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2023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目录01危险因素物理因素高分贝噪声可导致听力受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噪声振动高温低温长期暴露于高频振动环境可导致肌肉疲劳、肢体疼痛等。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暑、脱水等。
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可能导致冻伤、低体温症等。
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可能导致中毒、过敏反应等。
化学因素有害化学物质吸入有害气体可能导致窒息、中毒等。
有害气体长期暴露于有害辐射可能导致基因突变、癌症等。
有害辐射高处坠落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坠落,导致骨折、重伤甚至死亡。
机械伤害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可能导致人体受伤、致残甚至死亡。
物体打击物体意外飞出或倒塌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机械因素02有害因素例如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可引起胃肠道感染和传播疾病。
细菌病毒寄生虫例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可导致流行性感冒、肝炎等疾病。
例如蛔虫、钩虫等,可寄生在人体内,引起营养不良和消化道症状。
030201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影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
心理压力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可导致认知、情感和行为异常,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精神疾病急性应激反应如创伤、灾难等,可引起身体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情绪不稳等。
应激反应极端气候条件如高温、暴雨、干旱等,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质,可对空气、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长期接触噪声和振动,可引起听力损伤、手震颤、头痛、失眠等问题,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噪声和振动THANK YOU.谢谢您的观看。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长时间的工作、生活压力可能使员工身体疲劳, 心理应激反应增强。
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
长期在污染的环境中工作可能 对员工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造成伤害。
高温环境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可能导致员工 中暑、脱水等问题。
噪声环境
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可能对员工 的听力系统造成损伤。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人际关系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紧张、冲突等问题可能导致 员工产生孤独感、不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3
自我认知
对自己工作能力、价值认知的偏差可能导致员 工产生自卑、失落等心理问题。
生理因素
职业病
长期从事某些职业工作可能导致的疾病,如颈椎 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身体损伤
工作中可能遭遇的意外伤害,如工伤、交通事质、腐蚀性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
粉尘和气溶胶
可能导致尘肺病、过敏性哮喘等疾病。
机械因素
机械伤害
由于机械设备、工具等造成的挤压、碰撞、切割等伤害。
噪音和振动
长期接触噪音和振动可能导致听力损伤、手震颤等。
02
有害因素
心理因素
1 2
工作压力
长期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员工产生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危险因素 • 有害因素
01
危险因素
物理因素
触电
电流在人体内流动时,会对器官和 组织造成损伤或致命伤害。
高温
高温环境可导致脱水、中暑、热痉 挛、热射病等。
低温
低温环境可导致冻伤、体温过低、 失温等。
辐射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产 生负面影响。
化学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噪声危害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反应活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 (5)识别功能缺陷 和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 (3)工具不合适 (4)标识不清 2)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5)触电 6)淹溺 8)火灾 9)高处坠落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20)其他伤害
1)物理性危险、有害 因素:
1、 按导 致事 故的 直接 原因 进行 分类
《生产过程 危险和有害 因素分类与 代码》 GB/T1386192 将生产 过程中的危 险、有害因 素分为6类
2)化学性危险、有害 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 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 、有害因素: 5) 行为性危险、有 害因素: 6) 其他危险、有害 因素: 1) 物体打击 4)起重伤害 7)灼烫 10)坍塌 13)放炮 16)锅炉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音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电离辐射、非 电离辐射)、 其它伤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20类口诀
危险有害因素20类口诀摘要: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2.20 类危险有害因素的具体内容3.如何应对和防范这些危险有害因素正文:【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危险有害因素是指那些可能对人的身体、健康或者财产造成伤害或者损失的因素。
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20 类。
【2.20 类危险有害因素的具体内容】(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热伤害、光伤害、声伤害等。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如中毒、窒息、燃烧、爆炸等。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传染、感染、过敏等。
(4)心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情绪不稳定、过度疲劳、焦虑等。
(5)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6)环境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恶劣气候、环境污染等。
(7)人为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失误、违反规程等。
(8)设备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等。
