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带着课题去旅行
11.带着课题去旅行
民族大熔炉!
不同人种,不同地区的移民移入美 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 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 一的美利坚民族。
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人(2010年),分布 比较广泛。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 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美国旧金山的 “唐人街”
华人对美国的贡献
种族歧视!
介绍美国的领土组成及地理位置 (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 位置)
介绍美国本土的地形、地势、河流、 湖泊情况。
介绍美国本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 征及原因。
图9.1 资料:图9.6
图9.9
国旗
东西半球图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的分布
的方向是 东北。
畅游美国!!!
第二天,游览滋润 着美国大陆41%的 土地的世界第四长 河,它 是 密西西比河 。
愉快的美国之旅结束了,回中国的飞 机会穿越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它
是 太平洋 。
谢谢大家!
除了原来居住在美国的印第安人 等原住民外,今天居住在美国的白种 人、黑种人和亚洲黄种人都是在最近 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
感受美国的人种问题
现在,有许多华人 工作时间比较长,但 是工资比较低,还时 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感受美国的人种问题
现在,黑种人 的贫困率是白种 人的二至三倍, 失业率是白种人 的两倍。
感受美国的人种问题
土著印第安人的先辈们 曾被白种人无情地杀戮, 活下来的人被赶到西部山 区的“保留地”内居住。
泰勒斯威夫特, 白种人,生于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
王力宏,黄种人, 出生于美国,祖籍 浙江。
李玟,黄种人,9岁 移民美国,入美国籍。
发现情况!
带着课题去旅行
带着课题去旅行国务院于2013年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并在纲要中提出,“要推动中小学研学旅行”,此后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江苏、安徽、陕西等省市分别开展了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以学校安排、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研学旅行教育,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所以应当深入研究生物研学旅行教育问题,积极开发生物研学旅行资源,提高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程度。
一、依据生物教学开发研学旅行资源研学旅行是一种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研学旅行中可以实现行与学、学与游的有机结合,将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要求等与自然、地理、历史等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真实贴切的学习体验项目。
所以应当从生物教学需要开发研学旅行资源,提高研学旅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首先,将自然景观开发为研学旅行资源。
在森林公园、野外、山地等处,学生可以见到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革命遗址、烈士纪念馆、城市公园等地方,学生可以见到各种名贵的树木、植物种类等,能够很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此外,不光自然景区、森林公园等可以开发为生物研学旅行教育资源,生态园、植物园、采摘园、街心公园、动物园等都是研学旅行的好去处,这些地方都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理解。
比如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就带领学生到郊外的农田里,让学生观察土壤里面的蚯蚓、蚂蚁、飞蛾等小动物,并以“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让学生对这些小动物进行研究,收到了良好的研学旅行教学效果。
最后,还可以以统筹兼顾的思维开展研学旅行教育,将生物研学旅行与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的研学旅行结合起来,丰富中学生研学旅行的内容。
比如让学生参观汤阴岳飞庙、固岸基地、天宁寺塔等文化遗迹,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可以让学生在这些地方学到很多生物学知识。
二、因地制宜地建设研学旅行教育基地研学旅行教育是一项地方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需要我们以贴近现实、因地制宜的方式开发研学旅行资源,推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建设。
高二综合实践第三单元 带着课题去旅行_第4课时 绘制手绘地图-教案
高中二年级—广州版—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第三单元《绘制手绘地图》教学设计执教老师:广州市第四中学朱俊杰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广州共享课堂”高中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材的第三单元《带着课题去旅行》的第四课时内容。
基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基础,选择《绘制手绘地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研学旅行》是一门十分有意义的课程,学生可以走向户外进行体力劳动,放松心情,也可以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而研学途中,我们可以将研学成果通过绘制手绘地图的方式呈现。
不但可以进行脑力思考,也能掌握一门新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解决问题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有关地图的知识储备,掌握了基本的收集资料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和反思探究能力。
高二的同学们在初中七年级就学过了地图的相关知识,具备手绘地图的知识基础。
并且经过高一和高二年级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文化基础和自主发展能力。
同时,当今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对人们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于智能设备的操作和信息资料的获取较为熟悉。
因此学生可以在本节绘制手绘地图中,充分发挥脑力和体力的优势,预计效果较好。
三、教学目标认知性目标:了解研学旅行的定义、意义和成果呈现方式,掌握绘制手绘地图的一般步骤。
参与性目标:能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绘制地图所需资料和影像,经过小组分工合作,制定绘制手绘地图方案。
培养在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体验性目标:体验绘制手绘地图过程,培养积极参与户外考察和脑力思考的习惯。
