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4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dcde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a.png)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的安全,维护校园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制定本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课间换班顺序1. 换班时,学生应按照班主任指定的顺序有序排队。
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不得挤压、插队或横穿队伍。
2. 班主任或班级干部应负责维持换班秩序,保障学生顺利换班。
3. 学生在换班时应迅速、安静地将教室交接给下一节课的同学。
二、司务班的职责1. 司务班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做好课桌椅的摆放整理工作。
下课铃响后,负责收拾擦拭教室。
2. 司务班学生应与日期班干部一同检查教室设备的完好,及时汇报损坏或丢失情况。
3. 司务班学生应保管好自己的个人物品,不得将个人物品随意放置在教室内。
三、课间活动的安全1. 学生在课间活动时要注意安全,不得从楼道或窗户往外看。
严禁向下扔物品,避免伤到他人。
2. 学生在户外运动时要遵守规则,不得打闹、追逐或互相推搡。
3. 不得在走廊、楼梯等狭窄区域趴坐、踩踏或堵塞,以免发生人流堵塞或摔倒等意外。
4. 严禁将危险物品带进教室或校园,如刀具、打火机等。
5. 不得在教室内使用门禁装置、报警器等设备,以免误伤他人。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1. 学生在课间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班主任、校园安保人员报告,不可自行处理或传播。
2. 如发生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学生应立即按照预先演练的应急预案进行逃生或自救。
3. 学生不得为了图“新鲜感”而组织或参与逃生演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伤害。
五、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学生,班主任可视情况进行口头批评,或给予书面警告。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班主任可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实施适当的惩戒措施,如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
3. 学校将定期组织课间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家长的责任1. 家长要加强对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课间活动。
2. 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课间的表现和安全情况。
2024年小学课间管理制度_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
![2024年小学课间管理制度_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cc3fc7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5.png)
小学课间管理制度_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小学课间管理制度篇1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制度:一、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二、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围喧哗,不随意串班。
三、值日生在预备铃之前,应主动认真地将黑板擦干净,把讲台整理好。
四、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不推人。
五、学生在教学区,不得在走廊、走道、楼梯内打闹,不得撞击玻璃栏板或攀爬走廊护拦,以免发生事故;在校园内,禁止互相追逐、狂奔乱跑,防止互撞,禁止怪声喊叫。
六、严格禁止学生攀爬教室窗台。
七、老师在楼道、楼梯、操场行走,学生应有礼貌地让道,不得抢行拥挤,冲撞老师。
八、学生在违背上述要求时,应服从值日干部和老师的劝阻及教育,严重者接受学校处理。
九、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十、不准在男女厕所内外逗留,防止拥挤、推搡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十一、不趴在地上玩“纸牌”、“弹珠”等不卫生游戏。
十二、不得随地吐痰、倒水、丢纸屑、果皮等,看到地上有垃圾应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
十三、不进花圃内,不攀折树木、摇树和践踏花草、折损花木。
十四、值日领导、值班教师课间巡视校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并作扣分处理。
小学课间管理制度篇2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分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b413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0.png)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4篇)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1课间是学生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时间段,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值日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课间的安全管理。
为了维护学生课间活动秩序,保障师生安全特制订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制度。
1、班主任要利用板报、晨会等宣传形式向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利用班、队会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楼梯口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互相推拉;不准在楼梯扶手上滑溜,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
不做带有攻击性、危险性的游戏,不玩耍尖锐锋利的东西,不攀爬窗台或走廊栏杆、篮球架等设施,不跳校园各处台阶。
严禁从楼上往下丢弃任何东西。
不要随意触摸电源开关、线头等。
不准玩火、玩水,不准在校园内玩弹弓、放鞭炮等。
2、值日教师及班主任在课间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3、小学低年级严格实行科任教师课间负责制及交接班制度,即由本节课的科任老师负责课间纪律,直至下节课的老师到达教室。
4、值日学生、值日教师、值日领导在课间巡视全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做好记载,并将情况通知班主任;由德育处按学校“文明班”量化评比办法,进行扣分处理,并于下周教师会上进行集中通报批评。
5、学生课间出操时,在教室门口排成纵队,快速下楼。
班主任或带队教师在楼道组织疏导,注意学生动态。
6、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并由班主任会同德育处、安全办处理。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2课间是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活跃身心的时间。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课间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间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课间活动安全常规及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课间管理制度内容
