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期:中国学术史上抄袭争议
比较著名的剽窃案例
比较著名的剽窃案例剽窃是指将他人的作品、观点或者研究成果等以自己的名义使用或者抄袭的行为。
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剽窃现象,以下列举了一些比较著名的剽窃案例:1. 汪伦诗案:《汉乐府诗集》中的汪伦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剽窃案例。
汪伦在《乐府杂录》中收录了自己的作品,其中包括了其他诗人的作品修改后的版本,被指责为剽窃。
2. 席勒案:德国文学家席勒被指控剽窃了另一位作家的作品《都柏林人》。
席勒在自己的小说《纳豆斯和他的主人》中使用了大量与《都柏林人》相似的情节和对话,最终被判定为剽窃。
3. 罗兰案:法国作家罗兰被指控剽窃了另一位作家的小说《陌生人的午餐》。
罗兰的小说《红与黑》中有多处与《陌生人的午餐》相似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引起了公众的争议。
4. 格林案:德国作家格林兄弟被指控剽窃了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
格林兄弟在《格林童话》中收录了许多民间故事,并修改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这被认为是对民间文化的剽窃。
5. 卡迈克尔案:美国心理学家卡迈克尔被指控剽窃了另一位心理学家的论文。
卡迈克尔的一篇论文与另一位心理学家的论文相似度较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6. 爱迪生案: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被指控剽窃了其他发明家的创意。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等许多发明中受到了其他发明家的影响,被指责为剽窃。
7. 乔治·哈里森案:英国音乐家乔治·哈里森被指控剽窃了另一位音乐家的歌曲。
哈里森的歌曲《我生活在你》与另一位音乐家的歌曲《你生活在我》有相似的旋律和歌词,引起了版权纠纷。
8. 斯蒂芬·安德鲁斯案:美国记者斯蒂芬·安德鲁斯被指控剽窃了其他记者的报道。
安德鲁斯在自己的报道中使用了其他记者的独家新闻和照片,引起了媒体界的争议。
9. 姜文案:中国导演姜文被指控剽窃了另一位导演的电影《红高粱》。
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与《红高粱》有相似的情节和镜头安排,引起了观众的质疑。
10. 瑞典学术界剽窃案:瑞典学术界曾发生多起剽窃案。
科研处叶霖
五、泄密
违反国家和医院有关保密规定,未经医院科研主管部门 和项目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将应当保密的学术事项公开的, 为泄密行为。
维生素C泄密
大陆的“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通过鉴定,为国家重 大科技发明,这是人类需求极大、前景无比广阔的科学成果, 世界两大产业国瑞士和美国闻风而至,竞相出价要买下这项 技术专利。没想到,一星期后,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两国代表 “和气生财”,欢天喜地地回老家去了。原来这项专利便宜 到只值一本杂志的价钱!某学报将全部研制过程、细节、配 方、剂量刊登无遗。
107篇论文撤销事件,同行评议造假
事件回顾: 107篇论文 被撤稿
4月20日,Springer出版集团宣布撤销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 (Tumor Biology)》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6年的中国论文,涉及来 自中国的524名医生及医学生,涉嫌同行评议造假。撤稿第一单位的 77家单位中,不乏北大第三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复旦大学及其附 属医院等知名机构。
七、买卖论文
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及其团队进行了3年多专题研究后,日前披露,中 国买卖论文已形成产业,2009年规模达10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有 相当一部分论文存在部分或全文抄袭现象,值得反思。
八、其他违背学术界公认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
p 包括夸大、炒作个人学术成果价值,谋取不正当利益 p 虚报或重复申报同级同类奖项 p 滥用学术信誉,在参与学术评价活动中徇私舞弊 p 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学术研究活动 p 包庇他人的学术不端行为等行为。
三、私自署名
Ø 未参加实际研究或成果创作而要求在别人成果中署 名 Ø 未经本人同意而私自在成果及学术承诺中代其署名 的,是私自署名行为。
“史上最牛连环抄袭门”调查
有 了最 初 的发 现之 后 . 中大 学子 ” “
— —
吕继华 的论 文 涉嫌 整段 抄 袭檀 有的甚 至原封 不动
以 宋玉 萍 和 谢 芳 文 的论 文 为 例 . 尽 管 一个 是研 究 “ 痛人 工流 产术 后 的官 无
从 几 名涉 嫌 抄 袭 的医 生人 手 开 始 调 查 . 文 。 虽然在许 多地 方不 同 , 文章 主体部 但
抄 袭 c,最 终 E 不 仅 抄 袭 了 c 和 D . 同 存 在 学 术 不 端 行 为 的 医 生 达 7 0余 人 。
另一 篇 是 山西保 德 县人 民 医院 王弘 发 表在 《 用医技 杂 志) 0 7年 1 实 ) 0 2 O月第 1 4卷 第 3 O期 的 《 产钳 术失 败 7例 分 析》 文, 涉嫌 抄袭 中 大医 学院 李小 毛 、 沈宏
件 进 行 比对 。发现 没 有 问题之 后 . 出于 “ 好奇 ” .他们 查对 了 本 院部 分师 生 的文
章。
结 果有 了 意外 发现 。一篇 由四川 省 中 西 医 结 合 医 院 宋 玉 萍 等 发 表 在 四 川 《 用 妇 产 科 杂 志》 07年 8月 第 2 实 20 3卷
1 第 8期的 《 5卷 卵巢 子 宫内膜 异位 囊肿
// I医生于 上 世纪 9 0年代 发表 的 在 举报 材 料 中写道 。 犹豫 再三 ,他 们 ” “ 最 6 临床 分析 》 6例 一文 。 中 大学子 ” “ 比对后 认 为 .抄 袭 率超 过 9 %” “ 0 。 论 文 ,0多年 来被 不 同的医 生 反复抄 袭 。 终 决 定将 自己 的发 现公 之 于 众 。截至 目 1 结 果 出现 B 抄 袭 了 A, 又 抄 袭 了 B, 前 , C D 在这 份 不 断更 新 的举 报材 料 中 , 嫌 涉
“最牛论文抄袭”事件续抄袭者学位可能被撤销(精)
“最牛论文抄袭”事件续抄袭者学位可能被撤销网曝“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 两篇文章除“江苏”改成“山东”外几乎一字不改,被抄袭者系南京财经大学04级研究生“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的故事听多了看多了,但看到这样的抄袭还是第一次,这可是硕士论文啊。
”近日,一名正在撰写论文的大学生小萧在某社区发帖称,他在中国知网上下载的两篇硕士论文,整体框架完全一样,只把论文中的地名“江苏”改为“山东”,把江苏的统计数据换成山东的统计数据,其余几乎一模一样。
“这篇抄袭的论文几乎就是用替换键搞定的。
”这名网友将抄袭者称为“史上最牛抄袭者”。
最牛论文抄袭,整体复制只改地名和数据昨天下午,记者按照这名网友提供的信息,登录中国知网,分别下载了这两篇硕士论文。
网友认为是被抄袭的论文来自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省FEEEP协调度研究》,作者为该校统计学专业学生曾康宁;指导教师为胡荣华。
答辩日期为2006年12月27日,网络出版时间为2007年7月16日。
被指抄袭的论文来自东北财经大学的《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作者为该校统计学专业学生袁新,指导教师杨仲山。
