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量表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量表的计算方法】
T=100+15(X-¯X)/SD
2、联合瑞文:原始分→百分等级→IQ
采用离差智商:T=100+15(X-¯X)/SD
3、中国比内:
①心理年龄(1905年)②比率智商(1916年)=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③离差智商(1960年)T=100+16(X-¯X)/SD
T=10+3(X-¯X)/SD
T 分数:T=50+10(X-¯X)/SD 2、16PE 采用标准十分:T=5.5+1.5(X-¯X)/SDT=5+1.5(X-¯X)/SD
SCL-90、SAS 、SDS,都是不用转换T 分,只用原始分划线。
****【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 信度系数r xx =1最可信,表示完全没有测量误差;为r xx=0时,则所有的变异和差别都反映的是测量误差;一般原则是:r xx <0.7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做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作团体比较;当r xx 大于或等于0.7而不够0.85时只能用于团体,不能用于个体;当r xx 大于或等于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
****【智商】 1、智商的提出——心理年龄
19世纪末,比内首创智力测验的理论和方法。
1904年比内与其助手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以后
于1908年第一次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量表首先采用了心理年龄,或称智力年龄的概念,简称心龄或智龄。
2、智商的计算方法
(1)比率智商
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是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所得商数,即为智力商数,或比率商数。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编制的“斯坦福-比内量表”中正式引用了智力商数并加以改进。
为去掉商数的小数,将商数乘以100,用IQ 代表智商。
IQ=MA / CA*100
(2)离差智商
韦克斯勒在编制智力测验时,提出了另一个智商的计算法。
其重要特点是放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但仍保留了智商的概念,离差智商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它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因而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离差智商是被试者成绩与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
IQ=100+15z ’=100+15(X-¯X)/SD
X :被试者的量表分数,¯X :被试者所在年龄的平均量表分数,SD :这一年龄水平被试的量表分数的标准差。
****【韦氏成人智力测(WAIS-RC )】
★【测验材料】:1981龚耀先;适用16岁以上;分农村和城市两式。
6个言语量表: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
5个操作量表: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
中国修订的韦氏三量表:
韦氏成人量表:WAIS-RC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
★【测验记分】:
1)记原始分:对于有时间限制的项目,以反应的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的依据。
不限时间的项目,则按反应的质量给予不同的分数。
有的项目通过记1分,未通过记0分;有的项目按回答的质量分别记0、1、2分。
2)换算成标准分:一个分测验中的各项目得分相加,称分测验的粗分(或称原始分)。
粗分按手册上相应用表可转化成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
分别将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量表分相加,便可得到言语量表分和操作量表分。
再将二者相加,便可得到全量表分。
最后,根据相应用表换算成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
由于测验成绩随年龄变化,各年龄组的智商是根据标准化样本单独的,查被试者的智商一定要查相应的年龄组。
即分测验的原始分/量表分不用年龄组来转换,而是用总常模计算;总分则相反。
****【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彩色+标准) 修订:李丹、王栋等 72个测题,★【适用范围】:5至75岁。
团体施测:三年级以上,65岁以下,以不超过50人为限;幼儿、弱智、书写困难的老人个别测验。
时限:40分钟交卷。
20分钟和30分钟各报一次时间。
★【测验记分】:本测验题一律为二级评分,即答对给1分,答错为0分。
被试在这个测验上的总得分就是他通过的题数,即测验的原始分数。
本测验的量表分数是先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 分数。
★【结果解释】:也采用离差智商的计算法,100标准分,15
