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工业厂房的投资运营与退出模式

合集下载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中的企业入驻与退出流程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中的企业入驻与退出流程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中的企业入驻与退出流程在工业园区物业管理中,企业的入驻与退出流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个良好的入驻与退出流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园区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有序发展。

本文将从入驻流程和退出流程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工业园区物业管理中的企业入驻与退出流程。

一、企业入驻流程1. 签订合作意向书:企业在选择入驻工业园区之前,首先需要与园区管理方签订合作意向书,明确双方合作的意愿和基本条件。

2. 提交入驻申请:企业在完成合作意向书签订后,需要向工业园区管理方提交入驻申请。

入驻申请中通常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发展计划、产业定位等内容。

3. 审核评估:工业园区管理方会对企业的入驻申请进行审核评估,包括对企业的经济实力、发展潜力、行业背景等进行评估,以确保入驻企业符合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4. 谈判协商:在审核评估通过后,工业园区管理方与企业进行谈判协商,商讨具体的合作方式、租赁费用、配套服务等细节事项,并最终达成租赁协议。

5. 签订租赁合同:经过谈判协商,企业与工业园区管理方签订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关系和租赁期限等事项。

6. 办理手续:企业在签订租赁合同后,需要向工业园区管理方提交相关手续,包括提供企业登记证件、缴纳租金和押金等。

7. 入驻准备:入驻工业园区前,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入驻准备工作,包括场地装修、设备采购、人员招聘等。

8. 入驻验收:在完成入驻准备工作后,企业需要与工业园区管理方进行入驻验收,确保各项准备工作符合要求。

二、企业退出流程1. 提出退出申请:企业在决定退出工业园区时,首先需要向工业园区管理方提出退出申请,并说明退出的原因。

2. 协商谈判:工业园区管理方会与企业进行协商谈判,了解企业退出的具体情况,商讨退出方式、费用结算、资产清理等事项。

3. 准备退出:企业在协商谈判达成一致后,需要进行退出准备工作,包括资产清理、租赁设备归还、人员安置等。

4. 退出验收:在完成退出准备工作后,工业园区管理方将对企业进行退出验收,确保企业的退出工作符合园区管理方的要求。

运营项目退出机制方案

运营项目退出机制方案

运营项目退出机制方案一、引言运营项目退出机制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运营或者需要结束运营,需要进行项目退出的程序和规定。

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比如市场情况变化、经营不善、技术问题、管理困难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到项目的持续运营。

因此,建立合理的项目退出机制,是对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项目退出的定义、原因、流程、风险管理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二、项目退出的定义项目退出是指投资方、管理方、经营者或者相关利益相关者基于某种原因,决定结束项目运营,撤出投资或退出经营的过程。

项目退出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投资方退出:投资者决定将投资撤出项目,不再继续投入资金进行运营。

2. 经营者退出:负责项目经营和管理的人员或团队,决定不再继续经营项目。

3. 战略调整:公司内部进行战略调整,决定结束或者撤出某个项目,以便集中资源进行核心业务发展。

4. 技术、市场等因素:项目所在的技术、市场等因素发生变化,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运营。

三、项目退出的原因项目退出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原因:投资成本过高,收益不够,无法继续支撑项目运营。

2. 技术因素:项目所用技术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结束项目运营。

3. 管理困难:项目管理者无法有效管理项目,出现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退出项目。

4. 市场情况变化:市场趋势、需求变化,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运营。

5. 其他原因:政策、环保、社会责任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也可能导致项目需要退出。

四、项目退出的程序和流程项目退出的程序和流程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评估和决策:评估项目的运营状况、市场情况、技术和经济状况等,进行决策是否需要退出项目。

2. 沟通和协商:和相关投资者、管理者、员工等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退出的细节和方式。

3. 资产处置:对项目的资产进行处置,包括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以便获得退出所需的资金。

产业园管理模式与运营模式

产业园管理模式与运营模式

产业园管理模式与运营模式一、管理模式:1、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2、公司治理型管理模式;3、还是混合型管理模式?二、运营模式:1、以工业厂房出租和销售为主,以土地出让为辅;2、以代地方政府招商为主,以商业开发为辅;3、以入园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为主,以整体物业管理为辅。

三、赢利模式:1、以厂区建筑物销售提取利润;2、以厂区建筑物出租收取费用;3、以土地出让差价赚取利润;4、以说明入园企业提供平台收取服务费用;5、以配套设施和配套(商业、住宅)服务收取合理费用;四、建设模式:产业园的建设模式是:“政府推动与管理、企业开发与招商、产业升级、市场运作”。

政府推动与管理,就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由我企业配合当地政府具体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园建设方案,并利用双方资源,促进方案实施。

