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说课稿ppt【认识厘米说课稿】(共5页)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区级公开课《认识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区级公开课《认识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区级公开课《认识厘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厘米》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厘米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他们在生活中对长度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度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长度单位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对长度数据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引导他们发现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3.巩固新知:设计一些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运用厘米单位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厘米之外,还有哪些长度单位,并简要介绍其他长度单位。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复述厘米的概念及测量方法,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中的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的部分知识。

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到统一测量工具的重要性,学习新的长度单位厘米,能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掌握用直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及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的技能。

在研读教材及教参后,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一、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出,这部分教学内容以学生对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及第一课时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为基础,为下一课时的认识米及后续二年级下册的认识分米与毫米进行铺垫。

教材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让学生体会长度可以度量,进而引入测量工具——尺,并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接着,通过观察直尺的活动,让学生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通过“比一比”、“找一找”使学生在反复感知中形成1厘米的长度概念。

最后教学用厘米作单位来量长度及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二、说学生学生是课堂组成的一部分,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厘米这一长度单位都有过一定的接触,例如从平时对直尺的观察中获得初步的感知。

因此本节课从测量课桌长度出发,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再回到生活中去,寻找身边长度大约为一厘米的物体,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最后再抽象到数学中,形成测量制定长度及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这两项必要技能。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已知经验,本节课的教学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来量长度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2、学生通过“指一指”、“比一比”及“找一找”身边长度约为1厘米的物体等多项活动,在观察与操作中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概念,养成估测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在相关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及兴趣。

《认识厘米》厘米、分米、米PPT教学课件

《认识厘米》厘米、分米、米PPT教学课件

我的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答案不唯一)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2. 看图填空。
( 5 )cm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3. 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
估计的数据
数学书长
( 22 )cm
《七彩课堂》的长 ( 30 )cm
课桌的长
( 100 )cm
测量的数据 ( 25 )cm ( 29 )cm ( 110 )cm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3厘米……的长度,用手 比一比。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3厘米
3厘米
3厘米里面有__3__个1厘米。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用直尺测量橡皮的长。下面谁做的对呢?
√ 和0刻度对齐
和最左端对齐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拿出一支新铅笔,先估测一下它的长度,再 用直尺量一量。
厘冀教米、版分米数、学米二认年识级厘米下册
1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情境导入 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 长度单位测量。
尺子上的“厘米”是国际上 统一使用的一个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 记作1cm。
(答案不唯一)
误差 ( 3 )cm ( 1 )cm ( 10 )cm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有多长?
变式题
( 5 )厘米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 6 )厘米
返回
厘米、分米、米 认识厘米

2023年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

2023年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

2023年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2023年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1一、说教材《认识厘米》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是借助学生生活经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国际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直尺进行简单的测量。

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认识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对目标的进一步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和一年级后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教育学,心理学规律,我通过以下教法和学法指导引导孩子学习。

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本节课作为“空间与图形”模块学生接触长度单位概念和进行测量的重要开端,我通过操作演示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指导观察法认识直尺、建立一厘米长度的表象。

进而通过指导操作法、操作演示法引导学生用直尺进行测量。

指导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己认为表达的清晰,别人认为听得清楚,达到高效的沟通目的。

三、说学法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根据本节课知识内容多且抽象这一特点,课堂上更多的给学生提供操作和交流的机会,倾听孩子对问题的理解。

在导入环节,通过观察法和操作法感知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个问题时,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比较法建立对“厘米”这个单位本质的认识。

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厘米”。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认识厘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起始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长度单位厘米,并通过让学生观察尺子、认识厘米刻度、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后续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长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长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通过直观比较判断出物体的长短。

但他们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不知道如何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直观感知来帮助他们建立长度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3)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公开课课件PPT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公开课课件PPT
1厘米
刻度线
1厘米
cm
“0”刻 度线
表示起点
编辑课件
1
1厘 米
编辑课件
2
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品大 约也是1厘米?
编辑课件
3
2厘米
编辑课件
4
例2考:量考一你量
3厘米
编辑课件
5
议一议“怎样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要把物体的 一端对着尺的( “0”刻度线),另 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编辑课件
6
我的直尺不 小心断了怎
么办?
编辑课件
7
5厘米
编辑课件
8
X
X
பைடு நூலகம்编辑课件
9
巩固练习:
同桌合作, 先分别估计, 再用直尺测量数学书的长 度和宽度;桌子的长度和 宽度。
编辑课件
10
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编辑课件
11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二年级数学课程中的一节重要内容——《认识厘米》。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应用。

一、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认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

学生可以理解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进展简单的长度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厘米的概念。

