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电学变化量题型解题方法总结(精华)
电学变化量问题归类例析

电学变化量问题,难度较大且易错,本文拟结合典型例题进行分类解析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同类物理量变化量大小的比较类此类问题是在“当电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判定电路各部分电流、电压如何变化”类题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
因此,处理此类问题时,要首先定性地判定电流、电压如何变化,然后再进行同类物理量变化量大小的比较。
例1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置于某一位置,向右移动到另一位置时,R1、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分别为△U1和△U2(均取为绝对值),则A.△U1<△U2B.△U1>△U2C.△U1=△U2D.无法判断△U1、△U2哪个大分析与解: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变大的,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将变大,又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小,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也均是变小的。
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值总等于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和,既然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均变小,所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必是变大的,且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减小量之和应与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增大量相等,即△U0+△U2=△U1。
于是可知,△U1>△U2,应选B。
本题中,若定值电阻R0>R2,则定值电阻R0、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谁大谁小呢?设滑片“置于某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滑片向右移动到“另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则R0、R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分别为△U0=(I—I‘)R0,△U2=(I—I‘)R2,即△U0∶△U2=R0∶R2。
因为R0>R2,所以有△U0>△U2。
读者不妨自己思考: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是向左移动的,△U0、△U1、△U2的关系又将怎样?(答案:△U1>△U0>△U2)例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触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和A1的读数都将发生变化。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而在电学中,有一些重难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 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是电学中的重要内容,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功率定律等。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电阻与电路
电阻是电学中的基本元件之一,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关系以及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理解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和电势差的变化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3. 电容器和电感器
电容器和电感器是电学中的重要元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电路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在解题时,需要注意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充电、放电过程以及电路中它们的串联、并联关系等。
4. 电路中的电功率
电功率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电路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解题都非常重要。
5.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和电磁感应是电学中的难点,需要掌握磁场的形成和磁场的
性质,以及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确定磁场和电磁感应的方向和大小。
总之,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点,掌握以上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中考物理考试。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表示数变化量问题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表示数变化量问题
一、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U -I 图像
R 1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P 从一端滑至另一端。
电路图
U-I 图像
R 1两端电压:U 1=IR 1
y =kx (k >,k ≠0)一次函数,且过原点
R 2两端电压:U 2=U 电源-U 1U 2=-IR 1+U 电源
y =kx +b (k <0,k ≠0)
求:U 电源
方法一:看情况
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U 电源=U 1+U 2或者U 电源=U +U =2U 方法二:当I =0时
U 2=0×R 1+U 电源→U 2=U 电源(截距)可看作是与V 2并联处断路
二、定值电阻+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U -I 图像
R 0、R 1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P 从一端滑至另一端。
R 1两端电压:U 1=IR 1方法一:延长R 2图像,与U 轴截距
R 0两端电压:U
0=IR
R 2两端电压:U 2=U 电源-(U 1+U 0)
U 2=-I (R 1+R 0)+U 电源
有的人一看图,立马写出:U 电源=6V+4V=10V ,对不对?R 0消失了?它不分担电压吗?
方法二:
10U R R I ∆=+∆→1012=30
0.4R R +=ΩV
A
R 1=20Ω,R 0=10Ω,U 电源=6V+4V+0.2A ×10Ω=12V (当I =0.2A 时)
三、变化量归类1.
2.
3. 4.
