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孤独年代的集体狂欢

合集下载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可以轻松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和沟通,与此社交网络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群体性孤独的加剧。

大学生作为社交网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面临着群体性孤独问题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了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的成因和表现形式,研究有效缓解群体性孤独的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才能找到解决群体性孤独问题的途径,帮助大学生建立更加健康、积极的社交关系。

本文将围绕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为提升大学生群体幸福感和社交支持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2 问题意识在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

群体性孤独指的是在社交网络充斥的环境下,大量的人群中存在着孤独感和沟通障碍,即使周围有众多朋友,也难以找到真正的心灵伴侣,心理距离感弥漫在人际交往中。

大学生作为社交网络时代中高度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群体性孤独的困扰。

问题意识在于要认识到群体性孤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它不仅影响到个体的情感状态和社交能力,也可能引发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只有深入了解群体性孤独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有效缓解策略,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困境,建立健康的社交支持体系,实现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问题意识】的提出将有助于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促进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开展,为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在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是群体性孤独现象的一大受害者。

研究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现象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群体性孤独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有助于对群体性孤独进行更精准的识别和干预。

全景敞视网络中的群体性孤独与想象式表露——社交窥视行为的动因与影响探究

全景敞视网络中的群体性孤独与想象式表露——社交窥视行为的动因与影响探究

摘要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嵌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海量的自我表露让全球进入了一个“过度分享”的时代。

但除了自我表露之外,互联网中还存在着一种数量惊人的“潜水”行为:利用社交媒体窥视他人的日常生活,获取他人的信息,但并不对他人的自我表露给予任何点赞、评论等互动反馈,这种利用社交媒体的“偷窥”行为被定义为“社交窥视”。

“偷窥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而“偷窥”行为又往往涉及个体内心深处的隐私和欲望,为了揭示社交窥视行为形成的心理动机,考察窥视者对社交窥视行为的态度,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揭示社交窥视行为形成的媒介动因和窥视者的心理动因,分析社交窥视行为对窥视者产生的影响。

研究发现,互联网的匿名性、可见性、公开性使网络社会变成了一个强化的全景敞视网络环境,正是这样的媒介环境,推动了社交窥视行为的形成;同时,在网络人际交往中渴望连接又害怕束缚的复杂心理促使窥视者利用社交媒体“偷窥”他人来开展不同人际关系的交往。

当窥视和分享的趋势不可逆时,社交窥视行为给窥视者的自我表露和人际交往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在分享层面,由于窥视者与被窥视者的身份界限被消解,互相侵入式的偷窥造成整个网络焦虑性的文化症候,窥视者通过想象偷窥的对象来进行自我表露;在人际交往层面,社交窥视行为本身作为一种信息获取行为能够消除人际关系的信息不确定,增添窥视者的人际资本,为窥视者带来心理满足感,同样也会对窥视者造成信息失真、信息错失恐惧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心理。

关键词:社交窥视;全景敞视理论;群体性孤独;社交媒体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social media embedded in every scene of people's daily life,massive self-disclosure has entered the world into an era of"Over-Sharing".However,in addition to self-disclosure,there is a surprising amount of"diving"behaviors on the Internet:using social media to peek into other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others,but not giving any reaction to others feedback.This behavior is defined as social surveillance.This desire is a person's innate desire,and this behavior often involves the privacy and desire deep inside the individual.In order to reveal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f social surveillance behaviors and examine the user's attitude towards social surveillance behaviors,The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is used to reveal the media and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f the social peep behavior,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surveillance behavior.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anonymity,visibility,and openness of the Internet have transformed the network society into an enhanced panoramic open-line network environment.It is this media environment that has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peeping behaviors.The complex psychology of eagerness to connect and fear of restraint urges users to use social media to peeps others to conduct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When the trend of peeping is irreversible,social peeping behavior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user's sharing practice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at the sharing level,the identity boundary between the peeper and the peepee itself is blurred.Privacy,sharing information by managing the connection of self-disclosed content,objects,and network identities;at the level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ocial surveillance behavior as a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behavior can eliminate the uncertain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increase the interpersonal capital of users Bringing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on to users can also cause information distortion,fear of missing and some negative psychology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Social Surveillance;Panopticism;Alone Together;Social media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研究意义 (11)1.4研究方法 (12)2理论基础 (13)2.1窥视理论 (13)2.2全景敞视主义理论 (15)2.3自我表露理论 (18)3研究设计 (21)3.1研究对象选取与特征 (21)3.2研究对象的社交窥视行为简述 (23)3.3访谈提纲的设计 (26)4升级的全景敞视网络:社交窥视形成的媒介动因 (28)4.1网络社会的“全景敞视”:窥视环境的强化 (29)4.2开放的私人领域:窥视内容的可连接 (32)4.3敞视的窗口:窥视渠道的多样性 (35)5窥视者的群体性孤独:社交窥视形成的心理动因 (39)5.1群体性孤独:数字化交往下的群体症候 (39)5.2窥视者对社会关系的焦虑与身份迷思 (40)5.3窥视者需要自我独处的逃避心理 (44)6窥视者的想象式表露:窥视身份界限消弭下的社交实践 (47)6.1对自我表露的内容的管理 (47)6.2对自我表露权限的管理 (49)6.3对自我身份链接的管理 (50)7基于社交媒体的社交窥视行为反思与建议 (52)7.1社交窥视对窥视者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52)7.2社交窥视对窥视者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54)7.3社交窥视下对窥视者社交的启示 (56)结语 (58)注释 (60)参考文献 (65)附录:访谈提纲 (73)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75)致谢 (76)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虚拟社交媒体蓬勃发展。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第一部分)(2013-11-29 19:15:59)转载▼分类:读书笔记标签:it网络——人们所触及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崭新生活方式。

