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

合集下载

叶绿体的主要结构

叶绿体的主要结构

叶绿体的主要结构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它的主要结构包括外膜、内膜系统、基质、肌酸盐晶体、澄清液、以及一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组织。

1.外膜:叶绿体的外膜是一个双层结构,它由脂质组成,其中包括磷脂和蛋白质。

外膜的主要作用是将叶绿体与细胞质分隔开来,同时也控制物质的进出。

2.内膜系统:叶绿体的内膜形成了一系列的扁平袋状结构,称为类囊体。

这些类囊体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内膜系统,其中包括颗粒类囊体(称为顶体)、网状类囊体和管状类囊体。

这些内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内膜表面积,以便进行光合作用的各个阶段。

内膜系统还包含了一系列光合色素分子,如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些色素能够吸收光能。

3.基质:叶绿体的基质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其中包含了各种光合作用所需的酶、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等。

基质是光合作用中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的合成中心。

叶绿体基质还包含一些酶和蛋白质,它们参与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碳固定和其他反应。

4.肌酸盐晶体:叶绿体的基质中通常还存在一些肌酸盐晶体。

这些晶体是由钙离子和肌酸盐分子组成的,它们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到调节功能。

当叶绿体处于光合作用过程中,晶体释放钙离子用于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和酶的活性。

5.澄清液:叶绿体的基质内还含有一些水溶性物质,被称为澄清液。

澄清液中的物质包括酶、激素、小分子有机物等。

它们参与调节和储存光合作用中所需的物质。

除了上述主要结构外,叶绿体还包括一些其他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组织和结构。

其中包括:1.顶体:顶体是位于叶绿体内膜上的小颗粒状结构,它富含光合色素分子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顶体是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主要场所。

2.网状类囊体:网状类囊体是一种与顶体相连的管状结构,它们承担着电子传递链的功能,并产生ATP分子。

3.管状类囊体:管状类囊体是叶绿体内膜系统中的细长管状结构,它连接着顶体和网状类囊体。

管状类囊体参与了光合色素的再生以及碳固定过程。

叶绿体的概念

叶绿体的概念

叶绿体的概念叶绿体是一种存在于植物细胞、藻类和一些原生生物中的细胞器,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生命系统中的能量转换中心。

本文将从结构、功能、复制和进化等方面详细介绍叶绿体的概念。

首先,从结构方面来看,叶绿体是一种由薄膜包裹的细胞器,呈椭圆形或园形,直径约为2-6微米。

它由两层膜组成,内膜呈波状折叠,形成一系列形状不规则的疣突,称为嵴。

内膜嵴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其中承载着光合色素和其他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质。

叶绿体内部还含有一种独特的复合体——光合体,它由类囊体和基质两部分组成。

类囊体包含着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光捕捉器和反应器。

基质则是叶绿体内非膜结构的区域,包含着线粒体所没有的一套酶系统。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包括光能捕捉、光合色素的激发和电子转移、ATP合成和碳的固定等过程。

其中,光能捕获是光合作用最先发生的步骤,光合色素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然后,光能激发光合色素中的电子,引发一系列电子转移反应,形成化学梯度。

这个化学梯度驱动ATP合成酶,合成ATP。

最后,通过碳的固定,在反应中使用由光合作用提供的ATP和还原性辅酶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叶绿体的复制是细胞的重要过程之一。

与细胞的分裂过程相似,叶绿体的复制也需要经历DNA复制、分裂和分配等关键步骤。

首先,叶绿体的DNA复制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上,需要依赖一系列酶和DNA模板。

然后,复制的DNA分裂成两条互补链,形成两个新的叶绿体DNA分子。

最后,新的叶绿体被分配到新生的细胞中,确保每个细胞都含有足够数量的叶绿体来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体的进化也是科学家们长期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

根据研究,叶绿体被广泛认为是从一种蓝藻细胞进化而来的。

这是因为叶绿体和蓝藻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在进化的过程中,母细胞内的蓝藻细胞被短期寄生物捕获,从而形成了现代植物中的叶绿体。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04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材料准备
01
02
03
新鲜植物叶片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 物叶片,如菠菜、豌豆等。
实验试剂
包括分离液、荧光染色剂、 缓冲液等。
实验仪器
包括离心机、显微镜、染 色皿、吸管等。
叶绿体的分离
将新鲜叶片洗净,剪成小段, 放入离心管中。
加入适量的分离液,轻轻摇晃 ,使叶片充分浸泡在分离液中
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工作原理
荧光显微镜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细 胞内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发出可见光 ,通过光学系统放大并显示在屏幕上 。
使用方法
使用荧光显微镜时,需要先对样本进 行染色或标记,然后将其置于显微镜 下观察。观察时需要调整光源和滤光 片,以获得最佳的荧光效果。
荧光观察技术在叶绿体研究中的应用
叶绿体形态观察
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可以标记叶 绿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叶绿
体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叶绿体功能研究
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可以结合叶绿 体中的色素或蛋白质,通过观察荧 光信号的变化来研究叶绿体的功能 和代谢过程。
叶绿体动力学研究
利用荧光探针标记叶绿体,可以观 察叶绿体的运动和分布情况,了解 其在细胞内的动力学特征。
荧光观察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发现叶绿体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表 明叶绿体含有丰富的叶绿素。
细胞壁与细胞质的分离
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将细胞壁与细胞质分离,便于后续实验的进行。
结果分析
1 2
叶绿体分离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够 获得较为纯净的叶绿体,分离效果较好。
荧光观察的意义
荧光观察能够直观地展示叶绿体的存在和状态, 对于研究叶绿体的功能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体的基本形态及动态特征课件

