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民族性格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两国民族性格比较
邓小雄
[摘要]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中美两个民族的性格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行事稳重因循守旧与乐于冒险勇于创新;内向与外向;爱面子与讲实惠四个大方面对中美两国民族性格进行比较。了解中美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美国;民族性格;比较;差异
前言
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其中宗教、历史、文化等因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文化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各种交往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影响到一个国家、民族或个人的发展。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性格,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中美两个民族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了解两个民族的性格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群体意识比较强烈。中国人注重整体价值,强调个人应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群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体利益,由此便形成了重义轻利的传统公私义利观念。轻视个人利益,强调群体利益,这种心态树立起了大多数中国人对家族、社会、国家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自觉担负起各种社会职责,形成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这种家国一体的群体意识使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群体得以稳定地发展和壮大。但群体意识忽视和压抑了个性发展,个人缺少自由发展,缺少独立思考,因此中华民族虽然人数众多,但顶尖人才却相对过少。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与历史上的小农生产方式、重农抑商政策、地理环境和重要人物有关。小农生产使人们对集体有很大的依赖性。历朝历代的“重农抑商”
政策使农业增长缓慢,人们之间的连结易趋于稳定,不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与差异。中国的地理环境自成完整的体系,宜合不宜分,民族间强调的是群体的和谐。孔子、孟子和董仲舒等儒家学派大师强调“天人合一”、“大一统”等思想,对群体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群体意识使中国人形成了依赖性的人格,主要表现重视人情关系的作用,因此也形成了中庸谦逊的性格,万事都瞻前顾后,以“和”为贵,少有独立见解,缺少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美国人个体意识强烈,崇尚个人主义。美国人主张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过别人而不顾及他人,反对国家和社会对个人自由的干涉。中世纪后期和近代的欧洲由于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法律和权利关系,个人主义开始产生并发展。美国是移民国家,主体是欧洲的移民,他们为逃避政府的压迫追求自由和幸福远渡重洋而来,后来大批移民前往北美大陆所追求的也是个人的自由和平等。同时,在这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生存、生活方面的依赖性不强,由此产生了一个多元制社会。多元制也为思想的自由表达和实现提供了可能。此外,美国三面临海,还有一面是广阔的西部,这使美国人的思想能自由驰骋,得以自我个性的张扬。个体意识使美国人形成了独立性的人格,个人依靠个人的努力获取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强调对自然界的改造,强调个人的奋斗。因此美国人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2 内向与外向
在世界观方面,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相反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强调统一。尤其是中国文化,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依靠直觉或直观思考,把个人、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统一体。因此,在自由观上则向内探求,把追求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和谐,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把协调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以使个人身心和整个外部环境相适应作为进入自由境界的条件。加上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因此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中国人把人看成是一个自足的存在,认为人生价值的判断来自人的心性,来自人的善端,注重道德的修养。内向型的民族性格一般表现为性情温顺、尊老爱幼、内向含蓄、安分守己、谦虚谨慎、中庸守常、知足常乐。按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在待人接物时,做到要谦虚,讲礼
貌,要注意言行得体。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夸奖和赞扬时,人们习惯于表示谦虚,而接受别人的夸奖和赞扬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中国人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举止庄重,谨慎从事,说话委婉含蓄,习惯于忍让。中国人因谦虚而出名。在公开场合,中国人一般不爱发表意见,也不愿公开表态。非得说话或表态时,喜欢兜圈子,用委婉含蓄或模棱两可的语言,不喜欢直接触及问题的要害。因此中国人办事效率并不高,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敢出头,在科学领域创新不足,因此科学比较落后。在与西方人进行交际时,往往会在这一点上被误解或产生文化冲突。
世界观方面,西方认为世界相反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对立的、并存的、相互独立的,如精神和物质,主体与客体等都是对立、并存和相互独立的关系,强调对立。对于西方人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超越自我,向外延伸,向外探求,客观地认识自然界的存在,以达改造自然的目的。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就形成了以“求真”为目的的科学型文化取向,西方人与中国人注重德性不一样,他们具有崇尚理智的传统。美国由于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认为物质财富的获取与上帝的恩施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他们把人看成是不自足的存在,是一个罪人;把价值之原追溯于上帝,形成外在的超越。由于人的不自足,人只有不断地向外探求,不断地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人才能由一个不自足的存在转化为一个自足的存在。求变、求动的取向使美国人形成了向外索取的外向型民族性格。在为人处世上,外向性格突出表现为放纵个性,好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喜欢以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追求个人享受,自由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肯定。因此,美国人有很强的个人自信心。外向型性格的人感情比较外露,不拘礼节,说话坦诚、直率,不含糊,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但他们注重个人隐私,乐于标新立异,有创新精神。因此,美国人办事效率高,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在短短的几百年间,科学飞速发展,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3 行事稳重、因循守旧与乐于冒险、勇于创新
中国的几千年的农耕自然经济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虽然西方思想和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但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庸之道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在感情、行事上