的合成和降解决定 细胞外基质的组成; 另一方面细胞外基质影响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一)细胞外基质是由其所在组织细胞分泌的
各种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含量和存在形式不同,都是由该组织 的细胞合成与分泌的。 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不同的发育阶段,所产生的细胞外基质也有所 不同。
细胞生物学 13.细胞外基质
成纤维细胞
透明质酸 蛋白聚糖
肥大细胞
结 缔 组 织
概述 (Overview)
ECM的功能
调节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
增殖 分化 迁移 存活及死亡
整合素受体 纤粘连蛋白
微丝
第一节 ECM的主要成分
一、糖胺聚糖与蛋白聚糖 二、胶原 三、弹性蛋白
四、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
五、基膜
一、糖胺聚糖与蛋白聚糖
主要分布于皮肤、角膜、骨、肌腱、韧带等 为结缔组织提供抗张强度
原胶原 原纤维 胶原纤维 三股 肽链
Collagen fibers as seen by SEM
2. 胶原的分类
成网胶原,
胶原一级结构中的 Gly-X-Y 重复序列被一些非重 复序列所间隔,并形成散在的球状结构区域,因 而导致三股螺旋结构中断和折转,形成网状结构 包括Ⅳ和VII型胶原 是基膜大分子网络的主要组成成分
成网胶原的结构
C C C 7S N N N N C 7S N 7S N来自CCC
C 2个Ⅳ型胶原分子 C端的聚合
1个Ⅳ型胶原分子
4个Ⅳ型胶原分子N端的共价交联
Ⅳ型胶原分子形成的网状结构示意图
2. 胶原的分类
原纤维相关胶原
具有间断三股螺旋并与原纤维相关的胶原 (FACIT) 包括IX和Ⅻ型胶原 结合在胶原原纤维的表面,与 ECM 中的其他 成分相互作用,辅助原纤维性胶原的装配
膝关节
概述 (Overview)
ECM的功能
为组织的构建提供支撑框架
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中ECM特化为基膜
肌肉 基膜
上皮 腔面
结缔组织
基膜
结缔组织 基膜 肌细胞 质膜
《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关系
cell Biology
2、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是在细胞的控制下进行的 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是由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 酶催化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在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 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家族联合作用下被降解;细胞还 可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控制 蛋白酶的作用程度和范围。
cell Biology
纤连蛋白的功能
1、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着:黏着斑
2、纤连蛋白与细胞迁移 3、纤连蛋白在组织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cell Biology
层粘连蛋白
cell Biology
层粘连蛋白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细 胞外基质成分。 在成体,它主要存在于上皮下和内皮下紧靠 细胞基底部,还存在于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周围。
cell Biology
cell Biology
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的功能
1、使组织具有弹性和抗压性 2、对物质转运有选择渗透性 3、角膜中蛋白聚糖具有透光性 4、氨基聚糖有抗凝血作用 5、细胞表面的蛋白聚糖有传递信息作用 6、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与组织老化有关
二、胶原与弹性蛋白 胶原是动物体内 高度特化的纤维蛋白 家族,是人体内含量 最丰富的蛋白质。胶 原可由成纤维细胞、 软骨细胞、成骨细胞 以及某些上皮细胞合 成并分泌到细胞外。
cell Biology
cell Biology
蛋白聚糖聚合体
软骨中的蛋白 聚糖复合体是已知 的最巨大分子之一。 它的氨基聚糖为硫 酸软骨素和硫酸角 质素。
核心蛋白
连接蛋白 透明质酸
硫酸角质素
硫酸软骨素
cell Biology
蛋白聚糖的合成和装配
蛋白聚糖的核心蛋白肽链在粗面内质网核糖 体上合成,随后进入内质网腔装配上直链多糖。 在装配时,一个转移的连接四糖首先结合到核心 蛋白的丝氨酸残基上,在丝氨酸所处的肽链部位 具有专一的构象,可被识别。然后在糖基转移酶 的作用下,一个个糖基一次加接上去,形成了氨 基聚糖糖链。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 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 2.胶原的类型
