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 第17课 解放战争

合集下载

2012—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第17课-解放战争

2012—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2019年题组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为工作重心转移的准备措施【解析】由材料“1948年10月底”、“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可知在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战略决战之际,通过人才培养做好工作重心转移,统治全国的准备,故选B项;土地改革关注的是农民,而材料强调的是干部群体,排除A项;1948 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重视科技推动工业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举措,排除C项;1948年的国共阶级矛盾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目的,排除D项。

【答案】B2018年题组1.(2018·江苏高考·10)右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考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解析】全面内战爆发是1946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是1947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B项错误;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材料中“1948年11月”相符,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是1949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拔高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7课 解放战争拔高习题及答案

第17课解放战争拔高习题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内战的爆发1.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题为《毛泽东先生了!》的社评,其中说道:“毛泽东先生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

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社评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建立新中国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答案:A解析:1945年8月,正值国共重庆谈判前夕,全国人民希望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故A项正确。

2.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曾经发表演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表明了(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共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团结合作的新篇章答案: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由“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等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抗战胜利后,中共积极维护两党合作,希望实现和平民主,项正确;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A项说法错误;和平、统一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B项说法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

3.右面这幅照片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

它反映的时代焦点是( )A.国共再次合二为一B.实行何种国体、政体.实行普遍的土地改革D.建立多党政治答案:B解析: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协商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主张和平民主建国,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打着和平民主的幌子,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以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故B项正确。

4.国共重庆谈判中,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 A.人民的民主权利B.共产党的合法性.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答案:解析: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威胁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根本利益,这是其实行专制独裁的障碍,因此国民党始终不承认。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 放 战 争
(1945—1949年)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国民党全面进攻和 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及渡江战 役。 2、背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探究重庆谈判的背景、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选择。
自主学习
1、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努力 2、解放战争的三大阶段及主要事件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东北野战军

52万
作用 解放了东北全境, 此后我军总数首次 超过国民党军
奠定了解放长 江以南的基础
解放华北全境, 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变国民党军队一百五 十多万人,是战争史上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 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外线作战:人民解放军将主力打到国统区,属进攻性质。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46年6月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7年6月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三、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淮海战役示意图
宿县
杜聿明
渡江战役。
(2015·北京文综·18) 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 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 中空白处应该是( )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二十 二十三
三十 三十二
四十
目录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筹建新中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课《解放战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课《解放战争》

破灭。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__ 中原解放区。
(2)战争进程。
战略阶段
战略防御 (1946.6~1947.6)
战略重点
重点进攻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_________ 大别山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_______ 辽沈、淮海、平津 发动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战役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历史贡献
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崛起时 期 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三大 贡献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作出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正确决定 作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总方针,给混乱中的共产党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共十年对 峙时期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 期 中共七大 中共七届二 中全会
视角延伸 关注新史观 用现代化史观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把中 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对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同时也是中
国逐渐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历史。从中国近代化
(现代化)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
解析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
合作的开始,故A项错;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 战,故B项错;国民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 签字,和谈破裂,故D项错。
拓展延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
产党探索的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 展国民大革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 共十年对峙时期)。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 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17解放战争测试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17解放战争测试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入侵、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解放战争测试题知识点:内战的暴发1.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发表社论说:“割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期可望于兹开始……”。

它显现的背景是( ) A.《双十协定》的签署 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抗日战争的成功2.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成功到来的那时,咱们喘一口气,不由自主的在心头刻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期……可是成功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

那个转变太快了,破灭得太快了。

”那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要和平,争民主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打倒列强,除军阀3.“咱们提议(中共)中央能许诺咱们在本月底(注:昔时为民国三十五年) 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打算,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别离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该军队发此电文主若是由于(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C.国民党实行重点进攻D.战略反扑的需要知识点:战略反扑4.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据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成立依照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 )A.开始战略反扑 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 D.进行平津战役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因此,咱们的战略确实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牢牢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那个地址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太长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知识点:三大战役6.2020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62周年纪念日。

解放天津的军事行动处于人民解放战争的( )A.战略防御时期B.战略反攻时期C.战略决战时期D.战略相持时期7.人民解放军大体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战略反扑C.战略决战 D .渡江战役8. 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到:“几十万民工走不通。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踏雪寻梅】1.了解国共内战是美苏全球争霸战略和冷战政策的产物。

2.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冷战政策在亚洲失败的表现。

3.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意义。

【按图索骥】一、“缓兵之计”——重庆谈判1.背景(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2)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2.成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保证人民权利等。

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结果: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是很快被国民党撕毁,全面内战爆发。