该论文的答辩日期是2007年11月,网络出版时间为2008年3月19日。
对比两篇论文后,记者发现,正如网友所言,除了地名分别为“江苏”和“山东”,以及所涉及的不同统计数据之外,全文结构基本相同,包括中英文摘要、目录、文献综述、以及提出的对策也都相差无几,论文后附的参考文献内容和顺序一模一样。
从答辩时间以及网络出版时间来看,很显然是东北财经大学的袁新抄袭了南京财经大学的曾康宁。
谁为抄袭论文顺利过关负责?小萧在帖子里写道:“据我所知,不是说一般学校都要求导师对自己学生的论文严格把关吗?这是怎么把的关啊?自己学生完全抄袭了别人的论文导师都没发现?据我所知,硕士论文答辩前不是要送出去盲审吗?这盲审的专家就真是瞎审了?据我所知,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都有5个以上的专家吧,怎么就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抄袭的呢?眼下又将是各个学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了,不知道又将有多少篇抄袭的论文会轻松通过。
学术造假(马原)
产生原因
科技进步法规定有待细化
在违反科研诚信的法律责任方面,新科技进步法规定: “抄袭、剽窃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 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获得用于科学技术进步的财政性资金或者有违法所得的,由有关 主管部门追回财政性资金和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 或者单位主管机关向社会公布其违法行为,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 申请国家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和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是极具学术反腐 精神的,但是,这些规定的落实需要更为具体的法规和规章予以 细化。
你怎么看?
------4.1.4
你知道什么是学术造假吗?
学术造假是指剽窃、抄袭
、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 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 的学术腐败行为。 学术造假首先是一种违背 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 现,是一种学风浮躁和急 功近利的产物。
造假案例
1 2 3
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 上海大学博导论文抄袭事件 史上最牛抄袭造假
解
决
方
法
解决方法
第一,加强国民道德建设,树立 诚信为本的道德观念。通过道德 建设,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特别 是学术工作者加强了术道德良知 和学术道德自律能力。树立诚信 为本道德观念,使得学术研究更 加的真实可靠,也有利于学术工 作者抵制造假的带来的利益裙带, 进而不在拘泥于“好人主义”, 而是能够监督,制止,学术造假。 从而,遏制造假现象的泛滥。
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
贺海波“论文造假”
事发于一封检举信— —2008年10月11日中 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教 授、博士生导师戴德 哉意外收到了《国际 心脏病学杂志》副主 编函件,指称戴德哉 实验室投至该刊的一 篇论文与另一本期刊 上已发表的论文十分 相似。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我国学术界不端行为的事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违背学术伦理、规章制度以及道德准则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的正常运作,也对学术界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以下是我国学术界发生的一些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
一、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在学术研究中,抄袭是最为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
抄袭者往往将他人的研究成果以自己的名义发布,严重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识产权。
我国学术界也不乏抄袭现象。
例如,某位教授在其研究论文中大量引用了其他学者的观点和结论,但并未注明出处。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学术规范,也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
二、数据造假严重影响研究结果数据造假是另一种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
为了追求更好的研究成果,一些学者不择手段地篡改实验数据,使其符合自己的研究假设。
例如,某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一篇论文中宣称发现了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超强的光催化性能,但后来被揭发其实验数据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也对学术界的诚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三、论文买卖现象频发论文买卖是学术不端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一些学者为了追求学术声誉或者晋升职位,会购买他人的论文,以自己的名义发表。
例如,某位教授在个人的学术生涯中发表了大量的高水平论文,但后来被揭发这些论文实际上是通过购买他人的研究成果得到的。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的公正性,也扭曲了学术评价体系。
四、学术评审中的不正当行为学术评审是学术界中的一项重要程序,用于评估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然而,一些学者在学术评审中存在不正当行为,例如,利用个人关系或金钱交易来干预评审结果。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评审的公正性,也对学术界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以上只是我国学术界不端行为的一些典型事例,实际上还存在许多其他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
为了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学术界需要加强对学术伦理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
同时,还需要从制度上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加大对不端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学术界的正常秩序和良好声誉。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不断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事例,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下面将列举几个典型的事例,以揭示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和问题。