面对全球信息化大潮,试图把思想的触角神向网络文化,用网络的范式谈论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思考网络。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视角。

《我的世界与我的窗口》(代序)通过比尔盖茨为全人类虚拟的“窗口”,看和做各种事情,本来抽象平淡的生活就变得更加平淡抽象。

我发现我与这座城市,与电脑,与我正在写的这本书的关系,就如同一场凭一时兴趣陷入到其中但又难以摆脱的婚姻。

每当电脑这个虚拟的窗口使我头晕眼花时,我就抬起头,从我房间的窗口看一看窗外的景色。

但我能看到的永远是一幢幢说不上是真实还是虚假,是美观还是丑陋的高楼。

无论在一年当中的什么时候,我都无法从窗外的“景色”断定是什么季节。

我就是生活在一个没有风景,没有季节变化的世界里。

前天早晨,我屋子里的暖气开始漏水了,这表明时令已是初冬。

我在电脑面前虚拟性地走过了四季。

现在我早已不知不觉地被囚禁在一个不知今夕何夕的地方,这个我通常称之为“家”的地方。

我的生活世界就是这样一种“二难境地”——透过真实的窗口,我看到的是一个真真切切而又虚枉不实的世界;透过电脑这扇虚拟的窗口,我看到的是一个以假乱真但注定是假的世界。

“窗口”——监狱的窗口,电视的“窗口”、盖茨的“窗口”……还有昆德拉在《慢》中的“上帝的窗口”。

哲学家们爱谈论“超越”,其实“超越”是人所共有的冲动,每个人每一天都已形形色色的方式寻求着“超越”,而各式各样的“窗口”就是他们进行“超越”的工具——通过这些“窗口”,你“越出”(至少是部分地或虚拟地)你所在的位置,你看到或进入到你所在的现实之外的另一个现实。

钱钟书《窗》中这样描述窗的功能: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摘要】社交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群体性孤独的现象。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与研究,首先分析了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现象,并探讨了影响因素。

随后提出了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探索更多有效的社交网络下群体性孤独的对策。

最后对对策的实施建议进行评估,指出群体性孤独问题的复杂性,并强调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文章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调查、对策、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效果评估、复杂性、社交网络、解决措施、教育、探索、有效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社交网络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交际方式和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逐渐被虚拟的社交网络所取代,大部分的沟通和交流都在网络上进行。

虽然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性,却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网络中,人们可能感受到更多的孤独和焦虑,与现实中的社交相比,缺乏真实感和亲近感。

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问题日益凸显,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对于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势在必行,有必要深入分析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的特点和表现,探讨造成群体性孤独的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对这些对策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深入研究群体性孤独问题,旨在增加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的认识,为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合。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一、概述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交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机制,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平台。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一种新型的心理现象逐渐浮现——群体性孤独。

这种现象表现为人们在社交媒体的虚拟世界中过度沉浸,却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疏离。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展现自我的空间。

这种虚拟的交流方式往往缺乏真实的人际互动和情感交流,导致人们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失去了真实的人际联系和情感寄托。

社交媒体中的信息过载和碎片化也加剧了群体性孤独的现象。

人们在浏览大量的信息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也使得人们难以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之间的共同话题和理解基础。

社交媒体中的比较心理和社交焦虑也是导致群体性孤独的重要原因。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都是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这往往引发了他人的比较心理和焦虑情绪。

当人们过于关注他人的生活状态和评价时,就会忽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加剧孤独感。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交媒体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平衡社交媒体的使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缓解群体性孤独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1. 社交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社交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覆盖范围,迅速崛起并深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微博、微信到抖音、快手,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的形态和功能不断演进,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和社交渴望。

社交媒体的普及得益于其便捷性和互动性。

人们只需轻轻一点,就能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观点看法,同时也能轻松获取他人的动态和信息。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摘要】在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愈发严重。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的角度入手,探讨了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现象、影响因素以及表现和心理问题。

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对策研究,强调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关系的重要性。

结合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解决建议和未来研究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有望为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研究、调查、对策、社交网络关系、心理问题、影响因素、解决建议、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群体在虚拟世界中拥有了更广泛的交流平台,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疏远和孤独感。

研究显示,社交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更容易感到孤独,与他人的互动变得表面化,缺乏真正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这种群体性孤独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还可能在未来对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

面对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的严峻挑战,有必要深入探讨其根源和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探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影响因素,剖析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表现和心理问题,提出社交网络时代下的对策研究,强调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旨在为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现状及原因,深入分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影响因素,探讨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表现和心理问题。

通过对策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关系,减轻群体性孤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将为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健康和有益的社交网络环境,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个人发展和成长。

群体性孤独——社交媒体使用对孤独感的影响

群体性孤独——社交媒体使用对孤独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ꎬ常态化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对用户有益ꎬ只有病态化的使用方式才会加剧孤独感
[18]
这一点ꎬ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讨论ꎮ
ꎮ 关于



