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浅谈“动态生成性”语文课堂
浅谈 “ 动 态生成 性 ” 语 文课 堂
教 改・ 教 研
பைடு நூலகம்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
2 0 l 4 年1 月 下旬 刊
惊 涛骇 浪 . 壮怀激烈 : 听 高 山流 水 , 叹知音难觅 ; 歌 大 江 东去 , 抒 壮 志 情 怀 … … 语 文 应 该 是 激 情 的 飞 扬 ,语 文 应 该 是 灵 魂 的震 荡, 语 文应 该 是 才华 的 喷 涌 , 语 文 应 该 是 思 想 的 闪 光 。 因此 , 从 教 材 文 本 的特 点 出发 . 情理 交融 , 这 样 才 能 开 掘 教 材 文本 文化
篇佳 作 , 其 中 涉及 到 了政 治 、 经济 、 军事 、 教育、 伦理 、 艺术 、 关 正 做 到 既 传 授 语 文 知 识 , 培养语文能力 , 又 塑造 健 康 人 格 , 才 能 学、 乃 至 自然 界 的 各 个 领 域 , 既 是 优 秀的 民族 文化 传 统 , 又 蕴舍 使 学生 的 语 文 能 力 真 正 得 到提 高 , 才 能 实现 语 文 教 育 的 目的 , 丰 富的 现代 文化 的 精 华 。 如: 位 卑 不 敢 忘 忧 国 的精 神 : 先 天 下之 语 文 教 育 的 价 值
的 感情 他说 ” 创作 《 乡愁 》 一诗 , 我 只用 了 2 0分钟 。 为 什 么我 只
用 了2 0分 钟 呢 ? 是 因为 乡愁 在 我 心 中积 淀 了 2 0年 了。 ” 这 些正
是民族 文化特质 中最 宝贵的 内涵, 在教 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开掘
这 些深 蕴 的文 化 内涵 . 引领 学 生投 入 到 对 中华 民 族 文化 特 质 的 深沉思考中, 这 样 才 能使 课 文 的文 化 价值 得 到 最 大 的发 挥 。 三、 追 求 提 高 学 生 人 文 素 养 的 教 学 目标 学 习语 文 知 识 的 同 时 本 来 也 就 是 学 习人 类 文 化 遗 产 的 过 程, 是 接 受人 类 文化 熏 陶的 过程 。 从 这 个 高度 来认 识 语 文教 材 , 使 用 语 文教 材 . 才 会 使 语 文教 材 鲜 活 的 民族 文 化 特 征 和 时 代特 书 气 自华” 、 ” 知 书达 理 ” 指 的就 是 这 个道 理 。 征 得 到 充 分展 现 , 才能 有 效地 发 挥 语 文教 材 的文 化 价值 , 落 实提 语 文 是 文 化 的 一部 分 , 语 文教 育 不 能 只教 文 不 育 人 , 关注、 高 学生 人 文 素养 的教 学 目标 。 探 究教 材 文 本 内涵 , 开 掘 教 材 文 本 的 文 化底 蕴 目的在 于 文化 的 中 学语 文教 材 的 内容 绝 大 多数 是 文 学作 品 , 都 是 历代 的 名 传 承 人 格 的 培 养 只 有 通过 文化 的参 与 才 能得 以 落 实 , 只 有真
浅析中学语文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以钱梦龙《故乡》教学为例
浅析 中学语 文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
以钱梦 龙 《 故 乡》教 学为例
许 屏 屏
( 安徽 师 范大 学文 学 院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0 ) 摘 要 :在新课程 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认识到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 堂,和机械沉闷、无创造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 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 在教学活动 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尊重 , 要尊重其 已 有 的经验 ,更要尊重其个性的发展。生成性教学的提 出 就满足 了课程 改革 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互动 良好 ,是有效和谐课堂教学形式。生成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已开始实施,但是在具 体实施过程 中却存在偏差 ,针对生成性教学如何 实施 ,拟以钱梦龙的 《 故乡》教 学为例 ,探寻 中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生成性教 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
师 :很好 。那么 ,在1 9 2 1 年的十年前,我国有 一次很大 的社会变
动 ,是 什 么 ?