![小学校园课间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7d72a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c.png)
小学校园课间管理制度内容一、课间操1. 每天上午10:05-10:30、下午15:30-16:00为课间操时间;2. 老师领队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进行课间操;3. 学生必须按时参加课间操,不得缺席;4. 课间操期间,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严禁乱跑乱闹;5. 课间操后,学生要迅速回到教室,不得延误课程。
二、进出校门管理1. 学校正门设专人负责管理,学生必须在监护人的带领下进出;2. 严禁学生在校门口扎堆游荡,不得影响周围居民和交通;3. 学生进出校门时要保持队形整齐,不得推搡和打闹;4. 学生外出时必须携带学生证或出校证明,否则不得外出。
三、进出教室管理1. 课间进出教室时,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有序进出;2. 课间不得在教室内大声喧哗,不得在教室内奔跑;3. 学生在进出教室时要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横冲直撞;4. 教室门窗必须保持关闭,不得随意敞开。
四、就餐管理1. 学生就餐时间为12:00-13:00;2. 学生要按照就餐时间有序排队,不得挤推;3. 学生就餐时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4. 就餐后,学生要自觉将餐具、餐桌整理干净,不得乱扔食物;5. 就餐后,学生要按时回到教室,不得拖延时间。
五、指定活动区域管理1. 学生课间活动必须在指定的活动区域进行,不得越界;2. 学校设有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活动;3. 学生在活动区域内要保持安全,不得进行危险行为;4. 各个活动区域设有专人进行管理和督导,学生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引导。
六、安全管理1. 学生在课间不得进行危险游戏,不得攀爬栏杆和墙壁;2. 学生发现校园内有危险物品或危险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或管理人员;3. 学生在课间不得私自离校,不得离开指定区域;4. 学生要自觉遵守校园交通规则,不得在校园内乱骑车、跑步。
七、纪律管理1. 学生在课间要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开教室或活动区域;2. 学生不得在课间打闹、打架,不得言语攻击同学;3. 学生要尊重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不得对其进行侮辱和挑衅;4. 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规定,不得擅自行为。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f2ad4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c.png)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教职工。
三、管理制度1. 课间活动时间,学生应在本班教室内活动,未经班主任同意,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2.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不得追逐打闹,不得攀爬窗户、栏杆等危险设施。
3. 学生应保持教室整洁,不得乱扔垃圾,不得在教室内进行剧烈运动。
4. 学生如有身体不适,应立即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不得擅自离开教室。
5. 教师在课间应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6. 班主任应加强对课间活动的管理,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维护课堂秩序。
7. 学校应定期对教室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安全,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8.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9. 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迅速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四、奖惩措施1. 对遵守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将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 对不履行职责的教职工,学校将给予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五、实施与监督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2. 学校各部门、各班级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学生安全。
3. 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将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
六、修订与完善1. 本制度将根据实际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进行修订。
2. 全体师生均有权对完善本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其他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所有。
八、结束语为确保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希望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四篇)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95c68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2.png)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课间活动是学生们休息、娱乐和放松的重要方式,但在开展课间活动时,必须确保学生们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为此,学校可以制定以下课间活动安全制度:1. 活动场地安全:确保课间活动场地没有危险物品或障碍物,地面平整、干燥,以防摔倒或滑倒事故。
2. 游戏器材安全:检查游戏器材的安全性,确保设备完好无损,无尖锐或锋利部件,防止学生受伤。
3. 活动秩序规范:制定课间活动的秩序规范,指导学生们如何有序进行活动,避免拥挤、冲撞和追赶,防止意外伤害。
4. 人员监管:安排足够的监管人员,确保活动期间有人监督学生们的行为,避免发生纠纷、打斗或欺凌事件。
5. 急救准备:在活动场所附近设立急救箱,配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培训一部分教职工急救技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小型伤害事故。
6. 紧急疏散预案:制定课间活动的紧急疏散预案,明确疏散路线和安全点,以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
7. 活动时间控制:限定课间活动的时间,避免学生们在户外活动时间过长,防止过度劳累或受到极端天气的伤害。
