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观察实验
草履虫实验

草履虫实验
草履虫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生物实验,用于研究草履虫的趋光性。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趋光性即对光的正向或负向行为反应。
进行草履虫实验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培养基:制备适合草履虫生长的培养基,例如硫酸铵培养基。
2. 培养草履虫:从已有的草履虫培养物中取出一部分,加入到培养基中,放入培养皿中。
3. 准备实验装置:在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4. 观察初步趋光性:将培养皿倾斜放置于实验装置中,使草履虫分布均匀。
然后在一侧加入光源,观察草履虫的行为。
5. 观察草履虫趋光性:根据初步观察结果,可以在实验装置的不同位置加入光源,并观察草履虫的行为反应。
6. 记录观察结果:记录草履虫在不同光源位置的聚集情况或远离情况,以及反应时间和强度。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草履虫对光的趋性反应,进一步研究单细胞生物的行为特征和光感受机制。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研究草履虫的生态行为和适应能力。
通过观察和记录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和适应能力,以揭示其生存策略和生态适应机制。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草履虫标本、显微镜、培养皿、显微镜玻片、显微镜盖玻片、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台、草履虫观察笔记本等。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草履虫标本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液,然后放置在显微镜台上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1. 草履虫的形态特征:草履虫呈椭圆形,身体由头部、颈部、背部、腹部和尾部组成。
头部有口器和眼点,颈部连接头部和背部,背部呈弧形,腹部较短,尾部末端有一细长的尾毛。
2.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草履虫通过伸缩身体来实现运动,其运动速度较慢,整体呈蠕动状。
3. 草履虫的觅食行为:观察发现,草履虫主要以微生物为食,通过伸缩身体的方式,将食物吸入口器中。
4. 草履虫的生活习性: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
在实验中,我们模拟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包括高温、低温、高湿度和低湿度。
观察结果显示,草履虫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减缓,甚至停止运动;在低温环境下,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也减慢。
而在高湿度环境中,草履虫的运动活跃度较高,而在低湿度环境中,草履虫的运动活跃度明显减弱。
5. 草履虫的适应能力:草履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和繁殖。
在实验中,我们将草履虫暴露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并观察其存活情况。
结果显示,草履虫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存活率较高,而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存活率显著降低。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草履虫的生态行为和适应能力。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和觅食行为揭示了其生存策略和生态角色。
草履虫对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表明了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存活和繁殖,但在极端环境下存活率显著降低,这说明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有一定的限制。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草履虫的生态行为和适应能力,揭示了其生存策略和生态适应机制。
初中生物草履虫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草履虫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和生长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和生长,了解草履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实验材料:草履虫、显微镜、培养皿、显微镜玻片、盖玻片、草履虫生长培养液。
实验步骤:
1. 将培养皿中放入适量的草履虫生长培养液。
2. 用显微镜将一只草履虫取出放在显微镜玻片上,并用盖玻片盖好。
3. 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状态,记录草履虫的大小、形状和运动方式等特点。
4. 每天定时观察草履虫的生长和运动状态,记录草履虫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对草履虫造成伤害。
2. 实验结束后,将草履虫放回培养皿中,不能随意将其放回自然环境,以免对生态环境造
成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草履虫的运动和生长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草履虫的身体呈
卵圆形,以快速蠕动的方式在水中游动,同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在培养液中的生长过程。
拓展实验内容:可以观察草履虫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下的运动和生长情况,探究草履虫
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结论: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草履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对生物的观察和
分析能力,提高科学实验能力。
实验评价:本实验设计简单易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实验技
能和思维能力,是一次较为有益的生物实验活动。
草履虫 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草履虫实验报告一、引言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常见于淡水环境中。
它们以细菌和藻类为食,是淡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食物链成员。
本次实验旨在观察草履虫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和生存状况,以深入了解其生态特性。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草履虫标本- 显微镜- 盖玻片- 蒸馏水- 细菌培养基- 藻类培养液2. 实验方法:- 准备不同浓度的细菌培养基和藻类培养液。
