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学校后勤基建的长远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安全。
本文将就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展开讨论,探索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我们将从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适合的风险控制方法。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与公办高校在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盈利性质强:民办高校一般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因此在后勤基建方面往往存在资金问题。
这就使得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难以得到足够的投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多样化管理需求:由于民办高校的规模和性质各不相同,管理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这就给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带来了更高的复杂性和难度,容易因为管理不当而产生风险。
3. 经营风险增加:民办高校需要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经济收入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这就使得学校的经营风险相对增加,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些特点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风险:2. 管理风险:由于管理需求的多样化,如果管理不当,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导致后勤基建管理出现问题。
3. 经营风险:民办高校在经营方面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后勤基建的投入和维护产生影响。
上述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对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师生的生命安全。
二、风险控制方法和措施1. 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于资金风险,民办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使用学校的各项经费。
首先要确保后勤基建的投入能够得到保障,同时要对建设和维护进行专项预算,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和稳定。
2. 加强后勤管理团队建设对于管理风险,民办高校需要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确保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高校后勤管理的风险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的风险问题摘要:在众多物业管理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食堂的管理和建设。
食堂是高校后勤管理风险的重中之重,究竟应该怎样确定风险承担方以及具体的风险承担方法一直为业界所争论。
文章主要针对这个问题,对高校后勤管理的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提出了有价值和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风险问题;风险管理一、高校学生食堂经营中的风险性分析1、原材料采购的风险食堂选购的材料有些潜在危险其实并不好识别:有的食材在种植或者养殖的过程中接触了不干净的金属,农药以及化学制剂,这些东西在进入市场前有着较高的残留;有的食材受到过有害物质以及天然污染物的影响;有的食材在进入市场后,销售商为了经济利益,在食材上添加有害物质导致食品质量受到影响。
事实上,一些不法企业常常打着“学生餐”“健康餐”的影响把卫生质量不达标的东西贩卖给食堂。
2、原料加工储藏中的风险现在,国内高校食堂出现问题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就是食堂本身对食材的加工有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好储藏监管。
这种问题将会导致食堂的食物受到细菌污染,这将导致食用的学生出现食源性的疾病。
国内很多省份,比如陕西省就有不少高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这也对高校和当地政府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1]。
这种负面影响“建立”起来非常容易,但是消除这样的影响却是举步维艰,学生将很难在未来的校园生活中对食堂保持信任,这对于食堂未来相关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3、学生食堂建设不规范,餐厅设备不足近些年,国内的高校大多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原有的学生食堂进行了一定的改建或者新建。
这些新的食堂大多外表漂亮,餐厅的装修风格也非常抢眼,看上去现代化,很时尚。
但是,很多高校在进行食堂装修的时候,却忽略了食堂最重要的实用价值:食堂的布局不够合理,大多有着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食堂操作间的面积过小,没有合理的进行功能区分。
这就导致食堂在投入运营之后,开始表现出非常多的,令人头疼的问题,这种先天性的欠缺对于食堂的管理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难以在后天进行弥补的[2]。
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研究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各类设施设备的日益完善,高校后勤工作也日益复杂。
在这个过程中,后勤风险成为高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后勤工作的风险可能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严重化。
高校需要不断完善后勤风险控制措施,以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后勤风险,确保高校后勤工作的安全可靠。
一、高校后勤风险形势分析1. 后勤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损坏。
许多高校的建筑基础设施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时有发生,这给后勤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 后勤设施设备的复杂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后勤设施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管理难度也在增加。
3. 后勤安全隐患。
高校后勤管理涉及到建筑、食品、校园环境、交通等诸多方面,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4. 后勤管理者的不足。
由于高校后勤管理的复杂性,管理者对于一些风险可能并不了解或者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1. 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体系。
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工作程序等,形成协调、高效的管理机制。
2. 加强后勤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高校后勤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预防风险的重要手段,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与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强化后勤安全教育培训。
高校需要加强后勤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建立后勤风险评估机制。
高校需要建立后勤风险评估机制,对后勤工作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
5. 加强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便捷,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够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分析依据,有利于提高后勤工作风险控制的精准度和效率。
6. 推行后勤风险预警机制。
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后勤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各类监测手段及时发现风险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而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可或缺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其风险控制关乎整个学校的运行和发展。
本文将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1.人为疏忽导致的设备损坏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常常涉及到各类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疏忽大意,轻则导致设备损坏,重则引发安全事故。
2.资金管理不善导致的财务风险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相对有限,对于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经费管理尤为重要。
资金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资源浪费、设备更新不及时、甚至财务风险。