企业开发与招商,就是政府不直接介入产业园的具体建设经营,而是由企业帮助招商及投资开发物业,由愿意并有实力和信誉的大型公司,或企业联合体负责规划建设和经营等工作。

产业园管理模式与运营模式调查一、管理模式1、产业园管理模式属于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公司治理型管理模式,还是混合型管理模式?2、产业园招商经验如何?3、产业园规划经验如何?4、产业园物业管理经验如何?5、土地开发经验如何?6、项目招标经验如何?二、运营赢利模式1、产业园怎样赢利?(1)产业园的土地政策(土地来源、征收、出让价格、收费、土地使用税费、土地增值)(2)产业园的税收分成政策(3)产业园的招商政策(4)政府有哪些补贴?(5)土地使用费减免、税收减免(6)土地使用租金(7)写字楼和厂房使用租金(8)配套设施使用费(9)产业园提供哪些增值服务?产业发展服务:通过有偿提供融资性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网络通讯服务、物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业外包等获取收入。

生活配套服务:有偿提供餐饮、娱乐、购物、医疗等。

园区运营性服务:通过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和园区公共服务获取收益。

(10)产业园提供哪些金融投资服务、产业投资、专业性公司投资、产业用地的资本运作、现有物业(房产)的资本运作等几项主要内容。

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准入退出暂行管理办法(试行)

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准入退出暂行管理办法(试行)

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准入退出暂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产业园区工业投资项目管理,保证企业用地符合审批要求投产运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入园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贵州省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发(202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园区是指在普安县境内经上级有关部门认定的贵州省特色工业园-普安县工业园区,具体包括青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东城区小微产业园区和白沙石材产业园区;所称标准厂房是指在园区内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或企业投资建设的工业用房,包括工业生产厂房(单层、多层)、工业研发楼、办公楼、中小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等,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第二章准入管理第三条园区企业(项目)准入原贝!]:(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二)以效益为目标,注重项目市场竞争力的原则;(三)节约集约、提升园区整体价值创造能力的原则;(四)以规划为基础,分别、分期、分层管理的原则;(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的原则;(六)谁发包、谁监管,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七)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生态保护责任不可替代的原则。

第四条园区企业(项目)准入条件:以实现园区环境损害最小化、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促进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入驻园区企业(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投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省、州、县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产业规划布局、规划约束标准;(二)入园企业(项目)必须在普安县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注册公司类型为独立法人,实行独立核算;(三)自建厂房入园企业(项目)亩均投资强度300万元以上,亩均工业产值20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3万元以上,亩均提供就业岗位10人以上。

产业园区工业厂房的持有与转让

产业园区工业厂房的持有与转让

产业园区工业厂房的持有与转让一、园区工业地产的运营模式园区工业地产作为一种将地产、产业、园区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有着提升城市的产业价值和产业能力、促进产业升级、聚集人口与资本、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目前而言,纵观各地产企业,尽管各家都推出“独特”的工业地产商业模式,但究其背后的资本运作逻辑,提取其运营精髓,可总结为四大模式。

1、以产业物业开发租售为主的地产开发模式这类型的开发运营模式,一般跟住宅、商业地产一样,走拿地、建设、销售或租赁的流程,周而复始地滚动循环。

盈利方式1.物业出售即出售产业物业获取利润。

物业租售比一般维持在2:8左右。

2. 物业出租即通过地产开发商自持的方式,对物业进行出租获取租金收益。

3. 提供服务即通过提供入驻企业所需的基础配套服务和增值服务,进行盈利。

代表企业:联东U谷作为工业地产的头部企业之一,联东集团曾提口号:地产看万科,产业看联东。

可见其在工业地产业内的信心与地位。

从运营模式看,联东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地产开发商,主要开发产业综合体、总部综合体,再通过租赁、转让或合资等方式进行项目经营和管理,最后获得开发利润。

2、以PPP为主的产业新城开发商模式这类型的开发运营模式主要是,通过寻求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能够实现双赢的契合点,以产业新城的建设来帮助政府实现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再获取廉价土地,实现互帮互赢。

盈利模式1. 土地一级开发盈利包括土地出让、产业新城运营的税收收入、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非税收入以及地方财政可以支付的专项收入等在内的土地一级开发收入来源。

2.土地二级开发盈利房地产开发销售、招商引资、后期产业服务和园区管理等收入来源。

代表企业:华夏幸福基业一直以来,华夏幸福基业都以打造“产业新城”为企业战略定位,以“园区地产”作为盈利模式。

选址多定位于经济尚不发达的城郊或县域待发展新区,在园区还未起步前,就与当地政府签订排他性的园区整体委托开发协议,由华夏幸福对园区进行前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商品房开发、工业厂房开发、园区招商引资以及企业入院后的物业管理服务,政府则提供行政方面的服务和管理。