生 :辛亥 革 命 。
趣 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 的心理成分 。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取
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当学生 的兴趣被激发 ,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就
会 得到很大程度 的调动 。在课堂 中,处于主动地位的学生,积极思考
示学生 思考 的方 向,而不是直接将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 。在前面 已 经 学习过 的 《 一件小事》 的写作背景被 《 故乡》利 用,原 因是他们的 写作年代相 同,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所处状态 也基本相 同。在片段
以上例举了 《 故乡》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将 自己的 问题全部 写在 小纸条上 ,最后搜集 了6 0 0 多个 问题 ,教 师筛 选
浅谈“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浅谈“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样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当我们贯彻“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尝试用崭新教法来进行教学时,我们感到异常欣喜——终于盼到中学语文教学的春天了;但是,在为时不长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新课改都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的要求。
下面试从三个方面谈谈笔者一孔之见。
一、崭新的现代教材观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从新教材的内容来看。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上有了比较的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的时代性较强的内容;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教材结构具有学际性和开放性。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不仅要做本学科的专家,而且要做大致通晓相关学科的“杂家”。
其次,从对教材的运用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第一,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做合理的取舍:教材中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对教材中简要的或没有的内容有时需要展开或补充,对某些内容还要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这和以前“唯教材是上”的教材观有着根本的区别。
第二,教师应多方面组织素材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实现教学再创造。
以前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照本宣科”的时代将彻底结束。
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由此看来,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做到博览群书、与时俱进,否则,教师就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灵活机动地运用教材、科学灵动地使用教材,更不能满足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对知识的渴望,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改革。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更强新课标强调,学生旧的学习方式必须转变,取而代之以主动、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摘要: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然而,是不是越来越新奇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精美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热闹的小组讨论就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然而,是不是越来越新奇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精美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热闹的小组讨论就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答案是不。
笔者认为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方法。
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请同行指正:一、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判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
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自求理解,自获结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的发挥多重对话中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
这一角色很像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自己并不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而是千方百计地让现场的来宾和观众畅所欲言,而且也不追求最终形成统一结论。
当然教师的角色与主持人也有差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对话讨论,对于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该给与必要的评说与指导。
二、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备课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接触教学的时候,我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平时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通过实践,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
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作者:何启宁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02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预设教学目的常常会使教师不太关注教学过程本身,而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会使教学过程失去活力。
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许多意想不到的信息和问题,凭借自身的综合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教学中的诸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引导教学活动不断更新,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
因此,动态生成已成为当前新课改积极提倡的新理念。
但是,在追求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性的同时,我们不该忘记课堂预设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动态生成与课堂预设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仍然只是后者的一种补充与修正。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动态生成与课堂预设的关系,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需面临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弹性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之处是教师精心预设教案,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驾驭能力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因此,预设成功的案例在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等方面是有可取之处的。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教师在课前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教案,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工作。