3.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的管理风险在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如果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难以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二、风险控制措施1.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为了减少人为疏忽导致的设备损坏,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在资金管理方面,民办高校需要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经费使用审批流程、资金使用监督制度等。
并且要定期进行经费使用的审计,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规定和流程。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管理标准和要求,同时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除了制度建设,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在人员管理方面,需完善员工考核制度,倡导员工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在培训方面,需要定期对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5.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预案制定在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加强风险预警对各类潜在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和监测。
根据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风险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后勤管理中法律研究(全文)
后勤治理中法律研究一、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一)高校消防、安全及环境卫生治理中的法律风险高校消防、安全及环境卫生治理指高校对供电照明设施及线路、消防设施设备、可能威胁人员安全的安全隐患的治理。
高校中的供电照明设施很多,一旦线路老化破损漏电会给学生等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地威胁。
学校的场地、道路、绿化植物等存在缺陷也可能引起损害事故。
此外,现在大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在宿舍内使用热得快、电熨斗等大功率电器,离开宿舍不切断电源,使用劣质的插座、线板,吸烟并乱扔烟头等行为均严峻威胁了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消防常识、自救及逃生技能了解较少,也成为了学生摆脱威胁的障碍。
(二)后勤用工治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高校后勤企业不规范的用工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但从20XX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极大地冲击了高校后勤企业传统用工方式《。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将使高校后勤企业职工的维权意识得到加强,这也同时是后勤企业的违法用工成本显著增加《。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彻底结束了高校后勤治理中用工的“低成本,无标准,无依据辞工”的状况。
新《劳动合同法》明确要求高校后勤企业合法用工,将以往违规用工的做法列入禁止的条款中,这从某个角度增大了高校后勤企业的违法风险和用工成本。
第一,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高校后勤一般通过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来规避用人成本风险。
工资支付弹性也很小,基本与当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持平。
另外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也极不规范,社会保险也难以到位。
新劳动法实行以后,高校后勤企业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严格规范用工关系,保证工人足额兑现工人工资和社会保险等。
第二,实施《劳动合同法》后,高校后勤工人的利益得到了极大地保护,收入也相应的增加,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劳资关系,进而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减少了职工过多离职带来的成本增加。
第三,随着后勤用工方式的多元化,人事代理制、非全日用工制、劳务派遣制等成为选择《。
最新-高校后勤管理中法律问题探究 精品
高校后勤管理中法律问题探究摘要后勤管理在校园的安全管理和文化塑造中非常重要,其不仅涉及校园的秩序维护和安全管理,还紧密联系着师生利益,因此要重视高校的后勤管理。
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很多法规制度和法律意识的缺失问题,这样不仅不利于高校的后勤管理,还不利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针对后勤管理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究,以解决法律管理的缺失。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法律问题;探究一、高校后勤管理现状1.管理体制需要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是后勤机构和机构中各种职责权限与关系的划分。
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主要使用的是企业型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企业型经济管理下后勤系统划分为经营服务和行政职能两个部分。
经营服务以学校为基础,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原则下自主经营,并把经营成果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后勤保障。
由于后勤部门倾向于个人的私人利益,因此为了私人利益牺牲学校利益的行为将导致后勤管理的权利不受学校管理的约束。
例如食堂低价购买不良猪肉,加工成菜肴后再高价卖给学生,这样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却不顾学生健康的行为很多,这正是高校后勤监管不严所造成的。
2.整体素质需要提升高校教育的发展给后勤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建立精干高效的后勤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据数据统计,在2000年时,高校的后勤人员是145489人,在2011年高校的后勤人员增加到175221人,每年以1.7的速度增加。
由于后勤队伍在不断壮大,因此后勤队伍逐渐成为高校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其不仅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后勤保障,还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大贡献。
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文化程度较低。
有些后勤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小学文化和文盲,尤其是进入高校较早的后勤人员。
②技术能力较低。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后勤管理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后勤管理中需要更多具有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以前的后勤人员技术能力较低,且很多后招聘的后勤人员是依靠关系进入的,因此后勤队伍中真正具有高技术能力的人较少。
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研究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是指针对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的研究。
高校后勤风险主要包括设备维修风险、消防安全风险、供水断电风险、交通拥堵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等。
针对设备维修风险,高校可以建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维修的流程和责任,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减少设备维修的风险。
消防安全风险是高校后勤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高校可以加强建筑物的防火工作,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火门等设备,定期进行火灾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确保消防安全。
供水断电风险对高校的运行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预防供水断电风险,高校可以建立供水断电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建立备用供水和电力设备,确保供水和电力的稳定供应。
交通拥堵风险是高校的一个常见问题,尤其是在上下班时间和放学时间出现较为明显。
为了减少交通拥堵风险,高校可以通过优化停车规划,加大公共交通的力度,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等方式来减少汽车出行。
人员管理风险是高校后勤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高校可以加强对后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确保后勤人员按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减少人员操作失误等风险。
高校后勤管理还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获取各种风险信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
