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公《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随笔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随笔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读书札记1.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概述自清朝末期以来,中国的学术界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学术研究逐渐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开始走向独立、自由的道路。

中国的学术界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和重要的学术成果,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学术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经学、史学等学科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新兴学科也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学科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体系。

中国的学术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陈嘉庚、钱穆等人的研究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学术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这一时期,学术研究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且为培养新一代的科技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学术界也在国际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示了中国学者的风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术界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术研究逐步摆脱了过去的束缚,开始走向独立、自由的道路。

中国的学术界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和重要的学术成果,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学术界也在国际上取得了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为世界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这本书通过对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全面梳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术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中国学者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推进学术研究、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1 学术史的定义与意义学术史是一门关于某一时期特定学科领域内的思想、理论、方法及其发展的历史研究。

它不仅记录了过去,更是当下学术现状的映射和未来学术发展的参照。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版》作为对中国近代学术历程的全面梳理,其定义下的学术史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历史沿革的简单记录,更是思想演变、观念变革、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平台和载体。

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试观梁启

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试观梁启

076《名家名作》·研究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明末以来近三百年中国学术的发展状况,为后人从宏观视角把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树立了典范。

探讨此书中的学术史观念和编写方法,有助于认识梁启超的史学思想与传统学术。

一、时代下的个体写作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期,承担着由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变的历史任务。

社会的新陈代谢,要求总结以往的文化成果,使其成为文化新陈代谢的养料,以实现整个文化传统的延续。

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1] 957之意即如此。

不同于以往由内生本土化力量实现社会转型,此次转型更多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这一时期,西学的传播使当时的学者在评估传统的同时引入了某些西方的价值和标准,却又不得不面对异质文化与本土价值之间的矛盾。

因此,这一时期的学者既要评估传统文化,又要将西方思想本土化,不然其理论思想势不可久。

梁启超“力主‘理学反动’说而以欧洲‘文艺复兴’比附清学,将‘以复古求解放’视为清学的特质”,“视顾炎武为从事‘黎明运动第一人’,视清初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学人为‘启蒙期’代表人物”[2],皆是出于这一目的。

五四以来,种种西方学说的传入与消寂,也无不与这一因素有关。

就个体而言,梁启超社会身份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特征。

少年科举登第,穷探帖括之学;继而师从康有为,意欲效法泰西变法以图强;后知改革之路不可行,又投身民主共和之事。

其身份经历了从传统的士大夫到改革者再到民主革命者的转变,与当时中国社会的转型同步。

这一过程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前途的认识和思考的不断深化,而梁启超也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时代命运的缩影。

梁氏身份定位的转变更深层次地表现出其思想的不断发展,而中西交融是其内在动力。

“晚清精英知识分子基本上完全根植于儒学传统,从儒学传统沿袭下来的那套独特的关怀和问题出发,回应着西方的冲击。

”[3]梁氏倡导中西结合,言:“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学术与文化:变迁、整理与再造——读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札记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人教091 陆琦杨07一梁启超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将目光投注到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即明清之际到民国初年的知识界,洞察学术演变中的潮涌和暗流,捕捉文化发展的大端与细节。

任公这一部讲义的第一节《反动与先驱》中开宗明义,指出其目的在于“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

”全书的结构就是在这一写作和讲演总目标的设定下组织、展开的。

从“纵”的时间流动来说,清朝三百年“学术变迁之大势”主要勾画的是前近代星空下中国知识思想界亦即“学者社会”翻涌着的内在思潮和鲜活着的外向特征;以“横”的共同时空的角度着眼,清儒之学术并非宋明时期朱子、王学的自然承绪和单纯膜拜,而因明清易代、儒林分化、西学输入和人心思变等因素综合作用发酵,以致破除旧障、别创新境,以新的学者、新的方法、新的眼光、新的精神开有清一代学术风气,导三百年文化发展之主流,终如伟大漫长的地质造山运动,于战火焚天、兵燹屠城的时代荒虚之中隆起一座座奇崛瑰丽之文化巨峰——其于中华数千年文化史之“贡献的分量和价值”重逾泰岳,殊具特色。

梁任公这部大书正是以这三百年的学术风云为线索,以明清至民初之学林诸巨擘大师为主体,纵论数百几至千种学者论著,为当时学生、后辈小子公允评述了清代学术各门类的成就,清晰勾划出清儒苦心孤诣用力之诸学科概貌。

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分十六节,计二十余万字。

通观全书,可以明显看出梁氏将十六节内容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大部分,着重论述了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讲至第四讲,凡四节。

在这几节中,任公擎笔指向清代学术变迁与当时政治环境、社会条件变化之影响(侧重于政治方面),将三百年间的学术流变总趋势提挈明。

他指出“这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1以及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支流“排斥理论,提倡实践”2,认为其有着“再开出一个更切实更伟大时代的先驱”之重要意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后感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后感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后感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后感(一)散章静嘉张读书笔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作者梁启超,又任公,斋于饮冰室。

由文首作者解释,这是一部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的讲义。

上追晚明,即清代学术的先河,下至民国十年,晚清学术之末,终始之间约三百年,故名《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说起来任公个人著作我之前读的不多,倒是在他列的国学入门书单指引下读过几本书。