- 取一滴草履虫标本放置在盖玻片上,加入适量的蒸馏水,避免草履虫干燥。
- 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行为和活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 将不同浓度的细菌培养基和藻类培养液滴在草履虫标本旁边,继续观察其对食物的反应和进食情况。
三、实验结果1. 草履虫的行为观察:- 在正常条件下,草履虫呈现蠕动运动,以细菌和藻类为食,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发出伸缩的伪足。
- 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草履虫会收缩体内的胞质,变为休眠状态,以应对干旱或寒冷等不利环境。
2. 草履虫对不同食物的反应:- 在观察中发现,草履虫对细菌培养基的反应更为积极,会迅速向食物源靠近,并通过伪足将食物吞入体内。
- 对于藻类培养液,草履虫的反应相对较弱,可能是由于藻类的浓度较低,不足以引起草履虫的食欲。
3. 草履虫的生存状况:-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草履虫能够正常生长繁殖,并保持较高的活动性。
- 当环境中细菌和藻类的供应不足时,草履虫的数量会减少,个体也会变得较为衰弱。
四、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草履虫的行为和生存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草履虫作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对细菌和藻类的食物链起着关键的作用。
观察发现,草履虫对细菌培养基的反应更为积极,这可能是因为细菌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更适合其生长和繁殖。
而对于藻类培养液的反应较弱,可能是由于藻类浓度不足以引起草履虫的食欲。
此外,草履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当环境不适宜时,它们能够通过收缩胞质进入休眠状态,以应对干旱或寒冷等不利因素。
初中草履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观察、分析、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水域中。
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来移动,通过口沟摄取食物,通过伸缩泡排出废物。
本实验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和运动,了解其基本生活习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显微镜、棉花纤维、镊子等。
2. 实验仪器:烧杯、酒精灯、酒精、蒸馏水、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草履虫:在野外采集水样,用滴管吸取少量水样,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草履虫是否存在。
2. 纯化草履虫:将含有草履虫的载玻片放入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然后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维持1天的时间。
再次从培养液中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
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3. 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a. 形态结构:观察草履虫的细胞形态、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b. 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在载玻片上的运动方式,如纤毛摆动、伸缩泡伸缩等。
4.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草履虫特征和运动方式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草履虫呈圆筒形,细胞质均匀,具有纤毛、口沟、伸缩泡等结构。
纤毛分布在细胞表面,用于草履虫的运动;口沟位于细胞前端,用于摄取食物;伸缩泡位于细胞后端,用于排出废物。
2.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草履虫通过纤毛摆动在载玻片上移动。
当遇到障碍物时,草履虫会后退,然后再次前进,直至成功绕过障碍物。
六、实验结论1.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运动方式。
2.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清晰地看到其形态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和研究,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性,包括应激性、趋利避害等,并探索草履虫在环境适应和生存策略方面的机制。
二、实验材料1、草履虫培养液2、显微镜3、镊子4、计时器5、实验玻璃板6、糖、盐、牛肉膏等营养成分7、温度计8、无菌水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玻璃板:将实验玻璃板擦拭干净,放置在实验台上。
2、取草履虫培养液:使用无菌技术,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草履虫培养液,放置在实验玻璃板上。
3、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可以看到草履虫呈圆饼状,周身透明,具有一个明显的细胞核和一个伸缩泡。
4、进行应激性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糖溶液,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盐溶液。
观察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记录其移动方向和速度。
5、进行趋利避害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牛肉膏,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随后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菌水,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6、测量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在实验玻璃板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冰水,测量不同温度下草履虫的活性。
7、数据记录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草履虫的移动方向、速度、反应时间等。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草履虫的应激性、趋利避害等行为特征及其环境适应策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应激性实验结果:在加入糖溶液和盐溶液后,草履虫分别向两侧移动,表现出明显的应激性。
其中,向糖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多,说明草履虫对糖溶液表现出趋利性。