8. 活动过程监控:利用视频监控等设备对课间活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9. 安全习惯培养:通过课堂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培养,让他们明白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10.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活动场地、器材和设施的安全性,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安全制度,学校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安全的课间活动环境,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二)课间活动是学生在上课时间间隙进行的活动,既是放松身心的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机会。
然而,由于活动场地的局限性和学生行为的不可控因素,课间活动往往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学校应当制定课间活动安全制度,从组织管理、场地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
一、组织管理1. 定期召开班级会议,讨论并制定课间活动安全制度,并在学校内进行公示,以便全体学生了解和遵守。
实验小学重点时段(课间、午间课外活动以晚自习)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重点时段(课间、午间课外活动以晚自习)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c0068d1711cc7930b716cf.png)
实验小学重点时段(课间、午间课外活动以晚自习)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校风、学风,共建文明、整洁、优质、安全、和谐校园特制订该制度。
1、学校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利用晨会课、校会、班队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遵守安全规则,课间(课外)玩耍应适度,同学相处应和睦。
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2、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
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大课间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
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3、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
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4、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5、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教育阻止。
6、严禁教师私自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春游、夏游、冬游等校外活动。
校外活动一律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
7.自习按正常上课考勤,迟到、早退、缺席按考勤制度处理;8.教师组织晚自习期间,学生不准大声喧哗,不准交头接耳,不准打闹,不准吃零食,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9晚自习期间学生不得随意出入,不得随便走动。
晚自习期间,教师不得给学生进行大量时间的自习活动.10.晚自习结束后,关好教室门窗及电灯,9∶00前离开教室。
不准在教室、教学楼内逗留。
当日晚自习教师及值日教师做好记录,其结果记入年终考核。
小学学校课间秩序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课间秩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a4835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c.png)
一、总则为了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有序。
2.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3. 优化课间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休息质量。
三、管理职责1. 校长负责全校课间秩序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课间秩序管理中的问题。
2. 教导处负责制定课间秩序管理方案,组织实施,并监督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执行。
3. 班主任负责本班课间秩序管理,指导学生遵守课间秩序,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4. 任课教师负责在课间休息时,维持课堂纪律,确保学生有序进出教室。
四、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不得擅自离开教室,如需离开,必须征得班主任同意。
3. 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在走廊、楼梯等公共场所追逐打闹,不得攀爬窗户、阳台等危险设施。
4. 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如玩具枪、弹珠等。
5. 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随意进入其他班级教室,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征得班主任同意。
6. 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在教室内乱扔垃圾,保持教室整洁。
7. 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在教室内乱涂乱画,损坏公物。
8. 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随意触摸电源开关、插座等危险设备。
五、奖惩措施1. 对遵守课间秩序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课间秩序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3. 对在课间秩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导处负责解释。
2. 各班级、教师应认真执行本制度,确保课间秩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 如遇特殊情况,可由校长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校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
![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e2ca0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4.png)
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为了规范小学生课间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果,我校制定了以下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
一、就餐规定1.学生需要按时就餐,不得擅自离开就餐场所。
2.就餐期间要保持整洁,不乱扔食物残渣和餐具。
3.餐前要彻底洗手,饭后要彻底清洗餐具,并将食物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二、休息规定1.学生休息期间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打闹。
2.休息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伸展运动、眼保健操等。
3.不得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娱乐活动。