但这样一个在近代有重要地位的大学问家,不论因为学术影响或者政治原因及其他,我们大多在心里对他有些印象。

学生梁实秋为任公写过一篇流传颇广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说任公上台讲课前第一句话是”启超是没有什么学问的”,说完眼睛上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真是谦逊而又自负的话。

先生他博学强记,讲课旁征博引能大段地背书,有时候卡住停下来用手指敲打着自己的秃头,学生们都紧张地屏息,直到他随后又流利地背诵起来。

更有趣的是,任公讲演到兴致高潮,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讲到《桃花扇》的”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任公当一众学生涕泪交错不能自己,学生们也被引入情境,心有所悟。

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任公在涕泪中又大笑了。

我看到有学者讨论治学境界说过一段话,其大意为如果忽略体认自得的实践而空谈理论,那就无法掌握学问的真谛,而就学术实践而言,如果只是研究阐明,不能用切至的功夫去体认终究无法得起真髓。

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才能有所得失,不作隔阂之论。

我想梁任公定是有足够的学问境界,怀陈寅恪所言”同情之了解”,才有如此动人的魅力。

所谓二流的学者看能力,一流的学者看胸怀,大致如此。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起首一节为《反动与先驱》先由明代阳明学末流讲起,王学自形成起一代代支流颇多影响甚大,从学术发展规律上来说每一学问发展缘起都有其生气勃发开阔明朗的时候,而后学问思想形成稳定便趋于陈腐衰微。

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有感

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有感

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有感机缘巧合之时看过一篇描写梁启超先生的文章,彼文别开生面,避开梁启超先生的学术成就不谈,光论先生的风趣幽默,谈及先生交有趣之朋友,过有趣之生活,作有趣之学问,入有趣之境界。

别的方面且不论,就“作有趣之学问”这一点,我初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时深有同感。

启超先生说,“趣味总是慢慢得来,越引越多。

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深入进去。

”,它打破我我对历史的一贯看法。

历史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我便一意孤行地认为它客观理性地不近人情,非十分理性的人学不好历史,感性的人估计会增添历史的主观性。

可是启超先生却能将复杂、深奥的学术史,以晓畅明晰的语言加以论述,且严谨准确,生动形象,可爱且深刻,真正能让人能读、能懂、读透。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原为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讲授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讲义,本书深刻总结了本时间内的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学术思想。

今人评价本书,多言它对于民国时期的学术研究具有“范式”作用,无论是从他经世致用、推崇高尚品德气节和创新思考等精神层面,还是恢宏建构、考镜源流、实事求是和严禁缜密的逻辑思维,或是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行文风格,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书中十六个个专题,分为三个部分,启超先生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基本要求出发,对对清朝学派学术渊源、代表人物、师承渊源后学、主要成就及其学术得失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全面深入的总结了近三百年的学术成果。

文章在保证准确把握清代学术人物思想特点的和学术特征,使得后学者对清代的学术源流、著名学者的治学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的前提条件之下,还做到了学术大师对于史料使用和文字运用的游刃有余、做到了一个有趣得灵魂的洒脱与精当、激情与辛辣。

读完文章,一个风趣幽默且学富五车的学者形象跃然跳动,微言大义尽在笔端。

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以诙谐的笔法串联起清朝清代学术发展的轨迹,不乏出类拔萃的优势,例如资料详实,论证严密,结论客观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内容赏析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内容赏析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内容赏析《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全书分为十六个章节,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条分缕析。

全书内容脉络清晰,文笔雄浑流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还提出并贯彻了“学术史”的四条规范,即:叙一个时代的学术,须把那时代重要各学派全数网罗,不可以爱憎为去取;叙某家学说,须将其特点提挈出来,令读者有很明晰的观念;要忠实传写各家真相,勿以主观上下其手;要把各人的时代和他一生经历大概叙述,看出那人的全人格。

这是继其以前著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第一次给我们一个‘学术史’的见解”后,又提出的学术史的撰写原则。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在梁启超生前未刊,其中《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四章,曾连载发表于1924年的《东方杂志》。

主要版本有1929年的上海民智书局本,1932年的中华书局版《饮冰室合集》本,1936年的中华书局单行本。

198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朱维铮校注本,以《饮冰室合集》本为底本,进行校勘和注释,与《清代学术概论》合编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全书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政治与清代学术的关系;各家学术的主旨以及清代学术的成绩。

首先第一部分,大致为书本内容的一至四章节,梁任公叙述了清代的学术源流及所受政治影响。

梁任公认为:清代的学术思想源头是汉学,和宋明的学术没有多大关系,不是理学的延续,而是反动。

在清初,中国的学术思想选择了一个与宋明完全相反的道路,发展成为经学考据学。

梁任公列举了明末清初反理学的五个方面:一是王学自身,刘宗周一派的“证人”主义,以“慎独”为入手反王学中的玄学;二是自然界,徐霞客、宋应星等对自然界的探索,表现出学者厌空喜踏实的精神;三是明末欧洲文化的传入,经世致用之学盛行;四是藏书刻书风气盛行,也是当时讲学的反动;最后一点是不仅在儒学,佛学方面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中国近300年学术史》读后感

