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新内容
简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
简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理念主要包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等方面。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理念应该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业、社会交往、自我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展。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是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还需要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新课改提出“促成长、促发展、促成功”理念,班主任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具体的德育方法上,高中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德育工作。
可以通过开展班级会议、班级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提供情感交流、价值观培养和道德教育的机会。
可以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意识。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文化体验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人文素养。
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和心理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新理念
18 8
甘
肃
科
技
第2 7卷
地坚 持正确 方 向 , 样才 能全面地 处理 二者 的关 系。 这
能光用 过去 的道德 观 要 求 今 天 的学生 , 树 立符 合 应
社 会进 步需要 的新伦 理 道德观 念 。如对 少数男 女生
2 坚持和谐发展 的德育理念
2 1 和谐发展 的德 育是提 升校 园和 班级 文化 层次 , . 发 挥软 环境育人 功能 的德育
长 , 学 生参 与 学校 管理 、 让 班级 管 理 , 发学 生 自信 、 激 自立 、 自强精 神 。在 实施 教育过 程 中 , 我们坚 持开 展
教 育 实践 周 活 动 , 学 生 尝 试 当校 长 助 理 、 让 主任 助
理 , 班 级则 尝试 当 班 主任 助 理 、 理 班 长 等职 , 在 代 强
化 学生 的主体 意识 。德育 工作 的特 点是如 何 引导学
生 自我 认 识 、 自我 塑造 和 自我辨 析 , 把时代 的要 求化 为 学生 的 自身 需 要 , 其 具 有 优 良的 品德 。教师 的 使 主 导作 用 主要 是 培 养 和提 高 学 生 的 自我教 育 能 力 ,
因为 , 真正 的教 育 是 自我 教育 , 同时 , 师 也要 大 胆 教
客 体的 、 动的教 育对 象 , 被 两应 从 学生 个体 发展 的 差 异性 考 虑 , 一步 确立 学 生 的主 体地位 , 学生 成 为 进 让
有尊 严 、 自主选 择 且 有创 造 活力 的人 。学校 的 各 能
种规 范不 能再 是一 种 束 缚 和制 约 , 是 ~种 保 证 个 而
1 坚持 “ 以人 为 本 ” 个 性 化 德 育 理 的 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作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新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成为了每一位班主任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理念1. 个性化教育理念新课改要求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
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并在德育工作中贯彻个性化教育理念。
2. 实践教育理念新课改强调学生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品德修养,比如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
3. 团队教育理念新课改提倡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要求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团队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方法1. 个性化辅导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深度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规划和发展。
2. 校园实践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校园实践活动,比如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和收获。
3. 团队建设活动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团队合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合作共赢,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4. 激励机制建设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激励机制,比如优秀学生榜、学习进步奖励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律自爱,使学生在德育工作中有所成就感和获得感。
5. 家校合作班主任可以积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良好的德育支持体系。
小学新课标德育
小学新课标德育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德育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
一、德育教育的目标新课标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来说,德育教育要帮助学生:1.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
2. 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学会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二、德育教育的内容新课标德育教育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
2. 道德教育:教授基本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
3. 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
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5. 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劳动教育: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和乐趣。
三、德育教育的途径新课标强调德育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具体途径包括:1. 课堂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如语文课中的品德故事,历史课中的民族精神等。
2. 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主题班会、节日庆典等。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帮扶等。
4. 家庭教育: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 媒体教育:利用图书、影视作品等媒介,传播正面的道德观念。
四、德育教育的方法新课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具体方法包括:1. 情境教学:创设与德育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2.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就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1. 引言1.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高中生的德育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和变化。
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和管理者,高中班主任在塑造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良好习惯、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等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新课改思想的引领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关怀与引导,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学生参与式管理、情感沟通与心理疏导、家校合作与社会支持等新方法也是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高中班主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德育服务,推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000字】2. 正文2.1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挑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包括学生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化、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社会风气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都在不断增加,他们面临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一些学生可能存在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问题、自我认知不清等方面的困扰,这给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也给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养的培养,而这需要班主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引导。
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广泛,班主任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更好地指导学生正确获取、利用信息,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挑战确实存在着,但也正是这些挑战的存在,促使班主任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更新观念,探索更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也不断拓展和细化。
作为学生德育的第一责任人,在新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更新德育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更好地履行德育工作职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1.以德育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发展新课改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以德育为中心”。
这不仅意味着班主任需要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先地位,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仅重视学生成绩,更要从德育角度出发,注重发掘、培养和引导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学生所需具备的素养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高中班主任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化相关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实践能力、社交能力、文化自觉等方面的素养,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助力学生未来的发展。
