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计量基础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b4f69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e.png)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是会计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为会计提供了规范和指导,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进行解析。
一、会计要素确认会计要素是指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会计要素确认是指将经济事项或交易纳入到财务报表中的过程。
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原则有实质重于形式、独立性、一致性和谨慎性。
1.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强调会计信息要反映经济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
例如,如果一项交易在法律上是租赁,但实质上是购买,那么应该按照购买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2. 独立性独立性是指会计要素确认应该与企业主体分开看待,不受企业主体的影响。
即使企业主体是个人,也应该将个人的经济事项与企业的经济事项分开确认。
3. 一致性一致性是指在会计要素确认过程中,应该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
如果在会计期间内采用了某种会计政策,那么在后续会计期间应该继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确认。
4. 谨慎性谨慎性是指在会计要素确认过程中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高估资产和收入,低估负债和费用。
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应该采取较为保守的估计方法。
二、计量基本原则计量基本原则是指确定和表达会计要素计量基础的规则和原则。
计量基本原则的核心思想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同时考虑可靠性和可比性。
计量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原则、公允价值原则、实际价值原则和现值原则。
1. 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会计要素应该以其购买或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这是会计中最常用的计量基础,适用于大部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 公允价值原则公允价值原则是指会计要素应该以市场上的公允价格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充分竞争市场上,交易双方自愿达成的价格。
公允价值主要适用于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等特定资产。
3. 实际价值原则实际价值原则是指会计要素应该以其实际价值进行计量。
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及其运用
![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及其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d328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b.png)
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及其运用1. 引言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涉及到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信息的披露和决策的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是会计信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及其运用进行探讨。
2. 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概述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和现金流量计量基础三种。
这三种会计计量基础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1 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资产和负债应该以其获取或发生时的原价计量。
这种计量基础以交易原价为基础,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会计信息,适用于那些具有确定性和可观测性的交易。
2.2 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是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应该以其在市场上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强调市场价格的重要性,适用于那些市场价格具有可观测性的交易。
2.3 现金流量计量基础现金流量计量基础是指资产和负债应该以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计量。
这种计量基础关注未来现金流量的经济实质,适用于那些具有现金流量为核心特征的交易。
3. 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基础的运用3.1 初始计量初始计量是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其首次认定时的计量。
根据不同的会计计量基础,初始计量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初始计量以交易原价进行计量;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初始计量以公允价值确定;而对于现金流量计量基础,初始计量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
3.2 后续计量后续计量是指在初始计量之后,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的计量。
不同的会计计量基础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后续计量。
根据历史成本计量基础,资产按照历史成本减少价值进行计量,负债按照历史成本增加价值进行计量;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资产和负债按照其在市场上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根据现金流量计量基础,资产和负债按照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a63b4bbfe4733687f21aa75.png)
作者: 戴同庆
作者机构: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导刊
页码: 132-13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7期
主题词: 决策有用观;经济收益观;全面收益观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经济收益观和全面收益观。
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与企业业绩及发展状况更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符合决策有用观;在处理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及通货膨胀等问题时,传统的会计学收益受到了质疑,而被倡导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学收益理念逐渐替代;全面收益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而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是由于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全面收益观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特点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1596d0a58da0116c174941.png)
科技信息2008年第28期SCIENCE &TECHNO LO GY INFORMATION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2007年1月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
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一、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和现实基础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先进的计量模式,有其四大理论基础:1.公允价值符合全面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概念和全面收益表的出现既是由于收益会计理论的发展公允价值在会计中运用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是为弥补现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缺乏内在一致逻辑关系的缺陷而产生的过渡性会计理论与方法。