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实施方案

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实施方案

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园区企业退出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企业退出对园区经济发展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来规范和引导企业退出行为。

二、园区企业退出的原因。

1. 经营不善,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或无法继续经营;2. 市场变化,市场需求变化、新技术的出现等导致企业产品或服务失去竞争力;3. 政策调整,政府政策调整导致企业无法适应新的环境;4. 其他原因,企业经营者个人原因、自然灾害等。

三、园区企业退出机制的建立。

1. 建立退出申请制度,园区应建立企业退出申请制度,企业在决定退出时需向园区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退出的理由和相关材料;2. 退出审批程序,园区管理部门应对企业提交的退出申请进行审核,审批程序应当公开、公正、透明;3. 退出协调服务,园区管理部门应为退出企业提供相关的协调服务,协助企业做好人员安置、财务结算等工作;4. 退出信息公示,园区应当及时公示已退出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退出原因、退出时间等;5. 监督检查,园区管理部门应建立退出企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对退出企业的资产清算、人员安置等情况进行监督。

四、园区企业退出机制的实施。

1. 加强宣传教育,园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退出机制的宣传教育,引导企业依法退出,避免不良影响;2. 完善法律法规,园区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园区企业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退出程序和责任;3. 加强协调服务,园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退出企业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退出过程中的各类问题;4. 完善监督检查,园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退出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退出程序的合法合规。

五、园区企业退出机制的意义。

建立健全的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对于规范企业退出行为、保护园区经济秩序、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只有通过建立规范的退出机制,才能有效应对企业退出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六、结语。

凉州区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准入退出及优惠政策管理办法(试行)

凉州区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准入退出及优惠政策管理办法(试行)

凉州区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准入退出及优惠政策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我区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园区是指在凉州区境内经批准设立的工业园区。

本办法适用于工业园区内的所有企业(项目)和与园区管理有关的部门及单位。

第三条通过对园区企业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产业集聚发展,达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目标,使园区成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园区企业(项目)准入、退出及优惠政策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二)以效益为目标,充分注重项目市场竞争能力的原则;(三)集聚集约、提升园区整体价值创造能力的原则;(四)以规划为基础,分别、分期、分层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为实现园区发展的环境损害最小化,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园区的特点和工业化示范基地的要求,入园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环保政策;(二)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发展方向;(三)入园项目(企业)投资强度、销售额和税收预期达到各工业园区详规确定的动态水平; 达到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性指标的规定;(四)工业建筑容积率达到各工业园区详规约束标准;(五)排放“三废”符合园区环保约束标准;(六)项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不低于1000万元;(七)入园项目(企业)在入园时必须签订入园协议,必须遵守园区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办法,以书面形式承诺接受园区及政府部门的依法监管和接受园区退出条件。

第六条项目(企业)入园的程序办法。

符合上述准入条件的项目(企业)向园区管委会提出申请。

管委会接到申请后在10个工作日之内对项目进行初步评估,对属于园区管委会按授权批准立项的项目,由园区管委会给予准入答复;对属于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项目,园区管委会报请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给予明确答复。

低效园区退出实施方案

低效园区退出实施方案

低效园区退出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园区的效益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了低效园区的情况。

为了提高园区的整体效益和促进产业升级,制定低效园区退出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对低效园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这包括园区的产业结构、用地利用情况、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调查,以便全面了解园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园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为制定退出方案提供依据。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低效园区,我们需要制定不同的退出实施方案。

对于产业结构单一、用地利用率低的园区,可以考虑引进新的产业和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对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面临倒闭的园区,可以采取激励退出、转产转岗等措施,帮助企业实现有序退出,减少退出对就业和经济的冲击。

另外,政府在制定低效园区退出实施方案时,还需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

在推动园区退出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环境治理和资源整合工作,确保退出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

同时,还可以考虑将退出的园区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推动城市更新和土地资源的再生利用。

最后,制定低效园区退出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到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利益平衡。

政府、企业、员工、居民等各方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到退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来,确保退出过程公平公正,各方利益得到合理保障和协调。

综上所述,制定低效园区退出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评估、因地制宜、环保资源整合和利益平衡。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退出方案,才能实现园区的有效退出,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推动低效园区的有序退出和产业升级。

六大产业园开发盈利模式

六大产业园开发盈利模式

六大产业园开发盈利模式产业园核心开发盈利模式,一般而言分为六类:传统地产开发模式、产业综合开发模式、专业服务运营模式、“产业+投资”运作模式、“并购+退出”运作模式、产业运营服务模式。