技能性目标:在绘制过程中,能掌握地图绘制技术、美术绘画方法和整合归纳思维,尝试制作手绘地图等。
创造性目标:在设计与制作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在研学成果的呈现方式上突出新意。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绘制手绘地图的步骤。
教学难点:对研学地点的实地考察能力、美术绘制能力和手绘地图的细节处理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资料归纳和培养整体性思维的能力。
11.带着课题去旅行
第二阶段:探究实践课
第三阶段:材料整合课
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整理、交流,形成初步结论,准备撰 写调查报告。 阶段小结: (1)本阶段做了哪些事? (2)任务完成如何? (3)有哪些未能按计划完成,是什么原因? (4)小组成员员参与的积极性怎么样? (5)本阶段又发现了哪些问题,你们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 (6)对此段活动有无调整,如何继续进行下去?
第四阶段:展示交流课
通过展示交流,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 自觉学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 通过“说说我的心里话”评价活动,对整个研学活动进行一次自我反思,并 在交流中学习鉴赏的角度客观评价自己与同伴一的优缺点。
课 程 特点
1.情景体验、角色嵌入、任务驱动的故事情节发展带动课程进程。 2.课程富生成性、挑战性,娱乐性、技术性。 3.学习鉴赏的角度客观评价自己与同伴的优缺点。
我是“公共文明引导员”活动
我是“爱护动物”小小宣讲员
说说我的心里话
你对本次的研究活动是否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请说出理由? 你想对指导老师说的话? 你认为自己做的结果如何 ? 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时什么 ? 通过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的小组合作是否愉快? 这样的活动,你愿意继续参加吗?如果不愿意,谈谈你的想法?
《 带着课题去旅行》
沈阳市浑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心 张东宁
课程设计说明
一、活动背景
近期,教育部等11部委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通知》 的要求,树立全面的课程意识,打破"学术类"课程的藩篱,使学生的 学习从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更大的世界。在此背景下我浑南 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心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了到世博园、沈阳森林野 生动物园等基地的研学旅行活动。在活动进行中,如何避免只“游”不 “学”?如何让学生经历一次有“深度”的研学?将“立德树人”的课 程目标落到实处?作为浑南实践中心的“研学导师”,我便到学校为七 年级的学生上了的一节“研学前课”——《带着课题去旅行》。
陕西省户县五竹初级中学初中社会实践教案:带着课题去旅行(2)
带着课题去旅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研究性学习中的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2、理解并掌握问卷调查法的含义、一般结构及设计原则;3、学会设计和制作调查问卷。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有问题的问卷的分析、修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考虑问题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问卷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注重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1、科学研究的全面性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的科学思维方法。
2、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本学期针对中考我们九年级7班开展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学生高效学习问题的研究》,全班共分成了六组,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子课题。
目前,个别组已经初步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了解了一些获取资料的方法,但是采用问卷调查法的同学却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困难,对于如何设计和制作调查问卷存在困惑,故设计本节关于问卷法的方法指导课。
重点难点1、重点:调查问卷问题的设计与调查问卷的整体设计。
2、难点:调查问卷的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 【导入】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教师导入:同学们,本学期针对中考我们班开展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学生高效学习问题的研究》,全班共分成了6组,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子课题,并选择了研究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研究性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活动2 【活动】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活动1、学生:观察电教媒体显示的内容,了解有关内容知识。
师: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他们都是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拍摄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老师依次展示每张照片的时候,大家边看边去发现它们分别运用的是哪种研究方法?学生:看照片依次回答分别为——网络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教师:通过课下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发现,问卷组的同学普遍认为问卷的设计有一定难度。
社会实践《带着问题去春游》教学设计范文(通用9篇)
社会实践《带着问题去春游》教学设计范文(通用9篇)社会实践《带着问题去春游》教学设计1 一、活动开发背景综合实践活动:“带着问题去春游—我做家乡小导游”课程开发基于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校地方资源、我校学生发展需求三个维度。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我校地处坊子老区,距离坊子德日建筑群—坊茨小镇只有200米左右,而坊茨小镇,作为家乡的地标性建筑是在我校每一位学生的心中都有着重要地位。
我们谈起家乡,首先就会想到坊茨小镇这一文化遗产。
然而,坊茨小镇虽具有不同凡响的魅力,作为旅游景点却人烟稀少,不为多数游客所知。
作为生活在坊茨小镇的小学生,同学们并不能满足书本上的知识,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察探究、职业体验等活动为坊茨小镇的旅游宣传增砖添瓦,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去青州、坊茨小镇等实地考察探究,提出从哪些方面宣传坊茨小镇的问题,提出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假设,并分小组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进行交流、评价之后,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并作出改进。