造假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突出问题。
学术造假是指在学术研究中故意伪造数据、篡改研究结果或抄袭他人成果等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如,某位教授在发表论文时,为了增加论文的引用次数和影响力,故意伪造了实验数据,结果被其他学者揭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谴责。
这种学术造假的行为不仅玷污了个别学者的声誉,也对整个学术界造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抄袭现象也在我国学术界屡禁不止。
抄袭是指在学术研究中未经授权或引用他人成果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也严重违反了学术规范和道德。
例如,某位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大量抄袭了他人的研究成果,结果被指责为学术不端行为,导致其毕业资格被取消。
这种抄袭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创新和进步,也削弱了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声誉。
学术腐败现象也在我国学术界存在。
学术腐败是指在学术研究中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方式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
例如,某位学者在评审学术论文时,利用职权向他人索取贿赂,以换取论文发表机会。
这种学术腐败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和形象。
学术不端行为还包括学术恶意竞争、论文代写、论文代表性不符等。
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学术规范和道德,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面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规范学术行为。
首先,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增强学者的学术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建立健全学术评价体系,减少对论文数量和引用次数的过度追求,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加强学术监督和惩处机制,对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形成有力的震慑。
最后,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者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匪夷所思,两中国学者抄袭国外博士论文,几周内连发表9篇SCI
匪夷所思,两中国学者抄袭国外博⼠论⽂,⼏周内连发表9篇SCI 打开⽹易新闻查看更多图⽚近⽇,著名学术打假⽃⼠Elisabeth Bik博⼠发现了⼀系列匪夷所思的论⽂抄袭案例。
两位主⼈公分别来⾃于南京某中医药⼤学和徐州某中⼼医院。
Bik博⼠发现,这两位不仅仅都姓Zhang,还共剽窃的内容。
这9篇论⽂都包含了抄袭/剽窃的内容享了9篇论⽂。
⽽这Bik博⼠之所以认为这是明显的抄袭,是因为有⾜够的证据。
举例如下,除了参考⽂献插⼊格式不同,这些论⽂与别⼈的论⽂⼏乎都⼀样。
credit:Elisabeth Bik原来是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或新加坡国⽴⼤学的博⼠学位论⽂。
这些论都是可以在线获得的,在2013年⾄2015年发表。
⽽两位抄袭者则在2016年,代替作者把这些论⽂发表出来,只是署上他们⾃⼰的名字。
这样太容易了吧。
这9篇论⽂是从8篇博⼠论⽂⾥抄袭来的,其中有⼀篇博⼠论⽂被分为两部分分别发表。
⽐克博⼠觉得,可能是因为两位抄袭者觉得,这么好的论⽂,只发⼀篇SCI太可惜了。
这些抄袭的论⽂发表哪些杂志了?这9篇论⽂都在Spandidos集团的期刊上发表,包括8篇发表在Oncol Lett, 1篇在Exp Ther Med。
Bik博⼠除了确认两位作者是抄袭,也同样对该杂志社产⽣质疑。
⾸先是因为,这个杂志的出版集团本⾮良民。
在40本杂志的论⽂图⽚相似度⽐较中,Spandidos期刊集团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以12.4%的⽐例⾼居榜⾸,遥遥领先。
from:https:///content/7/3/e00809-16⽽Bik博⼠对该出版集团的其他三本杂志Oncology Letters、Oncology Reports及Experimental and图像有重复。
Therapeutic Medicine的分析显⽰,论⽂中论⽂中14%图像有重复两位作者在⼏周内就向⼀个期刊投稿8篇,除了这⼏个杂志质量本⾝就堪忧之外,Bik博⼠更多的质疑点是:两位作者在⼏周内就向⼀个期刊投稿这个异常的速度竟然没有编辑注意到这个异常的速度竟然没有编辑注意到。
学术造假案例
学术造假案例
学术造假案例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这些造假行为不仅
伤害了学术诚信,也扰乱了学术秩序,给科研领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
影响。
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学术造假案例。
1. 论文抄袭
论文抄袭是学术造假的一种常见行为,指作者剽窃他人的作品或研究
成果,未经允许就以自己的名义发布。
2015年,中国知名高校武汉大
学一篇论文被指控抄袭,该篇论文作者在文献综述部分直接复制了其
他论文的内容,并没有标注引用源。
抄袭行为不仅侵害了知识产权,
也违反了学术诚信原则,需要严加惩处。
2. 数据篡改
数据篡改是指作者恶意篡改数据实验结果,以达到假设猜想的目的,
旨在掩盖研究结果的真相。
2012年,“克隆人”乌鲁木齐某医院大胆
公布了两名“成功克隆人”的研究成果,但在接受调查后,该医院却
因严重数据篡改而备受指责。
数据篡改不仅涉及到学术诚信,更涉及
到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需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3. 发表重复论文
发表重复论文旨在增加发表数量及提升发表质量,这样的行为不仅违
反了学术规范,也违反了学术诚信。
曾有研究人员在不同刊物上发表
了多篇化学相关的论文,但其实这些论文基本都是同一篇论文,只是
修改了一些细节。
这样的行为会使得评估科研工作者成果的标准失效,对于学术领域的责任更要不容忽视。
总之,学术造假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影响程度必然给不能被低估。
各界人士要高度重视学术诚信、维护学术秩序,尤其是对于那些损害他人权益的学术造假行为,必须严厉查处,以维护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学术剽窃案例
1.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案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办公室收到举报,反映北京某研究所刘志华在其申请的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102746)中,盗用他人论文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
经调查,刘志华在2011年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盗用他人发表的论文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提供了虚假信息。