(9)工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工艺缺陷、工艺失控等。
(10)管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管理不善、指挥失误等。
(11)文化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差等。
(12)教育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教育培训不足、知识技能欠缺等。
(13)监督性危险有害因素:如监督不力、检查不到位等。
(14)应急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应急措施不力、救援不及时等。
(15)社会性危险有害因素:如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等。
(16)经济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资金不足、成本压力等。
(17)时间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时间紧迫、过度疲劳等。
(18)空间性危险有害因素:如空间狭小、通风不良等。
(19)信息性危险有害因素:如信息不畅、信息误导等。
(20)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如不明确的危险因素等。
【3.如何应对和防范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对于以上20 类危险有害因素,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合理设计工艺流程,确保工艺安全可靠。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contents
目录
• 危险因素分类 • 有害因素分类 • 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 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估
01
CATALOGUE
危险因素分类
物理性危险因素
机械伤害
包括但不限于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压伤等,可 能导致身体损伤或残疾。
高处坠落
由于工作或作业场所的高度不当、安全设施缺失 或不良导致的坠落,可能导致身体损伤或死亡。
气溶胶
以气体为分散介质,固体或液体微粒 悬浮其中的分散体系,如雾霾、烟尘 等,长期暴露可对呼吸系统产生危害 。
噪声与振动
噪声
指声音超过人们所能承受的音量,如机械噪声、交通噪声等,长期接触可对听 力产生损伤。
振动
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的形态,如机械振动、电磁振动等,长期接触 可导致肌肉疲劳、关节损伤等。
强制执行劳动安全制度
员工必须遵守劳动安全制度,禁止酒后上岗等行为。
培训与教育措施
1 2
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通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
开展危险预知训练
通过危险预知训练,提高员工对危险的敏感度和 应对能力。
3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
通过奖励等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提出改进建议。
噪声和振动
长期处于噪声和振动的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 伤、身体不适和其他健康问题。
化学性危险因素
01
02
03
有毒物质
包括化学原料、中间品、 产品、副产品以及废弃物 等,可能引起中毒或致癌 。
腐蚀性物质
如酸、碱、盐等,可能引 起皮肤、眼睛损伤或化学 灼伤。
易燃易爆物质
如石油、天然气、氨气等 ,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详细版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详细版
危险有害因素可以根据其来源和性质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辐射、温度和湿度等。
这些因素可导致听力损伤、震动病、放射病和热应激等。
2.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化学品和气体等。
这些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摄入或接触皮肤而对人体产生危害。
常见的化学危险物质包括有害气体、腐蚀性物质、致癌物质和可燃物质等。
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些生物因素可能引发感染疾病,如流感、肺炎和感染性皮炎等。
4. 人体姿势和运动:不良的工作姿势和重复性运动可能引发肌肉骨骼疾病,如腰背痛、颈椎病和关节炎等。
5. 电气因素:电气因素包括电击和电弧等。
工作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和电路可能导致电流伤害和火灾。
6.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事故、紧急情况和疏忽等。
这些因素可能引发意外事故、火灾、溺水和爆炸等。
7.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工作压力、职业不满和人际关系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工作倦怠等心理健康问题。
8. 其他: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包括缺乏适当的照明和通风、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缺乏紧急救助设施等。
危险有害因素20类口诀
危险有害因素20类口诀【原创版】目录1.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2.20 类危险有害因素的具体内容3.如何应对和预防危险有害因素正文危险有害因素是指那些可能对人身安全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它们存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环境中。
根据相关标准,危险有害因素可以分为 20 类。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 20 类危险有害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高低温、湿度、粉尘与气溶胶等。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与气溶胶、化学毒物、生产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等。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生物污染。
4.人为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操作失误、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
5.心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惧、过度疲劳等。
6.环境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不良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环境污染等。
7.管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安全管理缺陷、人员培训不足、应急预案不完善等。
8.事故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火灾、爆炸、泄漏、坍塌等突发性事故。
9.接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接触感染病原体等。
10.运行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运行异常、生产过程失控等。
11.设计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计缺陷、工艺流程不合理等。
12.制造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不合格、制造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等。