2、学生通过观察并亲身体验导游这一职业,获得对导游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专长并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
3、学生针对学校周边资源—坊茨小镇开展为家乡旅游资源做贡献活动,养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过程1、回顾前期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推选出的主题组长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关于“家乡”主题我们参与过的活动,包括特产美食、名人才俊、文化遗产、青州研学等,并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展示课件由学生自己制作,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制定活动方案回到研学旅行前老师给出的问题:我们能不能从这次青州研学旅行中找到一些适合我们家乡—坊茨小镇的`旅游宣传方法,换句话说,如果让你来做一做家乡的小导游,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打造我们的家乡——坊茨小镇?学生举手回答自己的想法,各小组的记录员注意做好记录。
带着课题去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带着课题去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实践中的教育创新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领域的创新和改革已经成为了各国教育界的共识。
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到注重实践与体验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育的本质在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和探索。
而带着课题去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正是在这样的思潮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将通过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面评估,探讨其在教育创新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深度评估1. 带着课题去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定义带着课题去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选择一个特定的课题,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相关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束缚,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2. 带着课题去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步骤(1)确定课题: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一个具体的课题,如“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相关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相关知识和信息。
(3)资料整理:学生将实地考察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撰写相关报告或总结。
(4)成果展示:学生展示他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成果,共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3. 带着课题去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促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更直观的理解和体会,促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文章撰写和总结带着课题去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是教育创新的重要一环,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小觑。
通过本文的评估和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教学模式的深远意义和广阔前景。
我个人认为,教育的创新和改革必须要有更多这样的实践探索,才能使得教育更贴近学生,更符合时代的需要。
带着问题去春游
带着问题去春游设计意图目前,大多数同学都在教室里接受课本教育,缺乏基本的社会经验,外出旅游,涉及到的吃住、交通、随身物品等问题都是在父母、老师的协助带领下进行的集体活动,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制定这个活动主题就是要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旅游的开心快乐,更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大人们在规划筹备旅游时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接触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而选择望儿山作为活动目标,是因为鲅鱼圈本地最著名的景点就是望儿山,学生们都很熟悉,学生可以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开展活动。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了比较多的自主尝试的经验,但缺乏统筹安排规划的能力,一方面,尽管大部分学生都具有旅游的经历,但这种活动通常是缺乏学生的自主设计,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缺乏整体性,所以设计春游计划对学生而言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春游活动中应该考虑哪些问题,知道怎样制定春游计划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春游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望儿山景区路线图、计划表、材料袋一、创设情境确立主题1、同学们,再过几天就要进入五一小长假了,在假期里,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外出春游,你也有这个想法吗?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自主春游,我们的出发地就是路东小学,目的地是哪里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猜猜看(播放鲅鱼圈区宣传片)2、激情导入春游的目的地——望儿山。
谁来说说你对望儿山有什么了解?望儿山经历了桑海沧田的变化,至今仍保留着大海冲刷的痕迹。
3、师:对于此次春游,老师提几点要求:播放课件:(1)、整个春游过程需小组合作完成,不得求助大人。
(2)、景区内分组游览,遵守景区规则,不得到危险区域游玩。