结果:经2013年5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四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三十四条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决定:撤销刘志华2011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序列特征的药用植物丹参等叶绿体全基因组比较研究”(批准号81102746),追回已拨经费;取消刘志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4年(2013年5月29日至2017年5月28日);给予刘志华通报批评。
案例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办公室收到举报,反映四川某高校万昌秀等出版的专著《材料仿生与思维创新》第189页到191页抄袭他人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生物启迪的双重仿生表面的构筑及其抗生物粘附作用的研究》“项目的立项依据”部分。
经调查,万昌秀抄袭他人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披露未公开的与评审有关的信息,违反科学基金保密规定。
结果:经2013年5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四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审议,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三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决定:取消万昌秀项目评议、评审专家资格;给予万昌秀通报批评。
案例三: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报,在2007年第6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上,陈湛匀发表论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研究》,全文约9100字,其中抄袭2300字,抄袭率约25%.同时发现,在2007年5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四因素模型视角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研究》的论文,约5500字中抄袭1660字,抄袭率超过30%.这两篇论文,均为陈湛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跨国投资战略》阶段性成果。
张凤举与鲁迅“抄袭”公案
张凤举与鲁迅“抄袭”公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被指认为是“抄袭”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的始作佣者究竟是谁?迄今为止的鲁迅研究专家大都将自己的研究视线投向这一桩文坛公案台前幕后的两位学者陈西滢、顾颉刚。
而大大忽略了当时名气不大但与鲁迅、陈西滢、顾颉刚皆有关系的北京大学教授张凤举。
《中国小说史略》作为一部开拓学术新领域的著作,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小说历史研究的深刻认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而就是在《中国小说史略》出版稍后,鲁迅与北大教授、《现代评论》杂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的陈西滢发生了冲突。
因为女师大风潮,陈支持他的无锡同乡、女校长杨荫榆且站在时任教育总长的章士钊的立场上;所谓“某籍某系”,所谓“绍兴师爷”等等是陈西滢攻击鲁迅时所使用的核心词汇之一。
按照顾颉刚之女顾潮所著《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中的陈述,是顾颉刚将《中国小说史略》有抄袭之嫌的说法讲给陈西滢听了,陈将其在《晨报副刊》上以《西滢致志摩》的名义公布,鲁迅以《不是信》在《语丝》上回应了陈西滢的攻击。
而实际上,顾颉刚是不具备学理条件将鲁迅与盐谷温的著作做比较的,而他唯一的资格是追随胡适以至开罪鲁迅,这就极有可能将不利于鲁迅的说法传播给鲁迅的论敌们。
为什么说顾颉刚不具备学理条件将鲁迅与盐谷温的著作做比较呢?因为顾虽然是北京大学哲学门毕业生,在当时以《古史辨》骤得大名,但他不懂日文,不会说日本话,这就决定了顾颉刚不可能将没有中文译本的盐谷温500多页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与鲁迅的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作一比较;顾颉刚是以古史研究、考据学而知名学坛的,他的学术兴趣虽也在文艺领域,但只是在歌谣、民俗学这一层面,“史”的意味要浓厚得多;纯粹的文学创作之于顾颉刚,是缺乏的,也是不与闻问的。
语言相隔、研究异趣,说明顾不可能是鲁迅“抄袭”说的始作佣者,而只能是这一流言的传播人。
与鲁迅论战的陈西滢的学术背景在欧洲,他是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
与鲁迅一样,陈西滢也不是科班读文学专业的。
北大博士被曝剽窃国外论著 多段一字未改(2021年北京翻译学院)
北大博士被曝剽窃国外论著多段一字未改(2021年北京翻译学院)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近日的一纸公告,将一名北大原历史系博士生置于学术抄袭风波中。
公告称,已从北大毕业的历史学系博士生于艳茹在《国际新闻界》发表的论文涉嫌剽窃一国外论著,决定5年内拒绝于艳茹的投稿。
昨天,北大历史系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组织专家调查。
两论文发表相差____年于艳茹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发表于《国际新闻界》____年第七期,当时,她还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介绍,今年五六月,同校的一个研究外国历史新闻史学者在翻阅资料时,发现于艳茹的这篇论文涉嫌抄袭一本国外论著内容,便向《国际新闻界》举报。
据了解,被抄袭的论文发表在1984年第4期《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上,作者署名Nina R.Gelbart。
陈力丹说,接到举报后,编辑部请懂外语的人与原版图书进行对照,发现于艳茹在论文中大段翻译Gelbart的论文,直接采用Gelbart引用的文献作为注释。
编委会认为,于艳茹行为已构成严重抄袭。
因问题严重,编委会决定首次以《国际新闻界》编辑部名义,专门发布《关于于艳茹论文抄袭的公告》。
公告中称,将抄袭情况通报于艳茹的相关单位,联系相关文献收录机构,删除该文电子版,并5年内拒绝于艳茹的投稿。
北大将重新审查该论文《国际新闻界》官网上,编辑部还添加了于艳茹和Gelbart论文的链接,并用黄色标注了于艳茹具体抄袭的内容。
记者发现,在于艳茹发表的7页论文中,除第一页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没有被标注黄色外,其余6页均有标注,且有多处段落甚至一字不改,直接按照原文翻译。
其中第三页,只有不到两行字没有标注黄色。
在引用文献中,两条涉嫌直接抄袭。
据了解,于艳茹曾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工作奖,是北大历史学系____级博士研究生。
去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文化被抄袭的事例
中国文化被抄袭的事例中国文化是一个深受世界认可的文化,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被人们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然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也成为了被人们盗用和抄袭的对象。