而向盐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少,说明草履虫对盐溶液表现出避害性。
这表明草履虫具有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能力。
2、趋利避害实验结果:在加入牛肉膏后,大部分草履虫开始向培养液中移动,避免接触牛肉膏。
当加入无菌水后,草履虫逐渐恢复活动,开始在培养液中自由移动。
这说明草履虫能够感知并避开有害物质,寻找适合的生长环境。
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是单细胞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策略之一。
草履虫实验 (2)

草履虫实验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属于原生动物门草履虫纲。
草履虫形态小巧可爱,具有透明的细胞壁和纤瘦的鞭毛,在显微镜下观察十分清晰。
草履虫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并且生命周期短暂,繁殖迅速,非常适合科学实验研究。
本文将介绍草履虫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探讨实验结果对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实验目的本次草履虫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草履虫对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反应,探讨温度和光照对草履虫活动的影响。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草履虫培养液和培养皿;–使用显微镜检查草履虫样本,确保其活力良好;–准备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2.实验设定:–将草履虫均匀分配到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培养皿中;–设置对照组,在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观察。
3.实验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草履虫的活动状况;–记录草履虫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数量、移动速度等观察结果;–对比不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观察结果。
4.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实验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制作图表展示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草履虫的数量和活动情况。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1.温度对草履虫活动有显著影响:–在低温条件下,草履虫活动变缓慢,数量减少;–在高温条件下,草履虫活动速度增加,数量有所增加。
2.光照对草履虫活动也具有一定影响:–光照不足时,草履虫活动减少,数量下降;光照过强时,草履虫活动增加,数量有所增加。
与讨论通过草履虫实验,我们得出了温度和光照对草履虫活动的影响这些对于研究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行为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草履虫作为一种常用的模式生物,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实验研究,如毒性试验、遗传变异研究等。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结果仅针对草履虫的反应情况,并不能直接推广到其他生物。
在日后更深入的研究中,还需要探索更多因素对草履虫及其他生物的影响,并通过更多复杂的实验设计来揭示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草履虫实验报告图.doc

草履虫实验报告图篇一:实验名称草履虫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棉花纤维实验步骤:1.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肉眼、放大镜观察。
2.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运动。
当身体遇到棉花纤维后,他们会后退,再前进,直到成功。
实验结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但却能灵活运动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棉花纤维实验步骤:1.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肉眼、放大镜观察。
2.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运动。
当身体遇到棉花纤维后,他们会后退,再前进,直到成功。
实验结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但却能灵活运动篇二: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0.1% 、0.3% 、0.5% 、0.7% 、0.9%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1%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0.3%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5%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7%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9%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将草履虫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草履虫后,选择 一个比较清晰的草履虫转高倍镜观察。
• 2. 草履虫 的外形
• 形似倒置 的草鞋底, 前端钝圆, 后端稍尖。
• 3. 草履虫的内 部构造:
(1) 表膜:为虫体 最外层具有弹性的 薄膜,布满纤毛。
(2) 刺丝泡:紧贴 外质与表膜垂直排 列的折光性很强的 半透明杆状体。
(3)伸缩泡:在虫 体前后各有一透明 的圆形泡,可伸缩。
(4) 胞口:口沟末端 的椭圆形小孔。
(5) 胞咽:与胞口后 端相连并深入内层 的弯曲短管。其壁 上生有由长纤毛联 合形成的波动膜。
(6) 食物泡 细胞核:在 内质中央有大小 两个细胞核,生 活时小核不易观 察到。
关于生物画图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草履虫的显微观察,了解纤毛纲动 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及运动行为。
2、认识单细胞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 生活的动物有机体。
二、材料和用具:
• 1 显微镜 • 2 草履虫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
(一)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观察 (二)其他原生动物观察
(一)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