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结果分析全解
如何理性分析一张甲功化验单全解
腺功能仍不正常患者首选药物。
病例小结
外院误诊漏诊的病例
漏诊误诊的原因 没有重视多次TSH结果的不合常理 先入为主 甲亢药物治疗1月无效后没有进行反思
正确诊断和治疗挽救了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
如何理性分析一张甲功化验单
内分泌科医生应当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去伪存真
甲功化验单
垂体MRI平扫+动态增强
平扫
增强
查
体
脉搏:80次/分,血压:110/60mmHg。 眼球未见突出,Dalrymple征、von Graefe征、 Stellwag征、Joffroy征、Mobius征均为阴性。 甲状腺Ⅱ度肿大,表面光滑,质软,无压痛、震颤、 血管杂音。心肺腹未见异常。双手细颤征(+)。
2
误诊、误治率高 TSH 瘤误诊为Graves病的比例较高, 误诊误治时间较长。 原因:临床医生对于该病的认识深度有限。
发病机制
不详。该病罕见,研究较少有关。 TSH瘤发病机制与其它垂体腺瘤可能有所不同。
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隐匿 2.进展缓慢 3.首发症状和体征常常与Graves病相似
结果:
03-15(301) 04-12(301)
3.72
0.60-1.81
16.60
4.50-10.9
9.86 9.21
2.3-4.2
3.11 3.02
0.89-1.80
3.90 5.72
0.35-5.50
4.45 4.10
1.01-2.95
217.9 167.7
55.34-160.9
11.55 11.33
甲功五项的衍变过程
检验科常见检验结果的报告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检验结果的报告与解读尊敬的客户,感谢您选择我们的服务。
以下是关于“检验科常见检验结果的报告与解读”这一题目的正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对检验科中常见的检验结果进行报告与解读,以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
二、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验,用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结果报告中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指标:1. 血红蛋白(Hb):测量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用于评估贫血程度。
2. 白细胞计数(WBC):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用于评估身体的免疫状况。
3. 血小板计数(PLT):衡量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用于评估凝血功能和止血能力。
根据患者的具体报告数据,结合参考值范围和临床症状,可对血常规结果进行解读。
例如,Hb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需要进一步检查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三、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评估人体内各种生化指标的一种方法,通过测量血液或尿液中特定物质的浓度来评估相关器官的功能和疾病的发展程度。
1. 血糖(GLU):用于评估糖尿病的风险和病情控制情况。
2. 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
它们反映了肝脏的功能和疾病情况。
3. 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BUN)、肌酐(Cr)等,用于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
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参考范围、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糖尿病,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胰岛功能和血糖控制情况。
四、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特定疾病的风险。
常见的检验结果包括:1. 免疫球蛋白类别:如IgG、IgM、IgA等,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特定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
2. 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用于评估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程度。
对于免疫学检验结果的解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学背景进行综合分析。
解读一个生化检验报告单
因原化验单未注明参考值,故而将我院参考值附上,其中有几项与原结论不符,仅供参考。
化验单具体内容如下:中文名英文名结果状态单位黑龙江省医院参考值谷丙转氨酶ALT 17 U/L 0.0-40. 0(速率法)谷草转氨酶AST 19 U/L 0.0-40. 0(速率法)总蛋白TP 45.5 ↓g/L 60 .0-80.3(化学法)白蛋白ALB 26.8 ↓g/L 35. 0-55.0(化学法)球蛋白GLO 18.7 g/L 2 0.0-37.0A/G A/G 1.431.00-2.50总胆红素TBIL 11.6 umol/L 1.7-30.0(化学法)直接胆红素D-BIL 3.8 umol/L 0.0-15.0(化学法)(此为肝功能化验)葡萄糖GLU 4.6 mmol/L 3 .85-6.05(酶法)(此为血糖化验)尿素氮 BUN 7.9 ↑mmol/L 2.8 5-8.50(酶法)肌酐CREA 226 ↑umol/L 44.0 -160.0(苦味酸法)尿酸UA 463 ↑umol/L 150.0-420.0(酶法)(此为肾功能化验)总胆固醇CHOL 7.48 ↑mmol/L 2.00-5.20(酶法)甘油三酯 TG 3.01 ↑mmol/L 0.22-1. 98(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42 mmol/L 0.90-2.00(直接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4.50 ↑ mmol/L 1.57-4.80(直接法)(此为血脂化验)乙肝表面抗原HBSAG 阴性阴性(此为乙肝化验)这是一张肝功、血糖、肾功、血脂、乙肝的化验单,↓代表降低,↑代表升高,没有箭头表示在正常范围。