( 二) 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类型学分析
2021 年ꎬ埃米莉欧戴( Emily B. O’ Day) 和理查德亨贝格( Richard G. Heimberg) 在一项最新的
“群体性孤独” 只不过是人们对新媒介技术产生的道德恐慌而已 [4] ꎮ 在实证研究方面ꎬ不同学者的研究
结论也很不一致ꎮ 有研究发现ꎬ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会加剧孤独感 [20] [21] [22] ꎻ也有研究发现ꎬ使用社交媒
体能缓解孤独感 [5] ꎻ还有研究发现ꎬ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与孤独感之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 U” 形关系 [1] ꎮ
在实证研究方面ꎬ国内学者大多以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作为自变量来研究其对孤独感的影响ꎮ 虽然频繁
使用与病态化使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ꎬ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ꎬ不可混为一谈ꎮ 我们认为ꎬ要想厘
清社交媒体使用与孤独感之间的复杂关系ꎬ就必须对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类型学分析ꎮ
具体来说ꎬ我们可以根据使用频率和是否上瘾这两个维度将社交媒体的使用者分为以下三种类型ꎮ
piro) 认为ꎬ克劳特等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社区精英ꎬ这些群体即便不使用互联网也会变得越来
越孤独ꎬ因此ꎬ不能由此得出互联网增加孤独感的结论 [17] ꎮ 此外ꎬ很多心理学研究也指出ꎬ孤独者更倾
向使用互联网来缓解孤独ꎬ因此是孤独影响了其对互联网的使用ꎬ而不是相反ꎬ克劳特等混淆了互联网
使用与孤独感之间的因果方向ꎬ因而错误地得出了互联网会加剧孤独的结论 [6] ꎮ
关于社交媒体使用和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中写道ꎬ要弄清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孤独、焦虑等负向心理状

关于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心理动力

关于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心理动力

关于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心理动力网络传播的集体狂欢现象,是指以网络为平台和载体的集体狂欢,它是社会群体成员围绕统一的主题通过网络进行共同情感表达,感性地释放自我情绪,寻求平等自由对话,进行戏谑讽刺,对抗与颠覆等级和权威,具有强烈的社会影响力与冲击力的网络传媒的群体活动现象。

比如说芙蓉姐姐现象、犀利哥现象、贾君鹏现象、凤姐现象等,一些人物、一些现象和热门话题引发了网友广泛浏览以及跟帖、转载,围绕这些中心话题积极活动的网民形成一个群体,网民投身其中并不断扩大这些现象的社会影响力。

“芙蓉姐姐”连续3年获百度搜索风云榜冠军,点击量达到4853862人次,而且连续上榜1170天。

参与网络集体狂欢,可以从网络集体狂欢满足网民个体需求的个体心理动力与满足网民集体心理需求的群体心理动力两方面来分析。

网民的个体心理动力分析网络的集体狂欢是网络行为的价值取向与网民的兴趣、情感、认知倾向性等个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而产生的结果。

好奇心理。

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中的主力军是青年,青年的时代敏感性较强,特别是对新奇事物的觉察度比较高,追风赶潮猎奇怕落伍也是青年的心理特点。

一项对220名大学生网民参与的网络集体狂欢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搜索引擎是他们最主要的网络应用(网络新闻71.1%,搜索引擎73.3%);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对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贾君鹏等现象比较了解;对于时下流行热词,如果和朋友聊天时自己不知道,73%的人认为自己OUT(落伍)了,会立即去网上搜索,在好奇心的诱使下点击链接,青年网民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被”加入到集体狂欢现象中来。

反叛心理。

越是为“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所不容的东西,越是为主张特立独行的青少年网民所追捧,这种禁果效应下的反叛心理在网络集体狂欢中得到张扬。

比如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的“犀利哥”,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楂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

社交媒体背景下群体性孤独的关系审视

社交媒体背景下群体性孤独的关系审视

第43卷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3第3期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3,2023社交媒体背景下群体性孤独的关系审视任咏洁1袁刘春花2(1.小红书武汉分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2.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摘 要〕 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创造了新型的人际关系,催发了一个极其普遍的群体性孤独现象:网络中人们之间的联系看似频繁,现实生活中却变得越发孤单与焦虑,可能引发某些社会问题。

通过审视社交媒体背景下群体性孤独呈现的两组关系,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人对媒介技术过度依赖是群体性孤独产生的重要原因,过多的网络社交促使现实人际关系弱化。

与之相应,秉持人对技术的理性态度,采取科学的关系重构策略,重拾人与人的有效交流,定然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群体性孤独状态。

〔关键词〕 群体性孤独;人际关系;社交媒体;网络社交〔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130(2023)03⁃0075⁃06doi:10.3969/j.issn.2096-3130.2023.03.012 “群体性孤独”这一概念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 2014年出版的著作《群体性孤独》,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心理症状,指在群体中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人们更趋向于使用网络媒体,形成了群体在一起“独处”的局面。

社交媒体背景下群体性孤独呈现的关系既包括人与技术的关系,也包括线上和线下的人际交往关系。

矛盾的是,线下人际关系逐渐疏远,线上人际关系却看似“亲密”。

审视社交媒体背景下群体性孤独呈现的两组关系,深入了解群体性孤独形成的原因,可丰富和补充相关理论,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关系理念,为人们走出群体性孤独提供应对之策。