《中国近300年学术史》读后感

Reflections on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a in the Past 300 Years"Reading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a in the Past 300 Years" was an eye-opening experience that provided me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rich and diverse academic tradition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three centuries. The book, written by Liang Qichao,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学术演变,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hundreds of academic works that have shaped the intellectual landscape of China.What struck me the most was the author's meticulous research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s. Liang Qichao not only provides a chronological account of the major events and trends but also delves into the intellectual thoughts and contributions of individual scholars. This approach allows the rea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cademic world and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time.The book also highlight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and society on academic thought. This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s particularly valuable as it allows us to see how academic developments are not isolated but are shaped by a wide range of factors.Moreover, the book's focus on Chinese culture and traditions is refreshing. In an era where globalization and Western influence are dominant, it is important to appreciate and understand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other countries.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a in the Past 300 Years"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and promoting one's own cultural identity.Overall, reading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a in the Past 300 Years" was an enriching experience that broadened my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The book's meticulous research,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and focus on cultural heritage make it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acade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阅读《中国近300年学术史》是一次开阔眼界的经历,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近三个世纪丰富多彩的学术传统。

1.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学术与文化:变迁、整理与再造——读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札记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人教091 陆琦杨17 一梁启超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将目光投注到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即明清之际到民国初年的知识界,洞察学术演变中的潮涌和暗流,捕捉文化发展的大端与细节。

任公这一部讲义的第一节《反动与先驱》中开宗明义,指出其目的在于“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

”全书的结构就是在这一写作和讲演总目标的设定下组织、展开的。

从“纵”的时间流动来说,清朝三百年“学术变迁之大势”主要勾画的是前近代星空下中国知识思想界亦即“学者社会”翻涌着的内在思潮和鲜活着的外向特征;以“横”的共同时空的角度着眼,清儒之学术并非宋明时期朱子、王学的自然承绪和单纯膜拜,而因明清易代、儒林分化、西学输入和人心思变等因素综合作用发酵,以致破除旧障、别创新境,以新的学者、新的方法、新的眼光、新的精神开有清一代学术风气,导三百年文化发展之主流,终如伟大漫长的地质造山运动,于战火焚天、兵燹屠城的时代荒虚之中隆起一座座奇崛瑰丽之文化巨峰——其于中华数千年文化史之“贡献的分量和价值”重逾泰岳,殊具特色。

梁任公这部大书正是以这三百年的学术风云为线索,以明清至民初之学林诸巨擘大师为主体,纵论数百几至千种学者论著,为当时学生、后辈小子公允评述了清代学术各门类的成就,清晰勾划出清儒苦心孤诣用力之诸学科概貌。

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分十六节,计二十余万字。

通观全书,可以明显看出梁氏将十六节内容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大部分,着重论述了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讲至第四讲,凡四节。

在这几节中,任公擎笔指向清代学术变迁与当时政治环境、社会条件变化之影响(侧重于政治方面),将三百年间的学术流变总趋势提挈明。

他指出“这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2 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1以及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支流“排斥理论,提倡实践”,认为其有着“再开出一个更切实更伟大时代的先驱”之重要意义。

浅析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浅析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浅析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作者:郭璐霞来源:《卷宗》2019年第06期摘要: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可以说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晚年研究清代学术的重要成果。

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梁启超十分重视社会政治环境对学术的影响。

他从清学是对宋明理学反动的角度全面总结了清代学术的发展状况,而这也正是他与钱穆同名作的最大差异之处。

关键词: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清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清代学者们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

一方面,清代学术上承宋明理学,总结了我国古代学术发展的成就,成为传统学术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清代学术下启近代学术,成为近代学术发展的源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清末民初,中华文明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击,遭受着空前的民族危机,古老的中华文明也日渐衰落。

由此,在民国时期,出现了整理国故运动,引发了一批学者研究整理清代学术的热潮。

其中,梁启超是研究清代学术最有影响、成就最多的学者之一。

梁启超研究清代学术的著作,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但此书并不完整,并且只有第八章论及清代。

第二个是《清代学术概论》,此书是他对清代学术发展研究的精要概括,作为一步纲要式的著作,侧重于“论”。

而第三个是《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发展做了比较完善的研究和总结。

与《清代学术概论》相比,《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更加侧重于“史”,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和充实,直到现在仍然作为我们研究清代学术和学术史的必读之作。

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此外,与钱穆的同名作著述宗旨也不相同。

1 重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梁启超十分注重整个社会政治背景对学术走向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从第一到第四章,梁启超以“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为题,主要叙述了明末清初的学术变迁及政治对其的影响,从政治角度指出了清代学术发展曲折的原因。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书笔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后感,急求2000字左右,谢谢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更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最早把西方史学与中国传统学术结合起来的学者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其重要的著作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等等,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先生在各大学任教期间关于明朝末年至中华民国初年(1623~1923)中国学术思想的变迁史演讲的讲义。