某些正常参考值每个医院化验室因为仪器不同、试剂不同、检验方法不同而会有所不同。
比如血肌酐,仅我们哈尔滨就有好几个实验室指标,已见到过的有最高值80,97,110,160 umol/L。
此化验单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就与我院参考值不符,说明该实验室参考值低于我院。
最新 血常规化验单全面解析
血常规化验单1.血细胞计数仪检测项目:WBC,GR#,GR%,LY#和MON#,LY%和MON%,HGB,MCHC,PLT,HCT及推算项目RBC,MCV,MCH,PCT,MPV,RCDW,LCDW。
2.三分群血常规,就是说五种白细胞被分成了大中小三群:LY% 淋巴群MO% 中间群GR% 粒细胞群(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3.中文名称、英文缩写(仪器不同,某些缩写也不同,仅供参考)中间细胞绝对值MO#,MONO#,W—MCC粒细胞绝对值GR#,GRAN#,W—LCC淋巴细胞绝对值LY#,LYM#,W--SCC,淋巴细胞百分比LY%,LYM%,W--SCR%中间细胞百分比MO%,MONO%,W--MCR%粒细胞百分比GR%,GRAN%,W--LCR%.血液化验问答总汇1.问: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答:血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的一般了解和对疾病的初步判断和对治疗疗效的观察。
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但由于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常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一次测定可以得到多达十几项参数,所测定的项目除上述四个参数外还包括血小板和血小板参数、红细胞各项指数、白细胞分类结果等许多参数,甚至还有三个细胞分布直方图。
所以血常规的概念可以扩大为含有多项红细胞参数,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等多达十余项指标的一组实验内容,较为常见的是含有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化验结果。
血常规具体各项目的名称、参考值、临床意义参考书中各项目的详细介绍。
2.问:什么是血象?答:这是一个习惯的称呼,某些临床医生和病人习惯将血常规检查称为“血象”,在某些书中甚至专业书中也有类似的写法。
如医生说:“先去查个血象”,实际上这时候要病人做个血常规检查,这个血象检查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就是人们所说的血色素)和白细胞分类等一些最常见的检验项目。
ANA谱化验单解读全解
SSB(La)
ANA:核仁型
EUROIMMUN
ANA核仁型常见抗体
靶抗原 PM-Scl 相关疾病 2% - 5% 硬皮病 8%肌炎 24% 重叠综合征 25-75%硬皮病
Scl-70
ANA:着丝点型
ANA 着丝点型常见抗体
靶抗原
染色体动力区蛋 白
• 1)局限性硬皮病:包括硬斑病、带状硬皮病、点
滴状硬皮病。 • 2)系统性硬化症 包括肢端硬皮病、弥漫性硬皮 病、CREST综合征(包括肢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 张,钙质沿积,雷诺氏现象,食管蠕动异常症状, 此为系统性硬化的一个类型,予后较好。)
硬皮病诊断标准
• 局限性硬皮病根据典型皮肤改变即可诊断。 • 系统硬化症: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98年标准: • A主要标准:掌指关节近端的硬皮变化,可累及整个肢体、 面部、全身及驱干。 • B次要标准: • ①手指硬皮病:上述皮肤改变仅限于手指; • ②手指尖有凹陷性瘢痕和指垫消失; • ③双肺基底纤维化。 • 凡是1项主要标准或2项次要标准可诊断,其他有助于诊断 的表现:雷诺现象,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食管蠕动异 常,皮肤病理学胶原纤维肿胀和纤维化,免疫检查ANA, 抗Scl-70抗体、和着丝点抗体(ACA)阳性。 • CREST综合征,具体其中5条症状的3条,或3条以上加着 丝点抗体阳性可诊断。
核浆点型(着丝点型):着丝点(CENP) 、核点……
胞浆颗粒型:线粒体、Jo-1、核糖体……
细胞浆
胞浆纤维型:波形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分裂期细胞阳性:纺垂体、中间体、中心粒……
ANA:核均质型
EUROIMMUN
ANA核均质型常见抗体
血常规化验单最全解读
血常规化验单最全解读1、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正常值:男性 (4.0~5.5)×10^12/L;女性 (3.5~5.0)×10^12/L;新生儿 (6.0~7.0)×10^12/L上面这个正常值数据,咋还男女有别呢?其实男女两性的红细胞计数在15-40岁期间差别明显,主要是在此期间男性雄性激素水平较高,而睾酮有促进骨髓造血作用。
生理性增高:1、高山地区的居民:高海拔地区缺氧刺激红细胞代偿性增多2、饮水过少,排汗过多:暂时性的血液浓缩。
3、新生儿:在宫内生理性缺氧状态,代偿性增多,但在出生2周后就逐渐下降。
4、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多。
生理性减低:1、三个月到十五岁的人群:生长发育迅速所致的造血原料相对不足。
2、孕妇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
3、老年人:骨髓造血机能减低。
(工厂产能不足)病理性增多病理性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汗,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尿崩症等。
组织缺氧,代偿性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及心力衰竭等—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加。
某些肿瘤:如肾癌,肾上腺肿瘤,肝细胞癌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
药物因素: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病理性降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引起的贫血。
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等造成或伴发的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等。
急性失血:大手术后,慢性失血等都是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的因素。
2、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浓度指单位提及(L)血液内所含的血红蛋白的量,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尿常规化验单解读