大学生与社交媒体:一场孤独的狂欢

大学生与社交媒体:一场孤独的狂欢

大学生与社交媒体:一场孤独的狂欢作者:林征来源:《河南教育·高教》2015年第03期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热衷于在虚拟空间上热烈讨论,却吝于在人前发表只言片语;他们乐于在微信、QQ上发一些轻松的表情,却不会转头对他人流露一丝温暖的微笑;他们愿意与虚拟世界里的陌生人畅所欲言,却与现实生活中最亲密的亲人、老师、同学沉默以对。

简而言之,他们只顾低头看手机,只顾埋头玩游戏,却忘却了抬头看看真实的大学生活,如此过法,未来堪忧呀!唯有学会厘清学习、生活、娱乐之间的界限,懂得自我约束,才能“网途”知返,拥有精彩的大学生活。

可是“网途”已然走远,知返何其艰难,但是我们更需要明白唯其艰难才更需勇毅!寝室里只响起键盘敲打的声音,四个女孩静悄悄地面对着各自的电脑上网,蓝莹莹的屏幕投射在她们专注的脸庞上。

突然,一个女生探身对室友说:“你看到了嘛?我在微博上艾特你了。

”另一个这才咯咯笑出声来:“看到了呀,我回复你啦,快去看。

”而她俩之间的距离,不到两米。

毫不夸张地说,十年前开始风靡中国的社交媒体,已经完全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

穿梭于校园里,你经常会看到低头紧盯手机屏幕的人匆匆走过;课堂上,一张张埋在电脑背后的脸多半是在翻看好友更新的照片和日志;甚至连社团会议、小组研讨都开始被微信群所取代。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养成“起床刷微博,躺下发微信”的习惯,社交媒体的魅力似乎显而易见与日增强。

然而,在笔者看来,大学生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带来了孤独问题。

2013年微信的大规模瘫痪造成的慌乱让我们意识到,现代人最恐惧的,是被切断与社会群体的联系,哪怕只是一小会儿。

那么,到底是孤独催生了社交媒体,还是社交媒体放大了孤独?那些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发送的“晚安”,表明我们对孤独的恐惧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强烈了。

科技带给我们一种“永远不需要独处”的错觉,让我们在排队时、等待公交车时,甚至在卫生间时都可以有事可做。

过度频繁的联系让我们产生习惯性的心理饥饿感,让我们每当离开通信设备、每当没及时收到回复时就不免心慌意乱。

移动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研究

移动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研究

移动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研究郭桂萍 廉多日娜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摘要:在移动社交媒体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媒体与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交流,但随之而来的,人们选择线上的浅层社交便与线下厚重的社交渐行渐远,孤独感更重。

作者通过深度探究当前互联网与移动终端媒介下受众的心理状态,分析群体性孤独的成因以及影响,从而给未来媒体的健康发展以及受众如何摆脱群体性孤独带来启示意义。

关键词:群体性孤独;移动社交媒体;媒介依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移动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它打破了人们社交的许多局限,无可厚非移动社交媒体为我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随之而来人们在移动社交媒体地冲击下更加追求效率与回报,在无形之间拉开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彼此之间的距离。

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媒介的升级换代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变化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群体性孤独的概念及表现群体性孤独强调了一个由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现象,科技构建了我们的亲密方式以后,我们成了陪伴的牺牲品,这样不间断的联系导致了新的孤独,雪莉·特克尔将这种现象定义为“Alone-together”;雪莉·特克尔在她的著作《群体性孤独》一书中写道:“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把自己牢牢地拴在网络上,从而获得一种自我的新状态。

从一开始,它就意味着某种授权:它可以从现实环境中脱离—包括其中的人。

”我们一旦脱离移动社交媒体上的虚拟社交,孤独感就会随之而来。

当放下移动终端设备时,身边的亲人也沉迷于移动社交媒体带来的快感,彼此之间无法心无旁骛地沟通,于是感到了更深层次的孤独,只能回到移动社交媒体中寻求慰藉。

群体性孤独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看重网络社交忽略现实社交、人际关系淡漠、沉溺于网络无法从中抽离回归现实,具体表现为沉迷于网游、网恋、社交APP随时在线。

这种社会心理危机无形中慢慢侵蚀着我们健康的生活,我们被媒介技术温柔控制。

二、群体性孤独的成因(一)媒介即按摩媒介即按摩是由麦克卢汉提出的,享受媒介就如同按摩一般,受众在享受媒介的过程中,能切身感知到媒介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

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

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

社交媒体下的群体性孤独作者:王竹君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9期摘要:如今,由于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社交媒体成为我们的不二之选。

虚拟社交让用户游离于各种社交网站,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不断切换,寻找感情的寄托和陪伴,排解自身的孤独。

人们因此开始丧失独处的能力,一旦独处,便会觉得孤独、焦虑、恐慌,然后拿出手机打开社交媒体,尝试等待他人联系或是在社交媒体上运用虚拟化身与他人取得联系来获得精神慰藉,解决孤独的恐慌。

这种孤独并非个体行为,而是在如今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人人都自发形成的一种行为,因此便上升到了群体性孤独,尤其在校大学生群体中尤为可见。