四、巩固演练。
初中电学变化电路的解题思路

初中电学变化电路的解题思路甘肃省永昌县红山窑中学茹武年737209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的综合性强,在生活实践经验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不仅要学会电学基本知识,还必须要综合运用电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一部分知识比较复杂,包括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的基本公式和导出公式,综合起来解决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而学生在解决电学问题时遇到的瓶颈问题就是动态变化电路,动态变化电路主要包括由开关通断引起的变化电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的变化电路。
我认为,解决动态变化电路的一般思路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画出等效电路图。
实质上就是排除干扰简化电路,我们画等效电路的一般方法是:断开的部分不画;被短路的部分不画。
也可以用擦除的方法,把断开的部分和被短路的部分擦掉,然后识别清楚剩下的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作用,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即可。
画等效电路时遇到电表,我们应该把电表理想化处理,把电压表看做是断开的开关,把电流表看做是连通的导线。
2.在等效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
画图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抽象的描述形象地展现出来,为了能较快地分析问题,便捷的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准确地采集某一状态下各物理量的对应数据,有效防止在公式里错代数据现象,我们在画出等效电路图后,在各电阻旁边标上对应的有关物理量数据,在电压表和电流表旁边也标出对应的数据,并明确它们测量的对象。
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从图上求出一些也许有用的物理量来,为下面系统地解决问题带来便利。
3.综合运用电路特征和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公式解决问题。
要教给学生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从题目所问的问题出发通过一个简单的逆向推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明白要求出题目所问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然后再求所求问题。
对于动态变化电路,我们还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电路不同状态的比较,通过前后过程的比较,抓住不变量,整体分析,逐层解题。
一、由开关的通、断造成电路变化的问题当开关处在不同状态时,接入电路中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要发生变化,因此首先要在原电路的基础上,根据电流流过的路径,运用“擦除法”,画出各种情况下的等效电路,在去掉电压表时,要分析电压表测的是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初中中考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完全解析

【导语】电学⼀直是整个初中阶段物理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很多同学看到复杂的电学题⼼⾥就会不⾃觉的头脑发懵,不知道要怎么下⼿,整理了电学中综合问题难点和易错点分析,也就是说,把这篇⽂章看懂,基本上电学不在话下!⼀、理清“短路”概念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将某个⽤电器(或某部分电路)⾸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
局部短路仅造成⽤电器不⼯作,并不损坏⽤电器,因此是允许的。
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可⽤实验突破此难点。
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L1不亮,⽽L2仍发光(较亮)。
为帮助⼤家理解,可将L1⽐作“有阻”,⽽开关S的局部短路通道则⽐作是“⽆阻”。
电流只会“⾛⽆阻”⽽不会去“⾛有阻”。
即L1短路不⼯作,电流从导线经过。
⼆、识别串并联电路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法,电流法;等效电路法;去表法。
⑴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如果有,则所分的⼏个分⽀之间为并联,(分⽀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条(⽆分⽀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
此⽅法学⽣容易接受。
⑵节点法:没经过⽤电器,导线再长都相当于⼀个节点,观察每个⽤电器两端的端点确定它在电路中的位置。
图2、图3是对各电阻的连接情况分析。
如上图2各个A点都与电源正极相连,各个B点与电源负极相连,可以简化为图3。
在图3中,R1、R2、R3的并联关系也就显⽽易见了。
⑶去表法: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很⼩,可忽略不计。
故在电路中去掉电压表,不会影响电路结构,电压表所在之处可视为开路。
⽽电流表的内阻很⼩,串联在电路中⼏乎不影响电路的电流强度,因⽽,在电路分析中,电流表可以看成⼀根导线,去掉后改成⼀根导线即可。
三、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特点1.两个电阻⽆论是串还是并联,其中⼀个电阻增加,总电阻都增加。
物理电学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物理电学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物理电学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电学在中考物理中占有很大大分值,在中考物理中所占分值大约为40%,所以电学部分内容是中考的考试重点,从近几年中考试卷分析,题型和难度都相对稳定,大部分学生之所以感觉电学比较难学,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掌握不当。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公式运用不熟练,解题找不到突破口电学计算的特点是公式多,一旦公式记不熟练或者记混就会导致这个题出现问题。
解题方法:学生在见到一个题时首先要在脑海里清晰的呈现U、I、R这三者在串、并联电路中各自的特点.即:(1)在串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R=R1+R2+R3(2)在并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1/R=1/R1+1/R2+1/R 要掌握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基本计算公式和导出公式,并且要知道导出公式的使用范围,即导出公式使用于纯电阻电路中(在纯电阻电路中Q=W)。
二、在遇到电学方面的计算题时不知道如何解答解题方法1、找电源及电源的正极。
2、看电流的流向。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电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要视为导线,电压表视为断路(开路);(2)要注意各个电键当前是处于那种状态;(3)