带着问题去秋游 主题活动案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需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小窍门,学会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汇报信息。学会劳动实践验证信息真假,养成做力所能及的的家务习惯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激发兴趣;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汇报信息;在生活中劳动实践验证辨别信息真假,在做力所能及的的家务等过程,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麻烦提出解决的方法。通过出一系列活动,真正的做到“关注生活”“关注身边”。
——把这些材料汇总,尝试根据它们制定简单的、适合自己小组的实用的活出游方案。
板书标题:制定出游方案
二、制定展示。
1、探究观察样表,分析如何填写。
老师带来了一份出游方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怎样填写。
2、小组合作,尝试填写。
3、展示,评价、修改。
三、小结,畅想。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按计划办事的意识。
板书标题:
学会简单的整理资料
二、整理资料
1、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分类。
2、对资料进行简单的筛选、提炼。推测归纳结论
3、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提炼。
三、学生自学消化资料、准备展示。
如何把搜集来的资料变成自己的话来展示?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孩子树立实事求是,按数据说话的意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分类、筛选、提炼的方法。
——带着问题、——充分准备
那么我们发现要想真的对旅游的地方印象深刻就得“带着问题、充分准备去出游。
板书标题:生活中的小窍门。
二、激发兴趣,缩小出游范围。
1、任务一:大胆畅想
你想去哪里出游?
带着问题去春游—主题生成课(教案)蒙沪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带着问题去春游—主题生成课(教案)蒙沪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春游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春游活动的策划与组织2. 春游过程中的问题发现与解决3. 春游结束后的总结与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春游活动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春游活动策划与组织(1)教师提前一周向学生宣布春游活动,并提出春游的主题:“带着问题去春游”。
(2)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春游活动。
(3)每组学生根据主题,讨论并制定春游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
(4)教师审核各组的春游计划,并提出修改意见。
2. 春游过程中的问题发现与解决(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春游,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发现问题。
(2)学生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春游结束后的总结与分享(1)春游结束后,每组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本组在春游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习他人的经验。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5. 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4.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带着问题去春游”主题生成课,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带着问题去春游(教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带着问题去春游(教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游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通过春游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探究、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春游的意义和目的2. 春游前的准备工作3. 春游中的观察与提问4. 春游中的探究与合作5. 春游后的总结与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春游中观察、提问、探究、合作,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春游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春游前的准备工作- 讨论春游所需的物品和注意事项,如食物、水、垃圾袋等。
- 强调安全意识,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注意保护环境。
3. 春游中的观察与提问-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等。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春天的树叶是绿色的?”等。
4. 春游中的探究与合作-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如寻找春天的足迹、观察植物的生长等。
-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如一起寻找答案、分享观察成果等。
5. 春游后的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春游中的收获和感受,如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何改进等。
6.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春游的意义和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学生在活动中的观察、提问、探究、合作能力。
3. 学生对春游的意义和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组织春游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2. 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三中学子走三峡》说课稿
宜昌市第三中学王燕勤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展评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中学子走三峡》。
下面我将从说课题,说目标,说学法,说学习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课题(本课的背景及由来)
5月22日,我校八年级全体同学在三峡大坝研学基地开展了主题为“参学问道畅行天地”的研究性学习旅行。
在研学旅途中不仅领略了三峡的旖旎风光,还感受了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的宏伟气势。
为了让学生游有所学,学有所研,研有所获,充分体现研学旅的学与研。
我在研学旅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三中学子走三峡》这一多学科相融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该课我是运用实景课堂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去呈现的,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实景课堂。