关键词:孤独群体性孤独社交媒体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151-02一、引言当社交媒体的出现替代了人们面对面交流时,我们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生活在由各种形式的社交媒体为我们塑造的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隋雪,et.,2012)中,被各种信息洪流包围。

我们不再写信、发短信或是打电话给想要联系的人,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微博、QQ、电子邮件、Twitter、Facebook、Instagram,技术刷新了亲密与孤独之间的边界。

青少年避免使用电话,甚至避免微信发语音,因为他们害怕在电话里暴露太多,相比谈话,他们更热衷于选择文本交流。

直接通电话会将整个人的全部时间精力倾注给对方,声音传递情感,而我们巴不得让声音消失在生活中(Sherry Turkle,2014)。

屏幕交流的优势就多了,它可以让人们反思、重新输入,重新编辑,或者如众多同学口中而言,“这是一个能隐藏的地方”。

孤独往往是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定义的,更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某种重要方面存在缺陷时所发生的不愉快的经历”(Perlman & Peplau,1981)。

纽约时报在201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作“孤独为何即将成为下一个公共健康问题”,此文认为孤独会导致肥胖并使人成瘾,并成为一种潜在的流行病。

孤独在网络中_变异_

孤独在网络中_变异_

中华新闻报/2006年/7月/19日/第C01版聚焦・前沿孤独在网络中“变异”?周环当移动电话、掌上电脑和互联网横空出世时,乐观的人们曾发出欢呼,孤独将从此成为一个心理名词。

是的,他们有理由这样相信。

因为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种通讯工具像互联网这样为人们提供了广泛联系的可能性。

然而,尴尬而矛盾的现实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与大洋彼岸的陌生人聊得海阔天空,却与隔壁的邻居形同路人;我们可以交上几百个网友,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推心置腹。

我们不再孤独吗?不,网络时代,我们可能会更加孤独!爱尔兰:世界最孤独的国家在网络的世界里,最孤独寂寞的灵魂在哪里?答案是爱尔兰。

世界最大网络搜索引擎公司Google今年在对关键词搜索次数进行统计后发现,输“lonely”(意为寂寞)次数最多的用户来自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而搜索“happiness”(幸福)次数最多的是新加坡用户。

这个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爱尔兰曾经是欧盟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却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创造了欧洲的经济奇迹,一跃成为仅次于卢森堡的第二富国。

2004年,在《经济学家》杂志举办的“生活质量”评估中,爱尔兰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

然而,经济的蒸蒸日上、移民的蜂拥而至,却让这个国家多了更多的“网络独行者”。

这也许就是现代社会的悖论吧。

美国:孤独的“自由女神”美国依然是宽带用户头号大国,2005年底的用户人数达4939万人,普及率为16.8%。

然而,这个自由的信息王国同时也是孤独的现代城堡。

一项针对美国人社会联系的调查报告表明,与20多年前相比,美国人的社会孤独感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他们无人可以相互倾诉。

研究显示,1985年,平均每个美国人有至少3个人吐露心声,但到2004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两个人。

更严重的是,有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根本没有可以信赖的密友,这比20年前高出一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50%的人把他们的伴侣视作唯一的倾诉对象。

论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狂欢理论为视角

论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狂欢理论为视角

论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狂欢理论为视角一、概述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传播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情感的重要平台。

草根狂欢现象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是网络传播中的一种独特景观,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

顾名思义,是指在社会底层广泛存在的、以网络为媒介的集体性、狂欢化行为。

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壁垒,使得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在这种背景下,草根狂欢现象呈现出多元化、去中心化、碎片化等特点,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场所。

狂欢理论作为一种文化研究视角,为我们理解和分析草根狂欢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它强调在狂欢状态下,人们能够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和限制,通过非理性的、感性的方式来表达自我、释放压力、追求快乐。

在网络传播中,草根狂欢现象正是这种狂欢精神的体现,它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了一个充满欢笑、泪水和激情的虚拟世界。

草根狂欢现象也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何平衡网络传播的娱乐性和严肃性?如何在保证草根文化活力的避免其走向低俗化、恶俗化?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也涉及到社会文化价值的塑造和传承。

本文将以狂欢理论为视角,对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通过分析草根狂欢现象的特点、成因和影响,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为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简要介绍网络传播的发展与普及,以及草根文化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渠道。

网络传播的普及与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草根文化的兴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网络传播的发展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推动。

从最初的电子邮件、论坛,到如今的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网络传播的形式日益丰富,互动性和即时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形成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和表达方式。

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性孤独”现象及原因分析

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性孤独”现象及原因分析

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性孤独”现象及原因分析作者:樊清丽来源:《新闻世界》2019年第07期【关键词】社交网络;群体性孤独;自我呈现“我们为了连接而牺牲了对话。

大家都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

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

”[1]这似乎成为一种悖论:网络是为了促进更好的交流,但当人们面对面可以更好交流的时候,却普遍选择了网络,现代人逐渐陷入技术“温柔的陷阱”中……一、社交网络的概念及发展“社交”是社会中人与人情感交流的核心,“网络”是手段和工具,“社交网络”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连接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新方式和新场所。

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社交平台。

2011年,微信诞生,强关系的即时通讯占据了社交媒体的半壁江山。

目前,微信、微博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社交平台,并将社会关系的网络构建推向高潮。

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的巨增,越来越多的媒体接入社交功能,同时催生出更多的社交形态。