三、活动规定1.学生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义卖活动、社团活动等。
2.参与活动时要保持秩序,服从活动组织者的指挥。
3.不得做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如吸烟、打架斗殴等。
四、玩耍规定1.学生可以在规定的玩耍区域进行玩耍活动。
2.玩耍时要遵守游戏规则,不得采取欺负、辱骂等不良行为。
3.玩耍期间要注意安全,不得追逐、推搡和攀爬高处。
五、学术辅导规定1.学生可以在课间时间向老师请教学习问题,老师会进行针对性的学术辅导。
2.学生可以利用课间时间进行个人学习,但不得打扰他人。
3.学生请教问题时要遵守秩序,不得插队和争吵。
六、加强安全意识规定1.学生要加强安全意识,不得参与危险行为,如爬楼梯栏杆、趴窗户等。
2.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向老师反映,老师会进行处理和解决。
3.学生要互相提醒,保持友好和谐的学习环境。
七、禁止物品规定1.禁止携带贵重物品和大量现金上学。
2.禁止携带电子设备如手机、游戏机等。
3.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如刀具、打火机等。
八、纪律规定1.学生要遵守课间纪律,不得随意离开课堂或游荡在教学楼外。
2.学生要遵守课间规定,不得擅自进入禁止玩耍和静止区域。
3.学生要遵守课间制度,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旷课。
以上是我校制定的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学习环境,学生要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
学校将会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和学习空间。
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
![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b125c12524de518974b7dbd.png)
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精选5篇)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1一、课间活动安全1、禁止在课间奔跑、互相追逐打闹。
2、禁止做有危险性的游戏。
3、禁止学生在不同楼层之间相互交流。
4、禁止攀爬楼层阳台和楼梯扶手,上下楼梯要有序、一律靠右行。
5、禁止在楼梯上玩耍或停留。
6、禁止带钝器之类有伤害性物品进校园。
7、禁止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攀爬体育器材。
8、课间休息时,如有校外陌生人邀请外出,千万不要轻信,以防被人拐骗。
9、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10、不玩火、不摸电,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不得下河游泳。
二、交通安全1、遵守交通规则,遵守路队规则,整齐有序靠右行。
2、上学、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
放学回家后应先和家长打招呼。
3、禁止12周岁以下学生骑车上学。
4、禁止骑车时单手脱把或双手脱把。
5、禁止在放学或上学途中停留、玩耍、互相追逐打闹。
6、禁止并排在公路上行走或骑车。
三、卫生安全1、禁止食用“三无”食品。
2、禁止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3、上学或放学时禁止在校门口附近购买物品,有碍正常的交通秩序。
4、不喝生水,不接受陌生人的食品。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衣服穿着干净整洁。
6、不乱扔纸屑,见到纸屑要主动捡起。
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2一、交通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假期里,同学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危险性也在增加,安全注意事项如下:1、禁止在马路上骑车带人,快速超车。
2、骑自行车是禁止做危险动作。
3、自行车注意平时维护,以防零部件松动。
4、步行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禁止追逐打闹。
穿行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一停二看三通过。
5、乘车时要注意安全,禁止将身体置于车窗外,车停稳后方能下车,车启动时要站稳。
6、出行时一定了解路线,不要图快速省事就跳越栏杆等屏障。
8、不要携代禁止的易燃品上车。
小学校内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校内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e278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1.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课间活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体育教师、安全保卫人员等为成员。
2. 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课间活动安全管理措施,定期检查和评估安全管理效果。
三、安全管理措施1. 课前准备(1)班主任在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课间活动安全的重要性,告知学生活动规则。
(2)体育教师对参与课间活动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课间活动安排(1)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课间活动内容应丰富多样,如:跳绳、踢毽子、捉迷藏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
(3)课间活动场地应宽敞、平坦,确保学生在活动中不会受到伤害。
3. 安全设施(1)学校应配备必要的课间活动设施,如:体育器材、安全标志等。
(2)确保课间活动设施完好无损,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监督管理(1)班主任、体育教师、安全保卫人员要加强对课间活动的监督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2)建立课间活动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5. 应急处理(1)学校应制定课间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处理程序。
(2)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受伤学生得到及时救治。
四、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班主任、体育教师、安全保卫人员,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对因疏于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学校领导,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课间活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小学生课间规章制度
![小学生课间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72cf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1.png)
小学生课间规章制度一、学校守则1. 小学生在课间应该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2. 不允许打闹、打架或者言语冲突。
3. 不得私自离校,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外出。
4. 不得乱扔垃圾,要保持环境整洁。
5. 遇到问题要举手请教老师,不得擅自解决。
6. 不得在课间偷懒或逃课,要按时参加集合活动。
二、安全规定1. 在课间要注意人身安全,不得跑、跳、滑或者攀爬高空。
2. 不得在楼梯口、过道等地方大声喊叫或者突然停滞。