如果电流有分支,要注意电流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分支,又是在什么地方汇聚。
3、判断电路的联接方式。
一般分为串联和并联,但有些电路是串并、联的混联电路。
若不是串联的,。
初三物理电学大题解题思路总结

初三物理电学大题解题思路总结初三物理电学大题解题思路总结:1. 理解电路基本概念和符号:在解决电学问题时,首先要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符号,如电流、电压、电阻、电源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符号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
2. 分析电路结构: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仔细分析电路的结构,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等。
了解各种电路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3. 运用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解决电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欧姆定律。
4.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串并联电路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结构。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学会运用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等。
5. 理解功率和电能的概念:功率和电能是电学中重要的物理量。
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理解功率和电能的概念,以及它们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6. 学会运用电器元件的特性: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学会运用电器元件的特性,如电阻的分压特性、电容的充放电特性、电感的电磁感应特性等。
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电路,解决问题。
7. 注意实际问题的应用: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注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8. 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在解决电学问题时,要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速度。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提高解题水平。
九年级物理电路问题重难点解决办法

九年级物理电路问题重难点解决办法电路问题是初中物理比较难的知识,也是中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同学遇到电路类的题目,首先不会分析电路图,找不到电流的走向,分析不清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弄懂这4招,解决所有电路障碍!1、电路图的简化电学综合题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但是电路图复杂多变,部分同学可能会觉得难以入手,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简化电路的技巧。
常用的简化电路的方法有:1. 从整体角度分析电路。
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出发,先看电路的干路部分,再看支路部分(如果有支路)。
2. 判断电路中电表测量的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电阻(或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或用电器)的两端;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还是支路的电流,画上串联的电流表。
3. 判断滑动变阻器(如果存在)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端,以及接入电路中的方式。
4. 电流表本身阻值非常小,等同于导线电阻,电压表本身阻值非常大,等同于断路,因此:电流表=导线,电压表=断路,把电流表用导线代替,把电压表及其接入电路的导线去掉。
【真题演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则()A. 电流表A的示数将减小B. 电压表V1的示数将不变C. 电压表V2的示数将增大D.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正确答案: D对电路如进行如下简化: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
A选项,闭合开关S,R2被短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故A错误;B选项,电压表V1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电路电流增大,R1阻值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将变大,故B错误;C选项,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2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示数大于零,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2测的是导线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变为零,所以电压表V2示数减小,故C错误;D选项,由A、B选项可知,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V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故D正确。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初三的电学是学校物理学习中又一个重要的板块,学问内容占比大,难度大,当然在中考中对应的分值也特别可观。
许多同学在学习电学的时候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其实基本学问点肯定要仔细学习,由于只有对学问理解到位,才能真正地学会这个学问点,最终我整理了学习方法,盼望能关心到您。
一、理解性记忆公式及定律。
大多数同学认为物理是理科,只要会做就行,但不知会做的前提是记忆公式、定律。
当同学刚刚接触电学觉得简洁,一旦到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及综合运用时,对公式、定律就不知如何运用。
当然,首先是公式、定律的记忆。
怎样把公式、定律长时间记住?就是理解记忆。
电学中的公式比较的散乱,理解性的记忆尤为重要。
比如,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怎样理解欧姆定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缘由,有电流,肯定有电压,电压影响电流,所以是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阻碍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所以是电阻影响电流,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这在规律上用因果关系好比电压是爸爸,电流是儿子,当儿子存在的时候肯定有爸爸,反之当爸爸存在时儿子不肯定有儿子。