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道德素质存在差异,如果不写教案,不仅达不到整体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目的,还可能因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影响教学效果。
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内容深入钻研的体现,其间蕴含着教育教学智慧。
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可以更好地驾驭课堂,服务学生。
但是,过于精细的预设会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使课堂失去活力。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是具有弹性的预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自觉“预设”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并事先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形成弹性化方案,即方案应是一个粗放型的结构,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
让“生成”的课堂充满智慧、精彩绽放
相辅相成的。 这正符合《 学记》 中的一句话: “ 是故学然后知
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 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 自强
也。故日: 教学相长也。”
四、 默风趣。 幽 化尴尬为愉快 课堂上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 只要不是学生故意所 为, 教师应该付之一笑, 不必当真。每当这时候, 教师用幽
之蹈之也。” , 原来 课堂可以有这样的魅力, 让学生 自己动 起来。用韩愈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来表达我当时的感慨最恰当不
过了。
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教师可以从学生身上学到许多
东西, 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同时, 学生也提高了教师, 二者是
子, 一起大笑。 原先的紧张气氛没有了, 那位学生觉得不好
积极面对富有清新活力、 情感张力的真实地“ 生成” 的课
堂, 巧妙应变, 让课堂充满智慧, 让课堂绽放精彩 , 让课堂
真正成为孕育人性发展的沃土, 让每一个动态生成都流光
溢彩。
【 责任缟辑 牛宾国】
L 嘉Ic eh 毽 i taRa 剑 oP er nrcn sc aaed i
默风趣的语言化解一下 , 便可消除紧张 的气氛, 从而使课 堂教学顺利进行。 如果教师发火, 大声训斥学生 , 不但使课 堂教学无法进行 , 还会伤害教师身体, 也会降低教师在学
生心目中的地位。
其 实, 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 , 哪能比得上调动所有学
生一块来唱好这台大戏。语文课堂讲授的 很多文学作品,
歌, 因为曲 调婉转, 歌词优美。 今天, 《 学习 孔雀东南飞》听 , 他们的故事, 有感而发 , 情不自禁, 非常想把这首歌拿出来
动态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应用[论文]
动态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动态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益处和为什么要主张动态教学应用在中学语文课堂,动态教学应用在中学语文的意义。
所谓的动态教学就是创设一定的情景,让知识在情景化的环境中更加的简单化,具体化,使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让学生们了解到,知识不是干瘪瘪的一堆文字的组合,不是口说无凭的教条,而是有形有态,有声有色的存在,它来自于生活,并且融于生活。
通过动态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达到以乐带学,以用促学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下面我就动态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的应用的益处和意义进行分析,并且给出自己关于动态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的应用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
动态教学中学语文课堂情景化教学模式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启蒙教育,语文学科的教育对于一个学生性格的养成,道德观念的培养也是占至关重要的地位的,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人文精神,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的层次精髓,并且大力弘扬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学语文的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育机构为了使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使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要传播的思想和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从而引进了动态教学理念。
关于动态教学的具体含义,请允许我用下面的场景对比进行解释,场景如下:(1)未引进动态教学理念时,以《观潮》为例,传统的就是朗诵然后了解全文思想。
(2)引进动态教学之后,同样以《观潮》为例,教师就可以在开始切入钱塘大潮的一段录像,那波澜壮阔的画面和呼啸而至的潮汐声,能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同学有如身临其境、耳目一新,这样在感官上的亲自感受,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那到底动态教学应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有什么好处呢?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怎么怎样更好地将动态教学理念融入中学语文课堂?下面是我的分析和建议。
语文教学应让生成演绎课堂精彩
语文教学应让生成演绎课堂精彩【摘要】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关注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学,教师在面对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时,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机智。
【关键词】语文教学师生关系课堂精彩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新课程下的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学关注课堂生成有利于构建开放的从、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对学生感悟、体验的珍视和对学生智慧的保护;有利于活跃学术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1.注重开讲,在思考中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是师生平等关系的首席。
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决定了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让每位学生都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每位学生都处于一种“愤排”的状态。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在生成性的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设疑、质疑,使之产生悬念、疑难,积极思考,促使学生思维发散,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机会与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如:在《季氏将伐颛顼》开讲阶段,笔者提出问题:针对“季氏将伐颛顼”这一消息,孔子、冉有和子路各有什么主张?因不同的见解,文中出现几驳几辩?请具体罗列。
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并在文中作圈点批注。
通过开讲问题的设置,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深入文本解读。