以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为基础。
每次施测团体应不超过50****【中国比内测验 】
★【测验材料】:比内测验首先由比内和西蒙于1905年编织而成,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它的改进历程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一是由心理年龄→比率智商→离差智商;二是采用混排还是分测验。
我们选用的是吴天敏教授1982年完成的中文版第三次修订本,称中国比内测验。
51个试题
★【适用范围】:2~18岁;农村城市共用一套试题;采用离差智商的计算法,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100+16Z )。
★【施测步骤】:2-5岁从第1题答;6-7岁从第7题答。
连续5题不通过,停止测验。
属于个别实测;主试与被试面对面。
★【测验记分】:
1)通过1题记1分,连续5题不通过停止测验。
将被试者答对题目的分数,加上承认他能通过的题目的补加分数,便得到测验的总分。
即测验的总分=答对的题数+补加分数。
2
智力缺陷又可分为愚鲁(50~69)、痴愚(25~49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MMPI)】
★【测验材料】: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哈特卫和麦金利根据经验效标法编制而成;中国修订者:宋维真1989年中文版;适用范围:16岁以上,具有小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平且没有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
共有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实际为550,其中16个为重复题。
如果只为了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可作前399题。
测试时间最多为90分钟,经常是45分钟。
特殊者可超过2小时。
注意细节:如mmpi是问399题的,还是566题的。
Scl-90是1-5计分,还是0-4计分。
做好转换工作。
★【施测步骤】:施测MMPI有两种主要形式:第一种为卡片式,第二种为手册式。
卡片式适用于个别施测,手册式既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
除以上两种操作形式外,还有供特殊被试者用的录音带形式及各种简略式(题目少于399个)。
但无特殊情况时,一般都采用399题或566题的问卷式。
在进行测验前,主试者必须熟悉测验的全部材料(包括调查表的内容、简介及指导语),了解被试者的情况(如被试者的理解力、识字能力及身体状况)。
进行测验的房间在亮度与温度方面要适当,并且尽可能地安静。
在开始测验时,首先要把问卷封面的指导语读给被试者听,并说明做完全部测验的大约多少时间。
测验开始后,主试者要看一下每个被试者是否在答案纸上把姓名、性别、住址等项填写好,所答题目号数与答卷上的题号是否符合,等等。
★【测验记分】:记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微电脑记分,将特制的回答纸放入光电阅读器内,结果便可计算出来。
另一种是模版记分,需借助14张模版,每张模版上均有一定数量的与记分键相应的记分圆洞。
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回答纸上被试者对同一题目上划上两种答案的题号用颜色笔划去,与“无法回答”的题数相加,作为Q量表的原始分数。
如果566题版本原始分数超过30分,或399题版本原始分超过22分,则答卷无效。
②将每个量表的模版依次覆盖在回答纸上,数好模版上有多少个圆洞里划上了记号,这个数目就是此量表的原始分数,然后登记在答卷纸上此量表的原始分数栏内。
③在下列5个量表的原始分数上分别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
④各量表的原始分数需要换算成T分数。
Pd、Pt、Sc、Ma为加K后的T分数)登记在剖析图上,各点相连即成为被试者人格特征的剖析图。
共有14个量表(研究量表未算在内),其中临床量表10个,效度量表4个,均集中在1~399题。
个题目,它反映被试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
T>60即不正常,有疑病倾向,多见于疑病症、神经衰弱、抑郁等。
(2)抑郁(D):共60个题目,它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
T>70,可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
(3)癔症(Hy):共60个题目,评估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
T>60表演人格,T>70有转换或分离倾向(即癔症)。
(4)精神病态(Pd):共50个题目,可反映被试者性格的偏离。
T>65才有意义。
反映的是我行我素、自我为是的状况,见于真有病或有创新的人。
(5)男子气--女子气(Mf):共60个题目,主要反映性别色彩。
(6)偏执(Pa):共40个题目,高分提示具有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敏感等性格特征。
T>60偏执性人格;T>70精分症偏执型或偏执性精神病。
(7)精神衰弱(Pt):共48个题目,高分数者表现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以及内疚感,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T>60强迫或焦虑或依赖性人格;T>70强迫症或焦虑症。