全面收益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业主以外的交易以及其它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权益变动。
它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分配给业主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
”事实上,传统会计收益的用途目前只局限于经营目的和作为纳税依据,在许多预测和决策方面用处不大。
因为它既不能反映所有积累至今的收益,也不报告资源的价格变化,与未来的决策相关度很小。
2.公允价值符合现代会计目标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存在必须服务于一定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
关于会计目标(亦称财务报告目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地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为了抑制或减少代理人出于自身利益而对会计信息进行随意操纵的“败德行为”,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因而强调以事实性数据为基础并具有可验证性,即在特定情况下,只能按照唯一认可的原则将可验证的事实加工成数据。
因此,在这种观点下,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过去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但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一旦初始确认计量后(仅做部分调整如折旧等),不再进行后续确认计量或重新新开始计量,使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公允价值计量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50e873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e.png)
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是现代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规定,它指出在资产或负债的计量上,会计人员应该使用公允价值,即某一资产或负债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所对应的交易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这样的做法可以使企业更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利于投资者和其他财务利益相关方做出准确决策,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种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衍生产品,以及各种实物资产,如房地产、土地、机器设备等。
具体而言,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应用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确定计算公允价值的参考标准和方法。
这涉及到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以及市场条件,以及采用哪种计算方法,比如市场交易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等。
其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这包括收集各种市场数据,如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往交易的价格、竞争对手的价值水平等,以及收集关于特定资产或负债的内部信息,如投资回报率、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等,然后综合分析并按照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最后,需要对公允价值进行定期审核和更新。
这是因为市场条件和资产或负债内在价值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因此,必须通过定期审计和财务报表披露来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实际应用中,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精度。
由于市场条件和资产或负债内在价值的波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增加,从而给某些利益相关方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也可能存在争议。
为解决这些问题,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都在积极研究和制定更加科学和稳健的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规定和实践方法。
同时,加强管理和透明度,提高企业自身的风控能力,也是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也有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信心。
财务会计中的资产计量与价值计算
![财务会计中的资产计量与价值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0c975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1.png)
财务会计中的资产计量与价值计算在财务会计中,资产计量与价值计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资产计量是指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确定和计量,以便于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价值计算则是指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计算,以确定其在企业财务状况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资产计量是财务会计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会计准则,资产应该以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
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取或生产资产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购买成本、生产成本以及相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通过以成本为基础进行资产计量,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成本计量也有助于避免资产价值的过高估计,从而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资产的价值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为了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财务会计也引入了价值计算的概念。
价值计算是指对资产进行评估和计算,以确定其在企业财务状况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常见的价值计算方法包括市场价值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市场价值法是根据市场上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市场交易的资产,如股票、债券等。
通过参考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资产的价值。
然而,对于没有市场交易的资产,如土地、建筑物等,就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价值计算。
成本法是根据资产的购买成本和相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自身生产或购买的资产。
通过将购买成本和相关费用进行累积,可以计算出资产的总成本。
然而,成本法并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只能反映出企业在获取或生产资产时所支付的费用。
收益法是根据资产所能带来的未来收益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收益性的资产,如投资项目、专利权等。
通过对资产未来收益进行估计和折现,可以计算出资产的现值。
然而,收益法的计算结果往往受到估计误差的影响,需要谨慎使用。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价值计算方法,财务会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资产价值的计算。