叶绿体的基本形态及动态特征课件
叶绿体中的基因表达还可以影响植物的抗逆性,使植物能够 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叶绿体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叶绿体中的一些蛋白质和酶可以影响植物的抗逆性,例如 叶绿体中的抗氧化酶可以清除植物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 化损伤,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叶绿体中的一些代谢产物也可以影响植物的抗逆性,例如 叶绿体中的糖类和氨基酸可以提供能量和合成代谢所需的 物质,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由双层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 分构成。
基质是叶绿体的主体,由水、酶和中 间代谢物等组成,其中进行着光合作 用的暗反应。
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小囊状结构,在 类囊体薄膜上,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 的酶和色素,如叶绿素a、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
叶绿体的分布
பைடு நூலகம்
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通常位 于细胞质中,贴近细胞壁,但 也可以在细胞质中自由漂浮。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结合
叶绿体研究将更加注重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结合,为解决全球环 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叶绿体的基本形态及动 态特征课件
目 录
• 叶绿体的基本形态 • 叶绿体的动态特征 • 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 叶绿体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 叶绿体的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01
叶绿体的基本形态
叶绿体的形状
叶绿体通常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其直径在1-10微米之间。
叶绿体的形状在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 中有所不同,例如,在叶片细胞中, 叶绿体通常呈扁平状,而在根细胞中 则可能呈圆形或椭圆形。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对叶绿体的形态和数量 具有显著影响。在光照充足的环 境下,叶绿体的数量和体积均会 增加,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叶绿体知识点总结

叶绿体知识点总结

叶绿体知识点总结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是一种细胞器,通常呈椭圆形或纺锤形。

它由外膜、内膜、基质和一系列其它结构组成。

叶绿体的内膜具有多个叠膜结构,称为类囊体。

类囊体内有色素颗粒,这些颗粒中含有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结构。

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这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阳光中的能量,然后将这些能量转化为化学能,最终用于合成有机物质。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还能释放氧气。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两个关键的步骤。

光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其主要功能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用于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其主要功能是利用ATP和NADPH来将CO2转化为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最终会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维持。

叶绿体的DNA:叶绿体除了包含著名的叶绿体基因外,还包含有些细胞器的特有染色体。

细胞器的染色体在细胞显示的填充节中显示柿球状,可以应用于细胞原核中染色体显微镜观察中;当原核细胞分裂往往看到细胞质中有许多黑色小点的分布往往是这些细胞器。

型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不能通过有丝分裂遗传给其他细胞。

它们要通过无性生殖来遗传,由合体发生的子代继承。

叶绿体的疾病:叶绿体的运作也受到一些疾病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叶绿体损伤症。

叶绿体损伤症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的不良因素所引起的,比如氧气浓度过高、紫外线照射、水分不足等。

当叶绿体受到损伤时,就会影响到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最终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

总之,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器官,它承担着光合作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作用。

叶绿体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了解植物生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叶绿体的知识。

叶绿体

叶绿体

參考資料
生物學 藝軒出版社 .tw/junior/bio/tc_wc/textbook/ch03/supp ly3-05.htm .tw/pckweb/database/data/content/c h2/supply/2-c-3-7.html .tw/pckweb/database/data2/ck/ch03/ supply/3-3-1.htm /sepu/2003/0303/030303.htm /bio1c.htm
葉 綠 體
&
粒 線 體
H2-4 13林佳樺 17楊光瑋
葉綠體
葉綠體是細胞質中的一種色素體,含葉 綠素而成綠色。高等植物的葉綠體成橢 圓形或圓盤狀顆粒,表面有兩層薄膜(蛋 白質層與脂質分子層)包圍著葉綠體,內 部則含堆積成疊的葉綠餅。另外,充滿 水溶性物質的部分稱為基質。
基 質
基質是以親水性的蛋白質為主,其中含 有微小粒子。缺少基質的葉綠體,失去 固定CO2的能力,故認為基質含有梭基酵 素的存在。此外,另有核糖體,RNA及異 於核中的DNA,又脂肪代謝,脂質合成或 光合磷酸化反應等有關的物質或酵素, 均含於其中。 基質為暗反應發生之處。
葉綠餅
葉綠體內部的類囊體是一種扁平囊,呈 層狀排列,並與葉綠體的長軸平行,此 層狀結構稱為層膜系統。又類囊體數層 相重疊,形成緊密層狀構造部分稱為葉 綠餅 葉綠餅為光合作用光反應進行之處。
粒線體
粒腺體的大小相當於某些細菌。它呈圓 形、馬鈴薯形、管狀或絲狀,它們形狀 並非一定的。當細胞內的化學情況改變 時,粒腺體則生長並擴散,甚至與另一 個粒腺體癒合並分裂為二。粒腺體具有 雙膜系統。外膜面對細胞質,而內膜通 常有許多深且向內的折皺,隔成內隔室 及外隔室。
TH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ND