以下分别对六类产业园开发盈利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1、传统地产开发模式传统地产开发模式是指开发商以二级开发为主,建设标准化或定制化的园区物业,以租赁、出售或合资等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最后获取开发利润的模式。

从本质上讲,传统地产开发模式与住宅开发并无太大差别,因此成为众多资本进入产业地产主要选择的商业模式。

此类运作模式的典型代表为联东U谷。

联东U谷专注园区产业运营、服务中小制造企业,以产业综合体和总部基地为主,涵盖独栋办公、研发中试、标准厂房等产品形态。

这些物业产品小而精,更多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投资运营产业园区超过210个,引进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超过11000家。

在传统地产开发模式下,开发商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盈利:(1)物业出售获取销售利润。

由于产业地产前期开发投资巨大,而我国缺乏通畅的产业地产融资渠道,地产开发商必须提高物业出售比例以迅速回笼资金,与国际产业地产开发商相比,我国的地产开发商物业出售比例偏高。

(2)物业出租获取租金收益。

由于我国工业用地政策有很强的区域性,很多地方规定,工业用地上的物业产权不能分单元、分层或分栋出让,从而限制住了物业出售的获利通道,开发商不得不持有并出租物业,以获取稳定的租金,持有物业虽然资金回收较慢,但能使开发商获得物业增值收益。

(3)提供增值服务获利。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时代,企业对人力资源、金融投资、科技信息等专业化、增值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基础性物业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为入驻企业提供所需的基础配套服务和增值服务,有助于提升园区招商能力的同时,也蕴藏着较大利润空间。

2、产业综合开发模式产业综合开发模式是指开发商除一二级开发外,更多为政府提供以产业规划、服务与导入等方面的服务。

园区工业地产的投资运营与退出模式

园区工业地产的投资运营与退出模式

园区工业地产的投资运营与退出模式园区工业地产的投资运营模式工业地产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自身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行政的、市场的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企业聚集发展区或者称产业群集。

园区工业地产作为众多产业的空间物质载体,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至膨胀和质量上的起步到整合升级等不同发展阶段。

在发展初期,园区工业地产行业整体供不应求,只要提供有吸引力税收政策就能保证招商,同质化影响不大;但是,在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同质化问题导致公司以压低租金和售价的方式吸引招商,不利于提高工业地产整体收益。

虽然工业地产的各种产品构成复杂,在建筑类型、园区功能、园区配套和园区规划上都有不同。

在借鉴了国际经验以后,目前国内园区工业地产产品模式的发展方向在逐渐向专业型低密度景观园区发展,工业地产的规划更为科学,园林景观更加美观、配套设施更为齐全,园区的功能也更为专业化,与其针对的产业构成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地价逐步攀升,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开发商投资住宅、商业等地产风险逐步加大,利润空间变窄。

工业地产由于具备土地成本较低、租售收入稳定以及收益率较高的特点,目前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这种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工业楼宇、工业厂房、研发楼宇为主要开发对象,集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地产开发形式,对于推动园区产业发展、企业集聚能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土地集约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家相关土地、销售、房地产管理等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未及时跟进等原因,工业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园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高质量发展要求园区通过自身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园区工业地产模式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很好地将“地产、产业、城市”三者进行了有机结合,拥有比普通地产项目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实施方案

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实施方案

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园区企业退出机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园区企业的退出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园区的运营和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园区企业退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园区企业退出机制的必要性。

1. 保障园区整体利益,园区企业退出可能会对园区的形象和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退出机制来保障园区整体利益。

2. 规范企业退出行为,规范企业退出行为,可以有效避免因退出而引发的纠纷和不良影响。

3. 促进园区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可以为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促进园区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三、园区企业退出机制的主要内容。

1. 退出申请,企业在决定退出园区时,需要向园区管理部门提交书面退出申请,并说明退出的原因和时间节点。

2. 退出审批,园区管理部门对企业的退出申请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确定退出的具体程序和时间安排。

3. 退出程序,企业按照园区管理部门的要求,完成相关的清算和手续办理,包括财务结算、人员安置等。

4. 退出监督,园区管理部门对企业的退出程序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退出过程的合法、规范和顺利进行。

5. 退出评估,园区管理部门对企业的退出行为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退出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四、园区企业退出机制的实施流程。

1. 企业提交退出申请;2. 园区管理部门进行退出审批;3. 确定退出程序和时间安排;4. 完成相关清算和手续办理;5. 园区管理部门进行退出监督和检查;6. 进行退出评估和总结。

五、园区企业退出机制的保障措施。

1. 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对退出机制的认识和理解,促使企业自觉遵守退出规定。

2. 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园区企业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退出的程序和要求,为园区企业退出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3. 加强监督管理,园区管理部门加强对企业退出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退出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园区建设 运营模式