培养学生使用尺子进展测量的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才能。

二、教学内容1. 厘米的定义介绍厘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1厘米等于1厘米长。

2. 厘米的实际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厘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测量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使用尺子直观展示1厘米的长度。

2. 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厘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4. 游戏互动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深对厘米的认识。

四、学生活动1. 观察与考虑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刻度,考虑厘米与物体长度的关系。

2. 理论操作学生动手测量课桌、书本等物体的长度。

3. 小组合作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结果,讨论测量中的发现。

4. 游戏参与参与测量游戏,体验厘米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媒体的使用1. 尺子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感受1厘米的长度。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厘米的定义、应用以及测量方法。

3. 实物使用书本、课桌等实物,让学生进展实际测量。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操作观察学生使用尺子测量的过程,评估其操作技能。

2. 小组讨论成果听取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理解学生对厘米概念的理解。

3. 游戏互动表现通过游戏互动,评估学生对厘米应用的掌握程度。

七、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每位学生都可以对厘米这一长度单位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应用。

同时,也希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才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2课《认识厘米》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2课《认识厘米》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2课《认识厘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2课《认识厘米》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厘米的概念、厘米与米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在教材中,通过图片和实物的方式引入了厘米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厘米的长度。

同时,教材还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厘米的使用,进一步巩固他们对厘米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观念,他们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等。

但是,对于厘米这个单位,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测量活动都有一定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厘米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厘米的概念,知道厘米与米的关系。

2.培养学生使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提高他们的测量能力。

3.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厘米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对于学生来说,厘米这个单位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厘米的长度。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进行测量活动,体验厘米的使用。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单位的概念,引出厘米的话题。

2.讲解:讲解厘米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厘米与米的关系。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认识厘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厘米》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学生长度概念和测量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地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表述。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长度概念,比如知道物体有长有短,能够用眼睛估计物体的长度。

但是,学生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还没有认识,也不知道如何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

因此,本节课需要从基础入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厘米,学会测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地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表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体验到测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能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正确地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表述。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能够将厘米的概念与实际测量结合起来,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厘米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测量。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测量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厘米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测量的重要性,引入厘米的概念。

2.认识厘米:让学生观察厘米尺,了解厘米的划分,理解厘米的概念。

3.实践操作: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体验测量过程。

4.交流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测量结果,交流测量心得。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认识厘米的过程,强调测量的重要性。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厘米》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厘米》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厘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厘米》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掌握厘米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概念,能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物体的长度。

但是,他们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对于如何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还有待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厘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掌握厘米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测量过程,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厘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能够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厘米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厘米进行长度测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测量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厘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厘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让学生了解厘米的使用。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4.总结提升: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掌握厘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厘米进行长度测量。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厘米进行长度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一、说教材学生在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学习中认识比较了物体的长、短,在本节课上他们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厘米”。

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

如在游戏中,他们偶尔会用步子或手来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或以某一些物体为参照物来比较一些物体的长度。

少数同学在数学课上利用尺子画直线时会对尺子产生兴趣而进行观察;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长度单位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学会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体会统一度量标准的探究过程.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用厘米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养成细心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合作、讨论中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三、说教法、学法教法:情境设疑法、引导探究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巩固练习法。

学法:交流归纳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讨论总结法、猜测论证法、四、说教学过程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用时1分钟)我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创设情境导入,课件展示故事:《阿福的新衣》.设疑引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厘米》.( 二)、你说我讲,学习新知。

1、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为了让学生认识厘米,感知1厘米的表象,我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认识几厘米. 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记一记、举一举、想一想中很直观地感知了厘米,认识了尺子。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知厘米,我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呢?活动一:认识尺子从第一部分转入本环节,为了能够更明确和统一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入了尺子,要求学生把准备好的尺子拿出来,对它进行仔细观察,问学生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所发现的结果告诉给你旁边的同学听,然后向老师汇报。

认识厘米说课 PPT课件

认识厘米说课 PPT课件

二、说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
体长度的方法。 •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设疑法 探究法 直观演示法 操作实验法 巩固练习法
学法
操作归纳法 观察发现法 动手操作法 讨论总结法 猜测论证法
四、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我展示,我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 评
课后作业
身高 厘米
四、说教学过程 评
项目
我为我的 小组得了
几颗星
合作交流 能力
知识的掌 握程度
操作能力
评价表
最棒:
自评
小组评
老师评
总评
2
3
4
5
6
7
8
9 10
组别 我发现 共同点
四、说教学过程 探
(1)认识尺子 (2)认识1厘米
1厘米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说教学过程 探
(1)认识尺子 (2)认识1厘米 (3)建立1厘米表象
四、说教学过程 探
(1)认识尺子 (2)认识1厘米 (3)建立1厘米表象 (4)认识几厘米
自探