13.固有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物质本身的危险性、生产工艺的固有风险等。
14.间接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事故后果的扩散、连锁反应等。
15.客观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等。
16.主观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个人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认知程度、态度等。
17.时间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压力、疲劳作业等。
18.空间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作业空间的局限、通风不良等。
19.设备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性能不佳、维护不到位等。
危险、危害因素分类
危害因素分类总结
一、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
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分类:
1、粉尘
2、化学因素
3、物理因素
4、生物因素
5、放射性物质
6、其他因素
三、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48号分类,10类132项:
1、尘肺病(13种)
2、导致职业性皮肤疾病的因素
3、导致职业性眼疾病的危害因素
4、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5、职业性化学中毒
6、职业性传染病
7、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8、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9、职业性肿瘤
10、其他职业病
四、根据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
2.机械伤害
3.车辆伤害
4.起重伤害
5.坍塌
6.冒顶片帮
7.透水
8.放炮
9.锅炉爆炸
10.瓦斯爆炸
11.容器爆炸
12.火药爆炸
13.其他爆炸
14.触电
15.火灾
16.烫伤
17.淹溺
18.高处坠落
19.中毒、窒息
20.其他伤害。
危险危害因素分类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对危险源的辨识主要是识别构成危险源的危险、危害因素,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便于进行危险、危害分析。
一、根据GB/T 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制动器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5、振动危害(机构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7射线、a粒子、p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4、④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5、⑤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辩识和控制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辩识和控制措施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6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明火;运动物危害;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
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
(4)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6)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辩识功能缺陷;其他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
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参照事故类别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分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放炮、透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3、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等7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1、厂址
2、总平面布置
3、道路及运输
4、建筑构物
5、工艺过程
6、生产设备装置
7、作业环境。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共5种;(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指挥错误等共4种;(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等。
也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20类。
2.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a.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b.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3.辨识内容(1)厂址: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等。
(2)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
(3)道路及运输:装卸、人流、物流、平面和竖向交叉运输等。
(4)建、构筑物: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防火间距等。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括负荷超限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详细版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详细版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的⾝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已经⾮常明确、清楚。
危险因素在时间上⽐有害因素来的快、来的突然;造成的危害性⽐后者严重。
这⾥的因素应该理解为事故、作业过程、⾏为和环境,因为在不同的⾏业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差别较⼤。
⽕灾、⽡斯爆炸、中毒、触电等属于事故;设备的检修、爆破作业、运输等属于作业过程;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属于⾏为;⾼温、雷电、⾬雪等属于⾃然环境。
⼆、危险、有害因素产⽣的原因《安全评价》第三版中将危险、有害因素产⽣的原因划分为两个⽅⾯。
(1)存在危险有害本⾝具有的物质、能量;(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体现:①⼈的不安全⾏为(13⼤类);②物的不安全状态(4⼤类);③管理缺陷(6类)。
任何物质都具有相应的能量,物质和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物质、能量在外⼒条件或⾃⾝变化且失去控制造成⼀定的危险或伤害时才可以称为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
导致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三个⽅⾯多数说法⽐较笼统,例如:有分散注意⼒的⾏为;冒进信号;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来⾃相关⽅风险管理的缺陷等。