后来被整理成书,1926年由上海民志书店正式出版。

这本书介绍了清代学术理路与乾嘉汉学的具体成就,偏重于具体问题,详细论述了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清初各学派的建设和主要学者及其成就、清代学者整理旧学的总成绩三个大问题。

这本书的1-12章部分主要讲述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流派和风气的转变,利用详细的材料,揭示出明末清初学者们的治学精神,实在已开乾嘉考据之风气。

13-16章部分则是“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包括经学、小学及音韵学、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史学、方志学、地理学及谱牒学、历算学及其他科学和乐曲学。

梁启超讲义的语言平和亲切,他的博识和敏捷思维以及引用的典故都让原本枯燥的历史活跃起来了。

梁启超指出清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只可惜当时它的效用并没能尽量发挥;另外,其中还有一个支流,是“排斥理论,提倡实践”。

他以现代的理念研究传统学术史,总结近三百年来的学术成果、学术体系形成的过程和各个名学者的成就,凝聚着他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反思,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思索。

这不仅表现在他以清学为宋明理学的全面反动为理论基础来疏理清代学术史,还表现在他对西学传入和传统国学未曾讨论过的自然科学的关注。

梁启超曾说过:“学问之最大障碍物,莫过于盲目的信仰。

1.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

1.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

学术与文化:变迁、整理与再造——读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札记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人教091 陆琦杨0901081017一梁启超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将目光投注到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即明清之际到民国初年的知识界,洞察学术演变中的潮涌和暗流,捕捉文化发展的大端与细节。

任公这一部讲义的第一节《反动与先驱》中开宗明义,指出其目的在于“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

”全书的结构就是在这一写作和讲演总目标的设定下组织、展开的。

从“纵”的时间流动来说,清朝三百年“学术变迁之大势”主要勾画的是前近代星空下中国知识思想界亦即“学者社会”翻涌着的内在思潮和鲜活着的外向特征;以“横”的共同时空的角度着眼,清儒之学术并非宋明时期朱子、王学的自然承绪和单纯膜拜,而因明清易代、儒林分化、西学输入和人心思变等因素综合作用发酵,以致破除旧障、别创新境,以新的学者、新的方法、新的眼光、新的精神开有清一代学术风气,导三百年文化发展之主流,终如伟大漫长的地质造山运动,于战火焚天、兵燹屠城的时代荒虚之中隆起一座座奇崛瑰丽之文化巨峰——其于中华数千年文化史之“贡献的分量和价值”重逾泰岳,殊具特色。

梁任公这部大书正是以这三百年的学术风云为线索,以明清至民初之学林诸巨擘大师为主体,纵论数百几至千种学者论著,为当时学生、后辈小子公允评述了清代学术各门类的成就,清晰勾划出清儒苦心孤诣用力之诸学科概貌。

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分十六节,计二十余万字。

通观全书,可以明显看出梁氏将十六节内容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大部分,着重论述了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讲至第四讲,凡四节。

在这几节中,任公擎笔指向清代学术变迁与当时政治环境、社会条件变化之影响(侧重于政治方面),将三百年间的学术流变总趋势提挈明。

他指出“这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1以及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支流“排斥理论,提倡实践”2,认为其有着“再开出一个更切实更伟大时代的先驱”之重要意义。

浅析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浅析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浅析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作者:剧锦阳来源:《祖国》2016年第18期摘要: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世学者研究学术史提供了一种范式,其书论述了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的学术发展、学派源流、师承关系、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在学界的地位。

学术界也有很多关于此书的评析,尤其是对梁启超与钱穆同名书的比较研究更多一些,但我认为缺少对全书内容的介绍,因此写此文对书中的内容做了一个总结并对该书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梁启超清代学术内容提要成就不足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创作于1923年至1925年之间,原为其在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校任教时的讲义,是梁启超先生《清代学术概论》的姊妹篇。

这部讲义诞生在中国近代最动荡的时期,全社会各阶层都在奋力探索救国救民之出路,其主旨在于反对宋明理学空洞无用的抽象说教,注重科学和实践,对明末至清一朝的学术成果做了分门别类的介绍和总结,力图说明学术发展变迁的趋势和过程。

一、全书内容提要全书共分为十六章,我认为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反动与先驱”,这一章作者明确地提及“三百年”的明确界限,上溯公元一六二三年,下至公元一九二三年,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①,此外还有一个支流是“排斥理论,提倡实践”。

梁启超是新时期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改革者,不仅体现在戊戌变法上,更体现在他与时俱进的学术思想上。

明末清初,阳明学派明心见性、纯粹谈玄的空疏思想的弊端已经渐渐显露,我们不可否认其在两千年的学术史上的价值,但到后来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大反动的成功自然在明亡清兴以后”②,明末清初在学术界掀起了一阵务实的清风。

第二部分是第二到第四章,讲了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梁启超先生特别重视政治环境对学术的影响,如他在文中所述“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

此其语最妙于形容。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导读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导读