(8)精神分裂症(Sc):78个题目,高分者常表现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如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与情感脆弱。
T>60有倾向,T>70精神分裂症。
(9)轻躁狂(Ma):46个题目,高得分者常为联想过多过快、活动过多、观念飘忽、夸大而情绪高昂、情感多变。
T>65才有意义,T>90躁狂症的躁狂相。
St):70个题目。
高分数者表现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分自我控制、紧张、固执及自罪。
T>75为非常内向。
Q):对问题毫无反应及对“是”和“否”都进行反应的项目总数,或称“无回答”的得分。
高得分者表示逃避现实,若在前399题中原始分超过22分,则提示临床量表不可信。
566(T>30)
(2)说谎(L):共15个题目,是追求过分的尽善尽美的回答。
原始分超过10分说谎,T>60则说谎。
(3)诈病(F):共64个题目,多为一些比较古怪或荒唐的内容。
分数高表示受试者不认真、理解错误,表现出一组互相无关的症状,或在伪装疾病。
如果测验有效,F分是精神程度的良好指标,得分越高暗示着精神病程度越重。
T>60-80不算说谎有效;T>90则无效。
(4)校正(K):共30个题目,是对测验态度的一种衡量。
T<30-40装坏或神经症夸大,可参考;T>60装好或防卫,可参考;T>70则无效,极力掩饰。
T分在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
★【测验材料】:美国卡特尔(16PF是用因素分析法编制问卷的典范),中文版由戴忠恒和祝蓓里于1988年修订完成;题量:187题,都是关于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
★【适用范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它属于团体实施的量表,也可个别实施。
印在一本小册子上,另有答卷纸一张。
每题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只能选择一个;不可漏掉任何一题;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本测验没有时间限制。
★【测验记分】:三级记分:0、1、2或2、1、0
种人格因素常模表将其换算成标准分(标准分为10分: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然后按各量表标准为10分在剖析图上找到相应圆点,将各点连接成曲线,即可得到被试者的人格剖析图。
如果再将相应的标准分代入次元人格因素分数的计算公式或特殊应用公式,还可诊断并预测其他的各种人格特点。
★【结果解释】:本测验的十六种人格因素中,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
★【注意事项】:MMPI的每个内容都可以单独抽出来测量和评析,而16PF是从整体上去衡量一个人的人格,它主要用于人力资源领域,更多用于正常人的人格结构,其理论依据是人格特质理论。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测验材料】: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和其夫人,最早于1975年出版;分成人和幼年两套问卷。
中国修订版:南龚(耀先)北陈;编制方法:因素分析法
★【适用范围】:EPQ成人问卷(16岁以上);幼年问卷(7~15岁)
★【测验记分】:每个项目都规定了答“是”或“不是”。
凡答案与规定一致的项目记1分,不一致的不记分。
根据被试者在各量表上获得的总分(粗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结果解释】:根据标准差的面积分布,得知M±0.67SD所占面积约为全体的50%,M±1.15SD时约为全体的75%。
因此规定T分在43.3-56.7为中间型占50%。
T分在38.5-43.3为倾向内向,
T分在56.7-61.5为倾向外向,各占12.5%;T分在38.5以下为典型内向,T分在61.5以上为典型外向,各占12.5%。
-典型-38.5-倾向-43.3-中间-56.7-倾向-61.5-典型-
在中国修订版的报告单上一般有两个剖析图:一个是EPQ剖析图,一个是E、N关系图,据此可直观地判断出被试者的内外向性、精神质以及情绪稳定性,还可判断其气质类型。
以N为纵轴,E为横轴,交点为50分分四象限:
1胆汁质:外向、不稳定;2多血质:外向、稳定;3黏液质:内向、稳定;4抑郁质:内向、不稳定。
EPQ是由P、E、N、L四个量表组成,主要调查内外向(E)、情绪的稳定性(N)和精神质(P)三个个性维度。
他认为个性分出三个维度,这也是艾森克的多维个性论。
各量表的简要解释:E:内外-外向。
高分表示人格外向,可能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
低分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N:神经质。
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神经症。
低分表示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高分者常常焦虑。
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致出现不够理智的行动。
P:精神质。
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
高分者可能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并且不顾危险。
低分者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
L(Lie ):掩饰性;纯朴性。
神经质可发展成为神经症,精神质可发展成为精神病.