尿常规化验单解读1.尿比重:尿比重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固体总量成正比,常用来衡量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在非水代谢紊乱情况下,1.1偏高:可见于脱水、蛋白尿、糖尿、急性肾炎、高热等。
建议多喝水,适量运动,定期复查。
1.2偏低:在非水代谢紊乱情况下,尿比重<1.010时为低渗尿,见于肾浓缩功能受损,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多尿期、尿毒症多尿期等。
2.尿酮体:尿酮体是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三者的总称。
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
正常人酮体定性试验为阴性。
但在严重腹泻、呕吐、饥饿、禁食过久、各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酸中毒时,可出现尿酮体阳性,甚至酮尿。
建议结合自身身体状况进一步检查治疗。
3尿白细胞:尿白细胞(尿WBC)正常不超过0-5个/HP。
若有大量白细胞,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或尿道炎等。
成年女性生殖系统有炎症时,常有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内,除有成团脓细胞外,并伴有多量扁平上皮细胞。
建议多喝水,勤排尿,不憋尿,泌尿外科随诊。
4.尿胆红素:尿胆红素试验阳性提示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见于胆汁排泄受阻如胆石症、门脉周围炎症、纤维化;肝细胞损害如病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炎;也可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分析,病因治疗。
5.尿胆原:尿胆原是指人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脾脏内遭到破坏,其中的血红素经过一系列代谢转运就会成为尿胆原。
尿胆原大部分会随粪便排泄出体外。
只有一小部分会重新吸收入肝脏,由肝脏进入血液,最后随尿液一起排泄。
临床上肝功能受损或红细胞损坏过多引起溶血时,尿液中的尿胆原就会增多。
建议复查,专科随诊!6.尿隐血:正常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如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即为血尿。
尿隐血试验阳性主要见于结石、尿系感染、结核、外伤等;也可以见于出血性疾病、药物及某些化学因素;此外,女性经期可见血尿。
肝功能报告单全面解读
肝功能报告单全面解读一、基本项目二、空腹原因三、十项检查四、检查意义五、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六、最新项目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的检查。
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要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还必须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影象学检查等,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肝功能检查的项目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检查项目都需要做,通常医生会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选择一组或其中几项检查。
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
与肝功能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澳献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
通过检查血液来对这些检查项目做出准确的检测。
一、基本项目肝功能检查项目通常包括: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功能、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功能、酶学指标、脂质代谢功能、肝脏排泄和解毒功能的检测。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1.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1.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斑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1.T水平即可升高1倍。
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1.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1)、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Y一谷氨酰转肽酶(Y-GT)及碱性磷酸酶(A1.P)等。
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
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常见化验单结果解读
常见化验单结果解读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LT 存在于人体心脏、肝脏、肾脏等多个组织器官中,尤其以肝脏含量最为丰富。
增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常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0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 广泛存在于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多种器官和组织中。
增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03碱性磷酸酶(ALP)ALP 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骼、肠道、妊娠晚期胎盘、肾脏等器官,其显著升高可发生于许多与肝外或肝内阻塞相关的疾病。