它是打破了传统“教室课堂”的束缚,把有限的课堂和无限的外景关联起来,我们邀请了三峡大坝和都江堰的水利专家在场外水利工程现场讲解并与场内学生实时互动,教学场景可以切换自如。
那么本课之所以选择用实景课堂去呈现,是因为研学旅是让学生的心灵在行走的课堂中修炼和感悟,而实景课堂正是运用现代化科技让学生在多个教学场景中行走和探索。
两者是相契合的。
那么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实景课堂这种多元化,多层次,多视角,多关联的方式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开明的思维,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带来新的冲击。
二、说目标
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学生的学习要达到以下总目标。
1、价值体认:
学生通过自主研学,实践探究,体验和感受大型水利工程背后劳动人民付出的勤劳和智慧。
2、责任担当
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古代都江堰和现代三峡工程,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3、问题解决
学生透过实景课堂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主动探究问题,积极思考问题,生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意物化
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拼装模型,绘制创意蓝图。
在实践中促进创意思维提升。
三、说学法
1、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动手实践操作,创新成果展示,生成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素养。
2、递进式的研学板块,交互式的实景互动,立体式的网络学习模式,多维度的学科融通,生成自我综合素质培育效能。
3、学生分小组亲手拼装三峡工程纸质模型的环节,在合作中讨论,在实践中创新,绘制心中对未来工程的创意和设想。
总而言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被动的我学会转变成主动的我学会。
四、说学习过程
【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组抖音小视频,展示同学们前一天在三峡大坝研学基地的精彩瞬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引导其进入学习状态,自然过渡到新课《三中学子走三峡》。
设计意图:抖音视频导入,利用当下流行软件播放学生自己的逗趣画面,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极大的烘托了课堂气氛,激发了求知欲望,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新课学习状态。
【板块一:知三峡——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多媒体展示三峡位置示意图,学生根据地图结合相关资料,自主研究,生成新知,知晓三峡的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搜集和学习三峡的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特征,培养自主研学和数字化生存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板块二:探三峡——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采取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
探究问题:三峡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谈论探究,归纳整合,并由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相互补充,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学生积极自主地实践探究,提出问题,小组分工合作,交流分享,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生成能力,享受实践学习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
【板块三:建三峡——实景互动生成思维】
三峡工程建成之后在发电、防洪、航运方面发挥怎样的效益?
现场连线三峡坝区外景水利专家,远程数据传输让大坝实景呈现,聆听三峡水利专家现场讲解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的历史设计和现实意义!并且与场内同学进行实时有效互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景呈现,专家现场讲授,实时交流互动,零距离生动直观感受三峡工程的雄伟,体验大国重器带来震撼的同时,倍感积极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竞赛环节——三峡工程纸膜计时拼装赛】
让同学们现场以小组为单位来亲手制作三峡工程。
以竞赛的机制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每个小组都专心致志,同心同力的快速拼装。
设计意图:学生分小组亲手拼装三峡工程纸质模型,在合作中讨论,在实践中创新,一方面在制作活动中学生实现了从兴趣到求知欲再到行动的质的转变。
另一方面学生也绘制出心中对未来工程的创意和设想。
达到创意物化的目标。
【对比教学——都江堰与三峡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都江堰实景教学,让同学们感受到无论是古代建造的都江堰还是现代三峡工程,都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小组合作谈论探究,成果展示。
探讨问题:都江堰和三峡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讨论积极探究,增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学习古代都江堰和现代三峡工程,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实现责任担当的目标。
【板块四:爱三峡——实景研学生成创造】
实景研学,学生感受到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带来的强烈震撼,以及我国劳动人民从古至今都在积极的探索,勇敢创造,诞生伟大利民工程。
由此激发作为新时代祖国建设者的同学们,畅想自己对于未来的工程新的创造和设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体验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带来的震撼,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伟大的智慧,从而达到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创造。
最后,我想说,《三中学子走三峡》是运用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旅行与学科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景课堂这种多元化、多层次、多视角、多关联的方式去实现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两千年前人们建造都江堰解决灌溉和防洪的问题,是一种创造。
现在三峡工程不仅能防洪,还具有发电,航运等多种效益,也是一种创造,那么今天的我们,用实景课堂这种现代科技手段呈现研学旅途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是一种创新和创造。
所以,我们要继续把这种创新精神传承下去,把学生培养成真正能走向未来的,在未来社会能立足的,在重要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