2007-1-29 21:38 回复
幻化者
0位粉丝
2楼
马克思主义史家侯外庐关于这一时段学术思想的研究是另一个明显的例子,侯先生先出版了两大本《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13 其书名与梁、钱二书接近。其后此书屡有改易,然1949年后各版本虽多在前书的基础上改写,却明显越来越偏重于接近“哲学”一线的“思想”,而原较注重的“学说”反倒淡化了(这或许是受到苏联学术倾向的影响);后出各衍伸版皆无“学说”二字,多称为“思想史”,甚至有径名为“哲学史”者。如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便是在前书基础上补充修改而成,不过略去了鸦片战争以后的原第三编。这一修改本后来成为侯先生主持的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中的第五卷。侯先生晚年回顾该卷的修订说:他“主要着力于增补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史的论述:十七世纪启蒙思想之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背景,以及十八世纪汉学兴起和十九世纪上半思潮变向的社会根源”。14
张之洞观察到的“经学讲公羊”是道咸“新学”的一个主要特点,经古文学与经今文学的区分和不同点甚多,24 但最基本的或许是以何种方式“见道”这一儒家关怀的根本问题:一主张读书先识字,字义明而经义明;一主张体会经之微言大义。冯友兰曾提出,清代之今文经学家所讲的义理之学“大与道学家不同”,盖“其所讨论之问题,与道学家所讨论者”有别。25 但寻求微言大义的今文家与偏重“义理”的宋学及诸子学仍有共性,钱穆就注意到,今文家宋翔凤晚年“深推两宋道学,以程朱与董仲舒并尊”。26 从社会史视角看三者在晚清并起,非常值得玩味。27
晚近言学术史者对今文家的态度差异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据此常可看出立言者的立场。一般情形下,受道咸“新学”影响者在经学中基本平等看待古文今文,甚或更重今文,这方面梁启超表现得更明显。而偏于古文一边的,则通常对乾嘉时的今文家尚承认其有所得,对道咸以后的今文家便多斥责其把学术搞乱。而章太炎等之所以反对今文家,除今古文家派意识外,也因他们特别不欣赏康有为引进西人宗教观念以树孔教之“创新意识”。戊戌前一年,章太炎便因“酒醉失言,诋康长素教匪;为康党所闻,来与枚叔斗辨,至挥拳”。28

浅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浅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未对 现实产生极 大的影响 , 第二个潮 流则 是起 伏不定 , 始 终未 占
主流。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另一个特色是在具体论 述清代各 门 学术 前先 以三篇的篇幅来对有清一代 的学术进行 高屋建瓴 的概
述, 并且将学术变迁和政治 的影 响联系起来 。
而单就《 学术史 》 中对 学术所 表现 出来 的见解而 言 ,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 术史》 的结构 因该是先 总领全文 , 对 清代 对清代学术的认识更为人所敬仰 。《 中 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中所
料和组织有些不 同。梁启超指 出, 这三百年 的学术主潮和趋势有 篇直接对 明代 思潮 进行 了鞭辟入里的探讨 , 并冠之以“ 反动与先 作篇名来 昭示 一个新 的学术时代 的到来。 两个方 面 : 一是厌倦主观 的冥想 而倾 向于客观的考 察 ; 二 是排斥 驱”
理论 , 提倡实践 。第一个潮 流所影 响的范围大多停 留在学术上 ,
【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5 1
真正值得大书特书 的是《 学术史》 中所体 现 出来 的梁启超 的 中国学术史兴起 于明清之际黄宗羲的《 明儒学案》 。此后 , 点 评 中国历代 学术 的著作层 出不穷 , 且愈 而详尽 。这一系列 以学案 学术思想 。中国传统学术史均 以王朝为断限 , 如《 宋元学案 》 , 《 两 出现的学术史大致将上至秦汉 ,下 至清中叶的中国传统学术加 汉三 国学案》 等等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论述 的为满清一代学 以分析 。 直至近代 , 1 8 4 0年以后 , 西学东渐 , 中国学术界思想出现 术 , 却没有用 《 清代 学术史 》 一 名而采用《 中国近三百年学 术史 》 翻天覆地 的变化 , 学者们试 图以新 的思维来审视 国学 , 梁启超 的 为题 , 这恰恰体现 了梁启超 的卓识。梁启超 自 称: “ 晚明的二十多 年, 已开 清学的先河 ; 民国 的十 多年 , 也可 以算 清学 的结束 和蜕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便是这一时代背景下 的产物。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记 载的时 间为 1 6 2 3 -1 9 2 3年 , 在 内 化 , 把最近三百年认做学术史上一个时代的单 位 , 似还恰当。” 这 种贯通 的学术史思 想符合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 。于是合 书第一 容方面 , 作者认为此书 的范 围与其《 清代学术概论》 差不多 , 但 材

近三百年中国学术史

近三百年中国学术史

近三百年中国学术史引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现代化。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学术也开始逐渐进入现代化的轨道,这一变革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从清朝晚期到现代中国三百年的学术史。

通过对中国学术从近代以来的变迁,揭示其在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第一章清朝晚期学术清朝晚期学术是中国学术进入现代化之前最后的一个阶段。

在积累了几千年的学术遗产之后,清朝时期,中国学术思想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清朝晚期学术思想主要包括“科举”、“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