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为学生的讨论埋下了伏笔。
学生在思考中生成了文本理解,生成了对自身生活经历的补充,同时在词句的理解中生成了对文章主题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2.强调过程,在体验中生成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关注分享与交流。
对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的思考
对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的思考摘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
中学语文课堂应向动态生成式教学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教材的忠实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
本文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从预设为其提供平台、教师的“即时”发现、“发展语文素养”为依归、师生平等对话这四个方面着手,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作了思考,以期让“生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有价值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生成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04-02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预设,很少关注课堂中的“生成”。
在备课时,教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就把学生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
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被禁锢,而且语文教师教学的灵性和创造精神也难以形成。
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生成”,“生成”也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
所谓“生成”,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构建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
叶澜老师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生成是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走向“生成”呢?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一、“生成”需要预设为其提供平台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不少教师却简单地解读了“生成”,以为“生成”仅是预设之外课堂中的“节外生枝”,其实我们所追求的“生成”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它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三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三篇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三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信息化教学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摘要: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当中的渗透,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技术途径,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在如今的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当中,我们应当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发展。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然后主要对信息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在初中教学课程体系当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与素质能力全面、综合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价值。
在当前,我们应当将信息化教学有效的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1信息化教学的优势1.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只有让他们对教学产生主观兴趣,才能使他们百分之百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很难单单凭借教材课本就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而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非常新颖的形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显著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1.2降低教学的抽象性初中学生依然更倾向于形象思维,在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还较差,所以如果教学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话,就会使他们难以理解和掌握,降低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而信息化技术具有非常强的编辑和演示能力,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通过形象而趣味的方式将其展示出来,从而降低其抽想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
1.3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下,学生显得较为被动,主体性体现不足,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发挥,这其实就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之下,素质教育的推广势在必行,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迎合素质教育的推广之潮流,迎着教育改革的步子,走向新的篇章和辉煌。
一、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教学就己经开始,总是摆在了优先的位置。
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效果到底怎么样呢?首先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师,课堂上,对学生易读错、易学错的字词,要默写的古诗文,反复的默写,反复的强调,反复改正;标点,病句,句子排序一遍遍地讲解;对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题型要领一一的传授给学生;作文课上,教师不厌其烦地经学生传授着那些所谓的教学秘笈,开头怎样写、结尾怎样写,如何审题,扣题,构思等。
课外我们的评议教师仍不厌其烦地给学生批发作文,研究中考宝典,语文秘笈等。
教师虽然做了很多,但学生该错的照样错,阅读和写作能力并未有明显的提高。
其次看我们的学生。
预习课文形同虚设,课余时间很少有同学主动进行阅读,基本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语文越来越冷漠,提起作文就头疼,记叙文写成流水帐,议论文平乏无力。
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师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花的时间都最多,但我们的学生最怕的还是语文,最提不起兴趣的也是语文,甚至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较多。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中跟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消耗低效益有关。
因此,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1.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为行变化。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语文课标所限定的范围和语文相应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的。