3.注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新课改注重信息化、数字化教育的发展,高中班主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类信息化手段,如互联网、在线课堂、微信、移动APP等,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与学生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开展线上德育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推进学校现代化管理。
1.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高中班主任需要尝试多种教育方式,包括图像化、情境化、互动化、体验式等多种教育方式,通过生动、形象、实用的方式进行德育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微德育、微信育人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班主任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微德育、微信育人活动,比如每日一言、毒鸡汤、小心心、智力大比拼、德育微电影等,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向前的人生态度。
3.注重“感性认识”强化德育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更要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以真实、生动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好人好事的重要性和意义,感性地产生对美好品质、美好情感的认同和理解,提高学生德育意识和道德素养。
小学品德新课标倡导理念
小学品德新课标倡导理念
小学品德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理念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 全面发展:新课标鼓励学生在道德、智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等方面均衡发展,以形成全面和谐的个性。
2. 实践性:强调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品德,让学生在参与社会
服务、社区活动和学校活动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承担责任。
3. 生活化: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日
常生活中实践学到的道德规范。
4.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如同情心、感恩心、尊重他人等,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5. 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自我反省,培养他们独立判断和自我
约束的能力。
6. 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
协作能力。
7. 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8. 多元文化: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9. 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10. 社会责任:教育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品德新课标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需要拥有新的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高中班主任需要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传统的德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注重开展道德教育课程和活动。
但新课改提倡全面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中班主任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班主任应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传统的德育方法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演讲和座谈等形式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和观念。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思辨,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德育工作。
可以通过微信、QQ群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一些有关人生、社会和道德的文章和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平台,开展一些德育教育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除了以上方法,高中班主任还应注重与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
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高中班主任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高中班主任还应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通过外出实践、社会实践、职业指导等活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需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并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讨论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讨论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班主任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需要具备新时代的德育理念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有追求的人才。
一、德育工作的理念1.1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工作不仅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要求,更是对学生有关情感态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要具备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交流合作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竞争。
1.2 倡导自主学习和生涯规划在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力”、“生涯能力”等都是很重要的概念。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的角度出发,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制定个人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并为之努力奋斗。
1.3 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学习环境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快乐,化解矛盾和冲突成为班级的文化,在和谐的班级中,建立良好的互助和支持的氛围。
2.1 实行家长会制度学生的校内外表现和日常生活状态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联系,介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果有需要,要与家长沟通,共同解决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问题。
实行家长会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班级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让爱心、责任和理解深入到家庭。
2.2 认真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学校考勤制度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很大。
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及时了解缺勤、迟到等情况,并及时予以解决,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并让学生明白迟到、旷课等行为的影响和后果。
2.3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新课标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科技创作比赛、文艺比赛等,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实践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高中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革新和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的理念和方法下,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人格,成为了每位高中班主任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改革之一,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倡个性化教育和多元化评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需要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教育的目标。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多元化教育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倡多元化教育方式,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应该多样化,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通过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爱与关怀新课程改革提倡尊重个体差异,关爱每一个学生,高中班主任应该以爱与关怀为出发点,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个性化辅导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个性化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
2.案例教育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班级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4.家校合作班主任可以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互相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努力。
新时代的德育理念
新时代的德育理念
新时代的德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成长,强调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核心目标。
新时代的德育理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规律,关注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
2.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
强调德育与其他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
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社会中
的角色和责任,关注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5.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尊
重他人、关心社会等方面,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新时代的德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形态