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高校后勤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是指在后勤基建管理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保障学校后勤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风险的种类、风险的来源、风险控制的目标和措施等几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进行浅谈。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可以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两大类。
自然风险包括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而人为风险包括安全事故、恶意破坏等。
对于自然风险,学校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灾害防御规划和设施建设,并加强灾害防控教育和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对于人为风险,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并加强安全教育和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基建工程设计和施工环节的风险,包括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其次是基建设备运维环节的风险,包括设备损坏、故障频发等问题;还有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如管理不善、员工不合规等。
针对这些风险,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计和施工质量,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督管理。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确保学校后勤基建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防止设施损坏、设备故障等问题对学校正常运作的影响;二是降低事故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在项目立项阶段,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和工期;二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质量和工期的达标;三是加强设备的运维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四是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五是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高校后勤管理涉及校园安全、后勤设施管理、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其中存在众多潜在的风险。
对高校后勤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成为高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就高校后勤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以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维护师生员工的校园安全。
1. 高校后勤风险分析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着多种潜在的风险,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风险、校园安全风险、后勤设施管理风险等。
首先是食品安全风险,高校食堂每天要面对数以千计的师生员工,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校园师生的身体健康。
校园安全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校园内的火灾、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恐怖袭击等安全问题都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后勤设施管理风险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后勤设施的维护管理不到位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1)食品安全风险控制针对食品安全风险,高校需要加强对食品供应商的管理,确保食品从原料采购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符合卫生标准。
要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系统,每批食品进入学校都要进行检测,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食品。
加强对食堂员工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操作规程,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校园安全是学校后勤管理的头等大事,需要全面加强各类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对于灾害风险,学校要定期开展防灾演练,提高师生的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
针对校园卫生方面,要加大对卫生环境的整治力度,确保校园环境整洁卫生。
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贯彻执行。
(3)后勤设施管理风险控制后勤设施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和运行效率,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后勤设施管理制度,对校园内的各类设施进行规范管理。
要建立设施巡检和维修制度,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学校还可以引入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提高后勤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管理和使用效率。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摘要】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风险管理理论在后勤基建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还将探讨信息技术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员工培训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总结,希望可以为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校园后勤基建工作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员工培训、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愈发凸显。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设施建设和维护,更需要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一个高效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可以提升学校形象,改善师生生活环境,提升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合理规划和管理后勤基建还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为确保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提供了基础保障的方面。
合理规划和管理后勤基建,加强安全设施与设备建设,可以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安全。
规范管理后勤基建,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可以有效减少教学和生活中的不必要困扰,为教学科研和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和管理,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1.2 遇到的挑战:在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质,其经费来源相对不稳定,导致后勤基建项目的资金不足或不可持续性;民办高校的规模一般较小,后勤管理部门人员相对较少,面临着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民办高校对于后勤基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规范;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新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高校后勤安全事故法律风险及预防
中 图 分 类 号 :G647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6.012
Legal Risk and Prevention of Logistic Security Accidents in
Colleges and U niversities
有 发生 ,由此产生的纠纷 日益增 多并变得 复杂。通 过厘 清高校 与学生的法律 关 系,明确安全事故 中高校与学生的法律
责任 问题,建立高校 法律风 险规避和事故处理机制 ,有利于减 少安全事故 的发生 ,更有助于事故发生后 高校 更快速、合
理地予以事故赔偿 ,保障受害人权益。
‘
关键词 高校后 勤 安全 事故 法律风险 预防
1高 校 后 勤 安 全 事 故 的概 念
防设施配备不足、质量不合格 ,必要的消 防常识和 自救技能宣
是指高校在后勤 管理过程 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 直接 传培训不足等 ,都可 能引起消 防事故 ,造 成学生人 身伤 害和财
经济损失 的事故 ,包括设施设备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 产 损 失 。此 时 ,学校 应 承 担相 应 的 民事 赔 偿 责任 ,还 要 及 时消
W EI M injie,ZHENG Dongxia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 1 063 1)
