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后勤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1高校后勤治理现状

在高校进行的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在后勤领域的主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作十分突出[1]。但是,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实际中,高校后勤管理体系不平衡、不完善问题仍然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全国范围内看,高校后勤管理方面的地区发展不均衡。比如:东部院校与中西部高等院校、南部院校与北部高等院校、大都市高校与中小城市院校间发展不均衡,或者一个地区内不同类别院校间的存在不平衡问题。

(2)在主体表现上,社会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也大大提高,全国性、区域性的高校后勤协会、伙专会、寓專会、物专会、绿专会等机构也蓬勃发展,相关标准、规章制度更趋完善。而与之对比,地方政府在政策调整、法制保护等方面,出现了重大滞后,也使得地方后勤保障体制逐渐缺失了活力。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心内部,风险较小的服务领域,如保安、物业、保洁、物流等业务也得到了较好发展;对于食堂、公寓、学校绿化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由于社会化推进不够及时,影响了高校后勤管理能力的正常发展。

(3)校的后勤人员在服务教育、科学研究、师生生活等方面,高品质服务显得供给不足[2]。从中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进程来看,中低端业务以及软件产品,供应丰富;精细化、高品质业务、人性化服务、特色化软件产品供应相对欠缺。比如在学校网站建设、软件服务等领域,还存在欠缺;学校餐厅功能化设计,以及学生公寓的活动空间设计等不足[3]。

(4)因现实的原因,高校后勤队伍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层次较低、技能不足、发展受阻等状况,从而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治理能力的提升。

(5)高校后勤管理单位在思想教育方面还存在欠缺,尤其是在社会化进程中,由于逐利性质而淡化了教育职能,忽视了教育目标,缺失教育思想等,都体现出了高校后勤单位自身管理理念不够开阔,对社会主义市场化管理制度的认知还不够深入。

2治理理论:对中国传统管理方式的延续、发扬和革新

通过建立公共管理学视角,坚持政府和社会为共同基点,突出政府管理主体的多样性,实现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互补互促。

高校后勤管理制度现代化,一定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需求,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与现代化管理水平。高校的后勤管理制度建立,本身就必须在体

制机制、法律法规、机制举措等方面加以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完善,明晰职责,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办理,以提升后勤工作管理效率[4]。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2.1要永远保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也就是坚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部都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发展方向。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指综合利用政府立法、行政、经济等管理手段,有效运用学校内部资源要素的开放性、多样化、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高校后勤科学管理效果,进一步增强高校后勤社会保障实力,并积极顺应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要求[5]。高校后勤社会化不能陷入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由社会企业一包了之的简单思维误区。

2.2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思路

高校后勤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做到“四化”,即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人性化。

2.2.1 标准化制定

标准化是指当今中国高校后勤管理业务的全面发展水平,是保证中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与基石,是中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服务质量的主要标识,也是高教事业保障实力的具体反映,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准的集

中反映。在高校的后勤教育领域积极推动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对提升中国高校的后勤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6]。目前,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后勤联合会以及全国各省市的高等教育后勤联合会,均高度重视高校后勤服务行业规范化建设问题,并先后制定了若干后勤服务行业的规范文件,如《全国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创建指导标准(试行)》《学校物业管理服务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高等学校学生食堂管理规范(河北省地方标准)》《高等学校学生食堂服务规范(河北省地方标准)》《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规范(河北省地方标准)》等。我校目前已经制定了《河海大学物业管理办法》,正在研究制订《河海大学食堂管理办法》。

2.2.2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把后勤业务的每一环节都拆解到最小单位,重点落在每一位服务的细节上。精细化服务的根本含义,就在于它是一个企业对围绕中心任务的目标分解细化与实施

的过程,是提高企业后勤总体实施能力与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后勤精细化工作内容无处不在。例如:餐厅菜肴制作、设备清理和环境清洁都必须进行细致管理;建筑楼宇的物业管理、卫生清理、环境保养等工作,甚至是卫生间保

洁等都可以做到精细化[7]。然而目前高校后勤精细化服务方面还是比较薄弱,需要不断强化。

2.2.3 信息化建设

运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军事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全方位提高军队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目前,很多高校数字后勤、智慧后勤建设都是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应用,其中数字化后勤服务大厅、手机App等都是较为成果的运用典范。

2.2.4 人性化服务

人性化服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师生进行人性化的后勤保障服务,二是学校后勤团队建设需要人性化。促进后勤服务人性化是贯彻落实中央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三全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后勤服务行业中需要推行及时、高效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如果学校后勤人员能有效完成后勤任务,工作态度很好,能关注到细节,并且还可以积极主动地提供意见给老师和学校帮助,这种人性化的服务态度会大大增加高校后勤服务的品质。但是,学校后勤是既平凡又繁琐的工作单位,其职责和队伍都很容易被边缘化,所以,一定要创造一种公平、和谐、互相信任的良好社会气氛,以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通道。

2.3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

应当在实践中践行深化改革、队伍建设、技术支撑、文化创建四项措施。

2.3.1 深化改革

深化改革是促进高校后勤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一是优化高校后勤改革的外部环境,包括政府应在经费扶持、税费减免、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减轻学校的负担,保障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社会属性,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能力。二是不断推进高校内部后勤改革,包括进一步理顺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学校后勤资源、稳步开放后勤服务市场、探索公益性服务的定价机制等等。

2.3.2 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促进高校后勤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后勤队伍一直存在着人员老化、文化不高、边缘化、成长通道不畅、归属感不强、主动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不够等等问题。没有一支过硬的后勤队伍,高校后勤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做好后

勤团队建设工作,要注重后勤长远发展,认真制订后勤团队建设计划;要结合后勤管理机制体制改革,认真进行职务聘用与考評;要加强岗位培训、开展专业技能比赛,以提高业务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