本文将列举一些中国文化被抄袭的事例,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工艺品被抄袭中国拥有悠久的工艺品传统,如刺绣、剪纸、景泰蓝、瓷器等,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然而,这些传统工艺品也成为了被抄袭的对象。
比如,在日本,许多商家将中国传统景泰蓝作为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侵犯了中国文化产权。
这种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外界对中国文化的长期认知不足,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国内文化保护体制不足有关。
许多传统工艺品制作技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导致其易受抄袭和侵犯。
二、中国传统服饰被抄袭中国传统服饰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之一,比如汉服、唐装、旗袍等。
然而,在国际上,这些传统服饰也被抄袭和侵犯。
比如在日本,一些时尚杂志会将中国传统服饰拿来当做“时尚元素”进行创作和推广。
这种现象背后同样与国际上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不足以及国内文化保护措施的不足有关。
此外,一些文化创意企业也缺乏创意,往往通过“抄袭”中国传统元素来赚取不义之财。
三、中国文化符号被侵权中国文化符号也成为了被侵犯的对象,比如在国外,一些商家会将中国传统的龙、凤、熊猫等图腾作为商标,这也导致了中国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被剽窃。
这种现象背后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完善有关。
中国文化符号的保护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本投入,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产业的经济运作。
四、中国电影被模仿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突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海外的影片在剧情、人物设定等方面抄袭中国电影。
比如,美国电影《寻龙诀》就抄袭了中国电影《捉妖记》的情节,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种现象与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成熟度有关。
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确保电影的“原创性”。
近五年学术不端案例
近五年学术不端案例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层出不穷,给学术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困扰。
以下是近五年来一些引起广泛关注的学术不端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学术造假、抄袭、篡改数据等不端行为。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
2014年,北京理工大学的时间物理研究中心教授彭庆福涉嫌伪造研究数据,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在SCI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虚假的学术论文。
这一事件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彭庆福因此被开除并受到法律追究。
201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盛昌伟在其硕士论文中使用了大量抄袭内容,其中涉及40篇被他抄袭的研究论文。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根据调查结果,撤销了盛昌伟的硕士学位,并展开了进一步的整改措施。
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文亮涉嫌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其团队在多个研究项目中伪造了数据、篡改研究结果以及虚假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等。
这一事件震动了学术界,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专门调查组,最终对涉案人员进行了处理。
2018年,复旦大学副教授钟南山涉嫌抄袭文章一事引发热议。
这起事件被认为对心理学学术界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得人们对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孙丰文因涉嫌学术不端,其多篇论文被曝光存在数据篡改和重复发表等问题。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学术界讨论,并引发了对学术研究机构的审查和改革的呼声。
这些近五年涉及学术不端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但却足以阐明学术不端问题的严重性及对学术界造成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不仅败坏了学术诚信,也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声誉和公信力。
为了维护学术界的正常秩序,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遏制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首先,学术界需要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学术道德评审制度,加强对学术成果的审核和评估,对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及时进行处理。
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分析
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分析一、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
1. 事件经过。
您知道翟天临不?这哥们儿以前可是娱乐圈里挺火的演员呢。
结果呢,在一次直播互动的时候,他干了件特“蠢”的事儿。
他在直播里问出了“知网是什么东西啊?”知网啊,那可是大学生、研究生写论文查资料的重要平台,就像战士的武器库一样,搞学术的几乎没有不知道知网的。
这一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大家就寻思着,你一个号称读过博士的人,咋会不知道知网呢?然后就有人开始深挖他的学术成果。
这一挖可不得了,发现他的论文存在严重的抄袭问题,他那论文就像是用东拼西凑的补丁缝起来的破布,好多内容都是抄别人的。
2. 影响。
这事儿可闹大了,对学术界和娱乐圈都产生了超级大的震动。
在学术界呢,这让大家对博士学位的含金量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就好比你一直以为金子是纯金的,结果发现里面好多都是铜块冒充的,那大家肯定对整个黄金市场都不放心了啊。
对于那些辛辛苦苦做研究、写论文的学生和学者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在娱乐圈,翟天临的形象也是一落千丈,以前那些找他拍戏的导演啊,品牌找他代言的商家啊,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他的演艺事业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直接从天上掉下来了。