3. 不得随意触碰电器、水龙头等危险设备。
4. 不得在校园内玩耍任何危险玩具,如弹弓、烟花等。
5. 在课间如果有突发情况,要及时和老师或者班主任联系。
三、文明礼仪1. 在课间要尊重老师、同学和工作人员,不得发表不文明言论。
2. 遵守排队规则,不得插队或者拥挤推搡。
3. 不得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或玩耍粗鲁。
4. 在用餐时要注意餐桌礼仪,不得大声喧哗或者丢弃食物。
5. 尊重学校财产及同学的人身财产,不得私自取用他人物品。
四、集体活动1. 在集体活动中要积极参与,听从老师的指挥和安排。
2. 不得离开集合场地,迟到者要向老师请假并接受处罚。
3. 保持整齐的队形,不得跑、跳、滑或者打闹。
4. 集体活动中要团结互助,互相帮助遵守规章制度。
五、自觉自律1. 小学生要懂得自我管理,主动遵守规章制度。
2. 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不得擅自解决。
3. 对老师和同学要保持友好关系,不得有不良行为。
4. 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得懈怠或者拖延。
以上就是小学生课间规章制度,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遵守,做一个守纪律、守规矩、守秩序的好学生。
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3fce4e7a6c30c2258019ec2.png)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3篇)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问题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安静下来了。
——从安静到沸腾,再从沸腾到安静,这之间就是我们学生的课间十分钟。
在喧嚷的十分钟里,同学们有的上厕所,有的在走廊到处乱跑,还有的在教室里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
但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做游戏,“沸腾”的重点就是这一部分学生。
四十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
问题在于,不少的沸腾“腾”过了头,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
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频繁、集中,时间虽然不长,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
更念人忧虑的是,不长的课间,整个校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关注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对策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
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伤害、追逐伤害、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
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
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对此,学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杜绝拥挤,另一方面也可以规定各班的专用楼道,从制度上防范人员的过分集中。
此外,课间增派楼道值岗教师,墙壁上布置如“上下楼道,切勿拥挤”的问馨提示等,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2、追逐伤害。
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
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
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
治理这样的追逐伤害除了要加强教育,讲清道理,强化监督以外,就是坚决打击。
小学大课间管理制度
![小学大课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b970a2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7.png)
小学大课间管理制度一、前言大课间是学生在上课之间休息的时间,是学生放松身心、散步、运动的重要机会。
良好的大课间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小学大课间管理制度。
二、大课间规则1. 课间行为规范(1)学生在大课间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有序排队离开教室,不得拥挤推搡。
(2)学生在教室外活动时,不得大声喧哗、乱跑、打闹,尊重老师和同学。
(3)学生应该遵守游戏规则,如遇到矛盾应该友好解决,不得动手打架。
2. 安全注意事项(1)学生在大课间不得攀爬树木、爬楼梯、跳台阶等危险行为。
(2)学生在校园内不得乱扔废弃物,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3)学生在大课间不得私自离校,校外事故责任自负。
3. 进餐规定(1)学生进餐时,请自觉排队,不得挤占他人位置。
(2)学生应该文明用餐,不得乱扔食物、餐具。
4. 遵守老师指令在大课间,学生应该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得擅自出去玩耍或离开指定活动范围。
5. 提倡文明礼仪(1)学生在大课间应该尊敬老师,互相尊重,不得出现不文明行为。
(2)学生应该保护学校的设施,维护校园环境,不得乱涂乱画。
三、大课间活动1. 体育运动大课间是学生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如足球、篮球、跑步等。
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则,互相帮助。
2. 休息放松学生在大课间也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休息,或者站在教室门口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3. 交流互动大课间是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好机会,学生可以和同学们聊天、玩耍,增进友谊,拉近彼此的关系。
四、大课间管理措施1. 学校领导和老师加强管理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认真贯彻大课间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提供必要的帮助。
2. 学生自律学生要自觉遵守大课间管理规定,注意安全,文明用餐,互相尊重,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3. 家长监督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大课间管理工作,督促孩子遵守规定,关注孩子在大课间的行为表现,及时与学校沟通,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学校课间十分钟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课间十分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45088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c.png)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十分钟能够有序活动,充分休息,提高学习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通过规范课间十分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及教师。
三、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间(1)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时间为10分钟。