园区建设 运营模式

园区建设运营模式园区建设运营模式是指在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安排。

根据不同的参与主体和运营方式,园区建设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政府主导型模式:由政府负责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这种模式通常在行政主导型园区中较为常见。

政府可以提供一些税务代理、行政事务代理等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为园区提供招商代理费用和税费收取的优惠。

2. 市场主导型模式:由企业或私人投资者负责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这种模式下,园区的投资和建设通常更加市场化,运营管理也更加灵活。

市场主导型园区通常以盈利为主要目标,通过吸引企业入驻、提供优质服务等方式,实现投资回报。

3. 政府与企业合作型模式: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产业园区。

这种模式下,政府和企业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产业园区的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资源,企业可以负责具体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4. BOT模式(建设-运营-转让):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企业签订特许协议,由企业负责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在特许期内,企业可以通过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收取费用等方式实现盈利。

特许期结束后,企业将园区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5. PPP模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产业园区。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资源,企业可以负责具体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的局面。

这些模式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应根据产业园区的特点、发展目标以及参与主体的需求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产业园区资本运作方式和园区运营模式

产业园区资本运作方式和园区运营模式

产业园区资本运作方式和园区运营模式目录第一部分概况篇 (2)一、我国产业园区的常见资本运作模式 (2)二、产业园区通过资本运作进行的可持续发展 (3)第二部分经验篇 (3)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互助担保基金 (3)2、苏州工业园:发挥国有资本优势 (5)吴川:加大投资重在引民资 (7)耒阳:加强政银企沟通 (8)怀化工业园区:完善园银合作互动模式破解后发展地区工业园区建设资金瓶颈 (8)义乌第三代创意产业园区运营:“灵狮模式” (9)深圳文博宫文化创意产业园: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 (9)上海市工业园发展商务区发展态势和趋势 (10)第三部分制度篇 (12)杭州市信息服务业特色产业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 (12)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区域生物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 (14)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投融资发展暂行办法 (16)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管理暂行办法 (17)第四部分理论篇 (19)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思考 (19)第一部分概况篇经向有关部门的多位专家咨询,目前我国关于各类产业园区的行业管理是多头管理的模式,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行业监管部门。

在国家层面,产业园区的综合监管和指导由国家发改委来承担。

各专门的产业园区分别由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来负责政策指导、资格认定、日常监管和产业扶持。

目前,医药生物类产业园区主要由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来负责行业管理;高科技产业园区主要由科技部来负责行业管理,钢铁等工业生产型产业园区主要由工业与信息化部来负责行业管理;文化创意类产业园区主要由文化部来负责行业管理;物流产业园区主要由商务部来负责行业管理。

根据产业园区的实际运作经验和各地发展情况,产业园区的资本运作和园区运营主要有以下一些方式。

一、我国产业园区的常见资本运作模式产业园是世界各国发展地方产业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也是全国发展地方经济最有力的战略。

实践证明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产业园区这种形式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创造了局部的良好基础设施条件、聚集了科技和产业的资源,迅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园区运营管理模式

园区运营管理模式

园区运营管理模式
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因园区类型、地域特点、发展阶段等因素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区运营管理模式:
1. 政府运营模式:政府投资建设园区,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和运营,这种模式适用于行政主导型园区。

2. 投资运营模式:政府投资建设园区,然后通过房租、固定资产等作为合作资产,孵化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这种模式适用于投资主导型园区。

3. 服务运营模式:园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产业服务等,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产业升级,这种模式适用于服务主导型园区。

4. 产业运营模式:园区以某个产业为主导,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发展,这种模式适用于产业主导型园区。

5. 创新运营模式:园区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引进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等手段,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这种模式适用于创新主导型园区。

园区运营管理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园区的定位、发展目标、资源禀赋、企业需求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模式进行运营管理。

同时,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管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产业需求。

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方案

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方案

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方案一、引言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方案是指根据园区发展的需求和规划,提出了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方案和策略。

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方案的编制是为了有效地发展和管理园区,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和核心价值。

本方案旨在为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提供指导和规范,同时为投资方和园区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园区概况1.1 园区位置及周边环境本园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是一个极具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地区。

周边环境良好,气候宜人,适宜各类产业的发展和建设。

1.2 园区规划及土地情况本园区规划总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土地情况良好,多为良田和平整的地块,适合各类产业的开发和建设。

园区规划包括工业园、商业园、科技园、生态园等多个功能区,旨在实现产业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1.3 园区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交通、绿化等设施齐全,为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三、园区投资建设方案2.1 园区投资规划园区投资建设方案包括了园区的总体投资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

