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重点】 宋词《 望海潮·东南形胜 》赏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5ef531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d.png)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是由柳永所创作的,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望海潮·东南形胜》的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朝: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翻译/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江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胜,优美的。
三吴:。
“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
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望海潮·东南形胜》诗词翻译及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诗词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ae7f886c175f0e7cd137b8.png)
《望海潮·东南形胜》诗词翻译及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前言】《望海潮》,词牌名,为北宋词人柳永所创。
一百零七字,双调,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一韵到底。
也有于过片(下片的起句)二字增一韵的。
以此作为词牌名的词还有秦观的《望海潮·洛阳怀古》、黄岩叟的《望海潮·梅天雨歇》等。
【注释】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胜,优美的。
江吴:“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
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珠玑:珍宝。
重湖:指西湖。
西湖中间的白堤把湖面一分为二,分成了里湖和外湖,故有“重湖”之说。
巘(yǎn):小的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
笛子是羌族的管乐器,故称羌管。
这里泛指乐器。
菱歌:采菱的歌曲。
泛夜:指歌声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钓叟莲娃:钓鱼的老人和采莲的少女。
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牙,牙旗,古代将军用的以象牙为装饰的旗帜。
由于旗很高,故称“高牙”。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翻译】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adb4e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a.png)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朝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茂盛如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杭州繁荣盛景的壮丽赞歌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杭州繁荣盛景的壮丽赞歌](https://img.taocdn.com/s3/m/5f572b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7.png)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杭州繁荣盛景的壮丽赞歌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是一首描绘杭州自然美景与都市繁华的壮丽词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杭州作为东南名都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对该词的赏析:一、作品原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一般的柳色、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
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煊赫。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2、注释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烟柳:如烟一般的柳色。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望海潮》课文赏析
![《望海潮》课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ba98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6.png)
《望海潮》课文赏析原文呈现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钱塘③自古繁华。
【1】烟柳画桥④,风帘翠幕⑤,参差⑥十万人家。
【2】云树⑦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⑧,天堑⑨无涯。
【3】市列珠玑⑩,户盈罗绮⑪,竞豪奢。
【4】(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是江、浙一带的都会,杭州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雕饰华丽的桥,遮挡门窗的帘子与青绿色的帷幕,阁楼、房屋高低不齐,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树木环绕着沙堤,汹涌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钱塘江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市场上陈列着珠宝,家里堆满绫罗绸缎,比豪华,斗阔气。
层解:上阕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名师圈点:①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②三吴:指吴兴(今浙江湖州)、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
③钱塘:今浙江杭州,旧属吴郡。
④烟柳画桥:如烟的柳树,雕饰华丽的桥。
⑤风帘翠幕:遮挡门窗的帘子与青绿色的帷幕。
⑥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⑦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⑧怒涛卷霜雪:指汹涌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
⑨天堑:天然壕沟。
这里指钱塘江。
⑩珠玑(jī):珠宝。
玑,不圆的珠。
⑪罗绮:绫罗绸缎。
名师赏评:【1】[铺叙]“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的;“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的。
“形胜”“繁华”四字是点睛之笔,概括全篇【2】远看,杨柳笼罩在烟雾之中;河上的桥梁精雕着各种彩画。
近看,家家户户都垂挂着遮挡门窗的帘子与青绿色的帷幕。
这三句词由远及近,由城外到城内,逐层地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杭州城清秀美丽、富庶繁华、色彩鲜丽的都市风景画。
精彩点【3】一个“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怒涛”写波涛来势之猛;“霜雪”比喻浪花,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其带来的寒气;“卷”字写出了浪涛的力度与气势,把浪花飞溅的情态写得形象逼真;“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暗示波涛的气势。
【4】这三句是如何展现杭州的繁华富庶的?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市场上陈列着珍宝,表现了杭州商业的繁荣、商品的丰富;二是市民的衣着情况——“户盈罗绮”,表现了杭州市民的殷富。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ab73b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2.png)
宋代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的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者介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