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形态(原创)引言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道德教育,而是一种全面的、人性化的教育模式。
在2023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看到德育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预示着未来教育的方向。
一、新理念1.1 以人为本的理念德育工作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灌输一些道德规范。
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德育工作的首要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和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
1.2 全面发展的理念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而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和学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创新创造、交往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打造一个全面的成长环境,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1.3 德行教育的理念德行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但传统的德行教育往往是单向的、被动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因此,在新理念下,教师和学校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度,引导他们自我反思和行动,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责任意识。
二、新形态2.1 多元化的形式在2023年,德育工作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讲座、演讲、写作和阅读,而是在多元化的形式下进行。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职业体验、营地生活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2 现代化的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的手段成为了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线上课堂、网络互动、移动应用等多种手段,让德育工作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同时,教师和学校也需要具备信息化技能,提高德育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程度。
2.3 灵活性的运用德育工作应该具有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和环境,设置不同的德育形式。
例如,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和文化背景,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案例、问题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德育需求。
同时,在德育工作中也可以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和实践贯通,促进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适应新的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班主任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在新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
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
班主任要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与人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素质。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动和自我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拓宽视野的有效途径。
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
班主任要注重科技教育。
在当前信息时代,科技教育已经成为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班主任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班主任也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科技设备,培养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科技伦理道德。
新课标小学德育
新课标小学德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新课标小学德育,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以下是对新课标小学德育的全面介绍。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教育的目标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等。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3. 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学会遵守社会规则。
4. 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5. 发展公民意识:明白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三、德育教育的内容1. 道德教育:教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
2. 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5. 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四、德育教育的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德育课程,系统传授道德知识和价值观。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活动,实践所学知识。
3. 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习道德决策。
4. 榜样示范: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学习模仿。
5. 家校合作: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五、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1. 整合教育资源:将德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2. 创新教育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确保教育质量。
4.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
5. 营造良好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校园环境。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讨论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讨论随着教育发展和社会变革,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高中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也对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中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成为了当下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念与方法。
一、理念1. 多元发展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框架下,高中班主任要树立多元发展的理念,认识到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差异。
在德育工作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性格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育引领理念高中班主任要以教育引领的理念来开展德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
高中班主任还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模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方法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学习习惯等情况。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可以通过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与关怀,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 强化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框架下,高中班主任要将德育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讨论课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加强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高中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增强学生的社会情怀和使命感。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背景篇: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推动教育从以考试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理念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灌输道德知识,而德育工作应该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德育工作中。
方法篇:1. 定期心理辅导: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问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2. 生活教育: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生活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情商。
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社会规则和责任意识。
3. 创设情境:班主任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学习对于道德问题的正确判断和行为选择。
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法律和国际规则的重要性。
4. 规则建设: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班规班纪,鼓励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增强学生的自治意识和纪律意识。
班主任要将规则的执行与奖惩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违反规则会有相应的后果。
5. 示例引领:班主任要做学生道德行为的示范和引领者,做学生的榜样。
班主任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情怀。
总结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更新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将德育工作与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班主任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情商,通过生活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道德知识和行为准则;规则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治意识和纪律意识;示范引领,做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