而且这件事之后,各个高校也开始对论文审查更加严格了,就像突然拉紧了缰绳的马,以前可能有些松松垮垮的审查制度一下子变得严格起来,这也算是他这个负面事件带来的唯一一点正面作用了吧。
二、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造假事件。
1. 事件经过。
小保方晴子在日本那可是曾经被捧得很高的女科学家呢。
她宣称自己发现了一种神奇的STAP细胞,这种细胞据说有着很独特的性质,可以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能够在酸性环境下变成各种细胞。
这消息一出来,整个科学界都沸腾了,就像平静的湖水里突然扔进了一颗大炸弹。
大家都特别兴奋,觉得这要是真的,那可不得了,说不定能在医学领域掀起一场大革命呢。
可是啊,很快就有人发现事情不对劲。
其他实验室按照她公布的方法怎么都做不出同样的结果,就好像你按照菜谱做菜,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马桥事件_模仿说_背后的实质-东方艺术199703
马桥事件: ■李少君 近来,先是由张颐武别有用心地认定韩少功的长篇新作《马桥词典》“模仿”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还说“我的意见不是针对韩少功个人”,“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如何超越‘模仿’走向更具创造性的阶段”,“让我们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而努力”(见《羊城晚报》1997年1月13日),接着,更是各种奇谈怪论纷纷出台,譬如有人更是搅混一锅水,称新时期以来文学全属“模仿”,并更进一步称“评论家吹起来没有边,给人印象是中国文学繁荣得不得了。
实际上,中国文学这些年来,精品很少”。
在文中,还悲观地宣称“我们能讲出的每一句话,差不多都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说过了”。
另外,还有文章说,中国文学史就是对西方文学的“一部模仿史”……这些看似有理的说法,在普通读者中间造成了思想的混乱与学术的欺骗,给人的印象是中国知识分子和作家们毫无创造性和创造力可言,中国文化毫无独特性与前途可言。
我个人认为:这股风潮如此大规模的蔓延和渗透,实际上表明了在一小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和学者中间,存在着一种“文化悲观主义”(套用张颐武的“扣帽子”的方式)的自卑心态,并有滑向“文化投降主义”的危险。
首先,我们要来搞清楚一个文学概念,什么叫“模仿”?根据《辞海》解释,模仿就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按一般的理解,“模仿”是没有任何创造性与独特性可言的,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模仿”是刚开始学习写作的青少年的阶段,而张颐武将“模仿之作”的帽子扣在一部被众多作家评论家推崇的《马桥词典》上,则不啻是对韩少功本人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贬低,至于称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对西方文学的“一部模仿史”,就更非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是骨子里暗藏自卑的“文化悲观主义”的作祟。
众所周知,新时期文学起步之初,可能有过较多的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但即使如此,仍然有着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等这样富有中国本土独创性的小说作品,而且即使有着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也丝毫无损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
(完整)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题库最最完整版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题库一、填空题1 1975年,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撰写的一书(《动物解放》),用大量残酷的动物实验案例展示了受试动物所遭受的巨大痛苦. (填空 ) p2282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大学教授一年必须有(9)个月时间为学校效力. (填空 )p1763 对研究参与者的风险评估包括伤害、隐私、保密和研究方法的设计。
4 工程师作为一种专业角色有其角色—责任,它又可分为(义务—责任)和(过失—责任)。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12月10日。
(填空)p3106 科技的专业目标大致分为(知识性)目标和(应用性)目标。
(填空 )p877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开放性的累积活动,新的科学发展是对旧有知识传统的(继承、发展、超越_)。
8 科学精神气质中的(公有性)原则要求科学家公开科研成果,即科学家只拥有科研成果的优先权,而不享有占有权。
579 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可分为(预防的)基本伦理原则和(倡导的)基本伦理原则。
(填空 )p10410 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可分为尊重与无害基本伦理原则和客观性与公共福祉优先基本伦理原则。
11 科学哲学家库恩将科学发展划分为(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
4912 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制度包括调查方式、(调查机构)和(调查程序)。
P31913 科研不端行为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处理的责任主体有(申请者)、评议评审者、(研究者)、项目依托单位、项目推荐者。
(填空 )P31814 美国的实验动物立法有(动物福利法)、《实验动物饲养与管理指南》、《人道主义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的公共卫生服务方针》等。
(填空 ) 23515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中,尊重个人包含的道德信条有:一是个人享有(自治权),二是保护丧失(自治力)的人。
14116 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研究伦理原则包括(尊重原则)、风险(伤害)最小化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填空)p21217 现代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古代抄袭的例子(一)
古代抄袭的例子(一)古代抄袭的例子1. 《孙子兵法》与《六韬》的关系•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兵法著作之一,由孙武所写。
•然而,在《六韬》中,也出现了与孙子兵法相似的内容。
•《六韬》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军事理论书籍,被认为是孙子兵法的前身之一。
•孙武可能借鉴了《六韬》中的一些观点和思想,并加以改进,最终形成了《孙子兵法》。
2. 《论语》与《庄子》的对比•《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录,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观点。