• α链是原胶原的基本亚单位,目前已发现42种不同的α链,27 种胶原;不同的α链以不同方式组合成不同类型的胶原。
每型胶原由3条相同或不同的α链构成: • I型胶原是异源三聚体:[α1(I)]2[α2(I)],分布于肌腱、皮肤、
骨、韧带,形成较粗的纤维束,具有很强的抗张强度。 • II型胶原是同源三聚体:[α1(II)]3,存在于软骨中。 • III型胶原是同源三聚体:[α1(III)]3,存在于皮肤、肌肉、结缔
IV型胶原:三股肽链不含规 则的(Gly-x-y)三肽重复序 列不形成α螺旋结构。
前胶原分子的前肽不被切除 C-端“头对头”形成二聚体 几个二聚体再交联形成网络
结构,构成基膜的骨架。
硫酸基
分布组织
0
结缔组织、皮肤、软
骨、玻璃体、滑液
0.2-2.3 软骨、角膜、骨、皮 肤、动脉
1.0-2.0 皮肤、血管、心、心 瓣膜
0.2-3.0 肺、动脉、细胞表面
2.0-3.0 肺、肝、皮肤、肥大 细胞
0.9-1.8 软骨、角膜、椎间盘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透明质酸——是糖胺聚糖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
二糖单位{
糖醛酸(葡萄糖醛酸 / 艾杜糖醛酸)
• 因糖残基 上有 羧基,故糖胺聚糖 呈强负电性。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
肝素、硫酸乙酰肝素
硫酸角质素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氨基聚糖
二糖单位
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HA
葡萄糖醛酸 N-乙酰葡萄
硫酸软骨素
葡萄糖醛酸
chondroitin sulfate, CS N-乙酰半乳糖
第11篇 细胞外基质及其及细胞的相互作用
织,维持组织的弹性和韧性,防止组织撕裂和 过度伸展。
4.合成、装配与降解 在内质网合成后以可溶性弹性蛋白原的形式分泌
到细胞外,由赖氨酸之间相互交联转配成弹性 纤维网。降解有弹性蛋白酶催化。
32
三、粘着糖蛋白
粘着糖蛋白是胞外基质中一类多功能大分子, 有多个结构域,各个结构域可与不同的细胞和 胞外基质成分结合;从而使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相互黏着。
1.结构:由氨基聚糖(除透明质酸外)与核心蛋 白(core-protein)共价结合的高分子复合物。
蛋 透明质酸(中轴)
白 聚
连接蛋白
2.合成 (1)核心蛋白合成(
糖 多 聚
蛋白聚
核心蛋白(单链 多肽)
结合核糖体) (2)核心蛋白 + 糖链
体 糖单体 氨基聚糖(相同 → 蛋白聚糖单体(内质
或不同)
网腔)
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 肌细胞; 各类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雪 旺氏细胞,牙本质细胞
21
(1) 胶原在细胞内的合成 mRNA
在rER附着核糖体中合成多肽, 并进入ER腔
多肽链
在ER腔中, 切去信号肽; 脯氨 酸羟基化,赖氨酸羟基化和糖 基化; 肽链两端加上前肽序列
前链
在ER腔中, 3条链之间相互 交联形成前胶原分子
生有关;
(3)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愈伤组织局部的FN 过度表达导致瘢痕过度形成。
(4)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表面纤连蛋白受体 异常,细胞粘着力降低,细胞容易脱离组织 而转移。
38
(二)层粘连蛋白 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是胚胎发育过程各种组织基膜
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精】第一、二、三章细胞概述1.细胞学说2.中膜体3.细胞融合4.细胞株5.细胞系6.细胞学说7.分辨率8.原位杂交9.原代细胞10.传代细胞11.负染色技术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脂质体2.细胞膜3.细胞连接4.紧密连接5.间隙连接6.CAM7.钙黏素8.选择素9.整联蛋白10.细胞外表面细胞外被11.细胞外基质12.层黏连蛋白13.凝集素14.生物膜15.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导1.细胞识别2.受体3.第二信使4.细胞通讯5.第一信使6.协同运输(cotransport)7.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8.主动运输9.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10.胞吞作用(exocytosis)11.组成型胞吐途径(constitutiv eexocytosis pathway )12.调节型胞吐途径(regulated eexocytosis pathway)13.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14.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es)15.双信使系统(double messenger system)16.