而电阻只是导体的一种属性,跟有无电压电流无关,不能说没有电压或电流时候电阻为零!同学错误的记忆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这就是不理解定律造成的。
二、分析把握电路电路部分要记住电路的形式、状态、及组成部分。
1、串联、并联学校物理中要求同学把握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能否正确分析辨别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
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依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二)依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让电流从正极动身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则连接方式为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连接方式为并联;(三)拆除法,拆除其中的一个用电器,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
关于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关于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一、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为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在设计电学时,有些题目的已知条件并不明显给出,而是隐藏在其中,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而这些隐含条件可从现象、关键用语等已知条件中挖掘。
二、构建变化电路中的方程思想
当电键断开或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路状态将发生变化.求解此类电路综合题时,构建电路中的方程思想尤为重要,其如下:
1.分清电路在每个状态下的结构初中学习方法,即电路的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使用的阻值范围,电压表、电流表所测定的物理量。
2.针对每种状态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在图中标出这种状态下所对应的巳知量、不变量、待求量。
3.以“不变量”为中心列出电路方程。
当电路状态发生改变时,电路的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阻值—般不随电路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抓住以上“不变量”,利用欧姆定律、申并联电路特点、电功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可列出电路方程。
4.以电路中的等量关系、比值关系引出方程或以此作为联系方程中的物理量间的纽带,代换求解。
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5篇

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5篇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1(一)三个基本。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速率。
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
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
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
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
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
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
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
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
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
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
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中考物理电学解题技巧汇总

【导语】很多学⽣后台留⾔:期中考试就要到了,电学真的太难了,考试不知道从哪⼊⼿,今天为⼤家整理了中考物理电学解题技巧,0基础也能做对题! 1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 (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
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 (1)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 (2)⼀个带电、⼀个不带电; (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
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2 判断变阻器联⼊电路部分的技巧: (1)、若是结构图,则滑⽚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电路部分; (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电路的部分。
3 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 (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 (2)、在看电路中有⼏条电流路径,若只有⼀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 (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4 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移动,引起电表⽰数变化的规律。
(⼀)、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 (1)、先根据滑⽚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数变化有三种情况: 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数不变; 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 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 (1)、若电流表所在⽀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移动或控制该⽀路的开关通断时,其⽰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路的开关,则电流表⽰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 (3)、电压表⽰数始终不变。
