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题复习资料
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题
科学六年级下册《细小世界》测试题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题:22%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常常用到的察看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沿。
2、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构造,是洋葱的_________。
第一个发现并命名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3、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味精的颗粒都是拥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这类物质人们叫做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研究表示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
5、 ___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的成立被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使用工具能够察看到很多用察看不到的。
如经过___________能察看到更多对于昆虫的细节:蝇的眼睛是;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膀上充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7、用显微镜察看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很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8、花岗岩是由长石、和等矿物晶体会合而成的。
9、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放大300 倍的金属构造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0%1、放大镜的 (),放大倍数就越大。
A、中间越薄B、中间越厚C、直径越大2、以下物件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
A、老花眼镜B、一滴水珠C、平玻璃片3、显微镜上凑近载物台的镜头叫( )。
A、反光镜B、物镜C、目镜4、用下边三个凸面镜察看同一物体,看到的范围最大的是()。
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B、C、5、科学家一般选择()来察看SARS病毒。
A、微B、子微C、放大6、放大的放大倍数和片的()相关。
A、凸度B、资料C、面7、以下各样方法中察到的像放大的最大的是()。
A、移放大与被察物体之的距离B、移放大与察者眼睛之的距离C、整两个放大倍数不一样的放大之的距离8、我用()的方法,认识洋葱表皮胞的形状。
A、眼睛看B、微察C、手摸9、以下微中间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子微B、光学微C、描地道微10、假如微的物上有“50×”,目上有“ 20×”,那么用一个微察是,物体的放大倍数是()A、 70 倍 B 、100 倍 C 、1000 倍三、判断: 24%1、我不可以用放大去直接察太阳,否很简单灼眼睛。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练习题 (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填空题。
1.早在()多年以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又叫(),能将物体的()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
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由()和()两部分组成,镜片中间(),边缘()。
3.放大镜的()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4.世界上第一个设计并制造出眼镜的人是()。
5.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
6.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
7.()、()是蚜虫的天敌,()是蚜虫的朋友。
8.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楚它的()。
9.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不同的()。
10.苍蝇的()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11.蚜虫的繁殖方式很特殊,叫()。
12.我们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
如()、()、()、()等。
1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有的像(),有的像一簇簇的()。
14.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花岗岩主要由()、()、()等矿物晶体组成。
15.制作一个大的晶体,可以用()或()。
16.()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7.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制成的,可以放大近()倍。
18.科学家通常用()来观察艾滋病病毒。
它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19.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我们会用()来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来夹取实验材料;用()来染色;用()来吸取多余的水分;用()来吸取液体。
20.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2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克)。
22.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23.显微镜中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和();调节()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如果想让看到的物像更清楚,就要调节()。
2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
25.在显微镜下,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和物像移动的方向()。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放大镜1.什么是放大镜?答: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2.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水珠、冰块、玻璃珠、装满水的瓶子、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都是凸透镜,可将物体放大。
(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2.放大镜有什么作用?答:放大镜能将细小物体放大,还有聚光、聚热、成像等作用。
3.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4.圆柱形的透明物体可以将其他物体放大。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在放大镜直径相同的情况下,越厚的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
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6.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7. 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可以组合起来,可以将物体的图象放得更大,是因为第二个放大镜将第一个放大镜放大的图象进一步放大了,其放大镜倍数是两个放大镜倍数的乘积。
8.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9. 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10. 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11.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12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13. 有哪些工作需要用到放大镜?A;公安人员观察案发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或者观察现场照片;B:精密仪器修理工用来修理仪器。
C:农业人员用来观察植物的花、种子和土壤结构D;在照相机、显微镜、投影仪、老花镜上都用到放大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大镜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五分之一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4.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放大镜。
5.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作用: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特点是:镜片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
6.水滴也能放大物体,能放大物体的器具都具有放大镜的特点。
7.装水的烧杯.烧瓶.广口瓶.试管等【圆柱体】都有放大物体的功能。
长方体正方体的则不能。
球形的透明物体装水后放大倍数最大。
8.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以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9.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其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0.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较大?答:镜片中央凸的越厉害,放大镜倍数越大。
【注意:放大倍数和直径没有关系】11.为什么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答:因为放大镜镜片具有透明. 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且具有能够把物体图像放大的功能。
12.放大镜为什么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水滴.装水的烧杯.烧瓶.试管还有透明的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为什么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答:因为它们都具放大镜的特点即透明. 中间厚边缘薄13.怎样正确的使用放大镜?有几种方法?答:两种。