叶绿体

叶绿体

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所含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膜中,与 有关能量转换的酶系及其它朊结合成复合体, 包埋或连接在类囊体膜的脂类分子的双层中。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DNA、核蛋白体、淀粉粒、 质体小球(如油滴)和酶。 叶绿体的首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也是 细胞内其它生化活动的中心之一,所以叶绿体 是最重要的质体,是植物细胞内进行能量转换 的一种细胞器。 幼期叶绿体可通过分裂而自行增殖。
叶பைடு நூலகம்体的形态
存在于植物绿色细胞中, 含有大量叶绿素a和b及少量的叶黄素和 胡萝卜素。 一个细胞内可含有十几至几百颗叶绿体, 它们常分布在细胞的外围靠近质膜处的胞基 质中。
叶绿体的结构图

能:
光合作用
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电镜下观察叶绿体,具有精细的结构。 双层膜内有未分化的基质和密布在基质间的类囊体。 基质主要由亲水的朊组成。 类囊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具有很多穿孔的扁平小囊, 囊内含有液状的内含物。 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在基质间到处延伸,组成了复 杂的类囊体系统。 类囊体系统在许多部位形成小圆烧饼状的片层整齐 地垛叠在一起,称基粒片层。 连接基粒片层的类囊体部分称为基质片层或基粒间 膜,它在叶绿体内是纵横交错的。

《叶绿体的结构》课件

《叶绿体的结构》课件
ERA
色素
01
02
03
叶绿素a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 色素。
叶绿素b
辅助叶绿素a吸收光能, 同时保护叶绿素a免受光 破坏。
类胡萝卜素
吸收蓝光和紫光,有助于 植物适应不同光照条件。
蛋白质
叶绿体蛋白
是叶绿体内重要的功能蛋白,参与光 合作用的各个阶段,如光能捕获、电 子传递和二氧化碳固定等。
02
叶绿体的结构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外膜
总结词
叶绿体的外膜是叶绿体的最外层结构 ,由双层膜组成,膜上分布着孔道和 酶,具有通透性。
详细描述
外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叶绿体内部结 构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允许营 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进出。外膜上还 附有许多酶,这些酶参与叶绿体内部 的代谢反应。
基粒
总结词
基粒是叶绿体内的一种重要结构,由许 多类囊体垛叠而成,是光合作用暗反应 的场所。
VS
详细描述
基粒是由许多类囊体组成的立体结构,类 囊体之间通过膜片层相连。在基粒中,二 氧化碳被固定成为三碳化合物,并进一步 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
03
叶绿体的组成成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叶绿体的合成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 要意义,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 有机物。
叶绿体的降解
降解过程
叶绿体在衰老或环境恶化时,会逐渐失去其结构和功能,最终被细胞 内的溶酶体分解消化。
降解产物
叶绿体被降解后,会释放出内部的色素和蛋白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细 胞重新利用。
降解意义
叶绿体的降解对于维持细胞内的平衡和更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 助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存。

叶绿体名词解释

叶绿体名词解释

叶绿体名词解释
叶绿体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细胞器,也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们是由一个外部双膜包围的独立的细胞器,含有一种绿色的色素叶绿素。

叶绿体在植物细胞中通常以独立的圆盘状结构存在,而在一些原生生物细胞中则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这是一种通过吸收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利用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以供细胞使用。

除了光合作用,叶绿体还参与其他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如氨基酸合成、类胡萝卜素合成、脂质代谢等。

此外,叶绿体还参与细胞凋亡、免疫响应和激素合成等细胞过程。

叶绿体内部含有多种膜系统,其中包括内膜和外膜之间的间腔系统,以及内膜上的一系列袋状结构称为类囊体。

类囊体内含有叶绿体DNA和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叶绿体内部生物化学反应和光合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

叶绿体的形成与维持需要一套复杂的基因组调控和蛋白质合成机制。

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的起源与一类叫做原始细菌的蓝藻相关。

在进化过程中,这些原始细菌进入了宿主细胞并建立了共生关系,最终演化成为现代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总之,叶绿体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它们承担着光合作用和其他重要生物化学反应的功能,为生命的存在和能量的来源提供了关键的贡献。

叶绿体的原理和应用

叶绿体的原理和应用

叶绿体的原理和应用1. 叶绿体的简介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一种特殊的细胞器,它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的结构复杂,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的能力,能够合成蛋白质和趋化物质。

它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产生大部分的生命必需物质。

2. 叶绿体的结构•外膜:叶绿体的外部包层,由双层脂质组成,起到保护作用。

•内膜:包裹在外膜内部的一层膜,形成了一个空腔,称为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系统:位于叶绿体基质中的复杂系统,包含类囊体和颗粒。

•类囊体:叶绿体基质中的片状结构,内部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

•颗粒:类囊体上的突起,参与光合作用反应。

3. 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叶绿体能够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中,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合成蛋白质:叶绿体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的能力,能够合成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包括一些光合作用酶和调控因子,起到维持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

•脂类代谢:叶绿体参与脂类的合成和代谢过程,产生一些重要的脂类物质,如叶绿酸等。

•氮代谢:叶绿体参与植物的氮代谢过程,包括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产生氧气: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作为副产物,释放到大气中。