例如,对于特殊的资产,可以采用专门的评估方法进行价值计算。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会计账务处理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会计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1d1c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e.png)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会计账务处理
1.适用条件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2.商业实质的含义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3.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购买法,以出定入)
一般来说,取得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所放弃资产的对价来确定。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的价值就是放弃的对价。
4.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以入定入)
借:换入资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含税补价)
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换出资产的处置损益(倒挤差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含税补价)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
![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af336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4.png)
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计量是指按照资产取得或建造时的真实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其取得或交换时的实际交易价格入账,并且该交易价格被认为是公允的,因此不需要重新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是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广泛应用。
2. 重置成本:重置成本计量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或重新建造某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进行计量的方法。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当前市场上的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可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重置成本计量适用于物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3. 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计量是指按照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现金流入扣除相关成本和税费后的净额进行计量的方法。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现金流入计量,因此可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可变现净值适用于短期资产和存货的计量。
4. 现值:现值计量是指考虑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因素,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合成现值进行计量的方法。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或负债按照其未来经济利益或义务的现值进行计量,可以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
现值计量适用于长期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5.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是指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进行计量的方法。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或负债按照市场交易中的真实、可验证的金额进行计量,可以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适用于金融工具和其他特定资产的计量。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计量基础,但应当确保所选用的会计计量基础能够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737d3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2.png)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进行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转移一项负债所能够收到或者支付的价格。
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特点包括:
1. 以市场为导向:公允价值计量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反映了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上的真实价值。
2. 动态性:公允价值计量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能够及时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
3. 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市场交易价格,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4. 可比性: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不同企业、不同时间点的资产或负债的可比价值,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在公允价值计量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市场价格:公允价值计量需要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参考同类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等方式来确定。
2. 考虑交易成本:在确定公允价值时,需要考虑交易成本,如手续费、税费等。
3. 确定估值方法:如果市场价格无法直接获得,需要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来确定公允价值,如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等。
4. 披露相关信息: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包括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重要假设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方法,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人力资本产权价值的计量基础探讨
![人力资本产权价值的计量基础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f64a8e1172ded630b1cb6a8.png)
使用者提供一个完 整的正确评价 , 息的相关性较弱。二是没 信
有解决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 问题 。 通过分析可知 ,人力 资源会计 尚未得 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的症结在于 : 人力资源会计赖以构建 的基本理论供给不足。实
施人力资源会计需要理论支持 , 需要 界定人力资本产权归属 。
二 、 力 资本 产 权 价 值 计 量 基 础 人
人力 资本 补偿 保全价值 。员工参 与收益分配 的理 由是人力资
本 的所有权和人力资本的增值 性。
人力 资本作 为一种稀缺性 资源只有在产权 清晰的前提下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 。为了保证人力资 本能够在产权 清晰的前提下 以其合适 的价值参 与企业剩余财 产索取 ,人力
在多数人力资源价 值的货币性计量方 法中 ,一般都选用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的缺 陷在于 :一是该模式计 量的是人
力资 源的不完全 价值 , 量方法 尚需探讨 ; 计 同时 , 不能 向外部
工资在理论上 、 数量上都不代表 人力资本所创造 的价值增值 ,
它 只代表人力 资源的交 换价值 。从人 力资本所有权 所隐含的 人力 资源使用 权 、 自主流 动权 、 补偿保全 权和 收益权来 看 , 工 资 、福利是 劳动者补偿 劳动耗费所需 要的生活 资料 的价值 即
本计价既无法解决重置标准 和不 同企业 的可 比性 问题 ,也无
进行调整后所确定的价值 。以收益为基 础的计量方法 , 以对 则
剩余价值分配 的考虑替 代了剩余价值 自身。以剩余价值 为基
础来计量人力 资源也是 不妥 当的 ,因为这 时也只反 映了人力
法解决与传统财务会计 的结 合问题 ;四是人力 资源 成本 会计
资本价值的计量基础