增高:肝胆疾病时,ALP 释放入血增多,常见于癌症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肝硬化胆管结石、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折愈合、骨软化症、骨转移癌等疾病时骨转换水平较高,导致骨来源的 ALP 升高;血清 ALP 水平升高也可见于高脂肪饮食导致的肠道 ALP 大量释放。
04L-γ-谷氨酰转肽酶(L-γ-GGT)L-γ-GGT 在肾脏内最多,其次为胰腺和肝。
正常人血清中的γ-GGT 主要来自肝脏,可用于对占位性肝病、肝实质损伤的诊断。
增高:原发或继发性肝癌、酒精性肝病、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胰头癌、肝外胆道癌等。
05乳酸脱氢酶(LDH)LDH 是一种糖酵解酶,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肾、骨骼肌和肺等组织中。
增高:心肌梗死、肝炎、肝硬化、巨幼贫、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等。
06肌酸激酶(CK)CK 分布以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肌。
增高: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急性发病时 4 ~ 6 小时开始升高 2 ~ 4 小时开始上升,18 ~ 36 小时可达高峰,2 ~ 4 日可恢复正常,且增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梗死的血管恢复血流后,CK 达高峰时间提前,故动态监测 CK 变化有助于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另外,各种肌肉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严重肌肉损伤和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等都可以使 CK 增高。
化验结果解读
常见化验结果解读一、如何看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包括五项指标,人们给这五项指标排了个队,依次为: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抗-HBe)、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临床上常用乙肝五项的不同组合来判断感染的现状和转归。
乙肝五项检查对照表内容如下:1、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
2、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
3、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弱。
6、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说明:①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并产生了抗体,有免疫力;②曾经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并且有一定的免疫力;③假阳性。
8、乙肝五项全阴,说明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但目前没有保护性抗体。
二、肝功能检查项目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值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指标:参考值为小于5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
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指标:正常参考值为30-90u/L。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指标: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50μ/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谷氨酰转移酶(GGT)正常值指标: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
总胆固醇(Ch)正常值指标: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正常值是:成人胆固醇2.86~5.98 mmol/L。
儿童胆固醇3.12~5.20 mmol/L(120~200mg/dl)。
总蛋白(TP)正常值为60-80克/L;白蛋白(A)为40-55克/L;球蛋白(G)为20-30克/L;三、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1、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
丙肝化验结果解读
丙肝游离核心抗
原(HCVcAg)
丙肝抗体
(HCV Ab)
丙肝RNA
(HCV RNA)
简要意义
- - - 没有感染丙肝病毒或早于14天感染,低于试剂最低检测灵敏度
- + - 没有感染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后病毒已清除(既往感染)
+ - + 丙肝病毒感染早期,丙肝抗体检测窗口期,有传染性
- - + 丙肝病毒感染早期,12-14天感染,低于抗原最低检测灵敏度,有传染
性
+ - -
丙肝病毒感染早期,HCV RNA<10^3拷贝或RNA样本降
解,有传染性
- + + 丙肝病毒感染至少70天以后,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有传染性
+ + + 丙肝抗原没有被抗体完全中和,但抗体已经达到试剂盒可检测到的灵敏度,抗原抗体可以同时阳性,
有传染性
+ + - 丙肝病毒感染早期,丙肝抗原没有被抗体完全中和,但抗体已经到达试剂盒可检测到的灵敏度,抗原抗体可以同时阳性,HCV RNA<10^3拷贝或RNA样本降解,有传染性
提高丙肝病毒检出率、减少丙肝抗体检窗口期漏诊率(丙肝游离核心抗原检测时间段:感染后14天至70天可检出,70天后丙肝游离抗原消失丙肝抗体产生,抗体可检测时间段为70天后产生,自身免疫病或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丙肝抗体的检测时间可长达2年)。
丙肝游离核心抗原和HCV抗体联合检测可减少丙肝窗口期的漏诊率,检测结果阳性时,应增加检测HCV RNA或增加其他HCV确认试验,实验结果应动态监测或检测两次以上都是阳性
结果时,即可确诊。
血生化化验单解读
血生化化验单解读(实用版)目录1.血生化化验单的概念与意义2.血生化化验单的主要关注内容3.血脂的相关指标及其解读4.肝功能、肾功能的指标及其解读5.电介质、心肌酶等其他指标的解读6.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血生化化验单正文血生化化验单解读血生化化验单是指通过血液检测,对体内各项生物化学指标进行分析的一份报告。