5 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 (⼀)、⽤电流表和电压表 (1)、若电流表有⽰数,电路有故障,则⼀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数,电路有故障,则⼀定是某处开路。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6 电学量变化问题【有答案】

用小微专题精准练助力2023中考物理四点问题大突破(二轮复习通用)第一部分中考重点基础考点专题篇电学量变化问题一、选择题1.(2022湖南郴州)如图所示为某烟雾报警器的电路简图,烟雾感应器的阻值R随烟雾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烟雾浓度增大时,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和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A.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B.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C.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D.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暗【答案】B【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烟雾感应器串联,电压表测烟雾感应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烟雾浓度增大时,烟雾感应器的阻值变小,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UI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再由U IR=可知,灯泡两端电压变大,灯泡变亮,又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烟雾感应器两端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
故选B。
2.(2022湖南衡阳)喜欢学习物理的小陈,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他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泡亮度不变C.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它两端的电压不变D.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答案】BC【解析】A.由图可知,灯泡L和变阻器R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用电器互不影响,所以灯泡亮度不变,故A错误;B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电阻的并联关系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UIR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灯泡的亮度不变,故B正确,D错误;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故C正确。
初中电学两表示数变化题型的解题技巧

初中电学两表示数变化题型的解题技巧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们会学习到电学两表示数变化题型,它是由二进制数、十进制数之间加减乘除技术所组成的计算方法,是数学计算的重要内容。
解决这类计算问题时,需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从而正确完成该题型的题目。
关于初中电学两表示数变化题型的解题技巧,我们首先要明确题型中涉及的概念和运算。
二进制数,即二进制计数法,是把一个数用“0”和“1”表示法来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种重要的表示数据的计数法;十进制数,即十进制计数法,是把一个数用“0”到“9”的数字表示法来表示,是一种常见的表示数据的计数法。
当遇到这类计算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概念,分别将题中的数字转换为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完成计算。
此外,解决这类计算问题时,学生们还可以使用乘法表和位运算法则等先进的计算方法,这将有助于加快计算效率。
乘法表是指把十进制乘法和二进制乘法比较在一起,形成一个表格,以便更快地完成计算。
位运算法则也是有助于加快计算的科学方法,比如右移一位等价于除以2,左移一位等价于乘以2,而且每一位运算都可以用换位法替代,使得计算速度更快。
此外,解决这类计算问题时,学生也应该注意解决这类问题的步骤。
首先,要弄清楚各个量的概念,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所有数据都转换成十进制数或者二进制数,根据计算技巧进行计算;其次,要理解计算过程,以便根据问题把握计算步骤;最后,要复习,以提高自
身的计算水平。
总之,解决初中电学两表示数变化题型的解题技巧基本包括:明确概念、利用乘法表和位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理解计算过程和复习回顾等。
只有把上述技能练习出来,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类题型的题目,取得较高的成绩。
初中物理“电表示数变化”类题型的解析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 “电表示数变化”类题型的解析方法根据电路元件使用情况,可以将这类题型分为四种类型进行辨析:(1)开关型;(2)变阻器型;(3)“伪”变阻器型;(4)组合型。
1、 开关型:由开关的断开与闭合实现电路的转换,引起电表示数变化。
例1在下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 1、R 2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
当开关S 1由断开变为闭合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解析:开关S 1断开时,R 1与R 2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R 1两端的电压(总电压的一部分),电流表测量的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即21R R U I +=;而当开关S 1闭合后,R 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 1接入,电压表测量的仍是R 1两端的电压,但是电路的总电压,故电压表的读数变大,电流表此时测量的是通过电阻R 1的电流1R U I =,故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例2如上图2电源电压恒定,断开S 1、S 3,闭合S 2,两表均有示数;再断开S 2,闭合S 1、S 3,此时两表的示数与前者相比( )A .两表的示数均变大B .两表的示数均变小C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解析:当开关S 1、S 3断开、S 2闭合时,电阻R 1、R 2串联在电路中,此时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21R R U I +=,电压表测量R 1两端电压21111R R UR IR U +==;当断开S 2,闭合S 1、S 3时,简化电路如图4,此时电流表测的是R 1中电流11R U I =,电压表测的是R 1两端电压或电源两端电压U ′1=U ,比较开关处于不同状态表达式可知,I 1>I ,U ′1>U 1,故两表的示数均变大。