园区总体投资规划根据园区的规划和发展需求,确定了园区的总体投资额和投资分布,同时也考虑了各类产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情况,为园区的投资建设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年度投资计划则是根据园区的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每年的投资计划和重点项目,为园区的投资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支持。

2.2 园区土地开发项目园区土地开发项目包括了园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和建设。

工业园的建设重点是建设标准厂房和现代化生产线,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商业园的建设重点是建设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现代化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科技园的建设重点是建设研发中心和孵化基地,为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生态园的建设重点是建设公园和休闲场所,为园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环境和休闲空间。

从“投融管退”角度看产城融合项目盈利模式

从“投融管退”角度看产城融合项目盈利模式

从“投融管退”角度看产城融合项目盈利模式产城融合项目是指将产业和城市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一种模式。

在产城融合项目中,盈利模式是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投融管退”角度探讨产城融合项目的盈利模式。

一、投资阶段:产城融合项目的投资阶段包括两个方面的投资,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产业投资。

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城融合项目需要建设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设施。

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政府进行主导,通过政府投资、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进行融资,最终通过土地出让、收取租金等方式回报投资成本。

2.产业投资:产城融合项目还需要引入产业,通过引入企业、孵化器、科技园等产业载体,吸引企业入驻,提供土地、办公场所、资金支持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创新创业团队进入项目。

二、运营管理阶段:1.招商引资:产城融合项目的运营管理阶段,重点是吸引和引导优质企业入驻项目,通过开展招商活动、参加产业展览会、与行业协会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广项目,吸引企业入驻。

2.建设和运营服务:项目运营阶段需要提供各类配套服务,包括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安全保障、市政服务等。

这些服务可以通过出租房屋、收取物业费、提供保安服务等方式进行盈利。

3.政府扶持:政府在产城融合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在投资阶段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外,还可以在运营管理阶段给予企业减免税收、提供创业补贴、提供产业扶持资金等支持,鼓励项目发展并促进企业增长,同时政府可通过土地租赁、收取产权证书等方式回收成本。

三、退出阶段:1.售卖土地和房产:在产城融合项目开发完成后,政府可对项目所占土地进行出售,通过土地增值获得盈利。

此外,项目中的房产部分也可在项目成熟后进行售卖,获得收益。

2.资产证券化:产城融合项目的成熟运营阶段,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将项目中的资产打包成为投资产品,吸引投资者购买,通过证券交易获取资金回报。

3.资产运营权转让:在项目运营成熟后,产城融合项目可以将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整体或部分进行转让,将资产运营权从项目方转让给专业化运营机构,通过租金、管理费等方式获取回报。

产业园入驻退出流程

产业园入驻退出流程

产业园入驻退出流程Entering and leaving an industrial park is a significant process for any business. When a company decides to move into an industrial park, it signifies a new chapter in i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process usually starts with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the park management regarding the terms of the lease and other specific requirements.进入和离开一个产业园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当一家公司决定进驻产业园时,这意味着它的成长和发展迈出了新的一步,通常这个过程从公司与园区管理之间就租赁条款和其他具体要求进行协商开始。

Once the terms are agreed upon, the company can start the process of moving into the industrial park. This usually involves setting up the necessary infrastructure, obtaining permits, and ensuring that all legal requirements are met. The company may also need to undergo an inspe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facilities meet safety and regulatory standards.一旦达成协议,公司就可以开始进驻产业园的过程。

园区企业退出实施方案

园区企业退出实施方案

园区企业退出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园区企业退出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企业退出可能是因为经营不善、市场竞争激烈、产业升级等原因。

因此,为了有效应对园区企业退出,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

园区企业退出实施方案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园区内其他企业的正常运营,减少退出企业对园区的负面影响,促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实施步骤。

1. 企业退出调查。

在企业退出之前,园区管理部门应该对退出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其退出原因、资产情况、员工安置等相关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 制定退出方案。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退出方案,包括清算资产、安置员工、清理厂区等具体措施。

同时,要考虑退出企业对园区其他企业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3. 公示公告。

在退出方案确定后,园区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公示公告,向园区内其他企业和相关部门通报退出企业的相关情况和处理措施,确保公开透明。

4. 资产清算。

根据退出方案,对退出企业的资产进行清算,包括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确保退出企业的债权债务得到清偿。

5. 员工安置。

针对退出企业的员工,园区管理部门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就业转岗、再就业培训等帮扶措施,确保员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6. 厂区清理。

退出企业的厂区应当及时进行清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园区形象。

对于有环境污染的厂区,应当进行环境治理,防止对园区造成不良影响。

7. 风险防范。

在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退出企业可能带来的风险,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园区其他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总结。