第一种: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第二种: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14.用放大镜观察计算机和电视机屏幕图像,其实图像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的色彩点组成。
二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
2.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和它的脚的构造有关。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 下面哪个器材用于放大微小世界中的图像?a) 显微镜b) 望远镜c) 放大镜d) 放大器2. 下面哪一项不是显微镜的主要部分?a) 物镜b) 目镜c) 插眼镜d) 台柱3.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是:a) 正立的b) 倒立的c) 倒正立的d) 平倒立的4. 选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a) 用眼睛直接看物体就可以观察到微观世界b) 在光线暗的地方使用显微镜效果更好c) 用目镜对准需要观察的物体,再用放大镜调节焦距d) 观察完毕后直接关闭显微镜的电源即可5. 下面关于细菌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细菌只存在于人体内b) 细菌都是有害的c) 细菌可以用肉眼观察到d) 细菌种类繁多,有益和有害的都有第二部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6. 在显微镜中,人眼通过哪一处观察物体的图像?______________7. 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8. 细胞是由________组成的。
9. 透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是________的。
10. 艰巨的如同山川起伏的细菌,是以_________。
第三部分: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1. 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事物的工具。
()12. 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为10倍。
()13. 细菌是一种害人的微生物。
()14.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该把光源打开。
()15.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只有一种。
()第四部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6. 请简要描述显微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7. 为什么显微镜可以将微小的物体放大?18. 什么是细菌?请举例说明细菌的特点和分类。
19. 为什么细菌在巨大的宇宙中看起来很小?20. 你觉得科学家为什么需要研究微小世界?答案:1. a2. c3. b4. c5. d6. 插眼镜7. 物镜;目镜8. 细胞9. 倒立的10. 悬浮水中11. 正确12. 错误13. 错误14. 正确15. 错误16. 显微镜的结构包括:台柱、镜筒、物镜、目镜,工作原理是通过物镜聚焦光线,再由目镜放大并让人眼观察到放大的微小图像。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自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哟!习题巩固易错专练一、选择题1.下图选用了600倍的物镜,右图可能是选用了()的物镜观察到的图像。
A.20倍B.60倍C.200倍2.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物体作用的是()。
A.装满水的圆底烧瓶 B.草尖上的露珠C.方形透明花瓶3.在载玻片上看到的图像是“d”,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看到的图像是()。
A.b B.d C.P4.在显微镜下观察蝴蝶彩色的翅膀其实是()组成的。
A.彩色的小鳞片B.彩色的触角C.彩色的颗粒5.比较放大镜和近视镜,我发现,它们的区别在于()。
A.镜片形状、大小B.放大镜中间凸起四周薄C.近视镜中间凸起四周薄二、填空题6.使用显微镜时,要睁开,用看目镜进行观察,协助记录(填“左眼”或“右眼”或“双眼”)。
7.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央、边缘,目前它广泛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
8.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正确步骤是:安放→→上片→→观察。
9.放大镜的特点是,它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直径/凸度)有关。
三、判断题10.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只能通过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小的生物的运动。
( )1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不仅物体被放大了,观察的范围也扩大了。
( )1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就越少。
( )13.蘑菇和木耳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所以它们不是微生物。
( ) 14.光学显微镜下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型冠状病毒。
( )四、综合题15.下表为显微镜操作方法,请按正确的步骤排序。
操作方法安放16.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带领我们进入奇妙的微观世界。
(1)将玻片标本放好后,需要调节,降低镜筒。
这时眼睛应该注视,以免压破标本。
(填序号)(2)显微镜的目镜标有“10×”,物镜上标有“5×”,则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3)在观察细胞时,发现它在视野的右下方,我们应该向移动标本。
拔高特训17.制作玻片标本。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范围称为视野。
第一课放大镜1、什么是放大镜?特点是什么?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即中间凸起)、透明。
2、放大镜的构造包括:透镜、镜柄、镜框。
放大镜的原理是光的折射原理,所以能放大、聚光、成像。
3、放大镜的作用:放大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
4、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常用在公安、科技、教学、医院、农业、精密仪器维修等方面。
5、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有两种:①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上下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②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至图像大而清楚。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系,与放大镜的大小无关,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则越小。
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最大。
7、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物体都有放大的作用,如水滴、老花镜、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的功能。
8、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
9、用放大镜看物体有什么不同?用放大镜看物体,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而且发现物体的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如用放大镜看书报的字、图是由小点组成的;用放大镜看电视和计算机的屏幕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的小点组成的,看不到图像只能看到平行和垂直的亮条纹。
10、最早提出应用放大镜装置的是谁?最早制造出眼镜的是谁?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
最早提出应用放大镜装置的是13世纪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最早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的是培根。
11、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大)。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任务单一、填空题.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都具有同样的( 放大 )功能.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起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4.荷兰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300 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5.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 )。
6.( 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7.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是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8.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可以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
9.发现细胞是(罗伯特胡克)10.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是(列文虎克)11.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12.发明了巴氏消毒法是(巴斯德)13.青霉素的发明者是(弗莱明)14.植物叶子的细胞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15.人们利用细菌能在短时间内能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的(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16.(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7.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18、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19、通过观察可知,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