2、变阻器型:由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导致接入电路电阻改变,引起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此类按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串联电路中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引起电路中电表示数变化例3(2009年德州)如下图5,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解析:此电路是电阻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流AP R R U I +=,当P 向左移动时AP R 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测的是AP R 的电压,可表示为U AP =U -IR ,U 不变,IR 增大,所以U AP 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中考物理复习电学变化量专题知识点总结整理

电学变化量专题类型一、同一∆U 、∆I 与R 的关系对于某一定值电阻R 来说其两端电压发生变化,通过其的电流肯定会发生变化。
那么电压变化量∆U和电流变化量∆I 之间的关系U U U -=∆1 I I I -=∆1R I I IR R I I I U U I U =--=--=∆∆11111. 对于同一电阻来说,其两端的电压变化量∆U 与通过其的电流变化量∆I 之比等于其电阻R 的大小。
类型二、串联电阻中有一个定值电阻和一个滑动变阻器类型的∆U 、∆I 与R 的关系如右图电路图,R 1和R 2串联,调节R 2,使V 1,V 2发生变化变化前:U=U 1+U 2变化后:U=U 1’+U 2’∆U 1=U 1’-U 1 ∆U 2=U 2’-U 2 => ∆U 1 = ∆U 22. 在串联电路中,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变化量∆U 1等于滑动变阻器(R 2)两端电压的变化量∆U 2。
即∆U 1 = ∆U 23.121R IU I U =∆∆=∆∆类型三、串联电阻中有多个定值电阻和一个滑动变阻器类型的∆U 、∆I 与R 的关系可采用等效法来理解。
例1、如下图,可将R 2、R 3等效成一个滑动变阻器,其两端电压变化量∆U 2和定值电阻R 1两端电压变化量相等。
则121R IU I U =∆∆=∆∆例2、如下图,可将R 1、R 2等效成一个定值电阻,其两端电压变化量∆U 1和滑动变阻器R 3两端电压变化量相等。
则2121R R IU I U +=∆∆=∆∆例3、如下图,可将R 1、R 滑等效成一个滑动变阻器阻,其两端电压变化量∆U 1和定值电阻R 2两端电压变化量相等。
221R IU I U R =∆∆=∆∆;又可将R 2、R 滑等效成一个滑动变阻器阻,其两端电压变化量∆U 2和定值电阻R 1两端电压变化量相等。
121R IU I U R =∆∆=∆∆类型四:∆U 、∆I 与∆P 的关系推导过程:∆P=P 1-P=U 1I 1-UI=(U+∆U)(I+∆I)-UI=UI+U∆I+∆UI+∆U∆I -UI=∆U∆I+U∆I+∆UI4. ∆P ≠ ∆U∆I ,所以在求电功率变化量的时候不能用∆U ·∆I 来计算。
【初中物理】四招解决初中物理电路问题

【初中物理】四招解决初中物理电路问题1、电路图的简化电学综合题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但是电路图复杂多变,部分同学可能会觉得难以入手,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简化电路的技巧。
常用的简化电路的方法有:1. 从整体角度分析电路。
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出发,先看电路的干路部分,再看支路部分(如果有支路)。
2. 判断电路中电表测量的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电阻(或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或用电器)的两端;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还是支路的电流,画上串联的电流表。
3. 判断滑动变阻器(如果存在)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端,以及接入电路中的方式。
4. 电流表本身阻值非常小,等同于导线电阻,电压表本身阻值非常大,等同于断路,因此:电流表=导线,电压表=断路,把电流表用导线代替,把电压表及其接入电路的导线去掉。
【真题演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则()。
A. 电流表A的示数将减小B. 电压表V1的示数将不变C. 电压表V2的示数将增大D.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正确答案: D对电路如进行如下简化: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
A选项,闭合开关S,R2被短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U/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故A错误。
B选项,电压表V1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电路电流增大,R1阻值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将变大,故B错误。
C选项,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2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示数大于零,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V2测的是导线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变为零,所以电压表V2示数减小,故C错误。
D选项,由A、B选项可知,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V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故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会识别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电路计算的基础,对于电路的识别要紧紧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而不应单单从形状上去分析。
初三电学题型技巧方法大全

初三电学题型技巧方法大全(7.0版)(北京孩子期中必备)一.电学基础题型1:电路设计——元件短路技巧:开关闭合,灯就暗,开关断开,灯就亮,用的是将灯短路的方法:灯和开关并联。
题型2:三个电阻的串联技巧:(1)V2测的是R3、R2;V1测的是R2、R1;(2)设R1的电压为UR1;R2的电压为UR2;R3的电压为UR3;电源电压为U。
①U1= UR1+UR2;②U2= UR2+UR3;③U1+U2=U+ UR2。
题型3:伪娘题技巧:(1)A1的示数为I1,A2的示数为I2,A3的示数为I3。
(2)这种题型最重要的是找准电流间的关系:与电流表相连的导线,接到哪两个电阻中间,就测哪两个电阻的电流。
①;②;③。
题型4:吹风机特征:题目中出现“吹风机”。
技巧:世界上所有的吹风机都是一个原理图,即:背过就行了。
题型5:电路设计——元件短路(反常)特征:开关闭合,灯就暗;开关断开,灯就亮。
技巧:用的是将灯短路的方法,即灯和开关并联。
题型6:电压表测的是谁?题型7:电路故障题——电压表有示数特征:出现“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等字眼技巧:“电压表有示数”一般有四种情况:1. 电压表的示数为部分电源电压:这时,电压表示数为部分电源电压,这种情况,是电路正常的工作情况,所以,不会出现在故障题中。
