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伤害、疾病或其他健康危害的物质、能量、环境因素和人的行为等因素。

危险源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心理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等五类。

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危险源辨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更好地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只有全面准确地辨识出各种危险源,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通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这些步骤包括:1. 收集信息需要了解一些有关该类型的危险源的信息和知识,包括危险源的性质、类型及其危害等方面的知识。

2. 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在实际工作场所中,需要通过对现场环境、工作流程和设备等方面的分析,来识别可能有潜在危险源存在的地方。

3. 评估危险源的危害程度为了深入了解危险源的危害程度,需要对其进行评估。

使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估危险源的危害程度,进一步明确其风险等级和危害程度。

4. 为危险源设置合理的控制措施在评估了危险源的危害程度之后,需要根据危害程度的大小,适当选择合理的控制措施来进行处理。

5. 创建详细的记录在危险源辨识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危险源的类型、位置、危害性质、影响范围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记录。

四、如何控制风险在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危险源带来的风险。

具体来说,控制风险的方法包括:1.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通过改变机器、设备、材料、结构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来控制危险源的危害程度。

例如: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改变工艺流程、提供合适的工具设备等方法。

2. 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是指通过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和监管等手段来控制危险源的危害程度。

例如: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规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教育,开展应急演练等方法。

3. 个人保护个人保护主要是指提供必要的个人安全装备和保护用品等,以降低危害的程度。

危险、有害因素控制防范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控制防范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控制防范措施1. 引言在工作场所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相应的控制和防范策略。

2. 常见的危险和有害因素2.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那些能够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物理伤害的因素。

常见的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和温度等。

对于这些因素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如下: - 噪声:采用隔声墙、噪声屏蔽器等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

- 振动:采用减振装置和缓冲材料来减少振动的传递;为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座位和支持。

- 辐射:采用屏蔽设备和防护措施来减少辐射的暴露;确保工作人员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设备。

- 温度:提供适宜的室温和通风设备,确保工作环境温度的舒适度。

2.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那些具有毒性或损害性的化学物质。

在工作场所中,常见的化学因素包括有机溶剂、酸碱物质、重金属和有害气体等。

针对这些化学因素,应采取以下措施: - 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和处理符合安全规范。

-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面罩、手套和防护服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 消除或替代有毒物质,选择更环保和安全的替代品。

- 加强对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止潜在的危害。

2.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和害虫等,它们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危害。

对于生物因素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如下: -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清洁,确保干净卫生的工作环境。

-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保护工作人员不受病原体的感染。

- 加强对病原体和害虫的监测和防治,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消灭。

2.4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由于人的错误行为或不当操作而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针对人为因素,应采取以下措施: - 建立和执行相关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和规范。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始终存在。

为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以及环境得到保护,需要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并详细阐述危险物品识别、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艺过程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危害识别、环境因素识别、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事故案例分析、专家评审以及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1.危险物品识别危险物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危害的物品。

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危险物品进行识别,了解其性质、危害程度和管理方式。

例如,某些化学物品可能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害,需严格控制其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

2.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职业病、劳动保护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尘、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工作场所还需遵守相关劳动保护法规,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3.工艺过程危害识别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反应、热能利用等方面。

例如,某些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需对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测。

同时,工艺过程中使用的热能也可能导致烫伤等危害,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材料疲劳、软件漏洞等方面。

例如,某些设备设施可能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疲劳裂纹或故障,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此外,设备设施还需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如防雷、防电等。

5.职业健康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化学物质摄入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粉尘等呼吸系统疾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员工还需遵守相关职业健康法规,如佩戴防护用品等。

6.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污染源等方面。

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存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对象以及工作人员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可能会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

辨识危险因素是保障员工安全的必要步骤,而对于企业而言,弄清危险因素也为企业管理者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了依据。