•而《庄子》是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主要探讨了人生哲学和自然观。
•尽管两部书的内容有所差异,但在一些观点和思想上存在相似之处。
•这可能是因为庄子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影响,从而在其著作中出现了一些相似的观点。
3. 《资治通鉴》与《春秋左传》的联系•《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历史家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从周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
•与之对应,《春秋左传》是古代史书《春秋》的一种注释,着重记载了鲁国的历史。
•尽管两部书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资治通鉴》中对于《春秋左传》的引用和依赖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说,《资治通鉴》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春秋左传》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补充。
4. 《礼记》与《仪礼》的关联•《礼记》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包含了许多关于礼仪的内容。
•《仪礼》是古代礼仪制度的规范,是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总称。
•尽管两者都涉及礼仪,但《礼记》在一些章节中明确引用和解释了《仪礼》中的规定和条例。
•可以说,《礼记》是对《仪礼》的阐释和补充,起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礼制的作用。
以上列举了一些古代抄袭的例子,并对每个例子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这些例子表明,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借鉴和引用前人的作品和思想,进行创作和创新,从而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然而,抄袭并不意味着没有创造力,相反,通过对前人的借鉴和理解,创作者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创造出新的作品和思想。
对于现代创作者来说,学习古代的抄袭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和思维方式。
老教授痛击学术剽窃赢回著作权
老教授痛击学术剽窃赢回著作权
辛汶
【期刊名称】《法治与社会》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 2006年1月27日,《天津日报》第3版刊登了一则致歉声明,内容为"周宝珠先生:我对在2004年4月未征得您同意将您的《略论吕惠卿》一文易名为《吕惠卿论》收录在《求是集》中所造成的侵权事实,深表歉意."落款为沈履伟,2006年1月25日.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辛汶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北大一副教授剽窃被解聘涉及20篇学术文章 [J],
2.浅析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著作权法规制——以著作权法规定的剽窃为例 [J], 王尧
3.就剽窃事件致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叶中教授的公开信 [J], 王天成
4.再论治理学术不端刻不容缓——评周叶中教授学术剽窃事件 [J], 杨玉圣
5.如何遏制学术腐败?——从北大王铭铭教授学术剽窃案谈起 [J], 黄安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大讲堂第77期实录中国学术史上抄袭争议精彩观点:之一:我的眼界所及,无论是作为汪晖的研究对象的鲁迅先生,还是指导汪晖写作《反抗绝望》的博士导师唐弢,在抄袭与剽窃问题上,都曾经留下过迄今为止依然没有得到澄清的类似瘕疵。
之二:傅斯年揭发马叙伦抄袭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后,马叙伦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自此只要有机会他就说傅斯年、胡适等人的坏话、攻击他们。
1949年3月马叙伦作诗‚万岁高呼毛泽东‛。
建国后获任命教育部部长。
之三:鲁迅和周作人都承认自己早期的文章是‚半做半偷‛的学习模仿之作。
但鲁迅却从未承认自己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部分。
之四:第一代的鲁迅研究专家、汪晖的博士导师唐弢曾抄袭剽窃并歪曲改写阮无名《文字之狱的黑影》一文用以批评胡适,又因私人恩怨以文字诬陷范纪曼,使范纪曼一再地被严刑拷打,获刑20年。
之五:伴随着‚汪晖抄袭事件‛出现了‚倒汪派‛与‚挺汪派‛。
争议中最令人信服的是谢泳,他引用清代经学家陈澧《东塾续集》一语,指出:‚前人之书当明引,不当暗袭...明引而不暗袭,则足见其心术之笃实,又足征见闻之渊博‛。
之六:教授拿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国库的钱,你的学问行不行,好不好,有抄袭还是没有抄袭,大众媒体有责任参与监督。
公共人物有错误,得承认错误。
永远不承认错误,公众就永远有权利追究你。
主题:中国学术史上的抄袭争议——从马叙伦到汪晖主讲嘉宾:张耀杰(历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史专家)主办: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承办:腾讯评论时间:2010年8月14日(周六) 下午15点-17点地点:银科大厦1601室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来到77期燕山大讲堂现场。
今天我们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苏州德源文化研究所的学术主持人张耀杰老师讲‚中国学术史上的抄袭争议‛。
有请张老师。
张耀杰:2010年3月10日出版的《文艺研究》和3月25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先后刊载王彬彬的长篇论文《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指出《反抗绝望》一书存在抄袭剽窃现象。
钱理群、孙郁、赵京华等多名鲁迅研究专家,认为该书只是存在引文不够规范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恶意剽窃难以成立。
这个话题前一段时间很热。
整个过程我没有参加,但参加的几乎都是我的好朋友。
这个事件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学术界的人应该有一个总结和说法。
子云要我找一个题说一说,我就想到了这样一个题。
先说说我的个人背景。
以前我是鲁迅派的人,拥护鲁迅的人,现在我属于胡适派的人,胡适的人批评别人时,总是要给别人留一个机会让别人批评自己,鲁迅派的人从来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
我的眼界所及,无论是作为汪晖的研究对象的鲁迅先生,还是指导汪晖写作《反抗绝望》的博士导师唐弢,在抄袭与剽窃问题上,都曾经留下过迄今为止依然没有得到澄清的类似瘕疵。
限于中国现代教育史和现代学术史来说,最早的抄袭争议,还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北京大学教授马叙伦和北大学生傅斯年。
傅斯年揭发马叙伦的‚炎炎之词‛1919年1月傅斯年、罗家伦等十几个北京大学的学生创了一个很有名的杂志——《新潮》,创刊的钱是北京大学出的,蔡元培批的,支持的人主要是胡适、陈独秀这些《新青年》的人。