以社交为核心的个人及群体互动、内容为纽带的群体讨论、基于游戏体验的虚拟社交、以个人内容为中心的“表演”和“观看”,以产品服务为中介的“泛连接”[2]……今天,社交網络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群体性孤独”的概念及现象关于“群体性孤独”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阐释,大多来源于特克尔《群体性孤独》一书。

她在书中论述了这样的矛盾:人们为了摆脱孤独渴望“在一起”,但同时又与网络连接渴望“在别处”,人们聚集在一起却陷入“Alone together”的境地。

(一)“被迫打扰”与“寻求打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取决于距离,而是取决于可使用的交流技术。

[3]传媒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时刻保持在线,以便随时进入与他人的连接中,已成为现代人交流的常态。

人们会被随时而来的信息所吸引,当手机有信息提示时,害怕错过“一些重要的消息”,人们往往会暂停正在进行的活动,随即连接到网络。

孤独的社交网络

孤独的社交网络

孤独的社交网络作者:吴玉征来源:《计算机世界》2012年第19期孤独在文艺作品中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通常是大人物功成名就,高处不胜寒,倍感孤独;小人物命运多舛,处处碰壁,茕茕孓立。

过去的孤独是老僧入定,冥想星空;近期的孤独是打开电话薄,一遍遍拨打10086;现在的孤独则是进进出出社交网络,无字可敲。

如果孤独是现代病,社交网络如何缓解?社交网络建立伊始,或多或少“肩负”联络情感的使命。

人是社交群体,无时不刻处于沟通的欲望中,过去使用邮件和邮件订阅组,再发展到IM、BBS扎堆聊天,社交雏形显现;第二代以Facebook为代表,涌现过各类SNS,以Web 2.0的姿态出现;现在发展到第三波浪潮,标志是移动社交网络,代表是轻量级的Instagram。

Facebook有9亿用户,其中超过一半是活跃用户;全球有1.5亿人每天使用Twitter;目前,中国微博注册帐号已逾10亿个。

如此庞大的社交帝国,大有取代真实社会的势头。

比如在我们身边,闲逛到哪儿了用“街旁”分享,想吃点啥看看“大众点评”,了解热门电影和小说,有“豆瓣”和“时光网”,更不用说新闻资讯了。

再加上“人人”和“开心”,有了移动社交,按理说,走到哪里都不会孤独,社交网络随时提供各类服务,联系唾手可得。

但是,人还是感到孤独。

英国心理健康基金会调查了2000名18岁到34岁的年轻人发现,有1/3的人习惯在网络上沟通,而非面对面交流。

网络交流为什么会孤独?研究孤独症的专家从生理角度说,当面对面接触时,脑下垂体后叶会分泌一种类似催产素的荷尔蒙。

这种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提高信任感,甚至激发爱的感觉——原来如此,敲击键盘或者视频聊天难以产生这种荷尔蒙。

另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认为,人的脑容量只能处理有限数量的亲密关系,这个数字是150人。

这是基于对大脑新皮质的研究。

也就是说,尽管微博上“粉”你的人或者你“粉”的人成千上万,但只是“泛泛之交”,能保持亲密联系的只能有150人。

网络节日 互联网时代的集体狂欢

网络节日 互联网时代的集体狂欢

网络节日互联网时代的集体狂欢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6年第7期文/王霜奉互联网时代,很多原先普普通通的日子被赋予新的寓意。

在网友们的集思广益下,涌现出了诸如“光棍节”、“吃货节”、“卖萌节”等网络节日。

网络节日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网络与传统习俗碰撞和融合的产物,它与传统节日一样,承载着人们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真实片段,不同的只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媒体,是一种崭新的文化表达形态。

网络节日的兴起,使人类社会活动的格局为之一新。

所谓“世上本没有节,过的人多了便成了节”。

在创造节日上,网友们总是能脑洞大开,产生奇思妙想。

流行的网络节日中,既有温情的“5·20网络情人节”、“9·12示爱节”,也有喜感十足的“5·17吃货节”,甚至还有颇具戏谑意味的“8·18八卦节”、“10·10卖萌节”、“11·11光棍节”等。

网络时代,像这样由网友创造的节日花样百出,数不胜数。

网络节日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它们跨越数字和字母、中文和英文、普通话和方言,综合了谐音、象形、拆分、组合,显示出广大网友的智慧。

比如以下几种:数字谐音造节法和数字象形造节法。

“520”的谐音是“我爱你”,因此网友就把5月20日设为“网络情人节”;9月12日“示爱节”来源于“912”的谐音“就要爱”;5月27日“爱妻日”来源于“527”的谐音“我爱妻”;8月18日“八卦节”来源于“扒一扒”的谐音。

字形造节法和象形造节法。

汉字“萌”在网络上被用于形容可爱的事物,由于“萌”字可以拆分为“十月十日”,由此将10月10日定为“卖萌节”;汉语“萝莉”形容可爱的女孩子,它的英语拼写为“loli”,与阿拉伯数字10和11非常相似,因此,10月11日便被命名为“萝莉节”;在汉语中“光棍”指未婚且无女友的单身汉,阿拉伯数字“1”像一根光溜溜的棍子,由此把11月11日创设为“光棍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网络-孤独年代的集体狂欢社交网络:孤独年代的集体狂欢“跨越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任何角落。