本文将讨论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包括危险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等。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危险危害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危害员工健康、安全或环境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由物理现象及其特性、工作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1)噪声:是工作环境中最常见的物理因素之一,它可以对员工的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2)震动:主要指低频率震动,如从机器中产生的震动可能导致员工手部压力病和腰椎病等职业病。

(3)照明:不良的照明条件容易导致员工的视觉疲劳、误操作和事故。

(4)温度:工作环境中的温度如果过高或过低就会影响员工的舒适度和健康,甚至会引起热休克和冻伤等职业病。

化学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对员工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毒害物质、爆炸物质、腐蚀性物质和易燃物等。

(1)毒害物质:包括有机和无机的毒害物质,如苯、铅等易引起中毒的物质。

(2)爆炸物质:如火药、炸药、气体等,如果存储和操作不当,可能引起事故。

(3)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容易导致皮肤、眼睛受伤。

(4)易燃物:如液态石油气等,如果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灾。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引起员工健康危害的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粉尘、花粉等。

(1)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容易引起传染性疾病,如痢疾、肺结核等。

(2)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爱滋病病毒等,容易引起传染性疾病。

(3)霉菌:如霉菌较多的环境,容易造成哮喘、过敏性疾病等。

危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

危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
22
事故要素4M
事故
管理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Men:人的不安全行为; 机Machine:机的不安全状态; 环Medium:环境不良; 管理Management:管理欠缺。
环境不良
事故隐患 Hidden Peril
23
二)危害因素的分类
—— 按GB/T13816—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
30
3) 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
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
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
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31
5) 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的 1.5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不 1.6 操作按钮、阀门、扳手等错误
安 全
1.7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1.8 机器超速运转
行 为
1.9 酒后作业 1.10 冲压机作业,手伸进冲压模 1.11 工件固定不牢
分 1.12 用压缩空气吹扫铁屑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5. 物件存放不规范 6. 进入危险场所 6.1 进入吊装危险区 6.2 易燃易爆场所明火 6.3 冒险信号
19
由于不正确态度、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 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 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影响造成的不安全行为,各国 根据以往的事故分析、统计资料将某些类型的行为 各自归纳为不安全行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将不安全行为归纳为操作失误(忽视安 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对易燃易爆 等危险品处理错误等13类。

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一、按直接原因分类(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2.防护缺陷(防护不当)3.电危害(漏电)4.噪声危害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X射线)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11.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12.作业环境不良(缺氧)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14.标志缺陷(无标志)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煤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里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1.指挥作用2.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因素(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一)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6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放炮12.火药爆炸13.化学性爆炸14.物理性爆炸15.中毒和窒息16.其他伤害(二)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分为1.生产性粉尘2.毒物3.噪声与振动4.高温5.低温6.辐射7.其他危害因素三、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过程中,应对如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一)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二)厂区平面布局1.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距离等。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安全管理编号:LX-FS-A16177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概念及分类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总的说来,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慢性损坏的因素。

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通常将其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有时对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危险、危害因素。

客观存在的危险、危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可能成为危险、危害因素。

一、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发生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造成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扩散的结果。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少损失
17
事故领结图
管理屏障



事故

预防措施

风险管理
应急措施

应急管理
18
风险管理基本过程
考虑谁会受到伤害 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划分作业步骤 辨识危害
既不能过于笼统,也不要 过于细节化(10﹤15﹤20)
判断计划或现有措施 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 住并符合法律要求
风险评价
筛选出需要防控的 危害因素
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 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的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 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 设施或场所)。
5
5、隐患 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26
1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电危害、电磁辐射 噪音, 振动 标志缺陷 明火 高、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
27
2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质类型:
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物质(液体, 气体, 固体)。
进入人体的方式:
事例:普通感冒病毒&流感病毒
8
(三)狭义危害因素及其分类
1 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 危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 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危害性也就越大。另一 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或伴随相应的能量和物质 (包括有害物质),因此,一些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风险则是指某一特定危害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所 引发事故后果严重性的组合,它是人们对危害因素的一 种主观评价。