它对于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生化化验单的主要关注内容,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各项指标。
一、血生化化验单的概念与意义血生化化验单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查项目,它涵盖了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等多个方面的检测。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二、血生化化验单的主要关注内容1.血脂: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脂代谢状况,对诊断高脂血症和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肝功能:肝功能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GT)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对诊断肝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肾功能:肾功能主要包括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和尿酸(UA)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和代谢功能,对诊断肾脏疾病和评估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4.电介质:电介质主要包括钠(Na+)、钾(K+)、氯(Cl-)和钙(Ca2+)等离子。
这些离子可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5.心肌酶:心肌酶主要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对诊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三、血脂的相关指标及其解读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常规化验单解读
血常规报告解读1.白细胞计数1.1偏高: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
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后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增高;病理性增高见于急性感染(细菌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建议结合体检时的身体状况复查血常规,内科随诊。
1.2偏低: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白细胞减少可见于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如果体检结果稍偏低,建议结合体检时身体状况复查血常规,如果明显偏低,建议至内科进一步诊治。
2.红细胞计数2.1偏高:多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时、多汗、多尿等;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大面积烧伤和血管畸形。
建议戒烟,多参加户外运动,复查血常规。
2.2偏低:常见于不良饮食习惯或偏食产生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造血原料,导致贫血;也可见于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胃切除术后等均可影响铁、维生素B12及其他一些造血物质的吸收而产生贫血。
急性大量失血、长期慢性出血、溶血等均可引起贫血;还可见于其他慢性肝病、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和血液系统的疾病。
建议结合既往病史,积极查找贫血原因,必要时专科进一步诊治。
3.血红蛋白3.1偏高:见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如大量出汗、严重呕吐、腹泻等脱水时,此外还与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等;心肺疾患导致的慢性缺氧可代偿性增高,建议积极查找原因,多参加户外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
动态观察,内科随诊。
3.2偏低:常见于不良饮食习惯或偏食产生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造血原料,导致贫血;也可见于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胃切除术后等均可影响铁、维生素B12及其他一些造血物质的吸收而产生贫血。
ANA谱化验单解读全解
1:1000 ++++ 极强的阳性,高度提示存在相关
0
疾病
常见自身免疫病的诊断标准
SLE诊断标准
注:满足其中四条即可诊断。
混合结缔组织病
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是一种同时或不同时具有 红斑狼疮、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类风湿 性关节炎等混合表现,而不能确定其为哪一种病。 血中有高效价的斑点型荧光(核颗粒型)抗核抗体 和抗核糖核蛋白(n-RNP)抗体的结缔组织病,肾脏 累及少,对皮质类固醇效果好,预后亦佳。
抗体 抗ds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
敏感性 40-65% 57-68%
75%
特异性 90-95%
95% 95%
HEp-2 细胞
ANA:核颗粒型
EUROIMMUN
灵长类肝
ANA核颗粒型常见抗体
靶抗原 U1-nRNP
相关疾病 95% - 10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CTD) 17.5% SLE
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别 非器官特异性
器官特异性
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桥本甲状腺炎 Grave病 Addison病 I型糖尿病 萎缩性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自身抗原 细 胞 核 成 分 ( DNA 、 RNP 、 Sm ) 变性IgG,丝集蛋白 细胞核(SSA、SSB) 细胞核(RNP)
甲状腺球蛋白、微粒体 甲状腺细胞表面TSH受体 肾上腺皮质细胞 胰岛细胞 胃壁细胞 结肠上皮细胞 胆小管细胞、线粒体