![资本价值的计量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593783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1.png)
资本价值的计量基础
资本价值是指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力,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因素之一。
其计量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价值,二是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三是商品的市场价值。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资本价值计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产资料包括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和房屋等。
这些物资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被消耗和耗损,其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正确计算生产资料的价值,对于计量资本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也是资本价值计量的重要因素。
生产过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以及时间成本,这些都是资本价值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因此,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有利于正确计算资本价值。
商品的市场价值也是资本价值计量的重要因素。
商品市场价值受到供求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市场价值是资本价值计量的重要参考基础。
在商品市场价值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资本价值。
综上所述,生产资料的价值、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商品的市场价值,是资本价值计量的重要基础。
正确的资本价值计量有利于企业了解资本运作的状况,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af76d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4.png)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公允价值计量是财务会计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和方法论。
它在财务报表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衡量金融工具和其他投资资产价值方面,已经成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一项核心要求。
旨在通过更精确和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和评估企业的运营和业绩。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在于强调市场价格的重要性。
它认为市场价格是反映资产价值的最佳指标,也是有效的信息来源。
通过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企业更容易把握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真实情况,并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种基于市场价格的计量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避免了其他计量方法可能存在的模糊、主观或不准确的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基础则在于其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更全面和准确的财务信息。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表中所包含的信息更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这使得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
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有关企业潜在风险和回报的更多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尤其对于金融工具等高流动性的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减少潜在风险。
也存在一些辩论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这可能导致公允价值计量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和误导性。
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或缺乏有效流动性时,市场价格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公允价值计量还需要企业依赖市场数据和估值模型,其精确性和可靠性也依赖于数据和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财务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已经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和准则。
例如,对于市场价格不可得的资产和负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允许使用基于其他可观测输入的合理估计。
此外,准则还要求企业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模型和假设,以及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总的来说,公允价值计量作为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方法,具有其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6cf9c2abd64783e09122b75.png)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支晓强童 盼(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00872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100048)摘要在界定公允价值时,需要明确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
逻辑基础的可能选择包括市场基础和主体基础,价值基础的可能选择包括买入价格、脱手价格和在用价值。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公允价值是市场基础的脱手价格。
本文分别从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两个角度,对公允价值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针对我国的实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 逻辑基础 价值基础 脱手价格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的出现,是新准则中最引人关注的概念之一。
但是关于公允价值的讨论和争议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动荡与起落,更引起了人们对公允价值的争议。
例如,从新准则发布至今,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于是有人提出问题:在这样的市场中,市场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吗?再如,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有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诱使公司抛售金融资产并进一步导致危机恶化的加速器。
就在这些或赞成或反对或观望的声音中,我国的新会计准则顺利实施,而且由于!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的做法(刘玉廷,2007),针对我国企业公允价值采用的争议和抨击并未如国外那般激烈。
要想澄清关于公允价值的种种争议,必须对公允价值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
虽然我国准则中已经有明确的公允价值定义,但对于什么是公允价值,尤其是在实务中如何认识公允价值等问题尚没有全面系统的回答。
如果不能对公允价值有清楚的认识,势必会在准则执行中造成一定的混乱。
为此,本文将对有关公允价值的一个基本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选择###做出尝试性的回答,试图从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两个侧面厘清有关理论概念,也希望能够对准则具体执行指南的进一步细化或单独的公允价值准则推出有所裨益。