Abstract The logistics safety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health and life and property
后勤管理中的合规性与法律风险
后勤管理具有全局性、系统性、 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需要综 合考虑企业的各个方面,确保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后勤管理的重要性
后勤管理是企业运营的基础和 保障,能够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后勤管理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 配置,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 市场竞争力。
后勤管理能够保障企业的安全 和环保,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和声誉。
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01
制定法律风险防范预案,明确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报告流
程。
定期进行法律风险评估
02
对后勤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和
解决潜在风险。
加强合同管理
03
规范合同签订、履行和终止等环节,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
,防范合同纠纷。
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素质
案例三
总结词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详细描述
某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合规性和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实施定期风险评估和内部培训,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合规性要求企业或组织在后勤管 理中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 保各项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
准则的要求,提高管理效率。
降低法律风险
遵守法律法规能够降低企业或组织 面临的法律风险,避免因违法行为 导致的罚款、赔偿等经济损失。
提升员工素质
合规性要求企业或组织加强对员工 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 识和合规意识,增强员工的综合素 质。
合规性是指企业或组织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行业准则和道 德规范的要求。
合规性具有强制性、普适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要求企业或组 织在经营活动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侵 犯他人权益。
后勤管理中的合规与法律风险
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的后勤管理,企业能够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降低生 产成本。
后勤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后勤管理
早期的后勤管理主要关注物资采 购和仓储管理,以保证企业生产
的需要。
现代后勤管理
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大, 现代后勤管理逐渐涉及到企业的各 个方面,包括设备维护、设施管理 、物流配送等。
04
后勤管理中的合规与法律风
险案例分析
后勤管理中的合规与法律风险案例分析
• 后勤管理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物资采购、 仓储、运输、物业管理等多个方面。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 于各种原因,后勤管理往往面临着合规与法律风险。这些风险 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罚款、声誉损失、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了解并预防后勤管理中的合规与法律 风险至关重要。
法律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总结词
针对不同级别的法律风险,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应对策 略和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 险接受等。
详细描述
对于重大法律风险,企业应采取风险规避措施,如调整 业务模式、重新制定市场策略或寻求政府支持等。对于 中等法律风险,企业可以考虑采取风险转移措施,如购 买保险、寻求合作伙伴或进行资产重组等。对于较小法 律风险,企业可以采取风险减轻措施,如加强内部培训 、完善管理制度或加强监控等。对于无法避免的法律风 险,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 应对,降低损失。感谢观看THANKS来自05总结与展望
总结
后勤管理涉及的合规与法律风险多种 多样,包括合同管理、采购、物流、 仓储、环保等方面。
合规与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需要全 员参与,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 都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高校后勤管理中法律问题探究
高校后勤管理中法律问题探究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法律问题;探究一、高校后勤管理现状1.管理体制需要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是后勤机构和机构中各种职责权限与关系的划分。
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主要使用的是企业型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企业型经济管理下后勤系统划分为经营服务和行政职能两个部分。
经营服务以学校为基础,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原则下自主经营,并把经营成果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后勤保障。
由于后勤部门倾向于个人的私人利益,因此为了私人利益牺牲学校利益的行为将导致后勤管理的权利不受学校管理的约束。
例如:食堂低价购买不良猪肉,加工成菜肴后再高价卖给学生,这样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却不顾学生健康的行为很多,这正是高校后勤监管不严所造成的。
2.整体素质需要提升高校教育的发展给后勤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建立精干高效的后勤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据数据统计,在2000年时,高校的后勤人员是145489人,在2022年高校的后勤人员增加到175221人,每年以1.7%的速度增加。
由于后勤队伍在不断壮大,因此后勤队伍逐渐成为高校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其不仅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后勤保障,还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大贡献。
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文化程度较低。
有些后勤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小学文化和文盲,尤其是进入高校较早的后勤人员。
②技术能力较低。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后勤管理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后勤管理中需要更多具有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以前的后勤人员技术能力较低,且很多后招聘的后勤人员是依靠关系进入的,因此后勤队伍中真正具有高技术能力的人较少。
3.财务管理较乱(1)高校后勤的性质定位不明确。
高校后勤的性质定位究竟隶属企业法人还是事业单位,至今尚不明确。
(2)财务目标不明确。
一方面的财务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主张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另一方面的财务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主张重视公益、服务育人、保本经营。
两种都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两种目标的实现途径不一样,因此难以实际地设计财务管理的制度。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民办高校规模的扩大,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与公办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管理模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学费等自筹资金,财务状况相对不稳定,导致后勤基建管理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涉及的人员众多,管理难度大,存在着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容易造成管理混乱和人员管理风险。
研究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对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保障学校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后勤基建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升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的水平和品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探讨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帮助提升后勤基建管理水平,确保校园后勤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进一步完善后勤基建管理的制度和规范,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研究旨在为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后勤工作的稳定发展,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后勤保障环境。