★【注意事项】:测试时,每一项目只要求被试者回答是或否。
一定要做回答,而且只能回答是与否,不要遗漏对任何一题的回答。
****【90项症状清单(SCL-90)】
★【测验材料】:也叫症状自评量表,Hopkin`s症状清单。
德若伽提斯Derogatis 1975年编制,是了解求助者心理卫生问题的评定工具。
共90个项目,包含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用10个因子分别反应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施测步骤】:由受检者本人独立进行自我评定,用铅笔填写。
评定“现在”或者“最近一个星期”实际感觉。
每项采取5级评分制:12345或01234。
★【结果解释】: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或任一因子分>2分。
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0-4评分;70分筛选为阳性。
10个因子:1.躯体化 2.强迫症状 3.人际关系敏感4.抑郁 5.焦虑6.敌对 7.恐怖偏执8.偏执 9.精神病性10.有关睡眠和食欲的情况
★【注意事项】:
1)量表项目全面性不够,缺乏“情绪高涨”、“思维飘忽”等项目,使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的应用受限制。
2)筛选阳性只能说病人可能患有心理疾病,并不说明一定患有心理疾病。
要做出心理疾病的诊断,必须进行面谈并参照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
****【抑郁自评量表(SDS)】
(W.K.Zung)编制于1965年,20题都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10个正向、10个反向。
★【施测步骤】: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填写;不要漏评和重复评定。
1、2、3、4分;反向评分4、3、2、1分。
SDS 1.精神性-情感症状;包含抑郁心境和哭泣两个条目。
2.躯体性障碍,包含情绪日夜差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
4.抑郁的心理障碍,包含思维困难、无望感、易激惹、犹豫不决、自我贬值、生活空虚感、反复思考自杀和不满足共八个条目。
★【注意事项】:关于抑郁症状的临床分级,量表总分值仅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
****【焦虑自评量表(SAS)】
★【测验材料】:由张(W.K.Zung)于1971年编制,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5个为反向评分。
★【适用范围】:本量表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适用于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不能用于诊断。
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填写;不要漏评和重复评定。
★【测验记分】:四个评定等级为: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正向题评为粗分1、2、3、4;反向题评为粗分4、3、2、1。
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粗分(X),用粗分乘以1.25取整得标准分(Y)。
★【结果解释】: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 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注意事项】:
★【测验材料】:杨德森、张亚林1986年编制。
内容共48条。
家庭生活方面(28。
工作学习方面(13条)
★【适用范围】:LE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患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患者。
★【施测步骤】:首先由填写者将某一时间范围内(通常为一年内)的事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自身的感受判断对本人来说是好事或是坏事?影响程度如何?影响持续的时间多久?对于表上已列但并未经历的事件要注明“未经历”,不留空白。
上共4
: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 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
负性生活事件的分值越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越大,正性生活事件分值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测验材料】: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3条)三个维度。
★【适用范围】:了解被试者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各种躯体疾病的关系。
★【测验记分】:第1-4、8-10条:每条只选一项,选择1、2、3、4项分别记1-4分;
第5条分五项记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记1-4分;
第6、7条有几个来源记几分。
量表的统计指标:
⑴总分:即十个条目评分之和。
⑵客观支持分:2、6、7条评分之和。
⑶主观支持分:1、3、4、5条评分之和。
⑷对支持的利用度:第8、9、10条评分之和。
★【注意事项】:
★【测验材料】:肖计划1996年编制,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
★【适用范围】:⑴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上;⑵年龄在14岁以上的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⑶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各类心理障碍患者。
六因子关系序列图: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
不同组合形式:“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退避-自责”:不成熟型;“合理化”:混合型。
★【注意事项】:本量表的评定的时间范围是指受检者近两年来的应对行为状况。
四十七。
【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
1)、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5)、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6)、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具体措施:
①、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时的限度;
②、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
或与其他心理咨询师进行磋商,但应将有关保密的信息暴露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③、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之中;
④、心理咨询师只有在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求助者的有关信息。
四十八。
对临床资料 W.Haley曾分为哪三大类?
1)求助者个体方面的(生物特性的、心里与行为的、以及自我意识及其表现的)情况;
2)有关求助者的环境条件(人事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的物质条件);3)他人对求助者的评价(对他的一般印象、对治疗情况的评价等)。
四十九。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第一,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求助者形成暗示。
第二,同一咨询部机构中,收集资料者也是后来的决策者。
第三,咨询师不能根据求助者的情况灵活的做出交谈计划。
第四,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处理不当。
五十。
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有哪些?
