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精品教案(含反思)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1节 位置和范围精品教案
第1节位置和范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亚洲的纬度、半球和海陆位置、亚洲的主要特征(范围、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通过案例与图片明确亚洲的区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简述某大洲的半球、经纬度与海陆位置。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简述大洲的地理位置。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电影《功夫瑜伽》拍摄的国家图片,中国、冰岛、迪拜、印度。
请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中找到这些国家,并说出哪些国家属于亚洲。
展示世界轮廓图,指出亚洲。
并请学生尝试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1.雄踞东方的大洲(1)快速阅读第一板块内容,,让学生说出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即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展示半球位置图片,学生回忆南北、东西半球分界线,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分析亚洲所在半球位置。
(3)展示亚洲经纬网图,学生找出四至大致经纬度,并延伸所处温度带。
得出东西跨度大,南北距离广的结论。
(4)解释海陆位置。
展示亚洲位置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地图,找出其分别濒临的海洋与相邻的陆地,分析出海陆位置。
(5)总结亚洲半球、经纬度、海陆位置。
(6)结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图6.1和6.3,用刚学习的方法,分别描述北美洲的半球、经纬度和海陆位置。
2.世界第一大洲(1)板书学习问题,学生按问题自主学习“世界第一大洲”框题内容,并回答问题。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B.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C.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D.亚洲共分为几个亚?分别是?(6个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2)展示亚洲分区地图,带领学生分别认识各大亚区域的位置、范围、国家。
(3)交流探究活动:“猜一猜:下列景观或活动可能出现在亚洲的哪个区域。
”学生在观察、思考、探讨的过程中了解亚洲不同区域存在的显著差异,并掌握一些常见国家所处的亚洲分区。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案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5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5,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领土范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我国具体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领土范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生能够学会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领土范围。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实例,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利用地图和实例,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和实例资料。
2.准备投影仪和白板,用于展示地图和实例。
3.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我国地图,说一说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地图,介绍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领土范围。
同时,利用实例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进行解释,如我国的最北端、最南端、最西端和最东端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发放一份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6.1 位置和范围》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第6.1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认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能够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2.能够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2.案例: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小组任务:设计小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运用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对国家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范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地理位置的判断和领土范围的掌握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能够判断我国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掌握我国的领土范围,能够绘制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3.培养学生对国家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教学难点:地理位置的判断和领土范围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加深对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图片和地图。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包括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并展示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判断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判断,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学习的开始,对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领土范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提高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领土完整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断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地图:准备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相关地图,以便学生直观了解。
3.教学资源:收集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相关的案例素材,用于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相关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让学生通过地图了解我国在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领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掌握我国的四至点,了解我国领土的面积和分布情况。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明确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的四至点,知道我国领土的面积和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会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提高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四至点,领土面积和分布情况。
2.教学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领土范围的识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和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实例和图片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道具:地球仪、地图等。
3.教学资料:相关地理知识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地球仪,呈现我国的四至点、领土面积和分布情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举例说明我国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领土范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基础知识,对地理位置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深入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领土范围。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地理学科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说出我国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领土范围。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
2.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产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图片和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3.操练(10分钟)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我国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引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能够运用地图准确标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可能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通过地图和实际案例来直观地感受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能够运用地图准确标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实际案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准确标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和实际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领土范围。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地理实践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实际案例,用于展示和解释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地图和标记工具,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地图和实际案例,向学生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领土范围。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领土范围。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实际案例,回答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的概念。
2. 掌握不同地理位置的表达方式。
3. 了解不同地理范围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2. 不同地理范围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的概念。
2. 掌握不同地理范围的分类和特点。
教具准备:1. 世界地图及中国地图。
2. 卡片或PPT展示地理范围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导入话题:“你知道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或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的概念。
二、讲解地理位置:1. 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指出不同地理位置的表达方式,如南、北、东、西等。
2.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使用方位词描述地理位置,如“我家在学校的北边”。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方位词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三、讲解地理范围:1. 引导学生了解地理范围的概念,即某一地区的边界或范围。
2. 通过示例讲解不同地理范围的分类,如城市、省份、国家等。
3. 学生观察地图,分析不同地理范围的特点和特征。
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自编小故事,运用方位词描述故事中人物所处的位置。
2. 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出不同地理范围的位置。
3. 小组讨论,让学生讲述不同地理范围的特点,如城市的人口多、发展快等。
五、拓展延伸:1. 老师展示一些国际知名地理范围的照片或视频,如长城、泰姬陵等,让学生认识并描述这些地理范围的特点和重要性。
2. 让学生在家园附近寻找地理范围并进行描述,如商场、公园等。
六、总结:1. 导引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分别是什么?”2. 整理学生总结并进行回顾。
七、课堂作业:1. 自己绘制一张地图,标注出自己家、学校等地理位置。
2. 拍摄或寻找一张照片,描述照片中地理范围的特点和意义。
八、课后反馈:1. 让学生在下节课开始时展示自己的地图作业。
2. 学生回答一道关于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的问题,进行课后反馈。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位置和范围》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位置和范围》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位置和范围》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位置和范围》,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位置和范围》1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具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他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
(同上)三、新授课(一)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公元前20xx年中期,菲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非常高,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区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之为Eerb,意为西方日落之地,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教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4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地理的第一节,主要介绍我国的位置和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基本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简单的地理概念和信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地理概念和信息,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地理现象的原因和影响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进行具体的讲解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够准确地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准确地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我国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具体数据。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讲解法:对于一些复杂的地理概念和信息,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互动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地图,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准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我国在哪里吗?它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是什么?让学生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5分钟)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同时,讲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如我国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对于描述不准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是学生在掌握了经纬网、半球和时区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学习。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四至点、地理位置和海陆范围,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经纬网、半球和时区的基本知识,但对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够运用经纬网、半球和时区的知识,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的四至点、地理位置和海陆范围。