傅斯年是马叙伦的学生,原来是研究国学的人。
马叙伦、刘师培提倡国学,把傅斯年当成最有希望的弟子来培养。
没想到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其就发表一篇文章:《出版界评:马叙伦著〈庄子札记〉》,把马叙伦给揪出来了,说马先生的札记如果是自己学习用,说明马先生勤奋,学问做得扎实。
但札记出版了,不仅告诉学生来购买,序言中还用‚炎炎之词‛夸奖自己的札记。
然而这札记‚有自居创获之见,实则攘自他人,而不言所自来者。
‛傅斯年举了札记几页的内容都是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讲过的东西,但没有说是从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来的,‚似为贤者所不取也‛,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这样做的。
傅斯年所谓的‚炎炎之词‛指得是马叙伦在学术著作《庄子札记》中抄袭胡适的学术成果却不注明出。
马叙伦‚序‛里有这样一段话:‚仆既略涉‘六书’,粗探内典,籀讽本书,遂若奥衍之辞,随目而疏,隐约之义,跃然自会。
‛这句话大意是:我这个奴仆(谦称)既然涉及到古代的六书,粗浅地研究了内典,阅读《庄子》的过程中,做了一些笔记,《庄子》这本书本隐约的含义,就跃然纸上。
马叙伦谦称‚仆‛却是自我表扬,觉得自己的《庄子札记》把庄子隐约的意思都表现出来了。
还要注意的是马叙伦自称为‚仆‛,‚仆‛就是奴仆。
当时已经是民国了,民国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大学教授,在当时代表先进文化的读书人,自称‚仆‛而不是‚公民‛,不是以人人平等的‚公民‛自称。
可见马叙伦在民国时完全没有公民意识。
1月11日,章太炎的弟子、马叙伦的浙江同乡、另一位北大教授钱玄同,也是新青年的同仁,看到《新潮》杂志后在日记上写道:‚大学生所办之《新潮杂志》第一册已出版,中以傅孟真(傅斯年)、罗志希(罗家伦)两君之文为最有精神。
傅评马夷初(马叙伦)之《庄子札记》,罗评林琴南之译小说,都说的很对。
‛肯定傅斯年对马叙伦的批评。
到了第二天,1月12日,《钱玄同日记》中另有‚访豫才(鲁迅)兄弟,半农亦在‛的记录。
当时钱玄同和刘半农两个人编《新青年》杂志,一趟又一趟地动员在绍兴会馆住鲁迅写小说,所以钱玄同自己就写了‚访豫才兄弟‛。
周作人在当天的日记中也写道:‚半农来,旋去。
晚玄同来谈,十一时去。
‛钱玄同是非常喜欢聊天的一个人,刘半农来,一会儿就走了,钱玄同来了一直到晚上11点才走。
钱玄同在这儿谈话时,就谈到了《新潮》杂志。
第二天,周作人日记里就出现了一个记录,‚购《新潮》一本。
‛就是说,钱玄同访问鲁迅和周作人时就肯定谈到了《新潮》并说了什么好话,周作人就去买了一本。
过了三天,1月16日,鲁迅日记里留下了给许寿裳寄《新潮》杂志,并且替周作人给张梓生寄《新潮》杂志的记录。
这说明他们兄弟俩喜欢《新潮》杂志,如果不喜欢的话,不会又买了几本给他的朋友寄。
而且鲁迅在当天写给许寿裳的书信中,表扬《新潮》杂志说:‚其内以傅斯年作为上,罗家伦亦不弱,皆学生。
‛由此可知,当年的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都认可马叙伦的抄袭。
当年傅斯年和罗家伦虽然是学生,但是与钱玄同、刘半农、鲁迅、周作人都是在《新青年》发表文章的同人,也就是是志同道合的人,以同样的价值观、同样的兴趣参与这个的杂志的人。
傅斯年揭发完马叙伦,马叙伦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抄袭。
但他们已结下仇怨。
自此,马叙伦一直和胡适、傅斯年、罗家伦这些人敌对,只要有机会就会说他们坏话、攻击他们。
1947年,马叙伦的回忆录《我在60年以前》里造了很多谣言、谎话。
一方面说自己多么好,什么好事都是他干的,陈独秀到北大、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都是他出的主意。
但一说到胡适、傅斯年就是他们怎么破坏北大、干了多少坏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叙伦以他所惯用的‚炎炎之词‛对毛泽东歌颂赞美。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等人从西柏坡飞抵北平,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务理事马叙伦与在北平的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一起,前往西苑机场表示欢迎。
这是毛泽东与马叙伦的初次见面。
在陪同毛泽东一起阅兵之后,马叙伦当场写下四首七绝,其中一首这样写道:‚万岁高呼毛泽东,与人衣食即春风。
江南百姓皆昂首,何为迟余解困穷。
‛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都是要喊毛泽东万岁的,为什么喊万岁?因为毛泽东是‚与人衣食‛的人,人吃的饭,穿的衣服都是毛泽东给的。
国民党统治区的老百姓在翘首以盼等毛泽东去解放的,毛泽东为何这么迟还没有去解放呢?关于‚毛泽东万岁‛这个事,现在有很多争论,有人说是马叙伦第一个喊毛泽东万岁的人,但有人说是周恩来,也有人说刘少奇。
我想在民主党派中第一个喊‚毛泽东万岁‛恐怕就是马叙伦了。
毛泽东刚进北京,马叙伦在机场就写诗,高呼毛泽东万岁。
这里所说的‚与人衣食‛,江南的老百姓肯定不是等着毛泽东‚与人衣食‛的。
江南老百姓大部分都是该做工就做工,该种地的就种地,种地的人自己可以打粮食,做工的人自己可以用工资去买粮食,用不着等毛泽东‚与人衣食‛。
等毛泽东‚与人衣食‛的人,恐怕只有那些不做工,不种地的读书人,像马叙伦。
效果很快就出来了,1949年10月1日,马叙伦参加开国大典,之后被任命为教育部长以及高等教育部部长。
‚与人衣食‛在当年北大,鲁迅和马叙伦这些浙江人动不动就说是‚饭碗‛。
马叙伦从毛泽东这里得了一个最大号的‚饭碗‛——教育部部长,接着是高教部部长。
如果稍微知道一点历史的人,北大、清华当年那么多优秀的教授,比马叙伦的学问、人品要好的人有很多,但就是因为他第一个叫‚万岁高呼毛泽东‛,所以当上了教育部长和高教部部长。
胡耀邦当总书记时,有一个讲话:文化和教育要退到1949年以前。
但胡耀邦很快就下台了。
现在的教育和文化如果要找出路的话,就是退到1949年以前。
特别是这些年来,我们离1949年以前那个环境、制度越来越远。
鲁迅与周作人的‚半做半偷‛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承认自己刚开始模仿人家写小说时,写了一篇《孤儿记》,是从法国作家雨果那里‚半做半偷‛的抄袭之作:‚为什么说‘偷’呢,因为抄了别人的著作,却不说明是译。
那么非偷而何?‛所谓‚偷‛在文化上就是抄袭、剽窃,这是周作人承认的。
鲁迅在《集外集》的‚序言‛中也承认过自己‚半做半偷‛。
他在日本留时写了一篇关于居里夫人发明的放射性元素‚雷‛的文章(他翻译成‚雷锭‛)、还有一篇关于斯巴达尚武精神的小说,都是抄人家的:‚我现在想想,我当时化学和历史的程度并没有这样高,所以大概总是从什么地方偷来的,不过后来无论怎么记,也再也记不起它们的老家……‛。
(陈漱渝在《〈斯巴达之魂〉与梁启超》中考证《斯巴达之魂》的‚老家‛是梁启超1902年6月15日和7月1日在《新民丛报》12、13号上连续发表的《斯巴达小志》。
)我觉得鲁迅这个态度是诚实的。
那篇文章发表在荷兰的留学生杂志上(刘诗培办的刊物),他当时还说过,这个刊物最大的好处是写得越长给的稿费越多。
所以这个文章很长,就是为了赚稿费。
鲁迅和周作人当年没有名气,所以也没有人去关注、指责他们‚半做半偷‛的文章。
鲁迅和周作人在晚年有一个表态,这个表态也算是承认了,态度还是不错。
比较严重的是关于《中国小说史略》的抄袭。
中国有一个习惯,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
鲁迅和周作人当年的抄,可以原谅,所有的人刚开始学习写文章都有模仿和学习的过程。
现在大学生、中学生写作文,都会抄别人一段话、一个意思,这些东西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抄袭。
因为没有拿去发表,没有拿去换稿费。
如果拿出去发表了,写上自己的名字了,就应注明从哪里借鉴人家的东西,如果不说明的话,就是抄了。
傅斯年批评马叙伦也是这个意思:马老先生的《庄子札记》抄人家的记录,放在家里,自己用、自己参考,就说明马老先生做学问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