二、解放战争的爆发与转折:1.第一阶段:战略防御(1946.6——1947.6)(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2)结果: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以及对陕北和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误区警示]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又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是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而斗争的焦点在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

2第二阶段:战略反攻(1947.6——1948.9)1947年6月,、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

3.第三阶段:战略决战(1948.9——1949.1)1948年秋,中共中央连续发动、、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和平的烟幕——北平谈判(1)背景①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②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结果:1949年4月,国共两党双方达成《》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A
史料: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 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 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 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 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毛泽东
巩固练习
一.知识掌握
1.解放战争第二年战略主攻方向定在中原地区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防守薄弱 C.拥护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B.全面内战从此处打响 D.控制中原可威胁南京
解放区
思考: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 ● 部分任务分别是什么?外线指什 ★ 么?内线又指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延安 Nhomakorabea两翼牵制
孟良崮
西 安
豫陕鄂
三军配合 大
豫皖苏 别 山
武昌
南京
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 (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 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 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 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2.以下事件被称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 的转折点”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三大战役的胜利 B.解放军突进中原 D.国民政府被推翻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2、战争阶段(1946.6—1949.10)
内战爆发: 46.6国民党军队进攻 中原解放区
①战略防御 (46.6-47.6) 解放军作战方针:运动战为主 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结果: 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 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 国统区 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 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 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测)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测)新人教版必修1

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①④③②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图①由“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安徽北部淮河流域等信息可知,该战役为淮海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

图②由“大别山”等信息可知,该战役应为1947年夏的挺进大别山战役,这是解放战争转入反攻的开始。

图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属于抗日战争时期。

图④反映了解放军越过长江中下游防线,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

故正确的时间顺序应为③②①④,故ABD都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材料图片的关键信息,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军队名称、进军路线等入手,即可正确排序,得出正确答案。

2.毛泽东在《复李济深等56人电》中说:“……(蒋)求喘息谓为求和平,待外援名曰待谈判,口诵八条,眼望美国,脚向广州……”当时的历史背景是A.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B.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C.渡江战役刚刚取得胜利D.三大战役中共取得胜利【答案】D3.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政要员的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

”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是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型关战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48年底”“徐、蚌乃首都门户”和所学知识可知,徐、蚌属于淮海地区,故A项正确“东北丧失”说明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故B项排除;1949年4月渡江战役发生在三大战役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平型关大捷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故D项排除。

点睛:“1948年底”“徐、蚌乃首都门户”是解题的关键。

4.1945年12月27号,苏、美、英三国外长发表公报:“在国民政府下,有一统一与民主之中国,国民政府各级机构中民主党派之广泛参与以及内部冲突之停止,均属必要。

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

高中历史 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

高中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45年底,中国政局的特点是( ) A.国共双方都积极争取和平建国B.国共双方都不要和平C.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加紧备战D.处于全面内战状态答案:C2.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发表社论说:“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

它出现的背景是( ) A.《双十协定》的签署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从题干时间来判断,A项正确。

答案:A3.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

”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 A.开始战略反攻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D.进行平津战役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直出大别山”,再结合该电令的时间,即可判断发布在刘邓大军南下后不久。

答案:A4.1948年底,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③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④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注意全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答案:C6.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③④答案:CB组(能力题)7.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第17课__解放战争练习题

第17课__解放战争练习题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际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恳盼之至。

蒋中正。

”下列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蒋介石希望建立国共联合政府B.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C.和平民主成为民心所向D.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2.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3.三大战役为何首选东北作为战役的开始①可粉碎国民党的战略收缩企图②可使东北解放军腾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③战争取胜即可利用东北工业来支援全国解放④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④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挺进大西南B. 百万雄师过长江C.千里跃进大别山D. 挥师大西北5.2011年大陆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对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应有的肯定。

但对他发动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以及内外政策的保守性和个人独裁,抗战胜利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

这体现了作者的()A.文明史观B.整体史观C.革命史观 D.唯物史观6.史学家胡绳指出,国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

以下史实中有利于中共争取是中间势力的有①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②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③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④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题7.阅读下列材料:《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单选题:第17课解放战争 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单选题:第17课解放战争 含答案

单选题:第17课解放战争基础巩固1.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内战的相关调查:A.学生对和平与战争的走向分歧很大B.和平是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C.国统区民众对国民政府不抱幻想D.国共内战是违背民意的非正义战争2.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其真实用意是()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3.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这说明了()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C.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4.1945年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谈了四十三天。

谈判的结果,已经在报上公布了。

现在两党的代表,还在继续谈判。

这次谈判是有收获的。

”题中所说的“收获”是指()A.解放区政权取得了合法地位B.签订了《双十协定》C.成立了民主联合政府D.建立了统一战线5.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A.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大别山地区C.豫皖苏地区D.中原地区6.2014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65周年纪念日。