(2)下午第一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时间为10分钟。
2. 课间休息活动(1)学生应在教室周围活动,不得进入教室、办公室等场所。
(2)活动范围包括操场、走廊、校园内指定的活动区域。
(3)活动方式以轻松、愉快的游戏为主,如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3. 课间休息纪律(1)学生应自觉遵守纪律,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
(3)不随意进入他人活动区域,尊重他人休息。
4. 教师职责(1)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课间休息时间学生的安全。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3)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间休息习惯。
5. 管理措施(1)设立课间休息管理员,负责监督和管理课间休息秩序。
(2)定期开展课间休息秩序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3)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四、奖励与惩罚1. 奖励(1)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或发放小红花等奖励。
(2)对在课间休息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班级表彰。
2. 惩罚(1)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等处分。
(2)对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停课、留校察看等处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德育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09de1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a.png)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导言】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正常教育秩序、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范学生在课间的行为规范、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课间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旨在为学校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正文】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条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的校内管理制度。
第二条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学生。
第三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制度的执行。
第四条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学校安全设施的维护与使用、校园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等。
第二章学生行为规范第五条学生在课间应遵守以下行为规范:1.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奔跑或打闹,不得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2.不得随意离校,不得进入未经许可的区域;3.不得携带或使用危险品、电子设备等非学习必需品;4.不得损坏学校设施设备或公共物品;5.不得欺凌他人,不得参与打架斗殴;6.不得散布谣言、恶搞他人或进行其他不良行为;7.不得参与赌博、吸烟、酗酒等违法和不健康行为;8.不得迟到、早退或擅自离开校园;9.在上厕所、饮水和吃零食时,请保持秩序,不得拥挤或乱扔垃圾;10.在队列中要保持整齐、守规矩,不得搂抱、推搡或插队。
第三章安全设施的维护与使用第六条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安全围栏、逃生标志、灭火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第七条学生必须正确使用和维护学校提供的安全设施,如发现设施存在故障,应及时上报学校。
第八条学生不得私自调整或损坏安全设施,不得占用或阻挡疏散通道。
第四章校园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第九条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体系,确定专门负责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或负责人。
第十条学校应制定并组织实施各项安全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突发事件等,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小学学校课间管理制度
![小学学校课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3ad15b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6.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制度1. 课间活动时间学校规定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次课间活动,时间为10分钟。
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可在指定区域内自由活动,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区域。
2. 课间活动区域(1)操场:学生可在操场内进行跑步、跳绳、打篮球等体育活动。
(2)教室:学生可在教室内进行学习、阅读、交流等活动。
(3)走廊:学生可在走廊内进行休息、交流等活动。
3. 课间活动要求(1)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在课间活动中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学生必须爱护公共设施,不得损坏、乱涂乱画。
(3)学生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4)学生必须遵守活动规则,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区域。
4. 课间活动监督(1)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课间活动管理,确保学生遵守活动规则。
(2)任课教师负责监督本班学生的课间活动,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
(3)学校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对课间活动区域进行巡查,确保学生安全。
5. 课间活动奖惩(1)对于在课间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于在课间活动中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三、特殊情况处理1. 课间活动期间,如遇突发事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撤离危险区域,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2.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受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立即组织救治,并通知家长。