激酶磷酸化级联反应( phosophorylationcascade)第六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1.信号肽2.共转移3.后转移4.导肽5.内质网6.溶酶体7.微粒体微体8.内膜系统细胞质膜系统9.细胞质基质10.跨膜运输11.肌质网12.SRP DP13.O-连接糖基化N-连接糖基化14.溶酶体15.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16.调节型分泌途径组成型分泌途径17.融合蛋白18.乙醛酸循环体19.信号肽导肽20.分子伴侣第七章细胞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1.氧化磷酸化2.化学渗透学说3.类囊体4.碳同化5.循环式光合磷酸化6.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7.Q循环8.C4 途径9.导肽10.内共生学说第八章细胞核和染色体1.多线染色体2.拓扑异构酶3.常染色体4.异染色体5.着丝粒6.动粒7.次缢痕8.随体9.核仁10.核仁组织区第九章核糖体1.多聚核糖体2.A位点3.P位点4.核酶5.小分子RNA6.剪接体7.遗传密码8.反密码子9.RNA编辑10.蛋白酶体第十章细胞骨架1.细胞骨架2.微管3.微管组织中心4.中心体5.微丝6.中等纤维7.肌动蛋白8.胞质环流9.微管踏车现象10.成核反应第十一章细胞增值及其调控1.细胞增值2.无丝分裂3.有丝分裂4.减数分裂5.细胞周期6.R点7.有丝分裂器8.接触抑制9.cdc基因10.原癌基因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调控1.管家基因2.奢侈基因3.组合调控4.细胞全能性5.终末分化6.隐蔽mRNA7.胚胎诱导8.位置效应9.接触性抑制10.抑癌基因第十三章细胞衰老和凋亡1.Hayflick界限2.凋亡小体3.细胞凋亡4.Caspases蛋白家族5.Bcl-2基因6.P53基因7.Ced基因8.死亡底物9.死亡酶10.自由基第一、二、三章细胞概述1.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2.研究细胞生物学有何重要的实践意义?3.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5.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6.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7.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别,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8.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细胞生物学-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
粘着带(adherens belt)
●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
●靠钙粘着蛋白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粘着带处相邻细胞中 的肌动蛋白丝束通过钙粘蛋白和附着蛋白编织成了一个穿细
胞网,把相邻细胞联合在一起。
●
(四)粘着斑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亦存在粘合连接,连接处的质膜 呈盘状,称为粘着斑(adhesion plaques)。使细胞中的肌 动蛋白丝束和基质连接起来。
间隙连接的功能:
1.连接作用。 2.能在细胞间形成电偶联(electrical coupling)。电偶联在神 经冲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 代谢偶联(matebolic coupling)。代谢偶联可使小分子代 谢物和信号分子通过间隙连接形成的水性通道, 从一个细胞 到另一个细胞。如cAMP和Ca2+等可通过间隙连接从一个细 胞进入到相邻细胞, 因此,只要有部分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作 用,可使整个细胞群发生反应。
三、化学突触 synapse
是存在于可兴奋细胞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作用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 导兴奋。
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 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起末梢膨大呈球形,称突触小体。 突触小体内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化学突触的结构(具有小囊泡的一侧为突触前膜)
四、细胞粘附分子 (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
连接子通道的开关可受到调节
当细胞受到损伤时,质膜渗漏,细胞中的代谢物流出, 细胞外高浓度的Ca2+和Na+进入细胞内,[Ca2+]变化对间隙连 接的通透性有调节作用:立即引起间隙连接的通道关闭,避 免影响相邻的正常细胞,造成营养物质流失。
有学者认 为,通道关闭 是由于连接子 的每个亚单位 发生小的扭转 而造成的。