主索
参新 与知
感知1厘米和认识几厘米

学习测量方法

巩固应用,理解掌握

评价引路,深入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促
四、说教学过程
为什么不 合穿呢?
四、说教学过程
统一度量标准
备注 姓名: 班别 :
1、 这本新书真漂亮,你想去知道它有多宽吗?
请你和你的父母合作,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用 不同的物品来测量你的新书的宽度。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引言长度单位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认识厘米不仅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点,也是培养他们测量和估算能力的重要一步。

本节课旨在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概念,掌握使用厘米进行测量的基本技能。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

二、教学内容厘米的认识:介绍厘米的定义,通过实物让学生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

刻度尺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包括读取刻度和测量方法。

长度的测量与比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测量物体长度,并能进行比较。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使用实物和图片,直观展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实践:让学生使用刻度尺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测量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厘米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

2. 讲解厘米概念使用直尺模型,向学生展示1厘米的长度,并让学生用手感受。

3. 学习使用刻度尺演示如何正确读取刻度尺上的刻度,并强调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4. 实际操作练习分发刻度尺给学生,让他们测量课桌上的文具等物品,并记录测量结果。

5. 长度比较让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统一性。

6. 总结与回顾总结厘米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五、教学评价观察学生操作:在学生使用刻度尺测量时,观察他们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检查测量结果:检查学生的测量记录,评估他们的测量准确性。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厘米概念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但仍有少数学生在读数时存在误差。

学生参与度:学生对使用刻度尺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

《认识厘米》说课稿一、说教材。

我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认识厘米》。

“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并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

)(体现在:认识1厘米和量手掌与数学课本的宽度、一柞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

)(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

)二、说学法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

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厘米说课稿ppt【认识厘米说课稿】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认识厘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物体长短的比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直观的一些物体进行了比较。

这节课是教学生会使用基本的长度单位“厘米”进行对物体的测量。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

显得重中之重。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个物体,使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从中引起学生的思考,体现出建立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尺子。

通过让学生对尺子进行看一看、摸一摸。

使学生从尺子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的认识,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尺子。

使学生懂得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同时能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

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利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所以我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建立厘米的观念。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在教法上实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

1、教师要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应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
织教学。

3、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等活动来巩固新知,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关于学法
在教学内容上,尽量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

寻找有关与生活实际的物体进行测量。

让同桌之间相互合作的教学手段,相互探究,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四教学程序
这一堂课,我以五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尺子。

根据课件的制作,我出示了一幅蚂蚁王国图。

图中因小蚂蚁的房子被一阵风刮断了一根门柱。

蚂蚁们想帮小蚂蚁重新建一根门柱,但都不知它的长,应该怎么办?提出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的
帮忙,并告诉学生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根和门柱一样长的小木棒。

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利用图钉、橡皮、硬币等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小木棒,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所测量的结果。

从学生测出不同的结果中,引出疑问,为什么同一个根小木棒的长,所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要想测量的结果一样怎么办?从中引入尺子。

第二环节,认识厘米引出课题。

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准备的尺子,来进行教学。

我制定了
五步走:
第一步了解尺子
要求学生把准备好的尺子拿出来,对它进行摸一摸、看一看,问学生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所发现的结果告诉给你旁边的同
学听,然后向老师汇报!这一提问,可以体现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学生从尺子中不难发现尺子上面有数字、
字母cm、长短不一的线。

教师沿着学生的发现,从中帮助学生理解尺子上的数字、字母cm、长短不一的线。

第二步厘米的空间观念,从中认识厘米
让学生拿出尺子来指一指,尺子上的那里到那里的长是1厘米?利用课件上的小精灵来帮助学生了解1厘米的长。

对1厘米的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由学生测量1厘米长的小方块,教师从中指导学生用手捏着小方块,然后轻轻的移开,但手不能动,从手握小方块的长来感悟1厘米。

让学生从中比划1厘米的长,通过学生形象的直观感受,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这样学生的理解就十分的深刻。

第三步通过认识厘米的长度单位,延伸到认识几厘米
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1厘米。

从而我就引出0~
2厘米是多少?为什么是2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来吗?这就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变迁。

第四步让学生进行测量同一物体,得出不同的量法,教师
归纳量法
第五步帮助小蚂蚁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测量小木棒所得的结果,告诉小蚂蚁门柱的长,使小蚂蚁的门柱顺利建好了.教师利用课件告诉学生,因为你们帮
助了小蚂蚁的忙,使小蚂蚁的门柱顺利的建成,蚂蚁们很开心。

它跟你们说谢谢了!使学生明白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品格!也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环节,各种练习巩固知识。

判断量法: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

通过这一题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测量比赛:课件出示三件物品,让学生分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
粉笔盒的高,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

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加深记忆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

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