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工作
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工作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它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旧的教育思想、旧的教育观念,始终以最新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来推行新课程,实现一种全新的教育。
因此,作为学校工作首要任务的德育工作,应该完全融入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中,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通过情感体验,激发其道德需求,提供行为动力。
德育关键之处在于打动人心。
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及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并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从而获得学生的真心认同。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过于关注行为的改变而忽略学生的情感升华,常常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等同于道德知识掌握,将“人”视为灌输的对象,过多依靠“灌输”、“管制”来强化学生的德育,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和自我修养的巨大作用,致使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内容不能内化为个人的品德意识。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不能从主观方面理解、接纳和赞同某一道理规范,即使他能按照道德规范所要求的去做,此时的道德行为也更多的是做给他人看的,而没有把此举融入个人的情感,内化为个人道德的需要。
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真正把学生视为有理想、有活力、有个性的能动主体,以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构建起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德育实践模式,在情感体验中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
在进行遵守纪律、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互助规则教育时,我们可以把这些词组转化为学生能亲身感受的情感体验。
遵守纪律是什么?就是踢球的时候,犯规了要被罚下。
孝敬父母是什么?就是上学回来,如果觉得很累,想想上班回来还要做饭的妈妈,是不是还累呢?团结同学是什么?就是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比如一场辩论、一次研究性学习,需要团体合作,需要共同出谋划策和齐心协力。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启发疏导和循循善诱原则,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富有一定哲理、能够启迪人生、有教育价值的东西,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悟出真理,升华思想。
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学校德育的新理念
1.“双主体说”
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师生双主体在德育活动中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2.“五要素说”
认为德育应当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
这五要素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
3.“新三中心说”
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
是学生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现代德育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定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人。
4.“四原则说”
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
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
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5.“四环节说”
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
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
6.“和谐德育说”
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
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班主任(心得)之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新内容
班主任论文之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新内容一是提升校园和班级文化层次,发挥软环境的育人功能。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构想,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努力形成积极向上、富有底蕴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鼓励广大师生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才华,在教学楼宣传橱窗定期展出师生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和世界名人的人生格言,让校园文化更贴近师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学校实际,体现文化的本土特点和人文关怀,实现环境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二是加强社区教育,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
坚持德育的社会化和开放性,加强社区教育,充分挖掘、整合社区德育资源,发挥好李达故居、文物馆等校外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努力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
进一步完善了家访制度,留守生帮教制度,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学校把家访作为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量化评价范围。
我每个学期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优秀家长评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不断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
如果教师在学生眼里是威严的长官,学生在教师眼里是听话的手下,那么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就没有了情感。
学生对教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另一方面,学生又为了迎合老师,逐渐形成了双重人格。
丧失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失去了起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德育实践中,人们往往过分重视了德育中“知”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如“情”、“意”、“行”与“信”等因素。
导致德育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有很多虽然知道道德准则,能背道德教条,却缺乏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与道德信念。
另一方面,人们过度重视公德教育,而忽略了私德的养成。
事实上,私德是公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因此,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应该特别重视私德的培养,同时教育他们凡事贵在有恒心,很多事情只要坚持就能取得胜利。
在情感深处产生了共鸣,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学校的物化环境是德育,学校的人文精神也是德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新内容湖南永州四中唐协和内容摘要:德育理念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和一定时代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对德育问题、德育主张的认识和看法。
我国中学正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作为中学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也应随之而变,德育的内容、主体和方法等方面都要改变。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的新内容,它包括“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创新意识的德育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德育理念新内容个性化和谐发展创新意识德育理念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和一定时代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对德育问题、德育主张的认识和看法,是对德育过去和现实的剖析和反思,也是对德育的社会制约要素的剖析和反思。
以正确的德育理念作指导,就会把德育真正摆在“灵魂”和“为首”的地位,沿着育人的正确方向,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取得有效的结果。
更新教师和班主任德育理念是提高德育现实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理念更新了才能摆位正确、目标明确,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提高工作的实效。
只有教师和班主任更新德育理念,才能实现德育实效性的稳步提高。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有哪些新内容呢?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以往的德育教育压抑人性,我们自始至终都强调、强化德育总目标,什么都要提高到共产主义的高度,忽视了现实背景中最基本、最实在的内容,忽视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观念。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务必坚持如下原则:一是真诚理解,二是肯定认可,三是设身处地。
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一切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健康的人。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是现行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它有着丰富的内涵。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确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个性化德育观念的本质是把社会道德内化、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强调以个性心理教育为基础,要求在德育中,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志向)、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方面考虑,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基于这一理念,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的、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应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考虑,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有尊严、能自主选择且有创造活力的人。