因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凡是故障题中,出现“电压表有示数”时,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压。
2.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U情况之一:被测电阻断路,相当于直接连在电源两端。
(1)这种情况相当于把电压表直接接在了电源两端,电压表的示数是电源电压。
(2)电压表左端到电源负极这段导线和电压表右端到电源正极这两段导线,都是正常的。
3.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U情况之二:一个电阻短路。
这种情况相当于:电源电压只接一个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是电源电压,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4. 电压表无示数:这种情况下:电压表无示数,测的是导线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变化量问题知识点一:两个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一) 电压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当滑片向右滑动时,R 2增大,R 总增大,I 减小,电压表V 1的示数减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增加。
➢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V 1示数的减少量等于电压表V 2示数的增加量,即21U U ∆=∆(二) 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三) 结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21U U ∆=∆;➢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比值为此定值电阻,即IU R ∆∆=11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之比等于除滑变之外其他定值电阻,即IU R ∆∆=21知识点二:三个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一) 电压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U U U U =++321 312U U U ∆+∆=∆∴,➢ 在R 1、R 2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V 4,UU U =+3434U U ∆=∆∴;➢ 在R 2、R 3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V 5,U U U =+51 15U U ∆=∆∴(二) 变化量之间的比值(三) 结论:➢ 电表示数之比的变化情况由电压表所测的电阻决定,如果测的是定值电阻,则示数之比不变;如果测的是滑动变阻器,则示数之比的变化情况与电阻的变化相同。
➢ 变化量之比均为定值电阻,所以变化量之比都不变。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之比等于除滑变之外其他定值电阻(之和)。
(四) 变化量大小比较 已知321R R R >>,则321,,U U U ∆∆∆的大小关系为:312U U U ∆>∆>∆(五) 比例计算312131U U U U R R ∆∆== 知识点三:电功率变化量(一)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量②……………①……………12111211R I P R I P '='=1211111111111212112112111R I UI U U I R I R I I R I I I I R I I R I R I P P P ⋅∆>∆⋅∆>⎪⎭⎫ ⎝⎛+'⋅∆=⎪⎭⎫ ⎝⎛+'⋅∆=⋅⎪⎭⎫ ⎝⎛+'⎪⎭⎫ ⎝⎛-'=⋅⎪⎪⎭⎫ ⎝⎛-'=-'=-'=∆同理:1211R U I I U P ∆>⎪⎭⎫ ⎝⎛+'⋅∆=∆(二) 总功率的变化量I U P ∆⋅=∆【题型分类】1.同类变化量大小比较2.电表示数之比与电表变化量之比3.变化量计算4.电功率变化量【专题讲练】1. 同类变化量大小比较(2011延庆一模)11.图4是小李探究电路变化的实验电路,其中R1、R2为定值电阻,R0为滑动变阻器,R max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已知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变,R1>R2>R max。
当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置于某一位置时,R1、R2、R0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0;当滑片P置于另一位置时,R1、R2、R0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0'。
若ΔU1=|U1-U1'|,ΔU2=|U2-U2'|,ΔU0=| U0-U0' |,则A.ΔU0>ΔU1>ΔU2B.ΔU1<ΔU2<ΔU0C.ΔU1>ΔU2>ΔU D.ΔU0<ΔU1<ΔU2A(2012丰台二模)11. 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B.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一定相等C.电压表V1减小的示数等于电压表V2增大的示数D.电压表V1减小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增大的示数DR1 R2R0SP图42.电表示数之比与电表变化量之比(2011怀柔一模)11.如图7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时,四个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电阻R1、R2、R3消耗的电功率分别用P1、P2、P3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U1/I不变,ΔU1/ΔI变小B.U2/I变大,ΔU2/ΔI不变C.U3/I不变,ΔU3/ΔI不变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P1变大,P2变小,P3变大(2011朝阳一模)21.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电流表A和电流表A1的示数分别为I、I1,那么U/(I-I1)将____________。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不变(2013东城一模)12.在图1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示数用U2表示,电流表A的示数用I表示,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用R1、R2表示。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U1与U2的差值与U2的比值始终大于1B.U1与U2的差值与U2的比值始终等于1C.U1与U2的差值跟I与R1乘积的比值始终等于1D.U1与U2的差值跟I与R1乘积的比值始终大于1C图11PR1R2VA1SA(2008北京中考题)11.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V 1与电压表V 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B .电压表V 2与电流表A 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C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1的示数变大D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 D(2011东城一模)15.