2.经纬网、半球和时区在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地图、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经纬网、半球和时区的教学道具。
3.准备课堂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我国的四至点、地理位置和海陆范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经纬网、半球和时区的知识,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课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系列:6.1《位置和范围》精品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系列:6.1 《位置和范围》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是本章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明确我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具体知识点,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明确我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我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2.教学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教学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位置,引发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思考。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共同完成小组报告。
5.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小组的报告,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6.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强调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领土范围的知识点。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最短距离:1200公里
例题4:
题目:请根据经纬网,计算以下两地之间的经纬度差。
地点:纽约和伦敦。
解答:
纽约:40°43'N,74°00'W
伦敦:51°30'N,0°05'W
经度差:74°00'W - (-0°05'W) = 74°05'E
纬度差:40°43'N - 51°30'N = -9°37'N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可能会对经纬网的概念和应用感到困惑,特别是在理解和运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和导航方面。此外,学生可能对经纬度的划分方法感到难以掌握,特别是在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1位置和范围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主要内容包括经纬网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及经纬网在定位和导航中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经纬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和导航。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我国地理位置及领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学期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我国地理位置及领土范围的认识还不够系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深入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难点:理解经纬网的概念,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资料。
2.设计好导入、操练、巩固等环节的问题。
3.准备好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我国位于哪个大陆的东部?我国的最北端、最南端、最西端、最东端分别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地理位置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同时,呈现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让学生了解我国领土的范围。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如:“请同学们根据地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说明理由。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位置和范围》,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的位置,认识我国的疆域范围。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具体情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能运用地理术语描述我国的位置。
2.认识我国的领土范围,了解我国的海陆分布。
3.培养学生的地图识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
2.我国领土范围的具体情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地图识读法、实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和实例资料。
2.制作PPT,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如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等。
然后引入本节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同时,展示我国的海陆分布,使学生对我国的疆域范围有更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PPT中的地图和实例,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互动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自己对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理解。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的变化,如近年来我国领土的新增和调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关于地理位置和范围的介绍。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以及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大小和范围。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描述,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自己总结地理位置的特点,以及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大小和范围。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2.学会描述一个地区的大小和范围。
3.能够通过地图,判断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四. 教学重难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2.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大小和范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地理位置的特点。
2.讲解法: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实践法: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描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幅我国地图,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
2.准备一些关于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实例,用于讲解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让学生自己发现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操练(10分钟)通过讲解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大小和范围。
例如,可以讲解我国与印度的面积和人口对比,让学生了解如何描述两个国家的大小和范围。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自己尝试描述一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地图,判断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给予评价。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系列:6.1 《位置和范围》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系列:6.1 《位置和范围》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位置和范围》,属于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地球》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经纬网的概念,以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纬网的使用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知识基础,他们对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球仪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经纬网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纬网的使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经纬网的概念,了解经纬网的作用。
2.培养学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
2.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点位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掌握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点位置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球仪模型,用于展示和解释经纬网的概念。
2.准备一些实例和练习题,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球仪的知识。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经纬网,让学生思考经纬网的作用和应用。
2.呈现(10分钟)使用地球仪模型,展示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
解释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可以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地点,利用经纬网确定该地点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经纬网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航海、航空、地图等。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使用地图记忆并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知道亚洲是世界的第一大洲。
3、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及我国所在的亚洲地理分区。
4、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二、教学重难点亚洲的地理位置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对地球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这学期我们将分块学习,学习地球上的一些地区和国家。
首先,我们就要学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展示世界地图,由学生指出图中亚洲的位置。
那么要如何描述亚洲的位置呢?接下来就开始今天的学习——位置和范围。
请同学们先阅读书本2-3页的图文内容,并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内容。
[新课讲授][承转] 快速浏览书本第二页的文字,迅速告诉我地理位置分几个方面来描述?(三个: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本2-3页的图文内容,并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1、温故知新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世界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
2、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位于和。
3、读图6.2“亚洲的范围图”,看亚洲相邻的大洋和大洲是什么?(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洋、东面洋。
(2)亚洲的西北是洲,以、、、、、为界。
(3)西南临,以为洲界;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4、估算亚洲所跨的纬度和经度范围是多少?[承转] 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一下刚刚自己学习的成果,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二)合作探究1、归纳亚洲的地理位置。
[承转] 已经学习了亚洲的地理位置,我们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试试自己读图说出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并完成亚洲和北美洲的对比表格。
2、读图探究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比较亚洲和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完成下面的表格:[承转] 同学们都很聪明,都在刚刚的表格中填出了亚洲和北美洲的面积,说明大家预习很充分,可以看出亚洲的面积远大于北美洲,并且在七大洲中,亚洲是?(面积最大的)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说明亚洲是第一大洲呢?3、“世界第一大洲”,从哪些方面可以描述亚洲之大呢?(1)读图6.4,面积比较,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二、讲授新知
1.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在教室中的位置。
师引导提问:你在教室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
你在XX同学的什么方位?在XXX同学的什么方位?
你在教室的第几排、第几列?
小结: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它——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复习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雄踞东方的大洲,这是它的半球位置。
3.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
(2)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海陆位置。
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