安全培训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安全培训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AQ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 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失误—安全(误操作不 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安全功能(设备、工艺发生故障时还 能暂时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安全状态)。 “电梯的故事”、“熊家元伤害事故、徐斌伤害事故分析”、“机一车间回火炉起火的分 析”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AQ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对策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AQ


1、关于安全的基本概念; 1.1、安全、安全生产、本质安全的概念 1.2、危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1.3、危险有害因素的概念 1.4、危险源、隐患、事件、事故的关系 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2.1、人的因素; 2.2、物的因素; 2.3、环境因素; 2.4、管理因素;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和职业危害分类 3.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3.2、职业危害分类; 3.3、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4、安全生产法解读 4.1、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AQ JIT
Time is everything !
安全是铁甲护铠
你是家人的依赖, 每当你踏上岗位平台, 肩上承担着亲人的等待; 千万要安全回来, 延续生活的精彩; 生命无可替代, 健康是价值的存在; 安全的意识形态, 是工作中的给氧血脉, 规章制度不应成为障碍; 严格执行绝不懈怠, 事故总在你的身边徘徊, 对无视安全的人很亲睐, 所以,该戴的一定要戴, 无论工帽眼镜或是安全带; 严谨细致,不开小差, 把安全隐患置身度外, 不要追求速度有多快, 安全和产量理应相同对待; 保持适当的工作节拍,执行科学 的步骤安排。 安全工作不要把架子摆, 安全文化是苍天松柏, 要上下齐心,共同灌溉 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 珍惜现在,编织未来, 健康安全是你的铁甲护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威胁,可能
会对我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障工作场所
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对可能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采取相应
的控制措施。

一、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辨识
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一些危险和有害因素:
1. 物理危险:指工作场所内可能存在的各类物理因素,如噪声、辐射、高温等,这些因素如果超出一定限度,就可能危害员工的身
体健康。

2. 化学危险:指在工作场所可能会暴露于各种有害化学物质,
如毒性气体、有毒液体等,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
管理,就会造成危害员工的健康。

3. 生物危险:指在工作场所可能会受到各种病原体的威胁,如
病菌、病毒等,这些病原体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4. 人为危险:指工作场所内员工自身的行为可能会对其它员工
造成潜在的危害,如交通事故、打架等。

二、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为了防止以上危险和有害因素对员工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潜在的
影响,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具体如下:
1. 物理危险控制措施
1。

作业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作业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及 时向安全部门报告。
检查伤情,确定伤害部位 和程度。
采取止血、包扎等急救措 施。
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电 线移开,不直接用手接触伤者
观察伤者情况,若呼吸、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根据伤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安全文化定义与 内涵
安全培训与教育 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培育的 方法与途径
安全文化宣传的 形式与效果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包括制定、修订和执行情况
执行情况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 现问题及时整改
检查人员的组成和职责:包括检查人员的组成、职责和工作要求等
检查方式和程序:包括检查的方式、程序和时间安排等
培训对象: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等
培训方式:现场讲解、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安全操作 技能
培训目的:提高 员工应对突发事 件的能力
培训内容:应急 预案、救援知识、 自救互救技能等
培训方式:理论 讲解、案例分析、 模拟演练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 过考试、演练等方 式对培训效果进行 评估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报告事故现场情况
迅速将伤者移至安 全区域,避免二次 伤害
对伤者进行初步检 查,如止血、包扎 等
等待专业救援人员 到达现场,协助进 行救治
立即就医:如遇受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止血包扎:如伤口出血,应进行止血包扎。 固定伤肢:如伤肢出现骨折,应进行固定处理。 拨打急救电话:在受伤情况下,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安全培训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安全培训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05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案例 分析
案例一:某化工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总结词
涉及多种化学物质,潜在泄漏和爆炸风险
详细描述
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有毒、易燃、 易爆的化学物质,如苯、甲醇、硫化氢等。 这些物质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如果 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可能导致泄漏和爆炸 事故。因此,需要对员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 辨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 危害和应急处理措施。