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闭合开关S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片P 在某位置不变时,表V 1读数与表A 读数之比等于R 1B .滑片P 在某位置不变时,表V 2读数与表A 读数之比等于R 1C .滑片P 移到另一位置时,表V 2读数变化量与表A 读数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R 2D .滑片P 移到另一位置时,表V 2读数变化量与表A 读数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R 1 AD(2013海淀一模)13.图5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b 端向a 端滑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 1、V 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 1、ΔU 2,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 。
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B .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电压表V 2与V 1的示数之差不变V 2V 1A AR 1R 2S P图6SV 1V 2AR 1R 2PC .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IU ∆∆2D .小灯泡L 消耗的电功率增大了I U ∆⋅∆1 C(2013怀柔二模)13.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一段距离,电压表V 1、V 2、V 3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 1、ΔU 2、ΔU 3,电流表的变化量为ΔI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压表V 1与V 2的示数之和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B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3示数变大,电压表V 3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过的那一段距离对应的阻值为IU ∆∆2D .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IU ∆∆3D(2012房山一模)10.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图示位置向a 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A 1与电流表A 2的示数相同B .电压表V 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变小C .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D .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C图6(2013东城二模)13.在如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0。
滑片P从a移动b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变化量和三个电阻两端电压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0、ΔU2表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IUUR∆∆+∆=211B.IUR∆∆=0C.ΔU0=ΔU1+ΔU2 D.ΔU1=ΔU0+ΔU2C3.变化量计算(2010北京中考题)22.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A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10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8V,电压表V2的示数为11V,则电阻R2的阻值是_______Ω.83.如图10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A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11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10V,电压表V2的示数为9V。
则电源两端电压是____V。
4.电功率变化量4.将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9V减少到6V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化了0.2A,则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减少了W;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Ω。
(2012延庆二模)22.如图9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从7V变为4V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0.3A,若R的阻值不变,则该电阻R所消耗的电功率减小了W.Sa b图8R2R1R0P3.3(2012丰台一模)23.如图8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Ω。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A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10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点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8V,电压表V2的示数为11V。
则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化了 W。
1.55.在如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断开开关S,仅将电阻R2更换为电阻R4,再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了12V,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了6V。
已知R2>R4,则在将R2更换为R4后,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的增加值()A.等于2.4W B.大于2.4W C.小于2.4W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A6.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4A;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设开关S2闭合前后R1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量为ΔP;则关于R2的阻值及ΔP的值分别为A.R2= 10Ω ΔP= 2 WB.R2= 5Ω ΔP= 2WC.R2= 5Ω ΔP= 5WD.R2=15Ω ΔP= 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