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树木茂盛如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7eab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c.png)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
译文如下:东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江河湖海纵横交错,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帷幕,阁楼有高有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形容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天然的壕沟钱塘江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峰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扬,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这里指孙何外出时仪仗很威风,随从人员很多。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引导,旗很高,乘醉听吹箫击鼓,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回朝廷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这首词从整体上体现出了柳永在铺叙和渲染方面的特别之处:1.柳永善于铺叙,把杭州的富庶与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烟柳”、“彩桥”、“帘幕”、“楼阁”等,以及“如霜雪”的浪花和“天然壕沟”的钱塘江等,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2.柳永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展现了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他通过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如划船采菱、钓鱼采莲等,展现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
3.柳永在描绘杭州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他既描绘了整个杭州的城市风貌和自然风光,又通过一些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来展现杭州的魅力。
这种写法使得他的描绘更加生动具体,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杭州的风土人情。
4.柳永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
他通过描绘美好的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杭州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些孤独和忧伤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真实感人。
5.柳永在词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和历史事件,如孙何外出时的仪仗、高牙等,这些典故和历史事件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f9ae57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8.png)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望海潮·东南形胜》是由柳永所创作的,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望海潮·东南形胜》的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朝: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翻译/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江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胜,优美的。
三吴:。
“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
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原文及赏析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d0546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9.png)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 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品赏析【注释】:《望海潮》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这首词里,他能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涂写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
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这首词是柳永呈献给旧友孙何的作品。
孙何当时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
词中“千骑拥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孙何而言。
由于是呈献杭州官长之作,词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做夸张描写,也免不了要用恭维应酬的话语作结。
但是,更主要的是,透过“竞豪奢”这样的表面现象,读者还可以看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盈实富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轻快欢欣,以及“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风流潇洒。
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动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
“重湖叠山献”,“烟柳画桥”,也并非天然生就,而是劳动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结果。
“云树绕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无一不是劳动人民辛勤的双手造就。
当时,柳永对此大加赞赏并引以为自豪。
今天,我们读这样的词作也不应求之过苛,甚至指责他“掩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贫富悬殊”,而是应当从词里所提供的画面中去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8f616502020740bf1e9b14.png)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
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注释⑴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072a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3.png)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⑴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ebcaf55f0e7cd1852536d9.png)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
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注释⑴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诗歌鉴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柳永《望海潮》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柳永《望海潮》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cfb1d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6.png)