相对与物质和能量来说,⼈的不安全⾏为是外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既有可能是外部条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的变化引起的;管理的主⾓是我们⼈类⾃⾝,所以也应归结为外部条件。
外在条件很多,除了上⾯说的⼈的不安全⾏为之外,恶劣的⾃然条件是最重要的外在条件之⼀,地震、台风、洪⽔、雷击、温度、湿度、雾、冰雹、滑坡、泥⽯流、⽕⼭喷发等。
企业在建设初期⼀般都会对本地的⾃然条件作⼀定的调查和了解,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污染的加⼤,最终引发台风、洪⽔等导致事故的发⽣,2007年5⽉份我国因洪涝、⼭体滑坡和泥⽯流、旱灾和风雹等⾃然灾害死亡⼈数117⼈,失踪18⼈,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民币。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16-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 6 类。
l.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 ( 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 ( 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 x射线、丫射线、 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 。
(7)运动物危害 ( 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 。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 ( 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 。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 ( 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 。
(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 (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 。
(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 ( 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 。
(13)信号缺陷危害 ( 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 。
(14)标志缺陷危害 ( 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 。
13861-2022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861-22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为生物型、化学型、物理型和环境因素。
1. 生物型:指由各种微生物、动植物及其产生的有毒成分所引起的危害,如细菌性食物中毒、霉菌中毒、寄生虫侵害以及传染病。
2. 化学型:指由各种化学物质造成的危害,如有机化工产品、无机化工产品及农用农药引起的多种中毒。
3. 物理型:指声音、光、电流及其他能量因子对人体造成的不良作用,如伤害眼睛、耳鸣以及受击性伤害。
4. 环境因素:指一定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气候变化造成的干旱地区干旱;地形复杂带来的泥石流以及雪崩。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培训教育措施控制与管理措施
培训计划制定
根据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内容、时间、方式等。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应包括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识别、防范措施、 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效果评估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内容能够真正提高人 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个体防护措施控制与管理措施
实例
机械加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噪 声和振动。
生物类有害因素
定义
指对人体产生生物作用的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危害
长期接触生物类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
实例
医疗场所、公共场所等环境中可能存在细菌和病毒等生物类有害因 素。
0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粉尘类职业病危害因素
05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方法与技 巧
直观经验法辨识技巧
01
直接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设备、设施、环境 等,判断是否存在危险和有害因 素。
类比推断法
02
03
案例分析法
根据已知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推 断类似情况下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
通过对过去发生的危险和有害因 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 未来辨识提供参考。
矽尘
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可引起矽肺病。
煤尘
长期吸入煤尘,可引起煤工尘肺病。
其他粉尘
长期吸入棉、麻、毛、发等有机粉尘,可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 性肺炎等。
化学品类职业病危害因素
有机溶剂
01
长期接触苯、甲苯等有机溶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造
血系统损害等。
刺激性气体
02
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如氯气、氨气等,可引起呼吸系统刺激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共5种;(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指挥错误等共4种;(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等.也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20类.2.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a。
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b。
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3.辨识内容(1)厂址: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等.(2)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
(3)道路及运输:装卸、人流、物流、平面和竖向交叉运输等.(4)建、构筑物: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防火间距等。
(5)工艺过程a。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从根本消除的措施、预防性措施、减少危险性措施、隔离措施、联锁措施、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几方面考查;b.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c.根据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典型的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4)管理因素