园区企业退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园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管理部门应当科学合理地制定退出方案,加强风险防范,做好退出企业的资产清算和员工安置工作,确保园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园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区工业厂房的投资运营与退出模式N O.1园区工业厂房的投资运营模式工业地产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自身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行政的、市场的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工业企业聚集发展区或者称产业群集。

园区工业厂房作为众多产业的空间物质载体,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至膨胀和质量上的起步到整合升级等不同发展阶段。

在发展初期,园区工业厂房行业整体供不应求,只要提供有吸引力税收政策就能保证招商,同质化影响不大;但是,在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同质化问题导致公司以压低租金和售价的方式吸引招商,不利于提高工业地产整体收益。

虽然工业地产的各种产品构成复杂,在建筑类型、园区功能、园区配套和园区规划上都有不同。

在借鉴了国际经验以后,目前国内园区工业厂房产品模式的发展方向在逐渐向专业型低密度景观园区发展,工业地产的规划更为科学,园林景观更加美观、配套设施更为齐全,园区的功能也更为专业化,与其针对的产业构成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地价逐步攀升,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开发商投资住宅、商业等地产风险逐步加大,利润空间变窄。

工业地产由于具备土地成本较低、租售收入稳定以及收益率较高的特点,目前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这种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工业楼宇、工业厂房、研发楼宇为主要开发对象,集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地产开发形式,对于推动园区产业发展、企业集聚能力、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土地集约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家相关土地、销售、房地产管理等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未及时跟进等原因,工业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园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高质量发展要求园区通过自身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园区工业厂房模式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很好地将“地产、产业、城市”三者进行了有机结合,拥有比普通地产项目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园区工业厂房模式开展深入研究,并进一步设计出一套适合建安施工企业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发力点。

工业地产不同于商业地产,主要指对工业类土地使用性质的所有毛地、熟地,以及该类土地上的建筑物和附属物进行开发行为,其中工业用地性质是住宅、商服和综合类用地外的用地。

工业地产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厂房,指开发商建设标准厂房或者根据客户需要的定制建设厂房,而后进行销售或者租赁,这是工业地产的初期发展形式;另一类是工业园区,包括各种软件园、物流园、工业园、科技园、总部基地等,指由开发商根据规划要求,对园区内土地进行一、二级综合开发,形成集办公、科研、中试、产业于一体的集中楼群,并进行销售、租赁、管理和服务的开发形式。

目前,国内工业地产有四种开发模式,一是工业园区开发模式,指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进行,通过创造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条件营造园区与其他工业地产项目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然后通过招商引资、土地出让等方式引进符合相关条件的工业发展项目。

二是主体企业引导模式,是指在某个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获取一定规模工业土地进行投资开发,借助企业在产业中的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通过土地出让、项目租售等方式引进其他同类企业,完善园区产业链。

三是工业地产商模式,指房地产投资开发企业在工业园区内或其他地方获取工业土地项目,再进行项目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厂房、仓库、研发等房产项目的营建,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项目相关设施的经营、管理,最后获取地产开发利润。

四是综合运作模式,是指对上述工业园区开发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和工业地产商模式进行混合运用的一种模式。

园区工业厂房不仅可以为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将最大限度地聚合和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区域价值呈几何式增长,从而使土地与房产具有更加广阔的升值潜力与投资价值。

对于投资开发主体自身来说,园区工业厂房的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经济周期的对冲机制和稳定期,还能成为优质土地、优惠政策、中周期利润、相关业务的重要来源。

由于园区工业厂房的主要客户是企业和政府,其投资决策更加理性,对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相较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园区工业厂房的进入门槛更高,开发难度更大。

同时,由于园区工业厂房涉及融资、开发、服务、招商、产业培育、税收、G D P等众多因素,因此成熟的商业模式对园区工业厂房开发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主要有4种园区工业厂房投资运作模式,现简要概括如下:1.以产业物业开发租售为主的地产开发商模式地产开发商模式是指投资开发主体在工业园区或其它地方获取土地,以整体开发或订制式开发的形式建设产业物业产品(如产业综合体、总部综合体等),再以租赁、转让或合资等方式进行项目经营和管理,最后获取开发利润的模式。

此种模式的盈利主要通过物业出售、物业出租及提供入驻企业所需的基础配套服务和增值服务获利。

2.以P P P为主的产业新城开发商模式投资开发主体进行园区整体的规划设计、土地一二级开发、产业新城的运营等,通过房地产销售等方式盈利。

但是此种模式资金回收期长,且对于主体的要求较高,需具备极强的区域规划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3.以双轮驱动为主的产业投资商模式投资开发主体首先向社会资本募集园区开发基金,该基金不仅投向产业园区进行土地及产业物业开发,同时还投向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型创新企业,用投资的方式吸引大批创新企业入驻,产业投资在实现资本溢价的同时还带动园区资产增值。