3.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出现其他问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五、实施与监督1. 本制度由学校领导班子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年级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管理。
2. 学校设立课间活动监督小组,负责对课间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da33b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1.png)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学生课间出入校门安全1. 学生课间出入校门时,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
2. 学生在出入校门时,要排好队列,保持秩序。
3. 学生须经过校门时,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穿越马路。
4. 学生离校门较远的地方上学时,要提前预留足够的时间,以免迟到。
二、学生课间校内活动安全1. 学生在课间校内活动时,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从高处跳下或攀爬高墙。
2. 学生不得在楼道、操场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清洁。
3. 学生要遵守游玩的规则和安全指导,不追逐打闹,避免造成伤害。
4.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定时休息,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
三、学生课间食品安全1. 学生在课间食用食品时,要选择健康、卫生的食品,不食用腐烂变质或已过期的食品。
2. 学生要保持个人卫生,洗手后再食用食品,避免传播病菌。
3. 学生不得将食品弄洒、弄脏桌椅和地面,要保持课堂和食堂的卫生整洁。
4. 学生不得随意买食品,尤其是学生课间食品安全,敢于制止他人买卖、食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四、学生课间突发事件应对1. 学生在课间发生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或老师。
2. 学生遇到火灾、地震、台风等紧急情况时,要听从教师的指挥,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
3. 学生遇到突发意外伤害时,要及时寻求帮助,并配合相关部门的救援工作。
4. 学生在突发事件中要相互扶持,互帮互助,不慌不乱,不造成人员踩踏等次生灾害。
五、学生课间器材使用安全1. 学生在课间使用器材时,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指导和训练,并严格遵守使用规程。
2. 学生不得私自拆卸、改变器材的结构或使用方式,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3. 学生要定期检查器材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器材。
4. 学生使用器材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不做危险动作及有悖于安全规范的操作。
六、学生课间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1. 学生在课间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4篇)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1课间是学生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时间段,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值日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课间的安全管理。
为了维护学生课间活动秩序,保障师生安全特制订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制度。
1、班主任要利用板报、晨会等宣传形式向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利用班、队会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楼梯口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互相推拉;不准在楼梯扶手上滑溜,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
不做带有攻击性、危险性的游戏,不玩耍尖锐锋利的东西,不攀爬窗台或走廊栏杆、篮球架等设施,不跳校园各处台阶。
严禁从楼上往下丢弃任何东西。
不要随意触摸电源开关、线头等。
不准玩火、玩水,不准在校园内玩弹弓、放鞭炮等。
2、值日教师及班主任在课间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3、小学低年级严格实行科任教师课间负责制及交接班制度,即由本节课的科任老师负责课间纪律,直至下节课的老师到达教室。
4、值日学生、值日教师、值日领导在课间巡视全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做好记载,并将情况通知班主任;由德育处按学校“文明班”量化评比办法,进行扣分处理,并于下周教师会上进行集中通报批评。
5、学生课间出操时,在教室门口排成纵队,快速下楼。
班主任或带队教师在楼道组织疏导,注意学生动态。
6、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并由班主任会同德育处、安全办处理。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2课间是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活跃身心的时间。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课间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间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课间活动安全常规及管理制度。
一、课间活动安全常规1、课间活动的范围限制在校园内,严禁学生课间擅自出校园玩耍;2、学生应努力养成课间休息的好习惯,充分利用时间休息,尽量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不开展、不参与激烈的课间活动,认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3、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尤其要做到不攀高、不跳台阶、在楼道不跨大步、不快跑不追逐、不做危险的游戏、上厕所不推挤等;4、在走廊、过道、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到轻声慢步,不争先恐后,不挤在一起;5、课间活动要适量、轻松、愉快,不能累得满头大汗又急急忙忙赶着上下一节课;6、课间活动中要讲文明、守秩序,团结同学,不争吵、不打架,不尖声叫嚷,发现不安全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7、课间活动不要在课室内进行,不要吃零食,不要乱抛果皮壳、纸屑,要讲究卫生。
二、课间管理制度1、课间活动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2、各班要认真落实课间常规要求,让学生人人理解,人人做好,形成良好的课间秩序;3、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要加强课间巡视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4、全体同学要认真严格遵守课间常规要求,违反者按违纪进行批评教育及对所在班级实行扣分处理;5、各班配备一名安全巡视员,发现有违反课间活动常规的,要及时制止并报告班主任;6、课间常规要求列入文明班级考核内容,每日检查评比,每周公布。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3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学校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大课间活动正常进行,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技能性;注重参与性和竞技性的统一。