我们研究高效课堂,实际上首先就是科学确立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个优秀的教师,追求高效课堂最本质的含义,就是为每一堂课,确定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堂生成的现状及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生成的现状及策略〔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生成一、当前初中语文学案导学法教学的现状及生成性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我们实施的学案导学法教学的大致流程是:教师设计学案、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展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讲解展示的基础上教师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学案导学法施行之初,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或诵、或讲、或演、或辩,我们确实为学生的精彩表演而慨叹,为他们的能言善辩而欣慰。
但是,在今天,当大家已经普遍接受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情况下,在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时候,学案导学法在教学的生成性方面已显露出明显不足:1. 学案问题是教师设置的而不是启发学生提出来的,学生失去了课前读文思考、质疑问难的机会,具有先天不足。
2. 学生完成学案的方式主要是翻阅参考书找答案,而目前语文教辅资料五花八门、铺天盖地,学生回答问题只需“对号入座”,缺少思维构建过程。
3. 课堂讨论“导学案”中的练习题,以对答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交流(不管是学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不是讨论的真正价值所在。
4. 课堂展示就是宣读答案,订正答案,学生练就的似乎只有诵读能力和书写能力,缺乏学生思维的互补、碰撞、渐进、标高,使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势消失殆尽。
这样看来,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的缺失,使所谓“学生自主学习”,不过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学案导学”是教师指挥下的“自主学习”。
学生们从学习开始就是做题,最终还是落实到把题做对上,哪里有什么“自主”。
最重要的是:有了各种教辅资料,学生甚至连课文都难得通读一遍,课堂上有的学生连课本都不用翻,严重脱离文本,课堂上没有生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从何谈起?二、语文课堂上如何有效生成的策略的探究1.了解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课堂起始阶段要有一定的留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体验,教师要在方法上(而不是结论上)予以指导,要给学生展现自己实际思考水平的机会。
创设动态生成性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论文
创设动态生成性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
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效率不高的现象。
这已经制约和影响了中小学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中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了一条新的蹊径。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不断生成的。
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必然会生成许多有正确的、有个性的、或者有失水准甚至错误的认识。
我们把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视为新的教学资源,并认真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期达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当然,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以学定教,预设生成。
1、随机调整,灵活定标。
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灵活地确立教学目标。
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调整。
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丰富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
教学《小镇的早晨》,在带领学生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这一特点时,有一位学生发表了不同见解。
教师随即捕捉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目标,鼓励他们大胆地、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生1:我从“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这句话中觉得小镇人民有很多船,生意一定非常好,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生2:我从“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这句话中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景色很美丽。
生3:读了课文中的句子,我想每天早晨,小镇人们一定在温暖的被窝里静静地、甜甜地睡着,这是很温馨的。
学生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诠释了小镇的早晨“恬静”的内涵,形成了充满生命气息与情趣的学习环境。
对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的思考
使学生的生命得 到尊重 , 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 , 使新课 堂呈现 出生机勃勃、 精 彩纷 呈的动 态变化的新特 点。本文 以 自 己的教 学实践为例 , 从预设为其提供平 台、 教师的“ 即时” 发现 、 “ 发展语文素养” 为依 归、 师生平等对话这四个方面着手 , 对语文课 堂教学的“ 生成” 作 了思考 , 以期让“ 生成” 在语 文课 堂教学中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有价值的意义。
关键 词 : 新课 程 ; 课堂教学; 生成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9 — 0 1 0 4 — 0 2
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预设 ,很少关注课 堂中的 “ 生 成” 。在备课时, 教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回答 , 如果学生答 不上来 , 教师就把学生引导到设置好 的答案上来 。长此 以 往, 不仅学生 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被禁锢 , 而且语文教师 教学的灵性和创造精神也难 以形成 。新课程重视学生学 习过程 中问题 的“ 生成” , “ 生成” 也是新课程实施 中的核心 问题。所谓“ 生成” , 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 与从环境中接受 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 ,主动构建信息意 义生成的过程。叶澜老师说 : “ 要从生命的高度 , 用动态生
成 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 中 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 是他们生命的、 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 生成, 是对教
一
学 过 程生 动 可变 性 的概 括 ,是对 以往 强 调过 程 的预 设性 、
计划性、 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生成是构建开放 的、 充满活力的、 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 模式 的重要途径 。 那么, 如何让课堂教学走向“ 生成” 呢? 为此在教学 中,
让学生享受动态课堂生成之旅
候 ,往 往 只 是 微 微 打 开 ‘ 通 往 一 望 无 际 的科 学 世 界 的 窗 一个 口 ,而 把 某砦 东 两有 意 地 留下 不讲 。 ”这 样 就给 学 生造 成 了 暂 时性 的 知识 “ 白 ”。格 式 塔心 理 学派 “ 形压 强 ”理 论 窄 完
“
一
个 真 正把 人 的 发展 放 在 关注 中 心 的教 学 设计 ,会 为 师 生
么 ,在 当前 的 中 学语 文 教 学 中 , 如 何 有 效 地 构 建 动 态 生 成 线条的教学设计 ,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处是否有疑
的语文课堂呢?