一、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这一提法很具有艺术性,这个词听起来很好,而!历史成本∀则听起来比较消极(Penman, 2007)。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c8690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7.png)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 Measurement)是一个重要的会计准则,用于确定资产、负债、权益和金融工具的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企业根据市场活动的价格,或者以市场活动价格为基础,进行测量和披露。
这篇文章将探讨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在于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
市场经济是一种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经济体系,价格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通过交换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交换的前提是双方都认为所得到的东西的价值大于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否则就不会进行交换。
因此,市场交易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不同资产和负债的相对价值的认同。
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基础在于信息的效用。
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企业根据市场活动的价格或者以市场活动价格为基础进行测量和披露。
这是因为市场交易价格是反映公众对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共识。
通过参考市场交易价格,企业能够获得外部市场的信息,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决策和披露。
这样可以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提供准确、可信的信息。
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相互支持,共同构建了完整的公允价值计量系统。
逻辑基础保证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测量方式与市场交易价格保持一致,将市场交易的结果准确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而价值基础则确保公允价值计量是以最具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信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权衡决策的依据。
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应用有多个方面。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用于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具等资产类别的价值。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来说,其公允价值的测量可以反映市场的需求和供应状况,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
对于金融工具来说,公允价值测量可以提供关于企业投资组合价值变动的及时信息,使相关方能够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风险。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市场评估和交易定价也具有重要意义。
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及其运用
![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及其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7cedc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9.png)
新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计量基础及其运用会计计量基础是会计工作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会计借助各种计量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量化处理,以实现会计信息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比性。
在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基础得到了更加精细化的界定和运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会计计量基础的定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计量基础主要包括原价、现值和实现价值三种基础。
其中,原价是指企业在进行交易或者生产经营活动时发生的直接或间接成本;现值是指企业按照市场价格或其他测量方式衡量的资产或者负债的当前价值;实现价值是指企业将资产转出或者清偿负债所能获得的价值。
这三种会计计量基础可以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计量系统。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基础的规定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计量基础的运用和标准进行了更为精细的规定和说明。
比如,《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中规定,现值基础下的负债应当按照负债到期当时的现值计量,如若不能可靠地估计现值,应按照实现价值进行计量。
而《金融工具》中则规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同时也提供了相关的计算公式和衡量方法。
此外,新会计准则还进一步强调了会计计量基础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比如,《应收款项》中规定,企业应确保所采用的计量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与所承担的风险、回报相适应,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衡量。
新会计准则的会计计量实践从实践来看,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基础的界定和运用,推动了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更加科学地反映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以新会计准则下的定价工具为例,企业需要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进行估值,并结合实际市场情况和盈利预期进行合理的估价和面对。
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和管理机构更好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经营策略,以做出科学的决策。
会计计量基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虽然新会计准则推进了会计计量基础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如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找到适宜的计量基础,同时又兼顾公平、准确、规范等多个维度的要求,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另外,会计计量基础的界定和运用也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同步和失真,进而影响企业对外的形象和信誉。
森林资产价值计量理论基础的多元性分析
![森林资产价值计量理论基础的多元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0830a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7.png)
森林资产价值计量理论基础的多元性分析
姚利辉
【期刊名称】《集团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7(000)02X
【摘要】人们对货币具有明显的感知,运用价值量来评价森林资源这一特殊资产价值,有着重大的意义。
如何运用价值量指标来计算森林资产的价值呢?本文认为它的理论基础具有多元性。
具体有以下几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森林地租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供求关系理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净现金流量理论)。
【总页数】2页(P240-241)
【作者】姚利辉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2
【相关文献】
1.谈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基础的多元性 [J], 王洪月;王芳
2.森林资产价值计量理论基础的多元性分析 [J], 姚利辉
3.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基础分析 [J], 冷琳
4.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基础分析 [J], 冷琳