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胶原的类型
目前已发现的胶原类型多达26多种,其中Ⅰ-Ⅳ型较 为常见。
Ⅰ型胶原:肌腱、皮肤、韧带及骨中; Ⅱ型胶原:主要存在于软骨中; Ⅲ型胶原:形成纤维网,存在于 血管壁、各种软组织
和器官间质中; Ⅳ型胶原:仅限于各种基底膜中。
胶原纤维、胶原原纤维与胶原分子结构关系示意图
胶原原 纤维
胶原纤 维束
可以结合:肝素、纤维蛋 白、胶原、血小板反应蛋白、 凝血因子、多胺以及DNA。
RGD序列:是纤连蛋白和其他某些细胞外基质中所含有的,可 以被细胞表面的整联蛋白所识别的Arg-Gly-Asp三肽序列。
2. 纤连蛋白的功能
(1)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着 (2)纤粘连蛋白与细胞迁移有关 (3)纤粘连蛋白在组织创伤中的作用
成纤维细胞周围的胶原纤维
2.胶原的合成装配与降解
胶原来源:
由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及某些上皮细胞合 成并分泌到细胞外。
(1)胶原的合成:细胞内 (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2)胶原的装配:细胞外 (3)胶原的分解:细胞外
在粗面内质网腔,切去信号肽,在N 端和C端添加短前肽(前-链) 前-链 羟化酶、糖基化酶
原胶原
原胶原的三 股螺旋
1.原胶原分子的结构
(1)由三条α多肽链形成三股螺旋; (2)氨基酸规律排列形成三肽重复序
列(Gly-X-Y); X= Pro,Y= Hypro或(Hylys) (3)每条肽链中,Gly含量占1/3,Pro 和Lys常被羟基化形成的Hypro和 hylys ;某些hylys选择性糖基化。
原胶原
原胶原的三股螺旋
胶原的降解
胶原
胶原酶
通常以非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液和组 织中,在分娩后的子宫和创伤组织 中,胶原酶活性显著增高。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细胞生物学-课件
信号转导
细胞外基质通过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传递生长、分化等信号,影响细胞行 为。
物质交换
细胞通过细胞外基质摄取营养物质, 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力学响应
细胞能够感知并响应细胞外基质的物 理特性,如应变、张力等,从而调整 自身行为。
05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
相互关系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细胞连接是指细胞间相互作用和连接的方式, 包括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等。
细胞外基质是由多种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组成 的复杂网络,为细胞提供支持和保护。
细胞连接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 细胞外基质通过与细胞连接的相互作用,影响 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
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 胞外基质
• 引言 • 细胞连接 • 细胞粘附 • 细胞外基质 •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
相互关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细胞连接、细胞粘附与细胞外基质的定义
01
02
03
细胞连接
细胞连接是指细胞间通过 特定分子相互连接的方式, 包括紧密连接、锚定连接 和通讯连接等。
功能粘附不仅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 生理功能,还与肿瘤转移、炎症反应 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信号转导与粘附
信号转导与粘附是相互关联的过程,细胞粘附分子在介导细 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同时,也传递着生长因子 、激素等信号分子。
这些信号分子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细胞的生 长、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疾病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粘附
细胞粘附是指细胞与细胞 之间或细胞与胞外基质之 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粘附 分子实现。
医学细胞生物学之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一.细胞外基质的定义细胞外基质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的蛋白质和多糖纤维等交错形成的网络胶状结构体系,或简言之为细胞成分之外的组织成分的总称。