通过研究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策略,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制度和体系,实现后勤基建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3 研究意义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民办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后勤基建管理的风险也日益突出。
而后勤基建管理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学生生活的质量,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其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风险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民办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既是保障民办高校正常运转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水平的需要。
一、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1. 市场风险由于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多为企业或个人,在经营风险意识、投资收益预期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带来对民办高校的不同投入水平和发展战略。
如此一来,会给民办高校的经济运作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也容易影响到后勤基建管理的投入和运营。
2. 政策风险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参与者,是受到国家教育政策支持和监管的,也是受到市场和社会资本运行规律的制约。
短期内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长期内政策导向带来的变革需求都有可能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
3. 经济和金融风险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其中包括项目投资、设备设施更新等方面的支出。
而经济周期、银行信贷和财政政策等因素都可能对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产生影响,若遇到金融紧缩、债务违约等情况,就会对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4. 自然环境风险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二、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1. 加强政策风险的防范对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中的政策风险,应加强政策研究和监控,增强风险意识,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积极主动适应政策变化。
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风险评估、分析和应对机制,完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健全与风险管理相关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是支撑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
由于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后勤基建管理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挑战。
民办高校的财力、物力等资源相对有限,难以满足高质量的后勤基建需求。
由于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与公办高校存在差异,导致后勤基建管理架构相对薄弱,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和监管盲区。
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面临的风险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加强对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对于提升民办高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为相关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
通过对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的特点进行剖析,深入探讨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并就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为民办高校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后勤基建管理风险控制方案,从而提高高校后勤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稳定发展。
1.3 意义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后勤基建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环境。
高校后勤基建管理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如果管理不当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产业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越发显得重要,对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风险控制,提高后勤基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对于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风险控制,保障校园的基建安全和稳定。
首先,民办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责任人和部门,实行层层审批制度,对各项基建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管等。
同时,加强安全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要加强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管理。
民办高校往往需要请专业公司进行基建的设计、施工等工作,因此需要认真选取并约束合作方,明确责任分配,签订合同并确保供应商或承包商有相应的资质才能进一步合作。
同时通过合同和验收等制度,对承包商的施工质量和后续维护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通过安全培训、演练和模拟演习等活动,让员工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按照制度和程序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要求。
第四,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监控和应对能力,做好应急预案。
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校园安全,民办高校需要关注外部因素的变化,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及时发现并处置潜在的安全风险。
综合来看,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需要从全局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管理,做好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以保障校园的基建安全和稳定。
论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论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实施了十几年后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在目前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法律风险,包括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法律地位、法律属性不明确,其与高校、高校师生及后勤职工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这些问题都有赖于法律明确其独立法人地位、营业性企业属性,进而才能理清其与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法律地位;法律属性;法律关系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历程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高等学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
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又提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校后勤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
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要同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度挂钩。
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城市组建企业化经营管理的高校后勤生活服务集团公司,从事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以及学校后勤生活服务。