此种模式的盈利主要通过租售物业、企业孵化及收取基金管理费等方式获利。

4.以基金运作为主的基金投资商模式通过发行工业地产基金的形式募集资金,收购合作物业后进行现代化改进并将改造好的物业回租给合作方,或者通过拿地新建工业物业的形式吸引潜在客户入驻,当工业物业的入驻率达到一定水平,每年能够产生可观而稳定的现金流时,通过发行RE I T s的方式对物业进行资本化运作,完成一轮的资本循环,进而从事下一轮投资。

此种模式主要通过物业资本化及物业租赁等方式回笼资金。

总体来看,对于建安施工企业而言,可采取如下运作模式:初始规划阶段,通过与政府、产业运营商、大型I P企业合作等形式进行产业选择;投资阶段,可以通过基金、银行贷款、夹层融资、企业债、中期票据等多种形式进行融资;招商引资阶段,借助自身资源优势、专业的产业运营商、大型I P企业等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并通过投资产业孵化基金、“房权换股权”等方式培育优质成长型企业;园区运营阶段,通过自身及产业运营商实现资产的升值,期间可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实现资金的提前回收。

整体投资的资金回收渠道多样,包括建安工程利润、物业租售、A B S、待孵化企业上市等多种方式。

关系产业能否最终落地,核心取决于招商与运营环节的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提供销售和服务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围绕产业招商落地层面,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寻求合作:联合大型I P企业,大型I P企业具备产业上下游资源和品牌影响力,不仅在前期与政府议价的过程中有优势,还能够大大降低后期招商和运营难度。

企业利用自身资源,联合大型I P企业拿地的过程中,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风险:成本把控:目前市场上联合I P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被联合的企业通过咨询费、产品购买、物业赠予等方式分食开发商利润,增加了招商的成本。

因此,双方谈判过程中应坚守我方底线,实现双方共赢。

资源到位风险:IP企业自身是否有足够大的影响力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被吸引企业的数量及粘性、产业结构层次、企业能否顺利入园等均需要进行风险把控,保证项目如期达成兑价要求。

通过引入专业的产业运营商进行合作,如亿达中国。

充分利用对方自身的产业资源和园区服务能力,为园区工业厂房项目提供专业化的招商服务,房企可以专注做自身擅长的房地产开发业务N O.2园区工业厂房的产业选择随着国家对产业发展升级转变,我国正在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基地,向产品与技术档次齐全、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制造基地转变,工业地产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发展起来的新兴地产行业。

目前,工业地产主要以工业园区开发为载体,通过将产业上中下游企业或者同类企业集中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提高品牌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条,同时发挥园区的技术、人才和政策优势,提升园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如国际工业地产巨头普洛斯投资建设的苏州物流园,园区内具有高质量、多功能的物流仓储设施,区内可提供一站式的通关服务,设有海关监管点,具备进出口通关、保税仓储、简单加工及包装、快速配送、货代运输、转口贸易及国内分销等功能,物流园现有客户包括欧莱雅、阿迪达斯、U PS、诺基亚、三星电子等知名企业,成为物流行业及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开发统一管理,可以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周边环境治理,提升服务能力,加大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同时通过园区内用地进行总体规划,园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有效避免了基础设施、研发设施、厂房、服务设施之间的重复布局,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由于工业地产发展迅猛,国家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未及时跟进,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可能影响工业地产的长远稳定发展。

产业选择决定了产业投资的大方向,是成功园区工业厂房投资的前提条件。

产业园区处于不同的区域,对于一线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发展高端化、高质化、绿色化、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性是主要诉求。

因此,一线城市政府早已开始对传统低附加值的大制造、高污染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或者外迁清退。

腾笼换鸟,引进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

二线城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爬坡期,既要保持自身快速发展,不断扩大G D P规模,进入或巩固国内一流城市行列,又要开始向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转型。

现状要求二线城市政府既需要放眼未来,努力引进“双高”产业,也不能排出现有传统制造业,防止动摇产业基础。

三、四线城市总体来看仍以提升城市经济基本面为核心。

一方面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核心城市外迁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引入高投资总额、高产值的重大产业项目,以此解决G D P、税收、就业等基础问题。

不同城市对于产业的诉求不同,造成投资开发主体引入的产业资源类型和能级差异巨大。

当前环境下,已经很难复制一类产业打遍天下。

投资开发主体需要读懂城市、读懂政府、读懂他们对于城市产业的诉求。

过去大部分投资开发主体主要是借园区工业厂房的名号低价、大量拿地。

随着政府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上述路径已经难以实现。

政府更多的要求企业以产业思维进行地产开发,在进行投资开发建设前,首先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国家政策支持、未来发展规划等确定适合当地的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