案例三:某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涉及多种施工机械和作业,易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 故
某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到多种施工机械和作业,如起重、焊 接、挖掘等。这些作业中存在多种危险有害因素,如高处 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或操 作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因此,需要对员 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各种建筑施工 事故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总结词
通过配备个人防护用品,降低事故发生 时对人员的伤害程度。
VS
详细描述
个体防护措施是在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的 基础上,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 行业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事故发 生时对人员的伤害程度。例如,在存在噪 声危害的场所,佩戴耳塞、耳罩等听力保 护用品可以降低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目的
通过辨识危险有害因素,采取相 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或消 除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人员安 全和健康,保护环境。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噪声 、振动等。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如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易 燃易爆物质等。

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对照、经验法:
2)类比法:
3)系统安全分析法:
三、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 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1)划分作业活动 2)辨识危害
3)确定风险
4)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承受 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6)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2、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改进
4)事故的基本特性
(1)普遍性 (2)随机性 (3)必然性
(4)因果性
(5)突变性 (6)潜伏性 (7)危害性 (8)可预防性
(二)危险源的分类
事故隐患:指作业场所、设备技术上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强调生产场所、设备或设施存在的或固有的 能量(物质)的多少。
事故隐患是出现明显缺陷的危险源。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二)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1、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四、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1、重大危险源 1)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或 场所都可称为重大危险源。
2)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 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 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 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1)《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 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风险和危害的辨识、评价与控制

风险和危害的辨识、评价与控制

风险和危害的辨识、评价与控制风险和危害的辨识、评价与控制风险和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无论是生产经营活动、科研实验,还是交通出行、户外运动等等,都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因素。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辨识、评价与控制风险和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风险和危害的辨识、评价与控制。

一、风险和危害的辨识风险和危害的辨识是指通过对事故和灾害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确定可能造成损失的因素和结果。

风险和危害的辨识需要进行实地勘查、调查统计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在辨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潜在风险和危害因素:通过对工作场所、生活环境等进行检查,找出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危害因素。

例如,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物质等。

2. 工作或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和危害:根据工作或活动的特点和过程,确定可能导致事故和灾害的步骤和环节。

例如,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过程、交通运输中的行驶过程等。

3. 引起风险和危害的事件:通过对历史事故和灾害的分析研究,找出可能引起风险和危害的事件。

例如,火灾、地震、爆炸等。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可以对风险和危害进行全面的辨识,为后续的评价和控制提供基础。

二、风险和危害的评价风险和危害的评价是指对已辨识出的风险和危害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研究,确定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风险和危害的评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的概率: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即根据潜在风险因素和历史数据分析,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风险的影响:评估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根据风险事件的性质和规模,确定可能导致的损失和影响。

3. 风险的等级: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等因素,确定风险的等级。

通常采用风险等级划分表或风险矩阵来确定风险等级。

通过对风险和危害的评价,可以确定风险和危害的严重性和优先度,为后续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依据。

三、风险和危害的控制风险和危害的控制是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和危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一、几个概念(术语定义)1。

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2.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企业中的危险源(点):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的部位.危险源有两种,一种是本质型危险源(点),另一种是转化型危险源(点).本质型危险源(点)是指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固有的,其本质是危险的,不管采取何种对策、措施及管理方法,均难以改变其危险属性。

转化型危险源(点)是指原来不是危险的,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岗位、设备、场所潜在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就是危险源。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

3。

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可以理解为从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过程. 4。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了解并辨识危险和危害因素是预防事故和健康保障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危险和危害因素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辨识方法,以便读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能够更加敏锐地辨别和应对。