争取3-5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加大学校后勤改革力度,逐步剥离学校后勤系统,推动后勤工作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发展教育产业。
”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
2000年初,国家根据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情况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2000年《意见》),指出:“必须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面部署,大力推进,尽快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完成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
浅谈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民办高校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面对不断增多的学生数量和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也面临诸多风险,需要加强风险控制。
本文将从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风险点入手,提出一些风险控制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存在的风险点1. 财务风险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环境卫生的管理、安全设施的建设等。
如果财务资源不足或管理不当,容易导致后勤基建工作的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2. 环境风险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环境卫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给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管理者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垃圾处理、卫生清洁等工作,以降低环境风险。
3. 安全风险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是民办高校管理者极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给民办高校的后勤基建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损失。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4. 设备管理风险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设备设施。
如果设备管理不善,容易造成设备的浪费和损坏,影响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设备管理风险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
二、风险控制建议1.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后勤基建管理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的使用也需要有严谨的管理制度。
管理者可以建立健全的预算控制机制,制定专门的预算管理办法,规范后勤基建管理工作的财务运作,避免因资金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
2. 加强环境管理对于环境风险,管理者可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进行整改。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校园卫生进行日常清洁和定期消毒,保障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3.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教育培训对于安全风险,管理者可以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包括消防设施、防护设施等的设置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摘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实施了十几年后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在目前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法律风险,包括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法律地位、法律属性不明确,其与高校、高校师生及后勤职工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这些问题都有赖于法律明确其独立法人地位、营业性企业属性,进而才能理清其与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法律地位;法律属性;法律关系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历程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高等学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
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又提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校后勤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
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扩大要同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进度挂钩。
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城市组建企业化经营管理的高校后勤生活服务集团公司,从事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以及学校后勤生活服务。
争取3-5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加大学校后勤改革力度,逐步剥离学校后勤系统,推动后勤工作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发展教育产业。
”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
2000年初,国家根据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情况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2000年《意见》),指出:“必须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面部署,大力推进,尽快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完成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自此,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式全面启动。
之后,在2000年底、2001年底和2002年底又分别召开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
这一阶段我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较多成果,从1999年至2002年三年间在“陕西、上海等省市逐步形成了社会化服务模式、甲乙方协议模式、主体乙方模式、独立法人模式、集团服务模式”等多种高校后勤工作模式。
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不断确立和发展,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程度也随之提高。
各高校运用现代化企业标准建立起来的新型的、多功能、多元化和集约化共存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有效地缓解了制约我国高校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
但是,由于一些最初为高校后勤改革制定的适应当时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使得历经十几年发展的高校后勤事业仍存在很多法律问题。
二、现行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到目前为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依据都是一些政府部门的通知、意见和一些领导的讲话,而没有调整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专门法律法规。
而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后续改革就失去了强制性的保证。
结合笔者所在高校的情况,笔者认为现行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中还存在着下列法律风险:(一)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难以摆脱高校过多干预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后勤服务实体均被冠以“**大学后勤集团”的名称,但细看各高校后勤集团的介绍,会发现该名称有很多为名不副实或者与法律名称不符的情况。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其后勤集团网站对集团的介绍为:“浙江农林大学后勤集团是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一个单位,2002年5月,由学校出资1000万元,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了浙江吴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与后勤集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集团实行学校党委、行政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从该介绍可以看出,集团对自身法律地位的定位是不明确的,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