乙酰胆碱受体 红细胞
血小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映肝细胞损害最敏感的指标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ALT全名丙氨酸转氨酶、AST叫天冬氨酸转氨酶。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内,ALT和AST升高,说明肝细胞受损。
ALT最为敏感。
血清中的ALT增加1倍表明1%肝细胞坏死。
通常情况下ALT和AST 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一致。
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分布是不同。
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LT升高反映了肝细胞膜的损伤;AST 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线粒体,它的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到了细胞器的水平。
急性和轻度肝损伤,虽有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线粒体仍保持完整,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肝功能化验结果主要是ALT升高。
AST/ALT的比值<1。
中、重度肝损伤,肝细胞线粒体也遭到了较大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放出,化验结果是AST/ALT≈1。
AST明显升高,AST/ALT>1,甚至>2。
说明肝细胞、线粒体严重破坏,肝脏损伤相当严重。
ALT AST是肝中重要酶,两酶比值高低用来区分急慢性肝病两个酶发生变化AST/ALT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肝肝癌心肌疾病等;AST/ALT降低多见于急性肝炎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疾病等如果两酶正常,比值高低意义不大转氨酶包括谷丙酶和谷草酶。
谷丙酶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血清水平升高表示酶由损伤的肝细胞渗漏,细胞膜的轻微损伤即有明显升高,可以灵敏反映炎症活动性。
升高的幅度可以从几十到几千:炎症活动性强的升高幅度大,起病就急;炎症活动性弱的幅度升高小,起病就慢。
升高幅度大的可能发展为较重的病变,但如及时消炎降酶治疗,炎症可以消退,病变未必严重。
急性肝炎病人的谷丙酶常常上千,绝大多数几个月就好了;许多肝硬化病人的谷丙酶只有100上下,能说比急性肝炎病情轻吗?很多慢性肝炎病人的谷丙酶只有小幅度波动,病情却在持续中缓慢进展,所以系列的定期检查比一时的升高幅度更为重要。
任何组织细胞中都有谷丙酶,升高了不一定有肝脏的损伤,踢一场球腿肚子酸了,谷丙酶也升高。
但肝胆系统中谷丙酶最丰富,如超过200,多数是肝胆的疾病;如超过1000, 就只能是肝胆的疾病了。
谷草酶升高说明什么?谷草酶只有1/5存在于肝细胞浆中,约有4/5在线粒体(细胞内管理氧化和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损伤时谷草酶明显升高,反映肝细胞病变的程度。
谷草酶升高的幅度一般小于谷丙酶,如超过谷丙酶,而且长期持续,提示病变的慢性化和进展性。
酒精性和药物性肝病时主要是谷草酶升高,故谷草酶/谷丙酶比率>1.0;病毒性肝炎时谷草酶/谷丙酶比率<1.0,但当进展至肝硬化时比率>1.0,甚至谷丙酶正常而谷草酶升高。
在许多组织中都有谷草酶,分布更广泛,特异性就更低。
急性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谷草酶会升高。
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相加就是总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而转氨酶并不升高,在正常人中并不少见;间接胆红素升高还见于红细胞溶解而肝细胞又代谢不了时的黄疸。
直接胆红素升高,同时有碱性磷酸酶和γ转肽酶升高,见于淤胆性疾病,包括胆道阻塞、淤胆性肝炎等。
肝细胞的病变血清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升高,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是典型的肝细胞性黄疸肾功能检查项目1、血尿素氮(BUN)尿素氮(BUN)正常参考范围:2.6~8.3mmol/L。
尿素氮是血浆非蛋白氮的最主要成分。
尿素氮增高的原因可分为肾前、肾脏、肾后三个方面。
肾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血液中水分的减少如摄入水分太少或丢失水分过多,以及循环障碍,如心力衰竭等。
肾后的原因为泌尿道的梗塞,如前列腺梗阻、尿路结石、泌尿道肿瘤等。
肾脏的原因是由于各种肾脏疾患所引起,且尿素氮增高的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平行关系,如尿毒症患者血尿素氮较正常值可增高数倍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肌酐(Scr)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 女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肌酐(CRE)正常参考范围:0~159μmol/L。
肌酐是人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一种废物,由肾脏排出。
由于肾脏可通过肾小管排泄肌酐,故在肾脏疾病初期时血肌酐值通常不高,直至中等度或严重的肾实质性损害时,血清肌酐值才增高。
所以血肌酐测定对中晚期肾脏疾病临床意义较大。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
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3 、血尿素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4、血尿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60岁男250~476μmol/L 女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总胆固醇(TC):血清胆固醇的浓度可作为人体脂类代谢的标志。
胆固醇增高可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小球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总胆管阻塞、胆道瘘管、某些肝炎病例、粘液性水肿等。
此外,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多数性黄色瘤及牛皮癣等,血清胆固醇浓度也可增高。