科举考试是清朝晚期学术的核心,也是政治和社会体制中的重要部分。

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考生可以获得最高的名誉和最高级别的文官地位,成为官方的官员。

从整个政治、文化和社会系统来看,这个考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整个清朝晚期,科举考试成为固定不变的制度,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朝晚期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随着儒家思想的完全发展和改进,清朝晚期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高峰。

儒家哲学思想,尤其是传统儒家思想认为,社会的和谐和安定的最重要因素是道德和知识,而不是个人的力量。

这一思想意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政治和教育方面。

除此之外,道教思想也在清朝晚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与儒家思想不同,道教思想在伦理、心理等方面有完整的章节和体系。

在道教信仰中,人们寻求的是自我实现、精神升华、修道成仙等。

道教思想也可以帮助个人找到更高的生命价值。

第二章近代中国学术19世纪下半叶,近代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和变化,这种变化和变革也影响了中国的学术和思想。

近代文化运动成为近代中国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学术的面貌。

近代文化运动的核心是反对封建主义思想和朝臣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和现代化的思想。

基于近代文化运动,一批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如钱玄同、胡适、严复等开始崭露头角,成为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代表。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精彩摘录
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 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 其在我国自秦以后,确能成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 已。 佛说一切流转相,例分四期,曰:生、住、异、灭。思潮之流转也正然,例分四期:一、启蒙期;生。二、 全盛期;住。三、蜕分期;异。四、衰落期;灭。 凡当主权者喜欢干涉人民思想的时代,学者的聪明才力,只有全部用去注释古典 要而言之,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 因为晚明的二十多年,已经开清学的先河,民国的十来年,也可以算清学的结束和蜕化。 一阎百诗、胡东樵一派之经学,承顾、黄之绪,直接开后来乾嘉学派;二梅定九、王寅旭一派之历算书,承 晚明利、徐之绪,作科学先锋;三陆桴亭、陆稼书一派之程朱学,在王学与汉学之间,折衷过渡;四颜习斋、李 刚主一派之实践学,完成前期对王学革命事业而进一步。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变数
建设
学术
代表
经学
旧学
影响
学术史
梁氏
专著 学者
余波
中国
总成绩
黄梨洲
学派
附孙
史学
王昆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将近三百年的学术流变,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几百 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实为梁氏学术论著的代表之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上占有很 高的学术地位。
读书笔记
梁任公乃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梁任公一生著述宏 富,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公《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读书笔记一、反动与先驱明末学术主潮: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

一个支流是排斥理论,提倡实践。

宋元明道学产生的原因:一是六朝隋唐文化,灿烂活泼。

晚唐五代纷乱,人心厌倦,回归严肃朴素。

二是儒佛接触,禅宗与道学接近。

道家把儒家言建设在形而上学,即玄学的基础之上。

补充《大学》《中庸》《易经》对抗佛学。

王阳明后,反对派约三,其一张居正等事功派,其二王世贞等文学派,其三依附魏忠贤等势利派。

事功派、文学派与道学派由相轻到相攻。

道学派之东林、复社形成政党。

明亡以后,学者批评道学先生。

如李刚主、朱舜水、顾亭林、王船山、费燕峰。

王学的反动:一是自身的反动,如刘宗周,特标“证人”主义,以“慎独”,减少谈玄,是旧时代的结局。

二是自然界探索的反动。

徐霞客、宋应星。

但不代表整个时代。

三是明末欧洲历算学输入。

为第二次中外智识相接触,晋唐间佛学输入为第一次。

四是藏书刻书风气渐盛。

如焦竑、范钦、毛晋等。

五是晚明净土宗三大师。

一反禅宗束书不观之习,回到隋唐佛学途径。

二、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时代思潮:文化昂进。

继续的群众运动。

明朝灭亡:学者痛定思痛,为政治而做学问,政治绝望,乃做纯粹学者。

清朝统治政策:顺治元年至十年利用;顺治十一二年只康熙十年高压,操纵贰臣,江南奏销案、文字狱等;康熙十一二年后怀柔。

举荐山林隐逸、举荐博学鸿儒、开明史馆。

清代学术变迁:顺治元年到康熙二十年,前明遗老支配学界,对王学实行革命。

经世致用。

代表者: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朱舜水;康熙二十年之后,遗老大师,凋谢略尽,后起之秀,生长新朝,经世之学涉及时政,为文字狱禁锢。

趋于健实有条理,约有四支:阎若璩等之经学、梅文鼎等之历算学、陆世仪等之程朱学(介乎王、汉之间)、颜元等之实践学。

三、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科学发展戛然中止:科举制度、耶稣会内部分裂,早期教士抓住国人心里,教皇令禁拜祖宗,朝野震怒、耶稣会徒党胤礽,被雍正驱赶。