20、有规则的集合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他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不规则)的。
21、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2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期末复习题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_______有关,它的特点是透明的,中间______,边缘______。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______琢磨而成。
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的“鼻子”是它的______,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4、人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如厨房里的食盐、白糖、面碱等。
5、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花岗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的晶体。
6、17世纪,______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7、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________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8、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_____,每个房间里的小黑点是_____。
9、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_组成的,_______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鱼缸里的水变绿了,可能是______繁殖的结果。
11、罗伯特·胡克最早发现并提出“_______“这个名称。
12、在观察叶的表皮细胞时,我们发现了______;在观察叶的叶肉细胞时,我们发现了_______,它们分别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
13、微生物是______,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
()2、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3、苍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4、胰岛素是利用细菌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的优势来生产的。
()5、我们可以从瓶装矿泉水中采集微生物,也可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6、在13世纪,英国格罗斯泰斯特最早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清晨田野草上的晶莹露珠能放大物体。
最全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最全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它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放大镜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可以看到一些细节,例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是由许多红、绿、蓝三色小点组成的。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
4.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首先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像变得大而清晰;其次,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且中间较厚(边缘较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例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而与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随着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信息也会更多,但视野会变小。
8.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例如通过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例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够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包括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晶体包括白糖、食盐、碱面、味精、雪花、水晶等。
非晶体包括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沥青等,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它把人类带入了微观世界,并成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测试练习题库大全
六年级科学( 下册 ) 第一单元《渺小世界》测试题一、填空题(每个空格0.5 分,共75 分):1. 放大镜是(),凸面镜拥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b5E2RGbCAP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展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
并被宽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
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能采集到比其余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好看清楚()毫米的渺小物体。
p1EanqFDPw3. 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和()。
经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地区叫做()。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相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线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线越大。
放大倍数与放大镜的镜面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越(),看到的的范围越()。
DXDiTa9E3d4. 放大镜镜片的特色是 ( )和( ) 。
每个放大镜的倍数是必定的。
凡是和放大镜片拥有相同特色的器物,都拥有()功能。
象烧杯这样圆柱体的器皿装上水、透明的玻璃球、冰制成中间厚边沿薄、在透明玻璃上滴一滴水珠都有放大的功能。
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
RTCrpUDGiT5. 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面镜就是用()思索而成。
在 13 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
此刻近视眼镜的镜片是(),老花镜是()。
5PCzVD7HxA6. 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够放大近300 倍的金属构造的显微镜,并第一个观察到()。
jLBHrnAILg7. 世界上第一架真实的光学显微镜是()制成的。
是一个凸面镜和一个凹面镜做成的。
此刻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两块都是凸面镜。
此刻显微镜还有:放大200 万倍的()和放大几亿倍的()。
xHAQX74J0X 年英国科学家()在软木薄片上发现了()。
年,法国科学家 ( ) 经过研究发现蚕患病、酒发酵变酸、一些传得病的流行是微生物的作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测试卷(解析版)小学教学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课堂练习题1 放大镜具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答案】 1 放大物体图像 2 更多的细节【解析】【详解】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小的细节。
2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只要具有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同样具有的()功能。
【答案】 1 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2 放大【解析】【详解】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就越大。
常见物品中球形透明物,如盛有水的玻璃杯、鱼缸等都有放大的作用。
3 放大镜的构造:()。
【答案】镜架、镜片【解析】【详解】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
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
4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和()有关。
放大镜的(),由此推断:()放大倍数最大。
【答案】 1 镜片的直径 2 镜片的凸度 3 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4 球形的透明物【解析】【详解】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倍数不等。
放大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能产生放大的虚像,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5 使用()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
如通过()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小鳞片是()。
【答案】 1 放大镜 2 肉眼 3 细节 4 放大镜 5 复眼 6 足的内侧7 扁平的细毛【解析】【详解】放大镜把物体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题(一)姓名班级成绩一、填空。
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2、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看到的范围就(越小)。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4、捕食性昆虫对(移动物体)反应能力更加迅速。
5、(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6、自然界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晶体组成。