4. 叶绿体的应用•粮食生产:叶绿体是农作物中光合作用的关键场所,光合作用的效率对粮食产量有很大影响。

因此,研究和优化叶绿体的功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丰产性。

•药物研发:叶绿体能够合成一些天然产物,如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等。

这些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药物研发和生产。

•生物能源研究: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大量的化学能,这为生物能源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研究利用叶绿体合成生物燃料和生产可再生能源。

•生物治理:利用工程改造的叶绿体产生有益或有害物质,可以用于生物治理。

比如,利用叶绿素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可以研发抗虫和抗病的农业品种,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叶绿体的作用

叶绿体的作用

叶绿体的作用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叶绿体的作用。

1. 光合作用: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的过程。

叶绿体内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有机物。

这是植物维持生存与生长所必需的过程。

2. 合成氧气: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将水分子分解为氢离子、电子和氧气的过程释放出氧气。

这提供了氧气供给给植物及其他生物呼吸所需。

3. 生产能量:光合作用通过合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等,为植物提供能量。

这些有机物质将被转化为细胞呼吸过程中所需的能量。

植物通过叶绿体产生的能量生长、开花、果实成熟等生命周期中的各个过程。

4. 储存能量:叶绿体还能将能量转化为一种储存形式,即
ATP(三磷酸腺苷)。

ATP是细胞内储存和传递能量的主要分子,它可以在需要时释放储存的能量。

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生成的ATP可用于维持细胞的生理功能。

5. 调节物质代谢:除了参与光合作用,叶绿体还参与许多其他的物质代谢过程。

它在植物细胞中合成和分解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

通过这些代谢过程,叶绿体对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总而言之,叶绿体在植物细胞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叶绿体还可以储存和提供能量,并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

这些功能都使得植物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和繁衍,同时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叶绿体高一知识点

叶绿体高一知识点

叶绿体高一知识点叶绿体是一个细胞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和某些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它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hotosynthesis. 在叶绿体中发生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提供了能量,还释放出氧气。

本文将介绍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中的重要性。

1.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是一种细胞质膜系统,它由双层膜包围。

内膜和外膜之间的空间被称为间隙。

叶绿体的内膜上覆有叶绿体膜系统,包括一系列的扁平的袋状膜,称为叶绿体基质。

这个基质称为叶绿体液。

叶绿体中含有一种绿色的色素,叫做叶绿素,它让叶绿体呈现出绿色。

2.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在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依赖反应和光独立反应,依次发生。

光依赖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膜上。

光能被捕获并转化为化学能,由光合色素分子中的叶绿素分子完成。

通过光激发,这些叶绿素分子通过电子传递链,将能量转移到细胞色素复合物,最终产生能够驱动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

光独立反应发生在叶绿体液中。

在这个阶段,通过卡尔文循环,通过二氧化碳固定和还原,碳酸化和光合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合成。

3.叶绿体与生物学研究叶绿体在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能够深入探索光合作用的机制,进一步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叶绿体还被用于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基因转移和基因表达。

通过将特定基因转移到叶绿体基因组中,研究人员能够实现对目标基因的高效表达,为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此外,叶绿体还被应用于生物能源和药物开发等领域。

通过改造叶绿体的代谢途径和合成能力,科学家们试图提高生物质的产量,并研究开发新的草药成分。

4.叶绿体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由于叶绿体具有自身的DNA和复制机制,它被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工程中的基因转化。

通过将目标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科学家们可以实现对植物性状的改良,例如抗病性、耐逆性等。

叶绿体的作用

叶绿体的作用

叶绿体的作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器官,它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绿体是由叶绿素和其他色素组成的,它们的功能是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叶绿体的作用。

首先,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光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叶绿体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分子,这些叶绿素分子可以吸收光的能量,并将其输送给叶绿体内的光合色素复合物,从而产生化学能。

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合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其储存起来以满足细胞的需求。

第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在叶绿体内,有许多的光合膜,它们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色素分子,这些色素分子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

叶绿体膜由两层膜组成,内膜包裹着叶绿体腔室,外膜与细胞质相连。

光合膜上存在着光合色素复合物,这些复合物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其传递给其他分子,最终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通过光合作用,叶绿体能够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这样,叶绿体不仅能够提供能量,还能够产生氧气,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

其次,叶绿体还具有调节光合作用的能力。

当光照强度较强时,叶绿体能够通过调节光合作用的速率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强光下,叶绿体能够关闭一些光合色素复合物以防止光合作用过载,从而保护叶绿体免受光照的伤害。

同时,叶绿体还能够通过调节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些调节机制保证了叶绿体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最后,叶绿体在合成其他重要物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合成葡萄糖外,叶绿体还能合成氨基酸、脂肪酸、蛋白质等生命所需的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不仅可以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还可以被转运到其他部位进行使用。

因此,叶绿体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

总之,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器官,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吸收太阳光中的光能量,叶绿体能够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以满足细胞的需求。

生物高一叶绿体知识点

生物高一叶绿体知识点

生物高一叶绿体知识点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一生物课程中关于叶绿体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叶绿体的结构、功能和相关重要概念。