糖尿病昏迷患者血清胆固醇大都增高,故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指征。
血清胆固醇降低: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感染,营养不良等。
甘油三酯(TG)正常人甘油三酯水平的高低受生活条件影响,其个体内差异及个体间差异均大于总胆固醇,且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
当TG>4.5mmol/l即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当其升高时也应该给予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
其升高可见于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痛风、梗阻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等。
甘油三酯降低: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营养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还可见于过度饥饿、运动等。
怎样看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代表什么意思,相信,很多人当拿到血常规化结果,看那一堆符号的时候,肯定会一头雾水,不知化验结果是否正常。
针对此问题,就血常规检查结果给出分析来看: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
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
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
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血常规检查报告要怎么看?以下是血常规的检查报告分析:红细胞(RBC)正常情况:男性: (4-5) *1012/L; 女性: (3.5-4.5) *1012/L 检查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贫血,出血血红蛋白(Hb)正常情况:男性: (120-150) g/L; 女性: (105-135) g/L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贫血,出血白细胞(WBC)正常情况:(4-10)*109升高: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中性粒细胞正常情况:(50-70)%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情况:(0-00.75)%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正常情况:(20-30)%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免疫缺陷单核细胞正常情况:(3-8)%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05l26,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 ,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尿量(Vol)检查尿液量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小时)排尿O.8~2.0升。
但饮水量、运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一昼夜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400毫升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内完全无尿为尿闭,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为夜尿量增多尿色(Col)检查尿液颜色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
常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几乎无色;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见桔黄色或深黄色,即胆红紊尿,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紊B、呋喃类药物亦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别;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外观呈红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乳向色。
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透明度(Clr)检查尿透析透明度新鲜尿清澈透明无沉淀。
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絮状沉淀。
尤其女性尿尿液排出时即混浊,往往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显微镜检查予以鉴别,少数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盐等析出,亦使尿混浊,则无临床意义比重(SG)检查尿液的比重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
常在1.010~1.025间波动,因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
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1.005~1.030.24小时混合尿比重增高时,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
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
24小时混合尿比重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
测定任意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糖时,比重≥1.025,表示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示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如固定在l.010左右,称等张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