一
问 ,这 点是 否 感 兴趣 ,这段 能有 哪 些体 验等 ,从 而给 学 生 留
、
深入 解 读 文本 ,构 建 动态 生 成基 础
求 知欲 。通过 对 学 生所 提 问题 的归 纳整 理 ,揭 示 了具体 的 教
二、弹性留白预设,创设动态生成空间
教 育 家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说 : “ 经 验 的 教 师 在 讲 课 的 时 学 目标 ,为 引 导下文 教 学 作 了很 好 的铺 垫 。 正如 叶 澜所 说 : 有
让 学 生 享 受 动 态 课 堂 生 成 之 旅
◎徐 爱 红
所 谓 “ 态 生 成 ”是 新 课 程 理 念 下课 堂 教 学 的 主 要 特 动 征 。它 强调 课 堂教 学 要 改变 传 统 教学 固定 不变 、按部 就 班 、
形 状 时 ,会 在 知 觉 中 情 不 自 禁 地 产 生 一 种 紧 张 的 “ 驱 内 力 ”, 并促 使 大脑 积 极 兴奋 地 活 动 ,去 填补 和 完善 那 些 “ 缺
’
足 思 考 、 活动 的空 间 。
浅谈课堂生成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课堂生成教学的重要性【摘要】论文《浅谈语文课堂生成教学的重要性》作者以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生成教学” 为契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阐述了课堂生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堂生成触发学生灵感,课堂生成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提高素养等见解。
认为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要引导、触发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去积累、去生成,强调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语文,使语文课堂因学生的生成问题而益加精彩。
【关键词】课堂生成教学重要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不少教师打破了以讲为主的灌输教学方法,开始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参与的程度,学生的声音开始在课堂里激荡。
这几年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我更加感觉到课堂生成问题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
与预设式教学相比,现代教学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和教学的动态生成。
生成性课堂教学可以点燃课堂生命之活力。
1.课堂生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从教育对象而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见解,有自己特有的生活经验和创新意识。
教师千万不能因为他们的所感、所想、所言与我们辛苦的教学设计(预设)不相符,就粗暴打压,恰恰相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欢迎学生的坦诚率真和首创精神。
从教学活动来看,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课堂本身就不是固定不变而应是动态生成的,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各种生成问题,把学生生成的这些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
这正是对教师教学机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大好机会。
下面举一些我在教学中的案例与大家共赏:案例一:我上戏剧《日出》时。
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已经基本清晰。
在分析人物形象前,我进行了充分的预设。
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谈论人物形象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印证的内容。
例谈语文教学中生成性内容的处理原则
例谈语文教学中生成性内容的处理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学内容有些是预设的,有些是生成的,“生成性教学内容是师生在课堂里互动的产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里互动渐渐成为一种常态,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生成性教学内容。
生成性教学内容具有差异性、相对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创造性等特点,但不是每一个生成性教学内容都对课堂有帮助。
如何合理处理这些生成性教学内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大意义。
一、处理生成性教学内容必须考虑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自主解读文本的权利,但当文本进入教材,它就成了课文,成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范例。
既然是范例,对课文的探究就不能随心所欲,应当有一定的确定性。
语文课程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有时候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不在学习这篇作品本身,而是学习与这篇作品有关的知识,即“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知识,主体是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
所以,每堂课都应有一个科学的具体可行的目标。
当我们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必须紧扣核心目标和教学任务来进行,课堂教学形态也要有基本的确定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越来越在课堂上追求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些甚至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这种课型如果指导得当,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极大的帮助,但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就是学生自主提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成性教学内容有时与这篇课文的核心目标没有任何联系,对学生理解这篇课文也没有任何帮助。
比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第五小节有一句话: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
通常,教师都会用这句话做例子来讲解“引用”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个知识点不难,学生完全能自主提问、自主解决。