一、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是一种细胞器,呈扁平片状,并且被双层膜所包围。

叶绿体内部含有许多绿色的叶绿素颗粒,这些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参与光合作用。

叶绿体还含有类囊体系统,其中包括类囊体腔、类囊体膜和类囊体液。

二、叶绿体的功能1. 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中的光合产物(如葡萄糖)能够储存能量,供植物进行生长和代谢活动。

2. 细胞呼吸:叶绿体参与细胞呼吸过程,其中的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这一过程产生的能量被细胞利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活动。

3. 合成代谢:叶绿体能够合成多种物质,如氨基酸、脂肪酸和核酸等,这些物质对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三、叶绿体的相关概念1. 光合色素: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一种主要的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除了叶绿素外,叶绿体还含有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

2. 类囊体系统:叶绿体内部的类囊体系统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中的类囊体腔和类囊体膜起到重要的功能。

类囊体腔中含有光合色素,能够捕捉光能;类囊体膜则参与光能的转化和电子传递过程。

3. 光合酶:叶绿体中的光合酶是光合作用中必需的酶类。

光合作用需要光合酶的参与,通过催化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 光合电子传递链:叶绿体中的光合电子传递链是光合作用中的关键步骤,其中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电子传递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综上所述,叶绿体在植物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

通过对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代谢过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对叶绿体相关概念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支持。

5章 叶绿体

5章 叶绿体
内层膜 膜间隙 外层膜
外被
叶绿体
类囊体 基质
1.叶绿体被膜
由外、内双层膜组成,每层膜厚约6-8nm,其间的 间隙厚约10-2Onm。 外膜的通透性大,细胞质中的大多数营养分子如核 苷、无机磷、磷酸衍生物、羧酸类物质和蔗糖等均 可自由穿过外膜进入膜间隙。 内膜对穿运物质有严格的选择性,物质不能自由穿 过内膜进入基质,必须依靠其上的特殊载体才能将 物质从膜间隙转运至基质中,如磷酸、磷酸甘油酸、 苹果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等。
叶绿体通常分布在细胞核的周围,或靠近细胞 壁处,但有时也在细胞内呈均匀分布。
叶绿体沿细胞壁分布的电镜图象
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在电镜下,叶绿体为双层单位膜围成的细胞器, 由外被、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双层单位膜又称 为叶绿体外被;内、外两层膜之间有一个厚约 20nm 的 空隙,称为膜间隙;内膜所包围的空间内充有无结构 的物质,称为基质。基质中悬浮有由膜围成的类囊体。 类囊体内的空隙,又称为类囊体腔。
一、叶绿体的形态、大小
在高等植物中,叶绿体在光镜下为椭圆形或梭形 的绿色颗粒;在电镜下为扁平的椭圆形或卵圆形。
一些低等植物,特别是藻类,各个物种的叶绿 体形状差别很大,如水绵的叶绿体为螺旋带状,衣 藻的叶绿体为杯状,双星藻的叶绿则为星形,丝藻 的叶绿体为带孔的板状。
三种绿藻中叶绿 体的特殊形状 (a)衣藻 (b)丝藻 (c)水绵
类囊体膜中还嵌插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素-蛋 白质复合物颗粒。用冰冻断裂法显示此类囊体膜本身 两半所含的颗粒不同,而且基粒类囊体膜向着基质的 一半中,在叠置区 ( 即两层类囊体膜相并拢的区域 ) 与 非叠置区的颗粒分布状况也是不一样的。类囊体膜经 冰冻断裂之后,显示出两层断裂面上的颗粒大小和分 布状况不一样。在靠近基质的类囊体膜表面上存在有 大 量 的 小 颗 粒 , 直 径 约 为 10-13nm , 具 有 光 系 统 Ⅰ (PSⅠ)活性。在不靠近基质的类囊体膜上存在有直径 大于10-18nm的大颗粒,数量较少,这些大颗粒具有光 系统Ⅱ(PSⅡ)活性。而在非叠置面上,大颗粒极少, 根据对类囊体膜碎片分析,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 上均分布有大量的PSⅠ ,而PSⅡ主要分布于基粒类囊 体上。类囊体膜中 PSⅠ和PSⅡ的分布在光合作用的电 子传递和ATP、NADPH的产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叶绿体

叶绿体

叶绿体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是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存在于高等植物叶肉、幼茎的一些细胞内,藻类细胞中也含有。

叶绿体的形状、数目和大小随不同植物和不同细胞而异。

形态与结构【形态】在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

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一般含50~200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40%,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在藻类中叶绿体形状多样,有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等等,而且体积巨大,可达100um。

【结构】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组成,它是一种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功能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其制造的有机物中。

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本身也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遗传信息的表达系统,可以转录、翻译生成蛋白质。

高等植物叶绿体的DNA为双链共价闭合环状分子(cpDNA),其长度随生物种类而不同,一般为45微米;通常一个叶绿体含有10~50个DNA分子。

★叶绿体DNA不含5-甲基胞嘧啶,这是鉴定cpDNA及其纯度的特定指标。

叶绿体基因组主要用于编码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一些蛋白,其中包括RNA聚合酶、核糖体蛋白质、核酮糖1,5—二磷酸核酮糖羟化酶(RuBP酶)的大亚基等。

但是叶绿体中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由核DNA编码并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运送到叶绿体各自的功能位点上。