二.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细胞外基质不仅将细胞整合在一起并决定其物理性质,而且对细胞的存活、形态、功能、增殖、分化、迁移及死亡等各种生物学行为加以调节。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
一方面,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作为细胞组织病理改变的重要生理指标;另一方面,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细胞外基质也会作用于周围的细胞及组织器官,进而促使和导致相关病理改变的发生。
三.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分可分为三类:①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凝胶样基质;②胶原和弹性蛋白等--纤维网架, 结构蛋白;③非胶原性黏合蛋白,包括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粘附成分1.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1)氨基聚糖(1)结构:重复的二糖单位聚合而成的无分支直链多糖(2)分类:(3)重要特征:1.与蛋白质链不同,该碳水化合物链不会折叠成致密结构,因此氨基聚糖在基质中占据很大的空间2.氨基聚糖带负电荷,具有强烈的亲水性和吸附阳离子能力。
氨基聚糖可与水分子结合形成凝胶,结果产生膨胀压可抵抗外界压力。
透明质酸:结构:最简单,无硫酸基团,含有大量亲水性的负电荷基团COO-,全部是由单纯的葡萄糖醛基和乙酰氨基葡萄糖二糖结构单位重复排列聚合而成。
形态:呈无规则卷曲状功能:赋予组织弹性、抗压性,并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促进细胞迁移、增殖降解:透明质酸酶2)蛋白聚糖结构:是由一条称之为核心蛋白质的多肽链与硫酸氨基聚糖共价结合的高分子量复合物,是一种含糖量极高的糖蛋白。
核心蛋白为单链多肽,在同一个核心蛋白上可同时结合一个到上百个同一种类或不同种类的氨基聚糖链,形成大小不等的蛋白聚糖单体,若干个蛋白聚糖单体又能通过连接蛋白与透明质酸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蛋白聚糖多聚体。
2.胶原和弹性蛋白1)胶原胶原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个纤维蛋白家族,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
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一、概述细胞外基质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构成支持细胞的框架,负责组织的构建;对细胞形态、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是由一些不溶性大分子构成的、结构精细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为细胞的生存及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并通过信号转导系统影响细胞的形状、代谢、功能、迁移、增殖和分化。
二、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一)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是一些高分子的含糖化合物。
构成细胞外高度亲水的凝胶,赋予组织良好的弹性和抗压性。
1. 氨基聚糖(GAG )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直链多糖。
又称粘多糖。
二糖单位之一是氨基己糖(N -乙酰氨基葡萄糖或N -乙酰氨基半乳糖)。
二糖单位另一个糖残基多为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或艾杜糖醛酸),糖残基带有羧基,呈强负电性。
据糖残基的性质、连接方式、硫酸化数量和存在的部位,可分为六种:(1)透明质酸(HA )存在于结缔组织、皮肤、软骨、滑液、玻璃体。
5000-10000个二糖重复单位排列构成。
二糖为N -乙酰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是唯一不含硫酰酸基团的氨基聚糖其糖醛酸的羧基带有大量负电荷,其相斥作用使整个分子伸展膨胀,占据很大的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可产生膨压,赋予组织良好的弹性和抗压性。
其表面有大量亲水基团,可结合大量水分子,形成凝胶。
在组织创伤、早期胚胎中尤为丰富,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
胚胎发育早期的空间填充物,用于定形,如心脏形成。
作为关节液的重要成分,有润滑作用。
(2)硫酸软骨素(CS )存在于软骨、角膜、骨、皮肤、动脉。
(3)硫酸皮肤素(DS )存在于皮肤、血管、心、心瓣膜。
(4)硫酸乙酰肝素(HS )存在于肺、动脉、细胞表面。
(5)肝素存在于肺、肝、皮肤、肥大细胞。
(6)硫酸角质素(KS )存在于软骨、角膜、椎间盘。