危险和危害因素的定义危险和危害因素是威胁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因素。

它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危险危险是指具有损害人身或财产的潜在性质的物体、物质、现象、过程或条件。

危险通常可以根据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类:1.物理性危险:如机械伤害、电击伤害、气泡形成等。

2.化学性危险:如酸碱腐蚀、有毒物质等。

3.生物性危险:如病毒、细菌、昆虫等。

危害因素危害因素是指长期或频繁接触,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或慢性病的因素。

危害因素通常分为以下几类:1.职业性危害:如工业粉尘、化学物质等。

2.环境污染危害: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3.长期行为习惯危害: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

危险和危害因素的辨识为了减少生活和工作中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辨识方法来快速判断这些因素。

观察法观察法是最简单的一种辨识方法,主要适用于外观容易辨识的物体。

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我们需要观察待处理的物体,注意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其次,根据观察的特征,我们可以大致判断这个物体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最后,根据判断的结果,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这些危险和危害因素。

问答法问答法是指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以此来逐步辨识所处理物体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需要了解待处理物体的相关情况,如用途、成分等。

2.其次,根据已经获取的信息,提出一些与待处理物体相关的问题。

3.根据给出的回答,逐步判断这个物体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4.最后,根据判断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这些危险和危害因素。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通过特定的实验来判断待处理物体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些实验操作步骤。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控制的基本知识123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控制的基本知识123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控制培训讲义第一讲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发生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造成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扩散的结果。

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1.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

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也越大,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因此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

(1)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危害因素。

(2)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

2.失控在生产中,人们通过工艺和工艺装备使能量、物质(包括有害物质)按人们的意愿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生产。

同时又必须约束和控制这些能量及有害物质,消除、减少产生不良后果的条件,使之不能发生危险、危害后果。

如果失控(没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会造成能量、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和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所以失控也是一类危险、危害因素。

它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3个方面。

此外环境因素是引起失控的间接原因。

1)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

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渐近性或突发性。

造成故障发生的原因很复杂(设计、制造、磨损,疲劳、老化、检查和维修保养、人员失误、环境、其他系统的影响等),通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分析总结可使多数故障在预定期间内得到控制(避免或减少)。

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

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

一、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更新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如何获得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就是靠建立目标指标、采取控制措施、管理方案或其他措施来消除或减少组织内存在的环境因素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危险源对职工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危害,因此正确进行EH辨识对于开展EHS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正确描述。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中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

环境因素的描述一般采用“名词加动词”,如污水泄露、粉尘排放、电脑辐射、空调氟利昂泄露等。

危险源:新版中的定义是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危险源的描述没有统一的格式,可以“名词加动词”,可以“名词加形容词”,有时候要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描述,以液化气使用为例,主要危害影响可能有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源的描述可能是“液化气罐阀门损坏造成泄露”、“工作人员用完液化气后忘记关闭阀门造成泄露”、“液化气罐充装时超过压力”等。

2 .识别具体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应具体,需要考虑整个体系范围内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七个方面”、“六种类型”等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识别的具体程度很难把握,究竟细分到什么程度的确让人很烦恼。

2.1 在环境因素识别中,以办公室为例,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有:1)电脑的使用——电脑电磁辐射、废弃电脑零部件的丢弃、废弃电脑的丢弃、电的消耗、潜在的爆炸等;2)打印机的使用——打印机电磁辐射、打印机废气排放、打印机噪音排放、废墨盒丢弃、电的消耗等(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同理);3)空调的使用——氟利昂的泄露、电的消耗;4)办公室招待——水的消耗、废水(招待用茶、刷杯子、洗烟灰缸、洗水果等)排放、固体废弃物(烟灰、纸杯、餐巾纸、水果、矿泉水瓶、塑料袋等)丢弃;5)纸张的使用——纸张的消耗、废纸丢弃、废纸箱丢弃;6)工作人员用铅笔/钢笔/圆珠笔/中性笔写字——墨水、笔芯等的消耗、固体废弃物(废笔芯、废墨水瓶、废铅笔把、废修正液瓶等)丢弃;7)喝水用的杯子打碎——废弃玻璃(或瓷片)的丢弃;8)电线绝缘老化——潜在的火灾;9)手机使用——电磁辐射、废电池丢弃、电的消耗;10)灯管使用——废弃灯管的丢弃、电的消耗;环境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办公用品如胶水、档案柜、档案盒、桌子、椅子等等的使用过程,工作人员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等都涉及到环境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采取事故预防对策时,应能够: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二)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1、设计过程中,当事故预防对策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宜优先考虑事故预防对策上的要求,并应按下列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选择技术措施: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生产设备本身,应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保证不出现任何事故和危害。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时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