【诗歌鉴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望海潮》翻译赏析【诗歌鉴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望海潮》翻译赏析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译文]地处东南,边线得天独厚,湖山迷人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盛。
[出自]柳永《望海潮》《盼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砌?(yǎn)清嘉,存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qiāng)管弄晴,菱歌和泛夜,嬉嬉钓鱼叟(sǒu)莲娃。
千骑著拥高牙,乘坐醉酒听到箫锣,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月夜凤池夸。
【注释】⑴行胜—地理形势特别不好的地方。
⑵三吴—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和东部一带。
这里古代是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都曾经属于吴国。
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就是一座知名的大城市。
⑷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⑸风帘—挡风的帘子。
幕—帐幕。
这句写下风流人家的陈设。
⑹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形容房屋的外形)。
⑺云树—树木茂盛如云。
⑻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
这句说;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⑼天堑(不值qiàn)—险峻的江河。
这里所指的就是钱塘江。
涯(牙yá)—边际。
⑽玑(机jī)—珠子。
这句说:市场上陈列的商品尽是珍珠宝货。
⑾朱珠(起至qǐ)—彩色的丝绸。
这句说道—大户人家穿着的都就是绫罗绸缎。
⑿竞豪奢—比赛豪华,赌阔气。
⒀轻(虫chóng)湖—西湖分后里湖和外湖两区。
砌?(出演yǎn)—层层叠叠的山峰。
⒁三秋—阴历九月。
桂子—桂花⒂。
羌(枪qiāng)管—笛子。
据说笛子就是羌(我国古代西北方的一个民族)地出产的。
搬—弹奏。
这句说道景色晴和的时候时时弹奏着音乐。
⒃泛—漂浮。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f5bb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f.png)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此处呀——是东南形胜之地,是三吴都会之家。
自古堪称繁华。
你看那——烟柳中小桥如画,风儿吹动着帘幕,参差犬牙交错纵横着十万人家。
飘渺如在云中的树影,漫绕长堤的白沙,怒涛拍打着江岸,卷起霜雪般的浪花。
钱塘天堑呀,无端之涯。
闹市里陈列着珠玑宝器像是竟相夸耀着豪华。
美丽的湖水呀内湖与外湖辉映,环湖的山峰呀层叠倒影如画。
更兼有——三秋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水光潋滟的晴光里飘漾着悠远的笛音;浮光跃金的夜色里采菱女的歌声如霞。
更兼有——钓鱼老翁与孙儿戏耍。
千万骑骏马簇拥着帅旗出衙。
乘着微微的醉意,伴着美妙的萧鼓,赏玩那绚丽的烟霞。
将来呀!你定会将这美景绘制成画,在中书省府向同僚夸。
【赏析】柳永是宋代制作慢词的第一个词人。
他善于以词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生活,长于铺叙,这些特点在柳永青年时代所作的这首《望海潮》中,可见其一斑。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此词原为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但其艺术形象与审美价值却已远远超过了作者的本来目的。
它以阔大的气势、高超的技艺,生动地再现了我国11世纪的都市岁月,或说是描摹出一幅都市生活画卷。
此词既是慢词调,故词人起首处从大处着眼,虚处落笔,由“东南”而“三吴”、由“三吴”而“钱塘”,由大及小,由虚入实,宛如摄影中的摇镜头,由东南三吴的总体风貌,渐渐摇出杭州城外、城内的自然美景和都市风貌,在层次上错落有致,这正是柳永的铺叙技艺。
“烟柳”三句为自然与都市之景的合写。
词人在每一个名词之前冠以定语,如“烟”之于“柳”、“画”之于“桥”、“风”之于“帘”等,就使得景物充满灵气,形象如在目前。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0372fcae172ded630b1cb6fe.png)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阅读答案及赏析-诗词阅读望海潮北宋柳永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1)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钱塘繁华的?(3分)(2)赏析下阕划线的句子。
(4分)(3)词的上片赞美杭州,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请找出词中描写形胜的句子,并描绘其所写景象。
(3分)(4)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1)上阕是从重要的地理形势、悠久的历史、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和物阜民丰的人文景观等方面表现钱塘繁华的。
(3分。
答对一点1分,三点3分。
)(2)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羌笛声和菱歌声,这两句运用拟人(或:互文)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杭州昼夜笙歌的太平景象和百姓欢乐和谐的生活风貌。
(4分。
内容2分,手法1分,表达效果1分。
)(3)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钱塘江堤上绿树如云,钱塘江广阔无边,江中浪涛如雪。
(4)对偶,夸张(2分)赞美,艳羡(1分)阅读练习二: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人们津津乐道,西湖有许多景物,为何独写桂子和荷花?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有何深意?6、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8adcc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a.png)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注释⑴三吴:即吴兴(今)、吴郡(今)、会稽(今)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⑸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
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作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译文】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茂盛如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注释】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
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
此指西湖周围的山。
巘:小山峰。
清嘉:清秀佳丽。
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②三季,即九月。
《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
三秋谓九月也。
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
亦指三年。
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这里泛指乐器。
弄:吹奏。
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
菱:菱角。
泛:漂流。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引导,旗很高,故称“高牙”。
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
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番景致描绘出来。
异日:他日,指日后。
图:描绘。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此处指朝廷。
【简析】
《望海潮》是柳永首创的,词牌与词的内容以及地域性特点密切结合,这首词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
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
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美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