”这是1987年9月20日从北京向海外发出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它悄然预示着网络时代叩响了中国的大门。

25年后的今天,互联网已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又进一步丰富了互联网的内涵。

当人与人因网络日渐隔阂,社交网络的异军突起能否为这个孤单的年代带来更多温情,这个时代很热闹,数亿网民在同一个空间中你来我往,近在咫尺。

这个时代很孤单,虚拟世界里振臂一呼、群朋咸至的网络红人,却与室友相对无言。

这个时代很嚣杂,各种消息纷至沓来,因果尚未明了,已然消声灭迹。

这个时代很单纯,轻轻的一句“你还记得吗”就能引来集体怀旧声一片,转发量上万。

让网民如此全情投入的互联网一如既往地充斥着爆炸般的信息,但消息传达的渠道、网民的感官体验、互动交流方式已较十年甚至五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不单纯依赖技术的开发,而是社交网络――这一推动互联网向现实社会无限靠近的关键力量――为真实世界带来的新一轮革新。

“虚拟现实”造就互联网新阶段互联网众所周知的趋势就是“虚拟现实”――并非虚拟、全非现实。

随着网络与现实社会的融合程度和范围日渐深广,“虚拟现实”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兴起,恰好是这一趋势最有力的佐证。

不用惊叹,社交网络已将互联网时代从“门户网站”阶段、“搜索引擎”阶段推入到“社交网络”阶段。

第一阶段:“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是十几年前风光无限的产品,比如上海热线、搜狐中国等。

在门户网站时代,依赖的是编辑推送内容,网民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无法作出自主选择,也缺乏互动交流。

事实上,门户网站很难被定性为新媒体,它至多是利用了新技术的媒体而已,其本质“信息推送”仍与传统媒体相近。

第二阶段:“搜索引擎”。

以谷歌和百度为首的搜索引擎,至今依然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通过它们可以直接获取任何相关内容。

在搜索引擎兴起后,网民越来越多地依靠自主搜索而非门户网站的推送获取信息。

商业上的较量结果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2006年,新浪全年广告收入较百度略高,但至2011年,百度广告收入已是新浪的7倍。

第三阶段:“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以Facebook和Twitter的成功崛起为标志,任何人可以关注自己有兴趣的对象,得到他们自主发布的公开信息。

譬如你想了解行业名人、公司近况、抑或朋友最近在干什么,那就关注他吧~至此,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依靠专业编辑或大众智慧,而是“跟随某人”,通过他的眼睛看世界,通过他看世界的方式了解他。

认知盈余,让“我”在场等于“你”在场假设在市中心商圈,一块商场玻璃突然碎裂。

十年前的路人会围观,至多一两个人会打电话给电视台或报社提供新闻线索。

而今,经过的10个路人里,怕有8个会“奋不顾身”冲上去拍照,然后呢,发微博。

当下,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信息源。

微博把“信息社会”这个概念推向了新高,让任何人都能成为新闻工作者和思想传播者。

信息来源民主化的同时,也让信息消费者拥有更多、更广的选择权,喜欢看谁的、听谁的就关注谁,况且还能互动交流。

瞬间,媒介关系被社交网络彻底改变。

借助简单的通讯设备,通过微博这样的随时更新方式,即使“缺席”,任何人也能对于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了如指掌,跨越时空、始终“在场”。

面对无数的爆料,不仅让人产生困惑,无论在当年的博客还是如今的微博,人们没有获得任何名和利,为什么还愿意不遗余力的贡献内容呢,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一书中表达了他的观点:受过教育、并能自由支配时间的人,最具有强烈的分享欲望。

过去人们没有渠道来处理自己丰富的知识盈余,只能把时间消磨在看电视上。

直至社交网络出现,让任何人都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系,通过网络表达观点、传递信息。

这种尽情的倾述和倾听让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所以说,无论是微博、豆瓣还是百度知道,都是人们愿意利用业余时间、贡献盈余认知去帮助他人,汇聚在一起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因而,对于数字世界来说,内容生产从来不是什么难事,人类内心深处有强烈的好奇和表达欲望,哪怕为此付出时间和金钱也在所不惜。

同时人类还拥有丰富的社会动机,那就是利用自我贡献来联系社会成员,从而不会在茫茫人海中感到被孤立。

人人拥有“微博自媒体”按照传播学学术化的表述,社交就是人际传播。

而张三和李四之所以能展开人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自我披露”。

自我披露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向外界客观地展示真实的自我,宣泄真情实感,往往还会暴露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自我披露是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中应具备的自身修养之一。

很难想象两个不做或者甚少做自我披露的人能够互相“交心”。

如果说博客是一个私家别墅的话,微博更像一个公共广场,更适合自我披露,从而与别人“交心”。

因而微博就成为了每个人最好的“自媒体”,即“个人消息发布平台”。

这个“消息平台”有四个特征:一是平民化。

微博使用人群中,学生和企业员工占据较高的比例,且最活跃。

二是个性化。

微博具有“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共同讨论热点话题”和能提供最新资讯的信息服务功能,充分满足了个体对媒体个性化的需求。