叶绿体基因组由两个反向重复序列(IR,包括IRA和IRB,IRA和IRB长各10-24Kb,编码相同,方向相反。

)和一个短单拷贝序列(SSC)及一个长单拷贝序列(LSC)组成。

★所有叶绿体基因转录的mRNA都由叶绿体核糖体翻译。

叶绿体的科普

叶绿体的科普

叶绿体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它是一种存在于类囊体膜上的细胞器,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供植物生长和发育。

下面将对叶绿体的结构、功能、种类和来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的大小和形状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平均直径约为0.4-0.8微米。

它的结构由外膜、内膜、类囊体和基质组成。

其中,外膜和内膜负责保护叶绿体的正常运转和活性物质的功能;类囊体是由许多单层膜构成的扁平小囊,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基质则是叶绿体内进行代谢活动的场所。

二、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部位,其主要功能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供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有机物质。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提供能量来源。

同时,叶绿体还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等有机物质,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三、叶绿体的种类和来源
叶绿体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不同的植物种类具有不同的叶绿体形态和功能。

此外,叶绿体还可以通过分裂、融合等方式进行增殖和迁移,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需求。

在植物的繁殖过程中,叶绿体也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进行传递。

总之,叶绿体是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它通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同时,叶绿体的形态和功能因植物种类而异,并且可以通过分裂、融合等方式进行增殖和迁移,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需求。

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对植物生理机制的理解和研究。

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强吸收区: 400-500 (蓝紫);
不吸收区:500以上 (呈黄色或棕色)
• 类胡萝卜素除吸收 和传递光能以外, 还可稳定质体中的 叶绿素分子,防止 其自身氧化或被阳 光破坏。
植物的叶色
Chl/Caro = 3/1 Chla/Chlb= 3/1 Chl易被破坏(衰老和逆境); 而Caro 很稳定
第二节 叶绿体及叶绿体色素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二、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四、叶绿素的形成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多呈扁平的椭圆形,直径约3~6μ,厚约2~3μ。 • shade leaves>sun leaves。 • 20~200/cell。
The photograph of chloroplast under electronic microscope
• 外膜:双层,选择性通透,使叶 绿体成为独立的亚细胞单位
• 基质(间质):不定型凝胶状, 含丰富的酶、核酸、嗜饿体、核 糖体、淀粉粒等
• 类囊体:由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1 基粒类囊体 (基粒片层)
2 基质类囊体 (基质片层) * 所有的光合色素均位于类囊 体膜上。
* 每个类囊体的膜围成一个腔, 腔内充满水和盐类。
荧光 (fluorescence) 与磷光 (phosphorescence)
荧光现象:
叶绿素提取液在透射光下为绿色,在反射光下为红色(叶绿 素a为血红色,叶绿素b为棕红色),这种现象叫荧光现象,发 出的光叫荧光.荧光的寿命很短,约为10-9s。光照停止, 荧光也随之消失。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很少发出荧光。
叶绿素chlorophyll (上)和胡萝卜素carotene分子模型
类胡萝卜素功能

叶绿体的知识点总结

叶绿体的知识点总结

叶绿体的知识点总结一、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器,其结构由外膜、内膜、基质、类囊体和DNA等组成。

其主要结构包括:1. 外膜:叶绿体外膜是一层双层膜结构,包裹着整个叶绿体。

2. 内膜:叶绿体内膜与外膜之间形成了内膜空间,内膜由一系列蛋白质和磷脂组成。

3. 基质:叶绿体基质是叶绿体内部的液体环境,其中包含了许多酶和其他蛋白质,在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 类囊体:叶绿体的类囊体是一种叶绿体中的一种膜袋结构,其中包含了叶绿素和其他色素类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关键场所。

5. DNA:叶绿体中含有自身复制的DNA,负责叶绿体的遗传特性传递和控制。

二、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光合细胞的能量中心,其主要功能包括:1. 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

2. 合成养分: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为细胞提供所需的营养。

3. 调节生物节律:叶绿体中的生物钟和生物节律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物代谢过程。

三、叶绿体的生物合成叶绿体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包括了叶绿体DNA的复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等步骤。

叶绿体的生物合成是经过多步骤和多个酶的参与完成的,其主要过程包括:1. DNA复制:叶绿体DNA复制是叶绿体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通过DNA复制,叶绿体可以实现自身的复制和增殖。

2. 转录:叶绿体DNA经过转录的过程可以将其信息转化为RNA,包括mRNA、tRNA和rRNA等不同类型的RNA。

3. 翻译:叶绿体中的RNA经过翻译可以合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叶绿体的遗传特性叶绿体具有其特有的遗传特性,其主要特点包括:1. 自主复制:叶绿体具有自主的DNA复制和RNA转录翻译系统,可以独立复制和合成蛋白质。

2. 遗传物质:叶绿体DNA含有一定数量的基因,编码了叶绿体特有的蛋白质和RNA,控制着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叶绿体名词解释

叶绿体名词解释

叶绿体名词解释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器,也被称为葉綠體。

它是一个独特的细胞器,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特别是叶子和茎等绿色部位中。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这是一种能够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叶绿体内含有一种称为叶绿素的色素,它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以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中的主要反应是光合作用I和光合作用II。

其中,光合作用II是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而光合作用I是电能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通过这两个反应,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作为副产物。