古典考证学独盛:自然现象考察一路因科学媒介人失去、传统学者看轻“艺成而下”之学问。

雍正、乾隆暴戾猜疑,如罗马教皇权盛时,学者埋首古典注释。

康雍以来,提倡宋学。

江浙标出汉学,至乾隆朝全胜。

四库全书:提要以官方形式表现思潮。

四库馆几为汉学大本营,提要是汉学思想结晶。

朝廷提倡之学风,为民间自然发展学风压倒。

乾嘉诸老:一为吴派,惠栋为代表,以信古为标帜,“纯汉学”;二为皖派,戴震为中心,以求是为标帜,“考证学”。

另有扬州派,焦循、汪中等,浙东派,全祖望、章学诚等,贡献在史学。

乾嘉学风:科学的古典学派。

贡献如:一是经书笺释,二是史料蒐补鉴别,三是辨伪,四是辑佚,五是校勘,六是文字训诂,七是音韵,八是算学,九是地理,十是金石,十一是方志编纂,十二是类书编纂,十三是丛书校刻。

乾嘉考证学。

清代300年文化的结晶体,合全国人的力量所构成。

凡是在社会秩序安宁,物力丰盛的时候,学问都从分析整理一路发展。

四、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古典考证学的衰落:乾隆以后,社会动荡,新兴常州学派,融合公羊家经学、阳湖派文学(桐城派转手加以解放),在乾嘉考证学基础上建设顺康间“经世致用”之学,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

新精神产生原因一是考证古典已被前辈做完,二是政府威权陵替,思想解放,批评政治、社会之风渐起。

但学界仍被“考证学正统派”把控。

此后咸同二十多年,江南文化糜烂。

思想界三条新路:洪杨之乱前后,三条思潮,一是宋学复兴,如罗泽南、曾国藩之交。

二是西学讲求,洋务、译书等。

三是排满思想,太平天国驱逐胡人旗号,此后同光间,思想界厌恶西教进而迁怒西学。

光绪年后,学问向荣。

考证学转向局部专项,如金石、元史、西北地理、诸子学。

清末积弱,政治剧变酿成思想剧变。

又因思想剧变酿成政治剧变。

黄顾朱王之“经世致用”,超汉学,超宋学,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

康有为等新学派,戊戌政变失败。

继而义和团、废科举等。

清末新思想运动中心移到东京,上海为转输。

主要潮流:一是梁启超等,鼓吹革命、无拣择地输入外国学说,谋中国过去善良思想复活。

二是章太炎等,种族革命,新考证学。

三是严复等,翻译英国功利主义派书籍。

四是孙中山等,社会主义。

另有范源廉风速成师范、速成法政,促进辛亥革命,掌控教育政治界。

清末三四十年,学界活力中枢移到“外来思想之吸受”,毛病是混杂与肤浅。

五、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王学明末与禅宗打成一片,东林顾宪成、高攀龙提倡格物以救空谈,为一次修正。

刘宗周提倡慎独以救放纵,二次修正中国完善的学术史从梨洲学案始。

学术史四个必要条件:一是叙时代学术,网罗各派。

二是叙某家学说,提挈特点。

三是写各家真相,不可主观。

四是概述时代生平,看全人格。

明儒学案合于四条件:一是以阳明学派为中坚,不抹杀他派。

二是独具只眼,从各人全集纂要钩玄。

三是正文叙述极忠实,不以他人话作自己注脚。

四是每案之前有翔实小传。

六、清代经学之建设顾亭林:反对向内的-主观的学问,提倡向外的-客观的学问。

行己有耻。

以坚强意志抵抗恶社会。

不流俗同化,用个人心力改造社会。

博学于文,反对宋明学者以谈心说性为学。

用客观工夫,讲求事物条理,越详博越好。

顾亭林治学:剧而不乱、老而不衰。

重实地调查。

以钞书为著书。

著述道德、矜慎虚心。

顾亭林在清学界位置:一在开学风,排斥理气性命之玄谈,专从客观方面研察事务条理;二曰开治学方法,如勤搜资料,综合研究,如参验耳目闻见以求实证,如力戒雷同剿说,如虚心改订不护前失之类皆是;三曰开学术门类,如参证经训史迹,如讲求音韵,如说述地理,如研精金石之类皆是。