7、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8、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9、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0、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1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12、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3、(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4、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16、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17、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18、(克隆羊)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
19、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长石)(云母)(石英)(金刚石)。
非晶体有(玻璃)(松香)(琥珀)(珍珠)。
二、判断。
1、透明的玻璃都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容器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教科版6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资料
科学六下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1、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的功能。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和()、()。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有关。
放大镜的(),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透明物体放大倍数最大。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视野越()。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视野越()。
3、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和()。
4、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
5、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6、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苍蝇能在天花板上爬行不会掉落,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蚜虫的大小如(),蚜虫的天敌是()。
昆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胸部有()对足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蝴蝶的触角是(),蚕蛾的触角是(),天牛的触角是(),蚂蚁的触角是(),蝗虫的触角是()A、棒状B、丝状C、鞭状D、羽状E、膝状8、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三种颜色组成。
9、一些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这就是(),如、、、等。
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常见的非晶体有、、、等10、两个()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的更大。
11、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的显微镜,发现了()。
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结构。
12、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共69页文档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一、智慧判断(24分)1、晶体的形状都是很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3、在使用放大镜时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4、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5、在放大镜下.我们还能看到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6、直到17世纪.人们发现用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提高放大倍数.从而发明了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7、调节显微镜目镜和物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更清晰的物体图像。
()8、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就可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它的表皮细胞了。
()9、通过近视眼镜的镜片观察物体.可以看到放大的物体图像。
()10、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都是一样的。
()11、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们的共同特征。
()1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没有对人类不利的方面。
()二、快乐选择(24分)1、制作浓食盐溶液.待水份自然蒸发后.在放大镜下观察其晶体形状是()。
A、柱状 B 、一蔟蔟针状 C、立方体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B、不变C、越小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4、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的是()。
A、老花镜B、一滴水珠C、平玻璃片5、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有关。
A、身体的构造B、翅膀的构造C、脚的构造6、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白糖、碱面、食盐B、水晶、雪花、玻璃C、食盐、味精、珍珠7、在显微镜下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是()。
A、相同的B、相反的C、不确定8、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题
一、填空题:(10分)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放大镜),而( 放大镜 )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 ),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 味精 )等。
、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细胞 )。
、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视野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越大 )。
、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500倍 )。
、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触角 ),就是它们的“鼻子”。
、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叶绿体 ),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9分)
、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B )。
A 、反射 B 、折射 C 、不变 、凸透镜是( A )、透明的镜片。
A 、中间厚边缘薄 B 、中间薄边缘厚 C 、一样厚 、( A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学说 B 、动力学 C 、仿生学
、蟋蟀的耳朵在 ( B )。
A 、头部 B 、足内侧 C 、腹部
、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C ) 倍。
A 、200 B 、2000 C 、200万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B ) 。
A 、相同 B 、相反 C 、无关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 B )对足。
A 、2
B 、3
C 、4
、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A ) 越小。
A 、放大倍数 B 、焦距 C 、视野 、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C ) 的信息。
A 、更少 B 、同样多 C 、更多 10分)
、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 × ) 、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 ) 、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 ) 、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 ) 、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 ( √ )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 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 × )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 ) 三、连线题:(10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 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 棒状 天牛 丝状 蝴蝶 鞭状 蚂蚁 羽状 蝗虫 膝状
四、科学探究。
(7分)
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 6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3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5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1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 4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的正确顺序是(在图片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4分)
( 2 ) ( 4 ) ( 1 ) ( 3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