第一种人是非专业的观察者,他们只是依据日常生活的概念,从自然的角度看问题;第二种是从医疗的或病理学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倾向于求助者有病;
第三种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或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容易强调求助者是学习、行为或认知方面的障碍;第四种是生物学家,倾向于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上看问题,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自我发展上受到阻碍;第五种人往往是生态学家或持生态学观点的人,他们觉得当事人的问题是与环境失去了平衡等等。
五十一。
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是什么?
所谓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其内涵有二: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3)附★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区别:
4)(一)、一般心理问题
5)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须满足条件: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不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情绪反应没有泛化。
6)1.现实因素激发——因
7)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
(常形冲突)
8)2.持续时间较短——时
9)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满1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2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是心理冲突持续)
10)3.社会功能常态——度
11)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理智控制下,人格没有明显异常,行为不失常态,生活学习社交基本正常,但效率下降。
12)4.反应没有泛化
13)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14)(二)、严重心理问题
15)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强烈刺激、时间持久、反应强烈、反应泛化。
16)1.强烈刺激——因
引发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求助者体验着痛苦情绪。
(没有引发心理冲突,而是直接导致痛苦情绪)
2.时间持久——时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3.功能受损——度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1)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2)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3)社会功能受损——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
4.反应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情绪反应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还没有把握诊断是还是不是神经症,但可以给予可疑诊断。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从五个方面诊断:心理冲突、持续时间、精神痛苦、症状泛化、功能受损。
1.变形冲突——因
非现实非道德性因素引发内心冲突,即引发原因只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事情且不带有明显道德色彩。
(变形冲突)
2.持续时间——时
痛苦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2个月,未超过3个月。
(超过三个月即神经症)
3.功能受损——度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神经症诊断标准。
(神经症:影响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
4.内容泛化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心理冲突内容泛化。
(四)、神经症(注意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叙述上的区别)
神经症(性心理障碍)从五个方面诊断:心理冲突、持续时间、功能受损、症状泛化、病变基础。
1.变形冲突——因
心理冲突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等互相对立,患者无法协调并感到精神痛苦。
(变形)
2.时间持久——时
时间上持久,常以年计,病程最少3个月。
焦虑性神经症也不少于6个月,惊恐发作则是首次焦虑发作后持续1个月。
3.功能受损——度
心理冲突、精神痛苦影响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如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失眠,学习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
4.充分泛化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心理冲突内容充分泛化。
5.病变基础
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不是说神经症患者不能得器质性疾病,只是说神经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
附★恐怖症诊断三个要点:①害怕与处境不相称。
恐怖症病人的害怕是异常的。
②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③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
附★焦虑症状包括三方面:(许又新)
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即焦虑心情)。
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
文献中常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
2)精神运动性不安。
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
只有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的任何表现,不能合理地视为病理症状。
反之,没有不安和恐惧的内心体验,单纯身体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
通常要有以上两方面的症状才能确定为焦虑症。
只有焦虑心情而没有任何客观症状表现很可能是人格特性或常人在一定处境下出现的反应(处境性或期待性焦虑)。
单纯根据植物功能紊乱而视为焦虑症是错误的。
附★强迫症诊断要点
强迫症状的典型形式具有三个缺一不可特征:
A、病人体验到的思想和内在驱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观活动的产物,但他有受强迫的体验;
B、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出现的;
C、有症状自知力,即病人感到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态的,至少希望能够消除强迫症。
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是神经症性心理冲突的典型和尖锐形式,也是病人精神痛苦的根本所在。
强迫症病人过于不接受自己,甚至苛求自己,这才是导致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的尖锐冲突。
附★疑病症主要有三种症状:(1)对健康过虑;(2)对身体的过分注意和感觉过敏;(3)疑病观念(妄想除外)。
附★抑郁症诊断要点
“心情不好、天天如此、持续两周”。
同时伴有自卑、自责、、内疚、
自罪、不自信;无意义、无兴趣、无价值;无快感、无用感、无助感、无望感。
有时伴有睡眠紊乱,晨重暮轻,早醒。
附★抑郁性神经症(即CCMD_3心境障碍中的恶劣心境)诊断要点
心情不好、大部分时间如此、超过两年。
同时伴有自卑、自责、、内疚、自罪、不自信;无意义、无兴趣、无价值;无快感、无用感、无助感、无望感。
有时伴有睡眠紊乱,晨重暮轻,早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