特制定专项工作规章制度。
1、体育组教师必须按时做好出操前的准备工作,按时到岗,保证大课间操的质量,有病有事向教导处请假。
2、学校保证每日大课间的正常进行,如遇天气变化学校临时通知(不出操),在没有接到通知情况下,大课间活动要照常进行。
3、在眼睛保健操结束后,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站队,到操场集合地点,由教师带队到整队。
4、每个老师都要成为活动的设计者、开发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5、大课间期间一律服从学校安排,每位教师不能私自做主,无顾不参加大课间活动,如遇急事请说明情况,需有教导处主任允许方可不参加大课间活动。
6、各班要保证学生的个人出勤,不得私自在班内、办公室内留学生,班主任教师要亲临大课间现场,下课不得拖堂,不占用大课间时间接待家长或做其他事宜,全力负责组织纪律进行大课间活动。
7、班主任教师上操前可站在队前管理秩序,上操时要站在本班队后,在上操期间各教师不能互相扎堆讲话,不做与大课间无关的事情。
8、大课间活动时间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必须管理到位,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9、学校针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严格巡视检查,每周进行总结。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41、第二节课上课教师必须按时下课,绝不允许拖延时间,确保课间操时间。
2、课间操时间值周领导、主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必须按时到场,做好对学生的管理、监督、评价指导,尤其要做好活动的安全工作,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全体班主任教师应及时到岗,进行指挥、巡视和检查。
在集合、出发以及活动过程中,必须全程监督。
4、各班必须按规定顺序、规定路线迅速有序地整队进入规定做操地点,不得出现拥挤、追赶、迟到等现象。
5、课间操中,学生不能在队伍中随意穿行(检查教师和检查学生例外)。
7、退场时,必须按规定路线、规定顺序迅速、安全、有序地退场,未到本班级退场时,只能原地等待,不得自行带回。
8、因病或特殊情况不能做操的学生应向班主任请假,不得旷操。
9、任何教师不能占用眼保健操、课间操时间。
有特殊情况需向政教处申报。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5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制度:一、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
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围喧哗,不随意串班。
二、值日生在预备铃之前,应主动认真地将黑板擦干净,把讲台整理好。
三、课间休息不追赶打闹、起哄、搬动桌椅、乱写乱画。
四、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五、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不在教室、操场各处追逐打闹,狂奔乱跑,防止互撞,禁止怪声喊叫,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栏杆、篮球架等设施。
不要到升旗台、花栏附近玩耍,禁止学生乱扔纸屑、攀爬围墙栅栏、教室窗台和教室内桌椅。
不跳校园各处台阶。
六、老师在楼梯、操场行走,学生应有礼貌地问侯、让道,不得抢行拥挤,冲撞老师。
七、学生在违背上述要求时,应服从值周干部和老师的劝阻及教育,严重者接受学校处理。
八、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如发生上述现象者,视情节轻重扣除本班考核分。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6为了让每个学生能有较好的课间休息的时间与空间,懂得课间礼仪,特制定此管理细则。
一、下课后及时整理好上节课的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课本、练习本、练习册、笔等)。
二、下课后,如需要喝水、上厕所等,要遵守秩序,排队等候。
三、值日生及时擦黑板、整理好粉笔盒,做好教室保洁工作。
四、课间可开展有益的小游戏,可以看书、下棋等,不在教室、走廊处追跑打闹,不大声喧哗;因休息时间不长,建议不到一楼架空层打兵乓球。
五、在走廊休息时,不乱敲墙壁、墙角,不拨弄走廊栏杆的不锈钢圈。
六、课间时间不串班,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如有需要借用办公室电话,需征求老师的同意后方可使用。
七、上下楼梯靠右走,相互礼让。
下楼时不顺着扶手向下滑,不与他人争抢楼道。
八、铃声响后,迅速进入教室,班干部维持好秩序,进行课前诵读。
学校将组织值日教师每天检查,如一学期课间纪律被全校通报批评三次以上的班级将不能参加期末各项集体荣誉类的评比。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7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
作用。
为了把我校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制度:1、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转喧哗,不随意串班。
2、各班值日生在预备铃之前,应主动认真地将黑板擦干净,把讲台整理好。
3、课间休息不追赶打闹、起哄、搬动桌椅、乱写乱画。
4、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不并步,不跳步。
5、教育学生课间不攀高、不跳台阶、不追跑、下楼道和上厕所不滑栏杆、不拥挤,不做其它各种危险性游戏。
禁止学生扔石子、攀爬花坛、教室窗台和教室内桌椅。
6、课间应抓紧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预备铃响后迅速进入教室。
7、严禁学生课间擅自出校园。
出校园必须有班主任批条,否则门卫不得放行。
8、值周领导、执行校长、值周班级、班主任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监管同学的课间行为,并做好记录。
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加强教育。
9、各班配备安全巡视员,监管同学的课间行为。
10、不玩各种电器开关、插头等,发现破损应马上报告老师,不要私自触碰。
11、课间玩耍要文明,不欺侮弱小同学,不骂人,说脏话。
12、课间活动不声喧哗,轻生细语,说普通话。
13、课间活动同学间不相互打闹,不相互推来推去。
14、学校举行型校内活动,各班任课老师要认真组织,消除安全隐患。
15、开展扫除、义务劳动等活动时,老师必须在场参与,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工作。
16、严禁学生携带锐器、危险品进校园,一经发现立即没收。
严禁学生携带如剪刀、小刀等锐器上体育课或活动课。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81、各班主任利用班队会,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小学生纪律规则》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栏杆、篮球架、铁门等设施,不跳乒乓台及校园各处台阶。
2、班主任在课间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3、分管行政、值周行政、值周教师课间巡视全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作好记载,将情况通知班主任,并按学校“文明班”“优秀文明班”评比条例,进行扣分处理。
4、学前班学生,统一在教学班下课前10分钟,由该节课任课教师组织上厕所,然后由该教师把学生带到指定地点活动,并负责学生活动期间的安全,直至下节课上课铃声响。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9为确保学生课间活动不发生安全事故,将学生课间活动伤害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各班级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课间活动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