解放天津的军事行动处于人民解放战争的()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反攻阶段C.战略决战阶段D.胜利进军的最后阶段能力提升7.“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

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

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

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

”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A.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8.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名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试题

第17课解放战争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1.争取和平(1)重庆谈判:①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②成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a.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③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内战爆发(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况:①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②1947年,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时间:1947年6月。

(2)战况: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战略决战(1)条件: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北平谈判(1)原因:①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横渡长江。

(2)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历史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右图体现了什么历史信息?这幅漫画中,右侧人物表面上谈判,私底下用枪指着对方,影射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共派代表赴重庆谈判也表明了其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和全国人民期盼民主的愿望。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 1.最后的胜利: • (1)北平谈判: 原因是什么?结 果怎样? • (2)渡江战役: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 泽 东 《 七 律 人 民 解 放 军 占 领 京 》
要点回顾:
抗日战 争
全民族的 抗战 日军的滔 天罪行 抗战的胜 利
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学习目标: 知道重庆谈判、全面内战、 三大战役、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 历史意义。
一、内战的爆发
• 1.内战爆发的背 景——重庆谈判 和政协会议 • 重庆谈判的内容 包括哪些?
知识结构
战 略 防 御
1947.6
和 谈 时 1946.6 期
战 略 反 攻
战 略 决 战
1948.9
渡 江 战 役
1949.10
1949.1 1949.4
解放战争时期
谢谢
共军战略反攻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南京 武汉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 1.战略反攻:揭开战略 反攻的历史事件是什 么? • 1947年,刘邓大军挺 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辽沈 淮海
时间
1948.9—11 1948.11— 1949.1 1948.11— 1949.1
部队
东北解放军
战果
平津
解放东北全境 47万 中原、华东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 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55万 东北、华北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52万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材料四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 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 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1945年8月14日~23日,蒋介石
1945年的《双十协定》 和1946年初召开的重庆 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 有利于和平民主建国的 协议,但不久后就被国 民党撕毁,和谈破裂。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1946年6月)
国民党 拥有军队 武器装备 拥有人口 拥有地区 430万人 世界先进(日军、美援) 3亿多 大城市和主要铁路交通线 共产党 130万人 小米加步枪 1亿多 偏远农村为主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中共损失惨重,革命转 入低潮。 1930—1933年,蒋介石先后对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中共被迫长 征。 1941年,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中共新四军军部遭到重创。
歼敌55万,基本解放长江 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1948.11 中原逐鹿
平津战役
1948.11 瓮中捉鳖
歼敌52万,基本解放华 北全境
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 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 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 地名。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 A. 台儿庄战役 B. 淮海战役 C. 辽沈战役 D. 平津战役 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针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 是: 1.战术上:以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打 歼灭战。(“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 2.战略上:藐视敌人。(“一切反动派都是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领导:中国共产党。 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共产党:
道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军队:人民的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
“天意”还是“民意”?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 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 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 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 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 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 东却说:“民意。” 课堂探究3: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 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 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 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选自1945年8月16日重庆《中央日报》)
蒋介石三电延安 毛泽东首飞重庆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二封电报
3.思想意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 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巩固练习
1、 中共通过重庆谈判获得的最大 成功是 A、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 B、解放区政权取得合法地位 C、避免了大规模内战的发生 D、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巩固练习
2、 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其首选地区是 A东北 B 华东 C 山东 D中原 3、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二年作战的 基本特征是 A、内线防御为主 B、内外结合,内线决战为主 C、外线决战为主 D、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
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
重庆
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和共产党的努力, 民主当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会议通 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改组国民政府 召开国民大会 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整编全国军队

2019年高考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

2019年高考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

2019高考帮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2017年题组1.(2017·江苏单科·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34.88%,其他国家 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

由此可见()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考点】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侵略【解析】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获得美国更大的支持,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航海条约》,便利44.10%”表明此时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

英国的国际地位当时是下降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的投资信息,故B项错误;C项中“完全掌控”说法绝对。

【答案】D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B.C.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考点】解放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擅自闯入”“要求英、美、法……‘迅速撤离’”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

A、D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排除。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4、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 标志着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5、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
辱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根据下列图表,探究中共战略决战时机成熟的表现
(图1)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1946年6月)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拥有人口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 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3亿多
基本上是步枪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军第二年国作统战区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
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
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
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
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
收复失地。
解放区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么?
二、内战爆发
国民政府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思想意义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主观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核心) 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 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全面内战爆发的背景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17课解放战争必修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17课解放战争必修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17课解放战争必修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天津文综·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