多糖 纤维蛋白结合作用:胶原和弹性蛋白黏合作用:纤黏连蛋白和层黏连蛋白(非胶原性黏合蛋白) 纤维网架 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凝胶样基质2. 蛋白聚糖(PG)是由氨基聚糖(除透明质酸外)与核心蛋白共价形成的高分子复合物,不同于一般糖蛋白。
医学细胞生物学:11 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2020/10/31
Wanghs Sun Yat-sen University
5
一、氨基聚糖及蛋白聚糖
(一)、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
GAG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直链多糖。 二糖单位通常由氨基已糖和糖醛酸组成, 因糖残基上带有羧基,故氨基聚糖呈强负电性。
2020/10/31
一种是疏水短肽,赋予分子以弹性; 另一种为富含丙氨酸(Ala)及Lys残基的α螺旋,负责在相 邻分子间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2020/10/31
Wanghs Sun Yat-sen University
31
2. 弹性蛋白的合成、装配与降解
(1). 弹性蛋白的合成、装配 弹性蛋白在内质网合成后,以可溶性弹性蛋白原的形式分泌 到细胞外,通过赖氨酸残基之间相互交联装配成弹性纤维网 弹性纤维网既可伸长又可回缩,共存于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的 弹性蛋白与弹性纤维相互交织,在赋予组织一定弹性的同时, 又具有高度的韧性,可以限制其伸展程度,防止组织撕裂。
5.细胞表面的GAG有传递信息作用: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作为质
膜的整合成分,以跨膜蛋白的方式,胞外区可与信号分子结合
6. GAG和PG与组织老化有关:种类和数量随龄变化,胚胎发育
早期,HA生成旺盛,促进细胞增殖、迁移,组织细胞分化;关
节软骨中的PG随龄增长而减少; GAG可结合Ca2+,使组织钙化,
骨盐沉积。
2020/10/31
Wanghs Sun Yat-sen University
17
(四)、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与疾病
Hunter综合症(粘多糖累积病):先天性缺乏降解氨基聚糖的酶,
导致硫酸皮肤素等氨基聚糖及蛋白聚糖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细胞外基质(ECM):是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由蛋白和多糖构成的精密有序的网络结构。
不仅对组织细胞起支持、保护、营养作用,而且还与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识别、黏着、迁移等基本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糖胺聚糖(AGA):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直链多糖,过去称为黏多糖,其二糖单位之一是氨基己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或N-乙酰氨基半乳糖),故又称氨基聚糖,另一个糖残基多为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或艾杜糖醛酸)
糖胺聚糖可分为六种:透明质酸HA、硫酸软骨素CS、硫酸皮肤素DS、硫酸乙酰肝素HS、肝素、硫酸角质素KS
蛋白聚糖(PG):是由糖胺聚糖(除透明质酸外)与核心蛋白共价结合形成的高分子量复合物,是一种含糖量极高的糖蛋白。
黏多糖累积病:由于基因突变引起先天性缺乏降解糖胺聚糖的酶(如糖苷酶或硫酸酯酶)可导致糖胺聚糖或蛋白聚糖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在体内一定部位堆积,造成黏多糖累积病如Hunter综合征。
胶原(collagen):是细胞外基质中的骨架结构,动物体内高度特化的纤维蛋白家族,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遍布于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在结缔组织中特别丰富,可由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以及某些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
原胶原:典型的胶原分子呈纤维状,是由3条α多肽链盘绕而成的3股螺旋结构,称原胶原。
胶原合成与组装始于内质网,在高尔基体修饰,最后在细胞外组装成胶原纤维①前α链:在糙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上合成,不仅含有内质网信号肽,而且在其N端和C端各含有一段不含Gly-X-Y序列的前肽。
②前胶原:胶原合成过程中带有前肽的3股螺旋胶原分子称为前胶原,其两端的前肽部分保持非螺旋卷曲。
③原胶原分子:在细胞外,前胶原在前胶原N-蛋白酶和前胶原C-蛋白酶的作用下,分别水解去除两端的前肽,在两端各保留一段非螺旋的端肽区形成原胶原分子。
④胶原原纤维:原胶原分子在细胞外基质中相互呈阶梯式有序排列并发生侧向交联,自组装成胶原原纤维。
⑤胶原纤维:胶原原纤维聚集成束形成胶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