除了光合作用,叶绿体还参与了一些其他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例如,它们是氮代谢中一些关键酶的合成和功能调控的中心。

叶绿体还参与了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合成,以及植物细胞的呼吸过程。

叶绿体结构复杂,内含有多个膜系统。

最内层的膜称为质膜,质膜内有一种称为滤泡的体块,用于调控物质的吸收和分泌。

质膜外面还包裹着一层称为葉綠體內膜的膜系统,以及更外层的葉綠體外膜。

叶绿体内还有一种称为基粒体的结构,是光合作用中的主要反应场,包含大量的叶绿体DNA和核糖体。

叶绿体的形态也因植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叶绿体的色素不同,形态也会有所区别。

例如,植物的叶绿体形态可能为短柄状、卵圆状或者带状等。

总之,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主要负责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物化学过程。

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质膜、滤泡、叶绿体内膜和叶绿体外膜等组成,还包含大量的叶绿体DNA 和核糖体。

叶绿体的形态差异也因植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围成,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基质中悬浮有由膜囊构成的类囊体,内含叶绿体DNA 。

[1] 是一种 质体。

质体有圆形、卵圆形或盘形3种形态。

叶绿体含有的 叶绿素a 、b 吸收绿光最少,绿光被反射,故叶片呈绿色。

容易区别於另类两类质体──无色的 白色体和黄色到红色的 有色体。

叶绿素a 、b 的功能是吸收 光能,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 能够传递电子,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叶绿体扁球状,厚约2.5微米,直径约5微米。

具双层膜,内有间质,间质中含呈 溶解状态的酶和 片层。

片层由闭合的中空盘状的 类囊体垛堆而成,类囊体是形成 高能化合物 三磷酸腺苷(ATP)所必需。

是植物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中文学名叶绿体 界植物界 长 径视情况而定 5~100μm 不等 主要作用 进行光合作用 拉丁学名 chloroplast 分布区域 植物茎叶 主 要 叶绿素和细胞素目录•1简介 •2形态与结构 •形态总述 •外被 • 类囊体•基质•3光合作用•光反应与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反应•4半自主性•5叶绿体与质体的区别•6增殖•7发现1简介大部分高等植物和藻类微[2]生物的叶绿体内类囊体紧密堆积。

主要含有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叶绿素在色素所占比例最大,且吸收绿光最少,因此绿光被反射,细胞呈现绿色。

叶绿体( chloroplast)存在于藻类和绿色植物中的色素体之一,光合作用的生化过程在其中进行。

因为叶绿体除含黄色的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所以看上去是绿色的。

褐藻和红藻的叶绿体除含叶绿素外还含有藻黄素和藻红蛋白,看上去是褐色或红色[有人分别称为褐色体(phacaplost)、红色体(rhodoplast)]。

许多植物的叶绿体是直径5微米左右,厚2—3微米的凸透镜形状,但低等植物中则含有板状、网眼状、螺旋形、星形、杯形等非常大的叶绿体。

叶肉细胞中含的叶绿体数通常是数十到数百个。

已知有的一个细胞含有数千个以上叶绿体的例子,以及仅有一个叶绿体的例子。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它的平面相多数为0.5微米大小的浓绿色粒状结构(基粒)。

基粒的清晰程度和数量随植物和组织的种类及叶绿体的发育时期而不同,反映着内膜系统的分化程度。

包着叶绿体的包膜由内外两层膜组成,对各种各样的离子以及种种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

在叶绿体内部有基质、富含脂质和质体醌的质体颗粒,以及结构精细的内膜系统(片层构造,类囊体)。

在基质中水占叶绿体重量的60%—80%,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离子、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酶、蛋白质、核糖体、RNA、DNA等。

在绿藻、褐藻,红藻、接合藻、硅藻等许多藻类的叶绿体中存在着淀粉核。

构成内膜系统微细结构基础的是类囊体。

在具有基粒的叶绿体中重叠起类囊体或复杂地折叠起来,分化成所谓的基粒堆(grana stack)和与之相联系的膜系统[基粒间片层(intergrana lamellae)]。

各种光合色素和光合成电子传递成分、磷酸化偶联因子等存在于类囊体中,色素被光能激发、电子传递、直到ATP合成都在类囊体上及其表面附近进行。

利用由此生成的NADPH和ATP在基质中进行二氧化碳固定。

叶绿体几叶绿体乎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光能)。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Chloroplast)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它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氧。

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繁殖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叶绿体可能起源于古代蓝藻。

某些古代真核生物靠吞噬其他生物维生,它们吞下的某些蓝藻没有被消化,反而依靠吞噬者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

在长期共生过程中,古代蓝藻形成叶绿体,植物也由此产生。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快速流动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形态与结构编辑形态总述在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

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一般含50~200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40%,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在藻类中叶绿体形状多样,有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等等,而且体积巨大,可达100um。

叶绿体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chloroplast envelope)、类囊体(thylakoid)和基质(stroma)3部分组成,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叶绿体外被叶绿体外被由双层膜组成,膜间为10~20nm的膜间隙。

外膜的渗透性大,如核苷、无机磷、蔗糖等许多细胞质中的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

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 2、O 2、Pi、H 2O、磷酸甘油酸、丙糖磷酸,双羧酸和双羧酸氨基酸可以透过内膜,ADP、ATP已糖磷酸,葡萄糖及果糖等透过内膜较慢。