5.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理论基础与模型分析 [J], 张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价值基础定价法
![价值基础定价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a0f8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8.png)
价值基础定价法
价值基础定价法是一种常用于确定商品或服务定价策略的方法。
它基于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成本和市场情况来制定一个合理的定价。
以下是关于价值基础定价法的详细阐述。
价值基础定价法的第一步是确定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这个价值是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和可靠性来确定的。
例如,如果一种商品具有独特的设计、卓越的质量和卓越的性能,那么它的价值就会高于其他类似商品。
第二步是确定商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以是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购买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费用,而间接成本则是与商品或服务生产相关的费用。
第三步是考虑市场情况。
市场情况对于定价非常重要。
它包括了商品或服务的竞争环境、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等因素。
通过研究市场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定价策略。
最后,根据价值、成本和市场情况来制定一个合理的定价。
定价可以基于单一价格,也可以基于价格差异化。
在制定价格差异化时,需要考虑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价值。
总之,价值基础定价法是一种有效的定价策略。
通过确定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成本和市场情况,可以更好地制定一个合理的定价,使消费者受益,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税会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计价基础的判断
![【税会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计价基础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04088f293968011ca3009150.png)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公允价值计价基础的判断
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第7号》)对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等重新进行了规范,与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相比,其重大变化主要是针对不同情况规定了公允价值计价基础和历史成本计价基础,计价基础的选择成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一大难点,本文拟对公允价值计价基础的判断作一分析。
一、《新准则第7号》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计价基础的规定
从商业买卖角度来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当于将“换出资产”卖出后再买入“换入资产”,在交换中企业应以公平的市场价格作支付(即资产的公允价值)。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可保证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是更恰当、合理的会计选择。
根据《新准则第7号》规定,当且仅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可见,商业实质、交换资产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是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两个必备条件,若不同时具备,应采用《新准则第7号》规定的历史成本计价基础进行换入资产价值的计量,且不确认损益。
在这里公允价值是指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只要换入、换出资产其中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就应以该公允价值作计量基础;若二者的公允价值都能可靠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熟练掌握货币时间价值 的计算,掌握风险报酬的概念和计算,在今 后的学习中树立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观念。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运用
lft
一、时间价值的概念
2.资金时间价值质的规定性:货币所有者让 渡货币使用权而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形式。
i
第i种投资的系数
Km
所有投资的平均报酬率
lft
Case
国库券的利息率为5%,市场证券组合的报酬 率为13%。要求:
1.计算市场风险报酬率; 2.当值职位1.5是,必要报酬率应为多少? 3.如果一项投资计划的β值为0.8,期望报
酬率为11%,是否应该投资? 4.如果某种股票的必要报酬率为12.2%,其
13.59%
注意:期间n的推算原理和步骤与此类似
lft
第二节 风险报酬
一、风险的概念 1.定义: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 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lft
一、风险的概念
2.特点:
1.风险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具有 客观性。特定投资风险的大小是客观的,而是 否去冒风险是主观的;
2.风险的大小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 是“一定时期内”的风险;
要合同、诉讼失败等。
lft
一、风险的概念
经营风险——(商业风险)生产经 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来源:市场销售、生产成本、生公产技术等。司
本
身
财务风险—— 是由借款而增加的
风险, 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
也叫筹资的风险。
lft
二、单项资产的风险衡量
(一)计算期望报酬率 1.概念:随机变量的各个取值以相应的概率为权
数的加权平均数叫随机变量的期望值。 2.公式:
Pi —第i种结果出现的概率 Ki —第i种结果出现的预期报酬率 n —所有可能结果的数目
lft
注意
期望值反映的是随机变量 取值的平均化,它不能衡量风 险的大小。
lft
Case
东方制造公司和西京自来水公司股票的 报酬率及其概率分布情况详见下表,试计算 两家公司的期望报酬率。
3.资金时间价值量的规定性:没有风险和通货 膨胀条件下的平均资金利润率----纯粹利率。
4.资金时间价值一般用相对数表示。
lft
二、一次性收付款的终值与现值
(一)单利 只对本金计算利息,其所生利息不加入本
金计算利息,每一计息期利息相等。
I――利息
i――利率
P――本金(即现值)
F――终值(本息和)
n――时间
P=A·[(P/A,i,n+m)-(P/A,i,m)]
lft
Case
某人年初存入银行一笔现金,从第三年 年末起,每年取出1000元,至第6年年末全 部取完,银行存款利率为10%。要求计算最 初时一次存入银行的款项是多少? 方法一: V0=A·[(P/A,10%,6)-(P/A,10%,2)
=1000(4.355-1.736) =2619
+ 1000 ×( P/F,16%,4 ) = 832.12
lft
3.风险可能给人们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
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
lft
一、风险的概念
3.分类:
市场风险 ——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
影 响
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 如:战争、 经济衰退、 通货膨胀、高利率等。
范
围
公司特有风险 ——个别公司特有事件造
成的风险。(又叫可分散风险或非系统风险
如:罢工、新厂品开发失败、没争取到重
PA
i
当n
∞时,
P A i
lft
小结
倒数关系
复利现值系数
复利终值系数
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偿债基金系数
投资回收系数
lft
一个内插法的例子
某公司于第一年年初借款20000元,每 年年末还本付息额均为4000元,连续9年还 清。问借款利率应为多少?
lft
一个内插法的例子
分析:P=20000,n=9,A=4000 由于 P=A(P/A,i,n)
P=A·(P/A,i,n)·(1+i) 或 P=A·[(P/A,i,n-1) +1]
它是普通年金现值系数期数要减1,而系 数要 加1,可记作 [(P/A,i,n-1)+1],可利用 “普通 年金现值系数表”查得(n-1)的值, 然后加1,得出1元的预付年金现值。
lft
3.递延年金——第一次收付发生在第二 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1.普通年金 例如分期
2.预付年付 老金款 金买房、养 3.递延年金
4.永续年金
lft
1.普通年金——各期期末收付的年金。
•普通年金终值
0 1 2 …….