(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2、按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的要求,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
(2)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

(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等。

(5)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三)提出的劳动安全卫生对策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针对性是指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辨识评价出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提出对策。

由于危险、危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具有隐蔽性、随机性、交叉影响性,对策不仅是针对某项危险、危害因素孤立地采取措施,而且应以系统全面地达到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指标为目的,采取优化组合的综合措施。

(2)提出的对策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实施的。

(3)经济合理性是指不应超越项目的经济、技术水平,按过高的劳动安全卫生指标提出事故预防对策。

二、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
消除、预防和减弱危险、危害因素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是事故预防对策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质上是保障整个生产、劳动过程安全生产的对策措施。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和采用新技术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伤亡事故肯定会得到控制而大大减少的。

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分列如下:(一)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不仅是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根本途径。

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自动化,消除人身伤害的危险。

(二)设置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及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

(三)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为了安全要求,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一定必要的机械强度。

必须进行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例如,蒸汽锅炉及其主要附件、受压容器、起重机械及其用具以及直径较大、转速较高的砂轮等都应规定作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试验的方法为每隔一定时期使所试验的对象承受比工作负荷高的试验负荷,如果所试验的对象在试验时间内没有破损,也没有发生剩余变形或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毛病,就认为合格,可以准许运行。

(四)电气安全对策
电气安全对策通常包括防触电、防电气火灾爆炸和防静电等,防止电气事故可采用如下对策。

(1)安全认证
(2)备用电源
(3)防触电
(4)电气防火防爆
(5)防静电措施
(五)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机器设备是生产的主要工具,它在运转过程中总不免有些零部件逐渐磨损或过早损坏,以至引起设备上的事故。

要使机器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以延长使用期限、充分发挥效用、预防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必须对它进行经常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六)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
工作地点就是工人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其他辅助设备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加工的地点。

完善地组织与合理地布置,不仅能够促进生产,而且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条件。

在配置主要机器设备时,要按照人机工程学要求使工人有最适宜的操作位置、坐位、脚蹬子、脚蹬板等。

在工作地点应有适当的箱、柜、架板等,以便存放工具、量具、图纸、毛坯和成品等。

这些箱、柜、架板的安放要符合工人操作的顺序。

对于全车间所有机器设备布置安装时,必须考虑使加工物品所经过的线路最短,避免重复往返。

车间内各通道必须保证畅通,各机器设备之间,机器设备与墙壁、拄子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安全和通行。

矿山企业的井工矿的工作地点,应注意围岩的稳定性,确保支护状态良好(露天矿应注意工作地点边坡的稳定性)。

同时,应按《安全规程》的规定,定时测定工作地点风流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和通风状况,保证工人在安全、新鲜空气充足的环境下作业。

工作地点的整洁也很重要。

工作地点散落的金属废屑、润滑油、乳化液、毛坯、半成品的杂乱堆放,地面不平整等情况都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必须随时清除废屑、堆放整齐,修复损坏的地面以保持工作地点的整洁。

(七)个人防护用品
采取各类措施后,还不能完全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时,必须根据须防护的危险、危害因素和危险、危害作业类别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用品,作为补充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