三是自发传播。

由于89%的用户主要关注朋友、同学、同事及业内人士的微博内容,因此在微博上传递信息,被信任度和接受度都非常高。

这使得朋友之间的相互推荐和转发占据传播途径的主流,自然成为分享的有力工具。

所以很多社会事件会首先被微博炒作起来,以交际圈的方式快速传播。

既可一对一、一对多,也可多对一、多对多的圈群化扩散。

四是随意化。

微博没有时空、形式限制,且因字数少,可即写即发,而阅读者也即收即看,非常方便快捷,因而微博能被推上最佳传播工具的宝座。

全民迈入“轻重量的社会姿态”微博上有一句名言:”晚上看微博,我感觉马上就要出大事了,早上去小菜场我又觉得天下一切太平。

”因此,在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上有一篇文章观点认为:人们在社交网站和微博上讨论问题、发表看法,都是一种“轻重量的社会姿态”,微博言论仅是人们接受碎片化信息后的一个随机反应,与一个人经过深思熟虑后采取的行动、表达的态度截然不同。

因而,所谓围观性的“微博参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社会很值得怀疑。

大多数人只不过经由微博宣泄愤怒、同情、怜悯等情绪,然后转回身继续平静生活。

所谓公众热情,就像个轻薄浪子,一有事件则万众一声,施加巨大压力,把当事者搞得热血沸腾,一心奋战到底。

但一旦下一个热点出现,公众热情立刻转移,只留下当事者孤身奋战、自生自灭。

这就像微博鼻祖Twitter的名字内涵“鸟叫声”一样――短、频、快且难以留下痕迹。

因而,大量虚假和无意义信息所导致的信息泛滥是微博的一大弊端。

普遍认为,微博等社交网站填补了等人、坐地铁、休息间隙等碎片化的时间,但是究竟是人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还是人被碎片化信息所绑架而没有了对时间的操控力,2009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克利福德?纳斯受美国国家科学院委派进行了一项研究,他选择两类人作为研究样本,一类周旋于黑莓手机、Twitter和电视之间,不愿错过任何一条新闻;另一类则很少跟踪网络热点。

研究结果显示,追随、跟踪媒体越多的样本,选择性记忆越差,这直接导致总结能力明显下降,乃至工作能力下降。

可见,在弥合虚拟世界和现实人生的同时,社交网络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烦恼。

“人情升温”还是“信任危机”城市人口流动性的增大、非城市户籍人数的日益增长,使上网成为远离父母和原有生活圈子的年轻人消除孤独感的最佳方式。

就算生活在本土城市的年轻人,也因为独生子女政策而缺乏伙伴,需要上网寻找共鸣。

而上网费用的下降,主流媒体表达严肃、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实效性、甚至是可信性也一同促进了社交网络的普及。

微博等新型社交网络对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显然有里程碑式的效应:在网络中,个体从原先的社会关系里被抽离出来,使得微博上的每个人无论在接受信息还是施加影响层面都打破了固有的权威意识,构建起一个人人平等的虚拟世界。

同时,微博较传统的SNS如人人网、开心网而言,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的交际圈。

由于常规SNS是双向选择机制,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微博则是单向选择机制,更为开放。

因此,常规SNS交往人群主要依靠现实相识,基于熟人的信任关系,以“情感导向”为主,故而亲密圈、熟人圈、陌生的熟人圈(如朋友的朋友)是用户目前在SNS中的主要沟通对象,交际圈基本固定,没有多大拓展空间。

而微博基于陌生人的交流传播,所以主要以“内容导向”为主,故而熟悉的陌生人圈(即线上朋友、线下陌生人)才是微博中人互相联系的主要对象,交往人群分布各地,产生了现实中无法形成的交集,人际圈得到大大扩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微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

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无缝连接的互动性,让它成为欢聚场所的同时,也成为传播隐私、滋生谣言的平台。

不断出现的网络谎言,表面上是人与网络技术之间的危机,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危机,是人际信任链条断裂的表现和结果。

譬如子虚乌有的微博直播自杀、儿童被抢、“鲁若晴事件”等都让人在虚虚实实间徘徊。

沉溺于技术世界中的网民,正慢慢被泛滥的谎言麻醉,开始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立场而非事实本身,失去了中立的判断能力,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今天你“被营销”了吗微博用户的职业主要分布于公司职员、学生和企业高管,这部分用户同时也是互联网最资深和活跃的人群。

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更强的表达沟通能力、更高的社会参与意识,所以也成为广告商最看重的人群。

当你天天混迹于网络,以为自己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可以自由选择屏蔽广告的时候,说不定,你已经被营销了~“被营销”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2012年上半年的“杜甫很忙”事件。

这是由标准公关团队操作、包括新浪也公开承认参与策划过程的营销案例。

因为今年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在筹备纪念活动,因此据称其有可能就是背后的广告主。

这个营销案例有一定的先天传播有利因素,譬如恶搞的图文、知名人物杜甫、容易复制分享的图片素材等。

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其完备的后期策划,如创建微话题、邀请社会熟知的漫画家进行二次创作、将所有的恶搞图片结集等工作。

让人惊叹的是,从第一张图片上传至激发网络热评,只花了短短31个小时~网民的大量热情转发成就了“杜甫很忙”的走红,但它的走红绝不仅仅依靠网民自发的轻点鼠标,背后正有无形的手掌控着一切。

因而,有句都市丛林法则说得好:“事情永远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社交网络的兴起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资讯、引发了更多热议和探讨。

但如何让人心更温暖、让网络上虚拟的亲近延伸到现实才是更应当关注的焦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