学校的各种规范不能再是一种束缚和制约,而是一种保证个体发展、使学生自律以改造自我的积极因素。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提倡多样化,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心理特征,要有不同的德育目标。
德育档案也要个性化,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
让学生置身于具体道德矛盾之中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极佳途径。
我经常主动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对具体事情的态度,及时肯定他们的正确认识,也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看法。
应该看到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德育的作用也是这样发挥的,德育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全体学生。
德育的真正主体是全体学生的观念,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而应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德育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体来看待,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并让这种作用体现在实现目标要求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敢于进行道德体验的勇气、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毅力和高度的自制能力,才会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前进,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实效真正得到提高。
“主体德育”,就是要根据学生品德成长规律,激活学生德性发展潜能,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追求高尚目标的愿望、行为和能力,进而实现学生自觉地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需求,自我拟订发展目标、自我督促、自我评估、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调控,使德育成为“主体德育”的过程。
“主体德育”更关注德育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人,德育的过程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转移。
在德育教育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利于培养开放性人才。
这样就需要着力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人格,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激发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坚持开展教育实践周活动,让学生尝试当校长助理、主任助理,在班级则尝试当班主任助理、代理班长等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德育工作的特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塑造和自我辨析,把时代的要求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使其具有优良的品德。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时,教师也要大胆地坚持正确方向,这样才能全面地处理二者的关系。
二、坚持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各方面和谐的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坚持德育主体理念就是要求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根据人自身、教育与社会需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德育需求,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德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从而达到养成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参加德育活动的目的。
这就必须把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重视在德育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判断,科学地认识自我与社会、集体、他人、自然的关系,做到根据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理解社会,顺应自然,接纳外界,并自觉参与社会改造,从而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人生的真谛,把握人生的方向,服务于社会。
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同学生一起参加义务劳动,一起帮助困难同学,一起献血,一起看电影,一起探望贫困老人等方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一是提升校园和班级文化层次,发挥软环境的育人功能。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构想,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努力形成积极向上、富有底蕴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鼓励广大师生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才华,在教学楼宣传橱窗定期展出师生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和世界名人的人生格言,让校园文化更贴近师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学校实际,体现文化的本土特点和人文关怀,实现环境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
二是加强社区教育,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
坚持德育的社会化和开放性,加强社区教育,充分挖掘、整合社区德育资源,发挥好李达故居、文物馆等校外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努力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
进一步完善了家访制度,留守生帮教制度,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学校把家访作为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量化评价范围。
我每个学期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优秀家长评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不断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
如果教师在学生眼里是威严的长官,学生在教师眼里是听话的手下,那么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就没有了情感。
学生对教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另一方面,学生又为了迎合老师,逐渐形成了双重人格。
丧失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失去了起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德育实践中,人们往往过分重视了德育中“知”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如“情”、“意”、“行”与“信”等因素。
导致德育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有很多虽然知道道德准则,能背道德教条,却缺乏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与道德信念。
另一方面,人们过度重视公德教育,而忽略了私德的养成。
事实上,私德是公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因此,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应该特别重视私德的培养,同时教育他们凡事贵在有恒心,很多事情只要坚持就能取得胜利。
在情感深处产生了共鸣,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学校的物化环境是德育,学校的人文精神也是德育。
优良育人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和班级文化,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和感染,通过相互间的模仿和启迪促进道德内化。
对个性怪异的单亲家庭的子女讥讽,挖苦,冷淡,无异于激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使教育更难实施。
目前,不少学校或多或少存在着师权文化统治学校文化的现象。
教师就代表着真理、权威和要求。
学生对老师的任何言语和行为上的“侵犯”都可视为对教师不应有的伤害。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学校(包括家庭)应该为这些学生提供更为宽松的教育环境,创造宽松的文化氛围。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应当倡导我们的教育环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三、坚持创新意识的德育理念每一位教师和班主任都希望把学生培养为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意志坚强的人。
学生从小养成踏踏实实、潜心实干的品质,进入社会后无论为官为民,无论科研、经商,还是种田,就都能处之坦然,做得出色。
具备了做人的基本素质,就有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神圣的业绩。
然而,放眼现实,我们看到的是德育工作者总在有意无意地培养着迷信权威的守旧者: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名人讲的都是对的。
学生一举一动得听从老师的“安排”与“指导”,老师的良苦用心众所周知,就是培养一名遵守班规校纪的“合格”学生。
这是教师实施德育的“最高境界”。
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思想苍白。
学校多了一个“合格”的学生,而国家却少了一名创新人才。
****同志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要正确处理德育常规建设与方法创新的关系。
德育方法要改革,就离不开创新,要有创新,就要花大气力进行研究与实验。
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必须要有创造性。
德育工作必须加强研究,要克服轻视甚至否定德育常规的建设与作用的片面认识。
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要适应形势作部分调整,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建立新的常规,不要被不良因素所束缚。
树立“正确引导”的开放性德育观念。
开放性德育是指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德育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实践、去创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的深入探索。
基于这一理念,学校德育工作应从学生所处时代的特点出发,不能光用过去的道德观要求今天的学生,应树立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新伦理道德观念。
如对少数男女生交往过密的现象,我们只能对他们正确引导,不能禁止男女同学交往;又如国际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的载体,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也更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上网我们不能用禁止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只能面对现实,加强网络环境下对青少年进行道德规范、道德责任感教育,提高青少年的个人修养和自律能力,用法律法规来规范青少年的网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