•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四大问题:管理缺陷
• 责任制落实问题 • 制度落地问题 • 组织机构功能发挥问题 • 作业管理没有流程化、标准化
管理对策以及教育培训三大对策。
(2)化学性因素
• 爆炸品 • 危险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 易燃液体 •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 有毒品 • 腐蚀品 • 粉尘与气溶胶 • 其他
(3)环境因素
• 场地:凹凸不平、湿滑、杂乱、堆放易燃 易爆等危险品、照明不良、通风不良、气 压、作业空间受限、交通以及有害气体超 限等。
从事禁忌 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 缺陷
其他
行为性
指挥错误 操作错误 监护失误
(1)关注
❖ 员工出现负荷极限 ❖ 员工心理出现异常 ❖ 员工从事禁忌作业 ❖ 行为性错误
(2)控制
人的不安全行为 •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责任心、职业道德、管
理标准、操作标准、业务能力等有关 • 提高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 • 提高人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 • 操作标准首先必须要标准
物理性因素
设备设施工具及附件缺 陷
强度不够
刚度不够
稳定性差
应力集中 外形缺陷 外露运动件 ……
防护缺陷 电伤害
标志缺陷
无防护 防护装置缺陷 防护不当 支撑不当 防护距离不够等
带电部位裸露 漏电 静电雷电 电火花 …… 无标志 标志不清晰 标志不规范 标志位置不当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
l.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危害(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危害(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目的在于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简介如下。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为如下六类:
源自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成果事故分类标准研究所。
(1)坠落、滚落。
指人从树木、建筑物、脚手架、机器、乘坐物、梯子、阶梯、斜面等处落下。
包括与车辆式机械(如铲车)等一起滚落的情况。
包括因坐立的场所动摇而坠落,以及因坐立的场所倒塌而坠落、不被掩埋而是碰到了其他物体(包括地面)的情况。
不包括交通事故。
触电坠落算触电分类。
(2)摔落、翻到。
指人因摔倒、绊倒、滑到而碰撞了物体致伤。
之所以会摔倒,是因为人失去平衡、失去保持竖直状态的能力造成的人体运动。
如倒在通道或工作面上,倒在、撞到物体上。
碰撞点与人在大致同一水平面上。
包括与车辆式机械等一起翻倒的情况。
不包括交通事故。
因触电摔倒则归入“触电”分类。
(3)碰撞。
指除上述两类外,以人为主动方面碰撞到静止物体或运动物体的情况,包括被推、被摔后与物体碰撞。
例如人碰了起吊货物、机械部分。
包括与车辆式机械的碰撞。
不包括交通事故。
2)专业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化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①有足够的强度。
②密封安全可靠。
③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配套。
④适用性强。
(2)机械加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可以根据以下的标准、规程进行查对:①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②磨削机械安全规程。
③剪切机械安全规程。
④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⑤电机外壳防护等级。
⑥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⑦热水锅炉安全技术检查规定。
⑧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程。
3)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紧密结合工艺的要求和生产环境的状况来进行,一般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
(1)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
在这些环境中工作时,对电气设备的相应要求是否满足。
(2)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防爆电器的防爆等级。
(3)电气设备是否为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
(4)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
(5)电器火花引燃源。
(6)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靠。
(2)压力容器。
广义上的压力容器就是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因此广义上的压力容器包括压力锅、各类储罐、压缩机、航天器、核反应罐、锅炉和有机载热体炉等。
但为了安全管理上的便利,往往对压力容器的范围加以界定。
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中规定,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且最高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不小于
2.5MPa•L,的容器为压力容器。
因此,狭义的压力容器不仅不包括压力很小、容积很小的容器,也不包括锅炉、有机载热体炉、核工业的一些特殊容器和军事上的一些特殊容器。
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也很多,按设计压力的大小分为常压容器、低压容器、中亚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根据安全监察的需要分为第一类压力容器、第二类压力容器和第三类压力容器。
(3)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是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用于输送介质,可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管道。
压力管道的分类方法也较多,按设计压力的大小分为真空管道、低压管道、中亚管道和高压管道,从安全监察的需要分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
锅炉与压力容器的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锅炉压力容器内具有一定温度的带压工作介质、承压元件的失效、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三类(种)。
由于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或(和)承压元件的失效,使锅炉压力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失控,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锅炉压力容器失效有泄漏和破裂爆炸。
所谓泄漏是指工作介质从承压元件内向外漏出或其他物质由外部进入承压元件内部的现象。
如果漏出的物质是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不仅可以造成热(冷)伤害,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腐蚀或环境污染。
所谓破裂爆炸是承压元件出现裂缝、开裂或破裂现象。
承压元件最常见的破裂形式有韧性破裂、脆性破裂、疲劳破裂、腐蚀破裂、蠕变破裂等。
6)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主要的登高装置有﹕梯子、活梯、活动架,脚手架(通用的或塔式的),吊笼、吊椅,升降工作平台,动力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