蔗糖、C5糖双磷酸酯,C糖磷酸酯,NADP+及焦磷酸不能透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translator)才能通过内膜。

类囊体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

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又称光合膜。

许多类囊体象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基粒,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基粒类囊体,构成内膜系统的基粒片层(grana lamella)。

基粒直径约0.25~0.8μm,由10~100个类囊体组成。

每个叶绿体中约有40~60个基粒。

叶绿体通过内膜形成类囊体来增大内膜面积,以此为在叶绿体中发生的反应提供场所。

贯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的没有发生垛叠的类囊体称为基质类囊体,它们形成了内膜系统的基质片层(stroma lamella)。

叶绿体由于相邻基粒经网管状或扁平状基质类囊体相联结,全部类囊体实质上是一个相互贯通的封闭系统。

类囊体做为单独一个封闭膜囊的原始概念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它所表示的仅仅是叶绿体切面的平面形态。

类囊体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60:40),脂类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约87%),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是在类囊体上进行的,因此类囊体膜亦称光合膜,类囊体膜的内在蛋白主要有细胞色素b6/f 复合体、质体醌(PQ)、质体蓝素(PC)、铁氧化还原蛋白、黄素蛋白、光系统Ⅰ、光系统Ⅱ复合物等。

基质叶绿体是内膜与类囊体之间的空间的液体,主要成分包括: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如RuBP 羧化酶占基质可溶性蛋白总量的60%。

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如,ctDNA、各类RNA、核糖体等。

一些颗粒成分: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白等。

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chloroplast):藻类和植物体中含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主要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的含量最多,遮蔽了其他色素,所以呈现绿色。

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几乎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光能)。

绿色植物是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Chloroplast)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3光合作用编辑光合作用的是能量及物质的转化过程。

首先光能转化成电能,经电子传递产生ATP和NADPH形式的不稳定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化合物中。

分为光反应(light reaction)和暗反应(dark reaction),前者需要光,涉及水的光解和光合磷酸化,后者不需要光,涉及CO 2的固定。

分为C 3和C 5两类。

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来进行。

1、光合色素类囊体中含两类色素:叶绿素和橙黄色的类胡萝卜素,通常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约为3:1,chla与chlb叶绿素的实验中,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3]2、集光复合体(light harve为3:l,全部叶绿素和几乎所有的类胡萝卜素都包埋在类囊体膜中,与蛋白质以非共价键结合,一条肽链上可以结合若干色素分子,各色素分子间的距离和取向固定,有利于能量传递。

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3]3、集光复合体(light harvesting complex)由大约200个叶绿素分子和一些肽链构成。

大部分色素分子起捕获光能的作用,并将光能以诱导共振方式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

因此这些色素被称为天线色素。

叶绿体中全部叶绿素b和大部分叶绿素a都是天线色素。

另外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分子也起捕获光能的作用,叫做辅助色素。

4、细胞色素b6/f复合体(cyt b6/f complex) 可能以二聚体形成存在,每个单体含有四个不同的亚基。

细胞色素b6(b563)、细胞色素f、铁硫蛋白、以及亚基Ⅳ(被认为是质体醌的结合蛋白)。

5、光系统Ⅰ(PSI)能被波长700nm的光激发,又称P700。

包含多条肽链,位于基粒与基质接触区和基质类囊体膜中。

由集光复合体Ⅰ和作用中心构成。

结合100个左右叶绿素分子、除了几个特殊的叶绿素为中心色素外外,其它叶绿素都是天线色素。

三种电子载体分别为A0(一个chla分子)、A1(为维生素K1)及3个不同的4Fe-4S。

6、光系统Ⅱ(PSⅡ)吸叶绿体收高峰为波长680nm处,又称P680。

至少包括12条多肽链。

位于基粒与基质非接触区域的类囊体膜上。

包括一个集光复合体(light-hawesting comnplex Ⅱ,LHC Ⅱ)、一个反应中心和一个含锰原子的放氧的复合体(oxygen evolving complex)。

D1和D2为两条核心肽链,结合中心色素P680、去镁叶绿素(pheophytin)及质体醌(plastoquinone)。

光反应与电子传递P680接受能量后,由基态变为激发态(P680*),然后将电子传递给去镁叶绿素(原初电子受体),P680*带正电荷,从原初电子供体Z(反应中心D1蛋白上的一个酪氨酸侧链)得到电子而还原;Z+再从放氧复合体上获取电子;氧化态的放氧复合体从水中获取电子,使水光解。

2H 2O→O 2+4H ++4e -在另一个方向上去镁叶绿素将电子传给D2上结合的QA,QA又迅速将电子传给D1上的QB,还原型的质体醌从光系统Ⅱ复合体上游离下来,另一个氧化态的质体醌占据其位置形成新的QB。

质体醌将电子传给细胞色素b6/f复合体,同时将质子由基质转移到类囊体腔。

电子接着传递给位于类囊体腔一侧的含铜蛋白质体蓝素(plastocyanin,PC)中的Cu2+,再将电子传递到光系统Ⅱ。

P700被光能激发后释放出来的高能电子沿着A0→ A1 →4Fe-4S的方向依次传递,由类囊体腔一侧传向类囊体基质一侧的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