独有他生平最注意的经世致用之学,后来因政治环境所压迫,竟没有传人!他的精神,一直到晚清纔渐渐复活。

至于他的感化力所以能历久常新者,不徒在其学术之渊粹,而尤在其人格之崇峻。

阎若璩:第一流学者,因一部《尚书古文疏证》。

学问之最大障碍物,莫过于盲目的信仰。

才知道经书有些也靠不住。

自此以后,今文和古文的相对研究,六经和诸子的相对研究,乃至中国经典和外国经典的相对研究,经典和野人之语的相对研究都一层一层地开拓出来了。

为近三百年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

胡东樵:破坏之功,过于建设。

破除迷信,廓清辞闢。

七、两畸儒王船山:与顾亭林是王学反动所产人物,能破坏且能建设,顾亭林建设近于科学的,船山近于哲学的。

船山哲学:一是认“生理体”为实有。

二是认宇宙本体和生理体合一。

三是这个实体即人人能思虑之心。

四是。

这种实体论,建设在知识论的基础之上,其所以能成立者,因为有超出见闻习气的“真知”在。

五是见闻的“知”,可以辅助“真知”,与之骈进。

为宋明哲学开一新路,因为知识本质、知识来源的审查,宋明人是没有注意到的。

顾亭林极端排斥哲理谈,最不喜讲“性与天道”。

船山不然,一面极力提倡实行,一面常要研求最高原理,盖认为有不容已者。

要解决人生问题,需先讲明人之所以生。

船山虽喜言哲理,然而对于纯主观的玄谈,则大反对。

船山的读通鉴论和宋论是史评一类书里最有价值的。

是有主义有组织的书。

朱舜水论学问,以有实用为标准。

八、清初史学之建设自唐以后,设官局修史,大抵凑杂成篇,漫无别择,故所成之书,芜秽特甚。

内中如欧阳修之五代史记、朱熹之通鉴纲目,号称为有主义的著作,又专讲春秋笔法,从一两个字眼上搬演花样,又如苏老泉东坡父子、吕东莱、张天如等被辈,专做油腔滑调的批评,供射策剿说之用。

宋明以来大部分人,除司马温公、刘原父、郑渔仲诸人外,所谓史学,大率如此。

到潘力田、万季野他们觉得,历史其物,非建设在正确事实的基础之上,便连生命都没有了,什么书法和批评,岂非都成废话,事实绝非靠空洞的推论和尖巧的臆测所能得,必须用极耐烦工夫,在事实自身上旁推勘,才可以得着真相。

他们的工作十有七八费在史料之蒐集和鉴别,他们所特别致力者虽在明史,但这种研究精神影响于前清一代史学界不少。

历代史表可以看出万斯同的组织能力,群书疑辨可以看出他的考证精神,读礼通考可以看他学问之渊博和判断力之敏锐。

梨洲很有些门户之见,万斯同一点也没有。

全祖望善论学术流派,最会描写学者面目。

对于野史,能用公平敏锐的眼光评定他们的价值。

他和梨洲的不同:第一梨洲虽不大作玄谈,然究未能尽免。

全祖望则无一字理障。

第二梨洲门户之见颇深,全祖望一点也没有。

宋元学案:特色一是不定一尊。

二是不轻下主观批评。

各家批评广搜入附录。

三是注意师友渊源及地方的流别。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著述动机含着无限隐痛。

一百三十卷几百万言合成一篇长论文。

自为书自注之。

眉目清晰。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治史应把许多事实连属起来比较研究,礼记“属辞比事,春秋之教”。

九、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王学反动,第一步则返于程朱。

杨园:轻名士。

辑录《刘子粹言》,矫正阳明之语。

认为“读此书使人长傲文过,轻自大而卒无得”“一部传习录,吝骄二字足以蔽之”。

陆世仪:著有《思辨录》。

不喜白沙、阳明之学,评论最公。

任公以为是最好的学术批评家。

陆陇其:极尊朱子。

王白田:有《朱子年谱》。

任公以为是“科学的研究朱子”。

清初依草附木朱派人独多而流品亦最杂。

假道学:孙承泽、李光地、方苞。

十、实践实用主义清代学术:程朱陆王之争→汉宋之争→新旧之争。

颜元:极力提倡“习”,用实地练习功夫。

讲学问重效率。

反对著书。

主张非力不食。

李刚主:主张通功易事。

书本上学问也不尽废。

以躬行为先。

颜李学派:否认读书是学问,尤其否认注释古书是学问。

否认用各种方式的文字发表出来的学问。

否认讲说是学问,尤其否认讲说哲理是学问。

否认静坐是学问,尤其否认内观式的明心见性是学问。

颜元认为读书令人愚弱。

反对读书,但不反对学问,认为两者截然无关,读书妨害学问。

反对宋明儒谈玄式讲学。

凡学而注重讲,无论讲什么,无论对错,已经错了路数。

颜元反对主静,提出“主动主义”。

颜李赞同主敬,但不赞同宋儒方法。

认为必从实行中经验得来才算真知识。

颜李学派看来,见理于事、因行得知,才算真的知行合一。

习斋之习,一是改良习惯,二是练习实务。

注重人格全部之磨练。

十一、科学之曙光历算学:受外来影响而进步,唐代婆罗门法、回回法、西洋历法。

王寅旭、梅定九梅定九成绩:一是确定了自利玛窦、徐光启以来建立的历学脱离占验,走向科学的观念。

二是历学史研究。

三是认定历学必须建设在数学基础之上。

四是科普走向显学。

五是不薄古不盲从新。

十二、清初学海波澜余录方以智:开清代考证学先河。

一曰尊疑,二曰尊证,三曰尊今。

《通雅》。

陈确:刘宗周门生,不喜欢理学。

考证《大学》晚出。

潘平格:敬即是心,而非敬以治心;心即是敬,而非主敬持敬。

费密:宋元学术革命急先锋。

但提倡注疏。

研究历史上学术变迁,认为宋学自南派衍来。

论宋儒之学剽窃佛道。

认为空言高谈有害政治。

反对宋儒禁欲主义。

唐甄:著《潜书》(《衡书》),刻意追摹周秦诸子,想要成一家之言。

学术从阳明入手,带点佛学气味,精心研究事物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