n-2 n-1 n
AA
A A A A(1+i)0
A(1+i)1
A(1+i)2 A(1+i)n-2 A(1+i)n-1
F
lft
F=A(1+i)0+ A(1+i)1+ …+ A(1+i) 2+
F = P ·(F/p,i,n)
lft
(二)复利
2.复利现值
因为:F = P·(1+i)n
所以:P = F/(1+i)n
其中:
为现值系数,记为
(P/F ,i ,n)
所以:P = F ·(P/F ,i ,n)
lft
三、 年金(A)
(一)概念:年金是指定期、等额的系列收支。 (二)分类:(以年金收支时间为标准)
lft
注意
只有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 下,才能用标准离差来衡量风 险的大小。
lft
二、单项资产的风险衡量
(三)计算标准离差率 1.公式:
2. 西京自来水公司的标离差率: V = 12.65%÷20% = 0.63
东方制造公司的标准离差率 : V = 31.62%÷20% = 1.58
lft
三、风险价值
东方制造公司和西京自来水公司股票报酬率的概率分布
经济情况
该种经济情况发
报酬率(Ki )
生的概率(pi) 西京自来水公司 东方制造公司
繁荣 一般 衰退
0.20 0.60 0.20
40% 20% 0%
70% 20% -30%
lft
西京自来水公司
=40%×0.20+20%×0.60+0%×0.20 =20% 东方制造公司
F=A·(F/A,i,n)·(1+i) 或 F=A·[(F/A,i,n+1) -1)]
注:由于它和普通年金系数期数加1,而系数减1, 可记作 [(F/A,i,n+1)-1] 可利用“普通年金终 值系数表”查得(n+1)期的值,减去1后得出1元预付 年金终值系数。
lft
• 预付年金现值 公式: P=A+A(1+i)-1+ A(1+i)-2 + A(1+i)-3+…+A(1+i)-(n-1)
A(1+i)n-2 +A(1+i)n-1
FA(1i)n 1 i
(1 i)n 1 为年金终值系数,记为 i
(F/A, i, n)
F=A(F/A, i ,n)
lft
Case 5年中每年年底存入银行100元,存款
利率为8%,求第5年末年金终值? 答案:
F=A·(F/A,8%,5) =100×5.867=586.7(元)
Case
某公司现在借入2000万元,约定在八年内 按年利率12% 均匀偿还,则每年应还本息的 金额是多少?
A P 20001 40 .6
(P /A ,i,n)
(P /A ,1% 28),
lft
2.预付年金——每期期初收付的年金。 • 形式:
0
1
2
3
4
A A A AA
lft
• 预付年金终值
公式: F=A(1+i) 1 + A(1+i)2+ ···+ A(1+i)n
lft
(一)单利
1.单利利息的计算
I=p×i×n
2.单利终值的计算
F=p+p×i×n=p(1+i×n)
3.单利现值的计算
p =F/(1+i×n)
lft
(二)复利
不仅对本金计算利息,还要将所生利息 加入本金再计利息,俗称“利滚利”或“驴 打滚”。
1.复利终值
FP(1i)n
(1+i)n为复利终值系数,记为(F/p,i,n)
lft
• 偿债基金——年金终值问题的逆运算,是指 为使年金终值达到既定金额每年应支付的年金 数额。
公式:F=A·(F/A,i,n)
A
F
(F / A,i, n)
其中: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叫
偿债基金系数。
lft
Case
拟在5年后还清10000元债务,从现在 起每年等额存入银行一笔款项。假设银行 存款利率为10%,每年需要存入多少元?
答案:
P =A·(P/A,8%,6)
=10000×4.623=46230<50000
应选择B设备
lft
•年资本回收问题——是指在约定的年限内 等额回收的初始投入资本额或清偿所欠的 债务额。公式:
P =A·(P/A,i,n)
A P (P/ A,i,n)
其中,投资回收系数是普通年金现值 系数的倒数。
lft
PA1(1i)n 其中 1 (1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