”这一声明( )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考点】解放战争——中共反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解析】“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是在建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47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当时是国民政府形式上统治中国,中共这一生命不能表明旧中国屈辱外交结束,故C项错误;从材料“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可知中共声明认为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条约是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6·上海单科·25)《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

文中情景发生于( )A.淮海战役胜利后 B.辽沈战役胜利后C.渡江战役胜利后 D.平津战役胜利后【考点】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平津战役)【解析】“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出现在当时的北平。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与北平无关,故A项错误;辽沈战役胜利解放的是东北全境,与北平无关,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南地区,与北平无关,故C项错误;平津战役胜利和平解放北平,故D项正确。

【答案】D2015年题组(2015·北京文综·18)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2019年题组1.(2019·全国卷Ⅱ·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考点】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教育的转型【解析】1948年10月,国共内战处于决战时期,中共着手为全国解放后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B对。

【答案】B2.(2019·天津文综·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

这反映美国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考点】冷战的影响【解析】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的目的是与苏联进行冷战,具体措施是将私营企业与冷战政策结合起来,即以国家力量扶持企业发展,同时企业成果为冷战服务,二者相辅相成,A项正确。

美国的根本国策是采取一切手段维护其切身利益,军备竞赛只是其采取的措施之一,B项错误。

【答案】A2018年题组(2018·江苏单科·10)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考点】解放战争【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注意图中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变化。

由第三组数据可知,1948年11月共产党兵力第一次超过国民党兵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应发生在三大战役进行过程中,C项正确。

图中第一组数据对应A项内容,第二组数据对应B项内容,这两个阶段国民党兵力远远超过共产党兵力,排除A、B两项;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排除D项。

【答案】C2017年题组1.(2017·江苏单科·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

由此可见(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考点】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侵略。

【解析】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获得美国更大的支持,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航海条约》,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材料中“美国……占总量44.10%”表明此时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

英国的国际地位当时是下降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的投资信息,故B项错误;C项中“完全掌控”说法绝对。

【答案】D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考点】解放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擅自闯入”“要求英、美、法……‘迅速撤离’”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

A、D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排除。

【答案】B2016年题组1.(2016·天津文综·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

”这一声明( )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考点】解放战争——中共反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解析】“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是在建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47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当时是国民政府形式上统治中国,中共这一生命不能表明旧中国屈辱外交结束,故C项错误;从材料“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可知中共声明认为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条约是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6·上海单科·25)《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

文中情景发生于( )A.淮海战役胜利后 B.辽沈战役胜利后C.渡江战役胜利后 D.平津战役胜利后【考点】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平津战役)【解析】“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出现在当时的北平。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与北平无关,故A项错误;辽沈战役胜利解放的是东北全境,与北平无关,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南地区,与北平无关,故C项错误;平津战役胜利和平解放北平,故D项正确。

【答案】D2015年题组1.(2015·北京文综·18)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

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1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重庆谈判)【解析】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应该远在“二十”之上,故A项错误;长征发生在1934—1936年,应该在“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之前,故B项错误;上井冈山时间大约是1928—1934年,在长征之前,故C项错误;重庆谈判发生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提出后,在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前,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5·海南单科·22)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

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A.偿还大量外债 B.贪污腐化成风C.军费开支巨大 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国民政府滥发法币引发通货膨胀)【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的时间信息“1945年”“三年后”因此应为1948年,这一时期,正是属于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支持蒋介石,因此偿还大量外债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贪污腐化成风一直是国民党的弊端,并不会导致某一时间通货膨胀,故B想错误;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国民党为支付与共产党作战的军费开支,大量发行金圆券,导致通货膨胀,故C项正确;官僚资本的发展与通货膨胀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C2014年题组1.(2014·安徽文综·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

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①②③④图5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解析】①中图示有“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地区”,地图上“碾庄”等表明了是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战役,时间应该是1948年11月开始;②中地图有关键信息“大别山”,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③中地图图示中出现“抗日根据地”,可知在抗日战争期间,时间应该是1937至1945年;④中主要作战区域为长江以南,可以判定为渡江战役以后发生,时间应该为1949年4月以后,按照时间先后排列为③②①④,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二、非选择题1.(2016·天津文综·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

……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依据材料二,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又是怎样“全力支持”解放战争的?(4分)【考点】(2)解放战争——中共土地改革【解析】(2)第一小问代表,从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农民利益的方式是进行土地改革;第二小问支持,从材料二“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可知农民“全力支持”解放战争的方式是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答案】(2)代表农民利益:进行土地改革。

(2分)“全力支持”: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2分)2.(2016·浙江文综·38)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

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

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

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

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