既然后勤集团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的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就应该是独立的法人,而不应存在“隶属于”谁之说。
而且根据2000年《意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也是要组建“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并非仍是隶属于学校的后勤实体,否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就失去了应有之义。
同时,从该介绍还可以看出,该后勤集团的法律名称实际应为“浙江吴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但其却与“与后勤集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
这种做法在其他高校的后勤集团里也可以见到,但其与我国相关法律的要求其实是不相符的,因为《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6条规定“企业只准使用一个名称”。
而且,后勤服务实体如果在经营中使用两套牌子,容易引起与其发生经济往来的其他经济实体的误会,影响其在市场上进行经济活动的确定性和可信赖性。
虽然在2000年《意见》中,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第二阶段目标为“组建跨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但即使要以“后勤集团”的名称进行经营也应该将其注册为法律上的名称才对,何况目前很多高校所谓的“后勤集团”其实并不符合法律上对“集团”的要求。
1998年《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企业集团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至少拥有5家子公司;(二)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三)集团成员单位均具有法人资格。
”这些条件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后勤集团并不具备的。
目前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法律地位不明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实体未能真正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实现真正的社会化。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我校后勤集团的7名董事和9名监事中大部分是在学校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成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让高校从后勤工作中解放出来,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
而公司董事会是对内执行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的常设性机构,有如此多的学校行政领导担任董事会成员势必导致学校需要分心参与后勤集团的经营活动,这就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衷相违背了。
(二)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法律属性不明确对于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到底属于营利性还是公益性实体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还处于定位不明确的状态。
根据2000年《意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第二阶段目标是要组建“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很多高校的后勤集团也依此宣称自己是依照现代企业制度所组建的,而身为“企业”自然应当属于营利性实体。
但是又有很多人认为,如果把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定位为营利性实体,就可能导致该实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去损害高校及高校师生的利益,因而主张高校后勤应为公益性实体。
这种既要求其吸纳社会力量以企业形式组建又要求其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矛盾定位,很可能既损害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本身的活力和社会办后勤的积极性,进而还会损害到高校及高校师生的利益。
(三)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及高校师生的法律关系不明确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让“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那么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应该是为高校及高校师生提供后勤服务的实体,亦即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及高校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应该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但在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的一些操作中,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却很模糊。
以住宿为例,一般高校的操作都是,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期入学时都会被学校要求同时交纳学费和住宿费,然后学校给学生开具相应的收款收据,收据上盖的一般也是学校的公章,这实际上就是宿舍租赁合同的书面证明。
那么这个租赁合同到底是学校与学生签的还是学校后勤服务实体签的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表面上看,学生是向学校交的钱,也是学校开的收据,那就应该是跟学校签的合同。
有人认为这个合同是由学校为学生与学校后勤代理签订的,但是如果学校后勤是合同的当事人,那么收据上盖的就应该是学校后勤的章而非学校的。
然而,如果就依合同签订的外表判定学校是合同的当事人,那就意味着学校要承担作为租赁合同的出租人所应承担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而这也是有违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希望高校从后勤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初衷的。
(四)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与后勤职工的法律关系不明确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对后勤职工而言,作为劳动关系一方的用人单位主体发生了变更,从原来的高校变成了从高校体系剥离出来的独立的后勤服务实体。
这就涉及到高校如何解除与原后勤职工的劳动关系,以及原后勤职工如何与独立的后勤服务实体建立新的劳动关系的问题。
为了让后勤职工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平稳过渡,2000年6月2日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即进入后勤服务实体的原学校事业编制后勤人员(“老人”)仍保留其事业编制身份、档案工资以及职级、职称、技术等级,在后勤服务实体工作期间,继续按有关政策将其增资、补贴计入档案工资。
这种政策对于改革的平稳进行有很大帮助,但“老人老办法”从法律角度分析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老人到底是学校的员工还是后勤服务实体的员工,界线并不清晰。
而且,从该意见的规定来看,该政策只不过是过渡期的临时政策,所谓的“老人老办法”只适用于“本实施意见实行前原学校教职工中的落聘、待聘人员”。
但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了十几年的今天,还有些高校教职工转聘为后勤实体职工时仍然保留着事业编制身份,仍由学校发工资,即在后勤实体担任相应职务,同时又被作为学校员工对待。
这实际上就相当于学校在替后勤实体支付人员成本,也为这些人员将来的劳动合同纠纷埋下了隐患。
三、规避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中法律风险的建议上述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经营中法律风险的存在,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不在于各个高校,而在于相关法律的缺位。
因此,要规避这些法律风险,就必须在法律上明确对应的法律问题。
(一)明确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独立法人地位只有明确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独立法人地位,才能让其真正从高校体系中剥离出来,真正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
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明确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同样受公司法律规范的约束,即使是由高校出资组建的后勤服务实体,其与出资学校之间也只是公司与股东的关系,而非隶属于学校的单位,不应让学校的行政领导兼任后勤服务实体的行政领导。
而对于前述多所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存在的企业名称使用不规范的情况,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应提出整改意见,只有在满足企业集团的相关条件并经依法注册之后才允许使用“后勤集团”的名称。
(二)明确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作为营利性企业的法律属性,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保护消费者利益前述第(二)(三)两个法律风险是相关联的,明确了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法律属性,其与高校及高校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就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