但是学生自主提问的时候,有个别学生会纠结于张?|其人和《朝野佥载》这本书。
教师的知识储备里不一定有这些知识,在网络时代缺乏这样的知识无所谓,用百度就能解决问题,只是教师的备课未必能周全到想到这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发表时间:2009-03-19T15:54:57.607Z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彭显淑[导读] 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让课堂充满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课堂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要使语文教学设计适应课堂教学,就必须着眼于生成,着力作好教学设计。
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或无意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让课堂充满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1.教学动态生成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叶澜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
”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的在预设之内生成,在一般情况下,做到教学目标基本不变,教学内容基本不变,教学重点基本不变,教学策略基本不变,教学流程基本不变。
同时,必须认识到,课堂又是复杂的,老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的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
有的时候,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
2.教学内容要寻找动态生长点。
从文本寻找三维教学目标的生长点。
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长点,如时代精神、人生智慧、人生价值的感悟;知识与能力的生长点,如,篇章的整体把握与诵读等;方法的生长点,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质疑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体验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比较揣摩、归纳概括的方法等。
特别是要寻找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的精神与语言同构共生的最佳结合点。
如,《我与地坛》,史铁生到地坛时的神情、动作就是语文素养动态生成的最佳结合点,运用质疑、朗读的方法去感悟,体现的是方法,能找出重点语句,理解句段中的重点词语和句段的意思,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
找到语言与精神同生共构的最佳结合点,课堂的动态生成才有可靠的生长点。
生长点在文本中的位置,可能是言外之意蕴藏丰富处、感情抒发强烈浓郁处、表达描写突破常规处(如用语看似矛盾处、用词造句反复处等)、遣词造句准确精妙处、空白省略展开想象处等。
3.教学动态生成的实践操作。
3.1 以大多数同学所关注的问题为基点渐进式发展动态课堂。
教学片段:“‘安’从字形上,我的理解是家中有女便是宝,“女”既可以指母亲,也可以指妻子,还可以指女儿。
家中有慈祥的母亲,远方的游子会安心工作,心里时刻吟诵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体味着一份温馨;家中有贤惠的妻子,远行的丈夫心里一定很安然,想到聪明、温柔、贤惠的妻子将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心里顿感甜蜜;家中有可爱的女儿,出门在外的父亲会倍感安乐,想起女儿那稚嫩的脸庞、灿烂的笑容,一切不快都会烟消云散。
女人是半边天,是她们让人们过上安适的生活,是她们让社会安定,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女人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
这是一次作文思维训练的课堂上,一位学生的当场构思。
尽管学生在即兴构思时,语言不是十分流畅,甚至有好几次短暂的停顿,但是他新颖、独特的构思赢得了在座的老师阵阵喝彩。
事后问及这位学生,他说:“灵感,瞬间的灵感,如果事先告诉我教学内容,或许我还想不到这些呢。
”
3.2 以课堂突发事件为契机推动课堂的重新生成。
教学片段:在讲授高中第一册的《错误》一文时,老师问学生:诗中女子等待的心理如何,是否能模仿出当时人物的表情。
当即点到一位女生回答,这位女生很好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对于再现人物的表情,她显示出了她的从容与率真,她如实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没有诗中女子那样的经历,所以我无法模仿人物的表情,如果我经历过,我想我会的。
”老师当场表扬了学生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精神,并指出不仅学习上要有这种诚实的学习态度,为人上更应如此,还因自己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出了这个难题向学生道歉。
在座听课的老师并不因为学生没有模仿出人物的表情而遗憾,相反,他们为这位学生的率直叫好,为老师敢于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叫好。
3.3 以张扬学生个性为纽带带动竞赛式课堂生成。
教学片段:《胡同文化》综合实践课上的实践。
教学预设:进行资料收集——进行小组展示——进行知识竞赛。
实际教学过程:
A.在课堂展示时,有同学甲说,太乱了,很多重复,不如先归类。
老师立即采纳,在小组归类后,又进行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再归类。
B.在竞赛开始时,有同学乙说,老师出的题考运气,让我们自己出题考其它小组,互相考,优者为胜。
老师再次采纳。
全班一片踊跃。
在这些同学们大力参与的活动中,老师再次隐藏了自己,让同学们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促成动态课堂的自然形成。
4.教学策略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动态生成的主体,老师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培育语文素养和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减少动态生成的障碍。
其次是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中,老师通过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做好思维导向,澄清模糊认识,消除思维障碍;通过引导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和交锋中促进生成。
参考文献
1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2006.9期
2 陈秀玲.《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06.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